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alt-out Particle Motion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a Vortex Pump Volute 被引量:6
1
作者 GAO Bo YANG Mingu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3-59,共7页
The vortex pump is suitable for salt solution transportation. But the salt-out flow mechanism in the pump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fully. Salt-out layer formation and growth rat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rystal particle... The vortex pump is suitable for salt solution transportation. But the salt-out flow mechanism in the pump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fully. Salt-out layer formation and growth rat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rystal particle motion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Study on the particl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ump volute becomes a key problem, because the crystal particles are mainly distributing in this zone after they enter the pump. Phase Doppler particle analyzer(PDPA) is used to measure the two-phase flow field in a model pump volute to get mor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alt-out phenomenon. The crystal particle velocities are obtained in all three peripheral, radial and axial directions. Particle size and particle number density(PND) measurements are also performed i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under different pump operat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various axial measurement positions. It is found that particle velocity gradient of peripheral component varies with the pump discharge. There is a turning point of relation between peripheral velocity component and discharge. Radial flow velocity curves look like a saddle shape and velocity magnitudes are changing greatly with the discharge. The non-equilibrium velocity feature between liquid and solid phase on this direction is also remarkable. Particles flow into the impeller at radial position R〈I, and the axial velocity component increases in this region. The particle size curve shows an open-up parabola distribution. The largest particles are distributing near the casing peripheral wall. As flow rate increases, accordingly PND increases. It also grows up in the axial-outward direction towards the suction cover. Crystal particle aggregation phenomenon can be revealed from the analysis of particle size and PND distribution, and the aggregation region is determined as well. Research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optimal design of this kind of pump preventing salt-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ex pump salt-oat particle moti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the Flow Behavior of Side Channel Pumps Based on Vortex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Fan Zhang Desmond Appiah +3 位作者 Ke Chen Shouqi Yuan Kofi Asamoah Adu-Poku Lufeng Zhu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298-315,共18页
The momentum flow exchange between the impeller and side channel produces highly turbulent flows in side channel pumps.The turbulent flows feature complex patterns of vortex structures that are partly responsible for ... The momentum flow exchange between the impeller and side channel produces highly turbulent flows in side channel pumps.The turbulent flows feature complex patterns of vortex structures that are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dissipation of energy losses and unsteady pressure pulsations.The concept of turbulent flows in side channel pumps requires a reliable vortex identification criterion to capture and