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application of 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 in the observation of myopic control effect by orthokeratology lens in adolescents 被引量:8
1
作者 Ning-Jun Ni Fei-Yan Ma +5 位作者 Xiao-Mei Wu Xiao Liu Hong-Yan Zhang Yi-Fei Yu Mei-Chen Guo Sheng-Yong Zh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0期8985-8998,共14页
BACKGROUND Myopia,as one of the common ocular diseases,often occurs in adolescence.In addition to the harm from itself,it may also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Thus,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are attracting mor... BACKGROUND Myopia,as one of the common ocular diseases,often occurs in adolescence.In addition to the harm from itself,it may also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Thus,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Previou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single-focal glasses and orthokeratology lenses(OK lenses)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slowing down myopia and preventing high myopia.AIM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OK lenses and frame glasses against the increase of diopter in adolescent myopia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e OK lens.METHODS Changes in diopter and axial length were collected among 70 adolescent myopia patients(124 eyes)wearing OK lenses for 1 year(group A)and 59 adolescent myopia patients(113 eyes)wearing frame glasses(group B).Refractive states of their retina were inspected through 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The obtained hyperopic defocus was analyzed for the mechanism of OK lenses on slowing down the increase of myopic diopter by delaying the increase of ocular axis length and reducing the near hyperopia defocus.RESULTS Teenagers in groups A and B were divided into low myopia(0 D--3.00 D)and moderate myopia(-3.25 D--6.00 D),witho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 and age.After 1-year treatment,the increase of diopter and axis length and changes of retinal hyperopic defocus amount of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group B.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 linear analysis,the retinal defocus in the upper,lower,nasal,and temporal directions had almost the same effect on the total defocus.The amount of peripheral retinal defocus(15°-53°)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CONCLUSION 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 is progressive and instructive in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pectral refraction topography Myopia Retinal hyperopic defocus Eye axis DIOPTER orthokeratology lens Frame glasses
下载PDF
Orthokeratology lens related infections
2
作者 Kelvin Ho-Nam Wan Vishal Jhanji Alvin L Young 《World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4年第3期63-70,共8页
Orthokeratology is a reversible technique that temporarily changes the curvature of the cornea with the aim of addressing refractive errors. The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granted approval for usi... Orthokeratology is a reversible technique that temporarily changes the curvature of the cornea with the aim of addressing refractive errors. The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granted approval for using reverse geometry contact lenses to correct myopia without any age restric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pre-market applications to the FDA was rated as level Ⅱ evidence. Another unapproved use of 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 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myopic progression. Although orthokeratology is advocated to reduce myopic progression, there are limited long-term studies with substantial evidence of its benefits. Much of this evidence comes from non-robust experimental studies using historical or self-selected controls with relative high dropout rates. Although some positive result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emporarily reducing the myopic refractive error and its progression, the use of these lense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microbial keratitis. Microbial keratitis is a potentially vision-threatening