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orta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rbing 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L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1
作者 Mingqian JIN Zisheng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1年第11期27-31,共5页
Farmland is the most basic element for farmers’survival and development,and has a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l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primary factor in the r... Farmland is the most basic element for farmers’survival and development,and has a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l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primary factor in the reduc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seriously endangering China’s food securit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 emergence of 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land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its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from bo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in land demand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The importance of curbing 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land to achieve the grand goal of strong agriculture,beautiful rural areas,and rich farmers was clarified,and the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curb 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land were put forward,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land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Farmers′ Perception to Farmland Convers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CHEN Qiong CAI Yunlong +2 位作者 LIU Fenggui ZHOU Qiang ZHANG Haif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634-646,共13页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fast process of farmland conversion which is conducted mainly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fuel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tension is aroused and policy makers take great concerns on coordinating i...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fast process of farmland conversion which is conducted mainly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fuel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tension is aroused and policy makers take great concerns on coordinating interest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especially for increasing farmers′ interes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et some insights related to land acquisition institution by exploring farmers′ perception to farmland conversion.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 was appli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in peri-urban area,of Xining City,Qinghai Province,China.The total of 519 householders from 15 villages completed valid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July to November,2012.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rmland conversion has several impacts on farmers′ life.Most farmers are gradually adapting to city life.Higher living expenses and more income are perceived by farmers with average score of 4.21 and 2.69,respectively.The average scores of 2.38 and 2.46 are for improvement of life security and more job opportunities.Farmers expect to get some stable ways of compensation in addition to lump-sum compensation in cash.Stable subsidies every year and obtaining same number of land received strong proposal.And these two options are cited by 49.6% and 43.9% of respondents.Farmland conversion brings about cleaner living condition and more amenities,but lower air visibility and drier air.Results reflect landless farmers′ economic and life pressures and various demands.Local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improve rural securit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利益 问卷调查 西宁市 青海省 农地 中国 感知 参与式农村评估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land Use Right Circulation and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
3
作者 YANG Dan LIU Zim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3年第9期7-10,共4页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rural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farmland use circulation has alway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without final conclusions.This paper uses survey data of"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rural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farmland use circulation has alway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without final conclusions.This paper uses survey data of"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covering 1,549 households of 95 villages in Zhejiang and Gansu Province in 2008.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Zhejiang Province has a higher ratio of rural households leasing out their farmland than Gansu Province has,while the latter has a higher ratio of rural residents going out for earning a living.In both provinces,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farmland use circulation show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but in Gansu,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f farmers show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ural households leasing out their farmland.The factor shows that for peasants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of west China,they rely more on land because of its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s,so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lease out their land even when they go to cities for earning a living.For local government,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promote farmland use circulation by depending 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s,fundamental needs of peasant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use CIRCULATIO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Research of Mechanism on the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on Farmland Conversion
4
作者 CHEN Shi-cong LI Jian-qi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1期104-107,111,共5页
