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mechanical Transient Modeling Analysis of Large-Scale New Energy Grid Connection
1
作者 Shichao Cao Yonggang Dong Xiaoying Liu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4年第4期1109-1125,共17页
The synchronous virtual machine uses inverter power to imit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synchronous machine.It also has the same inertia,damping,frequency,voltage regulation,and other external performance a... The synchronous virtual machine uses inverter power to imit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synchronous machine.It also has the same inertia,damping,frequency,voltage regulation,and other external performance as the generator.It is the key technology to realize new energy grid connections’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This project studies a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of an extensive new energy power system based on the virtual synchronous motor.A new energy storage method is proposed.The mathematical energy storage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the fixed rotor model of a synchronous virtual machine with the charge-discharge power,state of charge,operation efficiency,dead zone,and inverter constraint.The rapid conversion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bsorbs the excess instantaneous kinetic energy caused by interference.The branch transient of the critical cut set in the system can be confined to a limited area.Thus,the virtual synchronizer’s kinetic and potential energy can be efficiently converted into an instantaneous state.The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y and algorithm in this paper.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transient stability of new energy-connected power g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energy grid connection transient electromechanical modeling synchronous virtual machine PSASP software energy storage
下载PDF
Earthquake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2009 M_W7.8 Fiordland (New Zealand) earthquake from L-band InSAR observations
2
作者 Zhenhong Li Wei Qu +1 位作者 Kateline Young Qin Zhang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1年第2期199-206,共8页
The 2009 M W 7.8 Fiordland (New Zealand) earthquake is the largest to have occurred in New Zealand since the 1931 M W 7.8 Hawke’s Bay earthquake, 1 000 km to the northwest. In this paper two tracks of ALOS PALSAR i... The 2009 M W 7.8 Fiordland (New Zealand) earthquake is the largest to have occurred in New Zealand since the 1931 M W 7.8 Hawke’s Bay earthquake, 1 000 km to the northwest. In this paper two tracks of ALOS PALSAR interferograms (one ascending and one descending) are used to determine fault geometry and slip distribution of this large earthquake. Modeling the event as dislocation in an elastic half-space suggests that the earthquake resulted from slip on a SSW-NNE orientated thrust fault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ubduction between the Pacific and Australian Plates, with oblique displacement of up to 6.3 m. This find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liminary studies undertaken by the USGS using seismic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new Zealand earthquake source parameter uniform slip modeling distributed slip modeling
下载PDF
Applying Study of Hydrogen Storage Alloy
3
作者 赵新民 姜海 +1 位作者 尹少辉 田志刚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5期41-42,共2页
