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电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邦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车辆基地用电量占城市轨道交通总用电量的比例较大。为了降低车辆基地的用电量,需结合用电节能新技术研究其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车辆基地的功能布局和设备设施用电量,结合用电节能新技术的应用状况,... [目的]车辆基地用电量占城市轨道交通总用电量的比例较大。为了降低车辆基地的用电量,需结合用电节能新技术研究其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车辆基地的功能布局和设备设施用电量,结合用电节能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对光能技术、节能灯具技术及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等在车辆基地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太阳能加热器、光伏发电设施、管道式日光照明系统、高大厂房光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的节能效果及效益。[结果及结论]太阳能加热器、光伏发电设施及管道式日光照明系统等用电节能新技术在车辆基地的应用中能够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无极灯在车辆基地高大厂房的应用中具有较强优势,能避免产生大面积的光晕现象,较金卤灯年节省用电量39.8%;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对车辆基地照明系统实现智能管理和控制,使车辆基地照明按最佳经济方式运行,较非智能照明系统可节能10%~20%,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用电节能新技术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及应用浅析
2
作者 王子亮 王继荣 +1 位作者 李卫华 郭天慧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对检测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标准化和集成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光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和红外检测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满足了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对检测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标准化和集成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光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和红外检测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现阶段检测技术的需求。双轨机器人、检测管理平台、主动预警系统及非接触检测等方法在不同场景应用,给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支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预测综合性、基于信息化、智能化、主动检测及动态与非接触检测相结合等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检测技术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型检测技术 综合性 基于信息化 智能化 主动检测 动态与非接触检测相结合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地下车站新型构件连接方案的抗剪及抗震性能分析
3
作者 周华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49,154,共7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推广地下装配式结构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明挖装配式出入口施工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新型构件连接方案)进行研究。[方法]设计了由2块尺寸相同的不等边C形标准构件(有2道横向裂缝)拼接而成的城... [目的]为了进一步推广地下装配式结构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明挖装配式出入口施工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新型构件连接方案)进行研究。[方法]设计了由2块尺寸相同的不等边C形标准构件(有2道横向裂缝)拼接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装配式出入口结构,基于此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构件连接方案。通过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新型连接节点的抗剪性能和抗震性能,得出了不同受力条件下的荷载-位移曲线、抗剪形态、抗震耗能及延性等指标,验证了该新型连接节点的可靠性。[结果及结论]装配构件的截面抗剪承载力远高于传统现浇截面抗剪承载力;型钢的存在可以充分保证试件的抗剪能力;“承插接口+型钢插板”是一种可靠的连接方式,其各项性能与现浇试件相比大致相当;型钢插入长度的变化对接缝处裂缝及其最大承载力的影响很小,建议选用的型钢插入长度等与构件厚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车站 装配式结构 新型构件连接方案 抗剪承载力 抗震屈服能力
下载PDF
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潇然 许心越 +3 位作者 潘保霏 李建民 孔庆雪 孙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0-993,共14页
科学合理的车站分类对于客流特征研究预测、车站设施布局优化以及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线开通前新建车站客流数据未知而导致车站分类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首先,从客... 科学合理的车站分类对于客流特征研究预测、车站设施布局优化以及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线开通前新建车站客流数据未知而导致车站分类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首先,从客流角度选取组合聚类指标对既有车站进行聚类,形成各类车站的客流特征区间。其次,从建成环境角度计算既有车站的土地混合熵、不同POI(Point of interest)数量、度和介数等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重要度指标筛选和对数变换拟合确定建成环境特征与地铁客流特征的映射关系表达式。最后,输入新线车站的建成环境特征,依据上述映射关系计算新线车站的客流特征值,结合既有车站的客流特征区间进行新线车站客流特征归类,实现客流数据缺失条件下的新线车站分类。为验证方法有效性,采用北京地铁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分类方法能够实现新线车站开通前的车站类型提前划分,具有较好的分类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作日车站与周末车站分类存在的差异与通勤行为特性、土地开发程度有关;研究方法在不同线路数据集上都表现出较好的分类效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缺失数据条件下的车站分类和新线开通期地铁运营组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线开通 车站分类 建成环境 随机森林
下载PDF
标准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探索与实践——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为例
5
