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tom-based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reconstruction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areas
1
作者 Xin FAN Fangjin CHENG +1 位作者 Zhiming YU Xiuxian SO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464-1480,共17页
A five-component weighted average partial least squares(WA-PLS)calibr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by analysing diatom assemblages in 34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collected in 2015)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CRE)and... A five-component weighted average partial least squares(WA-PLS)calibr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by analysing diatom assemblages in 34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collected in 2015)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CRE)and its adjacent areas to infer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concentrations.Eighteen additional sets of surface sediment diatoms and corresponding upper water DIN data(collected in 2012)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rved and diatom-inferred DIN(DI-DIN)values(R2=0.85)illustrated the strong performance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indicating that precise reconstructions of former DIN are possible.The diatom-DIN transfer function was applied to the diatom record from a sediment core DH8-2(1962‒2012)collected in the Fujian-Zhejiang area south of the CRE.Th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DI-DIN model showed a significant DIN increase from 1962-2012,reflecting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very large increase in eutrophication.Three distinct periods can be seen from the changes in DIN and diatom taxa.In the 1962-1972 period,the DIN content was relatively low,with an average of 5.94μmol/L,and more than 80%of the diatom species identified were benthic taxa.In the 1972-2004 period,a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intensified,large nutrient inputs caused the DIN content to increase,with an average of 8.25μmol/L.The nutrient inputs also caused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nutrient components and a distinct increase in small planktonic taxa.In the 2004-2012 period,the DIN content continued to rise,fluctuating at approximately 10μmol/L.A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planktonic taxa(up to 65.48%)indicated that eutrophication was further intensified,which was confirm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iatom-induced red tide to dinoflagellate-induced red tide during thi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reconstruction DIATOMS transfer function
下载PDF
某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分析与扩建升级改造工艺方案
2
作者 张晶瑶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为支持地区经济、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经济园区及工业园区在国内纷纷兴建;与此同时,部分园区内的市政污水处理厂来水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工业废水,增加了出水达标的处理难度,处理工艺需根据来水水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该项目位于... 为支持地区经济、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经济园区及工业园区在国内纷纷兴建;与此同时,部分园区内的市政污水处理厂来水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工业废水,增加了出水达标的处理难度,处理工艺需根据来水水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该项目位于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设计规模为10万m^(3)/d,服务片区内工业废水占比为20%~30%,工业废水中COD_(Cr)、TN、TP的冲击对现状污水处理有较大影响。项目根据实地踏勘的水质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遵循工艺稳定、运营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选取了可强化脱氮除磷、强化去除COD_(Cr)的“Bardenpho+平流二沉池+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路线,并在进水前端设置应急沉淀池用以辅助异常来水的处理。本厂自2022年7月投产运行,近一年内出水水质良好,稳定达标。本项目设计方案可为纳管来水中工业废水占有一定比例,并受COD_(Cr)、TN、TP冲击的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建升级改造工程 工业废水 水质调研 强化脱氮除磷 强化COD^(Cr)去除
下载PDF
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3
作者 陈娟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52-255,共4页
污水处理厂建设是解决污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污水厂大多集中于城市,随着城镇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未经处理污水大量排放成为水环境主要污染源。生物膜法作为一项新兴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可以大幅提升反应池生物含量,降低污... 污水处理厂建设是解决污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污水厂大多集中于城市,随着城镇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未经处理污水大量排放成为水环境主要污染源。生物膜法作为一项新兴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可以大幅提升反应池生物含量,降低污泥负荷率,有效去除污水中碳、磷氮含量,提升水质。本文以该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其和活性污泥法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生产性对比研究,结合工艺去除污染物特点及污水处理厂运行状态评估,进行工程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式生物膜工艺 厌氧氨氧化 提标改造 脱氮除磷 活性污泥工艺
下载PDF
In-situ reconstruction of catalysts in cathodic electrocatalysis: New insights into active-site structures and working mechanisms 被引量:1
