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丙基壳聚糖亚铁离子配合物和硫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大鼠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明 叶春 +3 位作者 刘丽丽 田川 严伟健 叶中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3-859,共7页
目的:观察比较羟丙基壳聚糖亚铁离子配合物和硫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胃黏膜的影响。方法:从35只SPF级别SD大鼠中随机选取出7只设为正常对照组(E),给予普通饲料和蒸馏水喂养。其余SD大鼠采用低铁饲料和蒸馏水喂养,加... 目的:观察比较羟丙基壳聚糖亚铁离子配合物和硫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胃黏膜的影响。方法:从35只SPF级别SD大鼠中随机选取出7只设为正常对照组(E),给予普通饲料和蒸馏水喂养。其余SD大鼠采用低铁饲料和蒸馏水喂养,加尾静脉连续放血法进行缺铁性贫血建模。建模成功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胃黏膜空白对照组(A)、缺铁性贫血对照组(B)、硫酸亚铁组(C)、羟丙基壳聚糖亚铁离子配合物(HPCTS-Fe^(2+))组(D),A组处死并取胃组织制作病理切片,E组继续予普通饲料和蒸馏水喂养,B、C、D组继续予低铁饲料和蒸馏水,另外C组和D组分别予硫酸亚铁溶液和HPCTS-Fe^(2+)溶液(铁均为每次4 mg/kg,每天2次)进行贫血恢复治疗。所有大鼠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Ret%、SF和血常规等指标。治疗6周后处死大鼠,取其胃组织制作胃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的情况。结果:造模前后对比,除正常对照组外4组大鼠毛色暗黄,趾腹逐渐变白,HGB、Hct、Ret%、MCV、MCH、MCHC、SF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对比,C、D组经治疗后毛色暗黄改善,趾腹逐渐变粉色,RBC、HGB、Hct、Ret%、MCV、MCH、MCHC、SF均明显升高,且高于B组(P<0.05)。D组HGB在治疗d 28时高于C组,Ret%在治疗d10、d14时高于C组(P<0.05)。治疗后C、D两组肝脾重量较B组减轻(P<0.05)。胃组织病理对比,A、B、D、E组大鼠胃黏膜未见明显破坏,C组胃黏膜有轻微刺激和损伤。结论:羟丙基壳聚糖亚铁离子配合物溶液能提高缺铁性贫血SD大鼠的血红蛋白水平,作用比硫酸亚铁溶液强,对胃黏膜无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壳聚糖亚铁离子配合物 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 动物实验 副作用 新型补铁剂
下载PDF
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及铁含量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乌兰格日乐 李永涛 +1 位作者 白海泉 巴虎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目的:优化选择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确立测定铁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反应液pH、反应温度和原料比对玉竹多糖铁的性状及铁含量的影响,优化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铁含量。结果:以反应液pH 10~11,... 目的:优化选择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确立测定铁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反应液pH、反应温度和原料比对玉竹多糖铁的性状及铁含量的影响,优化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铁含量。结果:以反应液pH 10~11,反应温度70~75℃,玉竹多糖与FeCl3.6H2O的质量比为1∶1.7作为合成工艺的优化条件,经优化条件合成的玉竹多糖铁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铁含量的3次测定值分别为20.0%,19.1%,21.8%,平均含量为20.0%,RSD为0.10%。结论:实验所确定的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优化合成工艺科学、简单、可靠。间接碘量法是测定玉竹多糖铁中铁含量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补铁剂 玉竹多糖铁 制备工艺 优化 铁含量 微量滴定 间接碘量法
原文传递
褐藻多糖铁(Ⅲ)的制备及其性质测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唐冬临 孙武千 +3 位作者 曾慧婷 卢袆 梅恩典 刘利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一种新型补铁剂——褐藻多糖铁(Ⅲ)的制备并测定其多项特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褐藻酸钠与氯化铁反应制备褐藻多糖铁(Ⅲ)的最佳工艺条件。用IR、DSC表征褐藻多糖铁(Ⅲ),其还原溶出性和释放率在模拟胃肠道中测定。... 目的一种新型补铁剂——褐藻多糖铁(Ⅲ)的制备并测定其多项特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褐藻酸钠与氯化铁反应制备褐藻多糖铁(Ⅲ)的最佳工艺条件。用IR、DSC表征褐藻多糖铁(Ⅲ),其还原溶出性和释放率在模拟胃肠道中测定。结果褐藻酸钠与氯化铁质量比为1∶3.2,褐藻酸钠与枸橼酸钠质量比为1∶1.4,反应液p H为6.95,反应温度为80℃,反应3.29 h,制备得到的褐藻多糖铁(Ⅲ)中含铁量为19.57%;IR、DSC图谱表明褐藻酸钠中羟基与Fe3+发生了结合;褐藻多糖铁(Ⅲ)在生理p H范围内可溶解且易被维生素C还原,在模拟肠道中60 min的累积释放率大于80%。结论本实验所得褐藻多糖铁(Ⅲ)的制备工艺可行,产品含铁量高、溶解性好,具备作为新型补铁剂的基本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铁(Ⅲ)复合物 制备 累积溶出率 新型补铁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