In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the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on farmland conversion is analyzed in terms of political competition, factors competition and products competition, an... In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the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on farmland conversion is analyzed in terms of political competition, factors competition and products competition,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data from 2002 to 2007.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dowment of land resources correlates negatively with the scale of farmland conversion, and the population, the tendency of exceeding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competi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put correlate positively with the scale of farmland conversion. According to these research results,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we should overhaul the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al officials; we should normalize the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ve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farmland farmland c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国耕地旱改水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适应性管理
5
作者 郭维红 蒋非非 +2 位作者 马静 朱新华 陈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2-303,共12页
灌溉农业对粮食高产稳定至关重要。近20年中国大力推行旱改水型农田整治,但旱改水的空间格局不清、旱改水转换适宜性不明,限制了旱改水适应性管理及耕地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为此,利用2000—2020年5期30 m×30 m遥感数据,揭示中国... 灌溉农业对粮食高产稳定至关重要。近20年中国大力推行旱改水型农田整治,但旱改水的空间格局不清、旱改水转换适宜性不明,限制了旱改水适应性管理及耕地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为此,利用2000—2020年5期30 m×30 m遥感数据,揭示中国耕地旱改水空间格局及其转换特征,并构建地形、气候、土壤与耕作4个维度的适宜性评价体系,评估旱改水工程实施的空间匹配效果,探索适应性管理分区与策略。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全国旱改水耕地面积达1297.0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31%,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东部、河南中部、四川东部和江苏中部;2)2000—2020年全国旱改水耕地中17.70%为勉强匹配,11.54%为不匹配,旱改水工程实施的总体效果不佳;3)未来应划分不同的旱改水适应性管理分区,按适宜性优先级制定针对规划、利用和服务的差异化旱改水整治策略,研究可为耕地保护、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及两区划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耕地 灌溉 旱改水 保护 适宜性评价 适应性管理
下载PDF
土地资源管理中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凤美 《云南冶金》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针对南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用地布局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与调出补划相结合的方式,调整规划分区规则以及分类型、分区域布局新增建设用地等措施,使永久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面积减少了149.... 针对南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用地布局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与调出补划相结合的方式,调整规划分区规则以及分类型、分区域布局新增建设用地等措施,使永久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面积减少了149.02 hm^(2),农田保护区面积增加了9 607.35 hm^(2),城镇开发边界和村庄建设边界外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由6 044.02 hm^(2)下降到417.83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土地资源管理 永久基本农田 非耕地 非粮化
下载PDF
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冠覆盖率卫星遥感监测
7
作者 格根塔娜 王天璨 +2 位作者 王建和 沈通 月亮高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内蒙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于2015年启动,是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恢复的重大举措。本文利用2022年生长季Sentinel-2A影像及地形数据,结合实地测量数据,基于GEE平台采用梯度提升树回归模型(GBRT),对内蒙古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冠覆盖... 内蒙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于2015年启动,是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恢复的重大举措。本文利用2022年生长季Sentinel-2A影像及地形数据,结合实地测量数据,基于GEE平台采用梯度提升树回归模型(GBRT),对内蒙古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冠覆盖率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7,均方根误差(RMSE)为0.079,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62。内蒙古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冠覆盖率均值为0.147,其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受植被配置类型、种植年份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总体从西向东逐渐递增。利用Sentinel-2A影像和地形数据可以有效地估测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冠覆盖率,对低林冠覆盖率区域的反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林冠覆盖率 梯度提升树 内蒙古
下载PDF
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工程对粮食功能区氮磷减排效果
8
作者 徐著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491-1495,共5页
农业生产中的氮、磷等养分流失是农田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中养分盈余的主要来源,是造成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生态沟渠对传统农田排水沟渠系统进行升级与改造,通过土壤-微生物-植物形成生态链平衡系统,利用其新陈代谢协同降解... 农业生产中的氮、磷等养分流失是农田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中养分盈余的主要来源,是造成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生态沟渠对传统农田排水沟渠系统进行升级与改造,通过土壤-微生物-植物形成生态链平衡系统,利用其新陈代谢协同降解农田排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同时辅助脱氮除磷装置、拦截转化池和底泥污染捕获系统等功能性设备,进一步提高农田排水中污染物的拦截效果。在该沟渠建设实例中,通过对农田氮磷生态沟渠水质中的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进行监测分析并得出有效去除率,观测到农田氮磷生态沟渠能够显著降低农田排水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浓度,并且沟渠中的拦截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为萧山区粮食功能区农业面源减排提供技术模板,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 拦截转化池装置 跌水堰 生态透水坝 总氮 总磷 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
下载PDF
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与农民增收——以云南拉市海湿地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健 于元赫 +2 位作者 龚亚珍 周景博 王晓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63-2675,共13页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保护行动,但对于这些行动的经济效应评估主要集中在森林和草地保护,而对湿地保护鲜少关注。选取云南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基于当地实施的退耕还...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保护行动,但对于这些行动的经济效应评估主要集中在森林和草地保护,而对湿地保护鲜少关注。选取云南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基于当地实施的退耕还湿政策,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了退耕还湿对农民收入和生态旅游的长期动态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以及补偿资金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退耕还湿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使人均收入提高了约40%,并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2)随着时间推移,退耕还湿对农民收入和生态旅游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在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农民通过生计转型实现长期增收;(3)退耕还湿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影响。在不同收入群体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效应最明显,而对生态旅游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高收入群体中;此外,距离湿地资源越近的地区,农民越倾向于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实现增收;(4)补偿资金在湿地保护中具有双重作用,不仅在保护行动前期作为安全网维持农民收入不降低,而且作为启动市场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种子资金,进一步支持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结果能够为湿地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的实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生态旅游 收入 退耕还湿 拉市海
