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仲涛 李漠岩 +2 位作者 李建豪 董芳 郑江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跨境水资源确权与分配提供依据,利用全球地表水数据集研究2001~2020年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并结合降水、温度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伊...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跨境水资源确权与分配提供依据,利用全球地表水数据集研究2001~2020年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并结合降水、温度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伊犁河流域陆表水域面积增加661 km^(2),主要增加在中国境外巴尔喀什湖南部和境内流域。②20 a间大于1 km^(2)的陆表水域增加41个,大于5 km^(2)的陆表水域增加14个,巴尔喀什湖水体面积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卡普恰盖水库水体面积呈下降趋势。③中国境内陆表水域面积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境内陆表水域面积变化主导因素;耕地面积变化是影响境外陆表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成果可为伊犁河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及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水域面积 时空特征 趋势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伊犁河流域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新垦盐渍荒地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霍琳 张晓贺 +4 位作者 杨思存 逄焕成 王成宝 李玉义 姜万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3-178,共6页
在甘肃引黄高扬程灌区,设置了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新垦盐渍荒地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增幅在13.4%-168.8%,过量施用氮肥会对玉米叶片造成伤害,影响秸秆产量,肥料配施条件下无论是... 在甘肃引黄高扬程灌区,设置了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新垦盐渍荒地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增幅在13.4%-168.8%,过量施用氮肥会对玉米叶片造成伤害,影响秸秆产量,肥料配施条件下无论是中氮(300 kg·hm-2)还是高氮(600 kg·hm-2),有机肥的作用都非常突出。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籽粒是吸氮和吸磷的主体,秸秆是吸钾的主体,有机无机肥配施能促进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14.47%-20.74%,氮肥偏生产力为11.06-25.69 kg·kg-1,氮肥农学效率为3.04-11.40 kg·kg-1,氮肥生理效率为20.08-56.63 kg·kg-1,总体都比较偏低,主要原因是有机肥当季利用率低,对氮素总量的贡献太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新垦盐渍荒地 有机无机肥配施 养分吸收量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垦盐碱荒地盐分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贺 杨思存 +3 位作者 陈英 王成宝 姜万礼 霍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在甘肃引黄灌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新垦盐碱荒地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征和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12、M24处理在0-60 cm土层平均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60-80、80-100 cm土层各处理盐分含量变化没有明显规... 在甘肃引黄灌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新垦盐碱荒地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征和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12、M24处理在0-60 cm土层平均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60-80、80-100 cm土层各处理盐分含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土壤脱盐和返盐主要发生在60 cm 以上土层,一季作物收获后的平均脱盐率大致在45%,第2年春季的返盐率大致在38%;M12、M24处理的脱盐效果最优,达到64.88%和68.37%;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脱盐效果、抑制土壤返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新垦盐碱荒地 剖面分布特征 脱盐率 有机肥
下载PDF
茅洲河流域再生水补水方案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赵思远 唐颖栋 +6 位作者 唐晓斌 周欣星 遇光禄 郑元格 杨明轩 张凤山 周梅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清水补给”是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以深莞茅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法论证再生水补水水量,综合考虑雨后面源污染等因素开展再生水补水方案优化研究,优化后的再生水补水方案对河道水质与换水频率改善效果显... “清水补给”是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以深莞茅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法论证再生水补水水量,综合考虑雨后面源污染等因素开展再生水补水方案优化研究,优化后的再生水补水方案对河道水质与换水频率改善效果显著,且雨后河道水质3 d内即可恢复达标。以茅洲河流域再生水补水工程为例,采取“补水规模论证+泵站管道冗余设计+雨后水质恢复”的技术思路,构建了总补水规模达150×10^(4) m^(3)/d的全流域河道再生水补水时空多点动态调配系统,可为国内外类似城市高密度建成区雨源性河道再生水补水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洲河流域 高密度建成区 面源污染 再生水补水 清水补给 雨后水质恢复 时空多点动态调配系统
原文传递
新疆伊犁河谷新垦区生态需水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忠升 陈亚宁 +1 位作者 陈亚鹏 李卫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1-557,共7页
利用新疆伊犁河谷新垦区1985年、2000年和200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1985—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面积及生态用水定额资料,剖析了新垦区24a来生态需水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24a间,伊犁河... 利用新疆伊犁河谷新垦区1985年、2000年和200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1985—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面积及生态用水定额资料,剖析了新垦区24a来生态需水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24a间,伊犁河谷新垦区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耕地扩张的同时,维持生态稳定的草地急剧减少,表征生态退化的盐碱地和沙地呈快速增加趋势;②研究时期内,新垦区生态需水量增加了2.811亿m3,各地类对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旱地、水田和水域对其影响最为显著。③新垦区农业开发程度较高,耕地已经成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生态需水量一直占据首位,致使人工生态需水量远高于天然生态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需水 响应 伊犁河谷新垦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