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uring new media time
1
作者 Yinan Su Siqing D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5期80-82,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ceed by leaps and bounds; our network is growing at an alarming rate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Facing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ceed by leaps and bounds; our network is growing at an alarming rate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Facing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network has put impressive and comprehensive impact on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ves, learning, work, mo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moral outlook, political literacy, life valu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facing a new challenge ; Meanwhile, the network also provides many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expanding the channel and spa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also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 demand. Therefore, the educato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should keep up the pac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arge- era, became not only who has a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cultural knowledge quality, but also has very high literal ability and a solid inform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skills, so they c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do research and create a new situation in a large net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n make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duce a qualitative le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media time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活化策略研究
2
作者 陆国红 《中国商论》 2024年第7期74-77,共4页
基于对新媒体环境下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些成功的品牌活化实践,包括加强数字营销、强化品牌感知、增强用户体验等,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商业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传播对... 基于对新媒体环境下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些成功的品牌活化实践,包括加强数字营销、强化品牌感知、增强用户体验等,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商业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传播对受众品牌态度和品牌感知的影响发现,老字号品牌传播对受众品牌态度和感知都具有积极影响,受众品牌人格感知也对受众品牌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提出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与消费者有效交流、准确定位新媒体平台并制定有效传播、开展差异化竞争突出品牌个性等策略,有助于提升老字号品牌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实现品牌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品牌活化策略 新媒体时代 品牌传播 受众品牌态度 消费者品牌感知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提升的四维建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慧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网络话语能力是新时代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让辅导员迅速适应新工作环境、新语言体系和新思维方式,需要以自我维度为范畴进行自我强化,以时间维度为动力推进工作的时效性,以空间维度为场域培育有效语境... 网络话语能力是新时代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让辅导员迅速适应新工作环境、新语言体系和新思维方式,需要以自我维度为范畴进行自我强化,以时间维度为动力推进工作的时效性,以空间维度为场域培育有效语境,以媒介维度为载体推动工作全面开展,以此不断涵养辅导员的网络语言意识、培养网络语言思维、构建网络语言场景,从而提升辅导员话语的权威性、有效性和教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新时代 高校辅导员 网络话语能力 四维建构
下载PDF
现代高职教育与新媒体融合探究
4
作者 曹娜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影响深远,现代高职教育与新媒体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当前,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反应在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就业方向的探究以及产教融合的效能转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影响深远,现代高职教育与新媒体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当前,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反应在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就业方向的探究以及产教融合的效能转化等方面。新媒体融入高职教育后,不仅能够解决这些棘手问题,同时能够为现代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围绕融合目的、融合途径,对现代高职教育中新媒体的融合进行探究,为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方法刷新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赋能,与时俱进,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育人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学生特性 时代需要 产教融合 创新探究 新媒体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交互性的时空特质 被引量:22
5
作者 方睿 董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8-264,共7页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时空内涵的回溯,和对新媒体艺术现状及其交互性特征的分析,反映数字媒介出现后人们时空观念的变迁和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探讨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中以何种方...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时空内涵的回溯,和对新媒体艺术现状及其交互性特征的分析,反映数字媒介出现后人们时空观念的变迁和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探讨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中以何种方式表达时空以及表达出怎样的时空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交互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品牌战略创新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艳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在新媒体时代,企业主导者和品牌业界如何应对品牌变局,实现品牌战略创新并创造品牌制胜的发展空间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时代变化特征入手,提出通过品牌创新设计、媒介契合和新媒介开发及市场共振等手段积极推进品牌... 在新媒体时代,企业主导者和品牌业界如何应对品牌变局,实现品牌战略创新并创造品牌制胜的发展空间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时代变化特征入手,提出通过品牌创新设计、媒介契合和新媒介开发及市场共振等手段积极推进品牌创新战略变革,实现品牌管理从"有形"向"无形"转变,打造强势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品牌战略 品牌基因 传播媒介
