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alkyl tin-oxo clusters as new-type patterning materials for nanolithography 被引量:5
1
作者 Di Wang Xiaofeng Yi Lei Zh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114-119,共6页
Nanolithography plays crucial roles in the miniaturization of dense integrated circuit,which extremely depends on innovative resist materials.Recently,metal-containing resists have been explored due to their higher sh... Nanolithography plays crucial roles in the miniaturization of dense integrated circuit,which extremely depends on innovative resist materials.Recently,metal-containing resists have been explored due to their higher short-wavelength photon absorption than traditional polymer resists.Herein,for the first time,the patterning performance of non-alkyl tin-oxo clusters has been evaluated.Meanwhile,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n resolution and sensitiv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To evaluate the surface ligand effect,three non-alkyl Sn_(10)-oxo clusters with the same core were functionalized with pyrazole,3-methylpyrazole and 4-methylpyrazole,respectively.Furthermore,another Sn_(14)-oxo cluster with similar core configuration was also prepared using 4-methylpyrazole ligan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n nuclearity.Spin-coating method was then applied to fabricate thin films of these non-alkyl tin-oxo clusters on Si substrate,which showed various thicknesses and roughnesses.More interestingly,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EBL)patterning studies indicated that for the same Sn_(10)core,the 4-methylpyrazoledecorated clusters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As for the different cluster cores with the same 4-methylpyrazole ligand,the patterns of Sn_(10)with the higher ligand:Sn ratio are also better than those of Sn_(14).Finally,distinguishable 50 nm resolution was achieved by 4-methylpyrazole-decorated Sn_(10)at expose energy of 100μC/cm2which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creasing expose energy to 1,000μC/cm2as confirm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images.This work not only opens the nanolithography applications of non-alkyl tin-oxo clusters,but also provides an effective structural methodology for improving their patterning performance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lkyl tin-oxo clusters NANOLITHOGRAPHY ligands effect EBL patterning materials
原文传递
基于原位红外光谱法的β分子筛上噻吩烷基化反应机理探究
2
作者 孙祥博 惠宇 +3 位作者 张景威 李志颖 秦玉才 宋丽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6-71,共6页
运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系统探究了噻吩与1-己烯在Hβ分子筛上的吸附、竞争吸附和烷基化转化行为,讨论了不同酸性位在噻吩及烯烃分子发生烷基化反应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表明,1-己烯分子优先在B酸位上吸附,并容易发生质子化和二聚反应... 运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系统探究了噻吩与1-己烯在Hβ分子筛上的吸附、竞争吸附和烷基化转化行为,讨论了不同酸性位在噻吩及烯烃分子发生烷基化反应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表明,1-己烯分子优先在B酸位上吸附,并容易发生质子化和二聚反应,因此与噻吩分子的吸附及质子化反应过程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在Hβ分子筛非骨架铝物种上吸附的噻吩分子更易于与邻近B酸中心上质子化的1-己烯分子发生烷基化反应。研究结果可为烷基化脱硫分子筛催化剂的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Β分子筛 噻吩 原位红外 烷基化反应 非骨架铝
下载PDF
我国石油产品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世强 李晓鸥 +3 位作者 李东胜 何新发 吴冰阳 姜岩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3期401-404,共4页
综述了脱除石油产品中硫的重要性,主要的脱硫的手段,加氢脱硫的一些缺点和非加氢脱硫的一些优势。重点综述了石油产品的非加氢脱硫方法,包括:烷基化脱硫、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吸附脱硫、膜分离脱硫、萃取脱硫的原理及其这些技术在我国... 综述了脱除石油产品中硫的重要性,主要的脱硫的手段,加氢脱硫的一些缺点和非加氢脱硫的一些优势。重点综述了石油产品的非加氢脱硫方法,包括:烷基化脱硫、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吸附脱硫、膜分离脱硫、萃取脱硫的原理及其这些技术在我国的最新研究状况,并对我国未来的非加氢脱硫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产品 非加氢脱硫 烷基化 生物 氧化
下载PDF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评述 被引量:20
4
作者 时憧宇 苏毅 《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烷基葡萄糖苷是一类重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良好,应用日益广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初具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作者简要评述了烷剂糖苷的合成历史、合成方法和催化剂选择.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糖苷 综述
