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mass loss and nose shape evolution of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s penetrating concrete at high velocity
1
作者 Zhiyan Yao Fenglei Huang Jinzhu Li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92-108,共17页
The high-speed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targets by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s results in apparent mass loss,which blunts the nose of the projectile and decrease its penetration performance.The friction work between the... The high-speed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targets by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s results in apparent mass loss,which blunts the nose of the projectile and decrease its penetration performance.The friction work between the projectile and the concrete target,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projectile,and the cutting of aggregates to the projectile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mass loss of the projectile.To address these effects,a discrete iterative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mass loss and nose shape evolution of the projectile by coupling three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trength.In the model,both friction work and plastic work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jectile's surface layer,thereby weakening the strength of this part and rendering it easier for mass loss to occur due to aggregate cutting.The model discretizes the projectile and penetration process with respect to the space and time dimensions,respectively.The mass loss and nose shape evolution of the projectile are obtained by iteratively calculating a point-by-point regression.The predicted depth of penetration(DOP),mass loss,and residual projectile profile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o validate the model.The comparison shows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Additionally,the deceleration,velocity,DOP,and mass loss during penetration are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time.Finally,based on the model,the effects of projectile strength,caliber-radius-head(CRH),and concrete target strength on penetra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High-velocity penetration Coupled model Mass loss Nose shape evolution
原文传递
高速动能弹体冲击毁伤金属厚靶缩比试验与仿真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泽寰 孟繁霖 +3 位作者 张先锋 刘闯 谈梦婷 熊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5-578,共14页
为研究高速动能导弹对装甲目标的毁伤特性,构建了基于25 mm弹道炮平台的缩比动能弹体高速毁伤模拟试验平台.试验获得了靶体的破坏形貌以及弹靶的动量传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弹体的冲击侵彻仿真模型,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 为研究高速动能导弹对装甲目标的毁伤特性,构建了基于25 mm弹道炮平台的缩比动能弹体高速毁伤模拟试验平台.试验获得了靶体的破坏形貌以及弹靶的动量传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弹体的冲击侵彻仿真模型,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了高速动能导弹和杆式弹对金属厚靶的毁伤特性,研究了结构件质量比例对高速动能导弹冲击破坏特性和动量传递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杆式弹撞击时靶内压力场呈现出半球形分布特点,弹坑为圆孔状;动能导弹壳体与弹芯对应的弹靶碰撞部分均为高压力区域,侵彻后弹坑为“喇叭状”;相同速度下动能导弹的量纲一开坑直径与侵彻深度均小于杆式弹体,当撞击速度足够高时,动能导弹的撞击冲量与动量传递因子均会大于杆式弹体;此外,动能导弹内部结构件的质量比例关系对其侵彻破坏与动量传递结果有显著影响.随着穿甲弹芯质量比例的下降,动能导弹在相同速度下的量纲一侵彻深度有所下降,但其量纲一开坑直径、开坑深度和动量传递因子大小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能导弹 杆式弹体 高速侵彻 动量传递
下载PDF
