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gas production using oxygen storage materials as oxygen carrier over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被引量:1
1
作者 代小平 余长春 +2 位作者 李然家 吴琼 郝郑平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A novel process for synthesis gas production over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using oxygen storage materials as oxygen carder was reported. First, oxygen in the air was chemically fixed and converted to lattice ... A novel process for synthesis gas production over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using oxygen storage materials as oxygen carder was reported. First, oxygen in the air was chemically fixed and converted to lattice oxygen of oxygen storage materials over regenerator, and then methane was selectively oxidized to synthesis gas with lattice oxygen of oxygen storage materials over riser reactor. The results from simulation reaction of CFB by sequential redox reaction on a fixed bed reactor using lanthanum-based perovskite LaFeO3 and La0.8Sr0.2Fe0.9CO0.1O3 oxides prepared by sol-gel, suggested that the depleted oxygen species could be regenerated, and methane could be oxidized to synthesis gas by lattice oxygen with high selectivity.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thesis gas over CFB using lattice oxygen of the oxygen storage materials instead of gaseous oxygen should be possibly applic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storage materials air separation partial oxidation synthesis ga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are earths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mechanism studies on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from flue gas using a flue ga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被引量:11
2
作者 ZHAO Yi XU PeiYao +1 位作者 SUN XiaoJun WANG LiDo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The oxidizing highly reactive absorbent was prepared from fly ash,industry lime,and an oxidizing additive M.Experiments of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a flue gas circulating fl... The oxidizing highly reactive absorbent was prepared from fly ash,industry lime,and an oxidizing additive M.Experiments of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a flue ga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The effec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alcium availabil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Removal efficiencies of 95.5%for SO2 and 64.8%for NO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under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component of the spent absorbent was analyzed with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s in- dicated that more nitrogen species appeared in the spent absorbent except sulfur species.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an accessory X-ray energy spectrometer were used to observe micro-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including fly ash,oxidizing highly reactive absorbent and spent absorbent.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mechanism of SO2 and NO based on this absorbent was pro- pos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 ga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XIDIZING highly reactive ABSORBENT MECHANISM
原文传递
Incineration of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in a Fluidized Bed Reactor 被引量:1
3