predict the effects of the vortex structures on the performance.For this reason,the current study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Ω-criterion to a side channel pump model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Qand λ2 criteria.The 3D flow fields of the pump were obtained through un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simulations.Comparative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Ω-criterion identifies the vortex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with a standard threshold,Ω=0.52.The Q and λ2 criteria required different thresholds to capture vortex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thus leads to subjective errors.Comparing theΩ-criterion intensity on different planes with the entropy losses and pressure pulsation,the longitudinal vortex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mentum exchange development which increases the head performance of the pump.However,the rate of exchange is impeded by the axial and radial vortices restricted in the impeller.Therefore,the impeller generates the highest entropy loss and pressure pulsation intensities which lower the output efficiency.Finally,the findings provide a fundamental background to the morphology of the vortex structures in the turbulent flows which can be dependent upon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side channel pu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e channel pumps Ω-criterion vortex Entropy loss
下载PDF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es of Small-flow High-head Centrifugal-vortex Pump for Gas-Liquid Two-phase Mixture 被引量:27
3
作者 朱祖超 谢鹏 +2 位作者 偶国富 崔宝玲 李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28-534,共7页
小流动的高头的离心旋涡的泵的设计方法被介绍。这泵,与 inducer,建筑群离心的 impeller 和开旋涡的 impeller 设置了,被提出交付煤气液体的二阶段的混合。HTB-5/60 类型样品泵在一个靠近环的测试钻塔上被开发并且测试。为煤气液体... 小流动的高头的离心旋涡的泵的设计方法被介绍。这泵,与 inducer,建筑群离心的 impeller 和开旋涡的 impeller 设置了,被提出交付煤气液体的二阶段的混合。HTB-5/60 类型样品泵在一个靠近环的测试钻塔上被开发并且测试。为煤气液体的二阶段的混合的性能和成穴测试上的试验性的研究与纯水的试验性的结果相比被执行。另外,泵上的煤气的阶段的效果被分析并且讨论。样品泵的性能和成穴特征与增加气体的卷部分日益增多地败坏的试验性的结果表演。当全部的能力 Qm 在 4.5 m3 路h 之间时? 1 和 6 m3 路h ? 1 并且在 0.66 m3 路h 下面的煤气的流动率 qg ? 1 ,或 qg/Qm 比15%低,典型曲线与纯水里的那些近似平行测试,但是表演严厉地败坏直到一突然在气体的批评体积部分切流动。当在 5 m3 路 h 的评估能力附近工作时,这泵为搬运煤气液体的二阶段的混合被发现合适 ? 1 与低于 15% 的 qg/Q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量 高扬程 离心漩涡泵 气液混输 设计 试验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let vortex in pump sump
4
作者 SONG Xijie LIU Chao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9-775,共7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vortex gener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pump sump below the flare tube,twenty pressure pulsation monitoring points we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ump sump below the flare tub...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vortex gener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pump sump below the flare tube,twenty pressure pulsation monitoring points we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ump sump below the flare tube,and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flow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pump sump is twice of the rotational frequency of the impeller blade.The vortex below the flare tube is easy to generate under the large flow conditions and mainly concentrates at the right front position below the flare tube.The position of the vortex occurring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low-pressure region below flare tu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FLOW pump pump SUMP vortex pressure FLUCTUATION model experiment
下载PDF