下载PDF
正丁基葡萄糖苷的合成 被引量:6
5
作者 章亚东 王自健 黄恩才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8-580,583,共4页
用直接法合成了正丁基葡萄糖苷,探讨了其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0 °C,催化剂∶葡萄糖∶正丁醇= 0.02∶1∶6(摩尔比),反应时间3h,所得产品质量优良,收率> 88% 。
关键词 烷基糖苷 表面活性剂 合成 正丁基葡萄糖苷
下载PDF
复合抗静电剂在PP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贺天禄 李宝芳 +1 位作者 罗英武 王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5,共3页
研究了非离子型羟乙基脂肪胺与阴离子型脂肪酸盐复合抗静电剂对聚丙烯 (PP)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 :该复合抗静电剂可改善非离子型羟乙基脂肪胺抗静电效果对环境湿度的依赖程度、缩短样品表面电阻率平衡时间及提高抗静电能力 ,证... 研究了非离子型羟乙基脂肪胺与阴离子型脂肪酸盐复合抗静电剂对聚丙烯 (PP)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 :该复合抗静电剂可改善非离子型羟乙基脂肪胺抗静电效果对环境湿度的依赖程度、缩短样品表面电阻率平衡时间及提高抗静电能力 ,证实了当阴离子型脂肪酸盐用量达到复合抗静电剂总量的 10 % (质量分数 )后 ,两者在抗静电效果上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并且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抗静电剂 PP 聚丙烯 阴离子脂肪酸盐 非离子羟乙基脂肪胺 复合效应
下载PDF
水溶性烷基硫代磷酸锌在钢球磨斑表面形成的润滑薄膜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官文超 雷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79,共5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对水溶性烷基硫代磷酸锌在四球试验中于钢球磨斑表面形成的润滑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膜为非晶态,元素P和Zn的含量都较高,且在膜中均显示出明显的偏析现象,二者的富集位置...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对水溶性烷基硫代磷酸锌在四球试验中于钢球磨斑表面形成的润滑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膜为非晶态,元素P和Zn的含量都较高,且在膜中均显示出明显的偏析现象,二者的富集位置相同,而元素S在膜中的分布比较均匀;这种润滑膜系多层膜,每层膜的厚度约为500nm,润滑膜的平均直径约为150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润滑剂 烷基硫代磷酸锌 非晶态 润滑膜
下载PDF
胜利褐煤在乙酸乙酯中热溶物的化学组成与热溶机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丛兴顺 宗志敏 +2 位作者 李敏 王万里 魏贤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1-616,共6页
在300℃下,胜利褐煤在乙酸乙酯中热溶2h,对所得热溶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离子阱质谱(DARTIS/IT-MS)分析.GC/MS共鉴定出127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芳烃、酚类、烷烃、烯烃、脂肪酸乙酯及含氮有机物等,... 在300℃下,胜利褐煤在乙酸乙酯中热溶2h,对所得热溶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离子阱质谱(DARTIS/IT-MS)分析.GC/MS共鉴定出127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芳烃、酚类、烷烃、烯烃、脂肪酸乙酯及含氮有机物等,其中芳烃和酚类含量较高,特别的是检测到一系列的直链烷基苯(LABs).LABs与煤大分子骨架存在着强的π-π相互作用及相互缠绕,常温下难以萃取.由于乙酸乙酯具有π电子和n电子,在加热条件下可有效削弱煤中的非共价键作用;同时,乙酸乙酯能与煤中的脂肪酸反应生成脂肪酸乙酯,还可以定向打断煤中的酯键.DARTIS/IT-MS分析表明,热溶物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70~530之间,最高达740,且成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溶 分子煤化学 直链烷基苯 煤的非燃料利用
下载PDF
正丁基葡萄糖苷合成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 被引量:5
9
作者 章亚东 刘诗飞 黄恩才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1-583,共3页
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采用直接法由葡萄糖与正丁醇反应合成正丁基葡萄糖苷,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提出了直接法合成正丁基葡萄糖苷的宏观动力学模型,该过程为表观假一级可逆反应。
关键词 非离子型 动力学 表面活性剂 正丁基葡萄糖苷
下载PDF
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合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蕤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4期15-17,28,共4页
用转糖苷法合成了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糖苷,癸基糖苷、十二烷基糖苷和十四烷基糖苷。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探索了制备烷基糖苷的影响因素,得出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正丁醇:高碳醇: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2:0.0... 用转糖苷法合成了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糖苷,癸基糖苷、十二烷基糖苷和十四烷基糖苷。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探索了制备烷基糖苷的影响因素,得出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正丁醇:高碳醇: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2:0.02;合成丁苷的反应温度为95~114℃反应时间为45min;合成辛基糖苷,癸基糖苷、十二烷基糖苷和十四烷基糖苷的转苷化温度分别是90~110%、100~115℃、110-120℃、115—125℃,时间均为60~80min。采用减压蒸馏以除去过量的高碳醇并经活性炭提纯处理最终制得质量较好的烷基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糖苷 APG 转苷化法
下载PDF
薄层层析法测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亲水基的分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克武 刘卉 张秀英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3-56,共4页
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酸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薄层色谱展开剂体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展开剂中所用溶剂在色谱分离中的部分规律,并找到了理想的展开剂体系.本文将Triton系列产品不同氧乙烯基数同系物进行了有效的分离.
