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卫华 郭再玉 +1 位作者 许振喜 黄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4-828,834,共6页
目的探讨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评估该类脑膜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术治疗的67例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患者的病历资料。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限... 目的探讨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评估该类脑膜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术治疗的67例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患者的病历资料。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限定为窦旁(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限定为肿瘤基底靠近大脑镰且埋被于皮层下、下矢状窦、直窦)、镰旁、脑室内和小脑幕脑膜瘤。将67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病程、既往病史、神经科查体阳性体征、肿瘤部位、大小、形状、增强程度、钙化、瘤周水肿、神经血管包绕、侵袭性、边界及病理亚型等因素与术中肿瘤是否全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肿瘤切除的相关因素,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肿瘤侵袭性、瘤周水肿和神经血管包绕是影响肿瘤是否全切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肿瘤侵袭性是主要因素,肿瘤具有侵袭性不能手术全切除的危险是不具有侵袭性肿瘤的9.161倍。结论对于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根据肿瘤侵袭性、瘤周水肿和神经血管包绕情况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估脑膜瘤切除程度。术前仔细研读患者影像学资料,术中谨慎处理脑膜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有效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颅底 部位 脑膜瘤 切除程度
下载PDF
影响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乔鹏 李兵 程小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并进行手术治疗8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及术前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影响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并进行手术治疗8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及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肿瘤观察结果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侵袭、周围血管神经围绕及瘤周水肿三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非颅底位置深在脑膜瘤,肿瘤侵袭性、瘤周水肿和神经血管包绕均是影响手术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术前仔细审阅患者影响学资料,术中谨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颅底 脑膜瘤 侵袭 神经 水肿 切除 因素 影像学
下载PDF
非颅底区脑膜瘤切除术46例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零达尚 张建国 +2 位作者 张晓峰 杜建新 徐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非颅底区脑膜瘤各种手术入路和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6例非颅底区脑膜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选择、显微操作技巧和疗效。结果本组46例(大脑凸面10例、矢状窦旁16例、大脑镰旁12例、小脑... 目的探讨非颅底区脑膜瘤各种手术入路和操作技巧,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6例非颅底区脑膜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选择、显微操作技巧和疗效。结果本组46例(大脑凸面10例、矢状窦旁16例、大脑镰旁12例、小脑凸面4例、小脑幕3例、多发性脑膜瘤1例)除2例肿瘤与中央沟静脉粘连紧密行Simpson III级切除,其余均为Simpson I、II级切除。术后出血需再次手术2例,中枢感染1例,经治疗好转。均痊愈出院。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良好暴露和清晰的视野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较大肿瘤先行囊内切除,尽量在无牵张力下分离瘤脑界面;非颅底脑膜瘤应在第一次手术时做到完全切除,同时不损伤正常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非颅底区 开颅手术
下载PDF
动态牵拉技术在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邵先矛 樊友武 +2 位作者 唐勇 吴鹤鸣 李翔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技术在颅底深部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采用动态牵拉技术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底深部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病例的特点、手术入路选择、病变种类、术后相关并发症及随访情况... 目的探讨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技术在颅底深部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采用动态牵拉技术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底深部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病例的特点、手术入路选择、病变种类、术后相关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均位于颅底,肿瘤直径1~3.5 cm,其中脑膜瘤24例,包括前颅底脑膜瘤5例、蝶骨嵴外侧及蝶骨平台脑膜瘤14例、岩斜区脑膜瘤5例;听神经瘤6例。采用的手术入路包括额颞入路、改良翼点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等。