作者 Beata Kowarska Jerzy Baron +1 位作者 Stanislaw Kandefer Witold Zukowski 《Engineering(科研)》 2013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using reburning technology, during combustion of sewage sludge (fuel I) and the mixture of sewage sludge, wasted bleaching earth and CaO (fuel II), was carried out. Th... In the present study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using reburning technology, during combustion of sewage sludge (fuel I) and the mixture of sewage sludge, wasted bleaching earth and CaO (fuel II), was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works were conducted in a laboratory-scale fluidized bed reactor (power up to 10 kW) with application of two types of beds: chemically inert bed (sand) and chemically active bed (CaO). The second combustion (reburning) zone in the reactor was formed by dosing into an area above the bed, additional gaseous fuel (propane). Obtained reduction in emissions of nitrogen oxides in both types of beds was at a level 70% - 79%. Additionally bed of CaO has the desulfurizing effect and also reduces the CO concentration in the exhaust fumes. A significant drawback of active bed is the adverse effect on increase of the primary NO which enters the second combustion zone. The result of this fact is higher NOx emission during combustion of the same fuel in bed of CaO in comparison to the combustion of this fuel in the sand bed, when the same maximum degree of reduction of NOx will be obtained for both types of b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Power REBURNING nitrogen oxides NOx Reduction Sewage Sludge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下载PDF
低负荷下CFB锅炉二次风优化对NO_(x)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侯跃华 刘海玉 +4 位作者 申欣 康红红 谢玉婷 金燕 吴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88-3597,I0021,共11页
为控制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低负荷下NO_(x)的原始排放,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对40%负荷下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为控制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低负荷下NO_(x)的原始排放,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对40%负荷下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二次风角度、新增二次风量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角度的减小,炉膛出口NO浓度逐渐降低,CO浓度无明显增加。部分二次风上移后炉膛密相区氧浓度降低,不完全燃烧增加,还原性氛围增强,抑制了NO的生成。当新增风量从10%增加到30%时,NO排放浓度降低了17.2%。但随着比例的进一步提高,炉膛密相区的缺氧环境造成燃烧效率下降,温度大幅降低。因此,在不影响燃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提高新增二次风比例来降低NO的原始排放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计算颗粒流体力学 低负荷 二次风分级 氮氧化物
下载PDF
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在流化床内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涛 戴良旭 +4 位作者 王长安 杨琨 袁天霖 崇培安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2-702,共11页
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流化床燃烧反应模型,研究了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特性与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氮氧化物转化率随着农林废弃物掺混比例增加而增大,且随着生物质掺入量增加,转化率增长速率提高;燃... 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流化床燃烧反应模型,研究了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特性与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氮氧化物转化率随着农林废弃物掺混比例增加而增大,且随着生物质掺入量增加,转化率增长速率提高;燃烧温度对氮氧化物转化率的影响较大;随着燃烧系统氧体积分数增大,氮氧化物转化率先缓慢增大,在氧体积分数达到一定值后迅速增大,之后变化趋于缓慢;出于经济性与技术可行性的考量,可以选择降低风量小的燃尽风氧体积分数来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为实际燃煤耦合生物质燃烧锅炉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耦合生物质 流化床 农林废弃物 氮氧化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自动控制的优化与应用
6
作者 杨勇军 高金玉 +1 位作者 李志锋 石书雨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6期80-82,共3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环境复杂,煤质变化大,其脱硝控制效果一般。为此,应用先进的预测控制技术对某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采用以锅炉总排环保考核点的NOx浓度为核心、以省煤器出口和脱硫岛出口NOx浓度为辅助的多层次...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环境复杂,煤质变化大,其脱硝控制效果一般。为此,应用先进的预测控制技术对某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采用以锅炉总排环保考核点的NOx浓度为核心、以省煤器出口和脱硫岛出口NOx浓度为辅助的多层次复合控制方案进行了脱硝自动控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浓度,减少波动幅度,提高脱硝自动化控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脱硝还原剂的使用量,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SNCR脱硝 氮氧化物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煤燃烧中氮氧化物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波 袁建伟 +3 位作者 刘皓 卢建欣 林志杰 刘德昌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循环流化床煤燃烧中氮氧化物排放的研究冯波,袁建伟,刘皓,卢建欣,林志杰,刘德昌(华中理工大学动力系武汉430074)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氮氧化物1前言近年来,NZO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和一定的温室效应而引起了较大的关... 循环流化床煤燃烧中氮氧化物排放的研究冯波,袁建伟,刘皓,卢建欣,林志杰,刘德昌(华中理工大学动力系武汉430074)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氮氧化物1前言近年来,NZO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和一定的温室效应而引起了较大的关注。特别地,在流化床煤燃烧中(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氮氧化物 煤燃烧 排放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脱除氯化氢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廷钰 肖云汉 +2 位作者 陈凡 雷福林 李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4-197,共4页