高速动能弹撞击装甲结构引起的螺栓连接失效及部件过载损伤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覃金贵 王马法 +4 位作者 潘瑛 刘廷国 李润蔚 刘吉安 黄洁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目的 验证和揭示高速动能弹对装甲结构的损伤机理。方法 聚焦高速动能弹打击装甲目标时,弹道冲击造成的靶标结构连接失效及部件过载损伤这2种损伤效应,以典型螺栓连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球形弹丸撞击螺栓连接结构的小尺寸试验对数值模... 目的 验证和揭示高速动能弹对装甲结构的损伤机理。方法 聚焦高速动能弹打击装甲目标时,弹道冲击造成的靶标结构连接失效及部件过载损伤这2种损伤效应,以典型螺栓连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球形弹丸撞击螺栓连接结构的小尺寸试验对数值模拟方法和材料模型参数进行校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和冲击响应谱分析方法对高速动能弹打击全尺寸坦克进行模拟分析,获得撞击过程螺栓连接失效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坦克典型位置部件的冲击加速度曲线和冲击响应谱曲线。结果 在小尺寸试验中,动能输入为0.042MJ时,螺栓连接未发生失效;但25.6MJ动能输入全尺寸坦克时,螺栓发生断裂而使连接失效。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螺栓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结论 输入动能大小、连接螺栓直径、模拟设备部件质量和撞击位置为螺栓是否断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坦克某些位置的冲击响应谱曲线高于军用标准给出的临界曲线的下限甚至上限,表明这些位置的部件因高过载损伤导致失效的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能弹 装甲目标 弹道冲击 螺栓连接失效 部件过载损伤 冲击响应谱
下载PDF
复杂自然环境下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吴昱昊 张冬梅 +3 位作者 赵河明 李一舒 孔德景 于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弹丸特征参数、沙尘和盐雾腐蚀对爆炸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球头弹与平头弹以不同撞击速度和法线角侵彻反应装甲的数值模型,同时对沙尘和盐雾腐蚀环境对反应装甲的作用进行等效... 为研究弹丸特征参数、沙尘和盐雾腐蚀对爆炸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球头弹与平头弹以不同撞击速度和法线角侵彻反应装甲的数值模型,同时对沙尘和盐雾腐蚀环境对反应装甲的作用进行等效,并设置了后效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动能弹对后效靶的剩余侵彻深度。结果表明:反应装甲使球头弹与平头弹对主装甲的剩余侵深分别平均降低了13.13%、5.29%;动能弹对主装甲的剩余侵深与弹丸撞击速度呈正相关,与法线角呈负相关;剩余侵深与夹层装药密度呈二次函数关系;飞板腐蚀程度为25%时,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能力得到增强;飞板上、下部遭受50%程度的腐蚀后,反应装甲的防护能力依然得到了提高;飞板腐蚀程度为75%时,反应装甲已不能正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动能弹 剩余侵彻深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冲击能量耗散特性数值模拟
5
作者 孙映斌 汪送 乔玲龙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共7页
非致命动能弹药应用广泛,传统型非致命动能弹常常发生过度伤害的问题,研发新一代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很有必要。为了揭示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致伤机理,评估其对人体的冲击损伤,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传统型非致命... 非致命动能弹药应用广泛,传统型非致命动能弹常常发生过度伤害的问题,研发新一代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很有必要。为了揭示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致伤机理,评估其对人体的冲击损伤,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传统型非致命动能弹与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以相同速度冲击靶标以及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以不同速度冲击靶标所获得的数据,深入分析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冲击能量耗散特性,为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非致命动能弹药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命动能弹 复合型 能量耗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致命动能弹钝性冲击腹部的损伤评估现状研究
6
作者 沈伊徽 马宗民 赵法栋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为有效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提高非致命武器的安全性能,迫切需要准确评估非致命动能弹冲击人体腹部造成的损伤。通过对国内外非致命动能弹冲击人体腹部损伤评估现状研究,对当前非致命动能弹冲击人体腹部不同类别的损伤评估实验方法、... 为有效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提高非致命武器的安全性能,迫切需要准确评估非致命动能弹冲击人体腹部造成的损伤。通过对国内外非致命动能弹冲击人体腹部损伤评估现状研究,对当前非致命动能弹冲击人体腹部不同类别的损伤评估实验方法、钝性冲击腹部损伤量级和损伤评估方法展开对比分析,提出未来展望,为下一步开展腹部钝性冲击损伤评估的实验提供一定参考依据,进一步优化非致命武器的使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命动能弹 人体生物力学效应 腹部 研究现状
下载PDF
非致命动能弹测试靶标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7
作者 张昭晖 汪送 陈颖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121,共13页
