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ght into structure evolution of carbon nitrides and its energy conversion as luminescence
1
作者 Hao Zhang Jingwei Zhang +4 位作者 Wenjie Chen Minjia Tao Xianguang Meng Yuanjian Zhang Guifu Zuo 《Carbon Ener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7-60,共24页
A series of carbon nitride(CN)materials represented by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bioimaging,biosensing,and other field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nontoxicity,low cost,and high l... A series of carbon nitride(CN)materials represented by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bioimaging,biosensing,and other field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nontoxicity,low cost,and high luminescent quantum efficiency.What is more attractive is that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such as wavelength and intensity can be regulated by controlling the structure at the molecular level.Hence,it is time to summarize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CN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ake a prospect on future developments.In this review,we first summarize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multipl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N.Then,the progress of improving the 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f CN through structural evolution was discussed.Significant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N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energy conversion in the forms of photoluminescence,chemiluminescence,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was reviewed.Finally,ke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such as nanoscale dispersion strategy,luminous efficiency improving methods,standardization evaluation,and macroscopic preparation of CN are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itride CHEMILUMINESCENC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nergy conversion PHOTOLUMINESCENCE structural evolution
下载PDF
Theoretical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s and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pnictogen nitrides
2
作者 Jingjing Wang Panlong Kong +3 位作者 Dingmei Zhang Defang Gao Zaifu Jiang Wei Da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474-479,共6页
Recent experimental advancements reported a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antimony and nitroge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yielding crystalline antimony nitride(Sb_(3)N_(5))with an orthorhombic structure.Mot... Recent experimental advancements reported a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antimony and nitroge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yielding crystalline antimony nitride(Sb_(3)N_(5))with an orthorhombic structure.Motivated by this statement,we calculate the stability,elastic properties,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energy density of the Cmc2_(1) structure for pnictogen nitrides X_(3)N_(5)(X=P,As,Sb,and Bi)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combined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Calculations of formation enthalpies,elastic constants and phonon spectra show that P_(3)N_(5),As_(3)N_(5) and Sb_(3)N_(5) are thermodynamically,mechanically and kinetically stable at 35 GPa,whereas Bi_(3)N_(5) is mechanically and kinetically stable but thermodynamically unstable.The computed electronic density of states shows strong covalent bonding between the N atoms and the phosphorus group atoms in the four compounds,confirmed by the calculated electronic localization function.We also calculate the energy densities for Sb_(3)N_(5) and find it to be a potentially high-energy-density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ictogen nitrides structural stability electronic property energy density
