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与高管薪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强永昌 杨洪爱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基于2003—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FDI流入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全球化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化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控制同时期其他政策影响以及遗漏变量问题后依然稳健。此... 基于2003—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FDI流入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全球化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化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控制同时期其他政策影响以及遗漏变量问题后依然稳健。此外,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全球化主要通过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治理影响高管薪酬,市场机制的作用有限。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全球化对高管薪酬的作用表现出异质性。全球化在非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中具有更大的影响。相较于普通高管,权力型高管在全球化中受益更多,这意味着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企业内部高管之间的不平等在加剧。本文的发现提供了全球化对高管薪酬具有积极影响的中国证据,有助于丰富国际贸易与顶端收入分配领域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管薪酬 市场渠道 非市场渠道
下载PDF
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治理技术
2
作者 李海燕 夏茂哲 +6 位作者 张锟 张波 孙怀凤 赵国东 韩俊飞 刘功杰 贺恩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7-279,共13页
我国岩溶地质分布广泛,岩溶突涌水已成为石灰石矿山安全生产的巨大灾害与挑战。以广西某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集中涌水量大、流速高等特点,利用岩溶发育特征、资料分析与地球物理探查等方... 我国岩溶地质分布广泛,岩溶突涌水已成为石灰石矿山安全生产的巨大灾害与挑战。以广西某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集中涌水量大、流速高等特点,利用岩溶发育特征、资料分析与地球物理探查等方法初步圈定矿山径流带区域;进一步通过钻探、跨孔CT和示踪联通试验等精准查找到矿山Y01特大涌水点岩溶管道的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实施了矿山涌水治理技术与工艺。研究表明:(1)针对复杂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高流速的涌水特征,提出并实施了“非连续帷幕截流+关键通道探查与封堵+止浆垫控流降速”的岩溶矿山涌水综合治理体系。依据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提出了非连续帷幕封堵裂隙型涌水区域的思想;对大流量岩溶管道型集中涌水设计采用止浆垫控流装置,通过控流能有效降低关键过水通道内水流速度,为注浆材料的有效留存沉积和工程的成功封堵提供了重要条件。(2)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是岩溶管道型涌水成功封堵的保证,关键孔是指直接揭露岩溶涌水管道或与涌水管道联通性极强并对注浆堵水起主要作用的钻孔。针对矿山Y01岩溶管道型特大涌水精准查找到2个关键孔,均在矿坑南部:一个是距涌水点直线距离约50 m的近距离钻孔(以下简称“近孔”),另一个是距涌水点直线距离约150 m的远距离钻孔(以下简称“远孔”)。现场采用近孔、远孔2个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近孔以粗骨料和自主研发的可控凝结新型材料进行注浆,远孔仅注水泥浆液;近孔粗骨料和新型材料既能降低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为远孔浆液起到更好的留存沉积作用,又能作为封堵材料起到增强的功能,远孔因其离涌水点距离长、辐射范围广、浆液扩散充分而能确保封堵长度和效果。近孔、远孔协同配合同步注浆是封堵管道型大流量涌水的有效组合工艺。(3)涌水口止浆垫控流降速装置的合理有效调控,配合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的同步实施,进一步确保了注浆浆液的有效快速留存和沉积,是岩溶地区封堵管道型大流量涌水的创新性技术和方法。项目实施后,彻底封堵矿坑内集中涌水量达7.12万m^(3)/d的Y01特大涌水点,实现总减水量8.43万m3/d(含非连续帷幕注浆封堵),保证了矿山的正常安全开采,大幅降低了抽排水费用,同时保护了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矿山涌水灾害治理提供理论价值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涌水治理 关键通道 非连续帷幕 控流降速
下载PDF
非合作水声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初探
3
作者 张亮 张海刚 孟春霞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1-627,共7页
辐射源个体识别是非合作水声通信信号调制样式识别之后进一步获取对方通信设备固有信息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海洋信道中非合作水声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的难题,文章对水声通信发射机性能差异进行分析,重点对水声发射机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 辐射源个体识别是非合作水声通信信号调制样式识别之后进一步获取对方通信设备固有信息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海洋信道中非合作水声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的难题,文章对水声通信发射机性能差异进行分析,重点对水声发射机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非线性进行描述,并针对非合作水声通信信号先验信息缺失且信号具有循环平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循环谱等值线图区分不同辐射源的个体识别方法。以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为例,进行不同滚降因子条件下循环谱特征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当信噪比不小于3 dB时文中所提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信道 非合作水声通信 辐射源个体识别 循环谱特征
