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pha radiolysis of nit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irradiated by 238Pu source 被引量:3
1
作者 Zhe Liu Zhong Fang +2 位作者 Liang Wang Hui He Ming-Zhang Li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74-83,共10页
Alpha radiolysis of nit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by a ^(238)Pu source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The time dependence of the nitrous acid yield on dose rate,nitric acid concentration,and nitrate i... Alpha radiolysis of nit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by a ^(238)Pu source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The time dependence of the nitrous acid yield on dose rate,nitric acid concentration,and nitrate ion concentration is studied.A novel kinetic model for the α-radiolysis of nit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is established,by considering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indicating the validity of our model to treat the reaction paths for gener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nitrous acid.It is shown that the redox reactions involving Pu cannot be neglected in theα-radiolysis of the solution.The results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α-ray radiolysis of aqueous nitr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diolysis nitric acid PLUTONIUM Aqueous solution Kinetic model Nitrous acid
下载PDF
Recovery of Lead from Sulfide Concentrate after Mechanochemical Activation Using Nitric Acid 被引量:1
2
作者 A.G.Kholmogorov O.N.Kononova +3 位作者 G.L.Pashkov L.V.Shashina V.P.Plekhanov A.A.Sabetskiy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1-95,共5页
Decomposition of lead sulfide concentrates in nitric acidic solutions after ferric(Ⅲ)nitrate addition and mechanical prepar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out that the decomposition can be achieved in HNO_(3... Decomposition of lead sulfide concentrates in nitric acidic solutions after ferric(Ⅲ)nitrate addition and mechanical prepar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out that the decomposition can be achieved in HNO_(3) solution(>1.5 mol·L^(-1))at the temperature above 85℃.The leaching rate of lead can be increased by means of mechanochemical activation.The use of[Fe(NO_(3))_(3)-HNO_(3)-H_(2)O]aqueous salt system allows the decomposition of lead sulfide concentrat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n this c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HNO_(3) does not exceed 0.05-0.1 mol.L^(-1),The degree of lead recovery into solution from PbS concentrate reaches 99.3%-99.6c70 with the mechanochemical activation of this concentrate.The insoluble residues after the leaching contain SiO_(2),S^(0),FeCO_(3) and PbS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 sulfide concentrates nitric acidic solutions mechanochemicalactivation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rare earth ions from phosphate leach solution using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in concentrated nitric acid medium 被引量:7
3