作者 董国艳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6期248-250,共3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型活页式教材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逐渐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为例,探索标准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实践,通过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型活页式教材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逐渐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为例,探索标准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实践,通过分析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理念与原则,以及具体开发与实践过程,旨在为职业教育标准教材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新型活页式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备 开发与实践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思政教改探索
6
作者 温喜梅 陈黎明 丁志成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应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培养出更优秀的城轨专业应用型人才是仍需关注的话题,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该课程...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应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培养出更优秀的城轨专业应用型人才是仍需关注的话题,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该课程现状及特点及基础上,深入挖掘此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将增强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认真敬业、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等融入课堂,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对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的思政元素与教改,为后期学习质量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教改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新工科
下载PDF
运营新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客服体系的建设
7
作者 蒲晓斌 张炳森 +2 位作者 李世君 张毅 杨大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与乘客服务形式均发生深刻变革,需建设新的客服体系进行匹配。文章通过对当前的运营新模式进行分析,如站区协同、乘客服务优化及移动化运作等,总结出目前车站管理趋于少人化、自助化...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与乘客服务形式均发生深刻变革,需建设新的客服体系进行匹配。文章通过对当前的运营新模式进行分析,如站区协同、乘客服务优化及移动化运作等,总结出目前车站管理趋于少人化、自助化和自动化。基于此背景,对乘客出行场景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出不同场景下乘客的服务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创新性地提出自助服务、远程客服和现场应援3级智慧客服体系,并设计智慧客服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方案,重点关注语音服务后台、知识管理平台、音视频交互以及智能坐席系统的功能建设,以期为后续各城市的轨道交通智慧客服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质量发展 运营新模式 智慧客服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李金海 窦亮 +2 位作者 张猛 秦义展 孙颖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6,142,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线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是开展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和运营组织筹备的基础性工作。分析初期运营客流预测在预测期、研究对象、基础数据和预测模型方面的特点,总结该类预测工作开展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初... 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线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是开展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和运营组织筹备的基础性工作。分析初期运营客流预测在预测期、研究对象、基础数据和预测模型方面的特点,总结该类预测工作开展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技术路线,阐述其中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调查、交通运行特征分析、出行需求预测、评估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的研究要点,并概括总结客流预测指标、对既有线的影响评估、需要重点关注的车站等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初期运营客流预测重点在于准确把握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而解读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资料并掌握其运行现状特点,研判其短期发展趋势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宏观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对微观客流指标预测的精度不足问题,可在城市宏观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类交通调查建立城轨系统出行需求分析专题模型。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技术方法、研究内容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初期运营 客流预测 新开通线路 需求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教材为例
9
作者 姜雯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8期48-50,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站务岗位群,对接城轨智能运输、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赛项,对接1+X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站务岗位群,对接城轨智能运输、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赛项,对接1+X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标准。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思政元素,借助在线精品课程等数字化资源,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新型活页式教材,以期为高职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活页式教材 岗课赛证 城市轨道交通 高职
下载PDF
轨道交通新线投入运营下常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杨 孙小年 +2 位作者 孔庆峰 宋瑞 何世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共1页
