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edimentology:A Key to Understanding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Caineng Zou Zhen Qiu +17 位作者 Jiaqiang Zhang Zhiyang Li Hengye Wei Bei Liu Jianhua Zhao Tian Yang Shifa Zhu Huifei Tao Fengyuan Zhang Yuman Wang Qin Zhang Wen Liu Hanlin Liu Ziqing Feng Dan Liu Jinliang Gao Rong Liu Yifan Li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2年第11期62-78,共17页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ources(e.g.,shale oil/gas and tight oil/gas)has drastically changed the global energy structure within the past two decades.Sweet-spot intervals(areas),the mo...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ources(e.g.,shale oil/gas and tight oil/gas)has drastically changed the global energy structure within the past two decades.Sweet-spot intervals(areas),the most prolific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ources,generally consist of extraordinarily high organic matter(EHOM)deposits or closely associated sandstones/carbonate rocks.The formation of sweet-spot intervals(areas)is fundamentally controlled by their depositional and subsequent diagenetic settings,which result from the coupled sedimentation of global or regional geological events,such as tectonic activity,sea level(lake level)fluctuations,climate change,bottom water anoxia,volcanic activity,biotic mass extinction or radiation,and gravity flows during a certain geological period.Black shales with EHOM content and their associated high-quality reservoir rocks deposited by the coupling of major geological events provide not only a prerequisite for massiv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but also abundant hydrocarbon storage space.The Ordovician-Silurian Wufeng-Longmaxi shale of the Sichuan Basin,Devonian Marcellus shale of the Appalachian Basin,Devonian-Carboniferous Bakken Formation of the Williston Basin,and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f the Ordos Basin are four typical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systems selected as case studies herein.In each case,the formation of sweet-spot intervals for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ources was controlled by the coupled sedimentation of different global or regional geological events,collectively resulting in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production,preservation,and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as well as for the generation,migration,accumulation,and exploitation of hydrocarbons.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edimentology,which focuses on coupled sedimentation during dramatic environmental changes driven by major geological events,is key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weet-spot intervals(areas)i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ology Black shales Fine-grained sediments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Extraordinarily high organic matter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沉积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以大庆古龙页岩为例
2
作者 孙龙德 朱如凯 +5 位作者 张天舒 蔡毅 冯子辉 白斌 江航 王浡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3-1198,共16页