Hydrogen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nergy. The natural resouces of hydrogen is plenty and it gives us lots of heat, and it is clean. One of difficulties of developing hydrogen sources of energy is hydrogen storage. Hy... Hydrogen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nergy. The natural resouces of hydrogen is plenty and it gives us lots of heat, and it is clean. One of difficulties of developing hydrogen sources of energy is hydrogen storage. Hydrogen storage tank is either dangous or a little of capacity. Liquid hydrogen occupys small space. Liquefaction temprature of hydrogen is - 253℃and need better heat insulation protection, the volumn and weight of heat insulation layer are equal to hydrogen storage tank. Hydrogen storage utillizing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 is a very safety、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 is either a medium of solid hydrogen storage or is negative pole active material of Ni-H battery,and is the one of key technoloy of fuel and Ni-H battery, it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of new sources of energy too. Nano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Mg-matrix hydrogen storage alloy and is achieved progress gteatly,but hydrogen storage alloy need be mede further improvment on applying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能源 纳米技术 液化温度
下载PDF
面向高比例分布式能源接入的输配网两阶段风险调度研究
4
作者 王鹤 刘子悦 +1 位作者 边竞 潘禹含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随着大量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潮流呈现双向化,输电网和配电网互联性增加,分散独立的调度影响电网可靠稳定运行水平。面对输网与配网间互济需求增强的现状,提出了面向高比例分布式能源接入的输配电网两阶段风险调度研究。首先以... 随着大量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潮流呈现双向化,输电网和配电网互联性增加,分散独立的调度影响电网可靠稳定运行水平。面对输网与配网间互济需求增强的现状,提出了面向高比例分布式能源接入的输配电网两阶段风险调度研究。首先以最小运行成本为目标,构建考虑输配电网不同运行风险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在风险限值约束情况下协同优化系统源网荷储多种可调资源;其次构建目标函数为综合风险值最小的日内风险调度模型,计算三类运行风险指标值,对日前可调控资源进行出力计划调整;最后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例求解模型,证明了该模型可使输配电网间交互协调,协同优化运行成本与运行风险,验证了所提两阶段风险调度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 输配电网 源网荷储 风险调度
下载PDF
考虑供需灵活性量化的源-荷-储多时间尺度协同优化
5
作者 粟世玮 易成鸣 +3 位作者 谭东红 李欣 柴华瑞 林剑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186,共9页
风电、光伏类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高,系统灵活性需求也激增。在此背景下,考虑源-荷-储灵活性资源互动,对新能源高渗透系统源-荷-储协同运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引入向上、向下裕度量化系统灵活性,并利... 风电、光伏类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高,系统灵活性需求也激增。在此背景下,考虑源-荷-储灵活性资源互动,对新能源高渗透系统源-荷-储协同运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引入向上、向下裕度量化系统灵活性,并利用灵活性供需平衡机理动态评估灵活性需求;其次,提出一种考虑供需灵活性的多时间尺度协同运行方法,构建典型周、典型日、典型时段运行模拟模型,并将碳交易收益和灵活性不足惩罚成本纳入优化目标,考虑调峰需求和爬坡容量对典型时段灵活性的影响,采用多级优化、逐级细化的思路求解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保障系统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提升了系统各个时间尺度上的灵活性容量,可以促进系统新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高渗透系统 灵活性量化 源-荷-储协同 灵活性资源互动 多时间尺度 优化运行
下载PDF
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短路计算的机电-电磁融合电源模型
6
作者 陈谦 张政伟 +2 位作者 钱倍奇 刘明洋 李宗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4,共7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计算与分析中传统电源模型难以继续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短路计算的机电-电磁融合电源模型。一方面,考虑新能源电源通用控制策略作用下的外部输出特性,采用单一压控电流源等效电源侧海量新能源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计算与分析中传统电源模型难以继续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短路计算的机电-电磁融合电源模型。一方面,考虑新能源电源通用控制策略作用下的外部输出特性,采用单一压控电流源等效电源侧海量新能源电源的整体输出;另一方面,根据短路电流故障的时间划分尺度,保留传统发电机工频基波意义下的外部输出特性,并采用3个大小不一且衰减速度不同的电压源等效电源侧所有发电机的整体输出。进而采用3个电压源和1个压控电流源并联的形式作为融合电源模型的结构,并采用内点法对融合电源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通过短路仿真数据和电网实测故障录波数据验证了融合电源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融合电源模型 短路计算 新能源电源 在线参数辨识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抽蓄电站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7
作者 余恩海 佟佳颖 刘琳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5期64-71,共8页
为科学评价生产期抽蓄电站高质量发展现状、把握电站发展的薄弱环节、明确建设期及新投运电站发展方向,根据抽蓄电站定位及高质量发展内涵,经过2轮筛选,构建了包含服务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经济、绿色、创新、共享5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 为科学评价生产期抽蓄电站高质量发展现状、把握电站发展的薄弱环节、明确建设期及新投运电站发展方向,根据抽蓄电站定位及高质量发展内涵,经过2轮筛选,构建了包含服务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经济、绿色、创新、共享5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决策实验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云模型评价各电站高质量发展等级。最后,选取A抽蓄电站为算例验证评价体系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该电站服务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绿色和共享3个指标表现均为良好,经济和创新指标表现为中等,与电站实际运行情况相符合。该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高质量发展评价 层次分析法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 云模型 新型电力系统
