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Talent Training Path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1
作者 Xiangjiang Li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institu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In recen...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institu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In recent years,new R&D institution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n China.Taking new R&D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nal talent training path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comparison method,case verification method,and other methods.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and neglect of the absorption of local talents in the internal talent training,and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standards,insufficient data,and opaque processes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which greatly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Given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orward-looking,oriented,flexible,and compatible talent training path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hoping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 internal talent training path of new R&D institutions,improve the evaluation performance,and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OVATION new R&D institutions Zhejiang Province Talent culti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Can We Manage Coastal Area? Will We?——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the Coastal Area Management of Taiwan
2
作者 Yuh-fen Kao 《Management Studies》 2024年第1期21-32,共12页
The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ct was finally promulgated in 2015,whil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was asked to draft a coastal management act in 1991 by Executive Yuan.It was until the government’s lifting of martial la... The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ct was finally promulgated in 2015,whil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was asked to draft a coastal management act in 1991 by Executive Yuan.It was until the government’s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1987,vigorous activities started prevailing on coastal areas.And relevant legal documents were on sea reclam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the 1980’s by Council of Agriculture.The approval of“Taiwan Coastal Area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showed an era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1980s.However,it was surely not market driven,similar to land development,but some efforts by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s.Through all the years,the efforts were put on drafting plans and these efforts were not quite sounding.The coastal disasters and further climate change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relevant NGOs,scholars,politicians,and the society.At the critical juncture the government was made to react to outside demands.And then the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ct was passed by Legislative Yuan,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system in Taiwan.As such,it is proposed to look into this long process of the attempt with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is coastal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issue in a broader sc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ICZM) institutional change new institutionalism coastal area
下载PDF
边界与弹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德全 李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强化制度层面的认知与执行的双向路径,这正好切合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关于制度研究主要关注的两个维度,一是属认知的制度分析、二是属实践的制度变迁。故此,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依循制...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强化制度层面的认知与执行的双向路径,这正好切合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关于制度研究主要关注的两个维度,一是属认知的制度分析、二是属实践的制度变迁。故此,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依循制度“认知-执行”双向路径对应的“边界-弹性”的双层逻辑框架。认知层上,通过制度分析的相关理论分析,发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认知要基于边界逻辑,即执行主体要理清制度价值层面的“多元”价值边界、主体层面的“规范”权责边界、技术层面的“有限”技术边界,以塑造对制度的理性认知;实践层上,通过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发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执行要基于弹性逻辑,即在制度执行前秉持弹性理念、执行中开展弹性实践以及执行后进行弹性评价,以促使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充分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新制度主义 制度认知 制度执行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价值认知、制约因素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贾维强 《江苏高职教育》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既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组织效能的关键举措,更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然而,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存在着路径依赖、规范性约束和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与制度改革的僵...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既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组织效能的关键举措,更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然而,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存在着路径依赖、规范性约束和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与制度改革的僵化、合作目标与运作机制的差异、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三个维度。因此,需要从加强政策支持、强化顶层设计、协调各方利益、加大融合力度、整合地方资源、优化专业设置六个方面出发,构建更加紧密和高效的产教融合机制,增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运行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联合体 新制度主义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组织效能
