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本差异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一清 邹洪 匡贤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2,共10页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剖析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间存在最优匹配特征,理论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专业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普通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外部效应...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剖析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间存在最优匹配特征,理论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专业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普通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外部效应。本文采用200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2016年企业数据,通过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不同行业层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表明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特征,精准定位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而不是“从众性”的抢高端人才;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才政策着力点应该放在激发和培养企业精神上,完善营商环境,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正外部效应;企业家受教育程度、职工培训投入、雇佣员工质量、企业资本投入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家精神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着结构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人力资本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一般均衡模型 新结构经济学 企业产出
下载PDF
技术溢出、环境污染与产业空间分布--对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的新拓展 被引量:6
2
作者 何雄浪 吴欢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1,共18页
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技术溢出正外部性和环境污染负外部性会对经济主体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引入技术溢出和环境污染的本地与跨界效应,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进行“原汁原味”地发展,... 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技术溢出正外部性和环境污染负外部性会对经济主体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引入技术溢出和环境污染的本地与跨界效应,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进行“原汁原味”地发展,不仅可以验证其结论,而且也可以得到新的研究结论:本地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或跨界技术溢出效应的减弱会强化产业集聚力,本地环境污染效应的增强或跨界环境污染效应的减弱会强化产业分散力;“技术溢出向心力”与“环境污染离心力”的综合作用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当“技术溢出向心力”大于“环境污染离心力”时,“对称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缩小,而“中心—外围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会扩大,反之则反是;不仅“原始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黑洞状态”(“中心—外围结构”是唯一的稳定均衡结构)是一种常态,而且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对称结构”也可能成为唯一的稳定均衡结构。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是可能的,应通过促进区域间的技术溢出、加强地区间的环境污染治理合作等路径,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的新机制,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中心—外围模型 技术溢出效应 环境污染效应 产业分布 均衡结构
下载PDF
多级政府框架下政策倾向扩散机制与地区生产结构升级——基于政府行为内生化的新结构一般均衡仿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晓华 景文治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57,共23页
本文在多级政府框架下通过将政府间政策倾向扩散机制引入新结构一般均衡模型的方式,于供需两侧对地方政府政策倾向扩散下中央政府刺激政策影响生产结构的效果和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政策倾向扩散机制是导致地区... 本文在多级政府框架下通过将政府间政策倾向扩散机制引入新结构一般均衡模型的方式,于供需两侧对地方政府政策倾向扩散下中央政府刺激政策影响生产结构的效果和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政策倾向扩散机制是导致地区间出现生产结构扭曲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2)随着地方政府政策倾向扩散强度的上升,中央政府于需求侧通过公共消费性投资政策能够有效实现对地方政府生产结构低位扭曲的矫正以及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进而实现促进地区生产结构平稳持续升级的目的;(3)对生产结构高位扭曲的地方政府而言,随着政策倾向扩散强度的提升,中央政府于供给侧选择直接对地方政府施加公共生产性投资,能够实现改善其生产结构扭曲以及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双重目标,进而更为有效地引导地区生产结构良性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政府 政策倾向扩散 生产结构升级 政府行为 新结构一般均衡模型
下载PDF
一般均衡分析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地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3,共7页
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仅把一般均衡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它对宏观经济更大的分析价值却被忽视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目标是解释实际产出总量的变动趋势。用消费者均衡理论可以解释新产品发明和供给如何调整需求结构,进而增加需求总... 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仅把一般均衡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它对宏观经济更大的分析价值却被忽视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目标是解释实际产出总量的变动趋势。用消费者均衡理论可以解释新产品发明和供给如何调整需求结构,进而增加需求总量;用生产者均衡理论可以说明新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如何调整生产结构,进而增加实际产出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分析 新产品发明 生产结构变动 总产量增长
下载PDF
新结构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初探 被引量:9
5
作者 付才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一种分析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新结构经济学,被称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其不囿于发展经济学一隅,把结构全面引入经济学,从而创造了经济学范式革新的可能性。从新古典经济学向新结构经... 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一种分析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新结构经济学,被称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其不囿于发展经济学一隅,把结构全面引入经济学,从而创造了经济学范式革新的可能性。从新古典经济学向新结构经济学进行范式更替的支点在于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体系中生产计划"有效性"的定义被质疑:如果考虑禀赋结构约束,工程技术上有效的生产计划未必在经济上有效。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只有一种产出和两种投入的生产计划)为例,通过求解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最优生产函数,以数字为例可以直观发现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只是新结构一般均衡的一个特例。这意味着结构变迁会使新古典经济学赖以生存的福利经济学定理不再成立,用以此为准绳的资源配置理论来指导实践就极具误导性。探索性地给出了新结构一般均衡的定义和特征,并指出其在更高维度上统一资源最优配置和结构变迁的可能性,但严格的证明有待后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 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 新结构一般均衡
下载PDF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
6
作者 陈金良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5-38,共4页
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和制度学派的理论工具 ,论述了跳跃式经济发展的两种大推进工业化模式 ,以及由制度结构变迁引发的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 。
关键词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 制度结构变迁 新兴古典经济学
下载PDF
结构驱动的政策倾向选择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政府行为内生化新结构一般均衡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晓华 景文治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9-88,共20页
文章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引入了结构驱动的政策倾向选择机制和内生化的地方政府行为,重点探究了新时期背景下,中央政府部门选择并强化结构驱动的政策倾向在引导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对异质性政策倾向选择的适用环... 文章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引入了结构驱动的政策倾向选择机制和内生化的地方政府行为,重点探究了新时期背景下,中央政府部门选择并强化结构驱动的政策倾向在引导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对异质性政策倾向选择的适用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中央政府无论选择并强化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准的政策倾向,抑或是以产业结构为基准的政策倾向,两者均能够有效催动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善,进而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2)对于具有中性或弱产业资本化生产偏好的地区而言,中央政府选择并强化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准的政策倾向更能催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3)对于具有强产业资本化生产偏好的地区而言,选择并强化以产业结构为基准的政策倾向则更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倾向选择 产业结构升级 要素禀赋结构 新结构经济学 一般均衡模型
原文传递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三个特质
8
作者 孟昭元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6,共7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 ,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 ,融入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中 ,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对比分析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和西方传统发展观 ,立足国情主动寻求经济发展 ,是其他经济发展理论所不...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 ,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 ,融入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中 ,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对比分析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和西方传统发展观 ,立足国情主动寻求经济发展 ,是其他经济发展理论所不具备的特质 ;非均衡发展与台阶式发展是从国情出发的创新发展模式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思想 ,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消费的分配领域 ,而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有关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政策 ,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创新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 ,邓小平把人的现代化即培育“四有”新人提升为发展的本质 ,这一理论创新 ,是对只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 ,也是对西方现代化中“单向度的人”或“经济人”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特质 主动 非均衡 台阶式 耗散结构 “四有”新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