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视角下民族文化与体育赛事的耦合与发展——以贵州“村超”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蹇亚兰 戴艽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8期176-179,共4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要考虑文化传承等。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对提升人民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探索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发展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要考虑文化传承等。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对提升人民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探索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发展路径,对于我国社会和谐与文化多样性保护有重大意义。贵州榕江对于“村超”IP的成功打造,让民族文化的传承有新的载体,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范例。该文以贵州榕江“村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与体育赛事的耦合与发展,旨在为新媒体时代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民族文化 村超 贵州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的社会流动图景
2
作者 王通 杨智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性个人”转变的基本原理,这启示我们从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角度寻找社会流动的深层规律。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且农村人口基数庞大等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之巨以及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的任务之艰。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现实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流动人口调控机制,形成了社会流动的严控图景、自发图景、赋能图景和自主图景等纵向变迁历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来保障和推动社会流动的自主图景,尤其是助力个人全面发展的城乡融合图景和区域协调图景,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流动 城乡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唯物主义 新型城镇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榕江“村超”经验给九江市乡村振兴带来的启示
3
作者 黎帅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文化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乡村振兴就没有了根基,就...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文化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乡村振兴就没有了根基,就难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5月开幕的贵州榕江“村超”赛事在全网火热“出圈”,引起了许多人对当前乡村振兴方向、路径的思考。榕江“村超”火爆全网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当前如何通过乡村文化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该文旨在通过对榕江“村超”出圈成功经验的剖析,探索出一条适合市域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江“村超” 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 民族复兴 新媒体 文旅融合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农民媒介接触、腐败感知与政治信任——基于中国西部省份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李莉 李宁卉 《廉政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26,285,共27页
媒介接触深刻影响民众对腐败的感知,进而有可能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在新媒体背景下,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农村民众的政治认知和态度在新媒体接触中如何受到影响已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次调查以西部地区的农村... 媒介接触深刻影响民众对腐败的感知,进而有可能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在新媒体背景下,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农村民众的政治认知和态度在新媒体接触中如何受到影响已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次调查以西部地区的农村民众为对象,选取G省L县34个村进行实地调研,发放并收集问卷628份。通过分层回归和中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基层腐败感知在新媒体接触和基层政治信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新媒体接触越频繁,基层腐败感知程度越高,进而对基层政治信任水平起到负面影响作用。该研究为探讨媒介因素对政治信任影响的因果作用机制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接触 腐败感知 政治信任 农村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5
作者 李盼道 寇光彩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文章以农村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主题,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经验研究为补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系统描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深刻阐释我国农村社会... 文章以农村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主题,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经验研究为补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系统描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深刻阐释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规律,充分展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政治经济二元化、凝固化和身份化的特点;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现代化和新兴化的特点。其变迁趋势呈现出传统阶层趋向转型、知识和技术型阶层稳步成长、新兴阶层逐步壮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结构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协调发展 资源均衡配置
下载PDF
工匠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以福建漳州为例
6
作者 王碧宝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10,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党二十大会议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人才,以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以此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漳州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党二十大会议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人才,以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以此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漳州作为一个山海林田湖草多样性为一体的传统农业城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面临着自身特有挑战和其他地方共性的问题。因此,为了全面推进工匠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本文从乡村文化转化、新农人培育、特色民居守护传承和农产品提质增效等方面助力于工匠精神对乡村振兴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工匠精神 乡村振兴 漳州乡村 新生代农民
下载PDF
代际视角下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分析——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1177份问卷的实证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冠东 郝可彤 吴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2,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党中央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基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党中央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基于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的研究梳理,以关中地区1177户农户为研究对象,构建宅基地退出意愿和个人现实特征、个人情感特征、宅基地现实特征的二元模型,包含农业收入占比、情感依赖、宅基地经济增值等16个具体变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多重共线性诊断进行各因素的显著性分析,对不同代际人群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个人情感特征对农户退出意愿影响显著,并且不同代际之间差异性明显;(2)个人情感特征、个人现实特征、宅基地现实特征对于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显著程度和重要性逐渐递减,并且不同代际均受其特有的价值观和实际情况的影响,如“落叶归根”的情感、“宗族继承”的观念、“家庭生活需要”的现实压力而产生与其他代际相反或相差较大的特征。最后,从制定分类型的差异化退出模式出发,以指标互补、产业再生和休闲共享等策略对宅基地退出后的保障与补偿进行探讨,为解决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等“三农”问题提供新思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乡村振兴 新发展理念 宅基地退出意愿 二元LOGISTIC模型 代际差异 关中地区
