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valence of Antibodies to HIV among Students of Selected Tertiary Schools in Two Southwest States, Nigeria
1
作者 Gabriel Olugbenga Daramola Adekemi Olubukunola Oluyege +8 位作者 Helen Abike Edogun Amos Olakunle Ojerinde Babatunde Ajayi Olofinbiyi Ayodele Oluwaseun Ajayi Olugbenga Omoniyi Ajala Ogunbola Ogunfolakan Adebimpe Egbebi Clement Olawale Esan Adegboyega Oladele Agbaje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7年第8期83-96,共14页
Young adults generally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groups of individuals who are particularly at risk of contracting HIV/AIDS and under-graduates constitute a very significant subset among these young adults. T... Young adults generally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groups of individuals who are particularly at risk of contracting HIV/AIDS and under-graduates constitute a very significant subset among these young adult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specific factors that put undergraduates in ten selected tertiary institutions in southwest Nigeria at risk of contracting HIVAIDS, as well as determine HIV prevalence in these campuses and the viral load of positive subjects. 1000 undergraduate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over a period of forty-two months. Baseline retroviral screening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rapid commercial test-kit, DETERMINE&reg;. Confirmator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positive samples using Enzyme Immuno Assay (EIA) technique. The viral load of the positive samples was determined using Real Time PCR, while the CD4+ count was assayed using Cyflow technique. Four out of the 1000 subjects were confirmed to be positive, thus representing an overall prevalence rate of 0.4%. The CD4 count of the positive subjects were 479/L, 368/L, 420/L and 1063/L.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subjects’ samples using RT-PCR revealed that the level of viral RNA in two of the subjects’ was too low for detection, while the other two positive subjects had 20 cp/ml and 325 cp/ml of viral RNA in their samples. Analyses of both 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subjects’ questionnaires were carried out, so as to determine the probable risk-factors that predisposed the positive subjects to infection. Hypotheses tested at p < 0.05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at which the subjects were infected with HIV among the age-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OPREVALENCE HIV AIDS TERTIARY schools undergraduateS Ekiti Ondo
下载PDF
Israeli High School Graduates' Knowledge of the Holocaust: A Case Study
2
作者 Nitza Davidovitch Amir Haskel +2 位作者 Esther Wagner Shaked Jacobson-Meyzles Liraz Bahamam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7年第4期169-183,共15页
In November 2015, the Israeli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clared that the matriculation exam in history would no longer include the Holocaust, and instead students would be required to write a research paper. Following th... In November 2015, the Israeli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clared that the matriculation exam in history would no longer include the Holocaust, and instead students would be required to write a research paper. Following this decision, we wished to test the level of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Holocaust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xcluding those who study contemporary history, which includes Holocaust studies). For this purpose, 145 participants were sampled, students at four Israeli academic institutions: two universities and two colleges. The research question referred to remembe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Holocaust and the study took into account students' different personal, family,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having participated in the journey to Poland or not, having relatives who had died or survived the Holocaust, being religious or secular). The knowledge survey refers to terms from four areas: people, historical events during the Holocaust era, organizations that operated in that period, and places and methods of killing. In general, the level of knowledge was found to be very low (general knowledge score: 42.6 of 100).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scores by religion or participation in the journey to Poland, aside from knowledge about places and methods of killing, where we foun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ose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journey to Poland and those who did not. In addi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participants whose relatives had died in or had survived the Holocaust, or by either the number of years since high school graduation or gender. From the respondents' answers, it appears that high school studi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as the main perceived source of knowledge (90.4% referred to school as a main or additional knowledge source). When asked about the new exam format, the majority (52.1%) replied that they would prefer writing a research paper to taking an exam. The low level of knowledge that we found raises practical questions: Are the schools teaching correctly? Should the study program be reviewed? Are we providing the right highlights? What i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journey to Poland if 60% of the participants are not familiar, for example, with Mordechai Anielewicz? What can be don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Will the decision to exclude Holocaust topics from the high school finals in history and to require students to write a research paper, improve the