下载PDF
基于TmNS的运载火箭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洋 姜云升 +2 位作者 任凯 刘丹阳 韩明 《宇航总体技术》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为满足运载火箭日益增长的测控需求,网络化测控成为未来运载火箭测控的必然趋势。通过研究IRIG 106-20国际遥测标准中TmNS标准特性、协议栈以及系统架构,提出了基于TmNS的运载火箭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的新概念,给出了测控网络系统架构、... 为满足运载火箭日益增长的测控需求,网络化测控成为未来运载火箭测控的必然趋势。通过研究IRIG 106-20国际遥测标准中TmNS标准特性、协议栈以及系统架构,提出了基于TmNS的运载火箭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的新概念,给出了测控网络系统架构、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并对其中涉及的TmNS数据消息传输协议、RF网络接入层协议、TMoIP协议、数据包遥测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可行的实现方案,为今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天地一体化测控通信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网络化测控 IRIG 106-20 tmnS 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phase Nitrides Bonded Silicon Carbide Lintel Blocks for Dry Quenching Furnaces
4
作者 CAO Huiyan FENG Yanbin +4 位作者 ZHANG Xinhua HUANG Zhigang LI Jie WANG Xinhui WU Jiguang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Multi-phase nitrides bonded silicon carbide lintel blocks were prepared using industrial SiC(SiC≥98 mass%,3-0.5,≤0.5 and≤0.044 mm),Si powder(Si≥98 mass%,≤0.044 mm),and SiO2 micropowder(SiO2≥96 mass%,d50=0.15 pm)... Multi-phase nitrides bonded silicon carbide lintel blocks were prepared using industrial SiC(SiC≥98 mass%,3-0.5,≤0.5 and≤0.044 mm),Si powder(Si≥98 mass%,≤0.044 mm),and SiO2 micropowder(SiO2≥96 mass%,d50=0.15 pm)as raw materials,and calcium lignosulfonate as the additive,batching,mixing,and molding on a vibration pressure molding machine,drying and then firing at 1420℃for 10 h in high-purity N2.The apparent porosity,the bulk density,the cold modulus of rupture,the hot modulus of rupture,and the linear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the samples were tested.The phase composition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at different nitriding depths(50,100,and 150 mm)were analyzed by XRD and SEM.The fiel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block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multi-phase nitrides bonded silicon carbide refractories can dynamically adjust their own phase composition and minimize structural and thermal stresses,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key parts of dry quenching furnaces;(2)calcium lignosulfonate can improve the nitriding micro-environment of multi-phase nitrides bonded silicon carbide lintel blocks,successfully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nitriding thickness of the blocks to 300 mm;(3)Sinosteel LI RR provides a unique concept in the design of materials and block types as well as the stable and scientific overall structure,promo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dry quenching furnaces with long service lif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lined channel area dry quenching furnaces silicon carbide multi-phase nitrides lintel blocks
下载PDF
宽光谱响应范围的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桂珍 姚陈忠 +2 位作者 孙友谊 辛德华 吕宝华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4,共8页