作者 Qianlin Chen Xin Ma +2 位作者 Xin Zhang Yunqi Liu Ming Yu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190-1197,共8页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recover rare earths (REs) from wet-process phosphoric acid, in terms of extraction rate and selectivity, the current carrier di(2-ethlhexly) phosphate (D2EHPA) out there is still inferi...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recover rare earths (REs) from wet-process phosphoric acid, in terms of extraction rate and selectivity, the current carrier di(2-ethlhexly) phosphate (D2EHPA) out there is still inferior. Based on this question, our team modified D2EHPA to synthesize new extracta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rare earth ions (RE3+) from phosphate leach solution using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ELM) in concentrated nitric acid medium. The ELM system is made up of (RO)2P(O)OPh-COOH as carrier, polyisocrotyl succinimide (T154) as surfactant, sulfonated kerosene as diluent, phosphoric acid (H3PO4) as stripping solution. Different 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carrier, surfactant, stripping solution, volume ratio of oil phase to internal phase, and volume ratio of emulsion ratio to external phase were analyzed. The extraction of RE^3+ was evaluated by the yield of extraction. In addition, the demulsification process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proposed method of ELM using (RO)2P(O)OPh-COOH as carrier can he expected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simplify operation, and facilitated method for extractine RE^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Rare earth nitric acid Extraction rate Phosphate rock Stripping solution
原文传递
醇酮废水硝酸氧化液分离己二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娟 邵英贵 +3 位作者 唐丽华 贾长英 徐铁军 闫成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研究了从以醇酮废水为原料生产混合二元酸的硝酸氧化液中分离已二酸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条件,采用结晶-活性炭脱色-重结晶的方法,先由醇酮废水硝酸氧化液中结晶分离出粗己二酸,再对粗己二酸进行脱色、重结晶,干燥得到精己二酸。己二酸... 研究了从以醇酮废水为原料生产混合二元酸的硝酸氧化液中分离已二酸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条件,采用结晶-活性炭脱色-重结晶的方法,先由醇酮废水硝酸氧化液中结晶分离出粗己二酸,再对粗己二酸进行脱色、重结晶,干燥得到精己二酸。己二酸的结晶条件:结晶时间180min、结晶终温不低于35℃;粗己二酸活性炭脱色条件:脱色温度75℃、活性炭加入量为粗己二酸的8%、脱色时间90min。分离出的己二酸与混合二元酸的质量比为1:2,己二酸产品的纯度为99%以上、熔点151~152℃、Pt—Co色号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酮废水 硝酸氧化液 分离 己二酸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用方铅矿的硝酸酸解液合成铅铬黄的工艺探索 被引量:12
5
作者 韦薇 高天荣 张振杰 《云南化工》 CAS 2004年第5期46-47,共2页
 应用方铅矿的硝酸酸解液可生产出多种铅产品,其中合成铅铬黄是比较便捷的一种。本文探索了用该酸解液合成铅铬黄产品的有效工艺方法。
关键词 酸解 合成 铬黄 硝酸 工艺方法 方铅矿
下载PDF
扩散渗析回收含铜退镀液中的硝酸 被引量:9
6
作者 孙亚辉 肖连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5,共6页
采用扩散渗析法回收含铜退镀液中的HNO3,考察流量、流量比、温度等因素对硝酸的回收率、回收液中硝酸浓度以及铜和镍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将单级扩散渗析仪改装成新的三级扩散渗析仪,考察了三级逆流扩散渗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单级扩散渗析... 采用扩散渗析法回收含铜退镀液中的HNO3,考察流量、流量比、温度等因素对硝酸的回收率、回收液中硝酸浓度以及铜和镍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将单级扩散渗析仪改装成新的三级扩散渗析仪,考察了三级逆流扩散渗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单级扩散渗析的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水/料的流比为1∶1、流量90 mL/h、温度19℃,其硝酸回收率为86.95%、回收浓度6.04mol/L、Cu2+和Ni 2+的截留率分别为90.19%、92.71%.相对于单级扩散渗析,自行改装的三级扩散渗析过程能达到更高回收酸浓度和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料液.在含铜退镀液体系下,利用国产扩散膜实现了扩散渗析对于H+和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分离,同时达到了回收硝酸浓度高于原退镀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退镀液 扩散渗析 回收硝酸
下载PDF
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铝靶后处理工艺料液中硝酸铝和硝酸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定明 张永申 +3 位作者 张彤 刘金平 朱海巧 张丽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1年第12期18-25,共8页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铝靶件后处理工艺料液中的硝酸铝和硝酸。利用三价铝离子和氢离子在近红外区的特殊吸收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铝靶件后处理工艺料液中硝酸铝和硝酸含量的直接测定方法。硝酸铝和硝酸的浓度测量范...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铝靶件后处理工艺料液中的硝酸铝和硝酸。利用三价铝离子和氢离子在近红外区的特殊吸收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铝靶件后处理工艺料液中硝酸铝和硝酸含量的直接测定方法。硝酸铝和硝酸的浓度测量范围分别为0.20-2.21、0.20–6.00 mol/L,模拟样品中硝酸铝和硝酸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n=6)。该方法可用于相关工艺流程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靶件 溶解液 硝酸铝 硝酸 吸收光谱
