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D-SCAR Markers for Genetically Improved NEW GIFT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 L.)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train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思发 唐首杰 蔡完其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3,共7页
The NEW GIFT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 L.) is a nationally certificated new strain selected over 14 years and 9 generations from the base strain of GIFT Nile tilapia, introduced in 1994. This new... The NEW GIFT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 L.) is a nationally certificated new strain selected over 14 years and 9 generations from the base strain of GIFT Nile tilapia, introduced in 1994. This new variety has been extended in most of areas of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strains, including the genetic markers for identification is needed urgently. RAP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their conversion to SCAR markers was developed. From NEW GIFT Nile tilapia, two strain-specific RAPD bands, S304624 bp and S36568 bp were identified. The strain-specific RAPD bands were gel-purified, cloned, and sequenced. Locus-specific primers were then designed to amplify the strain-specific bands. PCR amplification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variations in allele frequencies of two converted SCAR markers among the NEW GIFT Nile tilapia and its base strains, as well as 7 additional farmed strains worldwide. The frequency of SCAR marker Ⅰ (553 bp) was 85.7% in NEW GIFT Nile tilapia, but 16.7% in the base strain. The frequency of SCAR marker Ⅱ (558 bp) was 91.4% in NEW GIFT Nile tilapia, but 0% 70% in the 7 other strains.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utility of these two markers, an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for a wild population from Egypt, resulted the frequency of SCAR Ⅰ and Ⅱ was 10% and 70%, respectively,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New GIFT strain. The increase in allele frequency of these two SCAR markers suggests that these markers might be genetically linked to th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underlining the performance traits by long term selection, and indicate the bright potential of SCAR marker technology for tracking generations during selection progress and for distinguishing among genetically improved strain and other 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gift strain nile tilapia RAPD-SCAR marker Tracking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A Pathological Study of 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Infected by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2
作者 Wei LUO Xi GAN +4 位作者 Jiajie ZHU Qiuwei AO Yun TAN Ming CHEN Yongju LUO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5期136-142,共7页
[Objectives]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infection pathway and target organs of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in 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 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disease-resistant til... [Objectives]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infection pathway and target organs of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in 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 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disease-resistant tilapia and development of S. agalactiae vaccines.[Methods] 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 was inoculated by S. agalactiae throug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ral gavage and in vitro immersion. The gill, spleen, liver and small intestine tissues of infected tilapia were collected for path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rabbit anti- S. agalactiae serum to identif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 agalactiae in various tissues of tilapia and its target organs via different infection pathways.