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团生产烟气中NO_(x)的治理技术与实践
1
作者 孙志强 孙松山 +1 位作者 房强 焦东明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介绍了淄博铁鹰球团制造有限公司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工艺NO_(x)治理技术措施和生产实践。根据链篦机-回转窑NO_(x)的产生特点和排放量,通过市场调研、实地考察、技术分析及方案论证,选用了SCR-SNCR联合脱硝技术,实施了链篦机分段及其烟... 介绍了淄博铁鹰球团制造有限公司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工艺NO_(x)治理技术措施和生产实践。根据链篦机-回转窑NO_(x)的产生特点和排放量,通过市场调研、实地考察、技术分析及方案论证,选用了SCR-SNCR联合脱硝技术,实施了链篦机分段及其烟道结构创新改造。提高了烟气中NO_(x)收集率,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还原剂实际消耗量较设计值下降约15%,降低了脱硝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球团 no_(x) 链篦机 SCR脱硝 催化剂
下载PDF
实现低NO_(x)排放的紧耦合后处理器匹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金成 尧命发 +1 位作者 郑尊清 王浒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9,共9页
重型柴油机排放法规不断降低氮氧化物(NO_(x))限值,采用紧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预期技术路线之一,但是否需采用紧耦合柴油氧化催化器(DOC)以改善紧耦合SCR入口NO_(2)比例仍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一台商用柴油机,在GT-Power平台分别搭... 重型柴油机排放法规不断降低氮氧化物(NO_(x))限值,采用紧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预期技术路线之一,但是否需采用紧耦合柴油氧化催化器(DOC)以改善紧耦合SCR入口NO_(2)比例仍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一台商用柴油机,在GT-Power平台分别搭建DOC和SCR小样模型,基于小样试验数据和遗传算法对反应动力学机理参数进行初步标定,然后使用测试循环数据对机理参数进行修正,进而构建了DOC-DPF-SCR-ASC系统模型.基于系统模型对采用紧耦合DOC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紧耦合DOC会增加紧耦合SCR前的热惯性,使紧耦合SCR的冷起动性能变差.基于系统模型还开展了两级SCR之间的体积匹配,可知柴油机采用主SCR体积为9.94 L时,匹配紧耦合体积为2.13 L的SCR可使系统冷起动工况SCR转化效率由63.0%提高到77.8%,NO_(x)排放降低了42.4%;冷、热起动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HTC)加权后的NO_(x)排放由0.38 g/(kW·h)下降到0.21 g/(kW·h),降低了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no_(x)排放 紧耦合柴油氧化催化器 转化效率
下载PDF
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梦茜 涂垚杰 +2 位作者 刘豪 李卫杰 戴方钦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2,共9页
针对MILD燃烧新模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暂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甲烷MILD燃烧的CFD数值模拟.通过向燃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NH_(3),考察了NH_(3)添加对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对于明确MILD燃烧降低燃料NO_(x)排放的可行... 针对MILD燃烧新模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暂不清楚的问题,开展了甲烷MILD燃烧的CFD数值模拟.通过向燃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NH_(3),考察了NH_(3)添加对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对于明确MILD燃烧降低燃料NO_(x)排放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现有CH_(4)/NH_(3)反应机理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模型,并进行了甲烷MILD燃烧火焰结构和NO排放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NH_(3)含量的增加,无论是常规燃烧还是MILD燃烧下NO排放都相应提高;同时,MILD燃烧下特殊的燃料氧化过程导致NO的还原作用弱于常规燃烧,因此当燃料中初始NH_(3)体积分数超过1.3%后NO排放值反而高于常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D燃烧 燃料no_(x) NH_(3)氧化机理 no_(x)生成机理
下载PDF
我国民用天然气灶NO_(x)排放因子实测研究
4
作者 冯晶晶 黄晓晴 +3 位作者 肖少轩 宋伟 张艳利 王新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5-211,共7页
氮氧化物(NO_(x))作为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防控的关键前体物,准确识别其污染源排放特征是理解和管控区域大气污染的关键基础性研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家用燃气中广泛使用,但其NO_(x)排放特征鲜有报道。通过采... 氮氧化物(NO_(x))作为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防控的关键前体物,准确识别其污染源排放特征是理解和管控区域大气污染的关键基础性研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家用燃气中广泛使用,但其NO_(x)排放特征鲜有报道。通过采集民用天然气灶烟道废气样品,采用“碳平衡法”计算出其NO_(x)的平均排放因子为(0.44±0.06)g/kg-fuel;通过家用天然气灶火力控制试验,得到天然气灶在小火、中火及大火燃烧过程中NO_(x)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38 g/kg-fuel、0.56 g/kg-fuel和0.19 g/kg-fuel。本研究测得的民用天然气灶NO_(x)的排放因子低于燃煤的排放因子,说明在推进“煤改气”过程中,民用天然气灶的推广将有利于NO_(x)的减排,但也需要注重壁挂式天然气炉等高NO_(x)排放终端消费设备的技术革新及其带来的潜在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民用燃气灶 no_(x) 排放因子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Lightning-Generated NO_(x)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Based on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Location Data 被引量:1