Effect of tongue clearance on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double support vortex pump
5
作者 Xiang-yang Li Wan-qiang Chen Sheng-dun Zh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45-654,共10页
In order to study influence of tongue clearance on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double support vortex pump,three dimensional flow model with symmetric variable size tongue clearance was established by changing section... In order to study influence of tongue clearance on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double support vortex pump,three dimensional flow model with symmetric variable size tongue clearance was established by changing section parameter of tongue clearance,and appli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steady inner flow in a vortex pump based on fixe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impeller through ANSYS FLUENT.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e influence of tongue channel with two sections(non-uniform and uniform sections)on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in vortex pump.Firstly,the variation of tongue channel section changes the vortex structure distribution in circumferential flow channel.Specifically the spiral forward vortex structure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shifts to large radius side with increasing tongue width.Secondly,the circumferential velocity gradient and axial pressure gradient both diminish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ongue section,and the inlet/outlet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also reduce with increasing tongue channel section.Finally,for vortex pump with non-uniform section of tongue channel,the head diminishes and the efficiency remains constant approximate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ongue width,while the head and the efficiency both diminish for uniform section of tongue 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ex pump TONGUE CLEARANCE NON-UNIFORM flow PASSAGE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水泵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特性及涡带特性分析
6
作者 刘斌 杨启瑞 +5 位作者 蒋涛 郑源 张玉全 郭绘娟 任慎明 李城易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1-248,共8页
抽蓄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泵水轮机长时间偏离最优工况运行会导致水力不稳定问题,其中,尾水管涡带和压力脉动问题备受关注,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以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尾水管内流特性与压力脉动时频特性。对比... 抽蓄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泵水轮机长时间偏离最优工况运行会导致水力不稳定问题,其中,尾水管涡带和压力脉动问题备受关注,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以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尾水管内流特性与压力脉动时频特性。对比了两种第二代和两种第三代涡识别方法对尾水管涡带演化过程的可视化效果,Omega-Liutex涡识别方法对阈值依赖性小且对涡带形态的识别更清晰完备,因此,采用Omega-Liutex涡识别方法研究了不同负荷工况下尾水管涡带的瞬态变化特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水泵水轮机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尾水管 Omega-Liutex涡识别 压力脉动 涡带
下载PDF
气液两相条件下叶片开孔对电潜泵性能和内部流场的影响
7
作者 王通 王健 +2 位作者 施卫东 韩勇 周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8-555,共8页
为了研究电潜泵内部流动机理,从而改善高含气工况下电潜泵的气液混输性能,文中基于欧拉-欧拉非均相流模型,对不同入口含气率工况下叶片开孔前后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气液两相流条件下叶片开孔对电潜泵性能和内... 为了研究电潜泵内部流动机理,从而改善高含气工况下电潜泵的气液混输性能,文中基于欧拉-欧拉非均相流模型,对不同入口含气率工况下叶片开孔前后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气液两相流条件下叶片开孔对电潜泵性能和内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水工况以及低含气率、小流量工况下,叶片开孔会降低电潜泵性能;但是叶片开孔可以改善电潜泵在大流量下的气液混输性能.叶片开孔后会改变叶轮内部压力分布,使电潜泵叶轮内部平均压力升高,进而改善叶轮内部流态.叶片开孔后会冲散气相聚集,使气体分布更加均匀,叶轮流道内涡核分布明显减少,减少了能量耗散.该研究为改善电潜泵气液混输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泵 叶片开孔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涡核分布