adverse response associated with contact lens wear. In fact, contact lens wearhas been shown to be the predominant risk factor of microbial keratitis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Most of the published cases on 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 related microbial keratitis occurred in children or adolescents. Parents considering orthokeratology must make an informed decision about its temporary benefit and its potential for permanent loss of vision. The ophthalmic community should be reminded of the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of orthokera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keratology INFECTIONS Microbial keratitis CORNEA Corneal ulcer Contact lens MYOPIA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偏位对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离焦量的影响
3
作者 甘露 王季芳 赵武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OK镜)偏位对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离焦量的影响。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选择性收集持续配戴OK镜≥1个月的近视患者154例(234眼),根据角膜地形图离焦环位置将其分为正位组(118眼)和偏位组(116眼)。运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采...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OK镜)偏位对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离焦量的影响。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选择性收集持续配戴OK镜≥1个月的近视患者154例(234眼),根据角膜地形图离焦环位置将其分为正位组(118眼)和偏位组(116眼)。运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采集每位患者的视网膜周边离焦量数据,包括全视场角内的离焦值,15°、30°、45°视场角内的离焦值,上方、下方、颞侧、鼻侧眼底区域的离焦值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各指标的差异,多因素相关分析(广义估计方程)用于分析组内临床参数与视网膜周边离焦量的关系。结果 偏位组患者鼻侧视网膜周边离焦量显著低于正位组(t=2.668,P=0.008),其余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广义估计方程显示,年龄是上方视网膜周边离焦量的影响因素,二者呈正相关;角膜陡K是下方视网膜周边离焦量的影响因素,二者呈负相关;性别是颞侧视网膜周边离焦量的影响因素,女性OK镜配戴者所产生的颞侧视网膜周边离焦量更小;鼻侧视网膜周边离焦量的影响因素包含镜片是否偏位、眼别及患者年龄,其中鼻侧视网膜周边离焦量与年龄呈正相关,左眼鼻侧视网膜周边离焦量明显优于右眼。结论 OK镜亚临床水平的偏位可能使近视患者获得较好的鼻侧视网膜周边离焦量;近视患者视网膜周边离焦量受OK镜配戴者年龄、性别、角膜陡K、镜片偏位量及眼别等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偏位 周边离焦
下载PDF
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伴散光的效果及对角膜透明度、曲率、内皮细胞及知觉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莎莎 宿蕾艳 +2 位作者 张守康 杨丽梅 王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伴散光的效果及对角膜透明度、曲率、内皮细胞及知觉变化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114例近视伴散光青少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 目的探究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伴散光的效果及对角膜透明度、曲率、内皮细胞及知觉变化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114例近视伴散光青少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7例(114眼)和对照组57例(110眼)。对照组采用球面角膜塑形镜进行矫正,观察组使用Toric角膜塑形镜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效果[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值],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角膜结构学(角膜光密度值、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觉质量[对比敏感度函数(CSF)]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BCVA为0.72±0.18,显著高于对照组(0.67±0.16),散光值为(1.13±0.42)D,显著低于对照组[(1.54±0.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角膜光密度值、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中心曲率、眼球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不同频段(高、中、低)无眩光下CSF值分别为1.85±0.17、1.66±0.15、1.02±0.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9±0.15、1.61±0.14、0.89±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伴散光青少年患者配戴Toric角膜塑形镜能提高视觉质量,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控制近视的进展,且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Toric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球面设计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矫正效果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郡琦 王晓君 +2 位作者 张立华 李晓娜 侯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6-383,共8页