下载PDF
非营利组织监事制度有效性研究——基于“制度——文化”理论的分析
5
作者 康晓光 秦彬彬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4,160,共14页
监事制度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对其有效性的探讨。由新制度主义理论切入,构建非营利组织监事制度有效性“制度—文化”模型,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非营利组织的监事制... 监事制度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对其有效性的探讨。由新制度主义理论切入,构建非营利组织监事制度有效性“制度—文化”模型,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非营利组织的监事制度、组织文化、主导者态度、监事态度和能力、监事行为、理事会和秘书处的配合度,对于监事制度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监事有所作为是监事制度有效的必要条件。监事行为受到制度规则、组织文化和主导者态度的强烈影响。在已经具有监事制度规则的条件下,监事制度有效性取决于组织文化和制度相关人的态度,即“文化发挥决定性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非营利组织监事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因果机制,对于提升非营利组织监事制度有效性,改变长期以来的内部监督缺失局面,推动非营利组织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监事制度 监事制度有效性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文化-认知制度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实施行为的影响——基于新制度分析的框架
6
作者 李斌 庄弼 程卫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4,共8页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变革实施放置在制度生态理论中加以解读,从而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实施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认知制度的影响。研究深入剖析了文化-认知...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变革实施放置在制度生态理论中加以解读,从而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实施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认知制度的影响。研究深入剖析了文化-认知制度积淀的“应试图式”“身份图式”和“教学图式”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行为的影响,提出了3个方面的优化策略,即落实和强化监督与问责的机制,实现对课改推行的有效控制;科学谋划制度安排的权力,引领和建构体育教师正确的身份认知;尊重和干预体育教师的内生性权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文化-认知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课堂缘何难以革命:高职院校课堂改革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7
作者 刘志文 黄守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课堂革命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和关键举措。但在实践层面,课堂难以真正深度革命成为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对高职院校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和分析...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课堂革命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和关键举措。但在实践层面,课堂难以真正深度革命成为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对高职院校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课堂改革面临着制度性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规制性制度缺位导致课堂难以主动革命,规范性约束异化引致课堂难以深度革命,文化性认知消极致使课堂难以长效革命。有鉴于此,为破解高职院校课堂改革制度困境,推动课堂革命有效发生、深度实施,应夯实制度基础,增强规制性影响;遵循改革规律,增强约束性期待;重塑文化认同,增强理解性支持,从而响应新时期高职院校以高质量课堂培养大国工匠的时代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课堂革命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制度困境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域下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探讨
8
作者 陈林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50,共10页
分流退出机制对于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是通过分流退出机制推动博士生教育的综合性改革与体系化建设,从而促进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化治理。本文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进行分... 分流退出机制对于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是通过分流退出机制推动博士生教育的综合性改革与体系化建设,从而促进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化治理。本文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其在社会规范层面、社会关系结构与文化-认知范式等方面依然存在制度性合法基础不足、主体性利益关系矛盾、价值性认同共识匮乏等现实问题。鉴于此,提出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需要以法制思维为核心、以消解主体间利益冲突为关键、以促进价值共识为旨归,建立健全社会化规范体系,强化社会关系结构,构建适应性社会认知环境,从而为我国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的执行、落实与推广构建良好的制度空间与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分流退出机制 新制度主义 制度建构理论
下载PDF
框架遵守、适当跟随与认知固化:高校教代会制度运行机制与改进策略
9
作者 董凌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8,共7页
以新制度主义提出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等制度的三个要素为分析框架,以A校为案例,分析高校教代会制度在高校的具体运行情况。研究发现,高校教代会制度运行机制在规制层面体现为对制度合法性的重视与执行层面的缺失,在规范层面... 以新制度主义提出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等制度的三个要素为分析框架,以A校为案例,分析高校教代会制度在高校的具体运行情况。研究发现,高校教代会制度运行机制在规制层面体现为对制度合法性的重视与执行层面的缺失,在规范层面体现为社会规范性要素对学校与代表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文化-认知层面体现为对中层干部代表的偏重与普通代表履职陷入困境。研究认为,高校对上级制度的框架性遵守导致制度照搬而非制度落实,高校和代表在制度与组织中的适当性跟随导致自身角色与功能被不断限缩,高校中存在的“中层干部更有资格担任教代会代表”的认知性固化导致普通代表被持续边缘化。要改进高校教代会制度的运行成效,需突破对上级法律制度的框架性遵守,尽可能地细化校内教代会制度的职权范围;营造科学合理的教代会运行环境,提升高校和代表的道德合法性,为其充分履职创造条件;推进组织成员的认知重塑,赋予教代会制度及代表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高校教代会 制度 运行机制 改进策略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视域下高中走班制困境及其优化路径
10