以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古龙页岩为解剖实例,通过古湖平面恢复重建、纹层类型与岩相垂向组合、沉积演化阶段及控制因素等方面的探讨,对青山口组沉积期湖盆水体深度旋回变化、古气候、陆源碎屑供应强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以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古龙页岩为解剖实例,通过古湖平面恢复重建、纹层类型与岩相垂向组合、沉积演化阶段及控制因素等方面的探讨,对青山口组沉积期湖盆水体深度旋回变化、古气候、陆源碎屑供应强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岩相组构对含油性的影响、储集性能与岩相组构的关系、不同岩相类型力学性质的差异、不同岩相类型页岩油的赋存状态及可动性,为页岩油富集层和富集区的评价提供依据。未来陆相页岩沉积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在沉积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搬运、沉积、水生、成岩、演化等过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方式,以及这些过程中矿物、有机质、孔隙、流体、相态等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需重点关注以下8个研究方向:陆相页岩层系层序格架下的岩相和有机质分布预测、沉积过程正演模拟与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陆相页岩纹层的成因及纹层组合的测井响应识别、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与富集过程、基于刚性颗粒+塑性组分+孔缝三端元的陆相页岩新划分方案的建立、多场作用下页岩成岩过程中的有机-无机作用机制、页岩储层多尺度表征新方法与智能岩心技术、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与智能分析系统等理论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沉积学 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 有机-无机作用机制 智能岩心技术 白垩系青山口组 古龙页岩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陆内裂谷湖相火山-热液沉积型白云岩研究进展
3
作者 魏世林 焦鑫 +3 位作者 柳益群 李红 周鼎武 吕亦然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7-1057,共21页
以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为代表的页岩油、页岩气资源近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岩性在中国陆相湖盆中主要为来源复杂的细粒沉积岩,其中发育有一类特殊的纹层状泥晶白云岩。该类白云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微观特征... 以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为代表的页岩油、页岩气资源近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岩性在中国陆相湖盆中主要为来源复杂的细粒沉积岩,其中发育有一类特殊的纹层状泥晶白云岩。该类白云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既区别于常见的次生白云石化成因白云岩,又与微生物成因白云岩不同,被定义为一类新型的火山-热液沉积型白云岩。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现代湖相白云石全球分布及形成环境特征,并展示了白云岩成因模式研究进展。重点选择了均在拉张构造背景下所形成的三塘湖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酒西盆地下沟组和二连盆地腾格尔组发育的火山-热液沉积型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类白云岩的特征:(1)保留有完好的原始微米级纹层结构和微晶晶体,后期受到的成岩作用较弱;(2)与半深—深湖黑色泥页岩互层且缺乏蒸发作用特征,并含有不同比例的火山-热液矿物;(3)锶同位素显示成岩流体具有深源(壳-幔混合)特征;(4)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并与油气分布展现出较强的耦合关系。最后,提出应加强该类白云岩研究、利用其蕴含的特殊地质信息进行构造背景示踪及探讨其与油气生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湖相泥晶白云岩 热液沉积 黑色页岩 裂谷盆地
下载PDF
致密油与页岩油内涵、特征、潜力及挑战 被引量:216
4
作者 邹才能 朱如凯 +12 位作者 白斌 杨智 侯连华 查明 付金华 邵雨 刘可禹 曹宏 袁选俊 陶士振 唐晓明 王岚 李婷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7,1-2,共15页
致密油是当前全球非常规石油发展的亮点领域,页岩油是未来非常规石油发展的潜在资源。基于国内外页岩层系液态烃地质特征系统研究,提出致密油与页岩油的"甜点区"分布,应着眼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六特... 致密油是当前全球非常规石油发展的亮点领域,页岩油是未来非常规石油发展的潜在资源。基于国内外页岩层系液态烃地质特征系统研究,提出致密油与页岩油的"甜点区"分布,应着眼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六特性"匹配评价;并指出中国有利页岩层系的特点是液态烃TOC〉2%(S1〉2mg/g),纹层状页岩或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较高(致密油储集层孔隙度大于10%,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度大于3%),脆性矿物含量大于40%,含油饱和度60%~90%,较低原油黏度或较高地层压力,天然裂缝发育;对比北美有利页岩层系地质特征表明,北美有利页岩层系液态烃TOC大于4%,呈纹层状页岩或泥灰岩,孔隙度大于7%,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含油饱和度50%~80%,API〉40°及压力系数大于1.30,天然裂缝发育。围绕中国陆相致密油与页岩油沉积储集层,初步提出陆相细粒沉积分布模式、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岩混合成因的储集层岩石分类方案,初步预测技术可采资源量致密油约(20~25)×108t,页岩油约(30~60)×108t。陆相湖盆细粒沉积成因与分布、致密储集层微-纳米级储集空间结构、页岩层系液态烃充注及流动机制、页岩层系液态烃地球物理响应模型、资源潜力及"甜点区"评价预测等,将成为新时期非常规油气地质面临主要挑战与创新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页岩气 细粒沉积学 “甜点区”评价 岩石物理 混积岩 原位加热改质技术 非常规油气
下载PDF
火山灰沉积与页岩有机质富集关系探讨——以五峰组—龙马溪组含气页岩为例 被引量:35
5
作者 邱振 卢斌 +4 位作者 陈振宏 张蓉 董大忠 王红岩 邱军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6-1308,共13页
现代火山活动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沉降到海水中能够提高海洋表层生产力、促进浮游生物繁盛,有利于有机质形成与富集沉积。而地质历史时期火山灰(斑脱岩)沉积与有机质富集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着争议。以我国华南地区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 现代火山活动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沉降到海水中能够提高海洋表层生产力、促进浮游生物繁盛,有利于有机质形成与富集沉积。而地质历史时期火山灰(斑脱岩)沉积与有机质富集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着争议。以我国华南地区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开展含火山灰页岩层段与正常沉积的页岩层段的TOC含量、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等对比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火山灰对高生产力背景的海洋区域影响相对较弱,对其有机质富集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富氧贫氧缺氧变化)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是这一时期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由于火山活动对沉积环境影响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未来需要利用地质、地球化学等多种测试手段,开展更高分辨率(如厘米级、毫米级尺度)综合对比研究,精细解剖火山活动对有机质形成及富集作用的影响。火山活动相关的沉积事件是非常规油气沉积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厘定它与页岩有机质富集关系,对我国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有机质富集 斑脱岩 页岩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层系沉积研究进展与页岩气新发现 被引量:58