下载PDF
电网友好型建筑构建路径探索
8
作者 刘晓华 张涛 +2 位作者 刘效辰 张吉 江亿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1期13-25,共13页
建筑领域是电力系统重要终端用户,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面向建筑零碳/低碳化构建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任务,建筑能源系统需要承担哪些新的任务?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均亟待解答。为此,重点从新型电力系统对建筑... 建筑领域是电力系统重要终端用户,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面向建筑零碳/低碳化构建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任务,建筑能源系统需要承担哪些新的任务?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均亟待解答。为此,重点从新型电力系统对建筑能源系统提出的新的需求、需承担的新任务及建筑能源系统能够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建筑能源系统需要自身革新,在建筑全面电气化、提升建筑能源系统的柔性用电能力等方面寻求突破,在实现建筑自身“源储荷”各环节转变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挖掘灵活用电能力,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集“产消储调”于一体的友好用户。该研究将为深入认识建筑等用户侧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需做出的变革、可发挥的作用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建筑能源系统 柔性 等效储能 源储网荷
下载PDF
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
9
作者 孔慧超 黄学劲 +3 位作者 王文钟 雷一 彭静 李海波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我国工业园区电能消耗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针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首先,开展电力和电量需求预测并进行电力电量初平衡;然后,基于受端源网荷... 我国工业园区电能消耗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针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首先,开展电力和电量需求预测并进行电力电量初平衡;然后,基于受端源网荷储协同作用并充分考虑园区节能、电能替代、各类分布式电源、储能和需求响应能力的作用进行电力电量再平衡,由此确定园区年度外调电和区内自产电的比例,进一步建立包含低碳效应和电力系统规模变化在内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对电力电量再平衡带来的变配电容量缩减规模和降碳效用进行评价。以我国南方某工业园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为例对以上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园区2030年变配电规划容量可缩减10.1%,用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由0.60 kg/(kW·h)降至0.54 kg/(kW·h);2060年变配电规划容量可缩减9.57%,电能替代实现减碳5.85万t/a,可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 电力电量平衡 负荷预测 电能替代 储能 低碳 工业园区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水域空间格局变化及维持机制
10
作者 李苗 周家亮 +5 位作者 杨薇 严登华 刘强 梁丽乔 王烜 李春晖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2-1110,共9页
本文基于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还原了白洋淀天然入淀径流量(即不受大坝干扰情境),结合实际入淀水量的组成,探究了白洋淀入淀径流量衰减过程、淀区水量维持变化以及流域陆地水储量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 本文基于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还原了白洋淀天然入淀径流量(即不受大坝干扰情境),结合实际入淀水量的组成,探究了白洋淀入淀径流量衰减过程、淀区水量维持变化以及流域陆地水储量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淀年均总入淀水量在天然状况下为23.79×10^(8)m^(3),实际仅为8.59×10^(8)m^(3),且总入淀水量呈减少趋势,2000年后流域内外调水成为入淀水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模拟天然状况中,上游径流量能够维持淀区耗水量,在实际状况中,1960―1979年径流量基本能满足淀区耗水量需求,1980―1997年淀区出现长时间水量赤字,1998―2016年淀区耗水主要靠上游水库、黄河等流域内外调水补给;(3)白洋淀流域陆地水储量显著下降,西南流域下降趋势大于东北流域。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减少,淀区来水与耗水失衡,且过度依赖人工调配水,增加了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尤其在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实现淀区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目标面临更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水文模型 河流径流量 陆地水储量变化 雄安新区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源-储-荷”多运行域协调控制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策略
11
作者 董辉 楚帅 +3 位作者 葛维春 戴武昌 刘闯 李音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5,共7页
清洁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提高电网的灵活调节能力,从而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文中通过研究电网调峰裕度、多源调节极限与弃风、限核、弃光之间的关系,以减少电网弃风、弃光电量为目标,提出一种... 清洁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提高电网的灵活调节能力,从而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文中通过研究电网调峰裕度、多源调节极限与弃风、限核、弃光之间的关系,以减少电网弃风、弃光电量为目标,提出一种电网多源多运行域协调调度策略,将电池储能和电储热控制纳入AGC控制系统中,针对电网不同运行时段,采用不同控制策略,最大化提高电网灵活调节能力。通过3个典型运行日的实际数据,给出了不同控制域的电网调峰具体措施,验证了电储热和电池储能对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的作用。此外,多源多运行域协调控制策略在电网连续5年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辽宁电网的弃风率得到持续下降,从2016年的13%下降至如今连续3年年弃风率不足1%,所提控制策略对电网提升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新能源 多源协调 多运行域 自动发电控制