以块体氮化碳(CN)为前驱物,采用氧化剥离制备氧化型氮化碳纳米片(o-CN NSs),将o-CN NSs还原制得了还原型氮化碳纳米片(r-CN NSs)。o-CN NSs和r-CN NSs厚度均约2 nm,且都保留了纯CN的庚嗪环骨架结构;相比于o-CN NSs,r-CN NSs具有更小的... 以块体氮化碳(CN)为前驱物,采用氧化剥离制备氧化型氮化碳纳米片(o-CN NSs),将o-CN NSs还原制得了还原型氮化碳纳米片(r-CN NSs)。o-CN NSs和r-CN NSs厚度均约2 nm,且都保留了纯CN的庚嗪环骨架结构;相比于o-CN NSs,r-CN NSs具有更小的禁带宽度(2.62 eV)、更宽的光响应范围(485 nm)和更高的产氢速率(1700μmol/(g·h));r-CN NSs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是CN的8.5倍、o-CN NSs的2.1倍。经过20 h的循环测试,r-CN NSs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没有衰减,具备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r-CN NSs是边缘基团为氨基的纳米片结构,氨基的引入改善了纳米片的结晶性,提高了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拓宽了纳米片的光响应范围,从而导致光催化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纳米片 光催化 光响应范围 产氢
下载PDF
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博 董博 +7 位作者 邓承继 邹起良 丁军 朱万政 王前 张雍 祝洪喜 余超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以TiO_(2)粉、石墨粉、Al/Si/Al_(2)O_(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400℃~1600℃保温2 h,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得到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00℃热... 以TiO_(2)粉、石墨粉、Al/Si/Al_(2)O_(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400℃~1600℃保温2 h,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得到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00℃热处理后,试样的物相组成为Ti(C,N)、SiO_(2)和硅线石。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至1450℃~1600℃,硅线石消失的同时,试样出现了短柱状莫来石,并与无定形SiO_(2)紧密连接,形成有效的化学结合。当烧成温度为1500℃时,大量开口气孔随颗粒重排、界面移动而消失,材料颗粒间结合较为紧密,气孔数量明显减少,该烧成温度下试样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体积密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为(3.48±0.02) g·cm-3、(138.5±0.1) GPa、(158.0±0.03) MPa和(21.01±0.01)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 碳热还原氮化 莫来石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含有氮化硼势垒层的三明治结构聚合物基复合介质储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宇 程伟晔 +2 位作者 岳东 张文超 迟庆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4,共14页
聚合物基高温储能介质因其较高的功率密度及优异的充放电效率被广泛应用在电气和电子等领域。该文选用不同粒径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s)作为填料,掺杂到聚醚酰亚胺(PEI)中构建势垒层,添加在纯PEI两侧制备拥有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薄膜,探究粒... 聚合物基高温储能介质因其较高的功率密度及优异的充放电效率被广泛应用在电气和电子等领域。该文选用不同粒径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s)作为填料,掺杂到聚醚酰亚胺(PEI)中构建势垒层,添加在纯PEI两侧制备拥有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薄膜,探究粒径大小在不同温度/填充体积分数下对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及储能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构建BNNSs势垒层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显著抑制了介质的高温电导,提高了充放电效率,且较小粒径BNNSs填充势垒层能更有效地提高击穿场强和储能密度,其中掺杂200 nm粒径BNNSs体积分数为5%的复合薄膜在常温下的储能密度可达5.65J/cm^(3),充放电效率高达96%,即使在150℃下,储能密度和充放电效率也可分别达到2.52 J/cm^(3)和95%。通过随机击穿模型阐明了粒径大小及三明治势垒层结构对击穿性能的提升机制。该文提出的含有势垒层的三明治复合结构为高温下复合薄膜储能特性优化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介质薄膜 聚醚酰亚胺 氮化硼 介电性能 储能密度
下载PDF
自然光条件下光自芬顿/PMS协同体系处理新污染物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芳 刘嘉梁 +3 位作者 安蓓雅 刘柃妤 李石 王永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为强化学生对新污染物处理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设计了光自芬顿/过氧单硫酸盐(PMS)协同体系在自然光条件下对新污染物的强化降解实验。利用水热法和浸渍法制备改性氮化碳空心球MoS_(2)/TCN_(Cl-S)(P),以四环素(TC)作为新污染物代表,构... 为强化学生对新污染物处理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设计了光自芬顿/过氧单硫酸盐(PMS)协同体系在自然光条件下对新污染物的强化降解实验。利用水热法和浸渍法制备改性氮化碳空心球MoS_(2)/TCN_(Cl-S)(P),以四环素(TC)作为新污染物代表,构建了光自芬顿/PMS协同体系,基于其耦合效应,提高在自然光条件下污染物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光自芬顿/PMS体系对TC在120min内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0%,较不引入PMS的光自芬顿体系提高了30%。其原因在于光自芬顿反应中产生的H_(2)O_(2)与PMS发生协同作用,产生了更多的·O_(2)^(-)、SO_(4)^(-)·和^(1)O_(2)等活性自由基,从而提高了TC的降解效率。该实验设计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高级氧化技术的掌握,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光 新污染物 改性氮化碳空心球 光自芬顿/PMS协同系统
下载PDF
碳量子点修饰g-C_(3)N_(4)缓解二苯醚类除草剂污染
9
