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属名的研究
1
作者 马新 潘玉龙 徐金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8,共13页
物种中文名,即物种学名的中文译名,在生物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名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拟定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现有海洋浮游甲藻的中文名比较混乱,甚至很多属缺少中文译名,不利于国... 物种中文名,即物种学名的中文译名,在生物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名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拟定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现有海洋浮游甲藻的中文名比较混乱,甚至很多属缺少中文译名,不利于国内同行科研交流、管理部门决策处置及科普宣传等。本文以AlgaeBase藻类数据库中收录的海洋浮游甲藻的有效拉丁名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中文浮游植物文献书籍中的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属名,参照已报道的中文拟名规则,通过溯源考证、参考形态学特征等方式规范了部分浮游甲藻的中文属名。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甲藻共计152个属,其中有77个属有唯一的中文名报道,且被广泛应用,予以保留;有12个属有两个及以上的中文名,且使用比较混乱,结合文献及这些属的形态特征,为之拟定了比较合理的中文名;有63个属暂无中文名,依据其建立时的文献资料,详细考证其拉丁属名的来源、原始含义及其形态特征描述,为其拟定了较为合理的中文属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甲藻 属名 中文属名 拟名规则 异名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物种中文名的选定/拟定原则建议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洪欣 黎舒 +4 位作者 蔡磊 韦毅刚 苏兰英 秦佳奇 温放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7-36,共20页
近十年来,已知分布于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猛增至719种(含种下等级,截至2019年1月),其中有大量的新发表类群。然而,这些新发表物种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发表在国外相关学术期刊上,缺乏中文名的拟定,而且很多甚至在发表的时候就未对... 近十年来,已知分布于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猛增至719种(含种下等级,截至2019年1月),其中有大量的新发表类群。然而,这些新发表物种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发表在国外相关学术期刊上,缺乏中文名的拟定,而且很多甚至在发表的时候就未对其拉丁学名的词源进行诠释。同时,由于近年来分子系统学背景下的科内属一级水平上发生巨大变动,国内不同学科的期刊在发表涉及苦苣苔科植物的文章时,不仅在学名的正确应用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和障碍,同时其新旧中文名的更迭以及近年来新分类群中文名拟定的随意性,也给国内该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相关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文尝试梳理和规范苦苣苔科植物的中文名命名规则,以便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实际应用上的使用。这一规范的建立,不仅适合于现在已基本完成的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系统,即便是未来在属一级水平上再次进行重组或修订,本规范依然能够适应且能让后来研究者更好地了解苦苣苔科植物的分类和修订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苦苣苔科植物 分类系统 植物中文名 拟名规范
下载PDF
竹种中文命名范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韫 杨丽芳 +5 位作者 徐振国 朱志勇 陈晓东 冉洪 张莹 郭起荣 《世界竹藤通讯》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最新版《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系统梳理了有效发表于国内、国外的中国竹种,分析了林业行业标准《LY/T 2495—2015中国主要竹种通用名称》中的619个竹种的中文名称的命名范式。结果表明:以箨、秆、笋、... 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最新版《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系统梳理了有效发表于国内、国外的中国竹种,分析了林业行业标准《LY/T 2495—2015中国主要竹种通用名称》中的619个竹种的中文名称的命名范式。结果表明:以箨、秆、笋、枝、叶、花、果等形态特征命名竹种有298种,称之为"外貌党",占分析竹种的48%;以分布地点、模式产地、生境或习性来冠名的竹种有178种,称为"地域党",占29%;以典故、传统用途、人物、事件等命名的竹种有70种,称为"内涵党",占11%;以地方习惯称呼取名的竹种有68种,称为"俗名党",占11%;以竹笋品质命名的竹种有5种,称为"吃货党",占1%。剖析竹种中文名称,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分享各竹子的种性特点,普及竹种名称的科学应用,为竹子"通名"(common name)系统的建立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种 基本中文名 通名 命名法规 种性
下载PDF
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之商榷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建平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第3期26-31,共6页
针对《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对照西药通用名称命名原则、《中医药法》有关规定、中医药学名词定名原则及流程,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主张制定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定名原则,保护中医药及其文化,保护传统中成药品牌,... 针对《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对照西药通用名称命名原则、《中医药法》有关规定、中医药学名词定名原则及流程,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主张制定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定名原则,保护中医药及其文化,保护传统中成药品牌,不能割断历史,不能丧失知识产权,改名不能一刀切等。同时认为中成药改名还需要从法律、经济、民众等多维度加以考量。指出关键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通用名 命名 中医药法 管理
