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zing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on the urban fringe of Liangjiang New Area, Chongqing, China 被引量:8
1
作者 WANG Yi BI Guo-hua +1 位作者 YANG Qing-yuan WANG Zhao-l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10期1855-1866,共12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urban fring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ptimizing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consolidating rural s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urban fring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ptimizing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consolidating rural settlements, and coordinating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he methods of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buffer analysis, Ripley's K function, kernel density analysis based on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Liangjiang New Area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of China. The fractal dimension formula was also developed to reflect fractal feature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Liangjang New Area takes on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long with changes in elevation, gradient, location, geohazards distribution, and the like.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 of rural settlements has obvious regional variations subject to the 6 factors of location in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Overall, the worse the terrain conditions are, the larger the fractal dimension values become. The better the locationconditions, the larger the fractal dimension values are. The spatial pattern in the township scale presents three kinds of distribution as being aggregated, uniform and random. In contract, the spatial pattern in the plaque scale displays a banding distribution from a general view with several aggregation zones centering on each town center. From the results, we can se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urban fringe are more complicated. For such kind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pecial regions, in the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e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s and public services,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rural settlements Land-use characteristics Urban fringe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下载PD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
作者 宋洪远 张红奎 +2 位作者 方华 张恒春 赵海 《China Economist》 2011年第1期58-66,共9页
Despite the great progress of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11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6-2010), China's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are still.l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crude development pattern, back... Despite the great progress of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11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6-2010), China's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are still.l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crude development pattern, backward rural development and cities' weak driving effect on the countryside.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I 1-2015), China should transform the way agriculture grows and operates; promote rur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urban planning and its function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n all-round well- off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th Five-Year Plan (2011-2015) modern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tegration of rural andurban areas
下载PDF
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丹玉 崔建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4,共15页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采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2006-2020年30个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及区域差异,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农...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采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2006-2020年30个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及区域差异,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区域差异显著,东部整体水平最高,西部增长速度最快。(2)空间上正相关性显著,多数省份处于HH区和LL区且无跃迁现象,时间上核密度估计曲线逐渐右移,西部地区省际差异趋于收敛,其余地区内部差异逐渐扩大。(3)基尼系数呈“U”型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为首要来源,分地区看,东-西部地区间发展差异最大,分维度看,创新及开放发展区域间差异最大。(4)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受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金融支农水平等多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时空特征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新内源性发展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及机理——以凉山喜德县为例
4
作者 薛敏 蒲海莲 杨绘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22,共12页
推动优势特色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而探索高效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新内源性发展理论,以喜德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为案例样本,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 推动优势特色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而探索高效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新内源性发展理论,以喜德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为案例样本,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受资源整合、多元参与和发展认同三要素影响,三要素交互作用下形成了集体动员型、内部合作型与内外结对型三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本研究为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分析范式,弥补了现有研究将新内源性影响要素作为静态研究的不足,同时能够对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源性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特色农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三农”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5
作者 王巍溪 《古今农业》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在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改革等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 在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改革等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农 成就 经验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58
6
作者 彭国华 庞俊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2,39,共9页
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与难点,对于新时代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下,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体育健身需要与农村... 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与难点,对于新时代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下,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体育健身需要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究其原因,与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供给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农民需求表达机制欠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乏力、监督管理机制建设薄弱等因素有关。建议: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供给方式、健全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优化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 农村 公共体育服务 发展 路径
下载PDF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晓冬 索志林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4-207,共4页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己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障碍,因此,从政策上、教育上...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己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障碍,因此,从政策上、教育上和资金上支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牛立业 赵永峰 +1 位作者 孙小平 门永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32-535,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也是增进农民福祉、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也是增进农民福祉、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要充分发挥"杠杆"作用,肩负起支持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金融支持乏力、担保机构缺位、农业保险缺失、信用环境不佳等诸多困难与问题,尚需研究和解决。本文以平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农村建设 特色产业发展 问题研究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战略思考——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彭开丽 张安录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于缓解用地矛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探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于缓解用地矛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规划、融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居民点 用地整理
