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灼口综合征患者静态唾液流量及泪液分泌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陆乐 吴国英 顾宁 《口腔生物医学》 2010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患者静态唾液流速及泪液分泌量与其口干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7例BMS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组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分泌量。结果 BMS组的平均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具口...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患者静态唾液流速及泪液分泌量与其口干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7例BMS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组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分泌量。结果 BMS组的平均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具口干症状的BMS患者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流量不具口干症状的BMS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患者口干症状与外分泌腺分泌障碍之间的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静态唾液流量 泪液流量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亚锋 法永红 +3 位作者 陈秀 王凌云 蔡兴伟 李颖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非刺激性唾液(unstimulated whole saliva,UWS)和刺激性唾液(stimulated whole saliva,SWS)初始pH值、唾液缓冲能力和唾液流率等唾液腺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57例确诊...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非刺激性唾液(unstimulated whole saliva,UWS)和刺激性唾液(stimulated whole saliva,SWS)初始pH值、唾液缓冲能力和唾液流率等唾液腺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57例确诊的GERD住院患者和24名健康人的非刺激性唾液、刺激性唾液各2ml,测定唾液的pH值、唾液缓冲能力和唾液流率。结果①GERD组刺激性唾液的初始pH值极显著高于非刺激性唾液(P<0.001);②对照组非刺激性唾液的缓冲能力显著高于GERD组非刺激性唾液的缓冲能力(P<0.01),对照组刺激性唾液的缓冲能力高于GERD组刺激性唾液的缓冲能力(P<0.05);③对照组非刺激性唾液的流率极显著高于GERD组非刺激性唾液的流率(P<0.001),对照组刺激性唾液的流率显著高于GERD组刺激性唾液的流率(P<0.01)。结论GERD患者唾液腺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唾液缓冲能力 唾液流率 唾液PH值 非刺激性唾液 刺激性唾液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潘卫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为防治灼口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因口腔不适疑诊为灼口综合征的中老年妇女175例,根据月经情况分为围绝经期组97例,绝经期组78例。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行静态唾液...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为防治灼口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因口腔不适疑诊为灼口综合征的中老年妇女175例,根据月经情况分为围绝经期组97例,绝经期组78例。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行静态唾液流速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测定,对两组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静态唾液流速与E2水平分别为(0.07±0.14)ml/min,(20.6±7.3)μg/ml和(0.11±2.1)ml/min,(37±10.3)μg/ml,两组间的E2水平和唾液流量率差异显著(P<0.05);围绝经期组唾液流率与E2水平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21(P<0.05)。在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后,其静态唾液流速较用药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征与雌激素水平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改善雌激素水平是治疗灼口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灼口综合征 雌激素 静态唾液流速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唾液流率及pH值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修霞 刘志翔 +2 位作者 张军军 王元清 李旭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唾液腺功能造成放射性损伤,观察不同剂量^(131)I对唾液流率及唾液pH值的影响程度,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0月DTC术后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治... 目的^(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唾液腺功能造成放射性损伤,观察不同剂量^(131)I对唾液流率及唾液pH值的影响程度,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0月DTC术后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服^(131)I治疗剂量(结合次数)分为低剂量组(清甲治疗) 20例,中剂量组(清灶治疗) 20例和高剂量组(治疗3次及以上) 20例。分别在^(131)I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空腹状态下测定静止唾液总流率、枸橼酸刺激动态唾液总流率及pH值。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131)I治疗前、后静态唾液总流率分别为:0. 330±0. 172ml/min,0. 201±0. 110ml/min; 0. 295±0. 230ml/min,0.170±0. 132ml/min; 0. 356±0. 201ml/min,0. 153±0. 241ml/min;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131)I治疗前、后动态唾液总流率分别为:2. 387±0. 502ml/min,2. 402±0. 601ml/min; 2. 394±0. 457ml/min,1. 675±0. 461ml/min;2. 427±0. 612ml/min,1. 506±0. 330ml/min;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131)I治疗前、后p H值分别为:6. 908±0. 451,7. 908±0. 325; 7. 260±0. 550,8. 028±0. 372; 7. 068±0. 462,8. 206±0. 261。随^(131)I累积治疗剂量的增加,3组患者唾液流率均降低,低剂量组治疗后静态唾液总流率降低(P <0. 05),动态唾液总流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剂量及高剂量组治疗后静态与动态唾液总流率均降低(P均<0. 05);^(131)I治疗后3组患者pH值均升高(P均<0. 05)。结论不同剂量^(131)I导致唾液的质与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剂量越大,唾液腺损伤程度越大。低剂量^(131)I导致静态唾液总流率降低,而动态唾液总流率未见明显下降;中、高剂量^(131)I导致静态唾液总流率及动态唾液总流率均明显下降; 3组患者^(131)I治疗后p H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因此,静态唾液总流率和动态唾液总流率可作为唾液腺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唾液流率可反映不同剂量^(131)I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程度,同时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治疗 唾液腺损伤 静态唾液总流率 动态唾液总流率 PH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