6
作者 董大忠 邱振 +6 位作者 张磊夫 李树新 张琴 李星涛 张素荣 刘翰林 王玉满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45,共17页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成功规模效益开发,使我国页岩气跨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确立了页岩气在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丰富,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气增储上产的现实领域。目前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和...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成功规模效益开发,使我国页岩气跨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确立了页岩气在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丰富,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气增储上产的现实领域。目前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和地质评价还处在初期阶段,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特征与分布、沉积模式、有机质富集机理等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相关研究有待深入。通过系统厘定海陆过渡相相关概念与特征,明确了国内外典型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层系;系统总结海陆过渡相页岩沉积研究现状与新进展,揭示了海陆过渡相中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发育环境、主要沉积模式和页岩气储层基本特征。系统梳理鄂尔多斯、四川、渤海湾等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新发现,指出了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具有良好勘探开发前景。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常伴有煤层,可进行页岩气、煤层气等联合开采,实现“体积开发”,以期有效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潟湖相页岩 页岩气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 被引量:357
7
作者 邹才能 杨智 +10 位作者 朱如凯 张国生 侯连华 吴松涛 陶士振 袁选俊 董大忠 王玉满 王岚 黄金亮 王淑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9-1007,共29页
新世纪非常规油气获战略突破,微纳米孔喉页岩系统油气成为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新领域,非常规油气资源在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致密油成为亮点领域,页岩气成为热点领域。中... 新世纪非常规油气获战略突破,微纳米孔喉页岩系统油气成为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新领域,非常规油气资源在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致密油成为亮点领域,页岩气成为热点领域。中国在致密气、页岩气、致密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获重要突破,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重油、油砂矿等获重要进展,初步评价中国非常规石油资源量(223~263)×10~8t,天然气资源量(890~1260)×10^(12)m^3。中国非常规油气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细粒沉积学在陆相敞流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砂体、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沉积、海陆相细粒沉积等研究新进展,提供了盆地中心储集体形成和分布的理论依据;非常规储层地质学在研究方法技术、多尺度数据融合、地层条件物理模拟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多方法多尺度整体表征非常规储层已成为研究热点,推动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地质理论和方法技术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理论,构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框架,明确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的内涵、地质特征、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核心技术,为大面积非常规油气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方法快速发展,涌现了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评价等"六特性"、"甜点区"地质一工程综合评价等核心评价方法,微地震监测、水平井钻完井、"工厂化"生产、"人工油气藏"等开发工程核心理念和技术,推动非常规油气"革命性发展"。非常规油气的突破,带来了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核心技术进步等4点重要启示,对延长石油工业生命周期、推动理论技术升级换代、改变能源格局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细粒沉积学 非常规储层地质学 “人工油气藏”开发 微纳米级孔喉 致密气 致密油 页岩气 页岩油
下载PDF
