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与生态设计方法在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谭文勇 阎波 邓蜀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景观双重属性的关注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三峡库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水系发达,是数次移民和沟通川渝与中原经济、文化的走廊,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尝试在库区新农村建设中运用景观与生态设... 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景观双重属性的关注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三峡库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水系发达,是数次移民和沟通川渝与中原经济、文化的走廊,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尝试在库区新农村建设中运用景观与生态设计思想,综合考虑村落的聚落形态、山水格局、生态资本的节约与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与进步等多层面的问题,为创造有地域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库区人居环境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三峡库区 新农村建设 人居环境 景观与生态设计
下载PDF
四川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罗谦 田理 莫妮娜 《软科学》 CSSCI 200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源,如何保护和有效利用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从生态学、人居环境学、乡土景观等角度,针对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对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 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源,如何保护和有效利用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从生态学、人居环境学、乡土景观等角度,针对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对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丘陵地区 新农村 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农村庭院绿化模式的环境效应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路姗姗 许景伟 +3 位作者 李传荣 晏辉 胡丁猛 付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82,共5页
农村庭院绿化对美化环境、治理污染、发展经济,促进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以山东省安丘市新农村庭院绿化建设为例,在庭院绿化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自然绿化型、园林小品型、经济林果型、阳光晒场型4种典型的农村... 农村庭院绿化对美化环境、治理污染、发展经济,促进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以山东省安丘市新农村庭院绿化建设为例,在庭院绿化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自然绿化型、园林小品型、经济林果型、阳光晒场型4种典型的农村庭院绿化模式,并对其进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园林小品型和自然绿化型为新农村庭院绿化综合效益较高的模式,在降温、增湿、降噪、固碳、美化效果和经济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研究结果对新农村庭院绿化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庭院绿化 模式 效益评价 人居环境
下载PDF
新地域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汪峰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2期60-63,共4页
为了应对全球化,同时传承本土文化,新地域主义思潮应运而生。通过对国内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从城镇、住区和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3个层面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新地域主义创作手法,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古为今用,洋为... 为了应对全球化,同时传承本土文化,新地域主义思潮应运而生。通过对国内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从城镇、住区和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3个层面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新地域主义创作手法,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新地域主义 人居环境 文化生态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弘扬东方古都壮美秩序 探寻西安现代都市格局——大西安时代都市人居环境空间秩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1-767,共7页
国家提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大西安,对西安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闻名世界的东方古都,大西安的规划建设应在西安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上发展起来.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野分析了西安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定位,总结了西安历代城市... 国家提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大西安,对西安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闻名世界的东方古都,大西安的规划建设应在西安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上发展起来.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野分析了西安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定位,总结了西安历代城市设计的历史经验和北京、巴黎等名城规划的启示,提出了大西安应在延续现有城市轴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城市中轴线,发展新中心的观点,初步探讨了新轴线基准的确立、中心区功能定位和空间设计构想,并对未来大西安地区人居环境空间秩序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安 新轴线 新中心 格局 人居环境
下载PDF
雄安新区“人民城市”建设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渊 《上海城市管理》 2020年第1期69-74,共6页
雄安新区"人民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新典范,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人民城市"是今后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人的需求的满足为最终归宿。雄安新区"人民城市"建设为新时代城市建设... 雄安新区"人民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新典范,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人民城市"是今后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人的需求的满足为最终归宿。雄安新区"人民城市"建设为新时代城市建设提供了富有创新性的建设理念与建设路径。即遵循生态建城的发展主线、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城乡一体的建设模式,立足人居、人本、人文三重维度,力求实现生存环境生态化、生产生活现代化、城乡共生和谐化的"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人民城市 人居 人本 人文
下载PDF
极限与常态:后2020的新型人类聚居问题 被引量:22
7
作者 鲁安东 窦平平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3,共6页