4
作者 Wenbiao Zhang Yang Yang +1 位作者 Yi Tang Qingsheng Gao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414-436,I0011,共24页
Cathodic electrocatalytic reactions, such as hydrogen evolution and CO_(2)/N_(2) reduction, are the key processes that store intermittent electricity into stable chemical energy. Although a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 Cathodic electrocatalytic reactions, such as hydrogen evolution and CO_(2)/N_(2) reduction, are the key processes that store intermittent electricity into stable chemical energy. Although a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 boost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via elaborative catalyst design,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have not been sufficiently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surface reconfiguration under working conditions. Recent efforts devoted to tracking dynamic evolution of electrocatalysts using in-situ and/or operando techniques gave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al structure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active sites,and provided principles to design better catalysts. The achievement of cathodic electrocatalysts in this subject is herein summarized, focusing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constructed surface an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Briefly, the thermodynamics of reconstruction at cathodes is discussed at first, and then the representative progresses in H_(2) evolution and CO_(2)/N_(2) reduction are introduced in sequence to acquire insights into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on in-situ reconfigured surfaces or interfaces. Finally, a perspective is offered to guide future investigations. This review is anticipated to shed some new light on in-depth understanding cathodic electrocatalysis and exploiting prominent electr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CO_(2)reduction reaction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situ reconstruction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s Valence states Topological changes
下载PDF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udy of surface reconstruction induced by N adsorption on Cu(100) surface
5
作者 窦卫东 张寒洁 鲍世宁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07-410,共4页
The reconstructed structure of Cu (100) surface induced by atomic N adsorption is studi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The 2D structure of copper boundary between neighbouring N covered islands is... The reconstructed structure of Cu (100) surface induced by atomic N adsorption is studi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The 2D structure of copper boundary between neighbouring N covered islands is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the growth conditions, e.g. N+ bombardment time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 The copper boundary experiences a transition from nano-scale stripe to nano-particle when the substrate is continuously annealed at 623~K for a longer time. A well-defined copper-stripe network can be achieved by precisely controlling the growth conditions, which highlights the possibility of producing new templates for nanofabr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adsorption surface reconstruction surface strain relief TEMPLATE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over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6
作者 张璇 石晓勇 +2 位作者 温婷婷 张传松 韩秀荣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27-236,共10页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April to May 2009, distribu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over the continental slopes of the Yellow Sea (YS) and East China Sea (ECS) are discussed. In...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April to May 2009, distribu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over the continental slopes of the Yellow Sea (YS) and East China Sea (ECS) are discussed. Influenced by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water, alongshore currents, and the Kuroshio current off the coast, DIN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but lower (<1 μmol/L) in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YS and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area of the ECS. In the YS, the thermocline formed in spring, and a cold-water mass with higher DIN concentration (about 11 μmol/L) formed in benthonic water around 123.2°E. In Changjiang estuary (around 123°E, 32°N), DIN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in the 10 m layer; however, the bottom DIN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possibly influenced by mixing of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and offshore curr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氮 东中国海 黄海 氮分布 大陆坡 台湾暖流 din 长江口
