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analysis of China's labor force 2000-08
1
作者 胡英 《China Economist》 2010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The author estimated and analyzed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ally active,employed and unemployed populations as well as th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io and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rates from 2000-2008... The author estimated and analyzed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ally active,employed and unemployed populations as well as th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io and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rates from 2000-2008 by referring to population census data and establishing estimation models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changing trends in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ally active population from 2000-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ally active population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io employment RATE and UNemployment RATE
全文增补中
数字素养能助力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吗?
2
作者 黄小勇 李豪旺 《科学决策》 CSSCI 2024年第10期215-234,共20页
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将数字素养纳入人力资本理论,使用CFPS数据库2014、2016、2018和2020年四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 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将数字素养纳入人力资本理论,使用CFPS数据库2014、2016、2018和2020年四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素养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在经过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社会资本和过度教育是重要的机制变量,即数字素养可以通过拓展社会资本、缓解过度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数字素养对正规就业的影响大于非正规就业,对领导的就业质量提高效果高于非领导。从业质量的不同维度分析,数字素养对工作强度的影响最大,对福利保障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村劳动力 高质量就业
下载PDF
“社区送工”: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就业扶持的实践创新 ——以广西A县Z城镇化安置社区为例
3
作者 覃志敏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就业是巩固拓展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易地搬迁弱劳动力长期从事农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缺少务工技能,无法适应城镇非农就业。为此,把农业就业作为化解城镇化安置的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就业困境的突破口,论述易地搬迁弱劳动力... 就业是巩固拓展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易地搬迁弱劳动力长期从事农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缺少务工技能,无法适应城镇非农就业。为此,把农业就业作为化解城镇化安置的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就业困境的突破口,论述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农业就业的现实基础。基于广西A县Z城镇化安置社区案例,提出并阐述“社区送工”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农业就业的运行逻辑和实践成效。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引领农业园区化发展,安置社区向农业园区组织化输送易地搬迁弱劳动力,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在农业就业中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社区送工”基于市场供求关系把易地搬迁弱劳动力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劳动力需求有效衔接,既能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成果,也创新出“劳动力下乡”的城乡融合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弱劳动力 农业就业 社区送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产业振兴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广东农村劳动力参与新就业形态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辛夷 李建春 +1 位作者 刘春朝 苑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5,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新就业形态”以其容量大、灵活性强等特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发挥着就业“缓冲带”以及“减压阀”的重要作用,然而新就业形态下就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新就业形态”以其容量大、灵活性强等特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发挥着就业“缓冲带”以及“减压阀”的重要作用,然而新就业形态下就业质量仍面临诸多“短板”,如职业保障不足、就业脆弱性突出、社会认同缺失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就业形态在乡村振兴中吸纳就业的作用,需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加快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培育县域发展新动能,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政校企社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共同体,创新农村劳动力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方式和内容,开展数字化职业培训精准帮扶行动,营造更加优良的新就业形态发展的职业环境等,促进新形态就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就业形态 农村劳动力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高质量充分就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宁西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着农业产业就业动能发挥不足、乡村振兴所需劳动力短缺、就业质量有... 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着农业产业就业动能发挥不足、乡村振兴所需劳动力短缺、就业质量有待提升的现实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议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农村就业空间、加强人力资本开发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等多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劳动力 高质量充分就业 农业农村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及对策
6
作者 王家辉 吴正平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6期47-49,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了城镇化推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最后从推动产业融合、开发人...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了城镇化推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最后从推动产业融合、开发人力资本、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就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研究
7
作者 唐要家 陈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06-120,共15页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新动能,明晰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对完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进行计量检验,发现:数字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新动能,明晰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对完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进行计量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尤其是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加。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核心作用机制是通过信息扩展效应、就业创造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来实现的。门槛效应检验表明,当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和物理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时,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会明显增强。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为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信息化 劳动力就业 人力资本