[Results] 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 could be infected by S. agalactiae via three artificial inoculation modes. Specifically, pathological changes occurred at 2 h post-inoculation i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and oral gavage groups, whereas tilapia in in vitro immersion group showed pathological changes at 5 h post-inoculation, and the lesion intensity in in vitro immersion group was slighter than that i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and oral gavage groups.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appearance time of positive signals i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group demonstrated an order of spleen→liver and gill→small intestine; positive signals in oral gavage group appeared in the order of small intestine→gill and spleen→liver; the appearance time of positive signals in in vitro immersion group showed an order of gill→spleen→liver and small intestine.[Conclusions] 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 could be infected by S. agalactiae via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ral gavage and in vitro immersi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ve signals for pathogen infection were preferentially present in the spleen, intestine and gill tissues. Thus, preventing S. agalactiae contamination in aquaculture water and food sources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control the outbreak of S. agalactiae infections in tilapia under natural aquacultur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Pathogenic pathway Target organ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群体内的形态差异与分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何杰 徐跑 +7 位作者 董在杰 朱健 张守领 张成锋 杨弘 农肖颖 梁政远 缪凌鸿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60,共7页
研究所用60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样本均为由世界渔业中心所在地马来西亚引进的原种。采用传统形态学测量方法,测量每尾鱼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 研究所用60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样本均为由世界渔业中心所在地马来西亚引进的原种。采用传统形态学测量方法,测量每尾鱼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群体内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体高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R2=0.9002)。在体长与体质量对应的点状分布中,总群体、雌雄群体和每个家系群体中均呈现出2条带状,分布于2条带的个体间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应的个体数量之比接近常数0.7;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相应的分布则呈现出变异幅度迥异的条带。本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群体内部在形态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群体 形态 体质量 差异与分化
下载PDF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摄食节律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杰 徐跑 朱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4,共4页
用投喂添加色素的膨化颗粒饲料和观测排便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s;GIFT)的摄食节律。结果发现,6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家系之间的摄食周期存在非常显... 用投喂添加色素的膨化颗粒饲料和观测排便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s;GIFT)的摄食节律。结果发现,6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家系之间的摄食周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01);t检验发现,各家系内摄食周期和排便周期的差异均不显著(P≥0.1097)。回归分析发现,摄食周期对生长无显著的影响(P=0.8988),但与摄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679,P=0.0004)。对摄食节律聚类分析,6个家系可分为(1、2、6)、(3、4)、5共3个家系类别。该项研究能为GIFT的养殖投饵和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为鱼类摄食节律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 摄食节律 摄食周期 排泄周期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建立新吉富罗非鱼双等位基因敲除技术——以SLC24A5基因为例
5
作者 张佳聪 鲁纪刚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3期442-450,共9页
目前,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相关蛋白Cas9系统(CRISPR/Cas9)已经成为提高真核生物基因组编辑效率的主要技术。然而,对于像罗非鱼这样繁殖周期较长的物种,CRISPR... 目前,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相关蛋白Cas9系统(CRISPR/Cas9)已经成为提高真核生物基因组编辑效率的主要技术。然而,对于像罗非鱼这样繁殖周期较长的物种,CRISPR/Cas9技术由于低纯合效率,在进行大规模遗传筛选研究时面临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罗非鱼为模型,以SLC24A5基因为例,开发了一种高效的CRISPR/Cas9方法,能够在注射的胚胎中以相对稳定的概率直接实现F_(0)代的双等位基因敲除。具体而言,采用两个高效的gRNA进行混合,Cas9蛋白的浓度为800 ng·μL^(-1),Cas9蛋白与gRNA的质量比例为4:1,注射剂量控制在1 nL,即800 pg的Cas9蛋白和200 pg的gRNA。这一敲除技术使得在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F_(0)代注射胚胎中,能够直接产生表型外显率(Lv.1、Lv.2、Lv.3和Lv.4)为71%的个体,其中显著表型外显率(Lv.1和Lv.2)为17%。这一技术突破为罗非鱼的遗传筛选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双等位基因敲除 敲除效率 CRISPR/Cas9 SLC24A5
下载PDF
