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e the Factors of Female Early Age at First Cohabitation: A Case Study of Bangladesh
1
作者 Md. Yasin Ali Parh Sharmin Aktar Sumy Md. Sazzad Hossain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15年第6期494-501,共8页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female early age at first cohabitation in Bangladesh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behind this issue. An analysis has be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female early age at first cohabitation in Bangladesh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behind this issue. An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by using the secondary data of Bangladesh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 (BDHS), 2011. Chi-square test for dependency checking has been performed as bivariate analysis. After performing bivariate analysi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significant variable,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has also been performed.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women education, household economic status, area of residence, religion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hav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or adolescent cohabitation. From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emales who has low education and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are more likely to enter into cohabitation at early adulth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ALE Early Age at FIRST cohabitation BIVARIATE ANALYSI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dds Ratio Step Wise Regression
下载PDF
A Hurdle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 for Non-Marital Fertility in Namibia
2
作者 Lillian Pazvakawambwa Nelago Indongo Lawrence Kazemb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2014年第7期498-508,共11页
The rise of non-marital fertility, which seems to defy the Bongaarts model by decoupling marriage from fertility, has become a subject of interest in both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world. Consequences of non-marita... The rise of non-marital fertility, which seems to defy the Bongaarts model by decoupling marriage from fertility, has become a subject of interest in both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world. Consequences of non-marital fertility are mostly negative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Namibia, although premarital childbearing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high and increasing, no studies have explicitly analyzed factors influencing non-marital fertility.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the 2006/7 Namibia DHS to establish the determinants of non-marital fertility among women by applying a two-part model, with one part to describe the presence of non-marital birth and the other part to explain its intensity (number of children born). Using the number of children ever born as an outcome, we explored various count data models. Based on the Voung statistics model comparison, we settled for the Hurdle logit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to model the number of non-marital births. Non-marital fertility in Namibi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ge, with young women likely to have lower fertility compared to older women. Women with secondary or higher education had lower fertility compared those with no formal education.