下载PDF
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研究
4
作者 韩明钥 温亚萍 张帅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336-344,共9页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低速率传输面临的瞬时快衰落明显、归一化多普勒很大、接收信号弱等多种难题,提出了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体制。首先,构建了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模型,给出了基于最大值映射的简化解调...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低速率传输面临的瞬时快衰落明显、归一化多普勒很大、接收信号弱等多种难题,提出了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体制。首先,构建了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模型,给出了基于最大值映射的简化解调译码方法;其次,设计了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系统方案,分析了信道容量极限关键参数,推算出编码码率与信噪比关系,提出了基于分集合并信号概率密度的性能分析方法;最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结合高斯信道与瑞利衰落信道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归一化多普勒0.5的瑞利衰落信道仿真环境下,采用16重分集、32阶正交调制、Turbo/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迭代译码,编码码率为2/3、编码信息长度为384的设计方案,可实现信噪比低至3 dB时的稳定通信。所提出的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方法,实现了低信噪比高可靠传输,可为低速率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多进制正交 非相干 瑞利信道 分集 概率密度
下载PDF
基于近似消息传递的NOMA系统信道和脉冲噪声联合估计方法
5
作者 李有明 马冲亚 +1 位作者 吴永宏 国强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3,共10页
针对非高斯脉冲噪声背景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利用信道和脉冲噪声的稀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近似消息传递的信道和脉冲噪声联合估计方法。首先构建全子载波的压缩感知方程,然后基... 针对非高斯脉冲噪声背景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利用信道和脉冲噪声的稀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近似消息传递的信道和脉冲噪声联合估计方法。首先构建全子载波的压缩感知方程,然后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提出一种信道、脉冲噪声和数据符号的联合估计优化问题。为解决这一超参量非线性非凸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斯广义近似消息传递和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的期望最大化实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期望最大化的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信道和脉冲噪声估计的均方误差、误码率等方面性能虽略有下降,但算法复杂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信道估计 脉冲噪声估计 稀疏贝叶斯学习 近似消息传递
下载PDF
NOMA增强型D2D组的鲁棒资源分配算法
6
作者 彭艺 肖春娟 杨青青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1,共9页
为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增强型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组链路的鲁棒性和能效,考虑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ion information,CSI),提出一种能效优化的鲁棒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在保... 为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增强型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组链路的鲁棒性和能效,考虑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ion information,CSI),提出一种能效优化的鲁棒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在保证子信道分配、蜂窝用户和D2D组最小速率以及D2D组最大传输功率约束下,建立最大最小鲁棒能效模型;其次,考虑最坏情况法将信道不确定性建模为有界信道估计误差,并用泰勒级数展开式、凸松弛、变量转换法将原多变量耦合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最后,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将传输速率控制在最低速率阈值以上,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与其他算法相比能效提高了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到设备 非正交多址接入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 鲁棒资源分配
下载PDF
基于硬件损伤和非完美CSI的IRS辅助NOMA网络鲁棒传输算法
7