作者 梁栋 魏志娜 +5 位作者 王磊 郝静 巩玉 朱娜 李广科 桑楠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4-1243,共10页
为加速二苯醚类除草剂在可见光环境的降解,以玉米芯制碳量子点修饰石墨相氮化碳,合成一种非金属型光催化剂.考察在该催化剂作用下,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等的光解行为及光解前后毒性.结果表明,氟磺胺草醚在可见光照射下的... 为加速二苯醚类除草剂在可见光环境的降解,以玉米芯制碳量子点修饰石墨相氮化碳,合成一种非金属型光催化剂.考察在该催化剂作用下,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等的光解行为及光解前后毒性.结果表明,氟磺胺草醚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解速率最大、其次为乙氧氟草醚,光照3 h的降解率即达99%和91%,而三氟羧草醚的光解速率最低、须光照至8 h才能达到90%的降解率.由高斯软件计算NPA(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电荷分布得福井函数和双描述符,预测反应位点并结合液质联用分析降解产物,推测除草剂的降解过程应包括裂解、水解、脱卤、还原和羟基化等,证明了空穴和羟基自由基在其中的作用.观察玉米种子的生长实验,发现氟磺胺草醚的毒性略高于乙氧氟草醚,但二者经光照处理后毒性均显著下降,三氟羧草醚及其光解产物显示为低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化碳 除草剂 氟磺胺草醚 光催化
下载PDF
氮化硅粉改性及其陶瓷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胜 王营营 +8 位作者 满延进 朱保鑫 李伶 王伟伟 王晓东 王洪升 宋涛 杨治华 刘文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以商用氮化硅粉体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粉体种类、粒度、杂质离子含量、相组成对所制材料性能的作用规律。该研究探讨了不同粉体对氮化硅陶瓷密度、抗弯强度、导热系数、摩擦磨损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改性液处理20 ... 以商用氮化硅粉体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粉体种类、粒度、杂质离子含量、相组成对所制材料性能的作用规律。该研究探讨了不同粉体对氮化硅陶瓷密度、抗弯强度、导热系数、摩擦磨损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改性液处理20 min得到的氮化硅粉体,制备得到了热力学性能最佳的氮化硅陶瓷:密度为3.16 g·cm^(-3)、抗弯强度为(727±20) MPa、热导率为71.6 W·m^(-1)·K^(-1)、Si_(3)N_(4)陶瓷与C/SiC陶瓷在1200℃下摩擦系数低于0.7,高温下氮化硅陶瓷仍表现出优异的耐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粉体改性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下载PDF
氮化碳改性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抗生素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郭浩 于海瀛 +4 位作者 滕博赫 李培培 马广才 王雪玉 尉小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1,共12页
作为具有可诱发菌群抗药性等特殊生态效应的典型新污染物,抗生素的去除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抗生素,对生态环境、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光催化技术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降解效率高... 作为具有可诱发菌群抗药性等特殊生态效应的典型新污染物,抗生素的去除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抗生素,对生态环境、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光催化技术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降解效率高且去除彻底等优势在抗生素的降解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氮化碳(CN)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非金属光催化剂一直是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纯CN存在太阳光吸收不足、表面积小和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复合等问题,导致光催化活性低。通过元素掺杂和与其他材料形成异质结等改性策略可以有效改善CN的光催化性能,增强材料的光吸收,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本文综述了CN改性光催化剂在其设计、光生载流子分离/转移机制及在抗生素光催化降解方面的重要进展,总结和展望了开发先进CN改性光催化剂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氮化碳 元素掺杂 异质结 抗生素
下载PDF
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循环渗氮及热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海建 韩笑 陈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针对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在使用过程中经受熔融铝液及冷却液的循环冲击,在热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热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可控循环气体渗氮的方法分别在回火态和热疲劳态模具钢表面制备无铁氮化合物和有化合物的渗层,进行热疲劳性能测试... 针对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在使用过程中经受熔融铝液及冷却液的循环冲击,在热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热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可控循环气体渗氮的方法分别在回火态和热疲劳态模具钢表面制备无铁氮化合物和有化合物的渗层,进行热疲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循环渗氮制备的无化合物的渗层可以有效延缓热疲劳裂纹的萌生,抗热疲劳性能优于有化合物的渗层。同时,在裂纹产生前进行二次渗氮可以补充氮原子,重置压应力并增加硬度,进一步提升热疲劳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可控循环气体渗氮 铁氮化合物 热疲劳性能
下载PDF
铁磷共掺杂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13