下载PDF
旋流泵叶轮流道固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李洪彬 易伟 倪福生 《水道港口》 2024年第2期282-290,共9页
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固液两相存在的密度差,旋流泵在输送固液两相介质过程中,内部会出现多方面的不稳定性特征,基于Particle模型,运用ANSYS CFX软件对额定转速下旋流泵在不同流量下输送不同固相体积分数的多种工况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 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固液两相存在的密度差,旋流泵在输送固液两相介质过程中,内部会出现多方面的不稳定性特征,基于Particle模型,运用ANSYS CFX软件对额定转速下旋流泵在不同流量下输送不同固相体积分数的多种工况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了叶轮流道内的固相分布、压力脉动和叶轮径向力,从而深入了解叶轮内部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C_(v)=5%体积分数下,0.8 Q_(d)、1.0 Q_(d)流量下叶轮流道内固相体积分布均匀,1.2 Q_(d)分布不均匀;在C_(v)=10%体积分数下,0.8 Q_(d)流量下分布均匀,1.0 Q_(d)和1.2 Q_(d)流量下分布不均匀;在C_(v)=20%体积分数下,0.8 Q_(d)、1.2 Q_(d)流量下分布均匀,1.0 Q_(d)分布不均匀;在C_(v)=20%、1.0 Q_(d)工况的一个旋转周期内,叶轮内部始终存在一个条形固相分布区域,且其旋转速度滞后于叶轮旋转速度。在1.0 Q_(d)流量下,随着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各监测点压力系数幅值波动逐步变大;后缩腔监测点叶频处的幅值基本不变,叶轮流道内监测点轴频处的幅值逐步变大;在C_(v)=20%体积分数下,随着流量的增加,各监测点压力系数幅值波动先增后减,后缩腔监测点叶频处幅值逐步增大,流道内监测点轴频处的幅值先增后减。相同固相体积分数下,随着流量的增加,径向力逐步增大;不同固相体积分数下,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0.8 Q_(d)流量下径向力波动不大,1.0 Q_(d)流量下波动逐步变大,1.2 Q_(d)流量下波动逐步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固液两相 压力脉动 径向力
下载PDF
空化对尾水管区域驼峰特性影响研究
9
作者 李琪飞 谢耕达 +2 位作者 李占勇 韩天丁 刘思琪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3期58-66,共9页
为了研究水泵水轮机空化对驼峰特性的影响,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Z-wart空化模型对全流道进行了三维定常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工况点下尾水管在驼峰区域的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点下,流量大小会改变尾水... 为了研究水泵水轮机空化对驼峰特性的影响,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Z-wart空化模型对全流道进行了三维定常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工况点下尾水管在驼峰区域的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点下,流量大小会改变尾水管区域液流的流动方向,从而产生偏心涡带使尾水管区域出现不稳定性,造成机组振动和噪声;单相计算结果比空化计算结果更早受到剪切流的影响。来流与壁面射流相互作用产生漩涡,出现回流现象。在速度梯度变化方面,空化计算结果的速度值要比单相的值高,能量损失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驼峰特性 空化 偏心涡带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阀板尾迹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博星 卢金玲 +4 位作者 冯建军 王维 朱国俊 戈振国 杨沁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离心泵进水管路通常布置阀门供检修时切断水流,这会导致离心泵入流畸变。该研究旨在分析泵前检修阀所诱发的非定常尾迹特征及其对大流量工况离心泵运行特性的影响机理。试验对比了均匀来流和畸变来流条件下离心泵的外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离心泵进水管路通常布置阀门供检修时切断水流,这会导致离心泵入流畸变。该研究旨在分析泵前检修阀所诱发的非定常尾迹特征及其对大流量工况离心泵运行特性的影响机理。试验对比了均匀来流和畸变来流条件下离心泵的外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了阀板尾迹涡的流动特征及其对离心泵非稳态内流场的影响,分析了阀板尾迹涡诱发的叶轮径向力。结果表明:两种来流条件下数值模拟与试验得到的离心泵外特性误差在5%以内;对离心泵性能产生主要影响的尾迹涡主要来自阀门阀板一侧的边界层分离与卷吸,入流畸变导致大流量工况下离心泵效率相较于均匀入流下降9.15%,扬程降低1.2 m;阀板尾迹在离心泵入口产生1.9倍转频的脉动频率;尾迹涡的周期性入流导致两个叶片前缘的最大相对液流角由30°分别增大至43°和39°,这两个叶片的压力面脱流加剧,产生逐渐向下游耗散的失速团,叶片承受2倍转频的非稳态激振力;尾迹涡的周期性吸入导致叶轮上的时均径向力增大至均匀入流的4.5倍左右,最大径向力达到均匀入流的7倍左右,径向力矢量发生偏移,离心泵断轴风险加剧。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现场中离心泵运行稳定性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涡流 非定常流动 入流畸变 径向力
下载PDF
水泵水轮机S特性区能量损失及流动特性研究
11
作者 王李科 姚亮 +3 位作者 冯建军 朱国俊 卢金玲 阮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54,366,共12页
为了调节电网的稳定性,抽水蓄能电站需要频繁启停和变换工况运行,导致水泵水轮机容易进入S特性区,机组振动增加,并网失败。本文以模型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熵产理论详细分析了S特性区不同工况下的能量损失规律,明确了熵产率分布与... 为了调节电网的稳定性,抽水蓄能电站需要频繁启停和变换工况运行,导致水泵水轮机容易进入S特性区,机组振动增加,并网失败。本文以模型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熵产理论详细分析了S特性区不同工况下的能量损失规律,明确了熵产率分布与内部流动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S特性区内近飞逸工况总熵产最大,约为设计工况的5.1倍,脉动熵产占据的比例接近80%,随着流量的减小,转轮熵产占比逐渐降低,活动导叶和尾水管的熵产占比增加。小流量工况转轮进口靠近下环位置首先出现了明显的漩涡,导致了活动导叶出口和转轮进口的高熵产区,随着流量进一步减小,漩涡逐渐向上冠转移,并且切向速度增大,在转轮进口形成挡水环,阻碍水流进入转轮,在无叶区内出现了环状分布的高熵产区。反水泵工况,水流在低压边与逆时针旋转的叶片撞击,导致水流很难进入叶片内部,形成了大尺度的回流涡结构;双列叶栅内充满大量涡结构,导致活动导叶吸力面的熵产率增大,并且向固定导叶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S特性 熵产理论 回流涡