下载PDF
中草药名称在英文中如何精准表达
5
作者 丹阳 刘俭 彭勇 《中国科技术语》 2019年第2期32-41,共10页
随着中药国际交流增加,中草药药名能否精准表达不仅关系到国际科研工作者能否进行正确的科技交流,而且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问题。文章调查了科技期刊英文交流中有关中草药药名的使用情况,系统归纳出目前存在的6大常见乱象,即同物异名、... 随着中药国际交流增加,中草药药名能否精准表达不仅关系到国际科研工作者能否进行正确的科技交流,而且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问题。文章调查了科技期刊英文交流中有关中草药药名的使用情况,系统归纳出目前存在的6大常见乱象,即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名称相近、基原植物交叉且名称重叠、药材英译混乱、药味写法不一致,举例分析其表述缺陷并说明英文如何精准表达。最后,提出英文科技交流只有综合使用中草药的法定药材名、植物学名、拼音和异名,结合英文使用习惯,才能提高药名的精准表达,提高英文论文的国际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命名 植物学名 药材拉丁名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中药名称的形成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星星 王德群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9期977-979,共3页
采用本草文献研究和野外观察的方法,从形色气味、生态分布、功效等三个方面对《神农本草经》中药名称进行对比。笔者发现《神农本草经》中药名称的形成规律受基原(来源植物、动物、矿物)本身特性影响的同时还受临床用药习惯的作用。通... 采用本草文献研究和野外观察的方法,从形色气味、生态分布、功效等三个方面对《神农本草经》中药名称进行对比。笔者发现《神农本草经》中药名称的形成规律受基原(来源植物、动物、矿物)本身特性影响的同时还受临床用药习惯的作用。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中药名称形成规律的探索,为更好的解决名实混乱以正本清源,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中药名称 命名 基原 形成规律
下载PDF
园林植物Xanthostemon youngii的中文命名初探
7
作者 杨辉明 冯志坚 许建新 《广东园林》 2011年第2期45-46,共2页
文章简述了外来种Xanthostemon youngii C.White&Francis的引种概况,重点探讨了该植物中文命名的依据,认为不宜称为年青蒲桃,而应称为扬格红蕊黄蕊木。
关键词 扬格红蕊黄蕊木 黄蕊木属 中文命名 广东园林
下载PDF
中国菌物汉语学名拟定和使用现状及2021年中国新物种的拉丁——汉语学名名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科 杨祝良 +10 位作者 赵长林 袁海生 赵鹏 戴玉成 张修国 图力古尔 韩燕峰 范鑫磊 蒋淑华 姚一建 蔡磊 《菌物研究》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2-64,共23页
随着大量新物种被发现,我国已知的菌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然而,菌物汉语学名的拟定和使用并没有跟上菌物学科的发展,逐渐积累出一些问题,对菌物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造成了阻碍。文中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书籍中的菌物拉汉学名信息,从中总结... 随着大量新物种被发现,我国已知的菌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然而,菌物汉语学名的拟定和使用并没有跟上菌物学科的发展,逐渐积累出一些问题,对菌物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造成了阻碍。文中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书籍中的菌物拉汉学名信息,从中总结出汉语学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解决近年新发表物种汉名缺失的问题,邀请了菌物领域研究者及2021年发表新物种较多的一些中国学者共同合作,为所有2021年中国菌物新物种拟定了汉语学名,并编制为拉汉学名名录。通过上述工作,以期推动《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汉语学名的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物学名 命名法 新物种 拉汉学名名录
原文传递
关于规范涉及喜马拉雅山的物种中文命名的建议
9
作者 张琦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0-234,共5页
虽然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已经明确了“学名”的法定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离不开中文名的使用。本文通过对以“himalaya”拉丁化命名的6个属、402个物种,以及涉及“喜马拉雅山”的1个属、37个种中文名的分析,发现有3个属和35个物种中... 虽然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已经明确了“学名”的法定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离不开中文名的使用。本文通过对以“himalaya”拉丁化命名的6个属、402个物种,以及涉及“喜马拉雅山”的1个属、37个种中文名的分析,发现有3个属和35个物种中文名命名不规范。这些命名中不恰当的简化违反了地名法定原则、史料记载和行业惯例,由此提出修订不规范命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种 命名 中文名 喜马拉雅山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名探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铁钢 白辰 +5 位作者 刘邵阳 龙超君 胡莉 赵岩松 于河 谷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7-803,共7页
本文通过梳理国家、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中医疫病的命名方式,对其中医命名进行探究。新冠肺炎的中医命名目前有疫病、瘟疫、寒疫、寒湿疫、寒湿肺疫... 本文通过梳理国家、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中医疫病的命名方式,对其中医命名进行探究。新冠肺炎的中医命名目前有疫病、瘟疫、寒疫、寒湿疫、寒湿肺疫、湿瘟、湿疫、湿毒疫、温疫、湿热疫、肺瘟、风瘟、冬温、风温夹湿之疫疠、木疫等。经分析,该病的中医命名可统称为疫病、瘟疫;根据病证性质和病机特点可命名为"湿毒疫",能够反映湿性病证贯穿始终、瘀毒阻滞的疾病特点;根据病位命名的"肺瘟""肺疫"不能全面体现该病的病变部位;根据发病季节、时令主气命名的"冬温""风瘟""风温夹湿",具有温病学的明确定义,不符合该疫病的发病特点和病变规律;根据五行运气可命名为"木疫";该病目前不适合根据临床特点进行命名。随着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疾病的命名还会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中医 命名 病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