作者 周烈兴 李琛 +2 位作者 赵宇 张凯朋 柴希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9-214,共6页
以双氰胺单体、硝酸铁和磷酸氢二铵为前驱体,制备了铁磷共掺杂氮化碳(P/Fe-CN)。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和BET比表面积分析等方法研究了P/Fe-CN的晶相、结构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Fe和P共... 以双氰胺单体、硝酸铁和磷酸氢二铵为前驱体,制备了铁磷共掺杂氮化碳(P/Fe-CN)。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和BET比表面积分析等方法研究了P/Fe-CN的晶相、结构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Fe和P共掺杂的协同作用打开了原始氮化碳紧密的片层堆积结构和团聚状态,有效降低了原始g-C_(3)N_(4)的禁带宽度,增加了活性物质,提高了光催化性能。其中,P掺杂量为5%的双掺杂样品(5%P/Fe-CN)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MO)表现出最优的光催化活性。其光催化降解MO的速率常数为0.03863min-1,是g-C 3N 4光催化效率的4.7倍。紫外-可见光(UV-Vis)结果表明,5%P/Fe-CN的带隙宽度为2.248eV,较原始g-C 3N 4减小了0.331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可见光催化 共掺杂 协同作用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基二元直接Z型异质结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蓓蓓 周杰 刁国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7-1504,共8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无金属聚合物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出色的性能,但g-C_(3)N_(4)光催化性能受光诱导电荷的快速复合、有限的光响应范围以及较弱的氧化能力等缺陷的制约,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半导体构建g-C_(3)N_(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无金属聚合物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出色的性能,但g-C_(3)N_(4)光催化性能受光诱导电荷的快速复合、有限的光响应范围以及较弱的氧化能力等缺陷的制约,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半导体构建g-C_(3)N_(4)基异质结是解决以上缺陷的主要策略。综述了g-C_(3)N_(4)基直接Z型异质结的主要特征、光催化机理,详细介绍了基于g-C_(3)N_(4)的二元直接Z型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及电荷载流子转移机制,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二元 直接Z型 异质结 光催化
下载PDF
Si3N4工程陶瓷基底金刚石涂层生长规律及性能
15
作者 吴玉厚 杨淯淼 +4 位作者 闫广宇 王贺 刘鲁生 白旭 张慧森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1,共13页
为了避免氮化硅材料因产生裂纹或延伸破裂等造成的失效,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在氮化硅基底上沉积具有高硬度的金刚石涂层,采用单因素影响试验,分别探究碳源浓度、腔室压力、基底温度... 为了避免氮化硅材料因产生裂纹或延伸破裂等造成的失效,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在氮化硅基底上沉积具有高硬度的金刚石涂层,采用单因素影响试验,分别探究碳源浓度、腔室压力、基底温度对金刚石成膜过程的影响机制,探究微米和纳米金刚石涂层的最优生长工艺参数。利用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参数制备出的金刚石的形核、表面形貌、薄膜质量、表面粗糙度等进行表征,利用洛氏硬度计分析膜基结合力。结果表明,腔室压力越大,活性物质到达基底的动能越小,不利于金刚石的成核和生长。生长速率和表面粗糙度主要受甲烷浓度的影响:甲烷浓度从1%到7%,生长速率从0.84μm/h上升到1.32μm/h;表面粗糙度Ra从53.4 nm降低到23.5 nm;甲烷浓度过高导致涂层脱落严重,膜基结合力变差;晶面形貌和金刚石含量受到基底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温度升高,金刚石质量提高。综合基底温度、腔室压力对金刚石涂层的影响,确定最佳生长温度为900℃,气压为1 kPa。调节甲烷浓度1%为微米金刚石;甲烷浓度5%为纳米金刚石。研究方法可以优化在陶瓷基底上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涂层 氮化硅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的非金属多元素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16
作者 朱蓓蓓 余健美 +1 位作者 周杰 刁国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5,共7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且催化活性好等优点,逐渐在催化和环境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单一g-C_(3)N_(4)存在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低等缺点,采用元素掺杂实现g-C_(3)N_(4)的骨架结构的调整,是克服这一缺点的有...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且催化活性好等优点,逐渐在催化和环境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单一g-C_(3)N_(4)存在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低等缺点,采用元素掺杂实现g-C_(3)N_(4)的骨架结构的调整,是克服这一缺点的有效方法。对近年来有关非金属多元素组合掺杂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包括含氧、磷、硼和卤素等元素的二元和多元组合,并对非金属元素掺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元素掺杂 非金属 多元素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改性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17
作者 张云嫦 青颖 +2 位作者 张婧 邱婷婷 王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9-93,共5页