下载PDF
源网荷储协调参与的运行备用容量分配策略及优化模型
12
作者 陆艺丹 况理 +2 位作者 叶希 文云峰 迟方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4,共9页
为提升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备用充裕性和实现大规模新能源高效消纳,将备用资源来源拓展至源网荷储,从调节方向、参与方式等方面量化源网荷储灵活调节资源可提供的运行备用水平。进而,根据“常规时段同步机组承担、特殊时段多类型资源... 为提升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备用充裕性和实现大规模新能源高效消纳,将备用资源来源拓展至源网荷储,从调节方向、参与方式等方面量化源网荷储灵活调节资源可提供的运行备用水平。进而,根据“常规时段同步机组承担、特殊时段多类型资源分摊”的调控思路,提出了源网荷储协调参与的运行备用容量分配策略,构建了纳入多类型异质资源的备用分布优化模型,实现各类型备用资源在“全网-同类资源-机组/场站”的逐级精细化分配。基于某省级电网开展算例测试,与现有运行备用分配准则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备用 源网荷储 分配策略 备用优化 新能源消纳
下载PDF
面向沙戈荒区域新能源消纳的电力系统日前低碳调度策略
13
作者 李帅虎 欧阳中 +2 位作者 孙杰懿 马瑞 王炜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91,共10页
针对在沙漠、戈壁、荒漠区域的新能源机组面临消纳和经济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沙戈荒区域新能源消纳的电力系统日前低碳调度策略。考虑系统结构的复杂性,采用模型分层的优化方案。上层模型以需求响应(DR)调用成本最小和优化负荷与风... 针对在沙漠、戈壁、荒漠区域的新能源机组面临消纳和经济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沙戈荒区域新能源消纳的电力系统日前低碳调度策略。考虑系统结构的复杂性,采用模型分层的优化方案。上层模型以需求响应(DR)调用成本最小和优化负荷与风光预测总值协方差最大为目标,旨在优化用电负荷曲线,释放电网新能源消纳潜力;下层模型通过协调风电机组、光伏机组、储能电站、火电机组以及上层模型得到的优化负荷,同时将阶梯型的碳交易成本引入到目标函数中,建立多目标“源网储荷”协同低碳调度模型,旨在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降低系统的碳排放量,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储能 需求响应 沙戈荒区域 新能源消纳 “源网荷储”协同
下载PDF
上海浦东新区碳储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刁梦妮 韩震 杭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采用InVEST模型估算浦东新区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碳储量,基于地理探测器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浦东新区碳储量先增后减,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增多、中部减少、西部不变;土地利用程度是碳储量变化的主要... 采用InVEST模型估算浦东新区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碳储量,基于地理探测器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浦东新区碳储量先增后减,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增多、中部减少、西部不变;土地利用程度是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类型和年均降水量是重要影响因素,双因子的交互影响力高于单因子;当高程范围为0 m~7 m、坡度>10.13°、无坡向、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年均温度为16.25℃~16.31℃、年均降水量为1132.41 mm~1150.02 mm、土地利用程度为200~268.24、人口密度为1.76万人/km^(2)~3.32万人/km^(2)、GDP为291799.79万元/km^(2)~644331.46万元/km^(2)时,浦东新区的碳储量增长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InVEST模型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浦东新区
下载PDF
“源网荷储”协同助力陕西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5
作者 何方波 裴力耕 +3 位作者 郑睿 范康健 张晓曼 李更丰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7期40-46,共7页
“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国内电力行业以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并探索转型之路。陕西省风光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与位于“清洁大送端”的区位优势决定其自身的电力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以陕西省... “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国内电力行业以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并探索转型之路。陕西省风光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与位于“清洁大送端”的区位优势决定其自身的电力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以陕西省实际情况为基点,从源网荷储4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陕西省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源网荷储”协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思路。电源侧以新能源为主体,传统机组兜底保障为发展目标;电网侧积极向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多元化负荷接入、多市场主体参与的方向进行转变;负荷侧加强主动响应资源管理,并尝试构建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多能互补系统;储能侧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储能的支撑作用与新能源消纳潜力。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可推广至其他省市地区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源网荷储 多能互补系统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的新型电力系统分层自治电力平衡模式研究
16
