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理论阐释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纲领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 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能彰显其应用型科研的独特性,推动应用型科研环境的优化,强化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应用型科研高质量发展。其理论基础是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机制和场域理论。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包括确立开展应用型科研的定位与理念,建立完善的校内应用型科研制度体系,构建与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良好协同关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规制与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应用型科研 生态建设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场域理论
下载PDF
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2
作者 徐倩仪 起航 李永才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0期52-58,共7页
面向国家战略和技术前沿开展有组织科研是高职院校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新支点,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但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发现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建设面临政策制度偏差、配套条件不足、文化认知冲突等困境。因此,... 面向国家战略和技术前沿开展有组织科研是高职院校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新支点,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但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发现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建设面临政策制度偏差、配套条件不足、文化认知冲突等困境。因此,应建立多元错位的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制度体系,健全科学有效的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保障制度,凝聚合作共赢的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共同体意识,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有组织科研 制度建设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组织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学军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26,共5页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组织社会学 教育组织研究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治理对策——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杨跃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6,共6页
作为一项新制度变革,师范专业认证制度改革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主要面临政府制度保障严重不足、高校接受认证主动性有限、认证机构专业独立性欠缺、社会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等困境。进一步完善师范专业认证制度,还有待于清晰界定政府职能、... 作为一项新制度变革,师范专业认证制度改革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主要面临政府制度保障严重不足、高校接受认证主动性有限、认证机构专业独立性欠缺、社会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等困境。进一步完善师范专业认证制度,还有待于清晰界定政府职能、赋予高校自主权力、培育师范专业组织以及提高社会公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制度变迁 新制度主义 教育中介组织 公众监督
下载PDF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叙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德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3,共5页
在产生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三大理论之后,教育社会学理论似乎进入了一个积累的高原期,难见突破性的理论进展。但也有一些学者根据对时代发展的趋势、社会学大师们研究策略的转变、以及社会学分支学科发展潜力的不同选择性关注和估计... 在产生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三大理论之后,教育社会学理论似乎进入了一个积累的高原期,难见突破性的理论进展。但也有一些学者根据对时代发展的趋势、社会学大师们研究策略的转变、以及社会学分支学科发展潜力的不同选择性关注和估计,就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未来趋势作出了相异的判定,主要有三种主张:教育社会学的"现代化—后现代化—全球化"趋势、"教育社会理论"趋势、"新制度主义教育社会学"趋势。鉴于对不同新理论资源的选择性支持和运用,必然带来的后果是教育社会学理论发展受制于所选理论基础实现的可能性,如中西社会发展趋势的相似度,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与技术条件以及相应分支学科理论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理论 后现代 综合化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大学作为“单位”的制度效果——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董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44-46,共3页
单位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存在形式。中国特殊的国情与政策语境,决定了中国大学仍是一种"单位"形态的组织。因此,将中国大学组织的研究置于"单位"概念营造的社会场域中,去考察其作为一种制度产物的效果,就显得... 单位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存在形式。中国特殊的国情与政策语境,决定了中国大学仍是一种"单位"形态的组织。因此,将中国大学组织的研究置于"单位"概念营造的社会场域中,去考察其作为一种制度产物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单位制度 大学组织
下载PDF
我国体育院校综合化发展现状与动因研究——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
7
作者 卢志成 李斌琴 杜光宁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7-653,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及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对我国体育院校综合化发展现状及动因进行研究。目前,体育院校综合化发展主要有如下表现:设置非体育类专业,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学科门类,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显...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及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对我国体育院校综合化发展现状及动因进行研究。目前,体育院校综合化发展主要有如下表现:设置非体育类专业,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学科门类,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显著;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等。体育院校综合化发展的动因在于寻求合法性机制,动力机制有3个,即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及社会规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综合化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 合法性机制
下载PDF
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合作机制分析——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阐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靖智 蒋春洋 《未来与发展》 2022年第11期20-25,共6页
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3种,即院校教育发展、企业科研开发及行业协会社会环境改制合作机制。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组织趋同化现象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合作机制进行分析,存在未健全强迫性机制、未确立模仿性机制... 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3种,即院校教育发展、企业科研开发及行业协会社会环境改制合作机制。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组织趋同化现象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合作机制进行分析,存在未健全强迫性机制、未确立模仿性机制、未落实社会规范机制等问题。可从强迫性机制双面化、模仿性机制明确化、社会规范机制完备化三方面出发,提出社会培训评级组织合作机制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培训评价组织 合作机制 组织社会学 新制度主义 1+X证书制度
下载PDF
制度与组织:一个综合性理论——兼论新制度主义对法社会学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剑峰 《法律和政治科学》 2021年第2期196-228,共33页
新制度主义源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制度理论,以及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研究。制度理论纷繁复杂,而斯科特试图使用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整合早期的制度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斯科特划分了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制度... 新制度主义源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制度理论,以及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研究。制度理论纷繁复杂,而斯科特试图使用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整合早期的制度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斯科特划分了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制度要素,并使用逻辑、能动性、载体及分析层次等范畴呈现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与问题领域。斯科特的综合性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地图,让我们更方便地参与新制度主义的对话。此外,在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新制度主义与法经济学展开了许多对话。但作为社会学重要理论的新制度主义却没能和中国的法社会学展开对话。从新制度主义对法律的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和理论自觉等方面来看,在法社会学内部推进新制度主义法学研究,大有可为的空间,而斯科特的综合性理论为此提供了一张理论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制度理论 组织研究 法社会学
下载PDF
我国慈善法人治理结构科层化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慧敏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2-49,共8页
一个组织的治理结构是实现组织体功能的基础,但组织结构的人为设计要体现该组织产生以来社会认同的历史沉淀和基本内核。只有从制度环境与组织的互动视角去理解慈善法人组织的治理结构与机制,才能揭示其缘起和变异的运行逻辑。组织社会... 一个组织的治理结构是实现组织体功能的基础,但组织结构的人为设计要体现该组织产生以来社会认同的历史沉淀和基本内核。只有从制度环境与组织的互动视角去理解慈善法人组织的治理结构与机制,才能揭示其缘起和变异的运行逻辑。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治理的制度不仅仅是技术性的产物,更是包括相关社会环境在内的文化规则的理性化的产物,一个组织在组织场域环境影响下会导致治理结构的同化或异化。当前,我国慈善法人组织治理结构的科层化现象较为普遍,这容易丧失慈善法人组织应有的活力和民间本色,与当下建立"大社会"的方向不符。当前,要明确组织边界、减少慈善法人组织边界的模糊性和虚弱性,克服科层化组织结构,按照扁平化结构原理对慈善组织体进行柔性的组织设计,回归慈善法人治理结构特有的生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新制度主义 慈善法人 治理结构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扁平结构
原文传递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素养”概念史考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芳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2,81,共9页
"素养"概念在进入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之前已历经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积累了丰富的意涵和思想。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考察"素养"的概念史,发现其制度化过程包括发端于美国的"理论化"阶段(20世... "素养"概念在进入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之前已历经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积累了丰富的意涵和思想。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考察"素养"的概念史,发现其制度化过程包括发端于美国的"理论化"阶段(20世纪初至70年代)、传播至英国等国家的"合法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及制度扩散的"全球化"阶段(21世纪以来),呈现"同质化"和"松散耦合"现象,中国的"素养"概念正是作为制度的"素养"教育在全球扩散的产物。基于"素养"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应重视概念背后的多重内涵和价值取向,立足终身教育目标统合教育发展理念,并关注"素养"概念在"松散耦合"机制下的本土化建构,为全球教育发展提供"核心素养教育"的"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 概念史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世界社会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