下载PDF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互联网+出版”发展趋势研究(二)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湖伟 杜俊成 刘惠芳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3,共4页
以《纽约时报》的数字出版为例,探讨传统新闻出版机构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从办网站的"早期数字化",到机构、产品全方位调整的"中期数字化",并基于《纽约时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探索传统新闻出版... 以《纽约时报》的数字出版为例,探讨传统新闻出版机构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从办网站的"早期数字化",到机构、产品全方位调整的"中期数字化",并基于《纽约时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探索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以"纸质出版+移动互联"实现"互联网+出版"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时报》 媒介融合 互联网出版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国家利益视角中的国际传播——从《纽约时报》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谈起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斌 吴朝美 吴世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1-45,共5页
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该报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56篇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将报道数量、报道手法和报道倾向作为研究指标,分析《纽约时报》对中国人权问题报道框架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国家... 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该报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56篇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将报道数量、报道手法和报道倾向作为研究指标,分析《纽约时报》对中国人权问题报道框架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国家利益与国际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旨在为国家利益视角中的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一点策略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国际传播 主流媒体 纽约时报 人权
下载PDF
实时抠像技术在舞台环境中的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临强 杨盼 吴珏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77-178,181,共3页
目前实时抠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虚拟演播室、虚拟广告、监控系统等领域。通过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把实时抠像技术应用于舞台环境中,实现了与演员实时互动,体现了新媒体电子艺术的互动性,进一步拓展了抠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 目前实时抠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虚拟演播室、虚拟广告、监控系统等领域。通过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把实时抠像技术应用于舞台环境中,实现了与演员实时互动,体现了新媒体电子艺术的互动性,进一步拓展了抠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于类似舞台环境下的抠像,具有速度快、稳定性高等特性,可完全满足实时互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实时抠像 OTSU算法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重要性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雅君 邵凯旋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24-25,共2页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单单是讲解法律知识,还应注重法治情感和法治能力的培养。这是建设法治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单单是讲解法律知识,还应注重法治情感和法治能力的培养。这是建设法治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理论、完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高校应从构建优良法治环境、架构良好法治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入手,推进法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法治教育 对策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的非线性叙事时间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当代新媒体语境下的叙事艺术不仅承继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语言,而且形成了如延续、并置、穿越、解构等独特的话语方式。叙事文本中的线性时间被解构、延缓、并置,故事不再按作者的叙述时间延续,而成为隐藏于屏幕之后的需要由读者探索的... 当代新媒体语境下的叙事艺术不仅承继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语言,而且形成了如延续、并置、穿越、解构等独特的话语方式。叙事文本中的线性时间被解构、延缓、并置,故事不再按作者的叙述时间延续,而成为隐藏于屏幕之后的需要由读者探索的空间链接形态,不存在确定的起点与终点,没有方向,过程大于结局,时间永远分岔。由于用户的介入,故事时间、叙述时间与阅读时间三者统一于一个"现在",阅读与叙述同时进行,角色、作者与读者在叙事文本中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叙事 叙事时间 交互 非线性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与完善的策略与路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爱玲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21-28,共8页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范畴,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育和养成无论对大学生个体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发展,还是对学校、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致大学生人格缺陷的因素很多,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范畴,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育和养成无论对大学生个体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发展,还是对学校、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致大学生人格缺陷的因素很多,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的人格培育与完善,必须既要善于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培养思想、学会理性认知良好人格属性,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明确定位人格培养目标;又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把人格培育与智能提高、艺术修养活动相结合,还要重视创新人格培育理念和方法,要以提高人文素养为切入点,塑造健全人格;更要注重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培育模式,把网络变成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全人格 培育策略 新媒体时代
下载PDF
基于微电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光磊 孙墀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诞生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微电影正在成为国民接受视频信息重要的媒介载体和艺术形式,其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正日益显现。微电影既是新媒体形式,又是新艺术形式,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积极作... 诞生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微电影正在成为国民接受视频信息重要的媒介载体和艺术形式,其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正日益显现。微电影既是新媒体形式,又是新艺术形式,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积极作用。研究微电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之间的关系,发挥微电影的媒介功能和艺术功能,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 媒介属性 艺术属性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在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先祝 常亚娟 +5 位作者 王晶波 张敬南 隋博文 刘紫君 张月 杜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30-31,共2页