下载PDF
复方硝酸溶液处理尖锐湿疣皮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汝芝 朱文元 +2 位作者 韩洪方 高人燕 陈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硝酸溶液(商品名:思可得)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作用。方法:2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制成标本用思可得涂抹,并以鬼臼毒素作对照,分别检测2种药物首次用药和重复用药后,皮损内HPV6/1... 目的:探讨复方硝酸溶液(商品名:思可得)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作用。方法:2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制成标本用思可得涂抹,并以鬼臼毒素作对照,分别检测2种药物首次用药和重复用药后,皮损内HPV6/11DNA的检出率,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思可得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单次用药后,思可得组HPV6/11DNA的检出率为20%,鬼臼毒素组的检出率为70%。重复用药后,思可得组HPV-DNA阳性率为5%,鬼臼毒素组为40%。用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标本呈凝固性坏死。HaCaT细胞经0.1~5.0μl/mL思可得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经1.0~3.0μl/mL思可得处理48h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凋亡峰。结论:思可得治疗尖锐湿疣,除化学性破坏组织外,尚有抗病毒作用,重复用药作用更强,有利于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思可得对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硝酸溶液 复方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枸橼酸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液对外周细胞因子和NOS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贾利宁 杨阳 +1 位作者 桂保松 田普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液对外周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前4周行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对照组),后4周行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实验组)。观察透析前后单... 目的:研究枸橼酸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液对外周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前4周行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对照组),后4周行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实验组)。观察透析前后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透析前、后及第4周透析后,测定外周血IL-1β、TNF-α及TNOS和iNOS的吸光度,分别计算TNOS和iNOS的活力。结果:透析后实验组单核细胞数明显下降;透析前两组TNF-α、IL-1β、TNOS和iNOS水平没有差异,透析后及第4周透析后,对照组增高均较实验组明显。结论:枸橼酸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液能减少透析过程中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枸橼碳酸氢盐 细胞因子类 一氧代氮合酶 透析液
下载PDF
四水硝酸钙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语晴 李军 +1 位作者 罗建洪 杨兆鹏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5,共4页
实验考察了四水硝酸钙在实际体系即硝酸酸解磷矿后所得的酸解液中,在混合悬浮混合排出(MSMPR)结晶器里,在19℃条件下,不同停留时间对其结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得到其成核速率与悬浮密度、生长速率的关系式:B0=5.209 8×104MT1.056 3G... 实验考察了四水硝酸钙在实际体系即硝酸酸解磷矿后所得的酸解液中,在混合悬浮混合排出(MSMPR)结晶器里,在19℃条件下,不同停留时间对其结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得到其成核速率与悬浮密度、生长速率的关系式:B0=5.209 8×104MT1.056 3G1.109 4。此外,还考察了在实际体系中,在19℃、45 min停留时间条件下,不同搅拌速率对四水硝酸钙结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得到关联式:B0=1.732 5×103MT1.037 1G1.021 3np0.606 6。将实际体系下得到的两式与文献中Ca(NO3)2-H2O和Ca(NO3)2-H3PO4-HNO3-H2O体系下的两式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对实际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硝酸酸解液 四水硝酸钙 MSMPR结晶器 结晶动力学
下载PDF
从多金属精矿中湿法综合回收金银铜铅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光祥 石伟 +1 位作者 涂桃枝 韩宝玲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38,共6页