作者 刘期烈 方家成 +1 位作者 辛雅楠 陈前斌 《物联网学报》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为提升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网络的鲁棒性并减少其能量消耗,考虑了收发器的硬件损伤(HWI,hardware impairment)和非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提出了智能反射面(IRS,intellige... 为提升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网络的鲁棒性并减少其能量消耗,考虑了收发器的硬件损伤(HWI,hardware impairment)和非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提出了智能反射面(IRS,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辅助的NOMA网络传输功率最小化算法。考虑了用户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约束、串行干扰消除约束以及IRS的反射相移约束,基于HWI和非完美CSI建立了基站主动波束成形和IRS被动波束成形联合优化问题模型。为求解该非凸优化问题,首先利用线性近似和S-Procedure方法对QoS约束进行转换,然后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并且利用逐次凸逼近(SCA,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方法求解主动波束成形子问题,利用惩罚凸凹过程算法求解被动波束成形子问题,最后利用交替优化将子问题交替迭代得到最终解。仿真结果表明,在传输功率方面,所提算法比正交多址鲁棒算法降低了17.05%;在系统鲁棒性方面,所提算法相较于HWI鲁棒算法和CSI鲁棒算法,分别提升了20.69%和3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 硬件损伤 信道状态信息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基模图的码率兼容广义稀疏随机码及空天通信应用
8
作者 章磊 陈钊 殷柳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2-1143,共12页
空天通信信道时变性强且包含复杂干扰,而经典信道编码以高斯信道为假设设计,其直接应用将带来通信资源效率低、灵活性差、传输可靠性难以保障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模图的广义稀疏随机编码构造及实现方法,通过在基于... 空天通信信道时变性强且包含复杂干扰,而经典信道编码以高斯信道为假设设计,其直接应用将带来通信资源效率低、灵活性差、传输可靠性难以保障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模图的广义稀疏随机编码构造及实现方法,通过在基于基模图随机编码架构上引入高维代数约束,提升了在极低码率下的编码纠错性能;进一步通过动态调整高维约束阶次和维数实现码率兼容,支持对信道非高斯特征以及传输业务需求的适配.测试结果表明,该编码可实现码率范围1/40~1可变、信息位长度104~20000 bit可变、速率25 Kbps~10 Gbps可变的编译码,可在SNR=-37.1 dB(对应E_(b)/N_(0)=-0.79 dB)的低信噪比下实现误帧率优于1.0×10^(‒4)的高可靠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通信 广义稀疏随机码 非高斯信道 编码构造 码率兼容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无人机非平稳信道动态模拟研究
9
作者 房胜 毛开 +3 位作者 王满喜 华博宇 宋茂忠 朱秋明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针对无人机高速移动导致的信道状态快速时变以及多普勒频率起伏大的特点,本文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平台设计了无人机非平稳信道模拟方案。该方案采用调频谐波叠加方法产生非平稳信道衰落,并提出了一种信道参数实时产生算法,提高了信道... 针对无人机高速移动导致的信道状态快速时变以及多普勒频率起伏大的特点,本文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平台设计了无人机非平稳信道模拟方案。该方案采用调频谐波叠加方法产生非平稳信道衰落,并提出了一种信道参数实时产生算法,提高了信道模拟的实时性,保证了信道状态的实时更新。同时,针对多普勒频率起伏大导致的功率随机波动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功率均衡模块,使得输出功率最大波动仅为1.13%,保证了衰落功率的稳定性。最后,硬件消耗资源结果表明,相较于复播方案以及预存式方案,本文方案对存储资源的消耗分别降低了52.44%和9.31%,更适合长时间无人机非平稳信道衰落的模拟。同时,实测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均衡的模拟方案,本文硬件模拟方案输出的信道特性如路径损耗和多普勒功率谱密度与理论结果更加吻合,可用于无人机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非平稳信道 信道模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路径损耗 动态场景
下载PDF
非正交多址光通信系统信道均衡的虚拟时反方法
10
作者 顾霜凌 张峰 +1 位作者 彭侠 赵黎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4,共10页
室内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可见光通信系统(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VLC)可实现高速率多用户通信,但多径效应会造成通信可靠性及用户公平性明显下降,为此,提出一种虚拟时间反转技术(virtual time rev... 室内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可见光通信系统(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VLC)可实现高速率多用户通信,但多径效应会造成通信可靠性及用户公平性明显下降,为此,提出一种虚拟时间反转技术(virtual time reversal mirror, VTRM)对NOMA-VLC进行信道均衡,消除多径效应对通信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多用户场景下室内NOMA-VLC系统模型及其通信光链路的特性,依据光链路增益的稀疏特性采用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sparsity 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SAMP)算法,估计NOMA-VLC系统的信道冲激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CIR)。在此基础上,采用VTRM方法对NOMA-VLC进行信道均衡,通过VTRM的时空聚焦特性减少信道衰落影响,并重构接收信号,抑制多径效应。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经论文算法均衡后的NOMAVLC系统,在满足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误码率阈值的同时,用户1性能提高了4.4 dB,用户2性能提高了5.7 dB,两用户平均性能提高了5.05 dB,用户间性能差异由1.6 dB降为0.5 dB,为NOMA-VLC信道均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非正交多址 信道均衡 虚拟时间反转技术 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