以轨道与常规公交一体化网络为研究对象,以一体化网络性能优化为研究目标,提出基于轨道交通新线的常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方法。首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常规公交候选线路的生成算法,然后以公交网络有效服务及轨道交通客运量最大、乘... 以轨道与常规公交一体化网络为研究对象,以一体化网络性能优化为研究目标,提出基于轨道交通新线的常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方法。首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常规公交候选线路的生成算法,然后以公交网络有效服务及轨道交通客运量最大、乘客平均公交成本最小、运营成本最低、车辆需求最少为目标,构建常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模型不仅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的走向,而且优化调整线路的运营参数。然后设计遗传算法以求解模型的Pareto解集,最后用实例对模型与算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新线 常规公交 候选线路 网络优化调整 多目标规划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对既有线网运营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汪波 战明辉 鲁放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4,共5页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及既有线网的实际运营条件,分析新线客流预测、新线与既有线网的衔接关系及线网客流分布特征;从运力运量、设备设施能力匹配的角度,研究新线开通后对既有线网运营的影响。以2011年底新开通的北京轨道交通15号线一...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及既有线网的实际运营条件,分析新线客流预测、新线与既有线网的衔接关系及线网客流分布特征;从运力运量、设备设施能力匹配的角度,研究新线开通后对既有线网运营的影响。以2011年底新开通的北京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东段为实例,利用仿真的手段,研究该线开通可能对北京轨道交通既有线网运营带来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线 既有线网 运营影响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接入对既有网络客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世敏 徐瑞华 李志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1,共6页
以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接入对既有网络客流影响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基于接入轨道交通网络的新线特点、接入位置等因素,提出接入轨道交通既有网络市区贯穿型线路、市区环状型线路、郊区延伸型线路3种新线类型,分析不同新线... 以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接入对既有网络客流影响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基于接入轨道交通网络的新线特点、接入位置等因素,提出接入轨道交通既有网络市区贯穿型线路、市区环状型线路、郊区延伸型线路3种新线类型,分析不同新线类型接入后对既有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布的影响以及引起客流分布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网络规模的扩张、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网络连通性增强3个原因,并通过选取北京既有网络中的4号线为典型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的线路接入对4号线的客运量、换乘量以及断面客流量的影响,从而得出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接入对既有网络客流分布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线接入 既有线网 客流分布
下载PDF
基于进出站双重选择的新线接入条件下城轨网络站间客流分布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恩建 白珂炎 +3 位作者 张永生 高巍 李俊铖 何建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8,109,共8页
针对城轨新线接入站间(Origin-Destination,OD)客流分布预测的问题,提出新线接入条件下面向运营的基于进、出站双重选择的城轨客流OD分布预测方法,实现对进、出站选择的双重考虑.首先,考虑站点土地利用、起终点进出站量、出行时间、换... 针对城轨新线接入站间(Origin-Destination,OD)客流分布预测的问题,提出新线接入条件下面向运营的基于进、出站双重选择的城轨客流OD分布预测方法,实现对进、出站选择的双重考虑.首先,考虑站点土地利用、起终点进出站量、出行时间、换乘次数等因素对城轨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分别构建基于离散选择理论的进、出站选择模型.其次,融合基于进、出站选择的OD分布预测,建立基于进、出站双重选择的OD分布预测模型.最后,以广州地铁18号线接入既有线网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既有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预测精度有较大提升,全网站间客流分布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10%以上、新站间OD量平均绝对误差降低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线开通 OD分布 车站选择行为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智胜 熊志华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1期1-6,10,共7页
在总结北京市轨道交通历版线网规划的基础上,指出北京线网规划发展规律和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国家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发展转型面临新的发展趋势,指出新形势下线网规划的新要求。对轨道交通现状问题进行评估,指出现状轨道交通需要... 在总结北京市轨道交通历版线网规划的基础上,指出北京线网规划发展规律和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国家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发展转型面临新的发展趋势,指出新形势下线网规划的新要求。对轨道交通现状问题进行评估,指出现状轨道交通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下,从上位规划和规划实施评估出发,结合国内外经验分析,分别研究轨道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问题、线网功能层次与组织问题、中心地区既有线网提升问题、区域快线规划问题、副中心线网规划问题5个线网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综合交通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新形势 城市发展 综合交通
下载PDF
轨建合一新型轨道交通拉压支座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均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2,共4页
通过对北斗星城观光线轨道支座的设计边界、使用要求和安装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一种线路轨道修建于建筑楼体上轨建合一新型轨道交通拉压支座的研究设计,结合线路独特的结构特点制定支座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原则,其中就支座的降振减噪、... 通过对北斗星城观光线轨道支座的设计边界、使用要求和安装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一种线路轨道修建于建筑楼体上轨建合一新型轨道交通拉压支座的研究设计,结合线路独特的结构特点制定支座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原则,其中就支座的降振减噪、自适应性重点对支撑组件、滑移转动副、紧固装置进行详细阐述。经过使用过程中实际检测验证,该支座为在轨建合一的轨道系统中首次成功应用,其理念和方法为轨道交通的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展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轨道交通 CBD商业区 轨建合一 拉压支座