下载PDF
餐厨沼液处理总氮提标改造工程实践研究
7
作者 王磊 孙建亭 +3 位作者 黄格 李凯 李武 蒋稳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为满足深圳市新的总氮排放要求,某餐厨沼液处理厂通过加强预处理系统,改造AO系统、新增硝化液回流以及超滤回流系统。结果表明,改造完成后预处理系统对总磷和SS的去除率分别在80%和75%以上,减轻了后续生化系统及膜系统的运行压力。改造... 为满足深圳市新的总氮排放要求,某餐厨沼液处理厂通过加强预处理系统,改造AO系统、新增硝化液回流以及超滤回流系统。结果表明,改造完成后预处理系统对总磷和SS的去除率分别在80%和75%以上,减轻了后续生化系统及膜系统的运行压力。改造后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9.6%以上,二级AO出水总氮基本维持在40 mg/L左右。出水总氮可以满足排放的要求,可为其他类似总氮提标改造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沼液 总氮 提标改造
下载PDF
基于分源物理生态耦合模型研究东海表层溶解无机氮对叶绿素季节变化的影响
8
作者 徐帆 张晶 赵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5-386,共12页
东海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有四个主要外部来源,包括黑潮、台湾海峡、河流径流和大气沉降。为探究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东海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带来的多重影响,利用添加分源模块的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分析了东海表层不... 东海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有四个主要外部来源,包括黑潮、台湾海峡、河流径流和大气沉降。为探究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东海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带来的多重影响,利用添加分源模块的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分析了东海表层不同来源DIN支持的浮游植物(以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表征)季节变化与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响应关系,从而评估多源营养盐对东海陆架表层浮游植物的影响。各来源DIN支持的chl a浓度中,黑潮来源和河流径流来源先后占据主导地位,且除了河流径流来源chl a,其余三种来源chl a季节变化均呈双峰结构。不同来源chl a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季节变化差异,并且各来源chl a在东海陆架不同季节存在不同的主导区域,这与不同来源DIN供给的物理过程,如环流、混合、层化以及温度变化等密切相关。研究不同来源营养盐对东海浮游植物的影响对理解多重压力下东海生态系统变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浓度 溶解无机氮 多源营养盐 季节变化 东海
下载PDF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组分及土壤中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9
作者 李航 陈金平 +7 位作者 丁兆华 舒洋 魏江生 赵鹏武 周梅 王宇轩 梁驰昊 张轶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3-1573,共11页
森林火灾通过影响土壤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对土壤氮循环产生长期影响。在全球林火频发背景下,为探讨火灾与土壤氮循环之间的长期响应关系,选择火后1、6、11年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重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氮组分、氮... 森林火灾通过影响土壤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对土壤氮循环产生长期影响。在全球林火频发背景下,为探讨火灾与土壤氮循环之间的长期响应关系,选择火后1、6、11年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重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氮组分、氮循环功能基因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火后土壤氮组分和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随恢复年限的变化趋势,以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铵态氮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随恢复年限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MBN恢复较慢。火干扰导致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火后1年显著增加(P<0.05),火后6、11年均低于对照样地。(2)固氮nifH功能基因在火后11年恢复到火烧前的水平,而反硝化nirS、nirK和nosZ功能基因在火后6年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火干扰显著提高了硝化amoA-AOA和amoA-AOB功能基因丰度。(3)相关性分析表明固氮nifH功能基因与土壤全氮、铵态氮和MB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硝化amoA-AOA功能基因与硝态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反硝化nirS、nirK功能基因与硝态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水率、速效钾是影响火后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主要因子,解释度分别为63.8%、18.4%、85.8%。可见,森林火灾对兴安落叶松土壤氮组分和土壤中的氮循环功能基因有着长期的影响,并且火后土壤理化环境的改变也会间接对土壤氮循环的恢复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地区森林火灾对土壤氮循环影响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恢复时间 土壤微生物 氮循环功能基因 兴安落叶松 氮库重建
下载PDF
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提标改造工艺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丽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提标改造思路,挖潜二级处理的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然后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改造设计的内容、经济评价及运行情况等。经过工艺改造,二沉池出水总氮控制在15 mg/L以内的设计需求,再生水出水总...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提标改造思路,挖潜二级处理的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然后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改造设计的内容、经济评价及运行情况等。经过工艺改造,二沉池出水总氮控制在15 mg/L以内的设计需求,再生水出水总氮稳定达标。该改造工程可以为水厂改造中需要强化生物池脱氮除磷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二级处理 提标改造 脱氮除磷
下载PDF
更严格排放标准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耀宗 武海霞 +2 位作者 孟庆宇 李硕 卢忆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1期37-48,126,共13页
为提升水环境质量,我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当地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接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甚至Ⅲ类标准,使得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的提标改造面临巨大的挑战。文... 为提升水环境质量,我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当地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接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甚至Ⅲ类标准,使得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的提标改造面临巨大的挑战。文中统计分析了近40年我国城市污水年排放量、污水年处理量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通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对比,提出污水处理厂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减少有机污染物、氮和磷排放量。通过研究重点流域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实例,得出以下结论:减少COD排放工艺改造包括增加预处理、调整生化处理和增加深度处理;减少氮排放以改造生化处理为主;减少磷排放可通过改造生化处理与增设深度处理工艺来实现。污水处理厂应从节能降耗角度来进行工艺改造,为新一轮的提标改造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排放标准 提标改造 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工艺 有机污染物 氮磷