下载PDF
应用于中继卫星通信系统的16QAM-TCM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秀宁 李正岱 张旭 《遥测遥控》 2024年第2期42-49,共8页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可以在不改变信息传输频谱带宽的条件下,改善信噪比,减少发射功率,降低误码率,其实现的方法是分割星座图形成子集,逐步增大星座图中信号点之间的最小欧氏距离。本论文在项目组自研的中继卫星通信系统仿真平台上,仿真了8...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可以在不改变信息传输频谱带宽的条件下,改善信噪比,减少发射功率,降低误码率,其实现的方法是分割星座图形成子集,逐步增大星座图中信号点之间的最小欧氏距离。本论文在项目组自研的中继卫星通信系统仿真平台上,仿真了8PSK与16QAM-TCM两种调制技术的解调性能,仿真曲线反映了误比特率需求与所需信噪比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1)在理想信道条件、I/Q(Inphase/Quadrature,同相/正交)幅相不平衡、幅频特性、群时延、相位噪声、功率放大器饱和点条件下,假设误比特率需求为1E-7,16QAM-TCM技术的信噪比需求与8PSK调制技术的信噪比需求相比,分别可节省8.85 dB、9.04 dB、8.45 dB、10.2 dB、8.5 dB、14.6 dB的信噪比;(2)在非线性信道条件下,当信噪比增大时,8PSK调制技术的误比特率在1E-3数量级附近波动,不再变化;(3)假设需求的误比特率为1E-7,16QAMTCM调制技术非线性信道信噪比仿真值与理想信道信噪比仿真值相比,损失了4.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编码调制 中继卫星通信系统仿真 16QAM-TCM 8PSK 非线性信道
下载PDF
海上疏松砂岩井间优势通道识别与表征方法
12
作者 刘玉洋 未志杰 +3 位作者 赵辉 陈勇军 雍唯 张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3,共7页
为了识别井间优势渗透流道,基于井间连通性方法,综合考虑井间连通单元渗透率差异程度及占比,提出并建立了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实现井间优势连通单元定量表征,结合模型分析和油田实际数据建立了分级标准,并在渤海S疏松砂岩油田开展了实际... 为了识别井间优势渗透流道,基于井间连通性方法,综合考虑井间连通单元渗透率差异程度及占比,提出并建立了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实现井间优势连通单元定量表征,结合模型分析和油田实际数据建立了分级标准,并在渤海S疏松砂岩油田开展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随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增加,累产油持续下降、无水采油期持续缩短且注入不均现象加剧;当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大于3时,注入井单一方向劈分量可达70%,对应生产井无水期缩短75%;实际区块模型计算渗透率与示踪剂解释渗透率相对差异为4.5%,与油田动态和测试结果相符,并筛选P07-P01、P07-P08、P09-P04等优势连通单元组作为后续调堵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渗透率不均匀系数 分级表征 疏松砂岩
下载PDF
非色散红外CO_(2)传感器温度补偿研究
13
作者 吴文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5-942,共8页
为了解决非色散红外CO_(2)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易受温度影响的问题,提出双半椭球形双通道气体吸收腔室和广义高斯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补偿温度的新方法。首先双半椭球形双通道气体吸收腔室的半椭球形长轴右侧焦点与右半椭球形长轴左侧焦... 为了解决非色散红外CO_(2)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易受温度影响的问题,提出双半椭球形双通道气体吸收腔室和广义高斯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补偿温度的新方法。首先双半椭球形双通道气体吸收腔室的半椭球形长轴右侧焦点与右半椭球形长轴左侧焦点重合,红外光源位于左、右半椭球形长轴的焦点重合处,检测器位于半椭球形长轴的另外一个焦点处,该结构能够使光线被气体充分接收,减小了光线传播过程中的损耗。接着差分计算单波长双通道热释电探测器输出电压获得CO_(2)气体浓度。最后分析广义高斯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形状参数与辅助形状参数对提高逼近效果的影响。实验显示在双半椭球形双通道气体吸收腔室结构中,长轴长度为4cm和短轴长度为3cm则CO_(2)气体吸收率达到最大值。常温25℃时,CO_(2)不同浓度测量误差变化不大,绝对误差波动范围在0.004%~0.006%之间,相对误差波动范围在0.067%~0.100%之间。CO_(2)浓度2%时,不同温度测量误差变化较大,绝对误差波动范围在0.001%~0.024%之间,相对误差波动范围在0.017%~0.400%之间,测量浓度为2%的CO_(2)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的6次平均值为27.46s,具有较快的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半椭球形 双通道 焦点 非色散红外 温度补偿
下载PDF
Connexin 30 controls the extension of astrocytic processes into the synaptic cleft through an unconventional non-channel function 被引量:1
14