作者 董永贵 刘盼 《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个性化需求。然而,当前走班制在推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基于新制度主义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种要素,从规章... 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个性化需求。然而,当前走班制在推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基于新制度主义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种要素,从规章制度、教师道德、教师文化3个角度对走班制进行研究发现:当前走班制存在缺乏相应规章制度的指导和约束、教师道德上陷入困境与冲突、教师文化上反思与批判的意识薄弱3个问题。为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促使教师适应教育情景的转变,构建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这不仅能为选课走班制度的调整指明方向,也有助于新高考改革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班制 新制度主义 规章制度 普通高中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理论阐释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纲领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 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能彰显其应用型科研的独特性,推动应用型科研环境的优化,强化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应用型科研高质量发展。其理论基础是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机制和场域理论。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包括确立开展应用型科研的定位与理念,建立完善的校内应用型科研制度体系,构建与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良好协同关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规制与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应用型科研 生态建设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场域理论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源流、主要议题与前沿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姆斯·马奇 乔罕·欧森 +1 位作者 马雪松 陈虎(编译)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将制度作为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在与旧制度主义、行为主义研究路径对话的基础上拓宽政治科学的研究视野,为理解政治现象提供中观层次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阐明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特定作用,探讨制度...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将制度作为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在与旧制度主义、行为主义研究路径对话的基础上拓宽政治科学的研究视野,为理解政治现象提供中观层次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阐明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特定作用,探讨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发挥独立和持续的影响,推进政治制度的概念化与理论化。制度通过认同与适应机制,构造政治行动者的行为选择框架,使行动者在特定制度条件下具有展开适宜行动的动机和能力。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从主体能动性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断续性变迁与渐进性变迁的界限、历史经验与全新规则的抉择等方面,理解制度的变迁方式,并关注不同制度领域的制度分化及相互竞争的原则规范如何导致制度框架的冲突,揭示制度更替的动力机制。从理论完善和方法更新的角度来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对政治科学其他研究路径的补充而非完全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制度自主性 制度秩序 制度变迁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制度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文婷 王卫华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在制度创新、专业发展与角色认同方面存在困境。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核心观点,指出制度创新之难在于路径依赖下的制度惯性、专业发展之困在于制度相关要素的缺失、角色认同之异使集体行动在多方利益冲突下陷入困...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在制度创新、专业发展与角色认同方面存在困境。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核心观点,指出制度创新之难在于路径依赖下的制度惯性、专业发展之困在于制度相关要素的缺失、角色认同之异使集体行动在多方利益冲突下陷入困境。为此,高校教学督导困境的纾解之策包括:冲破制度惯性,推动技术创新走向集成创新;强化要素建设,推动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协调利益冲突,推动张力对抗走向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等教育 教学督导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职业本科大学:发展样态与合法性审视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柳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114,共11页
作为一项教育改革制度,职业本科大学的产生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经济根源、教育诉求,其发展样态存在办学形式多样、招生规模骤增、发展势头强劲等特征。在深嵌着政策、文化与价值等多种要素的教育场域中,职业本科大学合法性受到考验。... 作为一项教育改革制度,职业本科大学的产生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经济根源、教育诉求,其发展样态存在办学形式多样、招生规模骤增、发展势头强劲等特征。在深嵌着政策、文化与价值等多种要素的教育场域中,职业本科大学合法性受到考验。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职业本科大学虽在规制合法性方面获得法律政策保障,在规范合法性方面获得社会价值支持,但在文化认知合法性方面遭受文化认知偏误,面临合法性失衡危机。为此,我国要推动制度规约下的政策落地,升级规制合法性;深化社会期待中的价值认同,强化规范合法性;加速生存情景中的文化迭代,建构文化认知合法性,让多方能动者形成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大学 新制度主义 规制合法性 规范合法性 文化认知合法性 制度化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
15
作者 张一弛 王卫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作为国家法律、政策的重要安排,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成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新方向。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型高校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存在合法性危机、路径依赖的束缚、因利益冲突导致行为主体动力不足等问题。制度化... 作为国家法律、政策的重要安排,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成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新方向。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型高校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存在合法性危机、路径依赖的束缚、因利益冲突导致行为主体动力不足等问题。制度化建设策略包括:创设制度环境,解除合法性危机;减少历史阻力,突破路径依赖;协调利益冲突,激发主体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本科职业教育 制度化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时代意蕴、发展困局与破局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施志源 景池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30,共14页
