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产儿科协作对降低新生儿窒息与窒息病死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华文 潘敏仪 +3 位作者 姚敏卿 阮婉芬 何顺叶 麦惠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对围产保健的3-作质量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派专职儿科医师常驻产科,提前进产房及手术室,加强产儿协作,医护配合,危重症病儿及时转新生儿科;根据新生儿窒息标准及复苏效果,对我院近10年窒息...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对围产保健的3-作质量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派专职儿科医师常驻产科,提前进产房及手术室,加强产儿协作,医护配合,危重症病儿及时转新生儿科;根据新生儿窒息标准及复苏效果,对我院近10年窒息的新生儿及其所致病死的新生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儿科协作明显地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P〈0.05)与窒息的病死率(P〈0.05),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儿科医师协作提高了危重症抢救能力,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值得综合医院的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复苏 病死率
下载PDF
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儿重度窒息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丹红 王艳 邹丹玲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6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调查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情况,并分析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取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医疗卫生机构新生儿基础资料388 181份,统计重度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做趋势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 目的调查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情况,并分析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取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医疗卫生机构新生儿基础资料388 181份,统计重度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做趋势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相关因素。结果 2006-2015年龙岗区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由5.03‰下降至1.00‰,2015年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为十年间最低,为21.95%。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35岁、孕期保健次数<5次、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及胎盘异常是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重度窒息高危孕产妇,应加强孕期保健及监测,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做到及早诊断、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窒息 新生儿 患病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谷胱甘肽治疗中度妊高征对机体抗氧化系统及新生儿窒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颖 陈琪玮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在中度妊高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度妊高征各 30例脐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维生素C、5项指标,并观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低分子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在中度妊高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度妊高征各 30例脐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维生素C、5项指标,并观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血中MDA水平下降(P<0.01),而GSH、VE、VC(P<0.01)上升,SOD无变化(P>0.05)。结论低分子抗氧化剂谷胱甘肽与维生素E、维生素C联合应用可减少中度妊高征时的自由基损伤,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妊高征 新生儿窒息率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韶关地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浔 姚娟娟 +2 位作者 彭红梅 刘慈娣 贺继琴 《当代医学》 2022年第8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韶关地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出生的3708名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84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实验组,3 624例正常体重儿作为对照组。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孕期两组母体因素以及新... 目的探讨韶关地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出生的3708名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84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实验组,3 624例正常体重儿作为对照组。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孕期两组母体因素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3 708名新生儿中,足月低出生体重儿84例,发生率为2.3%。实验组孕晚期产检次数少于对照组,且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贫血、胎膜早破及羊水过少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年龄、胎次、分娩孕龄、脐带异常及胎儿窘迫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出生体重及身长均低于对照组,窒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危因素是导致低出生体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相关围生保健,及时发现并治疗孕妇妊娠期合并症,提升足月胎儿生长受限诊断率及提高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 母体因素 窒息率
下载PDF
脐血血气分析、胎心监护、Apgar评分联合监测新生儿窒息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敏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2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脐血血气分析、胎心监护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我院205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合产前胎心监护及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pgar评... 目的探讨脐血血气分析、胎心监护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我院205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合产前胎心监护及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与评分≥8分新生儿在血气分析结果中pH值、PaCO2、PaO2、BE值及HCO3-均有显著性差异,(<0.05~0.01)。2.随着pH值下降,Apgar低评分增多,产前胎心电子监护异常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结论联合监测脐血血气分析、胎心监护及Apgar评分可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正确性,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脐血血气分析 胎心监护 APGAR评分
下载PDF
南油矿区产妇胎膜早破结局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莉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重视产程观察和护理,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对844例无妊娠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患者162例(胎膜早破组),胎膜未破患者682例(胎膜未破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重视产程观察和护理,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对844例无妊娠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患者162例(胎膜早破组),胎膜未破患者682例(胎膜未破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胎膜早破患者早产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及破膜时间距应用抗生素的时间、距妊娠结束的时间对母儿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较胎膜未破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母亲产褥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及早产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关系密切,距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母儿并发症无明显影响。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应重视产程观察,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处理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难产 早产 产褥感染率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肺炎 护理
下载PDF
