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tial Factors of Restorer of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NER) on Anther Culture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浩杰 蒲晓斌 +2 位作者 张锦芳 张启行 蒋梁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Som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nther culture were studied preliminarily by conducting anther culture of the restorers of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NER). Several results were obtain from this experiment and they we... Som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nther culture were studied preliminarily by conducting anther culture of the restorers of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NER). Several results were obtain from this experiment and they were listed as follow:① MS cultrure medium with such hormones as 2,4-D 2 mg/L,6-BA 0.5 mg/L, NAA 0.5 mg/L was the best suitable for callus induction of NER. ②The difference of indu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plant age groups. From the 110th day to 141th day,the induction rat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and the difference of induction rate reached 0.01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evel. The induction rate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in the 141th day then it declined gradually. ③The combined use of 2, 4-D and 6-BA with proper increase of 2,4-D was good for inducing callus. ④The green plantlet induction rate of NER was increas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6-BA increased from 2 mg/L to 4 mg/L. Adding ZT from 0.5 mg/L to 2 mg/L. 6-BA would led 2.47% increase of green plantlet olantlet induc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L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NEA) Restorer of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NER) Anther culture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n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ptimized System for Restorer of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NER) of Brassica napus L.
2
作者 李浩杰 蒲晓斌 +5 位作者 张锦芳 张德发 夏凊 石化娟 蒋俊 蒋梁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1期182-185,共4页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establish optimized system for NER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f Brassica napus L.. [Method]Twenty varieties of NER of Brassica napus were grown under uncontrolled temperature and light cond...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establish optimized system for NER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f Brassica napus L.. [Method]Twenty varieties of NER of Brassica napus were grown under uncontrolled temperature and light conditions,and their isolated microspore from anthers were used as explants in vitro cultu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crospore culture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Result]The difference of genotypes was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o embryoid yield. The embryoid yield increased by supplementing with 6-BA and NAA,culturing in solid-liquid double layer medium with activated charcoal;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of embryoid yield between culturing in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colchicines and the CK. The rates of cotyledonous embryoids directly developed into normal plantlets increased through enriching with 0.1-0.2 mg/L NAA and being treated on slim illumination two days before being inducted into normal plantlets. [Conclusion]The technical system of microspore culture of restorer of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NER) was established,which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accelerating genotype purification of NER introgressive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L. Restorer of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NER)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Technical system
下载PDF
A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Yuefeng A
3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2001年第3期7-8,共2页
关键词 A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Yuefeng A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细胞质源雄性不育系“东B11A”的选育 被引量:34
