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Labor in the New Era
1
作者 Su Li Li Guihua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0-217,共8页
Labor has the core significance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Its concept of labor defines the nature of labor,affirms the decisive role of labor for human and social progress,demonstrates the form,intri... Labor has the core significance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Its concept of labor defines the nature of labor,affirms the decisive role of labor for human and social progress,demonstrates the form,intrinsic quality and inevitable result of labor under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ultimate liberation of human beings brought by labor in Communist society in the future.The whole social life of each particular era is fundamentally determined by labor,and labor is the final basis for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divide the times.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historical materialism’s labor concept points out the fundamental way to realize individual valu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provides a reference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democracy,and guides the practice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histor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labor the new Era SIGNIFICANCE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
2
作者 刘日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具体化的要求,这是其“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是马克思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遗产的成果。在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上,黑格尔批判了主观思想,试图实现客观思想对主观思想的超越,区分了抽象的普遍性和真正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具体化的要求,这是其“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是马克思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遗产的成果。在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上,黑格尔批判了主观思想,试图实现客观思想对主观思想的超越,区分了抽象的普遍性和真正的普遍性,并使真正的普遍性能够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质和阶级立场直接相关。唯物史观“社会现实”和“历史本质性”原则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找到了根据和立足点。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具体化,必须把一般原理转化为具体方法和实施纲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在中国的贯彻、落实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具体化 社会现实 辩证法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
3
作者 王伟光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共13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想、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大一统”思想等,蕴含着与唯物史观相契合的合理因素和创新萌芽,在中国社会历史观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贡献了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智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益成分,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 进步历史观 民本思想 大同思想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叙事结构及其科学内涵
4
作者 王浩斌 杨思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唯物史观的叙事结构鲜明地赋存了意识形态批判“由破而立”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求索导向,以确立唯物史观的叙事话语破除了以往传统旧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桎梏,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的叙事结构鲜明地赋存了意识形态批判“由破而立”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求索导向,以确立唯物史观的叙事话语破除了以往传统旧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桎梏,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否定性逻辑、建构性逻辑和超越性逻辑的科学内涵,并以此为思想视域,进一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新发展。立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原初语境,挖掘唯物史观在叙事层级和逻辑结构上所内蕴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科学内涵,无论是对于充实当今马克思主义文本诠释和原著探究的发展来说,还是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张力和真理伟力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批判 叙事结构
下载PDF
全球史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5
作者 靳凤林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在欧美学术界的近现代世界历史叙事谱系中蕴含着自身独特的历史伦理观,包括以经济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国家功利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由此导致了主权国家、跨国资本、全球劳工的深度不平等。伴随当代人类各种全球化重... 在欧美学术界的近现代世界历史叙事谱系中蕴含着自身独特的历史伦理观,包括以经济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国家功利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由此导致了主权国家、跨国资本、全球劳工的深度不平等。伴随当代人类各种全球化重大风险的不断提速,要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各种不平等现象,就必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而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实现西方世界史观向全球史观的转变、民族国家主权由绝对向相对的转变、跨国资本由你输我赢向普惠包容的转变,特别是要在提高全球劳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抵御帝国霸权压制和跨国资本剥削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观 全球不平等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角下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6
作者 张静 白初一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贯穿整个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一种科学的观念。在初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教师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情去制定教学计划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牢记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贯穿整个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一种科学的观念。在初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教师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情去制定教学计划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牢记唯物史观内涵,而且更要注重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学历史 教学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使命——唯物史观的文化表达
7