基于对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造成的极限人居状态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快速流动、密集聚居的常态条件下,场所、栖居、人、空间等建筑学基本概念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将场所视作网络流动、人地交互、生命环境的共生循环,正视新技术对日常空间... 基于对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造成的极限人居状态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快速流动、密集聚居的常态条件下,场所、栖居、人、空间等建筑学基本概念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将场所视作网络流动、人地交互、生命环境的共生循环,正视新技术对日常空间的改变,并在精确面向个体的当代技术人文条件下,使建筑学成为日益细分的人类知识体系亟待的整合者和能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人类聚居 场所 人地交互 网络流动 生命环境
原文传递
福建省典型乡村人居林结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尔发 许飞 +3 位作者 王成 董建文 吴永曙 汪瑛 《生物数学学报》 2015年第3期515-525,共11页
通过构建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以乡村人居林林木覆盖指数、林木结构指数和林网密度指数最大化为目标,对福建省山区型、半山型、平地型和沿海型四类典型乡村人居林开展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四类典型乡村人居林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优化后... 通过构建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以乡村人居林林木覆盖指数、林木结构指数和林网密度指数最大化为目标,对福建省山区型、半山型、平地型和沿海型四类典型乡村人居林开展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四类典型乡村人居林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优化后林未覆盖、林木结构和林网密度指数分别平均增加22.5221、40.8491和17.8571,结构趋向更加合理和科学.优化后的乡村人居林林木结构指数最高,总体平均可达91.5095,林木覆盖指数总体可达到较好水平60.6195,而林网密度指数总体也将显著提高到37.0130.村庄人居林发展潜力表明:半山型典型代表的茜黄村43.8222>沿海型典型代表的南书村24.9706>平地型典型代表的上浦村14.3479>山区型典型代表的扁山村10.9315.指数发展潜力呈现林木结构潜力>林木覆盖潜力>林网密度潜力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乡村人居林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我国乡村人居林建设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飞 邱尔发 王成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1,共6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阶段,乡村人居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更好地了解乡村人居林建设进展,为今后新农村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从乡村人居林结构布局、植物选择与配置、栽培种植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阶段,乡村人居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更好地了解乡村人居林建设进展,为今后新农村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从乡村人居林结构布局、植物选择与配置、栽培种植技术、传统森林文化、功能和规划设计6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正确科学地指导我国未来新农村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林 新农村建设
原文传递
国外乡村人居林发展与启示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飞 邱尔发 王成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70,共5页
乡村人居林日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农村绿化的核心。通过对欧洲、美国、日本和印度典型乡村人居林建设特点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探讨了乡村人居林建设在增强本地特色、提高科学规划、提升环境意识和加强村民参与方面的启示作用,... 乡村人居林日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农村绿化的核心。通过对欧洲、美国、日本和印度典型乡村人居林建设特点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探讨了乡村人居林建设在增强本地特色、提高科学规划、提升环境意识和加强村民参与方面的启示作用,对正确科学指导我国未来新农村林业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林 新农村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面积比重的乡村人居林总体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尔发 许飞 +2 位作者 王成 董建文 吴永曙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2012年第3期518-528,共11页
选取与乡村人居林关系最为密切的林木覆盖指数、林木结构指数、林网密度指数、林木健康指数和林木稳定指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间接构建评价指标各要素占评价区域加权面积比重的方法,进行乡村人居林质量评价,结果表明,... 选取与乡村人居林关系最为密切的林木覆盖指数、林木结构指数、林网密度指数、林木健康指数和林木稳定指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间接构建评价指标各要素占评价区域加权面积比重的方法,进行乡村人居林质量评价,结果表明,4个代表型村庄人居林建设质量差异较大,以南书村为最好,上浦村和扁山村其次,茜黄村最差,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75.7972分、52.7972分、41.5418分和9.7689分.这种评价方法科学有效、简单快速,实用性强,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基础数据获取困难和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为乡村人居林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林 新农村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4
12
作者 毛其智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3,共10页
人居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聚居及其环境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章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篇章,首先叙述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端与成长历程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内... 人居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聚居及其环境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章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篇章,首先叙述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端与成长历程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内容。吴良镛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采用发展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核心学科的方法,为实现人居环境有序空间和城乡宜居环境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框架。在实践层面,从联合国的"人居一"到"人居三"大会,从《人居议程》到《新城市议程》,国内外人居运动密切交流,互动促进。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吴良镛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范式",不断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人类聚居学 人居环境科学 联合国人居署 新城市议程 吴良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