下载PDF
新型列控系统列车追踪间隔的优化及效能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爱红 何明明 +1 位作者 袁小梅 舒豪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96,共11页
为了解决地铁列车运力不足,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出了新型列控系统、相对移动闭塞和协同运行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列车通信协同运行模型。在该模型下,精细化前后列车冲突区域,对正线和站后折返最小追踪间隔分别优化建模,提出缩短追踪... 为了解决地铁列车运力不足,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出了新型列控系统、相对移动闭塞和协同运行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列车通信协同运行模型。在该模型下,精细化前后列车冲突区域,对正线和站后折返最小追踪间隔分别优化建模,提出缩短追踪间隔的行车策略。经实际线路仿真计算,相比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列车通过能力提升了32.3%,且4A编组可以满足79.9 s的行车间隔。考虑缩短行车间隔对运营效能的影响,将运营效能量化为运输率、满载率、单位能耗、等车时间,对不同行车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对于单向小时断面客流量小于6.4万的线路,通过调节行车间隔,4A编组在满足满载率下,比6A、8A编组能耗更小,等车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 优化模型 追踪间隔 效能评估
下载PDF
国内外经验对北京新机场线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研究总结国内外机场线运营模式及机场航站楼轨道交通车站特点的情况下,结合北京市新机场的选址和规模,提出北京市新机场线的运营模式和车站布置。在总结国际先进机场系统车站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对北京新机场线的车站分布要求,最后... 在研究总结国内外机场线运营模式及机场航站楼轨道交通车站特点的情况下,结合北京市新机场的选址和规模,提出北京市新机场线的运营模式和车站布置。在总结国际先进机场系统车站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对北京新机场线的车站分布要求,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北京新机场线 规划 运营模式 车站布局
下载PDF
中国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的宏观政策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永平 赵东 +1 位作者 边颜东 周晓勤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区域轨道交通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在规划、审批、跨区域和跨部门协调、行业管理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已不能适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要求。通过分析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上述问... 区域轨道交通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在规划、审批、跨区域和跨部门协调、行业管理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已不能适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要求。通过分析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上述问题,提出应统筹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创新规划审批机制,建立跨行政区划、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轨道交通行业管理,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等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体的宏观发展政策,以便理顺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关系、完善区域轨道交通发展政策、促进区域轨道交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 宏观政策 发展策略 新型城镇化 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
下载PDF
新型一维气-固周期型隔声板的带隙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鹏 唐剑 +2 位作者 易强 王平 赵才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为设计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型声屏障,通过引入周期结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2种方法,借助正交试验设计的思路,研究了固体材料密度、声速及填充率3个指标对于一维气-固周期型隔声板带隙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材料密度和填... 为设计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型声屏障,通过引入周期结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2种方法,借助正交试验设计的思路,研究了固体材料密度、声速及填充率3个指标对于一维气-固周期型隔声板带隙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材料密度和填充率对起始频率和截止频率的影响比较显著,固体材料声速对起始频率几乎没有影响;增大固体材料密度可以显著降低起始频率,同时使截止频率升高、带宽变宽;固体材料的填充率取为0.5时,获得最低的起始频率,截止频率随填充率的减小而降低。因此,在一维气-固周期型隔声板设计中,可以选择密度、声速较大的材料作为隔声板材料,同时,将固体材料填充率设计成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型声屏障 正交试验设计 周期结构 起始频率 截止频率 带隙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的客流预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永生 姚恩建 +1 位作者 蔡昌俊 杨志强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4,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网络拓扑结构和客流时空规律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提出通过可达性指标将进出站量预测、OD分布量预测、基于路径选择模型的随机客流分配等阶段关联,构建客流预测模型。进出站量预测时,构建土地利用替代指标,避...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网络拓扑结构和客流时空规律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提出通过可达性指标将进出站量预测、OD分布量预测、基于路径选择模型的随机客流分配等阶段关联,构建客流预测模型。进出站量预测时,构建土地利用替代指标,避免对新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等进行调查;同时由目的地选择效用计算得到车站可达性指标,描述车站位置对进出站量的影响。OD分布量预测时,构建目的地选择模型,可适应拓扑变化后的场景,模型中OD可达性指标由路径选择效用计算得到。构建的路径选择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乘客路径选择的各因素。最后,对广州市地铁6号线接入后的客流进行建模预测,各模型参数均符合统计检验要求且客流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模型 新线接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