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nm23H1mRNA、TGF-β1mRNA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国芳 李继承 徐银峰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4-552,共9页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2例前列腺癌组织nm23H1mRNA、TGF-β1mRNA表达,并以CD31抗体为标记,经En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及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用Weidner最高血管密度计数法,计数阳性MVD,研究前列腺癌组织nm23H1mRNA、TGF-β1mRNA和C...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2例前列腺癌组织nm23H1mRNA、TGF-β1mRNA表达,并以CD31抗体为标记,经En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及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用Weidner最高血管密度计数法,计数阳性MVD,研究前列腺癌组织nm23H1mRNA、TGF-β1mRNA和CD31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中的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血道转移和调查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关系。前列腺癌nm23H1mRNA阳性表达66.67%(28例),nm23H1mRNA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骨转移、TNM分期、MVD呈负相关(P<0.05):TGF-β1mRNA阳性表达78.75%(33例),其与前列腺癌骨转移、TNM分期、MVD呈正相关(P<0.05),与癌周组织的nm23H1mRNA和TGF-β1mRNA阳性表达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前列腺癌组织的MVD(78.51±10.29/mm^2)显著高于癌周组织(34.19±9.27/mm^2),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根治术后5年内死亡的42.86%(18例)患者中MVD(92.41±15.42/ mm^2),高于5年内生存的患者(62.79±13.58/mm^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的肿瘤病理学分级中,nm23H1mRNA在前列腺癌未、低分化型中阳性表达率高,高、中分化型中阳性表达率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nm23H1mRNA阳性表达率高时,肿瘤骨转移率低,生存率高,故认为nm23H1基因具有抑制前列腺癌发生和转移作用。当TGF-β1mRNA阳性表达率高时,肿瘤骨转移率高,生存率低。故认为TGF-β1基因具有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和转移作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MVD与肿瘤骨转移密切相关,前列腺癌组织MVD的显著增高,提示肿瘤组织有新血管的生成。TGF-β1促进了肿瘤诱导的血管新生,在前列腺癌的骨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mrna TGF-βmRNA MVD 肿瘤转移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nm23H_1基因mRNA及其突变的研究
2
作者 贺国丽 黄光琦 王世阆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原发灶与相关淋巴结组织 nm2 3H1 m RNA表达及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RT- PCR和 SSCP技术对 2 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原发灶与相关淋巴结组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nm2 3H1 m RNA表达水平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原发灶与相关淋巴结组织 nm2 3H1 m RNA表达及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RT- PCR和 SSCP技术对 2 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原发灶与相关淋巴结组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nm2 3H1 m RNA表达水平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原发灶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组 (P<0 .0 1)。所测组织标本未发现突变。结论 提示 nm2 3H1 m RNA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该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囊腺癌 粘液 病理学 肿瘤转移 nm23h1mrna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刘艳茹 赵子恩 马国强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与肺癌 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CSA方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CD44v6和nm23H1的m RNA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随访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与肺癌 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CSA方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CD44v6和nm23H1的m RNA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随访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肺癌中CD44v6和nm23H1的m 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2%和49.2%。CD44v6mRNA高表达和nm23H1mRNA低表达均与肺癌PTN 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患者>5年存活率越低。肺癌CD44v6mRNA表达与nm 23H1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肺癌中CD44v6mRNA表达与nm23H1mRNA表达具有负调节的协同作用 ,均可作为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D44v6mRNA nm23h1mrna 原位杂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_1 mRNA在乳腺癌中的转录表达
4
作者 易基群 杨晓明 +1 位作者 曾波航 方嬿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nm23-H1的表达.结果 ①淋巴结阳性的原发灶组织nm23-H1 mRNA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的原发灶组织,Ⅲ期乳腺癌组织nm23-H1...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nm23-H1的表达.结果 ①淋巴结阳性的原发灶组织nm23-H1 mRNA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的原发灶组织,Ⅲ期乳腺癌组织nm23-H1 mRNA水平较I、Ⅱ期的明显低.②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与nm23-H1 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相关.结论 nm23-H1基因mBNA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nm23-H1 mRNA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nm23—H1mRNA 乳腺癌 基因转录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