4
作者 肖晓春 王云基 +3 位作者 肖诗锦 熊翔宇 周军湖 周铖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8-11,共4页
以东乡野生稻为母本与栽培稻品种“红优”、“HA7931 7-7”杂交 ,在其杂交后代中分离出雄性不育株 ,再与栽培稻品种“B1 1”杂交 ,并连续选不育株与“B1 1”回交 ,育成东乡野生稻质源新不育系“东B1 1A”。该不育系属早籼类型 ,在宜春 4... 以东乡野生稻为母本与栽培稻品种“红优”、“HA7931 7-7”杂交 ,在其杂交后代中分离出雄性不育株 ,再与栽培稻品种“B1 1”杂交 ,并连续选不育株与“B1 1”回交 ,育成东乡野生稻质源新不育系“东B1 1A”。该不育系属早籼类型 ,在宜春 4~ 6月播种 ,播种至始穗历期 63~ 78d,主茎叶片数 1 2~ 1 3叶 ;株型较散 ,茎秆粗壮 ,穗大粒多 ,田间抗性较强 ;不育株率、不育度均达 1 0 0 % ;不育花粉中以典败为主 ;柱头发达 ,外露率达 81 .1 % ,异交结实率一般 5 0 %以上 ;配合力强 ,所配组合“东B1 1A/D1 8”、“东B1 1A/R40 2”和“东B1 1A/C1 4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选育 细胞质源雄性不育系 “东B11A” 特征特性 测交配组
下载PDF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洪飞 王乃元 +3 位作者 李毓 梁康迳 仇秀丽 周卫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目的】研究水稻新质源(CMS-FA)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水平,评价新型细胞质源杂交稻亲本的育种潜力。【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5个不育系为母本,5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25... 【目的】研究水稻新质源(CMS-FA)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水平,评价新型细胞质源杂交稻亲本的育种潜力。【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5个不育系为母本,5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25个杂交组合,种植亲本和F1获得产量相关性状的试验数据。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10个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方差分量比率、遗传率、亲本加性效应和组合显性效应以及杂种优势进行剖析。【结果】新质源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控制,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剑叶长和生育期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单株产量、株高和穗长等性状则以显性效应控制为主;狭义遗传率以千粒重表现最高,生育期次之,单株产量最低;加性效应最好的不育系是金农2A,恢复系是金恢3号和金恢1号;显性效应最强的4个组合为金农2A×金恢5号、金农2A×金恢2号、金农4A×金恢5号和金农5A×金恢5号;单株产量、株高、穗长3个产量相关性状F1具有很强的群体平均优势(7.351%—16.330%)和群体超亲优势(4.233%—10.507%),强优势组合杂种优势可达10.307%—49.462%。【结论】供试不育系以金农2A较好,恢复系以金恢3号和金恢1号最好,金恢5号在配制生育期较短的杂交稻高产组合中是一个很好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杂种优势 遗传效应 产量相关性状
下载PDF
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3 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福耀 平俊爱 +3 位作者 程庆军 杜志宏 吕鑫 常玉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产鲜草15...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产鲜草150 792Kg/hm2,比对照增产10.8%,该草长势强,根系发达,分蘖性好,抗紫斑病、抗旱、抗倒伏、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农田刈割草地的优良品种。晋草1号植株含粗蛋白15.29%(以干基计),粗脂肪2.96%,无氮抽出物32.29%。成熟期茎秆含糖200(BX)左右,是青刈、青贮饲养牛、羊、鱼的优质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细胞质 A3 SX-1A 饲草高粱 晋草1号
下载PDF
水稻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乃元 梁康迳 +3 位作者 李毓 王颖 王洪飞 仇秀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29-1937,共9页
发掘水稻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CMS-FA,育成系列优质米不育系和系列新质源恢复系,在组配成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的基础上,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恢复基因遗传。采用新质源(CMS-FA)不育系金农1A与恢复系金恢3号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代种子... 发掘水稻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CMS-FA,育成系列优质米不育系和系列新质源恢复系,在组配成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的基础上,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恢复基因遗传。采用新质源(CMS-FA)不育系金农1A与恢复系金恢3号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代种子。用F1分别与不育系或保持系回交,获得(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和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2个测交群体。同时种植P1、P2、P3、F1、F2、B1F1和B2F1等群体,考察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卡平方测验遗传分离适合度。结果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F1代正常可育,育性恢复(可育)基因为显性遗传。F2代分离出可育︰不育适合3︰1,育性恢复(可育)基因为1对显性基因控制。B1F1和B2F1代2个测交群体的可育︰不育都适合1︰1分离规律,验证了F2代育性恢复(可育)单基因的遗传模式。暂时确定新质源(CMS-FA)核质互作三系的基因型为不育系S(SS)、保持系F(SS)和恢复系S(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基因 遗传
下载PDF
新胞质优质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勇 肖培村 +3 位作者 谢从简 张仁 李泽铭 袁驰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内香5A是以N7B/宜香1B的F2代单株与新胞质不育系材料88A测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新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中抗至中感稻瘟病,稻米品质可达国标3级... 内香5A是以N7B/宜香1B的F2代单株与新胞质不育系材料88A测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新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中抗至中感稻瘟病,稻米品质可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2005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由内香5A与自育恢复系所配组合内香8518、内香8514、内香8156等在试验、示范中表现出稻米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分别于2006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香稻 新胞质不育系 内香5A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NER游离小孢子培养能力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浩杰 蒲晓斌 +5 位作者 张锦芳 张德发 夏凊 石化娟 蒋俊 蒋梁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8-1521,共4页