投喂频率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胃排空、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孙晓锋 冯健 +3 位作者 陈江虹 罗波 赵海祥 赵华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77-1683,共7页
通过胃排空试验与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排空、生长性能以及体组成的影响。在试验开始时,观测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内饲料排空情况,胃排空试验结果表明,胃排空率的最佳描述为平方根函数,胃内饲料在... 通过胃排空试验与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排空、生长性能以及体组成的影响。在试验开始时,观测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内饲料排空情况,胃排空试验结果表明,胃排空率的最佳描述为平方根函数,胃内饲料在饱食投喂后15 h左右完全排空,达到投喂前水平,80%胃排空为9 h,也就是投喂后大约9 h恢复食欲。360尾试验鱼(初始体质量3.72 g)以不同的投喂频率(1 d 4次、1 d 3次、1 d 2次、2 d 4次、2 d 3次、2 d 2次)分组,每组设立3个平行组,随机养殖于18个网箱中,每箱养殖20尾鱼,按饱食量投饲膨化饲料。养殖期为6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在投喂频率为1 d 4次、1 d 3次和1 d 2次时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投喂频率为2 d 4次、2 d 3次和2 d 2次时(P<0.05);投喂频率为1 d 2次、2 d 4次、2 d 3次和2 d 2次时其摄食量显著低于1 d 4次和1 d 3次时(P<0.05)。随着投喂频率降低,鱼体水分含量逐步上升,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逐步下降,其中1 d 4次、1 d 3次组鱼与2 d 2次组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投喂频率组间的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3.7~48.0 g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1 d 2次,较2 d 2次、2 d 3次和2 d 4次时明显提高了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较1 d 3次、1 d 4次摄食量显著降低。2种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系吉富罗非鱼 投喂频率 胃排空 生长性能 体组成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幼鱼对10种饲料原料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董晓慧 郭云学 +4 位作者 叶继丹 谭北平 黄翔鹄 王辉 李瑞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34,共9页
本试验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_2O_3)为指示剂研究吉富罗非鱼幼鱼对10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10种饲料原料分别为玉米蛋白粉、玉米柠檬酸渣、玉米胚芽粕、普通豆粕、发酵豆粕、大豆浓缩... 本试验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_2O_3)为指示剂研究吉富罗非鱼幼鱼对10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10种饲料原料分别为玉米蛋白粉、玉米柠檬酸渣、玉米胚芽粕、普通豆粕、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麦芽根、鱼粉和蚯蚓粉,试验日粮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选用初体重为(7.05±0.09)g的吉富罗非鱼苗495尾,随机分为11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1种试验日粮,收集的粪便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0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范围分别为41.7%~98.9%、90.6%~99.6%、73.1%~98.8%、49.5%~99.6%、45.4%~99.7%和83.3%~100%。在10种饲料原料中,鱼粉、蚯蚓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总能表观消化率较高;玉米柠檬酸渣和蚯蚓粉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高;玉米胚芽粕和蚯蚓粉的磷表观消化率较高。蚯蚓粉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最高,麦芽根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表观消化率最低,大豆浓缩蛋白的磷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各原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一致。由此可知,大豆分离蛋白、蚯蚓粉可视为鱼粉的优良动植物替代物,大豆浓缩蛋白、普通豆粕和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略低于大豆分离蛋白、蚯蚓粉和鱼粉,麦芽根的营养价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饲料原料 表观消化率 三氧化二铬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家系选育3代后形态性状变异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灵玲 董在杰 +5 位作者 苏胜彦 徐跑 梁政远 马良骁 刘伟 张建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9-496,共8页
以吉富罗非鱼引进群体(P)及其家系选育第三代(F3)为实验对象,测定了群体的体质量(Y)、体长(X1)、体宽(X2)、体高(X3)4个性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P和F3间形态性状... 以吉富罗非鱼引进群体(P)及其家系选育第三代(F3)为实验对象,测定了群体的体质量(Y)、体长(X1)、体宽(X2)、体高(X3)4个性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P和F3间形态性状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与亲本相比,F3体质量、体长、体宽和体高4项指标都有显著提高,同时变异系数有一定下降,体型趋于一致,其中雌性变化较大。2)F3较P 3项形态性状指标对体质量影响最大者均由体高×体长变为体长。3)与P相比,F3体长、体宽和体高3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汤菊芬 吴灶和 +2 位作者 简纪常 鲁义善 王蓓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6-49,共4页