5
作者 Qi LI Fengxia GUO +4 位作者 Xiaoyu JU Ze LIU Mingjun GAN Kun ZHANG Binbin CA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9-143,共15页
Lightning-generated nitrogen oxides(LNO_(x))have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atmosphere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refore,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btain a mor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LNO_(x).The aim of this study ... Lightning-generated nitrogen oxides(LNO_(x))have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atmosphere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refore,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btain a mor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LNO_(x).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total LNO_(x)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based on cloud-to-ground lightning(CG)location data from 2014 to 2018.The energy of each CG flash wa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return strokes per CG flash,the peak current of each return stroke,and the assumed CG breakdown voltage.The energy of intracloud lightning(IC)was based on the estimated frequencies of IC and the assumed energy of each IC flash.Combining the energy of lightning and the number of nitric oxide(NO)molecules produced by unit energy(ρno),the total LNO_(x) productio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was determined.The LNO_(x)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estimated in this study is in the range(0.157-0.321)×10^(9) kg per year[Tg(N)yr-1],which is on the high end of other scholars’works.Negative cloud-to-ground lightning(NCG)flashes produce the most moles of NO_(x),while positive cloud-to-ground lightning(PCG)flashes produce the least total moles of NO_(x).The breakdown voltage of PCG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IC or NCG,while the latter has a greater output of LNO_(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location lightning peak current lightning breakdown voltage nitrogen oxide(no_(x))
下载PDF
超细煤粉化学氧化改性对NO_(x)生成的影响
6
作者 马阳 姜秀民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0,共13页
有机含氧官能团对煤的热解和燃烧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引入的外来官能团对煤热转化过程中生成NO_(x)的影响的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使用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硝酸和过硫酸铵4种典型的化学试剂对2种煤阶的煤粉(无烟煤煤粉和烟煤煤粉... 有机含氧官能团对煤的热解和燃烧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引入的外来官能团对煤热转化过程中生成NO_(x)的影响的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使用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硝酸和过硫酸铵4种典型的化学试剂对2种煤阶的煤粉(无烟煤煤粉和烟煤煤粉)进行了化学氧化改性,利用^(13)C-NMR和XPS分别获得了改性前后煤粉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的变化规律,并对原煤和改性煤进行了热解和燃烧实验。^(13)C-NMR结果表明:过氧乙酸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均可通过氧化使煤中烷基芳香碳和氧基取代芳碳断键。5%(质量分数)过氧乙酸溶液可在煤中引入醇羟基、羧基等官能团,1%和5%(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与煤粉反应无法引入含氧官能团。XPS结果表明:5%过氧乙酸溶液可将煤粉表面的吡咯型氮(N-5)、吡啶型氮(N-6)氧化为氧化物氮(N-X)结构。此外,过氧乙酸溶液和过二硫酸铵溶液可将煤中芳香胺结构氧化为—NO_(2)基团,此结构在180℃开始受热分解。在热解过程中,过氧乙酸溶液改性后的煤粉在更低的温度下释放出了更多的NO_(x),N_(2)O释放温度降低至200℃,NO_(x)生成途径发生了改变。过氧乙酸溶液对两种煤的改性效果一致,且对于无烟煤来说,粒径越小,过氧乙酸溶液改性效果越明显。过氧乙酸溶液改性后,煤粉中燃料氮向气相氮的转换得到调控与强化,为后续煤燃烧烟气中NO_(x)的脱除创造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丰富了NO_(x)生成理论。基于实验结果,本研究提出了过氧乙酸改性与空气分级技术耦合的NO_(x)减排新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含氮官能团 超细煤粉 燃烧 热解 化学氧化改性