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rural women higher fertility propensity compared to their urban counterparts even 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ertility intensity. With regard to socio-economic status, fertility intensity decreased as the women got richer. Intervention efforts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education among girls and women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to improve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reduce teenage pregnancy and non-marital fer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marital fertility hurdle logit negative binomial two-part models Namibia
下载PDF
遗赠、婚外同居与公序良俗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维飞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民法典》继承制度延续了《继承法》,最终并未采纳特留份制度。自比较法角度看,《民法典》继承制度的重要特色在于注重扶养或需要,避免不加限制的“不劳而获”。在向婚外同居者遗赠情形中,生存配偶非基于扶养或需要而主张违反遗嘱意思... 《民法典》继承制度延续了《继承法》,最终并未采纳特留份制度。自比较法角度看,《民法典》继承制度的重要特色在于注重扶养或需要,避免不加限制的“不劳而获”。在向婚外同居者遗赠情形中,生存配偶非基于扶养或需要而主张违反遗嘱意思的继承,不符合我国继承制度缓解“不劳而获”思想的特点,可不予支持。向婚外同居者遗赠的法律行为,若不涉及金钱和婚外同居的交换——如与婚外同居者订立遗赠扶养协议,则不应以违反公序良俗为由认定其无效。婚外同居者违反夫妻忠实义务可在夫妻关系的法律规定中寻求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赠 婚外同居 公序良俗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以日本、新加坡为例“多世代共居”的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4
作者 沈婧 林昕 +2 位作者 刘珏 陈凯达 刘丹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7,共6页
由于我国居家养老室内空间设计与市场供需存在滞后性问题,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减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开始变得不兼容,如何把握好一碗汤的距离,通过空间串联起多代人的需求引人深思。在居家康养的理念下,以亚洲养老较为成熟的... 由于我国居家养老室内空间设计与市场供需存在滞后性问题,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减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开始变得不兼容,如何把握好一碗汤的距离,通过空间串联起多代人的需求引人深思。在居家康养的理念下,以亚洲养老较为成熟的国家日本与新加坡多世代共居住宅的室内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龄化发展相似阶段的背景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室内空间设计分类后分别剖析其同异性,从而进一步提出日本与新加坡适老化多世代共居的空间布局启示,包括设计的互动性、隐私性、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再结合中国“4-2-1”的家庭形态,解析适用于中国多世代共居的居家康养模式发展的室内空间设计分类,并对如何满足多代人共居所面临的传统养老模式、住宅设施老化、社区养老服务构建、房屋产权分割等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为建构出适用于我国多世代共居养老模式的室内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多世代共居 日本与新加坡养老 室内空间设计
下载PDF
人口转型中的生育模式变迁及其中国应对
5
作者 于志强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以未婚同居者的生育实践为视角,分析未婚同居生育过程的多样性、可塑性和建构性特征,同时透视人口转型中生育模式的现代性变革及中国社会的应对方案。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未婚同居者的生育实践在计划、拒绝和意外等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 以未婚同居者的生育实践为视角,分析未婚同居生育过程的多样性、可塑性和建构性特征,同时透视人口转型中生育模式的现代性变革及中国社会的应对方案。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未婚同居者的生育实践在计划、拒绝和意外等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内部呈现出差异性、情境性的实践形态,彰显了非婚生育实践与政策制定实施之间的生活弹性,但却常常被政策制定者所忽视和排斥;另一方面,未婚同居生育实践背后折射出中国生育模式正发生着从制度形塑到多元选择,从双系抚育到婚育倒置,从结构干预到现实需求,从代际反馈到幸福陪伴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变。尽管非婚生育人群数量具有增加的趋势,但中国语境下非婚生育实践尚未从根本上挑战中国婚姻家庭的制度设置和根本价值。因此,未来既要走出西方个体主义的生育文化和家庭价值,也要兼顾全球个体化发展与中国本土经验。在人口发展和生育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从制度建设入手,积极探索新时代的中国家庭建设路径,在重构新型婚育文化和重建家庭伦理的基础上思考生育政策的未来。这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全球第二次人口转型的婚育困境,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同居 非婚生育 青年 生育政策 人口转型
下载PDF
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6
作者 曹立中 孙佳琪 孙仪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对于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不仅关乎各民族之间的广泛、全面、深度交往、交流和交融能否更高质量地延续下去,还有利于深层次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 对于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不仅关乎各民族之间的广泛、全面、深度交往、交流和交融能否更高质量地延续下去,还有利于深层次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结合新疆地区高校嵌入式共居为契机,分析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为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校 嵌入式共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反家庭暴力相关立法及其实践研究