对于含金、银、铜、铅的浮选精矿,为综合回收其中的金、银、铜、铅,进行了六种湿法方案的对照研究,以氨浸脱铜硝酸脱铅氰化提金银方案为优,金、银、铜、铅的回收率分别可达95%、85%、90%及98%,并对此方案进行了批... 对于含金、银、铜、铅的浮选精矿,为综合回收其中的金、银、铜、铅,进行了六种湿法方案的对照研究,以氨浸脱铜硝酸脱铅氰化提金银方案为优,金、银、铜、铅的回收率分别可达95%、85%、90%及98%,并对此方案进行了批料为5kg规模的全工艺流程验证试验及半工业验证试验,结果与小型实验一致。该工艺氧化氨浸脱铜在80℃及80kPa下操作,操作简单,金属综合回收率高,易于工程实施,氨及硝酸可循环使用,所得产品为氧化铜、氧化铅及金、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回收 多金属矿 湿法冶炼
下载PDF
用超声波速度方法测试硝酸溶液浓度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镇清 《测试技术学报》 1996年第1期34-39,共6页
用超声波分析溶液浓度的方法是基于声速与溶液组份的关系,这种关系还受到温度的较大影响。本文报道了超声速度与硝酸溶液浓度、温度关系的测量工作。实验结果显示,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00%范围内,声速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在温度为10... 用超声波分析溶液浓度的方法是基于声速与溶液组份的关系,这种关系还受到温度的较大影响。本文报道了超声速度与硝酸溶液浓度、温度关系的测量工作。实验结果显示,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00%范围内,声速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在温度为10~55℃范围内,声速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纯HNO_3液体的声速-浓度关系。本文还给出了声速法测硝酸浓度的智能仪器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溶液 浓度 测试 超声波
下载PDF
用5208萃取剂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铀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彦新 金绮珍 张蓉芳 《铀矿冶》 CAS 1991年第3期31-38,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烷基膦酸酯萃取剂(5208)从人工配制的模拟溶液中萃取硝酸铀酰及分离杂质的性能,并与现在广泛使用的TBP萃取剂作了对比。证明该种萃取剂萃取铀的能力强,若用它代替TBP,将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萃取 硝酸溶液 萃取剂
下载PDF
硅基阴离子交换剂吸附Tc(Ⅶ)
14
作者 孔彦荣 贾永芬 +3 位作者 李辉波 王孝荣 王辉 娄海林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9-363,共5页
主要研究了硅基阴离子交换剂(以下简称SiR4N)在硝酸溶液中对Tc(Ⅶ)的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0.50mol/L HNO3介质中,SiR4N对Tc(Ⅶ)的吸附分配系数为370mL/g,吸附平衡时间为35min;机理研究表明,Tc(Ⅶ)主要以TcO-4阴离子的形式... 主要研究了硅基阴离子交换剂(以下简称SiR4N)在硝酸溶液中对Tc(Ⅶ)的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0.50mol/L HNO3介质中,SiR4N对Tc(Ⅶ)的吸附分配系数为370mL/g,吸附平衡时间为35min;机理研究表明,Tc(Ⅶ)主要以TcO-4阴离子的形式被SiR4N吸附;SiR4N对Tc(Ⅶ)的吸附等温线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属单分子层吸附,吸附热为-18.48kJ/mol;在0.50mol/L HNO3介质中SiR4N对Tc(Ⅶ)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0.30mmol/g(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Ⅶ) SiR4N 阴离子交换 硝酸
下载PDF
复方硝酸溶液治疗尖锐湿疣30例
15
作者 吴波 余振东 +1 位作者 刘颜 程滨珠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6期486-487,共2页
目的评价复方硝酸溶液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尖锐湿疣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硝酸溶液局部外涂,1周1次,疗程3周;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随访3个月以观察复发率。结果治... 目的评价复方硝酸溶液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尖锐湿疣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硝酸溶液局部外涂,1周1次,疗程3周;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随访3个月以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0%,有效率96.7%,复发2例,复发率6.7%;对照组治愈率91.4%,有效率100.0%,复发9例,复发率25.7%。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灼热、疼痛、水疱等局部炎症反应,无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硝酸溶液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疗效较好,安全性好,复发率低,使用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溶液 复方 激光 尖锐湿疣
下载PDF
新型中温变换催化剂制备的研究
16
作者 李天成 李鑫钢 王宇新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1年第4期197-200,245,共5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工业硝酸酸化废旧铁屑、制取硝酸亚铁溶液 ,并以该溶液为主要原料研制新型铁 -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所制备的催化剂样品性能检测结果表明 :各项性能完全符合、甚至有些指标超过部颁标准。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新型中变催化剂... 本文介绍了采用工业硝酸酸化废旧铁屑、制取硝酸亚铁溶液 ,并以该溶液为主要原料研制新型铁 -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所制备的催化剂样品性能检测结果表明 :各项性能完全符合、甚至有些指标超过部颁标准。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新型中变催化剂已装入太原化肥厂 2 #变换炉投入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中温变换催化剂 硝酸亚铁溶液 制备 工业硝酸