下载PDF
Ce对CoMnO_(x)催化剂协同CO/NH_(3)脱硝性能
7
作者 张兴宇 刘倩倩 +5 位作者 糜淑琪 韩运斌 玄承博 耿文广 孙荣峰 王鲁元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41,共8页
烧结烟气中CO和NO_(x)排放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但传统的NH_(3)-SCR技术存在与烟气温度不匹配、CO处理方式不经济、氨逃逸严重等问题。为了探究CO协助NH_(3)-SCR脱硝技术的规律,利用共沉淀法开发了一种以CoMnCe为活性成分的脱硝催... 烧结烟气中CO和NO_(x)排放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但传统的NH_(3)-SCR技术存在与烟气温度不匹配、CO处理方式不经济、氨逃逸严重等问题。为了探究CO协助NH_(3)-SCR脱硝技术的规律,利用共沉淀法开发了一种以CoMnCe为活性成分的脱硝催化剂,可利用烧结烟气中的CO协同NH_(3)脱除NO_(x),既可提高烟气中CO利用方式,又可降低NH_(3)使用量。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e物质的量比为0.75时,其催化剂具有最佳协同脱硝效率,125℃下NO转化效率高达98%;XRD、Raman、XPS、TEM、H_(2)-TPR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e物质的量比的增加抑制了Co_(3)O_(4)中晶粒的生长,尽管Co_(3)O_(4)和CeO_(2)仍保持原有晶格结构,但仍有部分Co或Mn原子与Ce原子相互掺杂,导致金属晶格畸变,催化剂表面形成缺陷结构,并生成大量氧空位,同时Ce物质的量比较大时,导致CeO_(2)覆盖催化剂表面结构,且过剩的CeO_(2)在催化剂表面出现团聚现象,阻碍Mn和Co物种参与催化反应;催化活性测试发现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一定抗氧抑制能力,特别是Ce物质的量比较低时,低温下CO-SCR反应活性较好,而随Ce物质的量比增加,催化剂抗氧抑制能力下降;同时随温度升高,表面氧在催化剂表面流动加快,从而促进反应进行,此时含Ce较多CMC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抗氧抑制性能,CO降低了NH_(3)-SCR脱硝活性,但对于CMC0.75催化剂,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其协同脱硝效率仍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含有的Co、Mn和Ce金属氧化物具有极高的氧化能力,因此合理控制不同金属间的比例与分布,可提高催化剂表面氧化能力,增强表面氧流动,增强协同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催化剂 协同脱硝 氧化性能 CO NH_(3)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
8
作者 闫晓燕 司鑫 +2 位作者 权艳华 焦东菊 翟淑芬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医院收治并给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出院时临床转归结局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03)。比较两组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8、CXCL12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水平升高、血清CXCL12水平升高、早产、出生时Apgar评分0~3分、合并并发症是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早期反应则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28,大于血清CXCL8、CXCL12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62、0.714)。结论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升高与接受一氧化氮治疗的不良临床转归有关,且CXCL8、CXCL12水平升高是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治疗PPHN患儿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临床转归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Ammonia Co-Firing with Coal for Carbon Reduction in the Boiler of a 300-MW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9
作者 Qifu Lin Wangping Sun +15 位作者 Haiyan Li Yangjiong Liu Yuwei Chen Chengzhou Liu Yiman Jiang Yu Cheng Ning Ma Huaqing Ya Longwei Chen Shidong Fang Hansheng Feng Guang-Nan Luo Jiangang Li Kaixin Xiang Jie Cong Cheng Cheng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47-259,共13页