下载PDF
中国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实证检验
8
作者 张梦飞 叶清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33,共6页
文章利用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中国式新型农村... 文章利用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中国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中国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用于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路径。应探索多样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速,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振兴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内在机理、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研究
9
作者 张宏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数字经济如何让数字技术发挥其提升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价值,是解决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数字经济基于数据资源赋能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利用数字经济的平台化、多元化、智慧化等特征促进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 数字经济如何让数字技术发挥其提升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价值,是解决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数字经济基于数据资源赋能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利用数字经济的平台化、多元化、智慧化等特征促进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富于多样性、持续性、高效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内在逻辑和现实困境,发现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存在数字技术人才与技术薄弱、农民数字技术岗位胜任力较弱、就业信息“生态链”建设不完善、就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滞后等困境。有鉴于此,文章从优化数字经济促进就业体系完善、链接数字经济资源、完善数字经济就业信息生态、推动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赋能 乡村劳动力 就业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卫民 韩培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4,共10页
利用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职业向上流动,在采用工具变量、替换变量、改变模型设定... 利用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职业向上流动,在采用工具变量、替换变量、改变模型设定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互联网使用促进职业向上流动的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个人职业技能、改善劳动力就业偏好来影响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为充分发挥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的促进作用,政府部门应加强互联网技能培训,完善农村非农就业扶持政策,优化农村地区创业环境,推动农村劳动力职业向上流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互联网使用 职业流动 非农就业 就业质量
下载PDF
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祝志勇 王嫒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基于2009—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会显著提升农户非农就业和创业的概率,降低农业规模经营的概率。从家庭资源禀赋来看,新农保显著提升了精英... 基于2009—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会显著提升农户非农就业和创业的概率,降低农业规模经营的概率。从家庭资源禀赋来看,新农保显著提升了精英家庭和互联网接入家庭农户创业的概率,对非精英家庭和未接入互联网家庭农户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信贷获得和风险态度是影响新农保就业效应的两个重要因素,信贷获得显著强化了新农保的创业效应,而风险态度在新农保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和创业中的作用并不一致。因此,应充分发挥新农保制度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功能,但也要重视部分群体在就业创业中的“堵点”和“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 风险态度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重点生态功能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的文本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雯 张飞飞 李红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0-63,共14页
如何在实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同时,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多年来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选取2000-2022年89份有关重点生态功能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文本作为样... 如何在实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同时,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多年来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选取2000-2022年89份有关重点生态功能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文本作为样本,采用“政策演进阶段-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群体”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其进行文本编码与频数统计,以多维度的量化分析深入剖析了政策的变迁特征及现存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有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就业促进政策多散布于扶贫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生态移民政策中,尚缺乏针对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就业特殊困境系统的精准施策。同时,已有的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聚焦于就业能力提升和就业环境改善的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相对不足。在“十四五”期间有必要强化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挑战的精准施策,并将政策工具的着力点放在供给型政策和环境型政策,以促进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促进就业政策 农村劳动力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群体 文本量化研究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调研数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林靖 白玉茹 +1 位作者 梁童 欧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255-257,260,共4页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返乡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局面积极向好,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仍存在较多问题。根据2021年7月在河北省9个市调研的56份问卷,分析返乡人口的基本情况、就业情况,探究其...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返乡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局面积极向好,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仍存在较多问题。根据2021年7月在河北省9个市调研的56份问卷,分析返乡人口的基本情况、就业情况,探究其返乡后就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返乡人口回乡就业多从事农业、服务业、制造业,其就业创业选择多受外出务工经历影响,自身人力资本、家庭因素、资金限制、创业就业政策扶持等也影响了返乡劳动力创业就业选择。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增加技能培训、发展乡村产业、降低融资门槛、加大政策扶持等促进返乡人口就业创业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劳动力 就业创业 影响因素 农村
下载PDF
家庭视角下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微观机制研究——以临沂市兰山区为例
14
作者 林伟鹏 吴萍 +1 位作者 李春蕾 程亮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3期85-91,118,共8页