在直径 2 0 0mm、高 2 5 6 0mm自制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除氯化氢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采用的循环流化床尾气净化装置 ,在干湿两种状况下的净化效率都比同类型装置有较大提高 .当喷水活化增湿以后 ,净化效率可达 90 %以上 .并考... 在直径 2 0 0mm、高 2 5 6 0mm自制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除氯化氢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采用的循环流化床尾气净化装置 ,在干湿两种状况下的净化效率都比同类型装置有较大提高 .当喷水活化增湿以后 ,净化效率可达 90 %以上 .并考察了停留时间、Ca/Cl当量比、粒径和入口氯化氢浓度等因素对氯化氢脱除效率的影响 .证实延长停留时间、增大Ca/Cl当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氯化氢 半干法 氧化钙 脱除 垃圾焚烧烟气 烟气净化
下载PDF
煤中灰成分对CO还原NO反应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竞岌 张翼 +1 位作者 杨海瑞 杨燕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48-2453,共6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以CO为主的还原性气体,在大量灰的催化下对NO具有显著的还原作用。针对NO-CO反应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灰的存在及其成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选取5个典型煤种制取灰样,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分析灰成分...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以CO为主的还原性气体,在大量灰的催化下对NO具有显著的还原作用。针对NO-CO反应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灰的存在及其成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选取5个典型煤种制取灰样,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分析灰成分,并利用小型固定床实验测量不同温度、不同反应物浓度下的NO还原比例,进而拟合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灰中各主要成分对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排序为Fe_2O_3>CaO/MgO>Al_2O_3>SiO_2,且Fe_2O_3的作用显著偏高,而SiO_2和Al_2O_3可以视作惰性成分。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灰中各主要成分影响权重,引入基于灰成分质量份额加权和的指数γash,以修正Arrhenius形式的NO-CO反应动力学公式。该公式的计算结果较好地预测了人为配制灰催化条件下的NO-CO反应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灰成分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固定化包埋硝化菌去除源水中氨氮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葛晓虹 张振家 王毅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固定化包埋技术将硝化菌包埋在半透性聚合物内,并利用内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包埋颗粒的体积填充率为10%)进行了处理低浓度氨氮人工配水的连续流试验,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包埋硝化菌菌群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 采用固定化包埋技术将硝化菌包埋在半透性聚合物内,并利用内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包埋颗粒的体积填充率为10%)进行了处理低浓度氨氮人工配水的连续流试验,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包埋硝化菌菌群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30℃、DO为3~4mg/L的条件下,当进水NH4^+~N为10~15mg/L、HRT为30min时,对NH4^+-N的去除率〉90%;当进水NH4^+-N〈10mg/L、HRT为27min时,出水NH4^+-N和NO2^--N浓度都稳定在0.25mg/L以下,且出水pH值维持在7.2~7.3,NH4^+-N去除负荷达256.1mg/(L·h)。颗粒的呼吸活性从驯化阶段的319.4mg/(L·h)增至高效段的1170.9m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包埋硝化菌 氨氮 内循环流化床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楠 张世鑫 +3 位作者 赵鹏勃 任伟峰 高洪培 孙献斌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84-89,共6页
为解决某130 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氮氧化物(NO_x)原始排放较高的问题,采取了分离器提效改造、增加烟气再循环(flue gas recirculation,FGR)、提高二次风入射高度等低氮燃烧改造措施,并且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额定负荷下... 为解决某130 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氮氧化物(NO_x)原始排放较高的问题,采取了分离器提效改造、增加烟气再循环(flue gas recirculation,FGR)、提高二次风入射高度等低氮燃烧改造措施,并且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额定负荷下,氧含量维持3.3%~3.8%,NO_x原始排放浓度由改造前300~350 mg/Nm^3降至245 mg/Nm^3;空预器前氧含量<3.3%或>3.8%时,脱硝氨水消耗量均呈上升趋势;氧含量<2.2%时,氨水消耗量达400 kg/h,且反应器出口NO_x质量浓度为110 mg/Nm^3;中心筒出口烟温随FGR开度的增大而升高,氨水消耗量先降低后升高;中心筒出口烟温随上层二次风门的关小逐渐降低,氨水消耗量先降低后升高。结果表明,对于反应器出口NO_x排放,氧含量存在一个最佳范围;FGR开度与二次风入射位置均对燃料的后燃现象影响显著,后燃严重时会导致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SNCR)脱硝效率降低,甚至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 氧含量 烟气再循环 后燃现象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勇 杨平 伍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9-22,共4页