将A、B、C三种复方中草药分别按质量分数1.5%的比例添加到罗非鱼商品饲料中,喂养初始体重约16.58±0.48g的吉富罗非罗28d,通过测定罗非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肠道菌群等指标,研究三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 将A、B、C三种复方中草药分别按质量分数1.5%的比例添加到罗非鱼商品饲料中,喂养初始体重约16.58±0.48g的吉富罗非罗28d,通过测定罗非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肠道菌群等指标,研究三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非鱼的增重率、成活率、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虽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C可使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提高10.82%,饲料系数降低4.71%,蛋白质效率提高15.68%;三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均可显著促进罗非鱼肠道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P<0.05),C方中草药制剂还可显著抑制大肠杆菌生长(P<0.05)。结果表明,C方中草药制剂可显著促进罗非鱼肠道中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从而有效促进罗非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吉富罗非鱼 生长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受精率和孵化率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俊 王辉 +2 位作者 强俊 李瑞伟 王海贞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7-856,共10页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方法研究了温度(T,℃)和盐度(S)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人工受精率(FR,%)和孵化率(HR,%)的综合影响。设定的温度范围为20~34℃,盐度范围为0~18。建立了温度、盐度与受精和孵化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并通...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方法研究了温度(T,℃)和盐度(S)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人工受精率(FR,%)和孵化率(HR,%)的综合影响。设定的温度范围为20~34℃,盐度范围为0~18。建立了温度、盐度与受精和孵化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并通过分析明确了温度与盐度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在温度与盐度较高或较低范围内受精率与孵化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温度和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受精与孵化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温度与盐度二者间协同效应不显著(P〉0.05)。建立了吉富罗非鱼受精率与孵化率的多项式方程,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57 8和0.960 1(P〈0.01),可以用于预测吉富罗非鱼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利用统计优化技术明确,在温度27.14℃,盐度8.95时,罗非鱼最佳的受精率为80.81%,孵化率为77.63%。本研究旨在考察温度与盐度同时变化对吉富罗非鱼受精率与孵化率的影响,探讨最佳温度-盐度组合以增加吉富罗非鱼苗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受精 孵化 中心复合设计(CCD) 温度 盐度 优化组合
下载PDF
注射黄芪多糖对吉富罗非鱼c型溶菌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汤菊芬 吴灶和 +3 位作者 简纪常 鲁义善 王蓓 李楠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将黄芪多糖(APS)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2 mg/mL和20 mg/mL针剂,腹腔注射吉富罗非鱼,以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对照。24 h后分别提取吉富罗非鱼鳃、头肾、肝脏、脾脏等组织中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不同组织中基因表... 将黄芪多糖(APS)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2 mg/mL和20 mg/mL针剂,腹腔注射吉富罗非鱼,以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对照。24 h后分别提取吉富罗非鱼鳃、头肾、肝脏、脾脏等组织中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腹腔注射20 mg/mL高剂量APS后,其鳃、头肾、肝脏等三个组织中的Lysozyme-c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2 mg/mL低剂量APS后,Lysozyme-c基因表达量仅在脾脏中出现显著上调(P<0.05)。APS可通过诱导Lysozyme-c基因在鳃、头肾、肝脏和脾脏等组织在的表达量,来提高吉富罗非鱼的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吉富罗非鱼 c型溶菌酶基因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诱导吉富罗非鱼分泌型免疫球蛋白M(sIgM)重链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培 鲁义善 +4 位作者 王蓓 汤菊芬 蔡佳 吴灶和 简纪常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以灭活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诱导后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材料,构建其头肾SMART cDNA文库,应用同源性克隆和RACE-PCR技术克隆到吉富罗非鱼(O.niloticus)分泌型免疫球蛋白M(sIgM)重链基因的全长cDNA... 以灭活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诱导后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材料,构建其头肾SMART cDNA文库,应用同源性克隆和RACE-PCR技术克隆到吉富罗非鱼(O.niloticus)分泌型免疫球蛋白M(sIgM)重链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sIgM基因cDNA全长为1 921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740 bp,5'端非编码区(5'-UTR)41 bp,3'端非编码区(3'-UTR)140 bp,编码579个氨基酸,N端有信号肽结构。预测分子量(MW)为64.26 kD,理论等电点(pI)为5.36。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吉富罗非鱼(O.niloticus)sIgM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亲缘关系较近。sIgM基因有4个恒定区。将吉富罗非鱼(O.niloticus)sIgM基因恒定区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sIgM,诱导表达后确定最优条件为37℃条件下,IPTG浓度为0.05 mmol/L时诱导4 h蛋白表达量最大。纯化蛋白后经Western blot分析,sIgM融合蛋白与鼠抗His-Tag发生特异结合,表明目的蛋白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免疫球蛋白M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蛋白免疫印迹
下载PDF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家乐 李思发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吉富鱼)从淡水移入不同盐度咸水的平均死亡时间(MST)和半数死亡时间(ST50)的研究结果表明,MST和ST50值随移入盐度(S)增高而减少,相关性非常显著,其关系式为:MST=494.5/(S-17.0)(P<0.01)... 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吉富鱼)从淡水移入不同盐度咸水的平均死亡时间(MST)和半数死亡时间(ST50)的研究结果表明,MST和ST50值随移入盐度(S)增高而减少,相关性非常显著,其关系式为:MST=494.5/(S-17.0)(P<0.01),ST50=495.1/(S-17.1)(P<0.01)。96h半致死盐度(MLS-96)随吉富鱼体重增加而增大,相关性也非常显著,其关系式为:MLS-96=15.6W0.045(P<0.01)。吉富鱼适宜在0-12的盐度不养殖,在24‰以上的盐度下不宜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 尼罗罗非鱼 耐盐性 半致死盐度 相关性 成活率 生长率