situation? What is the future of remembrance in a generation that will have no Holocaust survivors to tell their personal story? It is necessary to check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hool as a primary source of knowledge and how to improve the study methods so that the knowledge will be preserved. Perhaps the informal teaching that includes the journey to Pol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should be used more often. Furthermore, despite students' support of the reform and the conception that writing a research paper is better than taking an exam about the Holocaust, there is a need to check what is included in this research paper and whether writing it on a specific subject connected to the Holocaust won't cause a situation where the students are only proficient in that subject with regard to the Holocaust. In additio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prepare a research paper should be considered. Indeed, the students replied that they would be capable of writing such a paper, but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deed have the necessary proficiency and t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OCAUS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KNOWLEDGE Israel high school graduates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段鸿斌 郭磊磊 +3 位作者 刘成 文志豪 陈重 毕晶晶 《化工设计通讯》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可持续性强的有效途径。学院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积极探... 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可持续性强的有效途径。学院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引企入校,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及师资融合等多举措并行。在提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在同类院校工程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制药工程 共建基地 本科院校
下载PDF
“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职应用型本科食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志杰 刘杰 盘赛昆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7期134-136,共3页
高职应用型本科项目的实施,为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探索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出有益探索。概述了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海洋大学联合开展的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 高职应用型本科项目的实施,为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探索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出有益探索。概述了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海洋大学联合开展的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项目(“4+0”项目)为例,探讨了“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食品人才的实施路径及协同育人成效,以期为同类项目实施和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校校企”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心理弹性对低年级本科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适应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辉 张梦洁 倪晓昉 《校园心理》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考察心理弹性对低年级本科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学校适应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大学生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的人口学资料调查问题对819名云南低年级本科生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心理弹性对低年级本科生... 目的考察心理弹性对低年级本科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学校适应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大学生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的人口学资料调查问题对819名云南低年级本科生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心理弹性对低年级本科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β=0.680,P<0.001),学校适应是心理弹性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95%CI(-0.429,-0.313)]和调节变量(β=0.007,P<0.05)。结论可以通过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或者促进学校适应来提高低年级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弹性 学校适应 低年级本科生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本科“五维”教育新生态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凯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教育信息化2.0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方式、专业教学的迭代升级,对促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办学定位需要坚持“职业”类型和“高等”层次属性并重,发... 教育信息化2.0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方式、专业教学的迭代升级,对促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办学定位需要坚持“职业”类型和“高等”层次属性并重,发展路径需要遵循“省级政府、教育部与职业本科院校”统筹规划联动,培养方式需要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办学资源+教师团队”与时俱进,专业教学需要倡导“发挥特色、注重实践与追求高质量”。结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发展理路,职业本科院校可从教学、学习、主体发展、动力、要素交互五个维度,构建以信息化、个性化、多样化、协同化、层次化为特征的职业本科“五维”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 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本科教育 新生态 办学定位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路径研究——基于高校与企业共轭的视角
7
作者 房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69-74,共6页
针对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存在的建设理念创新性不够、校企嵌入式合作不够、师资队伍匹配性不够、校企文化融合不够、“生态性”持续发展不够等问题,引入共轭理论,阐释其在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上的理论适切性,探索其共... 针对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存在的建设理念创新性不够、校企嵌入式合作不够、师资队伍匹配性不够、校企文化融合不够、“生态性”持续发展不够等问题,引入共轭理论,阐释其在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上的理论适切性,探索其共轭实现机制。通过分析高校与企业的共轭关系,树立系统发展、产学合作、需求导向、互动共赢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提出建设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实训内容与职业能力相融合、实训教师与企业导师相融合、实训文化与行业价值相融合“四个融合”实训基地构建模式,为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理论 实训基地 职业本科院校 校企合作
下载PDF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与理论建构研究
8