采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AFB)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对垃圾渗滤液脱氮进行了研究。以模拟废水完成了反应器的启动 ,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垃圾渗滤液 ,对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脱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脱氮效果。实验表明 ,... 采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AFB)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对垃圾渗滤液脱氮进行了研究。以模拟废水完成了反应器的启动 ,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垃圾渗滤液 ,对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脱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脱氮效果。实验表明 ,厌氧氨氧化脱氮对高氨氮浓度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厌氧氨氧化 脱氮处理 生物流化床 模拟废水 氨氮浓度 脱氮效果 流化床反应器 研究 比例
下载PDF
烃类晶格氧选择氧化 被引量:32
13
作者 沈师孔 闵恩泽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7-145,共9页
用催化剂的晶格氧作为烃类选择氧化的氧化剂,按还原-氧化(Redox)模式,采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将烃原料和空气分开进料,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烃分子与催化剂的晶格氧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失去晶格氧的催化剂被输送到再生器中... 用催化剂的晶格氧作为烃类选择氧化的氧化剂,按还原-氧化(Redox)模式,采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将烃原料和空气分开进料,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烃分子与催化剂的晶格氧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失去晶格氧的催化剂被输送到再生器中用空气氧化到初始高价态,然后送入提升管反应器完成还原-再氧化循环。这种新工艺是在没有气相氧分子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可避免气相和减少表面的深度氧化反应,大幅度提高烃类选择氧化的选择性,而且因不受爆炸极限的限制可提高原料浓度,使反应产物容易分离回收,是控制深度氧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催化新技术。本文试图对晶格氧选择氧化的研究现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晶格氧 氧化 选择性氧化 催化剂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循环流化床混烧N_2O排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保升 董长青 +2 位作者 仲兆平 兰计香 肖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4-47,共4页
氧化亚氮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不良影响 ,这促使世界各国对燃煤系统的 N2 O排放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针对我国垃圾特性 ,在 0 .2 MWth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垃圾与煤混烧实验 ,研究了在混烧过程中垃圾与煤掺烧比例及床层温度变化对 N... 氧化亚氮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不良影响 ,这促使世界各国对燃煤系统的 N2 O排放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针对我国垃圾特性 ,在 0 .2 MWth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垃圾与煤混烧实验 ,研究了在混烧过程中垃圾与煤掺烧比例及床层温度变化对 N2 O排放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掺烧比例较低时 ,N2 O排放浓度迅速降低 ,随着掺烧比例增加 ,N2 O排放浓度略有升高 ;当垃圾与煤掺烧比例恒定时 ,随床温增加 ,N2 O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循环流化床 混烧 氧化亚氮 排放规律 垃圾处理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燃烧工况对生成N_2O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皓 冯波 +1 位作者 林志杰 刘德昌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4,共4页
在一个小型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10种煤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温度对N2O、NOx生成的影响,并与鼓泡流化床运行状态进行了对比试验,在一个半工业性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倍率对N2O和NOx生成影... 在一个小型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10种煤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温度对N2O、NOx生成的影响,并与鼓泡流化床运行状态进行了对比试验,在一个半工业性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倍率对N2O和NOx生成影响的试验,对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2O的生成与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发现,循环流化床中N2O的生成机理与鼓泡流化床有较大的区别,多相反应对循环流化床的稀相区的N2O的生成具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循环流化床 燃烧工况
下载PDF
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仲卿 张力 +1 位作者 唐强 郭名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超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低于5%,常规技术很难加以利用,而含有石英砂颗粒的流态化蓄热装置对超低浓度煤层气的燃烧利用提供了平台。为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甲烷浓度的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 超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低于5%,常规技术很难加以利用,而含有石英砂颗粒的流态化蓄热装置对超低浓度煤层气的燃烧利用提供了平台。为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甲烷浓度的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并和绝热燃烧时的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燃烧特性、蓄热特性、氮氧化物生成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态化蓄热装置在煤层气的体积分数不低于3%时可以维持燃烧;与采用绝热工况相比,采用蓄热颗粒之后,燃烧反应向布风板方向移动,并主要发生在蓄热颗粒组成的床层以内;燃烧后氮氧化物排放量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浓度煤层气 流态化 蓄热燃烧 数值模拟 燃烧特征 蓄热特征 氮氧化合物