下载PDF
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L-肉碱对新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明辉 陈刚 +6 位作者 董宏标 张健东 周晖 汤保贵 黄建盛 施刚 姜玲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35-40,共6页
研究了三个蛋白水平(22%、25%、28%)和五个L-肉碱水平(0、200、400、600、800mg/kg)下尼罗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提高,罗非鱼幼鱼的终体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呈上升趋势,而饲料系数(FCR)... 研究了三个蛋白水平(22%、25%、28%)和五个L-肉碱水平(0、200、400、600、800mg/kg)下尼罗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提高,罗非鱼幼鱼的终体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呈上升趋势,而饲料系数(FC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同等蛋白水平下,终体重、WGR和SGR均在L-肉碱添加量为200mg/kg时最高,不添加L-肉碱组最小;在添加400mg/kgL-肉碱时FCR最小,而PER最大,与不添加L-肉碱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蛋白含量和L-肉碱添加量能显著影响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而外源性L-肉碱可明显促进罗非鱼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蛋白质含量 L-肉碱 新吉富罗非鱼 生长 饲料利用
下载PDF
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首杰 刘辛宇 +1 位作者 吴太淳 赵金良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1-748,共8页
为查明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个氨氮质量浓度[0.016(对照组)、7.22、14.43、28.86、57.72 mg/L]下,体质量(38.6±0.2)g的“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F 20幼鱼... 为查明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个氨氮质量浓度[0.016(对照组)、7.22、14.43、28.86、57.72 mg/L]下,体质量(38.6±0.2)g的“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F 20幼鱼在30 d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经过30 d慢性氨氮胁迫,组间试验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呈现随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而递减的趋势,对照组和7.22 mg/L组间差异不显著,并且这2组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14.43、28.86、57.72 mg/L组两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0~10 d和10~20 d时段,对照组特定生长率最高;在20~30 d时段,7.22 mg/L组特定生长率最高。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7.22、14.43 mg/L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在30 d和20 d时高于对照组,28.86、57.72 mg/L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10 d时,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在20 d和30 d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呈现出随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幼鱼对氨氮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氨氮胁迫质量浓度超出其耐受阈值后,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新吉富”罗非鱼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对5种蛋白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英 邓君明 +4 位作者 陶琳丽 杨秀娟 毕保良 潘镜 张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2-2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吉富罗非鱼(GIFT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对鱼粉、豆粕、菜粕、棉粕、橡胶籽饼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30%待测原料组成,并以1.0%的三氧化二铬(Cr... 试验旨在研究吉富罗非鱼(GIFT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对鱼粉、豆粕、菜粕、棉粕、橡胶籽饼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30%待测原料组成,并以1.0%的三氧化二铬(Cr_2O_3)作为外源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1.73 g/尾的吉富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投喂2周后通过虹吸法收集粪便。结果表明:(1)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饲料原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总磷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3.86%~73.66%、88.70%~93.15%、90.09%~94.27%、64.62%~73.47%、69.33%~86.46%和91.92%~94.80%;(2)5种饲料原料中鱼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总能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高,鱼粉、豆粕、菜粕中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高于棉籽粕和橡胶籽饼;(3)各饲料原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维持在86.69%~96.81%之间,各原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一致。由此可见,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鱼粉具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其次是菜粕、豆粕、棉籽粕、橡胶籽饼,且植物蛋白源之间的利用效率相当,可视为吉富罗非鱼幼鱼的优质植物蛋白源,在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可适量添加,既有利于饲料的营养平衡,还可降低饲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幼鱼 饲料原料 表观消化率 蛋白源
下载PDF