陆相断陷咸化湖盆有机质差异富集因素探讨——以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泥页岩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涛 庞雄奇 +5 位作者 姜福杰 王琦峰 徐田武 吴冠昀 蔡哲 于吉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断陷咸化湖盆广泛发育含盐泥页岩,蕴藏着大量页岩油资源。页岩油“甜点”发育与有机质富集密切相关,但含盐泥页岩有机质差异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争议。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为例,针对古近系沙三段泥页岩... 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断陷咸化湖盆广泛发育含盐泥页岩,蕴藏着大量页岩油资源。页岩油“甜点”发育与有机质富集密切相关,但含盐泥页岩有机质差异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争议。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为例,针对古近系沙三段泥页岩取芯,开展总有机碳(TOC)、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探讨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与古气候、古盐度、沉积速率、古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沙三段泥页岩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控于古生产力、古盐度和沉积速率。古生产力越大,有机质富集程度越高;随古盐度和沉积速率升高,有机质富集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氧化还原条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不大,这与泥页岩整体发育于缺氧的还原条件有关。只有在高的古生产力、适当的古盐度和适当的沉积速率背景下,方才利于沉积有机质富集。泥页岩的有机质差异富集是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揭示有机质差异富集主控因素,对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页岩油 断陷湖盆 含盐泥页岩 有机质差异富集 东濮凹陷
下载PDF
渝东北田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宇宁 王剑 +1 位作者 郭秀梅 熊小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2-780,共9页
渝东北田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黏土矿物,其次为长石,此外还含有少量黄铁矿、硬石膏等含硫矿物,以及极少量的碳酸盐矿物。沉积学及矿物学研究表明,五峰—龙马溪组的沉积环境以浅海陆棚为主,而浅海陆棚属还... 渝东北田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黏土矿物,其次为长石,此外还含有少量黄铁矿、硬石膏等含硫矿物,以及极少量的碳酸盐矿物。沉积学及矿物学研究表明,五峰—龙马溪组的沉积环境以浅海陆棚为主,而浅海陆棚属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富集和保存,可以更好地形成页岩气;页岩含石英量较多并且脆性指数较高,因此有利于形成裂缝以利于渗流。与相邻的涪陵地区相对比,两者可比性较高,并且渝东北田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大于涪陵地区,而黏土矿物含量、碳酸盐矿物含量远小于涪陵地区;渝东北田坝地区黏土矿物组合反映,五峰—龙马溪组已进入了晚期成岩作用阶段,该阶段所对应的有机质成熟度为高成熟—过成熟,表明其成熟度条件有利于形成页岩气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五峰组及龙马溪组页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能为页岩气储存提供较好的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五峰—龙马溪组 矿物学 沉积学 渝东北 田坝地区
下载PDF
湘西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沉积展布及储集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峰 朱炎铭 +5 位作者 马超 周华英 王红岩 拜文华 张琴 崔会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84-2892,共9页
利用露头及岩芯等资料,应用沉积学、矿物学和有机地化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沉积展布及页岩气储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牛蹄塘组页岩7个主要岩相,依据沉积构造、岩相特征和有机质含量等建立了页岩储层沉积微相划分依据,... 利用露头及岩芯等资料,应用沉积学、矿物学和有机地化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沉积展布及页岩气储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牛蹄塘组页岩7个主要岩相,依据沉积构造、岩相特征和有机质含量等建立了页岩储层沉积微相划分依据,并划分出深水陆棚相、半深水陆棚相和浅水陆棚相3种沉积亚相,深水陆棚相页岩有机地化条件良好,为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最有利相带。页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基质孔隙,孔隙度平均为3.8%,以低于50 nm的无规则孔为主。页岩中的裂缝多被方解石充填,未提供有效的储集空间,同时对页岩气的保存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氮气吸附及SEM分析结果表明,页岩孔隙发育受多因素影响,总孔体积随TOC含量、黏土矿物和黄铁矿含量增高有增大的趋势,但相关系数均较低,值得注意的是黄铁矿与孔隙体积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表明黄铁矿对页岩孔隙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富有机质页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能力的大小主要受TOC含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地区 页岩气 牛蹄塘组 沉积展布 储集特征
下载PDF
中国非常规油气沉积学新进展——“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专辑前言 被引量:33
11
