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质文化视角下羊皮鞣制技艺的记忆传承研究
1
作者 王歌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关于工艺流程的口述与实践作为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离不开技艺传承人的文化记忆。滩羊皮鞣制技艺作为宁夏地区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遗产,其形成、发展、定型的过程承载区域发展历史,展现地域特色审美,凝聚民间集体记... 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关于工艺流程的口述与实践作为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离不开技艺传承人的文化记忆。滩羊皮鞣制技艺作为宁夏地区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遗产,其形成、发展、定型的过程承载区域发展历史,展现地域特色审美,凝聚民间集体记忆。物质是记忆的重要载体,鞣皮技艺传承人的个人记忆更常凝结于鞣具、工艺等特定物质载体之上,通过师徒、学堂和文化记忆代代传承,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社会延续。作为“记忆容器”的鞣皮技艺传承人,其文化记忆在技艺传承中映射地方感,这种物质文化视角中的“记忆”要素对传承保护传统鞣皮技艺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作为“记忆容器”的鞣皮技艺传承人,其文化记忆在技艺传承中映射地方感,这种物质文化视角中的“记忆”要素对传承保护传统鞣皮技艺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羊皮鞣制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忆传承
下载PDF
关于石屏彝族烟盒舞文化传承的田野考察
2
作者 佘若玟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记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一个族群内部的文化特性与符号印记,其存在对地方文化认同建构、民族情感凝聚等传播实践活动产生了重要意义。石屏县龙朋镇桃园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的重要传承地,是彝族尼... 记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一个族群内部的文化特性与符号印记,其存在对地方文化认同建构、民族情感凝聚等传播实践活动产生了重要意义。石屏县龙朋镇桃园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的重要传承地,是彝族尼苏人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如今,在技术赋权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再局限于族群内部,其借助新兴媒介的传播优势扩宽了文化传承的多样性,传播的空间场域与范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基于记忆理论,通过对桃园村的实地考察,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通过记忆去共享和建构的。研究发现:口语和文字是当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彝族尼苏人正积极探索借助新媒体去传递记忆,且民族文化的传承基本是沿着制度化、商业化再到大众化的方向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少数民族 文化记忆 传承
下载PDF
论新惠山泥人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善用与创新
3
作者 夏兰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7期30-32,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惠山泥人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善用与创新实践,旨在揭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焕发新生。通过对新惠山泥人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设计理念的详细分析,本文展示了其在传承经典元素、融入地方文化以及造... 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惠山泥人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善用与创新实践,旨在揭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焕发新生。通过对新惠山泥人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设计理念的详细分析,本文展示了其在传承经典元素、融入地方文化以及造型、功能、材料与工艺等方面的创新策略。本文认为新惠山泥人设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深度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惠山泥人 传统文化 传承与创新 造型设计 材料与工艺
下载PDF
基于大遗址保护视角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4
作者 周全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8期111-114,共4页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如何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也需要学术界从资源认知和利用价值的角度进行思考。大遗址保护原指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较大规模的遗址保护,国内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方式主要...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如何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也需要学术界从资源认知和利用价值的角度进行思考。大遗址保护原指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较大规模的遗址保护,国内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方式主要是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结合。从大遗址保护的视角和方式来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可采用大遗址式的物质保护利用模式和大遗址式的精神传承利用模式。该文从大遗址视角,以新县为例对红色文化资源及其遗址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索,旨在更好地保护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保护 红色文化资源 物质保护利用 精神传承利用 大别山 新县
下载PDF
灵璧石音乐文化探论
5
作者 魏丽莉 《科学决策》 CSSCI 2023年第11期257-264,共8页
灵璧石音乐文化,既有物质文化的遗存,也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灵璧石清亮悠长、通透纯正的音质特点是由磬云山岩石独特的物质结构决定的。随着社会发展,灵璧石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审美心理也在不断变化着。历代皇家制磬首选灵璧石,灵璧石乐... 灵璧石音乐文化,既有物质文化的遗存,也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灵璧石清亮悠长、通透纯正的音质特点是由磬云山岩石独特的物质结构决定的。随着社会发展,灵璧石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审美心理也在不断变化着。历代皇家制磬首选灵璧石,灵璧石乐器的复制和传承从未止步,当地唯一性、独特性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迎来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璧石 音乐文化 物质结构 审美演变 传承创新
下载PDF
湘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微
6
作者 张宏达 张庭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36期88-91,共4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身体运动类文化遗产,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对树立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带动民族体育产业高质量转型以及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湘西南地区视角,深度剖析湘西南地区体...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身体运动类文化遗产,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对树立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带动民族体育产业高质量转型以及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湘西南地区视角,深度剖析湘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并论述了湘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湘西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策,包括依托网络时代,拓宽体育非遗宣传渠道;融合生态旅游,打造体育非遗旅游品牌;进入学校教育,培育体育非遗传承力量;联动优势资源,推动体育非遗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南地区 体育非遗 传统文化 传承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崂山凉粉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7