下载PDF
内回流槽结构对罗茨泵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邢文帅 张帆 +4 位作者 赵菲菲 宋佳龙 张金凤 朱秀梅 唐兴鹏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5,共8页
针对罗茨泵工作时排气口气体压力高、基元容积内压力低以及气体回流引起出口气流脉动大等问题,应用Pumplinx对MB7300型罗茨泵进行全流场数值计算,通过Tecplot软件并采用Q准则对罗茨泵内流场涡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内回流槽厚度和角度2... 针对罗茨泵工作时排气口气体压力高、基元容积内压力低以及气体回流引起出口气流脉动大等问题,应用Pumplinx对MB7300型罗茨泵进行全流场数值计算,通过Tecplot软件并采用Q准则对罗茨泵内流场涡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内回流槽厚度和角度2个关键参数对罗茨泵内部流动的影响规律,尤其对出口压力脉动和流量脉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回流槽结构对进口侧流态改善效果不明显,但可以很好地降低排气压力脉动、流量脉动以及排气段涡流,内回流槽厚度越大,角度越大,效果越明显;内回流槽厚度、角度增大过大时,转子与机壳之间间隙增大,泄漏量增多,排气量降低幅度大幅升高;内回流槽厚度和角度存在较为优选的组合,在有效降低压力和流量脉动的同时,可最大限度降低流量的损失,综合考虑流量和出口脉动性能时,内回流槽角度约为45°,厚度约为7.5 mm时组合效果较好;如果使出口流量不出现负值,内置回流槽的尺寸应选择角度45°~60°,厚度7.5~10.0 mm.研究结果可为罗茨泵气流脉动和壳体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茨泵 内回流槽 气流脉动 压力脉动 涡流
下载PDF
基于涡分析的旋涡泵内流动能量转换特性研究
13
作者 杨伟峰 张人会 +1 位作者 杨鸿德 陈学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5,共9页
为研究旋涡泵内复杂的旋涡特征,量化泵内旋涡体积和强度,分析旋涡结构对能量转换和能量损失的影响规律,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外特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单级旋涡泵进行分析,综合使用Ω方法和Liutex方法对泵内旋涡进行识别和强度表征,提... 为研究旋涡泵内复杂的旋涡特征,量化泵内旋涡体积和强度,分析旋涡结构对能量转换和能量损失的影响规律,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外特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单级旋涡泵进行分析,综合使用Ω方法和Liutex方法对泵内旋涡进行识别和强度表征,提出平均旋涡强度进行量化研究,并结合动能方程的涡动力学分解式以及涡量分解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泵内的旋涡充分发展区域存在螺旋形的管状旋涡结构,该旋涡从叶轮流道流出进入侧流道,并且随着流量的增大,涡管数量减少且旋涡强度降低;流量的增大使得叶轮内的旋涡体积和强度减小,而其在侧流道内相对变化较小,相同工况时叶轮内的平均旋涡强度远大于侧流道内;压力梯度对流体动能转换的贡献最大,旋涡结构引起的动量输运和耗散损失占比较小,但刚性涡量即旋涡结构的强度与动量输运呈正相关,变形涡量则与拟涡能损失相关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泵 旋涡 Ω方法 Liutex方法 拟涡能
下载PDF
黏度对油气混输泵内气相和泄漏涡分布的影响
14
作者 孙国栋 史广泰 +1 位作者 文海罡 黄宗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146,共7页
为了更准确地探究油气混输泵在高黏度条件下输送介质时,其流道内常常存在的泄漏涡、分离涡等这些涡流的特性,文中选用欧拉-欧拉非均相流模型对油气混输泵内气相分布以及涡分布进行分析,并使用刚性旋转涡量表征涡旋强度.研究表明:在混输... 为了更准确地探究油气混输泵在高黏度条件下输送介质时,其流道内常常存在的泄漏涡、分离涡等这些涡流的特性,文中选用欧拉-欧拉非均相流模型对油气混输泵内气相分布以及涡分布进行分析,并使用刚性旋转涡量表征涡旋强度.研究表明:在混输泵叶轮流道内,气相的存在较大地影响了叶片表面流线的分布规律.偏设计工况下,当黏度较小时气相主要集中分布在压力面后半段,当黏度较大时气相在压力面后段分布较少.不同工况下泄漏涡的分布规律都与气相分布吻合度较高,在偏设计工况下,其气相在流道尾部的聚集度和黏度成正比,但是在大流量工况下流道内局部的气相聚集得到了改善.此外,由于高黏度条件下流道内湍流黏度较低以及剪切涡较多,所以在考虑刚性旋转时的涡量分布更为准确.研究结果可为油气混输泵的优化设计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泵 黏性 涡流 刚性旋转涡量 气相聚集
下载PDF
吸入涡形成机理及其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高菉浛 冯建军 +3 位作者 樊丞 朱国俊 王李科 李晨昊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847,共10页
泵站运行在淹没深度较小工况下进水池内容易产生吸入涡,影响泵站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离心泵吸入管进口前吸入涡形成机理及其对过流部件的影响,本文采用可视化试验捕捉吸入涡动态发展过程,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吸入涡的诱因以及对叶轮... 泵站运行在淹没深度较小工况下进水池内容易产生吸入涡,影响泵站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离心泵吸入管进口前吸入涡形成机理及其对过流部件的影响,本文采用可视化试验捕捉吸入涡动态发展过程,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吸入涡的诱因以及对叶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视化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吸入涡从初生、发展、强化到保持阶段的准确性。在计算工况下,进水池内会产生贯通吸入涡,空气沿“漏斗形”气柱进入吸入管,并以不断脱落的破碎气囊形式持续进入过流部件;吸入涡形成过程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能量聚集-维持-耗散过程,主要受大速度梯度影响;吸入涡携气进入吸入管,造成吸入管内部流动紊乱,流速分布均匀度及速度加权平均角均明显降低,导致叶轮轴向均匀入流假设失效,进而影响叶轮内部流动;吸入涡的发展与叶轮功率、效率有明显相关性,在其携气过程中,气相聚集导致叶轮流道内靠近叶片吸力面侧产生低速区,叶片正背面压差明显降低,叶片载荷分布不均,叶轮做功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涡 离心泵 气液两相流动 能量特性 流动特性
下载PDF
基于光泵效应诱导涡旋光的通断控制实验教学设计
16