2362例新生儿窒息及其器官功能损害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晴晴 王鉴 谭卉晗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分析236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病死率及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某医院2005-2015年2362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死亡及各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的轻重程度和部位。结果:某医院9913例住院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2362例(23.8%),新... 目的:分析236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病死率及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某医院2005-2015年2362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死亡及各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的轻重程度和部位。结果:某医院9913例住院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2362例(23.8%),新生儿窒息病死率为1.6%;新生儿窒息者中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为84.2%,其中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为45.1%,各器官功能损害的好发部位前3位依次为心脏损害(60.6%)、代谢损害(29.6%)及脑损害(24.4%);重度窒息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易导致心脏、代谢及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且重度窒息患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窒息 病死率 器官功能损害 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和胎心监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邓玉娟 张艳梅 黎志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8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和胎心监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7月来我院分娩出生的新生儿675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131例,按照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75例,重度窒息56例。按照是否存在羊水污染及程度分为羊水清亮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和胎心监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7月来我院分娩出生的新生儿675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131例,按照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75例,重度窒息56例。按照是否存在羊水污染及程度分为羊水清亮26例,Ⅲ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31例,Ⅱ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48例,Ⅰ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26例。结果羊水污染的新生儿窒息率与羊水清亮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清亮新生儿胎心监测异常发生率与不同程度羊水污染新生儿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羊水污染、Ⅱ度羊水污染及Ⅰ度羊水污染新生儿胎心监测异常发生率依次降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及胎心监护相关性较大,产科临床医师要对分娩的全过程密切关注,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羊水污染 胎心监护
下载PDF
血清乳酸水平与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蒋丽军 吴明赴 张龙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观察动脉血清乳酸水平、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从而评价乳酸、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aEEG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儿... 目的观察动脉血清乳酸水平、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从而评价乳酸、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aEEG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60例,按窒息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22例,重度窒息组38例;按复苏纠正所需时间分为复苏5min纠正组26例,复苏10min纠正组24例,复苏10min以上纠正组10例;按乳酸清除水平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15例,高乳酸清除率组45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51例,死亡组9例。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6h后进行动脉血乳酸检测,并观察aEEG变化,统计分析乳酸、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aEEG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窒息组入院时和治疗6h后乳酸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pH值、碱剩余值、Apgar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aEEG异常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0min以上纠正组患儿入院时和治疗6h后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复苏10min及5min纠正组患儿,pH值、碱剩余值、Apgar评分均低于复苏10min及5min纠正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时和治疗6h后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H值、碱剩余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乳酸清除率组、高乳酸清除率组患儿入院时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异常患儿入院时乳酸水平高于aEEG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清乳酸水平、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及aEEG是新生儿窒息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以及预后评估的较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乳酸 乳酸清除率 振幅整合脑电图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新生儿科2013—2018年住院患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燕丽 孜拉亚提·艾尼瓦尔 刘勋 《新疆医学》 2019年第7期705-70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科住院患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住院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3-2018年住院死亡新生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2018年共收治新生儿17374例,死亡751例(包括在...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科住院患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住院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3-2018年住院死亡新生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2018年共收治新生儿17374例,死亡751例(包括在院死亡166例和自动出院后死亡585例),病死率4.32%;死亡新生儿男女性别之比为2.05:1;早产儿占死亡新生儿的73.1%;低出生体重儿占死亡新生儿的62.4%;81.5%的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出生7 d内;72.3%的死亡新生儿合并异常产科因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死亡的首位死因,占早产儿死因构成的82.7%;足月儿的主要死因为感染性疾病和重度窒息及相关并发症,两者占足月儿死因构成的73.3%。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避免早产,及时给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或高危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积极开展复苏技术培训,增加医保报销比例,减少放弃率,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死亡原因 病死率 重度窒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产房护理中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彩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产房护理中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110例产妇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55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产房护理中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110例产妇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55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78.18%是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4.55%,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两组产妇的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情况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中予以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使新生儿窒息率及难产率的发生降低,而且还能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率 产妇难产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预案管理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韦婷 王丹妮 赵马丁 《医院管理论坛》 2019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讨论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和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与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72例发生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按预案管理实施时间,将患儿分成两组,其中将2017年1月至8月未实... 目的讨论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和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与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72例发生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按预案管理实施时间,将患儿分成两组,其中将2017年1月至8月未实施预案管理收治的3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另将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实施预案管理后收治的37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预案管理实施前后患儿抢救成功率,新生儿评分(Apgar)以及患儿家属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5);复苏后5分钟时,两组患儿Apgar评分均较复苏前升高,且观察组患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抢救及护理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77.14%)(p<0.05)。结论预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显著改善患儿身体状况,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管理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案管理 新生儿重度窒息 抢救成功率 护理管理 APGAR评分 满意度
下载PDF
胎心监护在产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丽汾 蔡瑞芬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4期2121-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3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全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照组30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听诊胎心。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3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全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照组30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听诊胎心。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能有效指导产程处理,决定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率