作者 Jerome Clasadonte Philip G.Haydon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045-1048,共4页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particularly astrocytes, are the two main cell population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hile it is established that brain functions primarily rely on neuronal activity, an active contributi...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particularly astrocytes, are the two main cell population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hile it is established that brain functions primarily rely on neuronal activity, an active contribution of astrocytes 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only starting to be considered.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astrocytes, as part of the tripartite synapse, participate in this challenge by receiving and integrating neuronal signals and, in turn, by sending signals that target neurons[1]. The involvement of astrocytes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as mainly been studied at the level of the single astrocyte, often missing the role of astrocyte networks in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xin 30 controls the extension of astrocytic processes into the synaptic cleft through an unconventional non-channel function
原文传递
WiFense:从衍射模型到边界监控
15
作者 刘兆鹏 李晟洁 +2 位作者 张越 曾有为 张大庆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5-1533,共19页
近年来,随着普适计算概念的深入人心,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且基于WiFi的非接触式感知因其优秀的普适性、低廉的部署成本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典型的WiFi非接触式感知工作有手势识别、呼... 近年来,随着普适计算概念的深入人心,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且基于WiFi的非接触式感知因其优秀的普适性、低廉的部署成本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典型的WiFi非接触式感知工作有手势识别、呼吸检测、入侵检测、行为识别等,这些工作若实际部署,需首先避免其他无关区域中无关行为的干扰,因此需要判断目标是否进入到特定的感知区域中.这意味着系统应具备精准判断目标在界线哪一侧的能力,然而现有工作未能找到一个可以对某个自由设定的边界进行精确监控的方法,这阻碍了WiFi感知应用的实际落地.基于这一关键问题,从电磁波衍射的物理本质出发,结合菲涅尔衍射模型(Fresnel diffraction model),找到一种目标穿越link(收发设备天线的连线)时的信号特征(Rayleigh distribution in Fresnel diffraction model,RFD),并揭示该信号特征与人体活动之间的数学关系;之后以link作为边界,结合天线间距带来的波形时延以及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在link被遮挡时的特征,通过越线检测实现对边界的监控.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两个实际应用,即入侵检测系统和居家状态监测系统,前者的精确率超过89%、召回率超过91%,后者的准确率超过89%.在验证所提边界监控算法的可用性和鲁棒性的同时,也展示了所提方法与其他WiFi感知技术相结合的巨大潜力,为WiFi感知技术的实际部署提供了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感知 WIFI 信道状态信息(CSI) link穿越检测 边界监控
下载PDF
基于肌肉协同的表面肌电通道选择方法
16
作者 周雕 周建华 +2 位作者 宗静 张琪 伏云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34,共8页
将不同肌肉对运动任务的贡献度作为最优通道选择的优化准则,提出了基于肌肉协同(Muscle Synergy,MS)的通道选择方法。首先对原始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时域特征,然后使用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算法分... 将不同肌肉对运动任务的贡献度作为最优通道选择的优化准则,提出了基于肌肉协同(Muscle Synergy,MS)的通道选择方法。首先对原始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时域特征,然后使用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算法分别对每个手势动作提取肌肉协同矩阵并进行转换;再将每个手势动作在各个肌电通道上的肌肉权重系数进行求和,得到所有肌电通道的重要性系数;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K近邻分类器(K-Nearest Neighbor,KNN)进行分类。采用Ninapro数据库中DB5子数据库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对该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提取10个最优通道时,与以往研究中提出的顺序前向选择(Sequential Forward Selection,SFS)、马尔可夫随机场(Markov Random Field,MRF)和Relief-F通道选择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确定的肌电信号子集获得的识别精度与MRF和Relief-F方法相近,比SFS方法略低,但计算成本比它们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协同 通道选择 手势识别 非负矩阵分解
下载PDF
基于EEMD和特征降维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研究
17