作者 王泽宁 李文中 +2 位作者 李东辉 徐泰山 俞俊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源荷双侧的强不确定性导致电力电量时空分布极度不平衡,电力电量平衡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力平衡面临巨大的挑战。为建立源网荷储多元协同互动的新型平衡模式,根据分层可以弱化复杂系统复杂性的理... 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源荷双侧的强不确定性导致电力电量时空分布极度不平衡,电力电量平衡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力平衡面临巨大的挑战。为建立源网荷储多元协同互动的新型平衡模式,根据分层可以弱化复杂系统复杂性的理念,提出了基于能量自治单元的分层自治电力平衡模式。能量自治单元具备自调度、自平衡能力,在不同市场模式下具备不同的具体形态,将成为多元海量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有效途径。基于软件范型理论,指出能量自治单元应具备多元融合的架构模型、自适应运行机理和持续演化的生命周期,同时介绍了基于软件定义的能量自治单元软硬件解耦构建思路。最后,对能量自治单元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源网荷储 电力平衡 复杂系统 软件定义 能量自治单元 电力市场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创新供能赋能农网农机融合发展——基于全国536份调查问卷分析
17
作者 胡春雨 沈春雷 +4 位作者 唐莎莎 段红石 陈月锋 杨晓 郑宗明 《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61-72,共12页
随着我国“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一源多用的提出是解决新能源电动农机季节性闲置、利用率低、无法与农村电网(以下简称农网)新型电力系统互动融合等问题的创新发展模式,具有用能清洁环保、数智... 随着我国“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一源多用的提出是解决新能源电动农机季节性闲置、利用率低、无法与农村电网(以下简称农网)新型电力系统互动融合等问题的创新发展模式,具有用能清洁环保、数智化程度高、易于组网的现代化技术特征。针对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实施路径和商业模式等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面向农机、农业、电力和电网等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网络问卷调研,从一源多用技术发展潜力和农网农机融合认知态势等视角,基于调研结果,研究了一源多用赋能农网农机融合的农机电能替代潜力、应用场景、综合效益等,分析了一源多用的实施路径和商业模式,提出了一源多用创新供能模式赋能农网农机融合的关键技术和扶持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发展模式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对落实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意义。未来仍需开展新能源电动农机和电网融合互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研究,探索可持续且多方共赢的良性商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农机 一源多用 农网农机融合 新型微电力系统 商业模式
下载PDF
基于电网“Ⅰ区+”的多元协同管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慧涛 胡国华 +1 位作者 曾宪振 王文敬 《黑龙江电力》 CAS 2024年第2期172-178,184,共8页
结合“双碳”战略目标,分析电力系统“双高”特征问题,对现有调度自动化技术支撑体系整体架构进行梳理与思考。提出基于“Ⅰ区+”建设多元协同管控系统工作思路,通过5G无线通信采集技术拓展调控对象边界,作为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有线采... 结合“双碳”战略目标,分析电力系统“双高”特征问题,对现有调度自动化技术支撑体系整体架构进行梳理与思考。提出基于“Ⅰ区+”建设多元协同管控系统工作思路,通过5G无线通信采集技术拓展调控对象边界,作为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有线采集的补充,实现分布式电源、地方电厂、电动汽车、智能楼宇等多类型可调节资源的规模化接入、监视与控制。通过开展试点工作,试探多种技术路线,并形成统一推广的研究方案。目前已实现14座10 kV分布式光伏、9座地方电厂、3.6万户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数据可观可测,并实现6座10 kV分布式光伏平滑调节与控制,以及65户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数据可调可控。通过对新型电力系统各类资源的在线感知、智能决策和互动响应,推动现有“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调控模式转变,促进新能源消纳,协助电网削峰填谷,提升电网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经济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多元协同 管控系统 架构 数据流 新能源 源网荷储 虚拟电厂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研究
19
作者 黄艾熹 王俐英 +1 位作者 曾鸣 祝金荣 《四川电力技术》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现有的能源体系产生了一定影响,传统能源体系需要向清洁、低碳方向进行转型与升级。储能技术是能源体系转型的重要支撑,能够进一步规避间歇性能源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现有的能源体系产生了一定影响,传统能源体系需要向清洁、低碳方向进行转型与升级。储能技术是能源体系转型的重要支撑,能够进一步规避间歇性能源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结合当前能源发展要求与方向,深入探讨了储能技术的分类和特性,分析了储能技术在发、输、配、用电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并提出现阶段及未来可行的储能商业模式,从而推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确保能源体系转型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储能技术 应用场景 商业模式
下载PDF
多场景下新型储能项目盈利模式分析及成本补偿机制建议
20
作者 周楠 潘炜 +3 位作者 祝聪聪 岳芬 李晨飞 张兴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13-22,共10页
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的盈利模式与政策、市场机制息息相关,是决定储能能否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关键。通过调研国内外典型地区新型储能项目的发展背景、配套政策和运营模式,开展多场景下新型储... 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的盈利模式与政策、市场机制息息相关,是决定储能能否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关键。通过调研国内外典型地区新型储能项目的发展背景、配套政策和运营模式,开展多场景下新型储能盈利模式分析和对比研究。国外新能源配储在长期购电协议和税收抵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已有较好的收益;国外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比较完善,电网侧独立储能收益来源较丰富,加上一系列补贴政策,电网侧独立储能经济性较好。与国外相比,国内新能源配储、电网侧独立储能都存在收益来源少、收益不稳定、经济性差的问题;国内部分省份用户侧储能短期内收益较好。鉴于此,关于我国新型储能成本补偿机制,建议对电源侧储能准入条件、保障利用小时数、放电量补偿及可参与品种给予政策倾斜;在电网侧独立储能发展初期,出台容量租赁、电价补贴或容量补贴等政策,以促进其成本回收;加快完善需求侧响应电价机制以及虚拟电厂等聚合资源的商业模式,增加用户侧储能收益来源;加快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丰富各侧储能可参与的交易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盈利模式 新能源配储 独立储能 用户侧储能 成本补偿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