作者 王锡兰 《现代食品》 2023年第6期91-93,共3页
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是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下所形成的,需要在深入探究与发掘整理的基础上,保护与利用好珍贵的历史遗产,使更多人体会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使用价值。而保护与传承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崂... 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是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下所形成的,需要在深入探究与发掘整理的基础上,保护与利用好珍贵的历史遗产,使更多人体会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使用价值。而保护与传承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崂山凉粉,是我国促进各类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容之一,饮食非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饮食类非遗视域下的崂山凉粉保护与传承进行探析,旨在能针对目前崂山凉粉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促使其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类 非物质文化 崂山凉粉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传承的原生态回归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林 王恒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3,67,共7页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人们对于传统武术回归"原生态"充满了期待。文章分析了传统武术传承"原生态"回归的时代背景,认为对于传统武术传承的"原生态"回归不能拘泥于学理意义上的"原生态&quo...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人们对于传统武术回归"原生态"充满了期待。文章分析了传统武术传承"原生态"回归的时代背景,认为对于传统武术传承的"原生态"回归不能拘泥于学理意义上的"原生态",只要能够唤起特定族群共享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这一传统武术就是"原生态"的。随后分析了传统武术"原生态"传承的困惑主要在于:"原生态"与"次生态"之辨、泥古与创新之困、自生与自为之惑,以促进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原生态 困惑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推广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书彦 张英建 +2 位作者 韦启旺 杨万林 崔雪梅 《山东体育科技》 2016年第4期75-79,共5页
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法律的规定。河北省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也是较早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省份之一。本研究着眼于具有先天传承条件的广大农村学校,以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 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法律的规定。河北省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也是较早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省份之一。本研究着眼于具有先天传承条件的广大农村学校,以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河北省仅有三分之一农村学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杨式太极拳、沧州武术等项目在农村学校得到一定传承。传承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传承项目种类单一、形式化和传承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针对普及与发展制约因素提出,正确认识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使命,大力开发民间体育课程人力资源,推动体育非遗项目列入体育师资培养全过程,打造体育非遗项目传承教育研究团队,着力广大农村学生体育非遗项目学习兴趣地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 专承
下载PDF
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 被引量:93
10
作者 王德刚 田芸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6-21,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的特征,在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化的今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步走向变异和消亡。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对非物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的特征,在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化的今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步走向变异和消亡。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传承模式进行了探讨,试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德法 袁海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96-99,共4页
通过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非遗)的界定、特点、保护主体及其职能划分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和理性阐释,针对体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出现的两大问题:急功近利和片面盲目,提出了体非遗保护主体的职能区分及实现良性互动的合理有效方式,... 通过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非遗)的界定、特点、保护主体及其职能划分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和理性阐释,针对体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出现的两大问题:急功近利和片面盲目,提出了体非遗保护主体的职能区分及实现良性互动的合理有效方式,并将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方法归整为三大方面:全面细致地保护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合理适度地开采现有体育文化资源;促进有价值的体育非物质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非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敏 王勇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131,128,共4页
"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身体运动内容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网络信息检索、综合分析等研究方... "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身体运动内容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网络信息检索、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重视本民族、本地区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这一"活性传承方式",对"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真化、多样性的体育教育传承的新思路研究,以此较好地完成既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生态 类体育 识别 活性传承
下载PDF
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44
13
作者 陈孟昕 张昕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1-62,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公约》中提出的一个跨学科概念。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国内首次将这一新概念以高等教育相关学术概念的形式加以导入,并且在会议上达成了共识。这就是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公约》中提出的一个跨学科概念。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国内首次将这一新概念以高等教育相关学术概念的形式加以导入,并且在会议上达成了共识。这就是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中设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相关课程,使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在继承文化遗产方面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等教育 发掘 保护 研究 传承
下载PDF