作者 邬宗国 欧美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0-35,49,共7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从鼓励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到国家引导本科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再到高职...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从鼓励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到国家引导本科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再到高职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职业教育学校,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借鉴模仿、独立探索、格局初定的演变历程。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各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也应运而生。归纳我国职业教育实务界和学术界关于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论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理论可概括为需求适应论、类型体系论和国际比较论等。但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理论构建中,还需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凸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取向,彰显职业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类型特征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
9
作者 韦善阳 徐述祺 +1 位作者 郑禄林 孙文吉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5期157-160,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本科生的要求逐渐提高,应届本科生的素质与能力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何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本科生的要求逐渐提高,应届本科生的素质与能力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何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从加强基础条件和综合提升实践能力等方面开展本科人才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本科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实现教育质量的良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教育 实践能力 工程实践 校企联合
下载PDF
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同富裕的角色与路径研究
10
作者 刘爱生 米艳玲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100,共10页
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扮演着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提升教育公平正义,以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多重角色。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富... 中小城市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扮演着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提升教育公平正义,以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多重角色。中小城市本科院校助力共富的实现路径在于深化校地合作,这要求中小城市本科院校与城市形成“共享价值”、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治理结构、改进教师评价机制,以及培育具有服务意识与精神的领导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小城市 本科院校 高质量发展 校地合作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在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媛媛 扶长青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学校归属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1年9月—10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对79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713...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学校归属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1年9月—10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对79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713名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心理韧性量表条目均分依次为(5.31±1.22)分、(3.83±0.93)分、(3.57±0.87)分。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两两间呈正相关(P<0.05)。学校归属感在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8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34%。结论领悟社会支持不仅能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产生直接影响,还能通过学校归属感对其心理弹性产生间接影响。护理教育者可从领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方面入手,助力护理本科生增强心理弹性,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本科生 领悟社会支持 学校归属感 心理弹性
下载PDF
知识生产新模式下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的适切性与多元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明欣 谭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6,共5页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接受着时代和实践的考验。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径恰与知识生产新模式的集群性、聚合性、创新性不谋而合,但现实中却呈现出办学思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接受着时代和实践的考验。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径恰与知识生产新模式的集群性、聚合性、创新性不谋而合,但现实中却呈现出办学思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切合、人才培养设计与产业转型升级不切合、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供给侧需求不切合的三重困境。实现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路径的改进与发展,应坚持“三个立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进行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打造、设计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职业本科教育 产教融合 集群性 聚合性 创新性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
13
作者 范玉川 朱从庆 朱乐青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7,共8页
目的:运用纵向研究——交叉滞后研究设计,探讨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和国际身体活动量表(短版),对上海市8所高校的604名大学生(52.81%男生)进行为期4个月、两阶段的追踪问卷调查。结... 目的:运用纵向研究——交叉滞后研究设计,探讨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和国际身体活动量表(短版),对上海市8所高校的604名大学生(52.81%男生)进行为期4个月、两阶段的追踪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校身体活动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优于女生),且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的在校身体活动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成瘾者低于非成瘾者);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在校身体活动具有跨时间稳定的负相关(P<0.01);交叉滞后分析显示,前测(T_1)网络成瘾对后测(T_2)在校身体活动的影响显著(P<0.001),前测(T_1)在校身体活动对后测(T_2)网络成瘾影响显著(P<0.05),且前者的影响效应大于后者,网络成瘾与在校身体活动交叉滞后效应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结论: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具有性别差异,在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间也存在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在校身体活动存在因果关系,其中网络成瘾是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原因变量,且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影响具有性别一致性。交叉滞后模型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在校身体活动的内在关联,可为改善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在校身体活动 交叉滞后分析
下载PDF
建设新型本科职业大学的价值方位、发展方向与行动方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叔亮 王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1,共6页