本试验对甘蓝型油菜新胞质不育恢复系(NER)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油菜NEA不育胞质恢复系(NER)胚产量差异显著,印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基因型的差异是造成... 本试验对甘蓝型油菜新胞质不育恢复系(NER)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油菜NEA不育胞质恢复系(NER)胚产量差异显著,印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基因型的差异是造成胚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提高小孢子胚发生能力试验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6.BA和NAA有利于小孢子胚的发生;固液双层培养优于液体单层培养;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秋永仙碱加倍处理小孢子胚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在诱导直接成苗前对予叶型胚进行12h/12h弱光照1—2d、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A等处理能提高小孢子胚成苗率。建立了一套新胞质不育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优化体系。本文还讨论了提高小孢子胚发生能力的一些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NER 游离小孢子培养 技术体系
下载PDF
粳稻新质源温敏核不育系──滇农S-2的选育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义明 荣英 +1 位作者 陶光喜 唐丽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4,共4页
滇农S-2是以云南地方品种毫干与优良的籼稻品种V20杂交,再用黎明复交,按系统选育程序育成的新质源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在较低温度下雄性败育而较高温下雄性恢复可育的特点。在昆明,不会出现可育性的转变,不育期长达9... 滇农S-2是以云南地方品种毫干与优良的籼稻品种V20杂交,再用黎明复交,按系统选育程序育成的新质源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在较低温度下雄性败育而较高温下雄性恢复可育的特点。在昆明,不会出现可育性的转变,不育期长达90天以上,育性稳定,对光照长度不敏感,容易找到可靠的繁殖与制种地点。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育性受一对或二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容易育成新的温敏两系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温敏核不育系 滇农S-2 新质源 育性 选育
下载PDF
新质源抗稻瘟病籼型不育系湛A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建夫 张建中 +3 位作者 蒋世河 黄永相 方良俊 袁红旭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以东莞野生稻为细胞质供体,梅青B×II-32B的后代为细胞核供体,经杂交和连续多代回交核置换,转育成新质源三系不育系湛A。选育结果:湛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5%,典败花粉率95.64%,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以东莞野生稻为细胞质供体,梅青B×II-32B的后代为细胞核供体,经杂交和连续多代回交核置换,转育成新质源三系不育系湛A。选育结果:湛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5%,典败花粉率95.64%,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恢复谱较广,配合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质源不育系 湛A 选育
下载PDF
新质源粳稻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及其潜在杂种优势(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石华 张忠林 +2 位作者 谭学林 文建成 李伟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粳稻不育系细胞质遗传背景单一,开发新质源不育系显得尤为重要。花粉败育特点、不育的稳定性以及潜在的强杂种优势是不育系利用的前提条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调查了14份新质源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特点、育性稳定性和杂...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粳稻不育系细胞质遗传背景单一,开发新质源不育系显得尤为重要。花粉败育特点、不育的稳定性以及潜在的强杂种优势是不育系利用的前提条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调查了14份新质源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特点、育性稳定性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9份不育系花粉的败育为典败和圆败,败育较彻底,但不能被滇一型或BT型恢复系恢复。另外5份不育系以染败为主均能被滇一型或BT型恢复系恢复,由南34、明恢63和NJ70507提供细胞质的3份不育系败育彻底,然而由D-7提供细胞质的2份不育系在高温下出现极少量的可育花粉。各杂交组合在同一性状上或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性状上表现出的杂种优势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源 粳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败育特点 杂种优势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新不育系恢复材料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浩杰 蒲晓斌 +2 位作者 张锦芳 张启行 蒋梁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试验用油菜新不育胞质恢复系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对花药培养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NER愈伤诱导以MS基本培养基较好,附加激素为:2,4-D 2mg/L、6-BA0.5mg/L、NAA 0.5mg/L最佳。②株龄不同愈伤诱导率差异显著。从110 ... 本试验用油菜新不育胞质恢复系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对花药培养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NER愈伤诱导以MS基本培养基较好,附加激素为:2,4-D 2mg/L、6-BA0.5mg/L、NAA 0.5mg/L最佳。②株龄不同愈伤诱导率差异显著。从110 d到141d,出愈率随着株龄增加而增加,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到141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③适当增加2,4-D浓度,2,4-D与6-BA混用有利于愈伤的诱导。④将6-BA浓度从 mg/L提高到4mg/L新不育系恢复材料绿苗诱导率增加,在2mg/L6-BA的激素水平上添加玉米素(ZT)0.5mg/L绿苗诱导率增加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新胞质不育系 新不育恢复系 花药培养