为追踪非致命动能弹测试靶标发展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为国内测试靶标的构建提供支撑,通过对比分析动能判据、比动能判据、钝性判据、粘性判据、最大颅内压/最大头部冲击力判据5类非致命动能弹损伤判据,梳理生物靶标、物理靶标、仿... 为追踪非致命动能弹测试靶标发展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为国内测试靶标的构建提供支撑,通过对比分析动能判据、比动能判据、钝性判据、粘性判据、最大颅内压/最大头部冲击力判据5类非致命动能弹损伤判据,梳理生物靶标、物理靶标、仿生靶标、数字靶标4类终点效应测试靶标的研究进展和国外3种损伤评估标准关于靶标构建与验证的方法,结合非致命动能弹致伤关键因素,从开发复合型人体躯干靶标、开发科学综合损伤评估标准、突出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3个方面对靶标发展进行趋势预测,提出意见建议,为下一步非致命动能弹终点效应测试靶标制备和损伤评估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命动能弹 终点效应 测试靶标 损伤判据 研究综述
下载PDF
Self-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speed ramjet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in the launch process 被引量:1
8
作者 Changfei ZHUO Haotian CHEN +1 位作者 Wenjin YAO Xiaomi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851-860,共10页
To research the self-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mjet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in the launch process, the self-igni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solid fuel of polyethylene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using ... To research the self-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mjet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in the launch process, the self-igni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solid fuel of polyethylene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using the dynamic grid technolog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uzzle velocity on the self-igni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ct of opening the blockage at different times on the flow field stability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after the solid fuel ramjet stabilized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currence of self-igni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ressure, temperature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muzzle velocity, but also to the content of C_2H_4 and its degree of mixing with air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fter the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gets out of the muzzle and before the blockage opens, there is oscillation occurring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higher the muzzle velocity of the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the more prone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self-ignition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can be avoided due to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effect of opening the blockage at different times on the flow field stability after the self-ignition occurs in a period of time is weak. After the blockage opens, the solid fuel ramjet can reach a stable working condition quick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grid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Muzzle velocity SELF-IGNITION Solid fuel ramjet
原文传递
网格对混凝土侵彻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门建兵 隋树元 +1 位作者 蒋建伟 鲁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59-662,共4页