作者 邹才能 邱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经过近20年不断探索,中国陆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2019年全国非常规油气产量占油气总产量的23%,2020年非常规油气产量接近7000万吨油当量,标志着中国进入非常规油气革命发展新阶段。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作为非常规油气地质... 经过近20年不断探索,中国陆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2019年全国非常规油气产量占油气总产量的23%,2020年非常规油气产量接近7000万吨油当量,标志着中国进入非常规油气革命发展新阶段。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作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陆相深水砂质碎屑流等重力流沉积模式”、“海陆相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模式”、“细粒沉积岩发育微纳米级孔喉系统”、“多地质事件沉积耦合形成非常规油气甜点区(段)”等重要认识。专辑主要是由从事非常规油气相关的沉积学专家对中国近几年非常规油气层系沉积研究新进展的系统性和及时性总结,内容涵盖了鄂尔多斯、四川、松辽、渤海湾、准噶尔等近50个大中型及中小型含油气盆地,地层时代跨度自元古代至新生代,涉及致密油/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层系(段)近30个。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提出未来非常规油气沉积学需以非常规油气工业开发的“甜点箱体”和“甜点群”为重点研究方向,指导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地质事件 页岩油气 致密油气 煤层气 油页岩油 甜点箱体 甜点群
下载PDF
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邱振 韦恒叶 +4 位作者 刘翰林 邵男 王玉满 张磊夫 张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948,共18页
非常规油气甜点段形成与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页岩油气,它们所赋存或与之紧密联系的细粒沉积岩中总有机碳含量(TOC)一般大于3.0%。提出TOC含量≥3.0%的细粒沉积(物)岩称为异常高有机质沉积,以及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的概... 非常规油气甜点段形成与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页岩油气,它们所赋存或与之紧密联系的细粒沉积岩中总有机碳含量(TOC)一般大于3.0%。提出TOC含量≥3.0%的细粒沉积(物)岩称为异常高有机质沉积,以及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的概念性假设,并指出高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是其形成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缺氧的水体环境更易形成大规模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基于对有机质沉积聚集过程相关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解剖,以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深入探讨高精度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约束条件下的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证实了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的概念性假设,并得出它们的形成是水体表层高的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水体循环共同控制着的氧化还原条件这两大因素动态演化的结果。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页岩油气甜点段形成机理的认识,是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可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含量有机质 细粒沉积(物)岩 页岩油气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长7~3亚段凝灰岩沉积成因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庆 卢浩 +5 位作者 吴胜和 夏东领 李江山 齐奉强 付育璞 伍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1154,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3亚段(长7~3亚段)发育较多的凝灰岩,且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可作为下一步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目标,但该区凝灰岩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储集性能差异较大,且缺乏系统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3亚段富凝灰质岩石为研究对...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3亚段(长7~3亚段)发育较多的凝灰岩,且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可作为下一步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目标,但该区凝灰岩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储集性能差异较大,且缺乏系统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3亚段富凝灰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厘定研究区富凝灰质岩石的岩相类型,明确不同类型凝灰岩的沉积成因,并揭示凝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结果表明:长7~3亚段富凝灰质岩石主要发育5种岩相类型,即玻屑凝灰岩、晶屑质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存在火山灰沉降和重力流2种成因类型,沉降型凝灰岩主要以纹层形式分布在“张家滩页岩”内,重力流成因凝灰岩主要分布在长7~3亚段下部,发育沟道体系的碎屑流、浊流沉积以及小型滑塌沉积,厚度较大,含油性好。凝灰岩储集空间类型包括粒间孔缝(含脱玻化孔)、粒内孔缝、晶间孔隙、有机质边缘孔隙以及裂缝等。岩相对凝灰岩储集空间类型和发育程度等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玻屑凝灰岩的孔渗条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细粒沉积学 重力流 凝灰岩 页岩油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细粒沉积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0
14
作者 朱如凯 李梦莹 +4 位作者 杨静儒 张素荣 蔡毅 曹琰 康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64,共14页