下载PDF
新质源籼型优质水稻不育系“东6A”的选育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铖勇 肖晓春 +2 位作者 王云基 肖诗锦 熊翔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7-18,共2页
介绍了新质源籼型优质水稻不育系“东6A”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繁殖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东野新质源 不育系 东6A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的种质和技术创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汝科 金寿林 +10 位作者 谭亚玲 文建成 许红云 郭艾 黄大军 张忠林 陶光喜 陈丽娟 王樨 李铮友 谭学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70-1174,共5页
滇1型是中国育成的第一个杂交粳稻雄性不育系。杂交粳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恢复源狭窄、强优势组合少的问题。本文是围绕滇1型不育细胞质开展的种质和技术创新研究的初步总结。滇型杂交粳稻育种的主要创新是利用立体气候条件选育育性... 滇1型是中国育成的第一个杂交粳稻雄性不育系。杂交粳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恢复源狭窄、强优势组合少的问题。本文是围绕滇1型不育细胞质开展的种质和技术创新研究的初步总结。滇型杂交粳稻育种的主要创新是利用立体气候条件选育育性稳定的粳稻不育系;新细胞质质源粳稻不育系的选育;分子标记筛选恢复基因新质源;种间亚种间杂交选育"籼粳型(Janpindica)"品系,拓宽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富含铁锌杂交粳稻亲本的选育;滇型杂交粳稻组合在生产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滇1型雄性不育 杂交粳稻 新质源不育系 籼粳型品系
下载PDF
水稻新质源不育系K17A的异交习性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日勇 刘明 阴国大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7-18,共2页
通过对水稻新质源不育系K17A与野败型珍汕97A、印尼水田谷型Ⅱ-32A的异交习性对比观察,发现K17A具有开花期较集中且高峰期较明显;每天花时高峰期较早且明显,与父本花时相遇率较高;颖花柱头外露率高、柱头较长、面积... 通过对水稻新质源不育系K17A与野败型珍汕97A、印尼水田谷型Ⅱ-32A的异交习性对比观察,发现K17A具有开花期较集中且高峰期较明显;每天花时高峰期较早且明显,与父本花时相遇率较高;颖花柱头外露率高、柱头较长、面积大,对花粉附着力强;柱头生活力强,开花后活力下降慢等特点,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获得较高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质源不育系 颖花柱头 异交习性
下载PDF
新质源籼型不育系红矮A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崇华 陈永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10,共2页
红矮A为一新育成的新质源籼型不育系 ,具有西非栽培稻DissiD5 2 / 37的胞质 ,花粉不育度 99.95 % ,不育株率 1 0 0 % ,农艺性状优良 ,遗传性状稳定 ,开花习性好 ,配合力强 ,杂种一代优势强 ,米质好 ,抗病性强。所配组合红优 5 35 5、红... 红矮A为一新育成的新质源籼型不育系 ,具有西非栽培稻DissiD5 2 / 37的胞质 ,花粉不育度 99.95 % ,不育株率 1 0 0 % ,农艺性状优良 ,遗传性状稳定 ,开花习性好 ,配合力强 ,杂种一代优势强 ,米质好 ,抗病性强。所配组合红优 5 35 5、红优 2 2于 1 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型不育系 红矮A 选育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洪飞 仇秀丽 +2 位作者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株高... 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株高与结实率,剑叶长与生育期、结实率,生育期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千粒重与单株产量等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基因的加性正相关为主;单株穗数与株高、剑叶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基因的加性负相关为主。株高与穗长、剑叶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等性状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显性相关。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加性相关 显性相关 产量相关性状
下载PDF
北方粳稻新型细胞质不育系及其组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亚君 张城 +6 位作者 丁芬 王先俱 孙廉平 商文奇 潘争艳 庞秀 邵国军 《辽宁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6-8,共3页
试验以粳稻新型细胞质印水型不育系辽粳6A、辽粳10A、65A、139A等为基础材料,以包台型不育系辽粳6A、辽粳10A、65A、139A为对照;选用C382、晚轮422、野粳恢、C2106等恢复系为测验测配亲本,研究新型细胞质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开花习... 试验以粳稻新型细胞质印水型不育系辽粳6A、辽粳10A、65A、139A等为基础材料,以包台型不育系辽粳6A、辽粳10A、65A、139A为对照;选用C382、晚轮422、野粳恢、C2106等恢复系为测验测配亲本,研究新型细胞质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开花习性、异交结实等特性,并探讨在不同细胞质作用下,杂交组合在株高、穗数、穗长、实粒数、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穴谷重等方面的遗传效应,探讨不同细胞质在粳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遗传规律,为北方粳稻有效利用新型细胞质资源及配制新型杂交粳稻组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不育系 新型细胞质 异交特性 胞质效应
下载PDF
水稻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CIS28-10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群策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10,共3页
CIS28-10是由水稻核质杂种(Carloro/IR28)B9F4中的突变单株按系统选育程序选育而成的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在湘潭,它的不育期达60多天,育性稳定,对低温钝感。在遗传上其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遗传行... CIS28-10是由水稻核质杂种(Carloro/IR28)B9F4中的突变单株按系统选育程序选育而成的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在湘潭,它的不育期达60多天,育性稳定,对低温钝感。在遗传上其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遗传行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育系 杂交稻 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