下载PDF
BDP(生物倍增)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
12
作者 王宝宗 罗宗强 +2 位作者 张倩 叶刚 陈啊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146,156,共6页
采用BDP(生物倍增)工艺对某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建改造工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其中COD、BOD5、NH_(3)-N和TP等污染物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水标准,TN和S... 采用BDP(生物倍增)工艺对某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建改造工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其中COD、BOD5、NH_(3)-N和TP等污染物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水标准,TN和SS则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工程实际运行费用为0.94元/m^(3),与国内同类工程相比有一定的运行成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P(生物倍增) 提标改造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多级AO+M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高排放标准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亮 张强 李鹏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由于排放标准的提高和进水水质的变化,河北省K污水处理厂需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后处理规模不变,出水水质满足《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3/2795—2018)中的重点控制区排放限值。基于来水中含有部分工业废水、进水水质波动范围大... 由于排放标准的提高和进水水质的变化,河北省K污水处理厂需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后处理规模不变,出水水质满足《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3/2795—2018)中的重点控制区排放限值。基于来水中含有部分工业废水、进水水质波动范围大、占地受限等因素,采用了多级AO生物池+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通过对原工艺单元进行充分挖潜利旧,对原连续进水循环式活性污泥(CASS)出水池局部加高增加了总停留时间,改造后的处理工艺运行稳定,满足出水要求,达到提高后的排放标准[COD_(Cr)≤30 mg/L、氨氮≤1.5 mg/L(水温≤12℃时,氨氮≤2.5 mg/L)、总氮≤15 mg/L、总磷≤0.3 mg/L],可为高排放标准下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高排放标准 多级生物处理 提标改造 膜生物反应器(MBR)
下载PDF
A/A/O微曝氧化沟工艺提标改造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杏 罗俊晖 +3 位作者 李治国 姚创 刘建新 袁维芳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采用固定式填料对A/A/O微曝氧化沟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可提升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在生化池固定式填料填充体积比为10%的条件下,出水COD、NH_(4)^(+)-N、TN及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8.7、2.42、6.86和0.32 mg/L,满足GB 18918—2002《城镇... 采用固定式填料对A/A/O微曝氧化沟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可提升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在生化池固定式填料填充体积比为10%的条件下,出水COD、NH_(4)^(+)-N、TN及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8.7、2.42、6.86和0.32 mg/L,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且处理水量提升了17.4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提标改造后在门水平优势菌群主要为绿湾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及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三者相对丰度之和大于60%,且Chloroflexi相对丰度大于30%。在属水平优势菌群为硝化菌属(norank_f_Saprospiraceae、Nitrospira、Mycobacterium)、反硝化菌属(Rhodoplanes)及聚磷菌属(Acinetobacter及Tetrasphaera)。固定式填料-泥膜复合A/A/O微曝氧化沟中填料生物膜有利于菌群结构优化和功能微生物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曝氧化沟 A/A/O 脱氮除磷 固定式生物填料 菌群 反硝化除磷菌 提标改造
下载PDF
城镇污水厂新兴强化生化处理工艺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诗璐 陈悦 +3 位作者 崔朋 鲍任兵 徐健 万年红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40-48,175,共10页
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正面临日趋严格的高排放标准挑战,二级处理过程的效能挖潜是当下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的重点,除了对传统二级处理进行优化改良,现阶段更是涌现出一系列新兴强化生化处理工艺,实现对传统工艺的突破和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 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正面临日趋严格的高排放标准挑战,二级处理过程的效能挖潜是当下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的重点,除了对传统二级处理进行优化改良,现阶段更是涌现出一系列新兴强化生化处理工艺,实现对传统工艺的突破和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文中通过分析生物处理效率提升的途径,总结了快速生化污水处理(RPIR)、载体活性污泥、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生物反应器工艺(BBR)、生物倍增、好氧颗粒污泥等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新工艺与新技术,介绍了其原理和工艺特点,并结合相关应用案例,对其潜在优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新兴工艺多采用模块化、一体化装备,在省占地、降投资、减工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相较现有成熟工艺,新兴工艺虽然还处在发展阶段,但仍可以为未来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提标改造 脱氮除磷 活性污泥 生物膜法 新兴工艺
下载PDF
磁混凝沉淀-反硝化滤池用于污水厂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贞贞 黄显怀 +3 位作者 王坤 刘俊 陈峰 张彬彬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2期83-87,共5页
山东省某污水厂原处理工艺采用多级多段AO-混凝沉淀过滤工艺,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工艺,出水水质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原污水厂存在一期脱水机老化,二期进水含砂量大,COD质量浓度无... 山东省某污水厂原处理工艺采用多级多段AO-混凝沉淀过滤工艺,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工艺,出水水质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原污水厂存在一期脱水机老化,二期进水含砂量大,COD质量浓度无法全年稳定在30 mg/L以下,TN去除率低等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本次提标改造工程在二期新增固液秒分离机,把原高密度沉淀池改造为磁混凝沉淀池,新建反硝化滤池、紫外线消毒池和巴氏计量槽,使得TN、COD、TP去除率显著提高,除TN外,其余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提标改造 磁混凝沉淀 反硝化滤池 脱氮除磷