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涉及乡村家庭伦理与经济行为两个难以统筹协调的范畴。文章基于乡村家庭所内含的经济价值、伦理价值、社会价值三重价值体系,建构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家庭适应性调适逻辑框架,从个体、家庭与空间三个维度剖析了城市... 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涉及乡村家庭伦理与经济行为两个难以统筹协调的范畴。文章基于乡村家庭所内含的经济价值、伦理价值、社会价值三重价值体系,建构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家庭适应性调适逻辑框架,从个体、家庭与空间三个维度剖析了城市边缘区7个样本村的家庭非农转移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在乡村家庭小型化和核心化趋势下,非农转移就业日趋年轻化,且具有清晰的年龄结构转换特征;以核心家庭为载体的劳务打工仍为主导转移途径;在城市边缘区城乡职住网络化格局中形成清晰的近距乡镇职住生活圈;家庭视角下“个人—家庭”“农业—非农”“通勤—离乡”三大适应性均衡策略是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分化的内在逻辑。纳入家庭价值体系的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有助于为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人才振兴等政策的制定与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视角 乡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微观机制 临沂市兰山区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来自电子商务发展的证据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修梅 易法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5,共11页
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与2015—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匹配,运用OLS方法和Probit模型系统考察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机制检验表明,... 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与2015—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匹配,运用OLS方法和Probit模型系统考察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机制检验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主要源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深化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社会资本拓展效应;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与个体异质性,与东部地区、未婚、老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相比,电子商务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已婚、青壮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大;针对特定群体农村妇女的分析结果显示,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村妇女的非农就业质量。以上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稳就业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非农就业质量 农村劳动力 农村妇女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困境与政策构想 被引量:16
16
作者 高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高质量充分就业 人力资本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海鹏 翁荻尧 +1 位作者 张源 戴永务 《中国林业经济》 2023年第5期37-45,共9页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和发展机会。基于CGSS2018年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中提取出邻居、亲戚、朋友三个公因子,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和发展机会。基于CGSS2018年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中提取出邻居、亲戚、朋友三个公因子,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探讨主观阶层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三个主要群体中,邻居和亲戚交际会对非农就业产生抑制现象,朋友交际则起正向影响;社会关系网络会通过塑造阶层认同来影响非农就业抉择。提出了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网络 非农就业 主观阶层认同 农村劳动力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研究——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4,共9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决策和稳岗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做出进城务工的决策;年龄与进城务工决策负相关,与稳岗就业正相关;学历、月收入、工作经历、技...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决策和稳岗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做出进城务工的决策;年龄与进城务工决策负相关,与稳岗就业正相关;学历、月收入、工作经历、技术培训、工作环境、参保情况与进城务工决策和稳岗就业呈正相关关系;与原居住地联系会对进城务工决策和稳岗就业情况产生负向影响;社区/生活区安全情况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社会资本相关变量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外出务工预期与进城务工决策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除此之外,从事农业生产年限不同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决策和稳岗就业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农村劳动力 稳岗就业 Heckman两阶段模型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双重市场均衡与扩张 被引量:1
19
作者 鄢姣 许敏波 尹训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3,共16页
本文利用统计信息和微观数据探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的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构建了包含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两个市场的搜寻匹配模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展示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双重市场均衡状况,并为非农就业市场的... 本文利用统计信息和微观数据探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的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构建了包含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两个市场的搜寻匹配模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展示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双重市场均衡状况,并为非农就业市场的扩张提供了机制解释。在两个非农就业市场上,不同的市场环境变量影响着岗位创造,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就业成本降低共同促进了非农就业规模的扩大;当前,生产率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而农业专业化在未来可能推动非农就业向单一市场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双重市场 劳动生产率 参与成本
下载PDF
Does Education Still Pay Off in Rural China:Revisit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on Off-farm Employment and Wages 被引量:8
20
作者 Haiqing Zhang Linxiu Zhang +1 位作者 Renfu Luo Qiang Li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08年第2期50-65,共16页
The present study considers how education affects off-farm job participation and wages. We use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set from a survey conducted in 5 provinces, 101 villages and 808 households by the authors... The present study considers how education affects off-farm job participation and wages. We use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set from a survey conducted in 5 provinces, 101 villages and 808 households by the authors in early 2005.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skill training and years of experience of rural residents have positi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off-farm employment. The average return to a year of education is 7percent, which is high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previous studies. We also find the return to an additional year of schooling to be higher for post-junior high schooling than for junior high and below schooling: 11.8 versus 3.2 percent. We conclude that not only does education still pays off in rural China, but also the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 is increasing ove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farm employment retums to education rural labor for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