下载PDF
职业教育:构建“技能型”乡村的新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崔慧敏 杜学元 《职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34-42,共9页
建设技能型社会,大力提升乡村振兴力度,共同推动着“技能型”乡村的构建。职业教育是构建“技能型”乡村的重要手段与资源,通过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等手段,在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合作下,构建“技能型”乡村以应对当前... 建设技能型社会,大力提升乡村振兴力度,共同推动着“技能型”乡村的构建。职业教育是构建“技能型”乡村的重要手段与资源,通过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等手段,在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合作下,构建“技能型”乡村以应对当前农业转型过程中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结构失衡、缺乏新兴农业技术等农业农村问题。一方面,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提升农民技能水平,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乡村技能治理体系,完善乡村建设理论,为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丰富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推动职校开设“新农科”,有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更新、完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技能乡村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
下载PDF
“无主体半熟人社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行为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 被引量:37
9
作者 田鹏 陈绍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1,共9页
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必需之策,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农民集中居住行为及农民集中居住区... 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必需之策,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农民集中居住行为及农民集中居住区已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文章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个案,将其置于"城乡连续统一体"理论框架内,考察作为一种"整体性社会事实"的农民集中居住行为之行动逻辑及农民集中居住区之运行机制。首先,由于农民—国家关系延续使得实践中的农民集中居住过程表现为"脱身不脱根";其次,"脱身不脱根"导致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委员会"缺位"、业主委员会"缺场"及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使得农民与社区关系呈现"半嵌入"状态;最后,基于"无主体熟人社会"及"半熟人社会"概念,文章将农民集中居住过程"脱身不脱根"与"半嵌入"辩证作用的社区运作逻辑称之为"无主体半熟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连续统一体” 农民集中居住 “无主体半熟人社会”
下载PDF
改土归流: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扩张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改土归流不仅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地方事务从间接干预到直接干预的转变过程,而且是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强烈扩张的有效途径。明清时期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特点有四:一是认识观念的差异性,二是国家决... 改土归流不仅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地方事务从间接干预到直接干预的转变过程,而且是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强烈扩张的有效途径。明清时期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特点有四:一是认识观念的差异性,二是国家决策的反复性,三是实施过程的长期性,四是具体处理的并重性。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途径是改土归流,其主要举措有五:一是武力征剿,二是众建土司,三是嗣绝改流,四是自请改流,五是裁革土司。明清时期的改土设流是中央王朝和地方土司争夺各种权力和利益的斗争。在这场权力扩张的斗争中,虽然中央政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通过改土归流,极大地削弱了西南民族地区土司的势力,加速了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历史进程,维护了该地区的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国家权力 西南民族地区 乡村社会 扩张
下载PDF
农村“高音喇叭”的权力隐喻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8,共8页
1949年以来,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高音喇叭"是国家动员、政策宣传的主要媒介。利用其受众面广、没有文字障碍等优势,国家将声音传播至广袤的边远地区,协助权力中心控制、管理疆域之内的每一个角落。然而,随着改革的到来,国家... 1949年以来,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高音喇叭"是国家动员、政策宣传的主要媒介。利用其受众面广、没有文字障碍等优势,国家将声音传播至广袤的边远地区,协助权力中心控制、管理疆域之内的每一个角落。然而,随着改革的到来,国家权力逐渐从农村事务中隐退,市场经济的力量抢占了国家原先占据的社会空间。高音喇叭则转变成农业经纪人播送市场信息、打击竞争对手、规训菜农们的工具。也就是说,高音喇叭的扮演角色已然转向:从过去的国家权力隐喻转变为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力量。在这两者的进退中,明村村民焦虑而惶恐地应对现实世界。他们借助集体化时代的文化记忆,为自己生存空间和历史存在感而挣扎着。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法,以高音喇叭的变革作为切入点,深入该村访问村民、村干部和农业经纪人,从而了解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政治经济的变迁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 传媒 隐喻 国家权力 地方主义 文化记忆 农村
下载PDF
新农村体育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和谐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永明 尹海立 +3 位作者 陈璐 杨德军 刘晓黎 车艳丽 《山东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6,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建设的现状,认为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桥梁,将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农村体育建设联系起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指出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为新农村体育的建设提供参与形式,丰富多...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建设的现状,认为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桥梁,将民族传统体育与新农村体育建设联系起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指出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为新农村体育的建设提供参与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新农村体育建设搭建了发展平台,强调新农村体育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和谐发展
下载PDF
中国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苏卫良 李华 +1 位作者 赵素娟 周红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概述中国农村科技传播发展现状及新媒体应用现状,总结出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的6种模式。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挑战进行战略分析,提出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 概述中国农村科技传播发展现状及新媒体应用现状,总结出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的6种模式。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挑战进行战略分析,提出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的未来发展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科技传播 新媒体 SWOT 战略分析