下载PDF
农地制度创新“缓解撂荒”与“加剧非粮化”双向效应研究--以西南山区“三变”改革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德军 闫照 宋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84,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索农地制度创新--“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对西南山区耕地撂荒与非粮化双向影响效应,为构建差别化的农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三变”改革具有“缓... 研究目的:探索农地制度创新--“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对西南山区耕地撂荒与非粮化双向影响效应,为构建差别化的农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三变”改革具有“缓解撂荒”和“加剧非粮化”的双向效应,二者对耕地保护作用相反但基本持平,总体上不影响粮食安全。(2)“三变”改革对改革区“缓解撂荒”和“加剧非粮化”具有持续动态影响,并随着改革深入越来越显著。(3)“三变”改革主要借助土地流转集中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而发展现代农业、释放农业劳动力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多种途径改变耕地利用状态。研究结论:鼓励农地制度创新盘活撂荒耕地,以有效保护耕地。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措施应对耕地非粮化趋势,并在农业经营实践中通过科学政策评估有效确定耕地撂荒和非粮化的最优均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 非粮化 农地制度创新 “三变”改革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以云南兰坪县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益敏 李盈盈 +2 位作者 刘师旖 吴博闻 赵娟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9-367,共9页
2014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正式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探讨该轮退耕还林工程对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2013年)、实施中(2017年)和实施末期(2020年)... 2014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正式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探讨该轮退耕还林工程对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2013年)、实施中(2017年)和实施末期(2020年)3个时间,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选取绿度、干度、湿度和热度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兰坪县2013—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20年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上升趋势,中排乡、石登乡和河西乡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较为明显;2)2013—2020年,75%以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保持不变,其他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呈小幅度变化,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面积要大于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区域面积;3)退耕还林斑块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程度要高于退耕还林2 km缓冲区以及整个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程度,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来改善兰坪县的生态环境质量;4)研究区潜在的退耕区主要分布在中排乡、石登乡、营盘镇和兔峨乡4个乡镇,其可作为进一步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退耕还林工程 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 主成分分析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微塑料对农田土壤碳转化影响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巧林 焦加国 +4 位作者 张慧娟 尚昊林 李祥 汪吉东 梁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4-244,共11页
近年来,微塑料的生态环境风险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地膜覆盖、有机肥施用、灌溉和包膜控释肥料使用等农田管理措施导致微塑料在农田土壤中持续累积。微塑料在土壤中经过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发生迁移和转化,可能影响土壤... 近年来,微塑料的生态环境风险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地膜覆盖、有机肥施用、灌溉和包膜控释肥料使用等农田管理措施导致微塑料在农田土壤中持续累积。微塑料在土壤中经过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发生迁移和转化,可能影响土壤碳周转,进而影响土壤碳储存和含碳气体排放。因此,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总结和整理,系统地梳理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微塑料通过提供碳源影响土壤植物呼吸,改变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碳排放和碳转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塑料是长碳链分子结构,进入农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转化及土壤团聚体、孔隙度和含水量等理化属性造成影响;(2)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对不同类型微塑料的分解和碳周转作用不同;(3)微塑料通过影响植物生长、改变相关功能基因丰度、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影响土壤碳转换过程。基于分析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碳转化过程,为评估微塑料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农田土壤 碳转化 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压力指数的苏北地区耕地非农化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宇成 张忠启 祝亮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8-13,共6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查明耕地非农化压力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是科学制定耕地保护措施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苏北5市2000—2020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通过耕地非农化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泰尔指数、灰色GM(1,1)预测模型等方法...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查明耕地非农化压力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是科学制定耕地保护措施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苏北5市2000—2020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通过耕地非农化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泰尔指数、灰色GM(1,1)预测模型等方法,分析苏北地区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并对未来非农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苏北各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指数存在较大分异,整体上看徐州压力指数最高,宿迁压力指数最低;不同时期苏北地区耕地非农化压力的空间差异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时期苏北地区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经济因素、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对苏北耕地非农化的产生具有基础性影响.苏北地区2025年和2030年耕地非农化压力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宿迁与淮安2市的非农化压力指数将不断增加,而其他各市的压力指数将小幅下降.为此,徐州市仍需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耕地非农化压力,宿迁和淮安2市则应加大力度遏制耕地非农化压力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压力指数 定量评价 粮食安全 苏北地区
下载PDF
2000年以来苏北地区耕地非农化的过程、动力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亮 张忠启 刘承权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开展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可为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以及防止耕地非农化提供科学依据.以苏北地区为案例,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5个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苏北地... 开展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可为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以及防止耕地非农化提供科学依据.以苏北地区为案例,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5个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苏北地区耕地非农化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并探讨其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苏北地区耕地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减少约96.5 km^(2),其中2005—2010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多;2000—2020年苏北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和非农化率均呈现增—减—增的变化特点,耕地非农化集中分布在各行政单元的城区部分以及一些中心镇区.城镇化水平提升、非农产业扩张与耕地非农化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人口数量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对前期耕地非农化影响突出,城镇化率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对中期非农化影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对后期非农化影响较大.为缓解耕地非农化现象,应提高对耕地非农化危害的认识水平、加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和加大非农化监测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治理对策 苏北地区