通过一步法制备铂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Pt)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对g-C_(3)N_(4)和g-C_(3)N_(4)/Pt的晶体结构、化学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在... 通过一步法制备铂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Pt)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对g-C_(3)N_(4)和g-C_(3)N_(4)/Pt的晶体结构、化学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开展改性材料对气态甲醛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g-C_(3)N_(4)/Pt对甲醛的降解效率达到57.9%,相比于未改性的g-C_(3)N_(4)光降解甲醛性能提高了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结构表征 光催化 性能测试
下载PDF
激光硬化与渗氮复合处理H13钢组织与性能
18
作者 曹驰 骆卫东 +2 位作者 陈志林 罗丽萍 陈贤武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通过激光淬火/离子渗氮复合方法对H13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从而提高其表面的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观察、能谱分析技术、显微硬度和纳米测试系统以及高频往复磨损试验,分别研究了离子渗氮、激光淬火、以及... 通过激光淬火/离子渗氮复合方法对H13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从而提高其表面的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观察、能谱分析技术、显微硬度和纳米测试系统以及高频往复磨损试验,分别研究了离子渗氮、激光淬火、以及激光淬火与离子渗氮复合处理对H13钢改性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过程和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改善改性层的综合性能.和单一渗氮处理相比,复合处理改性层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分别从1180 HV和80μm提高至1360 HV和550μm,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从0.68和5.78×10^(-8)mm^(3)·N^(-1)·m^(-1)降低至0.59和1.35×10^(-8)mm^(3)·N^(-1)·m^(-1).试样的硬度和耐磨性显著增加,平均摩擦系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激光淬火 离子渗氮 复合处理
下载PDF
ZDMA改性Si_(3)N_(4)制备ZDMA@Si_(3)N_(4)/EPDM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李方山 吴兵 +2 位作者 方胜阳 杨静 章于川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
以羧酸锌盐二甲基丙烯酸锌(ZDMA)为改性剂,湿法改性处理陶瓷纳米氮化硅粉体(n-Si_(3)N_(4)),制备ZDMA@Si_(3)N_(4)/EPDM复合材料,研究ZDMA@Si_(3)N_(4)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耐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DMA对Si_(3)N_(4)... 以羧酸锌盐二甲基丙烯酸锌(ZDMA)为改性剂,湿法改性处理陶瓷纳米氮化硅粉体(n-Si_(3)N_(4)),制备ZDMA@Si_(3)N_(4)/EPDM复合材料,研究ZDMA@Si_(3)N_(4)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耐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DMA对Si_(3)N_(4)具有很好的表面有机化改性效果,改善了其在EPDM基体中的分散性,同时结构中不饱和键与橡胶大分子链形成共硫化,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和极性,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当ZDMA@Si_(3)N_(4)添加量为15 phr时,ZDMA@Si_(3)N_(4)/EPDM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24.2%和42.8%,阿克隆磨耗磨损体积由0.52 cm^(3)/1.6 km降低至0.14 cm^(3)/1.6 km,100℃*70 h耐热油质量变化率由102%降至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氮化硅 改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导热绝缘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0
作者 王贯春 李瑶 +4 位作者 李吉祥 周生态 梁梅 邹华维 邱邵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文中采用片层状绝缘导热六方氮化硼(h-BN)和高导热导电铜粉(Cu)复配填充来提升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导热性能。控制导热填料总体积分数为30%,通过改变h-BN和Cu在HDPE中的复配比例,实现复合材料中导热网络通路的构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h... 文中采用片层状绝缘导热六方氮化硼(h-BN)和高导热导电铜粉(Cu)复配填充来提升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导热性能。控制导热填料总体积分数为30%,通过改变h-BN和Cu在HDPE中的复配比例,实现复合材料中导热网络通路的构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h-BN进入Cu粉无法占据的HDPE基体,起到桥梁作用。h-BN通过连接其周围的Cu粒子,促进了HDPE内部导热网络的形成与构筑。Hot Disk测试结果表明,随着h-BN/Cu比值增加,HDPE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增大。当V(h-BN):V(Cu)≤1时,大片径h-BN_(30)/Cu体系的热导率高于小片径h-BN_(05)/Cu改性体系;与之相反,当V(h-BN):V(Cu)>1时,相对于大片径h-BN_(30),小片径h-BN_(05)对复合体系热导率的贡献更明显。通过调控h-BN与Cu的含量,实现了在抑制导电网络形成的前提下大幅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其研究工作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氮化硼 铜粒子 导热网络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