关键词 薄层色谱 烷基酚 聚氧乙烯醚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的合成和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树全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0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烷基多苷(APG)是葡萄糖(或淀粉)与天然脂肪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得到的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具有优良的表面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已经成为新型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近年来APG的合成方法及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进... 烷基多苷(APG)是葡萄糖(或淀粉)与天然脂肪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得到的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具有优良的表面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已经成为新型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近年来APG的合成方法及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多苷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烷基糖苷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朱淑芳 《安徽化工》 CAS 2010年第3期26-30,共5页
烷基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简称APG,是一种重要的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其表面张力低,临界胶束浓度低,胶束聚集数大,增溶作用强,配伍性好,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去污性能,生物降解完全且无毒,被誉为"世界级"的表面活性剂,... 烷基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简称APG,是一种重要的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其表面张力低,临界胶束浓度低,胶束聚集数大,增溶作用强,配伍性好,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去污性能,生物降解完全且无毒,被誉为"世界级"的表面活性剂,有着广泛的工业前景。通过对烷基糖苷与阴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AEO-9)的复配性能,即在复配物总质量一定的条件下,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对其复配后的表面张力、润湿力、乳化力、浊点、泡沫性和耐碱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烷基糖苷 阴、非离子 复配 性能
下载PDF
通过非添加烷基化油路线生产国Ⅵ/京Ⅵ标准汽油方案探讨
14
作者 南晓钟 赵志飞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19年第3期1-6,I0001,共7页
针对国Ⅵ/京Ⅵ标准汽油,国内主流观点是建设烷基化装置生产无烯无芳的烷基化油,借助调和稀释予以达标.通过对烷基化技术、C4烃利用和国内石化资源市场情况的分析,烷基化油稀释路线生产国Ⅵ/京Ⅵ标准汽油应作为汽油质量升级的最后手段.... 针对国Ⅵ/京Ⅵ标准汽油,国内主流观点是建设烷基化装置生产无烯无芳的烷基化油,借助调和稀释予以达标.通过对烷基化技术、C4烃利用和国内石化资源市场情况的分析,烷基化油稀释路线生产国Ⅵ/京Ⅵ标准汽油应作为汽油质量升级的最后手段.根据某企业加工流程特点和生产状况,分析了汽油调和组分性质差异,通过合理匹配催化、重整汽油比例,调整催化汽油脱硫装置操作,重整汽油抽出芳烃产品,建设环境友好的异构化装置,改造MTBE装置用于生产异辛烷或ETBE,及汽油调和在线优化控制等方案,能够分阶段达到国ⅥA/ⅥB阶段标准汽油出厂要求.上述方案虽然较繁琐,但从"提质"和"管控"两方面入手,符合国内炼化行业"精细化"和"减油增化"要求,对国内炼化企业制定国Ⅵ汽油质量升级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Ⅵ/京Ⅵ标准汽油 汽油质量升级 非烷基化路线 异构化 乙基叔丁醚 方案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在非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翀 韩金玉 +1 位作者 常贺英 王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6,共6页
依据超临界流体自身的特点,在反应中既作为溶剂又作为催化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在非催化反应中的新成果、新动向。主要阐述了包括超临界水、甲醇、二氧化碳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并与传统催化反应进行了比较,同时探讨了国... 依据超临界流体自身的特点,在反应中既作为溶剂又作为催化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在非催化反应中的新成果、新动向。主要阐述了包括超临界水、甲醇、二氧化碳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并与传统催化反应进行了比较,同时探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非催化反应 水解反应 DIELS-ALDER反应 烷基化反应 Heck耦合反应 坎尼扎罗反应 酯化反应
下载PDF
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烷基化方法的研究
16
作者 郑玉安 王雪梅 +1 位作者 邢颖 祁巍 《染料与染色》 CAS 2010年第2期37-38,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烷基化方法,是一种将取代苯胺类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用不同烷基取代得到叔胺的制备方法。采用取代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以无机碱为缚酸剂,用硫酸二烷基酯为烷基化剂,制备高纯度烷基... 本文介绍了一种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烷基化方法,是一种将取代苯胺类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用不同烷基取代得到叔胺的制备方法。采用取代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以无机碱为缚酸剂,用硫酸二烷基酯为烷基化剂,制备高纯度烷基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胺类化合物 烷基化方法 叔胺 非极性有机溶剂 硫酸二烷基酯
下载PDF