作者 杨朗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唯物史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唯物史观都对中国的社会运动以及发展规律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阐明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到其实践的实质与价值取向,也就是作为整个人类... 唯物史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唯物史观都对中国的社会运动以及发展规律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阐明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到其实践的实质与价值取向,也就是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精神实践的根本内涵。而对人和人的现实生活进行理性阐释,就是马克思的文化理论所赋予的实践任务与文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化理论 实践使命 唯物史观 文化表达
下载PDF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唯物史观意蕴——兼论“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8
作者 陈永杰 郭瑾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35,共14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主张以史为鉴、顺应历史,倡导和平发展,推动全人类的共同进步。面对20世纪末甚嚣尘上的“历史终结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观点准确把握现实的历史规律和历史大势,在唯物史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主张以史为鉴、顺应历史,倡导和平发展,推动全人类的共同进步。面对20世纪末甚嚣尘上的“历史终结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观点准确把握现实的历史规律和历史大势,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展开了强有力的驳斥,消解了这种抽象的历史观。应当说,“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观点体现了在唯物史观指引下扬弃与超越资本文明,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要求。历史并非如“历史终结论”所言已经“终结”,而是处在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为此,我们要紧跟历史前进的潮流,走以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的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唯物史观 “历史终结论” 人类文明新形态 合作共赢
下载PDF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化观的理论溯源与当代启示
9
作者 陈翠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的新时代表达,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之中作为守恒的价值归置。文章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理论中的...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的新时代表达,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之中作为守恒的价值归置。文章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理论中的人民主体性思想,继而整合百年历程中党关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归纳出“以人民为中心”文化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途上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唯物史观 主体性 现代化 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的生发逻辑、命题论域与当代价值
10
作者 辛欣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署名文章、重要讲话、新年贺词中多次论及英雄,形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立意深远的新时代英雄观。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英雄思想的理论沃土,承继于中华英雄文化的历史流变,发展于回击历...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署名文章、重要讲话、新年贺词中多次论及英雄,形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立意深远的新时代英雄观。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英雄思想的理论沃土,承继于中华英雄文化的历史流变,发展于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现实需要。它通过高度凝练英雄品格、科学厘定英雄主体、全面阐发英雄意义、系统推进英雄传承,为马克思主义英雄思想创新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坚实底气,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汇聚了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英雄史观 新时代英雄观 社会历史主体 群众史观
下载PDF
“断裂”与“弥补”:赖希和弗洛姆对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11
作者 殷张晴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0-49,共10页
面对法西斯主义的上台、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的“破产”,作为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赖希和弗洛姆认为,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断裂”。为了弥补“断裂”并消灭法西斯主义,赖希和弗洛姆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 面对法西斯主义的上台、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的“破产”,作为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赖希和弗洛姆认为,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断裂”。为了弥补“断裂”并消灭法西斯主义,赖希和弗洛姆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改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将性格结构作为“历史的主观因素”用来分析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原因,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学的结合,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颖的心理分析视角。然而,虽然他们都强调用精神分析学补充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具体的革命战略上,他们依然将心理原因视为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根源,这就存在偏离历史唯物主义、夸大意识形态等主观因素作用的理论缺陷,从而注定了他们的文化心理解放的革命战略是一个充满了主观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乌托邦幻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精神分析学 心理结构
下载PDF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近代中国的思想根基
12
作者 雷云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东方社会的经济结构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检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是东方社会长期停滞并处于自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发生革命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近代“海上丝... 东方社会的经济结构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检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是东方社会长期停滞并处于自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发生革命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开启整个亚洲新纪元的历史起点。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知近代中国的基本思想驱动力,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近代中国社会革命中得到检验发展,并且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阐明近代中国社会革命发展的必然性,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思想理论条件,更为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唯物主义历史观 近代中国
下载PDF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史主体理论的创新与启示
13
作者 李妙辉 任君 +1 位作者 王婷婷 王冠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主体理论进行了时代性创新。在历史主体建构方面,习近平揭示了“过去”对于历史主体的建构意义,提出了“总结过去、立足当下、开创未...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主体理论进行了时代性创新。在历史主体建构方面,习近平揭示了“过去”对于历史主体的建构意义,提出了“总结过去、立足当下、开创未来”这一更具贯通性、更为完整的建构逻辑。在历史主体的实践机理方面,习近平指出应在多维视域下探索关于个别国家特定时期的具体演进规律,并据此研判具体趋势、发挥历史主动,使历史主体实践理论更加系统和深化。在历史主体作用方面,习近平深入论证了党的领导在人民发挥历史主体作用中的地位,将其从关键条件上升为根本保障条件。这些创新在当前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要启示有:着力深化对“三大规律”的探索与运用;科学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历史合力;坚定历史进步信念与培育历史主动精神;依托“伟大工程”加强优化党的历史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主体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论述的唯物史观阐释——基于起源、主体、价值的三维考察