研究动能弹侵彻混凝土类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中,网格单元尺寸的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找出合理的网格尺寸取值范围.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2D,对57mm口径尖头弹丸以300m/s着速垂直侵彻直径1.6m,厚1m的混凝土靶板进行仿真计... 研究动能弹侵彻混凝土类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中,网格单元尺寸的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找出合理的网格尺寸取值范围.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2D,对57mm口径尖头弹丸以300m/s着速垂直侵彻直径1.6m,厚1m的混凝土靶板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靶板不同计算网格尺寸条件下的侵彻深度、侵彻过载以及损伤区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为得到比较理想的计算结果,弹丸半径和网格边长的比值λ应该在6.0左右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侵彻 动能弹 数值仿真 网格尺寸
下载PDF
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翔 龙源 岳小兵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1,17,共6页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 ,采用LS DYNA3D动力有限元软件对有攻角条件下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研究表明 ,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的能力有一...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 ,采用LS DYNA3D动力有限元软件对有攻角条件下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研究表明 ,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的能力有一定影响 ,弹丸的侵彻能力随着攻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速度越高这种变化趋势就越明显 ,但在攻角较小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弹 攻角 间隔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动能侵彻体垂直侵彻半无限厚混凝土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顾晓辉 王晓鸣 +1 位作者 陈惠武 郑应民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分析了国内外对混凝土侵彻机理、试验和仿真的研究情况,提出了一种大长径比动能侵彻体侵彻混凝土的模拟试验方法,通过侵彻速度为300m/s~600m/s的57mm动能侵彻弹对半无限厚靶的垂直侵彻试验,得到了最大侵彻深度、着靶姿态等试验参数。... 分析了国内外对混凝土侵彻机理、试验和仿真的研究情况,提出了一种大长径比动能侵彻体侵彻混凝土的模拟试验方法,通过侵彻速度为300m/s~600m/s的57mm动能侵彻弹对半无限厚靶的垂直侵彻试验,得到了最大侵彻深度、着靶姿态等试验参数。由侵彻混凝土的经验公式得到的最大侵彻深度数据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试验数据为反深层工事的毁伤机理和数字仿真研究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毁伤效应的试验研究,为找到一条高效毁伤典型深层工事的方法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侵彻体 混凝土靶 侵彻深度 侵彻速度 垂直侵彻
下载PDF
小口径动能弹丸对飞机的毁伤计算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向东 魏惠之 张运法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该文从小口径动能弹对直升机的毁伤出发,提出较为完整的概念体系,包括毁伤级别、目标功能失效框图及部件失效准则等。应用计算机目标描述系统,对目标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毁伤模型,根据此模型可计算单发随机命中飞机时的... 该文从小口径动能弹对直升机的毁伤出发,提出较为完整的概念体系,包括毁伤级别、目标功能失效框图及部件失效准则等。应用计算机目标描述系统,对目标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毁伤模型,根据此模型可计算单发随机命中飞机时的毁伤概率,或给出达到某种毁伤级别所需平均命中弹丸数,并叙述具体的分析步骤,最后对飞机的易损性进行分析,提出降低易损性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弹丸 易损性 小口径动能弹丸 毁伤 飞机
下载PDF
动能弹侵彻陶瓷与均质钢板的等效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玉林 赵国志 +1 位作者 杜忠华 李小笠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5,共4页
将各种新型装甲的防护水平用轧制均质装甲的厚度来表示 ,能给出一个较直观的标准和一种较为方便的试验手段 .该文建立了动能弹侵彻陶瓷和均质钢板的剩余侵彻计算模型 ,运用剩余穿深相等的原则建立了动能弹侵彻陶瓷厚度与侵彻均质钢板厚... 将各种新型装甲的防护水平用轧制均质装甲的厚度来表示 ,能给出一个较直观的标准和一种较为方便的试验手段 .该文建立了动能弹侵彻陶瓷和均质钢板的剩余侵彻计算模型 ,运用剩余穿深相等的原则建立了动能弹侵彻陶瓷厚度与侵彻均质钢板厚度的等效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弹 陶瓷 等效
下载PDF
高速动能弹侵彻钢板加速度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范锦彪 徐鹏 +1 位作者 王燕 祖静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弹体高速侵彻钢板时,弹体中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弹载测试仪器在引力波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研究了外部缓冲理论,包括缓冲材料选择、缓冲器件设计等。采用文中的研究结论,对高g值下的弹载测试仪器进行了...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弹体高速侵彻钢板时,弹体中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弹载测试仪器在引力波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研究了外部缓冲理论,包括缓冲材料选择、缓冲器件设计等。采用文中的研究结论,对高g值下的弹载测试仪器进行了抗高冲击设计,并进行了多次现场实验的验证。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利用不同密度、不同孔径的缓冲材料对电路模块可以进行有效地保护,极大地提高了弹体高速侵彻硬目标过程中的数据捕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测试 高速动能弹 侵彻 缓冲