下载PDF
硝酸体系含铜废液直接电沉积过程中电流效率的研究
17
作者 杨振兴 李德良 朱明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6,共3页
为了改善硝酸体系含铜废液直接电沉积过程中电流效率往往不高的情况,在对多种硝酸体系含铜溶液进行直接电沉积的过程中,通过添加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抑烟剂,考察了抑烟剂浓度和槽液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并在最佳温度和抑烟剂浓度下,对某... 为了改善硝酸体系含铜废液直接电沉积过程中电流效率往往不高的情况,在对多种硝酸体系含铜溶液进行直接电沉积的过程中,通过添加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抑烟剂,考察了抑烟剂浓度和槽液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并在最佳温度和抑烟剂浓度下,对某种挂具退镀含铜废液进行电沉积。研究结果表明:电流效率随着抑烟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抑烟剂浓度达到20%后趋于平缓;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流效率先升高后降低,45℃左右达到最高。在最佳抑烟剂浓度(20%)和最佳温度(45℃)时对该种挂具退镀含铜废液进行电沉积,其平均电流效率能够提高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体系含铜溶液 挂具 退镀液 废液 电沉积 环境友好型抑烟剂 抑烟剂浓度
下载PDF
高镁磷尾矿硝酸分解过程研究
18
作者 何东升 朱秀雯 +4 位作者 周雪娜 裴丰 郭忠 唐远 李智力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28-31,共4页
在磷尾矿回收利用过程中,酸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酸解的效率往往并不理想。针对该问题,以湖北某高镁磷尾矿为对象,对其硝酸分解过程的反应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磷尾矿硝酸分解效果的影响,并对酸浸液和酸浸渣进行了成... 在磷尾矿回收利用过程中,酸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酸解的效率往往并不理想。针对该问题,以湖北某高镁磷尾矿为对象,对其硝酸分解过程的反应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磷尾矿硝酸分解效果的影响,并对酸浸液和酸浸渣进行了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硝酸溶液体系下,高镁磷尾矿的分解反应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液固比为3.8∶1,硝酸浓度为34%的条件下,磷尾矿的分解效率最高,达到了91.84%,此时白云石基本已溶解完全,而部分氟磷灰石未完全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磷尾矿 硝酸溶液 分解 酸浸渣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和硝酸溶液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u、Zn、Pb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倪才英 田光明 +1 位作者 骆永明 陈英旭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研究了等浓度的不同有机酸、有机盐、人工螯合剂和不同浓度HNO3 溶液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u、Zn、Pb的浸提性及其潜在释放性。结果表明 :四种有机酸对铜的释放顺序为 :柠檬酸 >草酸 >酒石酸 >苹果酸 ,对锌的释放顺序为 :柠檬酸 &... 研究了等浓度的不同有机酸、有机盐、人工螯合剂和不同浓度HNO3 溶液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u、Zn、Pb的浸提性及其潜在释放性。结果表明 :四种有机酸对铜的释放顺序为 :柠檬酸 >草酸 >酒石酸 >苹果酸 ,对锌的释放顺序为 :柠檬酸 >苹果酸 >草酸 >酒石酸 ,对铅的释放顺序为 :柠檬酸 >酒石酸 >苹果酸 >草酸 ;有机盐对这些金属的释放顺序较为一致 :EDTA >柠檬酸钠 >草酸钠 >酒石酸钾钠 (铅为酒石酸钾钠 >草酸钠 )。对这三种金属来说 ,铜是最易释放的元素 ,锌次之 ,铅最差。从释放特征来看 ,各种有机化合物对不同的金属表现不尽相同 ,人工螯合剂EDTA、柠檬酸钠、有机酸对铜 ,EDTA、酒石酸钾钠对铅 ,1molL-1HNO3 和0 .1molL-1HNO3 对铜、锌、铅等的释放速率较快 ;草酸钠对铜、锌 ,草酸对铅 ,0 .0 1molL-1HNO3 对铜、锌、铅等的释放速率较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硝酸溶液 土壤污染 复合污染 重金属 化学浸提性 释放性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NVE690 Z3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熊文名 陈英俊 +1 位作者 周焱民 闫博 《江西冶金》 2013年第1期5-8,13,共5页
研究了淬火介质、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NVE690 Z35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尤其是厚度方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硝水溶液淬火介质调质处理比水介质有更优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可以改善Z向性能;而使用亚温淬火钢板的强韧性匹配较好,... 研究了淬火介质、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NVE690 Z35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尤其是厚度方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硝水溶液淬火介质调质处理比水介质有更优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可以改善Z向性能;而使用亚温淬火钢板的强韧性匹配较好,且随回火温度增加强度降低,延伸率增加,Z向性能有一个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因此回火保温温度在650~66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硝水溶液淬火介质 冷却速度 亚温淬火 Z向性能 回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