结合"诊断学"教学现状,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通过构建新媒体教学平台为翻转课堂提供了视频资源和交流平台。新媒体资源的设计考虑了学习者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结合课程和新媒体教学平台特点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结... 结合"诊断学"教学现状,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通过构建新媒体教学平台为翻转课堂提供了视频资源和交流平台。新媒体资源的设计考虑了学习者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结合课程和新媒体教学平台特点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结合校内本科教学环节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实践,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教育教学的优化。本文从中医院校课程特色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探析新媒体技术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新媒体 移动终端 碎片化时间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探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健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2,83,共4页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最早提出了传播偏向的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存在偏向。文章依循其研究路径,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观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变化,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时间与空间存在博弈,其总体上呈现出一...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最早提出了传播偏向的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存在偏向。文章依循其研究路径,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观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变化,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时间与空间存在博弈,其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传播偏向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8 被引量:20
16
作者 潘志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2-55,共4页
媒体如何报道一个国家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当时对这个国家的看法。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以及美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中国的看法,决定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不会太好,这在媒体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关键词 《纽约时报》 对华报道 中国形象 美国媒体
下载PDF
反思新闻传播中的速度崇拜 被引量:7
17
作者 樊葵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67,共6页
在当代速度文化中,新闻领域最具代表性。"新闻要快"被看作天经地义的常识,现代媒介技术在硬件上更是有力地强化了这一理念。然而,过于崇拜速度正在给新闻文化造成某些破坏性,如疏于事实真相的探寻和内核的挖掘,带来新闻思维... 在当代速度文化中,新闻领域最具代表性。"新闻要快"被看作天经地义的常识,现代媒介技术在硬件上更是有力地强化了这一理念。然而,过于崇拜速度正在给新闻文化造成某些破坏性,如疏于事实真相的探寻和内核的挖掘,带来新闻思维简化、理解危机和历史感的弱化,造成职场焦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速度崇拜 媒介时间 信息焦虑
下载PDF
《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的比较——框架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朝霞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316,共4页
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完美落幕已过去1年。在后奥运时代需要反思媒体在其中的表现,以及奥运会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深刻变化。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中... 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完美落幕已过去1年。在后奥运时代需要反思媒体在其中的表现,以及奥运会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深刻变化。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媒体此次报道视野开阔,国际化思路彰显,树立了理性、建设性的报道基调,采取了宽泛的报道框架,从而最终为公众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但是,今后媒体需要从3方面改进体育报道:1)加大深度报道力度,2)坚定"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3)克服"金牌至上"的报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媒体框架 报道框架 《纽约时报》 《人民日报》
下载PDF
电子媒介时代语境下新诗发展的前景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21世纪初,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随着以网络为主的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新诗的发展举步维艰,有人甚而断言新诗将成为我国最先消亡的文学种类。笔者以为,新诗"消亡"论者未意识到,新电子媒介的兴起也给中国新诗带来... 21世纪初,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随着以网络为主的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新诗的发展举步维艰,有人甚而断言新诗将成为我国最先消亡的文学种类。笔者以为,新诗"消亡"论者未意识到,新电子媒介的兴起也给中国新诗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得新诗的发展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媒体诗歌———网络诗歌、短信诗歌在新兴的电子媒介(网络和短信)上繁盛的事实,电子媒介时代语境下诗歌与图像之间"和而不同"的共生互补关系,都说明了新诗不仅不会消亡,而且面临新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媒介时代 新媒体诗 网络 图像.前景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学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怡 《新余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26-129,共4页
新媒介时代,传统传媒遭遇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反观到新闻传播教育领域,新闻传播教育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生存危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则应顺应时代要求进行变革。然而,新闻传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的培... 新媒介时代,传统传媒遭遇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反观到新闻传播教育领域,新闻传播教育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生存危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则应顺应时代要求进行变革。然而,新闻传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全部内容。除了改革和创新,人文素养、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及扎实的读写能力仍是新闻传播教育不变的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教学 变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