细粒沉积岩在全球不同地质时代广泛分布,约占全球各类沉积岩分布的2/3以上。细粒沉积学是研究细粒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和成因、沉积过程与分布模式的基础学科。细粒沉积岩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沉积背景、物源、气候变化、水... 细粒沉积岩在全球不同地质时代广泛分布,约占全球各类沉积岩分布的2/3以上。细粒沉积学是研究细粒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和成因、沉积过程与分布模式的基础学科。细粒沉积岩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沉积背景、物源、气候变化、水动力条件、火山活动、海底(湖底)热液活动等影响,时空变化大,有机质分布非均质性强,纹层结构及组合类型差异大,确定不同水体环境有机质形成和保存作用机理、纹层结构成因类型及沉积动力条件、沉积模式是其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在细粒沉积岩石学及分类系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时空分布、沉积古水深与古环境、纹层结构及组合类型、泥页岩实验沉积学与沉积动力条件、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将重点关注术语规范与分类、页岩层系旋回地层与层序地层格架、古气候与沉积模式、有机质富集机理、纹层类型及组合的微观观察与宏观分布的测井评价预测等方面研究。细粒沉积学的发展,对于盆地内富有机质页岩分布预测、页岩油气甜点段/区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推动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进入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 有机质富集 层序地层 页岩 细粒沉积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两套黑色岩系的差异及成因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宗玉 罗平 +3 位作者 刘波 刘策 马洁 陈斐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93-1918,共26页
玉尔吐斯组黑色页岩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最具有潜力的烃源岩之一,普遍认为其沉积于统一、相似的沉积环境(斜坡相),而作者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不符。为了探讨两套在岩石矿物组合方面完全不同的黑色岩系分布规律和成因,并重建其各自... 玉尔吐斯组黑色页岩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最具有潜力的烃源岩之一,普遍认为其沉积于统一、相似的沉积环境(斜坡相),而作者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不符。为了探讨两套在岩石矿物组合方面完全不同的黑色岩系分布规律和成因,并重建其各自的沉积模式,本文对研究区12条剖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测量,从沉积学特征、岩矿鉴定入手,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着重研究了库勒剖面和于提希剖面两套黑色岩系的沉积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沉积层序、岩石矿物组合、微量元素富集系数、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V/(V+Ni)、V/Cr、U/Th)、REE+Y配分模式、有机质含量以及饱和烃色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两套黑色页岩均为有机质高度富集的,处于热成熟生油阶段的海相优质烃源岩(干酪根类型Ⅱ1-Ⅱ2型,第一套黑色页岩TOC均值为5.37%,第二套TOC均值为1.46%),均沉积于海水氧化-还原分层的还原环境,但各自的空间展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差异较大。建立了热液喷流缺氧模式和斜坡缺氧沉积模式:第一套黑色页岩主要沉积于第一个旋回海侵高峰期水体较深、沉积速率较高的内缓坡,其发育主要受热液喷流活动、微生物活动以及氧化还原条件影响,分布范围广,台内厚,缓坡带薄,靠近台内或台地内部热液喷流中心的裂洼陷主要控制着该套黑色页岩的展布,成烃生物以底栖藻类、细菌为主,少量浮游藻类为辅;而第二套黑色页岩主要沉积于第二旋回海侵初期水体不断变深的中-外缓坡低能带,其发育主要受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以及古地形(斜坡陡缓)控制,分布范围局限,外缓坡带厚度较稳定,靠近台内不发育,成烃生物以浮游藻类为主,微生物和低等水生生物为辅,其发育条件则在台缘中-外缓坡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尔吐斯组 黑色页岩 沉积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典型夹层型页岩油地质特征及潜力评价:以宁228井长7段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辛红刚 田杨 +4 位作者 冯胜斌 岳贤和 陈薪凯 淡卫东 罗顺社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具有较好的页岩油资源潜力。长7段砂岩夹层型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泥页岩型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是长庆油田未来重要的油气接替资源,但其相关地质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宁228井长7段全取...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具有较好的页岩油资源潜力。长7段砂岩夹层型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泥页岩型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是长庆油田未来重要的油气接替资源,但其相关地质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宁228井长7段全取心段厘米级岩心观察描述及系统采样,一系列实验测试分析及鉴定结果表明:长7段主要发育黑色页岩、暗色泥岩、粉细砂岩及凝灰岩4种岩石类型;长7段烃源岩整体条件优越,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高,生烃潜力大,有机质类型以Ⅰ型、Ⅱ型为主,均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其中黑色页岩具有更高的有机质丰度;长7段主要储集空间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泥页岩主要发育有机孔和无机孔,粉细砂岩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粒内孔和粒间孔,凝灰岩则以粒间孔、矿物粒内孔为主;长7段整体含油性较好,但可动性差异性大,砂岩、凝灰岩的流体可流动性较好,泥页岩的可流动性较差。总之,典型夹层型页岩油精细解剖分析可以为推动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规模性开发提供有利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 夹层型页岩油 沉积学特征 潜力评价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研究进展及开发地质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印森林 谢建勇 +4 位作者 程乐利 吴有鑫 朱柏宇 陈恭洋 赵俊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9-995,共17页