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是数字技术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性保障。当前,我国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在法律法规层面,呈现出生态环境数据确权与数据泄露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供给不充分、生态环境数据安全保护的... 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是数字技术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性保障。当前,我国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在法律法规层面,呈现出生态环境数据确权与数据泄露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供给不充分、生态环境数据安全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生态环境数据区域协同的法律规则不明确等问题;在运行机制层面,存在环境智慧治理协同机制缺失、数字生态文明评价机制缺位和数字人才培养机制匮乏等现象;在技术伦理层面,数字身份危机、数据崇拜主义以及数字独裁风险等造成环境治理行为受阻、决策偏误和运行不畅。为此,亟须强化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其运行机制,加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约束,以促进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不断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数字生态文明 制度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职业教育的技术文化复归:内涵表征、现实意蕴和践行路径
17
作者 尚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24,共6页
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作为产教双主体交互融合而催生的一种新文化,是技术观念文化和技术实践文化的合一,其样态分别表征为工匠精神和产教融合。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性表达和实践指引作用,赋予职业教育以价值追求,凸显其作为... 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作为产教双主体交互融合而催生的一种新文化,是技术观念文化和技术实践文化的合一,其样态分别表征为工匠精神和产教融合。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性表达和实践指引作用,赋予职业教育以价值追求,凸显其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性、精神性的独特之处。然而,由于技术文化历史断层与现实错位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进而出现产教融合适应性疏离等问题,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以耦合协同、异质同形的职业教育实践观重塑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从内生动力角度主张走向技术实践共同体,增强职业教育双主体适应性;从外生发展角度形塑实体嵌入的工匠精神技术观念文化;从共生同构角度倡导产教“异质同形”的技术实践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文化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适应性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视域下哈佛大学教育博士学位变迁
18
作者 辛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新制度主义为解读哈佛大学教育博士学位制度的变迁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教育博士学位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其产生、发展和变迁无不受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和影响。美国社会的实用主义,哈佛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相关主体(教育学人、校长、师生群体等... 新制度主义为解读哈佛大学教育博士学位制度的变迁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教育博士学位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其产生、发展和变迁无不受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和影响。美国社会的实用主义,哈佛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相关主体(教育学人、校长、师生群体等)的利益诉求和群体观念,大学组织自身的学术至上理念、高度自治理念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等,都属于非正式制度范畴。当两种制度的关系表征为耦合和统一时,制度呈现相对静止的均衡化态势;当两种制度的关系表征为对立冲突甚至矛盾不可调和时,制度变迁随即发生。顺应美国实用主义思潮,教育博士学位诱致而生;契合相关主体利益诉求和群体意识,教育博士学位发展壮大;而实践性与学术至上理念矛盾加剧导致教育博士学位遭受合法性危机,同时高度自治理念为制度变迁提供现实可能;变迁后的双轨制学位格局多元兼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学术性与实践性、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教育博士 制度变迁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教师延迟退休制度的潜在风险与治理路径——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19
作者 金晨 李阳杰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2,共13页
随着全社会退休政策改革的推进,高校原已实施的延迟退休制度面临调整。基于国家层面与“双一流”高校共78份退休管理文件,结合26名“双一流”高校年长教师的深入访谈,采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研判当前“双一流”高校实施延迟退休... 随着全社会退休政策改革的推进,高校原已实施的延迟退休制度面临调整。基于国家层面与“双一流”高校共78份退休管理文件,结合26名“双一流”高校年长教师的深入访谈,采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研判当前“双一流”高校实施延迟退休制度的潜在风险。一是制度规定的退休年龄节点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二是教师延迟退休管理中刚性规则泛化,且呈现科研一元性的价值取向,导致高校年长教师学术劳动的“异化”;三是教师在延迟退休期的职责被固化,无法适应教师对年龄角色的期待。上述发现揭示了高校教师延迟退休制度潜在风险背后,生产性老龄观与积极老龄观的博弈。为此提出三方面的治理路径:丰富延迟退休制度的“年龄集合”、拓展高校年长教师的“权利象限”、重塑高校年长教师的“人物画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政策改革 “双一流”高校 学术职业 延迟退休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党内问责制度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观念与效能——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的考察
20
作者 侯雨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项政治自觉运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党内问责制度作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纵深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依托。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为考察视角,能够为... 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项政治自觉运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党内问责制度作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纵深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依托。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为考察视角,能够为党内问责制度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新的分析理论与分析视角。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观念与制度的二元维度,可以明确党内问责制度以责任性、监督性与人民性为观念基础,与党的自我革命观念契合、融合贯通。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分析制度效能的三维框架,可以有效评估党内问责制度在制度、制度相关人以及环境三维层面对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效能发挥,并在此基础上于三维分析框架中提出优化方案,以此释放党内问责制度效能,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纵深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 党内问责制度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