To reduce CO_(2) emissions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or carbon-free fuel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has become urgent.As a new zero-carbon fuel,ammonia(NH_(3))can be used to address the s... To reduce CO_(2) emissions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or carbon-free fuel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has become urgent.As a new zero-carbon fuel,ammonia(NH_(3))can be used to address th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ssues of hydrogen energy.Since it is not feasible to completely replace coal with ammonia in the short term,the development of ammonia-coal co-combustion technology at the current stage is a fast and feasible approach to reduce CO_(2) emissions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This study focuses on modifying the boiler and installing two layers of eight pure-ammonia burners in a 300-MW coal-fired power plant to achieve ammonia-coal co-combustion at proportions ranging from 20%to 10%(by heat ratio)at loads of 180-to 300-MW,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during ammonia-coal co-combustion in a 300-MW coal-fired power plant,there was a more significant change in NO_(x) emissions at the furnace outlet compared with that under pure-coal combustion as the boiler oxygen levels varied.Moreover,ammonia burner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in combustion zone exhibited a better high-temperature reduction performance than those loca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in combustion zone.Under all ammonia co-combustion conditions,the NH_(3) concentration at the furnace outlet remained below 1 parts per million(ppm).Compared with that under pure-coal conditions,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boiler slightly decreased(by 0.12%-0.38%)under different loads when ammonia co-combustion reached 15 t·h^(-1).Ammonia co-combustion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s a potentially feasible technology route for carbon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fired boiler Coal mixing with ammonia Ammonia-coal co-firing Nitrogen oxide(no_(x)) CO_(2)reduction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下载PDF
锐钛矿{001}面TiO_(2)纳米片对NO_x的光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春敬 胡芸 韦朝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07-1512,共6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HF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水热法合成{001}面TiO_(2)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样品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在紫外光下考察其对NO_(x)的光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001}面...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HF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水热法合成{001}面TiO_(2)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样品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在紫外光下考察其对NO_(x)的光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001}面TiO_(2)具有良好的锐钛矿晶型,为{001}面暴露率约50%的纳米级片状结构,在紫外波段具有强烈的光吸收.经过碱液洗涤去除表面F离子后的{001}面TiO_(2)与{101}面TiO_(2)及P25相比,其对NOx去除效果显著.在催化反应达到平衡后,其NO转化率为{101}面TiO_(2)的2倍及P25的3倍.并且NO去除量增加的同时NO_(2)的相对生成量却减少,导致光催化反应进行得更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1}面 TiO_(2)纳米片 光催化氧化 no_(x)
下载PDF
成对电解两级氧化工艺脱除烟气中NO_(x)的研究
11
作者 禹子渊 王立达 +2 位作者 孙文 金晶晶 刘贵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1-205,共5页
在隔膜电化学反应器中,通过成对电解同时获得阳极活性氯溶液和阴极H_(2)O_(2)溶液,实现了对烟气中NO_(x)的两级氧化脱除。通过实验验证成对电解所构建的两级氧化的脱除效果,并对影响装置NO_(x)脱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 在隔膜电化学反应器中,通过成对电解同时获得阳极活性氯溶液和阴极H_(2)O_(2)溶液,实现了对烟气中NO_(x)的两级氧化脱除。通过实验验证成对电解所构建的两级氧化的脱除效果,并对影响装置NO_(x)脱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对电解能够高效脱除烟气中的NO_(x);在阴极空气流量为1 L/min、电流密度为1.5 mA/cm^(2)、烟气NO质量浓度为1000 mg/m^(3)、烟气流量为0.5 L/min的条件下运行60 min,获得了对NO_(x) 95.6%的脱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对电解 两级氧化 烟气 no_(x)
下载PDF