水稻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非寄主互作体系中病原细菌过氧化氢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欣 庞新跃 +5 位作者 朱文学 李鑫玲 刘严 郭菡 李红玉 赵春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945,共7页
【目的】探讨互作体系中病原菌来源过氧化氢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水稻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的定位。【结果】突变体菌株细胞中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亚基C的缺失导致... 【目的】探讨互作体系中病原菌来源过氧化氢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水稻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的定位。【结果】突变体菌株细胞中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亚基C的缺失导致胞内其余过氧化氢清除酶活性的补偿性显著上升,使胞内内源过氧化氢积累水平显著下降,并引起病原菌与水稻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结论】病原细菌很可能是互作体系中过氧化氢的一个重要来源。病原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很可能在非寄主互作中造成细菌周围植物细胞的损伤,对植物细胞具有潜在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亚基C(ahpC) 过氧化氢 非寄主互作 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
下载PDF
O-对甲脒苯氧烷基-N-取代酪氨酸甲酯的合成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18
作者 许天林 蒋巡天 +2 位作者 倪沛洲 华维一 裴咏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AIM: The synthesis and antiaggregation activity of a series of compounds with p amidinophenyl group and tyrosine methyl esters as their terminals were studied. METHODS and RESULTS: A series of O (4 aminoiminomethylphe... AIM: The synthesis and antiaggregation activity of a series of compounds with p amidinophenyl group and tyrosine methyl esters as their terminals were studied. METHODS and RESULTS: A series of O (4 aminoiminomethylphenyloxy)alkyl N substituted L tyrosine methyl esters were prepared from 4 cyanophenol, L tyrosine and different dihalo alkanes. All compounds (IVa~i) were new compounds. Their in vitro activity against ADP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were tested. Th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were discussed. CONCLUSION: Some of the compounds showed antiaggregation activity on platelet rich plasma at the final concerntration of 1×10 -6 mol·L -1 . The potency of IVa~i showed that compounds with three methylene groups are better than those with four methylene groups on the same R substituent in the above series of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脒苯氯烷基 酪氨酸甲酯 合成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淀粉基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官跃 岳爱国 刘光荣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09年第12期14-18,共5页
烷基糖苷(APG)是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性能优越,适应了"绿色"和"环保"的要求,应用日益广泛。重点综述了目前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以及物化性能,并简要介绍了烷基糖苷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进展,展望了拓宽其应用领... 烷基糖苷(APG)是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性能优越,适应了"绿色"和"环保"的要求,应用日益广泛。重点综述了目前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以及物化性能,并简要介绍了烷基糖苷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进展,展望了拓宽其应用领域的衍生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物化性能 应用
下载PDF
非离子型腈纶油剂的研制
20
作者 何玉莲 崔永福 赵锡武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1,54,共3页
以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环氧乙烷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合成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抗静电剂,与山梨醇单硬脂肪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胺醚等表面活性剂复配成非离子型腈纶油剂。结果表明:上油后的腈纶短纤维... 以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环氧乙烷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合成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抗静电剂,与山梨醇单硬脂肪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胺醚等表面活性剂复配成非离子型腈纶油剂。结果表明:上油后的腈纶短纤维的质量比电阻为2.1×10~8Ω·g/cm^2,摩擦系数适中,能满足腈纶生产和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多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抗静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