下载PDF
试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玉和 孙秀丽 +2 位作者 张玉娟 白俊红 吴士健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13,共7页
中国目前仍有8亿多的农村人口,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抉择。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或总体来讲的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有其系统规定性。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 中国目前仍有8亿多的农村人口,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抉择。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或总体来讲的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有其系统规定性。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什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大陆城市化的滞后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 协同发展 民族基因 农业产业化 国家竞争力
下载PDF
新媒体发展与农村社会的新陈代谢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卫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136,共5页
新媒体在农村发展迅速,由此引发社会变革的力量也逐渐在农村呈现,新媒体强大的催酶作用加快了农村社会的新陈代谢。它不仅为农民日常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也打破了农民社会交往空间的阻隔,极大地延伸了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并将进一步淡... 新媒体在农村发展迅速,由此引发社会变革的力量也逐渐在农村呈现,新媒体强大的催酶作用加快了农村社会的新陈代谢。它不仅为农民日常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也打破了农民社会交往空间的阻隔,极大地延伸了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并将进一步淡化农村社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同时,新媒体亦会引起农民个人地位与权威的微变化,其不断发展将逐渐改变中国农民落后蒙昧的状态,促进农民公民意识的觉醒。目前,农民对新媒体的经济消费能力不足,对网络信息择取与消化吸收能力较低,对新媒体需求动力不足以及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与新媒体农村普及率较低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新媒体在农村发展的瓶颈。不仅如此,它也影响着新媒体催酶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农村社会新陈代谢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农村 农民 社会变革
下载PDF
新媒体融合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 被引量:24
16
作者 顾大治 徐益娟 洪百舸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47,55,共9页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原本脆弱的乡村文化会进一步受到挑战和侵蚀,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提供新方向。文章首先围绕不同时期乡村文化空间的特征变化展开研究,剖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乡村文化空间衰落的内因以及...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原本脆弱的乡村文化会进一步受到挑战和侵蚀,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提供新方向。文章首先围绕不同时期乡村文化空间的特征变化展开研究,剖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乡村文化空间衰落的内因以及其特征的转变,其次总结出利用新媒体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和复兴的重点,最后从培育村民主体意识、维护传统文化"记忆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焕发乡村原生文化活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文化治理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探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共生从而完成传承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乡村 公共文化空间 传承与重构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76
17
作者 姜德波 彭程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4,共9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不容忽视,乡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实现和现代乡村能否建成。为此,剖析了我国乡村衰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不容忽视,乡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实现和现代乡村能否建成。为此,剖析了我国乡村衰落的成因,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办法,提出了现代乡村建设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告村振兴战略 现代乡村 城市化 城乡统筹 中国梦 “三农”问题 乡村衰落现象 乡村社会治理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沈阳市农村水利建设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俊仕 孙博 温福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77-479,共3页
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水利必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作者总结分析目前沈阳市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水污染、饮水安全、水土流失、水生态环境、灌排供水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水利必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作者总结分析目前沈阳市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水污染、饮水安全、水土流失、水生态环境、灌排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并针对沈阳市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进行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水利 饮水安全 生态环境 节水型社会
下载PDF
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几种成功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国一 廖翠荣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广西环北部湾建设应更多地关注该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的农渔村建设。本文在调查研究广西环北部湾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民族特色的几种少数民族新农渔村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广西环...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广西环北部湾建设应更多地关注该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的农渔村建设。本文在调查研究广西环北部湾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民族特色的几种少数民族新农渔村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广西环北部湾地区新农渔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环北部湾 少数民族 新农渔村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新媒体传播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建设更强大的话语传播体系。新媒体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新媒体在西北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使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建设更强大的话语传播体系。新媒体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新媒体在西北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使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置身于全新的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科学认识新媒体传播形态,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充分发挥新媒体促推作用,以"开放性沟通"打通两个舆论场,对于推进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取得切实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西北民族地区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