7
作者 桑宇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家庭暴力事件的数量虽有下降,但仍基数庞大。虐待罪的自诉性质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打击了受暴者的诉讼积极性。家庭成员理应对彼此负有更高的义务,不应因家庭关系减轻对家暴者的处罚。在近似伤害程度下,其量刑应基本等同于故意伤害罪... 家庭暴力事件的数量虽有下降,但仍基数庞大。虐待罪的自诉性质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打击了受暴者的诉讼积极性。家庭成员理应对彼此负有更高的义务,不应因家庭关系减轻对家暴者的处罚。在近似伤害程度下,其量刑应基本等同于故意伤害罪,或在后果严重时直接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同居关系能否被纳入“家庭”这一底层概念关乎家庭暴力相关法的规制面,而未违法的同居关系仍因未合法化而无法受到保护。应注意隐私权的相对让渡,关注家暴事件中的斯德哥尔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自诉 合法同居 虐待罪
下载PDF
基于CCRC理念的社区适老化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8
作者 聂志勇 闵欣 谢瑞轩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68-170,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与老年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城市养老需求与规模日益增长,我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不足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养老模式的主要依赖对象为家庭成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三种,亦有三者相结合的复合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与老年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城市养老需求与规模日益增长,我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不足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养老模式的主要依赖对象为家庭成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三种,亦有三者相结合的复合模式,以期补充各自的不足之处。文章对国内既有社区养老空间的多代共生现状及使用人群需求进行分析,将CCRC持续照护特质与既有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相结合,针对既有社区多代人群共居现状提出适老化的空间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既有社区公共空间的整体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空间 适老化 CCRC 多代共居
下载PDF
青海土族盘绣艺术中的文化采借与认同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莹 许靖熙 +1 位作者 吴济池 木斯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青海土族服饰及其刺绣技艺受到多民族文化的浸染,在文化交融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章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证,从青海土族盘绣艺术形式与特色出发,分析其文化多元生成背景,进而深入阐释盘绣的文化采借与认同表现。研究认为:土族盘... 青海土族服饰及其刺绣技艺受到多民族文化的浸染,在文化交融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章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证,从青海土族盘绣艺术形式与特色出发,分析其文化多元生成背景,进而深入阐释盘绣的文化采借与认同表现。研究认为:土族盘绣针法以两针同时施绣为特色,不仅承载着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更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土族人民从周边蒙古族、藏族、汉族等民族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盘绣实践之中,实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的共享。土族盘绣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享的服饰技艺与文化生成的代表之一,在与其他民族间的文化采借与认同中,促进着各自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土族 盘绣 文化采借 认同 聚居 共融
下载PDF
结婚还是分手?流动青年同居者的关系转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亮 《当代青年研究》 2023年第1期43-54,共12页
未婚同居正在成为年轻人择偶过程的一部分,同居是否会走向婚姻,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同居走向婚姻,成为家庭行为研究的新议题。文章利用95位“90后”乡城流动青年同居者的回溯性和追踪性访谈资料,对同居向婚姻或是分手转变过程中的关键... 未婚同居正在成为年轻人择偶过程的一部分,同居是否会走向婚姻,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同居走向婚姻,成为家庭行为研究的新议题。文章利用95位“90后”乡城流动青年同居者的回溯性和追踪性访谈资料,对同居向婚姻或是分手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即男方家庭的婚姻支付能力对婚姻的形成仍然是最重要的;个体化进程和对婚姻情感基础的强调,使同居关系质量也成为关系转变的关键因素,尽管它对结婚和分手结果的影响强度是不同的;同居关系本身的一些特征也可能影响到同居结果,地域异质性是进入婚姻的一个重要障碍,而同居中的怀孕则会加速向婚姻的转变。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同居关系的转变,为分析当今年轻人的婚姻形成提供了新的解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青年同居者 同居关系转变 结婚 分手
下载PDF
代际支持、居住模式与离婚风险——基于CFPS2010-2020年数据的微观证据
11