作者 王志平 陈俊飞 +2 位作者 吴伟 吕亮 胡志家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随着对涡旋光研究的深入,对涡旋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实验利用光泵效应在三能级热源子系统中完成了对涡旋光传输通断的控制,通过分别控制信号光的失谐程度、泵浦光的光功率大小以及铷原子气体池的温度高低等参... 随着对涡旋光研究的深入,对涡旋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实验利用光泵效应在三能级热源子系统中完成了对涡旋光传输通断的控制,通过分别控制信号光的失谐程度、泵浦光的光功率大小以及铷原子气体池的温度高低等参数来调控信号光的传输透过率,从而实现对涡旋光传输的通断控制。本文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实验更加充分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 光泵效应 科研能力 光场控制
下载PDF
基于现有结构扩容改造泵房的优化设计研究
17
作者 杨粤茗 唐玮 王浩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受限于海塘管理规定等因素,邻江雨水泵房扩容仅能依托现有结构及穿堤管线。为充分挖掘泵房排水潜能、确保排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以上海罗泾港区雨水泵房的扩容改造设计为例,利用CFD软件对泵房进水池流态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进水流量增大... 受限于海塘管理规定等因素,邻江雨水泵房扩容仅能依托现有结构及穿堤管线。为充分挖掘泵房排水潜能、确保排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以上海罗泾港区雨水泵房的扩容改造设计为例,利用CFD软件对泵房进水池流态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进水流量增大对整体流态、典型截面速度分布的影响,提出吸入口底部增设防旋板的优化方案,并对流态改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泵房能力扩容增加了底部漩涡形成风险,易造成泵组偏心振动;增设防旋板后水泵进水口流态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泵组运行稳定性,推动实现排水能力最大化提升。可为泵房扩容改造工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轴流泵 扩容 现有结构 数值模拟 流态分析 漩涡
下载PDF
泵喷推进器梢涡空化计算方法
18
作者 杨万里 叶金铭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20,共6页
在泵喷推进器梢涡流动数值计算中,转子梢部涡系对转子梢部附近网格质量要求极高,为了准确计算转子梢涡空化,本文首先完成梢涡空化观测试验,并根据空化试验条件布置数值计算,分析常用多通道周期性结构网格在计算准确性上的不足,进而在其... 在泵喷推进器梢涡流动数值计算中,转子梢部涡系对转子梢部附近网格质量要求极高,为了准确计算转子梢涡空化,本文首先完成梢涡空化观测试验,并根据空化试验条件布置数值计算,分析常用多通道周期性结构网格在计算准确性上的不足,进而在其基础上,结合梢涡流动特点,提出一种在转子域中进行局部网格重构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空泡观测试验结果对比显示,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既能够满足梢涡空化计算对局部网格质量的超高要求,又能以较少的网格量准确预测梢涡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喷推进器 空化观测试验 梢泄涡空化 大涡模拟
下载PDF
不同级数电潜泵失速演化及级间差异性研究
19
作者 白建华 杜丹阳 +4 位作者 于法浩 王俞强 韩勇 徐云峰 周岭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当电潜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会出现失速现象,并出现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研究失速工况下电潜泵内部的旋涡演化及其级间差异性,文中对单级、两级和三级电潜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讨论了设计工况、临... 当电潜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会出现失速现象,并出现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研究失速工况下电潜泵内部的旋涡演化及其级间差异性,文中对单级、两级和三级电潜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讨论了设计工况、临界失速及深度失速工况下电潜泵的内外特性。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和临界失速工况下,首级叶轮流道内部出现多个旋涡结构,次级与末级叶轮内流动顺畅。在深度失速工况下,单级、两级和三级电潜泵首级叶轮内部均存在着大尺度的回流涡,并伴随着强烈跨流道溢流现象;流道内部各种旋涡聚集糅杂形成涡团,对流道出口处产生严重阻塞。电潜泵首级叶轮进口处大尺度旋涡结构、各级叶轮同步失速以及导叶内强烈的分离涡共同导致扬程骤降,同时造成极高的能量损失。该研究为完善电潜泵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速 电潜泵 数值模拟 能量损失 涡结构
下载PDF
基于LES模型的箱涵式进水流道水中消涡装置分析
20
作者 裴杰 李四海 +2 位作者 王振华 徐贵颖 杨帆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解决某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问题,以该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为研究对象,基于LES模型,求解5种不同消涡方案对应的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时空演变过程,定量对比喇叭口处旋涡中心平均涡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流线型消涡锥和后消涡... 为解决某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问题,以该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为研究对象,基于LES模型,求解5种不同消涡方案对应的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时空演变过程,定量对比喇叭口处旋涡中心平均涡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流线型消涡锥和后消涡板方案箱涵式进水流道消涡的效果最佳,相比原方案旋涡涡心的平均涡量降低96.53%,喇叭管进口面的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为95.7%,速度加权平均角为86.4°,消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箱涵式进水流道 水中涡 消涡锥 消涡板 涡态 LES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