氧浓度对调节NO_(x)氧化度协同CABR法脱硝性能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杨景瑞 王莹 +1 位作者 陈虎 吕永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139-6148,共10页
针对调节NO_(x)氧化度协同化学吸收-生物还原法在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的NO_(x)去除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氧气体积分数对该体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调节模拟烟气中NO_(x)氧化度为50%时,烟气中包含的氧气体积分数在0~8... 针对调节NO_(x)氧化度协同化学吸收-生物还原法在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的NO_(x)去除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氧气体积分数对该体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调节模拟烟气中NO_(x)氧化度为50%时,烟气中包含的氧气体积分数在0~8%的范围内,化学吸收-生物还原(CABR)体系的脱硝效率稳定在99%以上;当氧气体积分数达到10%时,系统脱硝效率仍可超过94%。EPS含量检测显示,氧体积分数从0增加至5%,导致LBEPS中PN/PS值由1.72上升到2.18,TB-EPS中PN/PS值从1.21降至0.706。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微生物的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达到55.0%~85.7%,它是典型的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的菌门,这保证了该系统脱硝性能的稳定。综上所述,氧体积分数对调节NO_(x)氧化度协同CABR集成系统的脱硝效果影响较小,为烟气中NO_(x)的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O_(2)体积分数 no_(x)氧化度 化学吸收-生物还原 微生物群落分析
下载PDF
Assisting effect of Al_(2)O_(3) on MnO_(x) for NO catalytic oxid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Denghui Wang Hui Li +2 位作者 Qi Yao Shien Hui Yanqing Niu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903-909,共7页
Various Mn-based catalysts for NO oxidation were prepared using MnO_(x)as active compound,while Ti O_(2)and Al_(2)O_(3)were adopted as catalyst support.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was tes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 Various Mn-based catalysts for NO oxidation were prepared using MnO_(x)as active compound,while Ti O_(2)and Al_(2)O_(3)were adopted as catalyst support.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was tes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pport on Mn-based catalyst activity.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followed as Mn_(0.4)/Al>Mn_(0.2)/Al>Mn_(0.4)/Ti>Mn_(0.2)/Ti>MnO_(x)>Al_(2)O_(3)on the whole,indicating the synergism of MnO_(x)and Al_(2)O_(3)for NO catalytic oxidation.Resul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characterization data.Adsorbed oxygen on catalyst rather than lattice oxygen was detected as the active oxidizer for NO oxidation.As catalyst support,Al_(2)O_(3)provided more sites to carry surface adsorbed oxygen than TiO_(2),resulting in the presence of more active oxygen on Mn O_(x)/Al_(2)O_(3)than on MnO_(x)/TiO_(2).Moreover,MnO_(x)/Al_(2)O_(3)possessed high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which greatly benefited the adsorption of NO on catalyst and further favored the oxidation of NO by active oxygen.All these advantages helped Mn_(0.4)/Al exhibited the best catalytic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catalytic oxidation Mno_(x)/Al_(2)O_(3) no_(2) Active oxygen
下载PDF
钒基催化剂同步去除燃煤烟气中甲苯与NO_(x)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益兰 肖高飞 +3 位作者 李剑晗 杜玥莹 付名利 胡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546-3554,共9页
采用不同工艺制备V_(2)O_(5)-WO_(3)-MoO_(x)/TiO_(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以甲苯和NO为探针分子,考察了Mo的负载量、涂覆方法、粘结剂的种类等制备工艺对整体式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XRD、SEM-EDS、FT-IR、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 采用不同工艺制备V_(2)O_(5)-WO_(3)-MoO_(x)/TiO_(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以甲苯和NO为探针分子,考察了Mo的负载量、涂覆方法、粘结剂的种类等制备工艺对整体式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XRD、SEM-EDS、FT-IR、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涂敷法,以添加量为1%的甲基纤维素为粘结剂所制备的V1W6Mo3/TiO_(2)堇青石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具有最优活性和稳定性(T_(90)为307℃,负载率为28.26%,脱落率为6.81%),在燃煤烟气中具有优异的同步去除VOCs与NO性能,甲苯去除率可达99%,NO去除率为100%,N_(2)选择性为99%.XRD、SEM-EDS表明V、W、Mo活性组分分布均匀且高度分散.FT-IR证明添加甲基纤维素的整体式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催化氧化 整体式催化剂 VOCs与no_(x)同步去除