【目的】角膜形态以及角膜和塑形镜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塑形镜矫正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方法】使用超弹性本构建立角膜配戴塑形镜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不同曲率和厚度)以及角膜和塑形镜的材料参数,分析戴镜后角膜的生物力学... 【目的】角膜形态以及角膜和塑形镜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塑形镜矫正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方法】使用超弹性本构建立角膜配戴塑形镜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不同曲率和厚度)以及角膜和塑形镜的材料参数,分析戴镜后角膜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结果表明:角膜曲率变化4 m-1时,角膜中央区顶点处位移差值变化了15.7μm;角膜厚度变化75μm时,中央区顶点处位移差值变化了12.3μm;角膜材料参数k1值变化3倍时,角膜中央区顶点处位移差值的变化量为39.2μm,C10值变化4倍时位移差值的变化量为55.5μm,而塑形镜材料参数E值变化3倍时,位移差值的变化量仅为0.2μm.【结论】临床上采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时,需要充分考虑角膜形态和角膜本身的力学性能对矫正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塑形镜 有限元模拟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球差和彗差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守宽 彭庆生 张磊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近视作为全球高发疾病,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眼部健康。角膜塑形镜是一种能有效控制近视增长速度的硬性角膜接触镜,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探明。而高阶像差作为影响视觉质量的因素之一,在角膜塑形术后会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以球面像差(球差... 近视作为全球高发疾病,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眼部健康。角膜塑形镜是一种能有效控制近视增长速度的硬性角膜接触镜,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探明。而高阶像差作为影响视觉质量的因素之一,在角膜塑形术后会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以球面像差(球差)、彗形像差(彗差)较为关键。角膜塑形镜使角膜形态发生改变后,导致球差和彗差显著正向增加,球差和彗差的增加量与角膜塑形术后眼轴增长的速度呈显著负相关。球差与离焦和调节、彗差与散光和伪调节等存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中发挥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高阶像差 球差 彗差 近视 眼轴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几何设计参数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7
作者 吴丽敏 赵改平 +3 位作者 张泽众 项华中 陈齐欧 陈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2-749,共8页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不同几何设计参数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揭示OK镜影响角膜塑形机制。方法建立非球面OK镜和角巩膜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OK镜不同近视矫正度数对应几何设计参数改变对角膜前表面轮廓和曲率分布规律、...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不同几何设计参数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揭示OK镜影响角膜塑形机制。方法建立非球面OK镜和角巩膜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OK镜不同近视矫正度数对应几何设计参数改变对角膜前表面轮廓和曲率分布规律、角膜前表面和角膜基质层上表面von Mises应力(von Mises stress,VMS)和眼轴位移变化的影响。结果角膜前表面的应力集中出现在中周区和周边区,而基质层上表面的应力集中仅出现在中周区。OK镜基弧的矢高随着近视矫正度数增加而减小,矫正度数为-2.0、-3.0、-4.0、-5.0、-6.0 D时,角膜最大VMS比-1.0 D增加0.81%、1.86%、2.84%、3.81%和7.04%,角膜中央区的曲率比未戴镜时平均减少2.59、3.78、4.51、4.99、5.33、6.41 D。结论近视矫正度数增加使OK镜基弧的矢高减小,导致角膜中央曲率更加平坦。OK镜的基弧区对于近视矫正和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塑形镜 近视矫正度数 角膜塑形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近视防控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赖伟霞 刁春丽 +2 位作者 吴西西 丁锐 梁皓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46-949,共4页
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较高,且呈现低龄化、高度数化趋势。近视防控方法有药物干预、光学产品干预、行为干预和环境干预等。角膜塑形(OK)镜是能有效防控近视的光学产品。近视患者夜间佩戴OK镜,日间无需佩戴框架眼镜即可获得良好... 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较高,且呈现低龄化、高度数化趋势。近视防控方法有药物干预、光学产品干预、行为干预和环境干预等。角膜塑形(OK)镜是能有效防控近视的光学产品。近视患者夜间佩戴OK镜,日间无需佩戴框架眼镜即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还能有效延缓眼轴的增长。该文对夜戴型OK镜近视防控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防控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RT与VST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低E值角膜形态近视的控制效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霞 郭晓红 +4 位作者 佟莉杨 王莹 张晓瑾 张璐 徐凤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41-447,共7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CRT与VST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低E值角膜形态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1/2021-12于我院视光门诊就诊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取右眼数据用于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CRT与VST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低E值角膜形态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1/2021-12于我院视光门诊就诊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取右眼数据用于研究。按等效球镜分低度近视组(-1.00--3.00 D)和中度近视组(-3.25--5.00 D),各50例。组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T组和VST组,各25例。测量各组配戴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AL)、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点染分级、镜片偏位情况、MRT 15°-30°处视网膜近视离焦量。随访1.5 a。结果:低度近视中,CRT组和VST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裸眼视力各时间点无差异,中度近视数组塑形后裸眼视力CRT组优于VST组,两组1 d,1 wk的视力有差异(t=-9.474、-12.067,均P<0.01),其他时间点两组均无差异。戴镜后6 mo,1.5 a,低度近视、中度近视中CRT组和VST组AL增加量均无差异,但CRT组比VST组增长少。两组戴镜后6 mo,1.5 a的双眼BUT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无差异。