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范立民 Kamira Barry +6 位作者 宋超 裘丽萍 郑尧 孟顺龙 胡庚东 陈家长 徐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1期83-87,共5页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GIFT)成鱼体长、全长、体高和体宽对体重的影响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罗非鱼生长性状之间的差别。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各养殖密度下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不显著变量进行了剔...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GIFT)成鱼体长、全长、体高和体宽对体重的影响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罗非鱼生长性状之间的差别。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各养殖密度下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不显著变量进行了剔除。结果发现:除在养殖密度为18000尾/hm2和22500尾/hm2时体长和全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养殖密度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养殖密度下对体重影响最大的变量分别是体长(18000尾/hm2)、体宽(22500尾/hm2)、全长(27000尾/hm2),回归方程中,在养殖密度为22500尾/hm2时全长和体高被剔除,在养殖密度分别为18000尾/hm2和27000尾/hm2时体长被剔除。不同养殖密度下同日龄吉富罗非鱼的其他生长指标对体重的影响存在差别,在选育时应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密度 吉富罗非鱼 生长性状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四种罗非鱼精子超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涛 邹桂伟 +1 位作者 梁宏伟 李忠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4,共6页
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奥尼罗非鱼(O.niloticus×O.aureus)和吉富罗非鱼(GIFT Strain in Nile Tilapia,O.niloticus)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奥尼罗非鱼(O.niloticus×O.aureus)和吉富罗非鱼(GIFT Strain in Nile Tilapia,O.niloticus)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4种罗非鱼精子均为有鞭毛精子,无顶体,尾部轴丝9±2型。尼罗罗非鱼精子植入窝陷入核深度最浅,线粒体个数和平均直径分别为5-9个、(0.36±0.10)μm,鞭毛侧鳍平均翼长为(0.29±0.11)μm;奥利亚罗非鱼精子核内染色质着色程度最深,植入窝陷入核深度约1/3,线粒体个数和平均直径分别为3-10个、(0.40±0.17)μm,鞭毛侧鳍平均翼长为(0.32±0.12)μm;奥尼罗非鱼精子核内染色质着色程度较浅,植入窝陷入核深度约1/3,线粒体个数和平均直径分别为5-7个、(0.32±0.09)μm,鞭毛侧鳍平均翼长(0.26±0.09)μm;吉富罗非鱼精子核内染色质着色最浅,植入窝陷入核最深,约占2/3,线粒体个数和平均直径分别为5-10个、(0.37±0.08)μm,中段存在大量中空囊泡,鞭毛侧鳍平均翼长为(0.15±0.03)μm,与其它三种罗非鱼精子鞭毛平均侧鳍翼长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 奥尼罗非鱼(O.niloticus×O.aureus) 吉富罗非鱼(gift strain in nile tilapia O.niloticus) 精子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sIgM基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组织定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培 王蓓 +4 位作者 鲁义善 蔡佳 汤菊芬 吴灶和 简纪常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1-1220,共10页
为研究sIgM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在亚细胞水平上的定位,本实验利用纯化的SIGM融合蛋白,按照常规方法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兔抗吉富罗非鱼SIGM多克隆抗体;并对吉富罗非鱼肠、脾脏及鳃组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胶体金... 为研究sIgM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在亚细胞水平上的定位,本实验利用纯化的SIGM融合蛋白,按照常规方法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兔抗吉富罗非鱼SIGM多克隆抗体;并对吉富罗非鱼肠、脾脏及鳃组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胶体金免疫电镜分析。结果显示,ELISA检测所获得的抗血清效价为1∶256 000,该血清能与SIGM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在肠和鳃组织中,阳性信号存在于富含黏液细胞的上皮细胞层表面,在杯状细胞和黏液细胞中则不存在;在脾脏组织中,阳性信号存在于特定的细胞中。免疫电镜结果显示SIGM主要存在于肠上皮细胞膜附近,并且在肠组织上皮细胞膜表面的微绒毛处含量较多;在鳃上皮组织中,SIGM主要存在于包围鳃丝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及部分红细胞内;而在脾脏组织淋巴细胞内部高尔基体的分泌小泡处存在大量的胶体金颗粒。研究表明,sIgM在鱼体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为探讨鱼类sIgM的特性及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丰富了鱼类黏膜免疫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SIGM 多克隆抗体 组织定位
下载PDF
海因类消毒剂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春华 刘柏明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40-42,共3页
用溴氯海因(BCDMH)和二溴海因(DBDMH)两种消毒剂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吉富罗非鱼对海因类消毒剂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溴氯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苗的24 h LC50、48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9.61、8.66、2.11 mg/L,二溴海因对吉富... 用溴氯海因(BCDMH)和二溴海因(DBDMH)两种消毒剂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吉富罗非鱼对海因类消毒剂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溴氯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苗的24 h LC50、48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9.61、8.66、2.11 mg/L,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苗的24 h LC50、48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9.89、9.78、2.8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毒性 安全浓度 吉富罗非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