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阳国亮 邓莹 《旅游论坛》 2012年第3期95-98,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积累、传递和传承人进行传承的。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市场平台和新的活动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累带来新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积累、传递和传承人进行传承的。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市场平台和新的活动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累带来新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活动提供了新的生机。发挥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转型指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作用
下载PDF
高校文化景观及其传承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丽 吴玉娜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4,共5页
文化景观是增加景观可识别性和有助于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高校校园环境更是需要文化景观营造文化氛围,它是高校永久、连续发展的生命力和原动力。现简述高校文化景观的价值和特征,将高校文化景观传承分解为物质、非物质二大部分... 文化景观是增加景观可识别性和有助于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高校校园环境更是需要文化景观营造文化氛围,它是高校永久、连续发展的生命力和原动力。现简述高校文化景观的价值和特征,将高校文化景观传承分解为物质、非物质二大部分,并从高校文化景观的历史性、地域性、空间结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其传承方式和方法,探讨了高校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高校 传承 物质性
下载PDF
中国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与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滕星 罗银新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5,共8页
乡土教材是培养有根的文化人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地方性知识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团队经过1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成功开发了两套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乡土教材,构建了一套乡土教材开发、收藏和研究的运行机制,并收藏了4113种,共计4... 乡土教材是培养有根的文化人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地方性知识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团队经过1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成功开发了两套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乡土教材,构建了一套乡土教材开发、收藏和研究的运行机制,并收藏了4113种,共计4506册的乡土教材,同时公开出版多部学术研究专著。整个研究过程凸显出理论导向、多元参与和范式建构的特点。今后,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和研究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来推进这项工作,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知识传给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教材 经济文化类型 地方知识传承 教育人类学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法理视角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汤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8,共5页
法律手段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90年代末我国理论界与实践界经过反复讨论而达成的共识,然而过往理论探讨的视角仅停留于相应规范的修补和改造层面,缺乏应有的法理审视。而从法理视角看:价值目标定位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 法律手段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90年代末我国理论界与实践界经过反复讨论而达成的共识,然而过往理论探讨的视角仅停留于相应规范的修补和改造层面,缺乏应有的法理审视。而从法理视角看:价值目标定位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之逻辑前提;立法指导思想转变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之依托;法律规范的整合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法理
下载PDF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的佐证材料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杰 敖其 咏梅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结合过去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相关工作、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中的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内蒙古各盟市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访谈、调研中获得的信息,就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的佐证... 结合过去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相关工作、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中的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内蒙古各盟市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访谈、调研中获得的信息,就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的佐证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申报工作中应当侧重于从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项目的价值和影响三方面对项目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申报 佐证材料
下载PDF
湖南传统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保护对策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志国 黄莉敏 王树婷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湖南省历史悠久,是湘文化的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7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省有丰富的传统特产资源,现有27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9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原有2种国家原产地标记。在介绍该... 湖南省历史悠久,是湘文化的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7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省有丰富的传统特产资源,现有27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9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原有2种国家原产地标记。在介绍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地理标志特产的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发展对策,并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传统特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
下载PDF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摩苏昆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海日 方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38-140,共3页
摩苏昆是鄂伦春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已经被评审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等地,其唱词、唱腔独具特色,且蕴含重要价值。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摩苏昆的状况提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鄂伦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摩苏昆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