下载PDF
减少工艺加热炉烟气中NO_(x)排放量的措施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福泉 《化工管理》 2022年第28期52-55,共4页
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不但能破坏臭氧层而且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组分。文章从氮氧化物形成机理入手,介绍了几种减少氮氧化物生成和排放的方法,对企业工艺加热炉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加热炉 节能环保 no_(x)
下载PDF
Pr/Zr原子比对Pr_(x)Zr_(1−x)O_(2−δ)催化氧化脱硝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龚宥精 何人广 +5 位作者 赵光垒 贾丽娟 高冀芸 王访 段开娇 刘天成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6-1006,共11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Zr原子比的Pr_(x)Zr_(1−x)O_(2−δ)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脱硝。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硝效率随Pr原子比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Pr/Zr原子比为5∶5时,在250°C下,最佳脱硝活性可达94.62%。采用SEM、N_(2)吸...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Zr原子比的Pr_(x)Zr_(1−x)O_(2−δ)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脱硝。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硝效率随Pr原子比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Pr/Zr原子比为5∶5时,在250°C下,最佳脱硝活性可达94.62%。采用SEM、N_(2)吸附-脱附、XRD、XPS、H_(2)-TPR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最好的催化剂(Pr_(0.5)Zr_(0.5)O_(2−δ))具有“层状”形貌,表面孔隙多,比表面积大,孔体积分别为77.74 m^(2)/g和0.66 cm^(3)/g。此外,随着Pr原子的增加,晶相从c-ZrO_(2)转变为Pr_(2)Zr_(2)O_(7)。XPS和H_(2)-TPR结果表明,表面化学吸附氧和表面Pr^(4+)氧化物增加,Pr原子比的上升有利于产生氧空位(Vӧ),有利于提高催化氧化脱硝效率。FT-IR表征结果表明,Pr_(0.5)Zr_(0.5)O_(2−δ)固溶体具有较高的NO选择性,有利于NO的催化氧化。抗SO_(2)和H_(2)O毒性实验表明,5∶5的Pr/Zr原子比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毒性。此外,利用IC分析吸收产物,结果表明,吸收液中的主要产物是NO_(2)^(-)和N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氮氧化物 Pr_(x)Zr_(1-x)O_(2-δ) Pr/Zr原子比
下载PDF
Pd(111)与Pt(111)上NO氧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7
作者 李志军 曹飞 +3 位作者 王学豹 李世龙 张时杰 李振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8-594,共7页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的氮氧化物(NO_(x))后处理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目前可有效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的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中铂(Pt)和钯(Pd)两种贵金属之间的替换问题,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的氮氧化物(NO_(x))后处理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目前可有效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的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中铂(Pt)和钯(Pd)两种贵金属之间的替换问题,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研究.首先,对一氧化氮(NO)、氧气(O_(2))、二氧化氮(NO_(2))在两种催化剂(111)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研究,之后,在两催化剂表面对比研究了氧化过程中涉及的O_(2)解离与NO氧化两反应过程,揭示了NO在Pd与Pt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结果显示:3种物质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度为NO>O_(2)>NO_(2).氧覆盖度将会改变氮氧化物的最佳吸附构型,随着表面氧原子的增加NO会由三重空位式吸附转变为顶点吸附,NO_(2)会由μ-N,O-亚硝基吸附转变为硝基吸附.在O_(2)解离过程中Pt的催化能力优于Pd,但是两者对NO氧化的催化能力接近.在Pd和Pt表面反应限速步骤都是O_(2)的解离,Pd对O_(2)较弱的解离能力导致了其NO的转化效率低于Pt.氧覆盖度对氧化过程存在影响,通过电子结构分析发现,氧覆盖度的提升使催化剂与吸附物质之间的吸附能下降,这导致了反应由吸热变为放热,使催化可以自发进行.反应生成的NO_(2)需要1.00 eV以上的能量完成脱附,这在原子层面解释了NO_(2)对NO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 第一性原理 铂族催化剂 一氧化氮氧化