建设新型本科职业大学对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本科职业大学是有方向的高水平本科职业大学、有灵魂的高质量本科职业大学、有坐标的内涵式本科职业大学、有特色的示... 建设新型本科职业大学对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本科职业大学是有方向的高水平本科职业大学、有灵魂的高质量本科职业大学、有坐标的内涵式本科职业大学、有特色的示范性本科职业大学、有引领的标杆式本科职业大学。建设新型本科职业大学,应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专业建设理念,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坚定特色发展道路,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本科职业大学 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建设 办学模式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中本衔接培养人才的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策略——博弈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星 陈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70,共11页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中本衔接政策执行是教育行政部门、中职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基于个体利益进行多方博弈的过程,博弈主体的策略及其行为互动对政策目标达成具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浙江中本衔接政策...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中本衔接政策执行是教育行政部门、中职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基于个体利益进行多方博弈的过程,博弈主体的策略及其行为互动对政策目标达成具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浙江中本衔接政策执行存在招生、培养、评价方面的偏差。根据囚徒困境、委托—代理和智猪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多方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力量不均衡,引发个体理性背离集体理性、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搭便车等合作问题,造成政策发生执行偏差。矫正策略为:扩大招生规模,改革招生录取方式,强化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及完善交流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本衔接 政策执行偏差 博弈论
下载PDF
医学院校本科生全过程导师制实施意义和提升探究
16
作者 余尘 陈振瀚 +1 位作者 陈帅 陈雪清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18,49,共4页
为顺应医学教育战略改革,结合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对全过程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的重要意义、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推动与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出适应和服务信息时代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本科生 全过程 导师制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在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间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范生根 尹一然 +1 位作者 伍城成 卢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8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学校归属感在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3月16日至23日利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对241名大二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专业认同... 目的探讨学校归属感在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3月16日至23日利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对241名大二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专业认同、学习投入、学校归属感总分依次为(3.69±0.54)分、(3.77±0.65)分、(4.01±0.46)分,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关系(P<0.01),学校归属感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高校要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密切行业及校友联系、鼓励护生实习实践、提供支持保障、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等方式,增强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校归属感,促进两者良性互动,促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获得学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专业认同 学习投入 学校归属感
下载PDF
中国中学生及大学生学校投入常模的制定
18
作者 盖笑松 刘芳晴 +1 位作者 吴晓靓 王宏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435-444,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修订学校投入量表,调查中学及大学学生学校投入现状并建立学校投入全国常模。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对方便取样的42007名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学段学生的学校投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学校投入问卷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 本研究旨在修订学校投入量表,调查中学及大学学生学校投入现状并建立学校投入全国常模。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对方便取样的42007名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学段学生的学校投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学校投入问卷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度、信度和效度;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学校投入显著高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学校投入;家庭背景对学校投入的影响随学段上升而下降;建立了三个学段的学校投入全国平均分常模、百分等级常模及划界标准。结论:学校投入问卷适用于初中、高中及大学三个学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诊断,是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投入 常模 中学生 大学生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及育人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海花 解玉坤 《模具制造》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理念,课程思政的开展至关重要。分析了职业本科院校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并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探究“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明确专业课与课程思政之间... 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理念,课程思政的开展至关重要。分析了职业本科院校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并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探究“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明确专业课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思政与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之间融合激励机制的应用必要性,推动专业课教师积极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灵活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灵活应用教育平台来提高课程思政应用效果也能同时强化师资力量,形成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入配合的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机械类专业 课程思政 现状 育人机制
下载PDF
职业本科学校学科建设:知识基础、价值取向与行动路径
20
作者 邓小华 黄婷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19,共7页
学科是职业本科学校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科建设是提升职业本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知识论角度看,职业本科学校以技术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研究为己任,应选择技术学科作为主要学科进行建设;从目的论角度看,职业本科学校的学科建设不... 学科是职业本科学校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科建设是提升职业本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知识论角度看,职业本科学校以技术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研究为己任,应选择技术学科作为主要学科进行建设;从目的论角度看,职业本科学校的学科建设不是自为的,需秉持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以服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保持专业建设先进性为动力;从方法论视角看,要促进技术学科的发展和繁荣,职业本科学校应建立向外的组织化和向内的教育化两条学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学校 学科建设 技术学科 科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