14
作者 唐小斌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教育是涵养人才与塑造发展新动能高度统一的历史战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重新指认了一系列区别于其他现代化教育方式的完整体系,其中蕴含的独特教育理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基于唯物史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 教育是涵养人才与塑造发展新动能高度统一的历史战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重新指认了一系列区别于其他现代化教育方式的完整体系,其中蕴含的独特教育理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基于唯物史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教育起源的劳动性确证标注了客观世界的物质原则,教育主体的人民性阐释强调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群众语境,教育价值的实践性建构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旨归。起源、主体、价值的三维角度科学阐释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论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构成了完整的理论逻辑闭环,不仅为新时代价值观的树立提供科学指引,也为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推进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史观 生产劳动 群众史观 实践价值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唯物史观意蕴探析
15
作者 聂鲁倩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展自我革命实践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在开展自我革命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重视思想建设。中国共产党深度运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展自我革命实践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在开展自我革命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重视思想建设。中国共产党深度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党的自我革命始终服务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解决突出矛盾和时代问题。中国共产党深入践行群众史观,坚持自我革命以人民利益为先、重视人民监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历史辩证法的认识,为世界上其他政党治国理政提供了中国智慧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唯物史观
下载PDF
高校党史教育的价值意蕴和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文新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5-60,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党史教育的精髓概括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十六个字,由此明确了新时代党史教育内容,同时为高校党史教育指明了方向。充分理解新时代党史教育的丰富内涵,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党史教育的精髓概括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十六个字,由此明确了新时代党史教育内容,同时为高校党史教育指明了方向。充分理解新时代党史教育的丰富内涵,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等视角审视高校党史教育的价值,创新党史教育的理论、实践、文化、行动等教育路径,对于有效开展高校党史教育,使高校成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场域,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史教育 内涵 价值
下载PDF
从唯物史观到“媒介唯物史观”——从传播和媒介视角重新认识唯物史观
17
作者 金勇 赵雪波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1期53-66,共14页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存在方式,也和整个历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内外有研究触及这一问题,但是似乎都没有切中肯綮。这需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的原点,重新分析传播和人类社会及历史的关系,由此可知传播及媒介和人类社会...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存在方式,也和整个历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内外有研究触及这一问题,但是似乎都没有切中肯綮。这需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的原点,重新分析传播和人类社会及历史的关系,由此可知传播及媒介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历史有着更加深刻的共生关系和因果关系,从传播和媒介的角度,可以看出二者其实是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推动力,或者是历史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认为用“传播唯物史观”或“媒介唯物史观”能够更精练地概括唯物主义的传播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媒介唯物史观 传播 媒介
下载PDF
中国新时代的美国诗歌史研究与中国知识创建
18
作者 刘东霞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6期43-51,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治互渗、中西互鉴与中国自主相结合的历史编纂观,在美国文学史框架下的诗歌史、诗歌专题史和诗歌专门史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国诗歌史知识和话语,为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创建提供了注脚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时代 美国诗歌史研究 历史编纂观 中国知识创建
下载PDF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理论意蕴、历史嬗变及其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文瑞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13,共7页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其独特的精神形态标注了中国共产党救国、兴国、强国的奋斗历程,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因密码。它的形成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起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主线,以...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其独特的精神形态标注了中国共产党救国、兴国、强国的奋斗历程,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因密码。它的形成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起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为坐标,以顺应历史规律的求变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使命型政党的担当精神、实践基础上的科学预见精神为理论要义,建构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与实践范式,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面向新征程,走好新的长征路,弘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要在强化理论武装中把握历史规律,在践行初心使命中掌握历史主动,在汲取党史智慧中增强历史自信,在自我革命锻造中强化历史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唯物史观 百年演进 实践进路
下载PDF
经济哲学视角下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生成
20
作者 何乐如 姜海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8-35,共8页
市民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过程的钥匙。从经济哲学的研究视角切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可以发现,政治经济学的介入和唯物史观研究的深入是其市民社会理论生成的关键。在《德意... 市民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过程的钥匙。从经济哲学的研究视角切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可以发现,政治经济学的介入和唯物史观研究的深入是其市民社会理论生成的关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成果只能称之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相关问题的思考,不能称其为成熟的市民社会理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成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不仅为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表征资本主义灭亡逻辑做好了理论准备,为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建设逻辑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还能为推进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理论 经济哲学 唯物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