下载PDF
典型高碱煤灰对氨煤混燃中氨氧化反应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朱生刚 姚鑫 +6 位作者 崔立明 李明 张素 蒋禾青 牛涛 谭厚章 王学斌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氨能作为一种零碳燃料,取代部分煤炭混燃可有效降低电厂原有污染物排放,促进燃煤电厂向煤氨混燃电厂的转型。但由于氨能中含氮量过高,导致NO_(x)排放问题备受关注。在复杂的氨煤混燃过程中,有必要探索NO_(x)排放与煤灰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氨能作为一种零碳燃料,取代部分煤炭混燃可有效降低电厂原有污染物排放,促进燃煤电厂向煤氨混燃电厂的转型。但由于氨能中含氮量过高,导致NO_(x)排放问题备受关注。在复杂的氨煤混燃过程中,有必要探索NO_(x)排放与煤灰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燃煤电厂中高碱煤作为一类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的煤种,其中高含量的金属氧化物对氨氧化反应的排放特性却鲜有研究。为探讨氨煤混燃过程中不同种类高碱煤灰对氨氧化反应排放特性的影响,通过搭建立式管式炉氨氧化反应试验平台进行变工况分析,对比不同温度下各类煤灰表面NH_(3)转化率及NO生成率两大指标,从试验结果和反应机理2个层面阐述了煤灰中各类金属氧化物对氨氧化反应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灰中主要金属氧化物CaO、MgO及Al_(2)O_(3)可促进氨煤混燃过程中煤灰表面气固氨氧化反应的进行,提高NH_(3)转化率。400~600℃,煤灰对NH_(3)转化率的促进作用依次为:HM-2>HM-1>CJ>AKS>EERDS,与煤灰中CaO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对应,与MgO排序基本吻合。且这3类金属氧化物均可促进NH_(3)向NO定向转化,以CaO催化效果最显著,其中,Ca含量最高的HM-2对NO生成的选择性相较于空白组而言可提高67.86%。CaO和MgO可促进NH_(3)和NO在催化剂表面氧化,有利于N_(2)O快速产生,使N_(2)O生成温度提前,而Na_(2)O和Fe_(2)O_(3)的存在则抑制NH_(3)氧化,促进NH_(3)还原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煤灰 氨煤混燃 氨氧化 no_(x)排放 金属氧化物 NH_(3)转化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徐琳 路苹 +1 位作者 姚红梅 张翊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34-3039,共6页
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 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性指标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IL)-6、IL-17、IL-33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血清sPLA2-X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47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1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体检当天、观察组治疗前(入院当天)与治疗后(出院前1天)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分析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PCT、CRP、iNOS、IL-1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IL-6、IL-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均呈正相关(r=0.5262、0.6401、0.5507、0.5168、0.6099、0.3574,P值均<0.01)。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升高,且其与PCT、CRP、iNOS、IL-6、IL-7、IL-33呈正相关,表明血清sPLA2-X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有重要的关联,血清sPLA2-X可作为评估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感染 磷脂酶A2 分泌型 人分泌型磷脂酶A2-x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淬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对RQL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惠蕾 刘爱虢 +2 位作者 吴小取 张云杰 曾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23,共12页
基于富油/淬熄/贫油(RQL)技术原理,设计一种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在保持燃烧室进口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不同淬熄结构高度及空气流量分配比例对燃烧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熄结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是影... 基于富油/淬熄/贫油(RQL)技术原理,设计一种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在保持燃烧室进口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不同淬熄结构高度及空气流量分配比例对燃烧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熄结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是影响燃烧室燃烧性能的重要参数,随着淬熄结构高度的降低,燃烧室出口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量增加;随着富油区主燃孔与淬熄空气质量流量的空气分配比例降低,燃烧室出口NO_(x)的排放量先降低后增加,存在一个最佳的空气分配比例使NO_(x)排放量最低;热力型NO_(x)的生成量与温度高于1900 K的区域大小和最高燃气温度存在直接关系.基于此设计的燃烧室在所研究的工况下,最低NO_(x)排放量可低于35 mg/m^(3),达到了低污染燃烧室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淬熄/贫油燃烧室 淬熄结构 空气分配 氮氧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