从两组的角膜损伤来看CRT组角膜损伤低于VST组,但无差异(Z=-1.803,P=0.071),CRT组镜片偏位情况优于VST组(Z=-4.629,P<0.001);MRT 15°-30°处视网膜近视离焦量,低度近视中两组无差异,中度近视中1、3、6 mo离焦量有差异(t=-3.949,P=0.008;t=-5.833,P<0.001;t=-6.231,P<0.001),CRT组能产生更多的近视性离焦量。结论:对于对低E值角膜形态的患者,CRT采用角膜8 mm处的矢高值来验配,不局限于角膜E值,塑形更快,塑形后裸眼视力更好,特别对于中度近视能获得更好的白天视力,从控制近视来看,CRT验配中抬高反转区(RZD),产生小的中央光学区能产生更大的周边近视性离焦,但两组控制眼轴增长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的角膜损伤少,对近视控制安全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角膜E值 青少年近视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0.005%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低度近视的可行性和民族差异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国燕 崔金鹏 彭成江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观察0.005%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控制不同民族青少年低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民族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01/10就诊于我院的汉族、哈尼族低度近视患者246例246眼,其中试验组患者120例120眼采用0.005%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 目的:观察0.005%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控制不同民族青少年低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民族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01/10就诊于我院的汉族、哈尼族低度近视患者246例246眼,其中试验组患者120例120眼采用0.005%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对照组患者126例126眼采用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戴镜前、戴镜1 a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眼压、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戴镜1 a,试验组患者AL和SE变化量(0.16±0.35 mm、-0.39±0.47 D)低于对照组(0.22±0.89 mm、-0.48±0.54 D),裸眼视力(LogMAR)优于对照组(0.11±0.25 vs 0.14±0.19)(P<0.05),BUT、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均有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且两组中汉族和哈尼族患者裸眼视力、AL及SE变化量比较均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0.005%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延缓青少年低度近视进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民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滴眼液 角膜塑形镜 近视 少数民族 基层医院
下载PDF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近视青少年角膜屈光度、角膜内皮及眼轴增长的影响
11
作者 王琼 王瑞 +2 位作者 林江 周仕萍 毛馨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近视青少年角膜屈光度、角膜内皮及眼轴增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近视(-1.00 D~-3.50 D)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所选基弧区设计的不同角膜塑形镜分为两组,基弧区球面设计为S组(n=50);基弧区... 目的:探讨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近视青少年角膜屈光度、角膜内皮及眼轴增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近视(-1.00 D~-3.50 D)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所选基弧区设计的不同角膜塑形镜分为两组,基弧区球面设计为S组(n=50);基弧区非球面设计为A组(n=48)。比较两组患者戴镜前及配戴3个月后角膜地形图上角膜4个轴方向及顶点处角膜的屈光力值、角膜相对屈光力,戴镜前及1年后角膜内皮相关系数与眼轴。结果:S组除T1、S1、I1.5,A组除I1外其余各点位角膜相对屈光力均发生变化(P<0.05),两组戴后角膜相对屈光力由戴前的负屈光力朝正屈光力方向改变。戴镜后两组在角膜直径3 mm内的各点位上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S组眼轴增长(0.31±0.20)mm,A组增长(0.20±0.19)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近视青少年佩戴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后角膜相对屈光力朝正屈光力方向改变,在角膜直径3 mm内表现出更明显的非球面治疗区,眼轴增长更慢,对角膜内皮相关指数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青少年 角膜塑形镜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 角膜屈光度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对不同屈光度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如侠 王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应用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93例(171眼)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将其分为低度数组(88眼,–0.5D至... 目的 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应用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93例(171眼)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将其分为低度数组(88眼,–0.5D至–3.0D)和中度数组(83眼,–3.0D至–6.0D)。比较两组戴镜前后的裸眼远视力、屈光度、眼轴、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结果 戴镜1年后,低度数组眼轴增长显著大于中度数组(Z=–2.035,P=0.042)。戴镜1年后,两组的裸眼远视力均显著高于本组戴镜前(P<0.05),中度数组的视力增长幅度显著大于低度数组(P<0.05);两组的等效球镜度数均显著小于本组戴镜前(P<0.05),中度数组的等效球镜度数减少幅度显著大于低度数组(P<0.05)。戴镜1年后,两组的BUT均显著短于本组戴镜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少于本组戴镜前(P<0.05),但两组的BUT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P=0.157)。结论 角膜塑形镜对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安全性,而对中度近视的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屈光度 近视 安全性 青少年儿童
下载PDF