针对页岩油开展了广泛文献调研,在页岩油概念的提出、演化及研究历程基础上,对陆相页岩油资源量分布、类型和潜力及若干关键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面临的关键开发地质问题。具体如下:1)阐述了页岩油概念的... 针对页岩油开展了广泛文献调研,在页岩油概念的提出、演化及研究历程基础上,对陆相页岩油资源量分布、类型和潜力及若干关键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面临的关键开发地质问题。具体如下:1)阐述了页岩油概念的由来及最新定义。国内外页岩油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对页岩油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开发效果和水平逐渐提升。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攻关对象。2)陆相页岩油可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按成熟度演化阶段划分固态有机质阶段、滞留烃阶段、液态烃阶段、液态烃裂解天然气阶段等四类;按源储组合类型划分源储共存型、源储分离型和纯页岩型三类;按开发方式分为夹层型、混积型、页岩型和裂缝型四类。3)陆相页岩油在细粒岩分类及沉积模式、源储岩石微观特征、富集机制、“七性特征”和工业化开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4)陆相页岩油源储结构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质性,亟待加强细粒页岩沉积超高频基准面旋回对比模式、半深湖—深湖相低级次构型单元成因及分布模式、相控储层质量差异分布模式和地质工程一体化及甜点快速评价等开发地质方面的研究,以提高页岩油开发经济效益和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细粒沉积学 储层构型 开发地质 储层非均质性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下载PDF
浅析黔北地区牛蹄塘组沉积特征
18
作者 张逸豪 游威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42-142,共1页
本文从沉积学出发,以黔北地区牛蹄塘组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认为,黔北地区牛蹄塘组形成于还原性沉积环境,且具有有机质含量高、厚度大、硅质含量高等特点,因此其页岩气生成潜力较大。
关键词 页岩气 沉积学 黔北地区 牛蹄塘组
下载PDF
川北-鄂西地区中二叠统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及页岩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振 窦立荣 +10 位作者 吴建发 韦恒叶 刘雯 孔维亮 张琴 蔡光银 张淦 吴伟 李世臻 曲天泉 高万里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2-748,共37页
近两年我国南方川北-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大隆组取得了页岩气重大勘探突破,并在中二叠统孤峰组发现了勘探新苗头,但其富有机质层段的分布规律及其页岩气资源潜力仍不清楚.通过对川北-鄂西地区中二叠统地层开展沉积相识别与层序地... 近两年我国南方川北-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大隆组取得了页岩气重大勘探突破,并在中二叠统孤峰组发现了勘探新苗头,但其富有机质层段的分布规律及其页岩气资源潜力仍不清楚.通过对川北-鄂西地区中二叠统地层开展沉积相识别与层序地层对比划分,分析不同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而探讨该区孤峰组富有机质层段的分布规律与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川北-鄂西地区中二叠统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和SQ3,其中层序SQ3对应于孤峰组,沉积于卡匹敦晚期;层序SQ3沉积时期,该区在碳酸盐岩台地(对应层序SQ1和SQ2)基础上发育了3个北西向展布的深水盆地,即鄂西盆地、开江-梁平台盆(海槽)和广旺台盆(海槽);孤峰组硅质岩与硅质页岩层段的有机碳TOC含量较高(平均TOC含量为3%~10%),且展布相对连续稳定;峨眉山地幔柱事件驱动了该区中二叠世晚期深水斜坡-盆地环境的形成,从而控制着孤峰组富有机质硅质岩与硅质页岩的大规模区域性沉积.基于上述分析,综合硅质岩及硅质页岩有效厚度、TOC含量、构造保存条件等页岩气地质评价要素,在川东北至湘鄂西地区优选出5个有利区,面积约为1.2×10^(4)km^(2),估算总资源量约1.75×10^(12)m^(3),展示了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三级层序 沉积相 孤峰组 四川盆地 鄂西盆地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差异富集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54
20
作者 邱振 邹才能 +8 位作者 王红岩 董大忠 卢斌 陈振宏 刘德勋 李贵中 刘翰林 何江林 魏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中国南方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2019年产量154×10~8m^3,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产区。基于来自中国南方威远、长宁、涪陵及巫溪等地区典型钻井与露头剖面的1 000余件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样品数据,综合分析页岩气差异富集特征,... 中国南方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2019年产量154×10~8m^3,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产区。基于来自中国南方威远、长宁、涪陵及巫溪等地区典型钻井与露头剖面的1 000余件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样品数据,综合分析页岩气差异富集特征,探讨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南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在纵向上和区域上均具有一定差异富集特征,具体表现在:纵向上集中发育甜点段,区域上甜点段厚度、含气量、TOC含量等关键参数存在着较大变化,其中长宁与涪陵地区较优;不同地区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含气量与TOC含量均具有较好正相关性,指示着有机质丰度(TOC含量)是影响页岩气富集程度(含气量)的关键因素;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的海洋表层水体总体高生产力,是有机质大量生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断裂带发育较弱的构造稳定区域,硫化缺氧的水体条件是控制页岩气纵向上甜点段及区域上甜点区形成的关键因素,即页岩气差异富集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 甜点段(区) 海相页岩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