下载PDF
改善农村水环境 建设优美新农村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琳 曹升乐 徐延生 《中国水利》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在分析了山东省农村水环境现状后,根据山东省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总体目标,提出山东省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对策是:从源头保护农村水环境,防止城市水污染向农村蔓延,加强农村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 在分析了山东省农村水环境现状后,根据山东省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总体目标,提出山东省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对策是:从源头保护农村水环境,防止城市水污染向农村蔓延,加强农村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的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上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防治农村河流区域污染,治理农村水库、湖泊污染,重视农村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污水资源化和污水灌溉的研究和管理,重视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标 对策
下载PDF
影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非经济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文谦 孔庆波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
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建设还处于一种发展非常缓慢的状态。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但经济不是唯一因素,还有大部分非经济因素。对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非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 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建设还处于一种发展非常缓慢的状态。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但经济不是唯一因素,还有大部分非经济因素。对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非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深入挖掘、开发农村传统体育项目;发挥大众传媒作用,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农村体育的认识,建立良好的农村体育发展软环境;加强农村基层体育组织、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体育组织 非经济因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PDF
试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玉和 孙秀丽 +2 位作者 张玉娟 白俊红 吴士健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13,共7页
中国目前仍有8亿多的农村人口,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抉择。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或总体来讲的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有其系统规定性。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 中国目前仍有8亿多的农村人口,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抉择。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或总体来讲的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有其系统规定性。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什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大陆城市化的滞后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 协同发展 民族基因 农业产业化 国家竞争力
下载PDF
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的缺失与重建 被引量:16
13
作者 潘泽泉 卞冬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不容乐观,公共文化在农村的"缺场"现象普遍,农民主体性意识缺乏,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在整个农村生活中日渐式微。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给予什么的问题,重要的是让农民自己动...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不容乐观,公共文化在农村的"缺场"现象普遍,农民主体性意识缺乏,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在整个农村生活中日渐式微。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给予什么的问题,重要的是让农民自己动起来。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作为主体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参与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改变农民的"原子化"状态,才能建设出适合各地农民不同需求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农业高校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探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财 刘喜 黄晓霞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年第9期37-39,65,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面对这一契机,农业高校图书馆应及时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和情报职能等特有优势,植根于农村,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 农业高校图书馆 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服务
下载PDF
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鲁奇 杨春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4期85-89,共5页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农村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农户...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农村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农户调查年鉴、农户调查问卷,分析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率偏低、省内转移为主、收入较低、季节性务工和长期务工并存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主体,缓解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激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农村建设 农户调查问卷 云南红河
下载PDF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8
16
作者 涂雪峰 胡小燕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5-156,共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这一政策战略转向为民营企业制造了无限商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民营企业敢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为新农村建设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这一政策战略转向为民营企业制造了无限商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民营企业敢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参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PDF
浙江地区几种农村常见墙体热工性能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4
17
作者 鲍沁星 王美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9-2331,共3页
分析了浙江地区几种农村常见墙体的热工性能,并对不能满足当前要求的墙体进行改进,从而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墙体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浙江地区 新农村建设 墙体改革 热工性能
下载PDF
基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乡村旅游发展实证研究——以衡南县谭子山镇工联村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亚平 李超文 李国兵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4-67,共4页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工联村做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其发展教育型乡村旅游模式有一定基础,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产品简单、经营形式单一等系列问题,今后应采取制...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工联村做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其发展教育型乡村旅游模式有一定基础,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产品简单、经营形式单一等系列问题,今后应采取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产品设计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村社本位、积极分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研究二题 被引量:28
19
作者 贺雪峰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5,共4页
农村公共品供给大多与村社有关。以村社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品短缺,不只是国家无力出资来提供的问题,而且国家也无法满足以村社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品的复杂要求。农村公共品十分复杂,每一个村社对公共品的需求都不相同,而只有村社居民最清楚... 农村公共品供给大多与村社有关。以村社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品短缺,不只是国家无力出资来提供的问题,而且国家也无法满足以村社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品的复杂要求。农村公共品十分复杂,每一个村社对公共品的需求都不相同,而只有村社居民最清楚自己所在村社缺少什么公共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村社共同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建设村社共同体过程中,积极分子是我们观察和理解当今农村的一个视角,以这个社会内生的力量来清理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思路,正当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本位 积极分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研究视角
下载PDF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1
20
作者 廖乐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5,共5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意义,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意义,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民族地区在新时期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以期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城镇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民族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