下载PDF
宁夏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治啸 高红军 《林草政策研究》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退耕还林还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世纪末着眼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23年来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十四五”以来,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考虑... 退耕还林还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世纪末着眼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23年来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十四五”以来,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考虑,已将工程重心转移到巩固已有建设成果上来。文中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现状,总结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的经验做法,梳理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今后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深挖后续产业发展潜力,促进“以林养林”;2)合理优化退耕林地树种组成和植被配置模式,改善退耕林质量;3)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4)稳定基层管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成果巩固 生态补偿机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耕地非农化迁移路径研究——以丹江口市为例
16
作者 孙佩 尹伟 +3 位作者 易洁伟 康全国 张驰 袁知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74-77,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09—2021年湖北省丹江口市耕地迁移路径的研究,为有效掌握耕地变化情况及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及统计工具,并借鉴利菲弗方向性分布,分析丹江口市各乡镇耕地非农化过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目的]通过对2009—2021年湖北省丹江口市耕地迁移路径的研究,为有效掌握耕地变化情况及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及统计工具,并借鉴利菲弗方向性分布,分析丹江口市各乡镇耕地非农化过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耕地非农化方向呈现中部—东南—西北—西北的迁移路径,方位角有一定的摆动性,呈现顺时针—逆时针—逆时针特征,迁移距离呈逐年减小趋势。丹江口市各乡镇耕地非农化空间存在一定差异性。整体而言,高值区集中分布于东部及西部地区。[结论]揭示了丹江口市耕地非农化过程及迁移路径,为政府部门把控耕地非农化机制及完善国土空间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市 耕地非农化 迁移路径 利菲弗方向性分布
下载PDF
湖北省农地非农化博弈行为及治理路径研究
17
作者 黄琦 陈珍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208-213,共6页
以问题为导向,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用地个人及单位”和“区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湖北省农地非农化治理路径。结果表明,由于农用地利用政策不规范、执法程序标准失范等有效标准约束不... 以问题为导向,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用地个人及单位”和“区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湖北省农地非农化治理路径。结果表明,由于农用地利用政策不规范、执法程序标准失范等有效标准约束不足,自然资源部门和用地个人及单位博弈策略组合易出现“消极履职,违法占耕”。为破解该难题,可考虑从政策规定标准化、发现手段标准化、调查认定标准化、执法程序标准化、申诉途径标准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湖北省农地非农化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动态博弈 治理路径 湖北省
下载PDF
Review of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Project:Ranking First in Investment in the World 被引量:2
18
作者 LIShidong ZHAIHongbo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1期59-66,共8页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Project (CFF) is one of the six great forest ecological Projects inChina and one of the ten great forest ecological Projects in the world, ranking the third in overall scale and t...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Project (CFF) is one of the six great forest ecological Projects inChina and one of the ten great forest ecological Projects in the world, ranking the third in overall scale and the first ininvestment. CFF was officially initiated in 2002, covering 1897 counties (county-level cities and districts) in 25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or municipalities) of China. The whole investment is more than 40 billion US$ duringabout 20 years (from 1999 to 2017), aiming to form better ecology system in fragile ecology regions and effectivelycontrol the soil and water erosion of the Yangtze and the Yellow River and sandstorm of the Three-north Regions inChina.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 of CFF began in 1999, including Sichuan, Shanxi and Gansu province, and the scopeof CFF was widened later. About 1.16 million ha of farmlands were converted to forestlands, and one million ha ofplantation in mountains and wasted lands were completed in 3 years, involving 20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municipalities), 400 counties, 27 thousand villages, 5.7 thousand towns, 4.1 million farm families and 16 million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森林生态工程 中国 生态建设 投资
原文传递
Farmland to Forest Conversion Suspended
19
作者 TAN WEI 《Beijing Review》 2007年第44期44-45,共2页
Due to a lack of farmland,a reforestation project in its eighth year has been tem- porarily
关键词 farmland to Forest conversion Suspended PROJECT
原文传递
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量:37
20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郭忠兴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现阶段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地区差异,掌握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耕地非农化指标的高效调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利用1989~2001年我国东、中、西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省数据,测算... 现阶段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地区差异,掌握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耕地非农化指标的高效调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利用1989~2001年我国东、中、西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省数据,测算了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GDP增量为对象的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等指标,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类地区内部省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增大、中部减小、西部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鉴于此,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地区间公平发展环境的角度出发,耕地非农化指标调控的重点在于三类地区各自内部省份之间的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非农化 差异分析 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 农化指标 变化趋势 耕地面积 建设用地 2001年 地区差异 协调发展 基尼系数 变异系数 发展环境 高效利用 GDP 素分解 内部 保护地 占用 西部 指数 总体 增大 减小 东部 中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