作者 汪敏 张孟健 +3 位作者 禹洪波 熊炜 袁旭峰 邹晓松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6,共7页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居民用电负荷监测缺乏对独立负荷完整、全面的分解方法,导致用电信息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Pearson-PCA改进的盲源分离算法。利用EEM...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居民用电负荷监测缺乏对独立负荷完整、全面的分解方法,导致用电信息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Pearson-PCA改进的盲源分离算法。利用EEMD对总功率信号分解,以消除经验模态在分解过程中易出现模态混叠的现象,并得到一系列固有模式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出Pearson-PCA改进算法对IMF进行降维,剔除相关性较弱的IMF分量,以及估计源信号数目。运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ICA)对降维后的IMF进行分解,计算得出源功率信号。将提出的改进算法应用于非侵入式居民用电负荷分解问题,采用能量分解数据集(reference energy disaggregation data,REDD)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用电场景下,提出的改进算法均具有较好的分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 单通道盲源分离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相关性过滤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无人机视角下的红外图像去模糊算法
18
作者 曹旦夫 齐峰 +2 位作者 谭冰 张津溪 闵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767-8775,共9页
针对油气长输管道采用无人机巡检时所拍摄的红外图像去模糊问题,利用图像通道的先验知识提升模糊图像质量,分别基于双边滤波和非盲去模糊网络NBDN去除人工伪影的方法达到更佳的图像复原效果。首先,基于暗通道先验知识,在最大后验的优化... 针对油气长输管道采用无人机巡检时所拍摄的红外图像去模糊问题,利用图像通道的先验知识提升模糊图像质量,分别基于双边滤波和非盲去模糊网络NBDN去除人工伪影的方法达到更佳的图像复原效果。首先,基于暗通道先验知识,在最大后验的优化框架中添加暗通道的L_(0)正则项;然后使用图像梯度的L_(0)正则项,代替图像像素的L_(0)正则项作为潜在图像的正则化约束,使用迭代交替估计图像模糊核和中间潜在图像;采用半二次分裂方法和查表法间接优化求解,估计中间潜在图像;采用双线性插值估计图像模糊核,通过对图像进行上下采样,构建图像金字塔,进而利用共轭梯度法直接优化求解。最后,利用估计的模糊核,使用基于超拉普拉斯先验的图像非盲去模糊方法得到潜在图像I_(1);使用基于L_(0)正则化的非盲去模糊方法得到潜在图像I_(0);计算估计的潜在图像I_(1)和I_(0)之间的差值映射,从I_(1)中减去双边滤波过滤后的差分图,得到最终的潜在图像I。将本文算法在低照度图像、含有饱和像素的图像、真实图像以及红外摄像图等图像数据上进行实验,相对于其他图像去模糊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多种模糊图像复原效果上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红外图像 图像去模糊 图像暗通道 双边滤波 非盲去模糊网络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注意力机制的频域非平稳信道估计
19
作者 李璐 蒋佳琪 +3 位作者 张舜卿 余涛 李济宏 郑嘉怡 《移动通信》 2024年第7期57-65,共9页
信道估计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至关重要,在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道具有频域非平稳性。将单频段信道估计拓展至多频段,对频域非平稳sub-6 GHz—毫米波系统进行信道建模和问题建模,提出了基于多模态注意力机制的频域... 信道估计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至关重要,在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道具有频域非平稳性。将单频段信道估计拓展至多频段,对频域非平稳sub-6 GHz—毫米波系统进行信道建模和问题建模,提出了基于多模态注意力机制的频域非平稳信道估计框架。该框架基于多模态对信道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注意力机制动态调整不同信息的权重并进行特征融合,最终输出毫米波信道估计的结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在适应频域非平稳信道估计任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非平稳 信道估计 毫米波大规模MIMO
下载PDF
32APSK-TCM技术在中继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张秀宁 张旭 王义强 《遥测遥控》 2024年第5期58-67,共10页
32APSK(Amplitude Phase Shift Keying,幅相键控)技术与32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技术相比,减少了幅值数目,适合于中继卫星通信系统非线性信道。TCM(Trellis Code Modulation,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将信道编码... 32APSK(Amplitude Phase Shift Keying,幅相键控)技术与32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技术相比,减少了幅值数目,适合于中继卫星通信系统非线性信道。TCM(Trellis Code Modulation,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将信道编码与多元调制相结合,在不增加频谱带宽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发射功率,减少能耗,降低对功率放大器技术指标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卫星有效载荷的轻型化与小型化。本文将32APSK技术与TCM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32APSK-TCM技术,详细论述了基于32APSK-TCM技术的星座子集分割方法和星座点选择方法,并对32APSK-TCM技术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在项目组自研的中继卫星通信系统仿真平台上,对32APSK-TCM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理想信道条件、I/Q(Inphase/Quadrature,同相/正交)幅相不平衡、幅频特性、群时延、相位噪声、功率放大器饱和点、非线性信道条件下,需要的最大误比特率为1E-6时,32APSK-TCM技术的最小信噪比与16APSK调制技术的最小信噪比相比,分别节省了13.29 dB,13.29 dB,14.84 dB,15.54 dB,15.11 dB,15.77 dB,16.3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APSK-TCM技术 中继卫星通信系统 非线性信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