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文捷 伍晓辉 +2 位作者 冯怡 黄旭 牟章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比较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与传统“面对面”验配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初步评估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同一医师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儿65例(122眼)为试验... 目的比较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与传统“面对面”验配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初步评估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同一医师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儿65例(122眼)为试验组,同期“面对面”验配的近视患儿71例(139眼)为对照组,配戴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种验配方式的有效性(包括戴镜视力、戴镜球镜度数、镜片配适分级、裸眼视力、镜片偏心距离)和安全性(角膜上皮点状着色分级)。结果两组戴镜1d时戴镜视力、戴镜球镜度数及镜片配适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戴镜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镜片偏心距离、角膜上皮点状着色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远程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Stacking集成学习应用于近视矫正中的角膜塑形镜临床验配
14
作者 巩家铭 李康妹 +3 位作者 胡俊 陈浩 曹倩倩 吴戈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针对角膜塑形(orthokeratology,OK)镜临床验配难度系数大和过程繁琐费力的问题,提出一种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预测OK镜参数值,实现OK镜智能验配。通过基于F检验的特征衍生和基于方差-改进Boruta算法的特征选择,构建出最适合目标变量的... 针对角膜塑形(orthokeratology,OK)镜临床验配难度系数大和过程繁琐费力的问题,提出一种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预测OK镜参数值,实现OK镜智能验配。通过基于F检验的特征衍生和基于方差-改进Boruta算法的特征选择,构建出最适合目标变量的特征集合。研究了以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作为第一层基学习器,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LR)作为第二层元学习器的stacking集成学习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高度一致,验证该模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临床验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OK)镜 特征工程 stacking集成模型 参数预测 智能验配
下载PDF
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治疗中度近视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维娜 张娟 +2 位作者 闫茹 王娟 曹珂欣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将中度近视患者按照基线期主观验光球镜度数分为A组(-3.00 D≤主观验光球镜度数≤-4.00 D)和B组(-4.00 D<主观验光球镜度数≤-5.00 D),分别检查患者基线期、戴镜1 d、1周、1个月和3个月后相应的眼科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戴镜后各随访... 将中度近视患者按照基线期主观验光球镜度数分为A组(-3.00 D≤主观验光球镜度数≤-4.00 D)和B组(-4.00 D<主观验光球镜度数≤-5.00 D),分别检查患者基线期、戴镜1 d、1周、1个月和3个月后相应的眼科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戴镜后各随访时间节点,2组患者裸眼远视力较基线期均显著提升(P<0.05)。戴镜1个月后,2组患者视力达到0.1 logMAR(小数视力0.8)的比例分别为88.9%和90.6%;戴镜3个月后,2组患者主观验光的球镜度、柱镜度、屈光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基线期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组改变量均高于A组(P<0.05)。中度近视患者配戴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提升患者裸眼远视力,降低屈光度,并且不影响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镜片配适度高,并发症少,配合双氧护理液使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中度近视 近视矫正 安全性
下载PDF
探讨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软镜对8~10岁儿童近视控制疗效比较
16
作者 吕耘 胡淋 +3 位作者 张明玥 李君 杜川望 谢晓佳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究8~10岁儿童使用角膜塑形镜(Ortho-k)和周边离焦软镜(DISCs)对近视防控效果比较。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儿童分为Ortho-k组和DISCs组,观察其在近视防控方面的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等效球镜(SE)及眼轴(AL)变化特点... 目的 探究8~10岁儿童使用角膜塑形镜(Ortho-k)和周边离焦软镜(DISCs)对近视防控效果比较。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儿童分为Ortho-k组和DISCs组,观察其在近视防控方面的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等效球镜(SE)及眼轴(AL)变化特点。结果 6月随访:两组的平均SE分别为(-3.30±1.27)D、(-3.09±1.31)D,平均AL分别为(24.83±0.89)mm、(24.75±0.94)mm。1年随访:两组的平均SE分别为(-3.49±1.24)D、(-3.32±1.29)D,平均AL分别为(24.96±0.88)mm、(24.92±0.92)mm。随访中:两组的SE和AL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发现两种近视矫正方式在近视防控中具有相似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周边离焦软镜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的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及预测模型构建和评价
17