术后出现术区挫伤伴少量出血2例,均予保守治疗;未出现二次手术及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嗅觉减退2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面瘫2例。随访过程中患者术前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在熟练掌握颅底解剖特点及神经外科显微操作基础上,通过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技术可有效提高颅底肿瘤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牵拉技术 无牵开器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非创伤性颅底失稳的MS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以及颈椎规范检查模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健 郭新友 +2 位作者 刘汉卿 刘开基 方小劝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了解非创伤性颅底失稳的MSCT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要点及颈椎规范检查模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符合颅底失稳的相关临床表现8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非颅底失稳成人80例进行对照研究;2组人群均采取仰卧中立位薄... 目的:了解非创伤性颅底失稳的MSCT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要点及颈椎规范检查模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符合颅底失稳的相关临床表现8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非颅底失稳成人80例进行对照研究;2组人群均采取仰卧中立位薄层容积扫描,评估寰枕关节排列情况、关节面骨质硬化、骨端形态、寰齿关节,应用多平面重组(MPR)软件测量齿状突偏移(dens offest,DO)、寰枕线与齿轴线的交角、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枕骨髁与前弓间隙距离(Occipital condyle and anterior arch interval,OAI)。结果:研究组80例患者中共25例诊断为颅底失稳,其中17例(68%)为寰枢关节失稳,2例(8%)为寰枕关节失稳,6例(24%)为同时伴有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失稳;MPR显示颅底失稳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齿状突偏移;偏移最小距离为0.6mm,最大距离为3.0mm;正中矢状位图线显示,ADI增宽>2mm者6例(35.2%),ADI增宽>3mm者1例(4.2mm),占比5.8%;枕寰关节失稳有6例(4例单侧、2例双侧)显示病变侧关节外侧缘骨皮质连线向健侧角折,同时健侧枕寰关节外缘骨皮质连线同向角折;VR重建显示10例颅底失稳患者无明确旋转,13例患者伴有明确的单侧或双侧寰枢关节向左或向右旋转。伴有寰枢关节旋转的颅底失稳患者ADI显著高于不伴有旋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折的颅底失稳患者OAI显著高于不伴有角折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I诊断非创伤性颅底失稳的AUC面积最大为0.741(0.625-0.858),p=0.001,以ADI≥1.95mm作为诊断的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593,诊断效能较为理想。结论:寰枢关节发生旋转,ADI明显增加;角折可引发OAI增加;以ADI≥1.95mm作为诊断颅底失稳的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593,诊断效能较好,DO、CATA、OAI诊断效能较低。标准体位、容积扫描及多平面重组等规范的检查模式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颅底失稳 MSCT 影像学表现 诊断 检查模式
下载PDF
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孟肖利 周生余 +1 位作者 张玲君 万经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常见发生部位包括海绵窦、蝶岩斜区和颅中底-颞下窝-翼腭窝区;受累海绵窦段颈内动脉被肿瘤包裹,而少有移位或狭窄是主要的影像... 目的探讨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常见发生部位包括海绵窦、蝶岩斜区和颅中底-颞下窝-翼腭窝区;受累海绵窦段颈内动脉被肿瘤包裹,而少有移位或狭窄是主要的影像学特点。8例病人均经鼻蝶或经唇下-上颌窦入路完成活检。结果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例,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1例;术后行化疗和局部放疗。随访8例,时间6~112个月,病人中位生存时间52个月;完全缓解率为62.5%。结论颅底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类临床罕见的颅底肿瘤,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多为中老年发病,常累及海绵窦、蝶岩斜区、颅中底-颞下窝-翼腭窝区。手术活检、化疗和局部放疗联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原发性 颅底 淋巴瘤 非霍奇金 活组织检查 化疗 放疗 局部
下载PDF
颅底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附2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章华 赵素萍 +2 位作者 蒋卫红 谢志海 肖健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颅底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报道2例颅底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颅底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为T2加权等或低信号,MRI肿瘤强化不明显,颅内侵犯软组... 目的:探讨颅底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报道2例颅底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颅底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为T2加权等或低信号,MRI肿瘤强化不明显,颅内侵犯软组织的宽度远大于颅底骨质的破坏范围并沿硬脑膜浸润。结论:颅底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对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颅底 影像学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