下载PDF
Apgar评分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心率变异性的关联性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宏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11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探讨Apgar评分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心率变异性(HRV)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0—10~2014-05出生窒息的新生儿63例及健康新生儿40名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新生儿的心电图进行24h全程动态记录,对24h窦性心律进行HRV时域分析,分析指标包... 目的探讨Apgar评分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心率变异性(HRV)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0—10~2014-05出生窒息的新生儿63例及健康新生儿40名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新生儿的心电图进行24h全程动态记录,对24h窦性心律进行HRV时域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每5min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正常RR间期标准差〉50ms的百分比(PNNS0)。根据窒息新生儿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将所有窒息新生儿分为Apgar≤7分(重度窒息组21例),Apgar〉7分(轻度窒息组42例)。所有新生儿于出生后第3天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HRV变化。结果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最慢心率、最快心率、平均心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重度窒息组又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的SDNN、SDANN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重度窒息组又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会造成自主神经功能损伤,Apgar评分联合HRV时域参数可作为新生儿自主神经功能损伤判断的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窒息缺氧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AR评分 重度窒息新生儿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后心率变异性研究
15
作者 吴本清 朱松杰 徐位仁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美国CompasXMHolter分析系统检测22例窒息新生儿和21例正常新生儿的心率变异性。结果新生儿窒息后早期及恢复期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美国CompasXMHolter分析系统检测22例窒息新生儿和21例正常新生儿的心率变异性。结果新生儿窒息后早期及恢复期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SDNN、SDNNIDX、HRVI与24h最慢心率负相关(r=-0.43~-0.57,P<0.01),SDNNIDX与24h最快心率正相关(r=0.29,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并影响心率的改变。心率变异性参数是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较稳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心率变异性 心电图
下载PDF
横切口剖宫产腹直肌肌腱离断术作用探讨(附45例报告)
16
作者 何盛彬 徐先明 《九江医学》 1996年第2期86-88,共3页
本文报道采用横切口腹直肌肌腱离断术45例(实验组),与常规横切口腹直肌钝性分离术66例(对照组)相比,两组切开皮肤到进入腹腔时间、切开皮肤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而... 本文报道采用横切口腹直肌肌腱离断术45例(实验组),与常规横切口腹直肌钝性分离术66例(对照组)相比,两组切开皮肤到进入腹腔时间、切开皮肤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而切开子宫壁到胎儿完全娩出时间,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作者认为横切口腹直肌肌腱离断术除具有常规术式的优点外,对降低新生儿窒息有更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横切口 腹直肌 肌腱离断术
下载PDF
新生儿复苏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17
作者 朱翠筠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1期58-59,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复苏的方式,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方法抽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出现窒息的新生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并行新式复苏法予以抢救治疗,以2002年8月~2004年8月出现窒息的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复苏法治疗,... 目的:研究新生儿复苏的方式,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方法抽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出现窒息的新生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并行新式复苏法予以抢救治疗,以2002年8月~2004年8月出现窒息的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复苏法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短期存活率为95.0%,长期存活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和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新生儿出现窒息症状时,应根据其临床症状采用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复苏,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新式复苏法 存活率
下载PDF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朱明慧 陈烨 苏慧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2期182-183,共2页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羊水多少与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1月我院产科足月妊娠300例产妇,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与羊水量正常的孕妇在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别。结果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的剖宫产率、羊水...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羊水多少与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1月我院产科足月妊娠300例产妇,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与羊水量正常的孕妇在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别。结果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的剖宫产率、羊水III度浊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羊水量正常的孕妇,差异明显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孕妇及新生儿影响明显,应重视孕晚期产前检查,应重视产前检查,加强围产宣教力度,及时发现羊水及胎儿发育异常,及早干预,可显著改善围产儿预后,提高产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过少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率
下载PDF
不同时期新生儿新法复苏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顺周 林建国 +2 位作者 朱惠清 张春兰 廖小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935-293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新法复苏不同时期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7月该院出生的新生儿,应用新复苏方法抢救,同时不断加强医务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操作熟练程度。根...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新法复苏不同时期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7月该院出生的新生儿,应用新复苏方法抢救,同时不断加强医务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操作熟练程度。根据新生儿出生先后分为前期组(2007年7月~2008年7月),后期组(2008年8月~2009年7月),观察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窒息死亡率,并对比其中的差异。结果:后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75%)、窒息死亡率(2.63%)均低于前期组(7.03%、1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应用新生儿新法复苏术并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对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复苏 病死率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动脉血乳酸变化对重度窒息新生儿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荣平 李晓英 +1 位作者 顾春燕 郑倩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780-782,786,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在评估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NICU收治的11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根据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27例,存活组88例;分别统计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乳酸和乳酸清除率...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在评估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NICU收治的11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根据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27例,存活组88例;分别统计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值,并对乳酸、乳酸清除率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时间点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儿初始乳酸水平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h、2h、6h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乳酸清除率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44.64%VS.15.25%,P=0.001;32.14%VS.15.25%,P=0.033)。治疗后各时间点乳酸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1h、2h、6h的乳酸清除率与预后呈负相关。治疗后各个时点乳酸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0.719、0.835,乳酸清除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0.784、0.898。结论重度窒息患儿乳酸清除率低提示预后不良,抢救后6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是预测重度窒息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乳酸 乳酸清除率 重度窒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