作者 张华 高少芳 +1 位作者 赵欣 米金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的近视控制情况,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构建近视控制效果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改善青少年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后配戴OK镜的289例患者为OK镜配戴组,同期选取28...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的近视控制情况,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构建近视控制效果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改善青少年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后配戴OK镜的289例患者为OK镜配戴组,同期选取289例配戴框架眼镜患者为框架镜配戴组,观察配戴2年、4年后患者眼轴长度增加情况,并以配戴OK镜4年后患者眼轴长度变化量为依据分为近视控制良好组与控制不良组,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曲线)进行效能评价。结果配戴2年、4年后,OK镜配戴组患者屈光度增加值、眼轴长度增加值均低于框架镜配戴组(均为P<0.001)。两组患者间配戴前、配戴2年及4年后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及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基础眼轴长度、每日配戴时间、正确用眼卫生行为、瞳孔直径、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放学后做作业时间、每日睡眠时间达标是重要性排序前7的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学后做作业时间长是OK镜配戴患者近视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基础眼轴长度、瞳孔直径、每日配戴时间、用眼卫生行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是近视控制效果的因素;ROC曲线、校准曲线及DCA曲线提示,基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备较好的准确性、一致性及临床效用。结论OK镜具有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对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影响甚微,安全性较高,且放学后做作业时间、基础眼轴长度、瞳孔直径、每日配戴时间、用眼卫生行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是近视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而加强预测模型构建有助于对近视控制不良高危人群的识别,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随机森林 预测模型 近视 控制效果
下载PDF
不同后光学区直径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效果的Meta分析
18
作者 王文婷 乔璐 +1 位作者 陈乐民 彭绍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近视患者配戴不同后光学区直径角膜塑形镜后眼轴长度及治疗区直径的变化。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文种限中英文,收集配戴不同后光学... 目的 系统评价近视患者配戴不同后光学区直径角膜塑形镜后眼轴长度及治疗区直径的变化。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文种限中英文,收集配戴不同后光学区直径角膜塑形镜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员经过文献筛选和相关数据资料的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之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所纳入研究均以配戴常规后光学区直径的角膜塑形镜为对照组,配戴后光学区直径减小的角膜塑形镜为试验组。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437例459眼近视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6个月及12个月后,试验组眼轴长度变化均明显小于对照组(6个月:MD=-0.09,95%CI:-0.10~-0.07,Z=10.50,P<0.05;12个月:MD=-0.11,95%CI:-0.13~-0.09,Z=12.19,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不同时间点测定的治疗区直径大小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82,95%CI:-1.04~-0.59,Z=7.03,P<0.05)。结论 后光学区直径减小的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延缓近视患者眼轴长度的增长,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后光学区直径 META分析
下载PDF
低中度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1月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检测
19
作者 黄睿 金银铃 郑金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10-715,共6页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1 d、1周及1月时点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纳入初次验配OK镜的低中度近视青少年79例124眼,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屈光度组(SE为-0.75~3.00 D)40例57眼和中屈光度组(SE...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1 d、1周及1月时点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纳入初次验配OK镜的低中度近视青少年79例124眼,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屈光度组(SE为-0.75~3.00 D)40例57眼和中屈光度组(SE为-3.00~-6.00 D)39例67眼,于戴镜前及戴镜1 d、1周及1月时,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第一次压平时间(A1T)、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一次压平速率(A1V),峰值距离(PD)、最大形变幅度(HCDA)、最大压陷时曲率半径(HCR)、最大压陷时间(HCT),第二次压平时间(A2T)、第二次压平长度(A2L)、第二次压平速率(A2V),中央角膜厚度(CCT)及眼压(IOP)】。结果戴镜1 d时,低屈光度组IOP较戴镜前降低(P<0.05);戴镜1周与戴镜前及戴镜1 d时比较,低、中屈光度组A1T均缩短(P<0.05),PD、HCDA、A2T均增长(P<0.05),IOP均降低(P<0.05);低屈光度组较戴镜1 d时A1V增快、CCT变薄(P<0.05);中屈光度组CCT较戴镜前及戴镜1 d时均变薄(P<0.05),且ΔPD、ΔA2T小于低屈光度组(P<0.05),ΔCCT大于低屈光度组(P<0.05);戴镜1月时,两组A1T、PD、HCDA、A2T较戴镜前分别缩短、增大、增加、延长(P<0.05),A2V、IOP较戴镜1周时分别减慢、升高(P<0.05),CCT较戴镜1周时趋于稳定;低屈光度组HCR较戴镜1 d时减小(P<0.05),中屈光度组A1V较戴镜1周时减慢(P<0.05)。结论戴OK镜1周时,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最大,戴镜1月时各项指标趋于稳定,且中屈光度组变化更小、稳定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塑形镜 近视 青少年
下载PDF
周边屈光度在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朱杰 李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近视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周边屈光度,认为周边屈光度对眼球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黄斑中心凹而言,正视眼和远视眼的周边视网膜表现为近视离焦;近视眼的周边视网膜表现为远视离焦。因此,将视... 目的近视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周边屈光度,认为周边屈光度对眼球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黄斑中心凹而言,正视眼和远视眼的周边视网膜表现为近视离焦;近视眼的周边视网膜表现为远视离焦。因此,将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转变为近视性离焦可以控制近视进展。本文就眼周边屈光度与近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屈光度 儿童青少年近视 远视性离焦 角膜塑形镜 多焦软镜 阿托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