下载PDF
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厂含硫和高氨氮污水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7
作者 叶正芳 温丽丽 +1 位作者 A.G.L.Borthwick 倪晋仁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4期345-357,共13页
炼油厂含硫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油、COD、硫化物及挥发酚而难于生化降解,催化剂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氨氮、盐类、悬浮物质以及低浓度的有机物而成为水处理的难题.本文采用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工艺,对含硫污水和催化剂高氨氮... 炼油厂含硫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油、COD、硫化物及挥发酚而难于生化降解,催化剂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氨氮、盐类、悬浮物质以及低浓度的有机物而成为水处理的难题.本文采用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工艺,对含硫污水和催化剂高氨氮污水的混合污水进行了现场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污水COD为2090mg/L、氨氮为600mg/L、挥发酚为27mg/L和硫化物为154mg/L的情况下,ABFT系统出水COD为95mg/L、氨氮为4.0mg/L、挥发酚为0.30mg/L和硫化物为0.0067mg/L,出水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在处理工艺中,动态氧化和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ABFT反应器采用了合成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该载体具有大孔网状以及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化学性能,高效微生物B350通过化学键固定在载体上.克氏定氮法表明,ABFT中生物负载量为32mg/L.试验结果显示:在处理高氨氮污水方面,ABFT工艺比SBR工艺具有更强的优势,同时,ABFT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 固定化微生物 含硫污水 高氨氮污水 动态氧化
下载PDF
有机化学实验室废液焚烧NO_x、SO_2和HCl的排放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别如山 吕响荣 李诗媛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在内径120mm、高2m的流化床中焚烧处理有机化学实验室废液,研究在800~950℃烟气中氧浓度在0~1200范围内NOx、SO2以及HCl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废液中有机胺类化合物及微量硝酸在焚烧过程中产生NOx,其浓度最大值约130mg/m3.试验中发现... 在内径120mm、高2m的流化床中焚烧处理有机化学实验室废液,研究在800~950℃烟气中氧浓度在0~1200范围内NOx、SO2以及HCl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废液中有机胺类化合物及微量硝酸在焚烧过程中产生NOx,其浓度最大值约130mg/m3.试验中发现950℃下NOx浓度低于900℃时的值,说明胺类有机物在950℃下还原NOx能力比900℃下强烈.焚烧过程中产生的SO2来源于有机硫化物及微量硫酸的分解,结果表明氧浓度接近零时SO2浓度最高,在此条件下温度越高,SO2浓度越高,但随着氧浓度的增加,SO2浓度迅速下降.HCl主要来源于有机氯化物的分解,在800~950℃下HCl浓度基本相同,说明有机氯基本上转化为H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室废液 焚烧 流化床 排放物
下载PDF
煤粉在循环流化床高温空气下的燃烧与NO_x排放(英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清刚 朱建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7-12,共6页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低污染物排放的优越性能,有望应用于煤粉的燃烧。搭建了煤粉高温空气燃烧热态试验台,由下行火焰的煤粉燃烧室和提供高温空气的循环流化床组成,煤粉燃烧室内径为220mm、高3000mm。用一种烟煤做了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低污染物排放的优越性能,有望应用于煤粉的燃烧。搭建了煤粉高温空气燃烧热态试验台,由下行火焰的煤粉燃烧室和提供高温空气的循环流化床组成,煤粉燃烧室内径为220mm、高3000mm。用一种烟煤做了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粉燃烧室上下温度均匀;煤粉燃烧室上部的还原区当量系数为0.8时,NOx排放水平在252~294mg/m3之间,低于国家2003年制定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35%~44%;循环流化床提供的高温空气中NOx的浓度对煤粉燃烧室内煤粉中的N向NOx的转化比影响很小;煤粉中的N向NOx的转化比可降低到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循环流化床 煤粉 氮氧化物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中塑料粉与稻壳共燃生成NO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昌鸿 马晓茜 +3 位作者 董志强 赵增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李海滨 陈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研究塑料与稻壳共燃的氮氧化物生成规律,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二者的共燃实验。研究了温度、塑料粉和稻壳的混合比例及过量空气系数对NO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NO生成量升高;随塑料粉与稻壳混合比例增... 为研究塑料与稻壳共燃的氮氧化物生成规律,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二者的共燃实验。研究了温度、塑料粉和稻壳的混合比例及过量空气系数对NO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NO生成量升高;随塑料粉与稻壳混合比例增加,NO生成量呈降低趋势,且NO的生成量低于二者单独焚烧时生成量的线性叠加;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NO生成量降低。为寻找二者共燃NO生成的一般性规律,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NO生成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粉 稻壳 循环流化床 氮氧化物 生成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