下载PDF
动能弹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功笠 刘荣忠 齐爱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利用火炮发射动能弹,对钢筋混凝土靶进行正侵彻和斜侵彻试验。通过回放弹载加速度存储仪,得到侵彻过程中的加速度曲线。观测试验后的弹靶状态,分析了动能弹对混凝土靶的正侵彻、斜侵彻的侵彻特性,为反深层坚固目标战斗部和防护工程设计... 利用火炮发射动能弹,对钢筋混凝土靶进行正侵彻和斜侵彻试验。通过回放弹载加速度存储仪,得到侵彻过程中的加速度曲线。观测试验后的弹靶状态,分析了动能弹对混凝土靶的正侵彻、斜侵彻的侵彻特性,为反深层坚固目标战斗部和防护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弹 钢筋混凝土 试验研究 弹体侵彻
下载PDF
动能弹穿甲过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段小明 周玉 贾德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0-22,56,共4页
利用显式动力有限元程序LS -DYNA模拟了半无限厚度的装甲钢在底推式 10 5模拟穿甲弹作用下的穿甲过程 ,得到的装甲钢的穿深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计算三维高速碰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动能弹 穿甲过程 有限元分析 穿甲弹 LS-DYNA
下载PDF
低侵彻手枪弹入水侵彻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杰 姜力 +1 位作者 闫鸿浩 赵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9-324,共6页
利用ANSYS/LS-DYNA数值模拟技术,对国产φ9 mm手枪弹头进行了2种新的设计,使其具有了高杀伤、低侵彻的性能。这两种设计完成的新弹型分别为软尖弹和空尖弹。通过对3种弹型入水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他们的速度衰减曲线、位移曲线、相对... 利用ANSYS/LS-DYNA数值模拟技术,对国产φ9 mm手枪弹头进行了2种新的设计,使其具有了高杀伤、低侵彻的性能。这两种设计完成的新弹型分别为软尖弹和空尖弹。通过对3种弹型入水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他们的速度衰减曲线、位移曲线、相对动能曲线以及形成的瞬时空腔。其中,获得的正常手枪弹头的速度衰减曲线和实验速度衰减曲线相差很小。对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在低侵彻性和高杀伤性方面空尖弹是优于软尖弹的。同时,通过对空尖弹斜入水进行计算可以得出结论:空尖弹在斜入水的过程中其弹道将会发生相应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速度衰减 ANSYS/LS-DYNA 手枪弹 低侵彻 瞬时空腔
下载PDF
杆式动能体侵彻移动靶板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汝岩 卢洪义 曹亮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研究不同速度的杆式动能体以不同攻角、不同着角对不同移动速度的靶板侵彻毁伤效果,运用ABAQUS软件对侵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到不同初速的动能体以不同攻角、不同着角侵彻不同速度移动靶板后的速度、偏转角、扭转角、剩余质量及... 为研究不同速度的杆式动能体以不同攻角、不同着角对不同移动速度的靶板侵彻毁伤效果,运用ABAQUS软件对侵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到不同初速的动能体以不同攻角、不同着角侵彻不同速度移动靶板后的速度、偏转角、扭转角、剩余质量及对靶板的毁伤面积。结果表明:就穿甲能力而言,攻角在60°左右最好;就毁伤效应而言,在一定的速度下应是攻角越小或者越大越好;相对于正穿靶,动能体以一定着角斜穿靶其毁伤效果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式动能体 侵彻 靶板
下载PDF
伸出式侵彻体垂直侵彻半无限靶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永要 赵国志 +1 位作者 方清 朱建生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对伸出式侵彻体垂直侵彻半无限靶板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侵彻过程中一些重要参量的变化规律,并对此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具有相同质量相同外径的基准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火炮速度范... 对伸出式侵彻体垂直侵彻半无限靶板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侵彻过程中一些重要参量的变化规律,并对此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具有相同质量相同外径的基准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火炮速度范围内,伸出式侵彻体相对基准杆有较大的穿深增益,而且这种穿深增益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半无限靶 数值模拟 动能穿甲弹
下载PDF
柔性防暴弹致伤威力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蒲利森 李绪强 +1 位作者 徐鹏 树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259,共7页
鉴于柔性防暴弹对目标致伤时弹丸会发生形变,导致弹丸的比动能难以有效测定,对弹药的致伤威力无法进行准确评估。为真实反映柔性弹药致伤效果,采用3种评价方案:传统致伤威力评估方案、生物致伤威力评估方案和基于冲击压力的致伤威力评... 鉴于柔性防暴弹对目标致伤时弹丸会发生形变,导致弹丸的比动能难以有效测定,对弹药的致伤威力无法进行准确评估。为真实反映柔性弹药致伤效果,采用3种评价方案:传统致伤威力评估方案、生物致伤威力评估方案和基于冲击压力的致伤威力评估方案,对柔性防暴动能弹致伤威力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传统致伤威力评估方案不适用于柔性弹致伤威力评估;柔性弹致伤威力评估可采用基于冲击波压力的致伤威力评估方案,运用"四分之一规则"对致伤威力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柔性防暴弹 生物实验 致伤威力 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