下载PDF
更严格排放标准下低温条件的某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涛 刘晓静 +2 位作者 马文明 劳会妹 高文军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68-175,共8页
污水处理厂冬季低温运行期间主体生化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的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生物除磷效率显著下降,常常遇到氨氮、TN、TP难以稳定达标的问题。河北省某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设计总规模为5.0万m^(3)/d,其中新建部分设计规模为3.0... 污水处理厂冬季低温运行期间主体生化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的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生物除磷效率显著下降,常常遇到氨氮、TN、TP难以稳定达标的问题。河北省某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设计总规模为5.0万m^(3)/d,其中新建部分设计规模为3.0万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中的A标准。该污水处理厂面临进水水温低、碳源利用率低、排放标准高等难题。新建部分采用“多段多级AO+二沉池+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臭氧接触池+接触消毒池”组合工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各出水指标稳定达标。其中,出水COD_(Cr)、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13.8±2.6)、(7.1±1.2)、(0.10±0.05)mg/L,直接运行成本为1.36元/m^(3)。该组合工艺在低温条件下具有工艺成熟稳定、运行操作简单、出水效果好等优势,特别适用于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文中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概况、工艺流程及特点、主要设计参数,分析了其运行效果、经济指标,可为类似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扩容提标改造 更严格排放标准 多段多级 AO 百乐克工艺 脱氮除磷 臭氧氧化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在高标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胜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153-159,共7页
江苏某市由于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制,当污水排放量增长后需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该市某污水厂因此要进行提标改造,建设规模为1.7×10^(5)m^(3)/d,出水水质由一级A提高至地表“类Ⅲ类水标准”。文中总结了该污水厂提标的设计经验... 江苏某市由于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制,当污水排放量增长后需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该市某污水厂因此要进行提标改造,建设规模为1.7×10^(5)m^(3)/d,出水水质由一级A提高至地表“类Ⅲ类水标准”。文中总结了该污水厂提标的设计经验,设计采用“硝化+反硝化+滤布过滤+臭氧-生物活性炭(O_(3)-BAC)+超滤”处理工艺,脱氮处理构筑物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抗冲击负荷强,运行管理简单,滤池平均36~48 h反冲洗一次,硝化滤池各级出水设置导流板后,反硝化滤池进水溶解氧质量浓度可稳定在4~6 mg/L。单位用地面积为0.15 m^(2)/(m^(3)·d^(-1))。根据2020年—2021年的运行数据,当进水COD_(Cr)、BOD5、SS、氨氮、TN、TP质量浓度为12~26、3.8~7.1、1~6、0.22~2.22、5.34~11.60、0.15~0.40 mg/L时,各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9%、23%、44%、57%、52%、68%,通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未来污水厂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提供了升级提标工艺思路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升级提标 Ⅲ类水标准 曝气生物滤池 脱氮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下载PDF
闽江入海断面溶解无机氮长时间序列分析及入海通量估算
19
作者 王颢 陈克亮 +4 位作者 吴烨飞 陈文花 林云杉 白亮 任保卫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09,共12页
为深入研究闽江口富营养化机制,于1985—2021年在闽江入海断面开展了水质监测。采用结合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的季节性肯达尔检验(SK检验)对断面溶解无机氮(DIN)及其各组分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水文资料对入海通量... 为深入研究闽江口富营养化机制,于1985—2021年在闽江入海断面开展了水质监测。采用结合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的季节性肯达尔检验(SK检验)对断面溶解无机氮(DIN)及其各组分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水文资料对入海通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DIN浓度范围为0.728~3.140 mg/L,在37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各组分中NO 2-N和NH 3-N浓度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下降趋势,而NO 3-N浓度呈极显著上升趋势。DIN组分中NO 2-N和NH 3-N比重不断减小,而NO 3-N比重不断增大,目前已成为DIN的主要组成部分。DIN入海通量范围为3.59×104~14.85×104 t,在37年间缓慢增加,其各组分入海通量长期变化趋势同浓度变化类似。从长期来看,DIN及其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主要受流域环境变化及下游福州市含氮废水排放影响,而在短期则受台风、降水等一些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 溶解无机氮 季节性肯达尔检验 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 通量
下载PDF
岷、沱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脱氮除磷的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华英 吴艳娟 +2 位作者 吴虹霁 席英伟 易丹 《环保科技》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文章简述了岷、沱江流域的99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生化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分析了提标改造后城镇污水处理厂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浓度分布和排放量,对提标改造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样本T检验,对总排口氨氮、总氮、总磷的排放浓度进行了相... 文章简述了岷、沱江流域的99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生化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分析了提标改造后城镇污水处理厂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浓度分布和排放量,对提标改造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样本T检验,对总排口氨氮、总氮、总磷的排放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脱氮除磷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沱江流域 城镇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脱氮除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