作者 张波 丁金宏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基于家庭生命历程理论视角,运用CFPS2010-2020数据分析了代际支持、居住模式对子代离婚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代际关系随世代变化逐渐趋强,代际反馈模式表现出文化韧性;父代对子代的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子代对父代的... 基于家庭生命历程理论视角,运用CFPS2010-2020数据分析了代际支持、居住模式对子代离婚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代际关系随世代变化逐渐趋强,代际反馈模式表现出文化韧性;父代对子代的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子代对父代的日常照料都会显著提升子代离婚风险,但子代对父代的经济支持不会影响子代离婚风险,且都表现出明显的世代、城乡和性别差异性;代际同居会显著增加子代离婚风险,降低子代婚姻稳定性,且在不同世代、性别和城乡之间表现出相似性;代际关系对子代离婚风险的影响同时表现出传承性与现代性、工具性而非情感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风险 代际支持 代际同居 代际关系 婚姻稳定性
下载PDF
雌雄同居对子午沙鼠情绪及下丘脑催产素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缪菲 孔子玄 +1 位作者 杨少斌 于鹏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雌雄同居是配偶关系形成的重要阶段,涉及到一系列生理和情绪的变化,对长期稳定的配偶关系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单配制动物模型较少,雌雄同居过程中的神经调控,尤其是两性差异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室内繁殖的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 雌雄同居是配偶关系形成的重要阶段,涉及到一系列生理和情绪的变化,对长期稳定的配偶关系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单配制动物模型较少,雌雄同居过程中的神经调控,尤其是两性差异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室内繁殖的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和免疫组化法,探究雌雄同居对雌雄子午沙鼠的情绪变化及其相关脑区催产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同居10 d后,在高架十字迷宫中,雌性沙鼠进入开放臂的频次显著减少(P<0.05),焦虑指数显著升高(P<0.05);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同居组雌性沙鼠停止游泳的频次和时间显著增加(P<0.05);同居组雌性沙鼠在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的催产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然而同居组雄性的行为和催产素水平均没有出现显著变化,这可能与雌雄配偶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两性不同步有关。综上,雌雄同居仅使得雌性子午沙鼠表现出焦虑样行为,且下丘脑催产素系统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沙鼠 雌雄同居 配偶关系 情绪变化 催产素
下载PDF
“亲子共居”与“亲子分离”:家庭居住方式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梅自颖 《南方人口》 2023年第5期40-51,共12页
家庭成员的居住拆分和重组为儿童发展塑造了多样化的家庭环境。本文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探究家庭居住方式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及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亲子共居家庭儿童的认知能力优于亲子分离家庭儿童,不同类型的亲子分离对... 家庭成员的居住拆分和重组为儿童发展塑造了多样化的家庭环境。本文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探究家庭居住方式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及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亲子共居家庭儿童的认知能力优于亲子分离家庭儿童,不同类型的亲子分离对儿童认知能力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从分离原因看,儿童的认知能力高低表现为亲子共居>父母离异>父母外出>父母丧偶;从分离对象看,表现为亲子共居/与母居>与父居>不与父母居;在不同类型的亲子分离家庭中,与父母双方分离和母亲外出型家庭儿童的认知能力显著更差。家庭居住方式通过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为中介影响儿童的认知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母亲外出存在城乡效应和性别效应,需关注母亲外出型的农村儿童和男童的个体发展。对此应当为父母外出型家庭的亲子团聚提供政策支持,为亲子分离家庭儿童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转变 亲子共居 亲子分离 儿童认知发展
下载PDF
公序良俗原则在婚外同居赠与合同中的适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民法典》在合同效力领域不再单独规定无效事由,违背公序良俗法律行为直接归于无效。通过对351件婚外同居赠与判决研究发现,通常因违背此原则合同被整体判定无效,而类案民事裁判理由书写部分存在界定模糊、说理不足等问题,并将公序良... 《民法典》在合同效力领域不再单独规定无效事由,违背公序良俗法律行为直接归于无效。通过对351件婚外同居赠与判决研究发现,通常因违背此原则合同被整体判定无效,而类案民事裁判理由书写部分存在界定模糊、说理不足等问题,并将公序良俗原则范化为社会一般道德评价,缺乏分类评价体系。基于此,应当在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裁判时把握其本质内涵,遵循消极适用原则,并在适用时针对案件事实性质严格区分,对法律行为合俗性进行单独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俗 赠与纠纷 婚外同居 《民法典》
下载PDF
共享经济背景下的青老共居空间设计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宇 《山西建筑》 2023年第3期59-61,73,共4页
将青年居住问题和社会养老问题结合考虑,为两者实现共享居住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设计思路。从青老共居模式的产生背景、类型分析到居住人群的深入研究,尝试系统地探讨青老共居的可行性,按照多层次的空间设计思路,分别从共居单元-共居组... 将青年居住问题和社会养老问题结合考虑,为两者实现共享居住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设计思路。从青老共居模式的产生背景、类型分析到居住人群的深入研究,尝试系统地探讨青老共居的可行性,按照多层次的空间设计思路,分别从共居单元-共居组团-共享居住社区三个层级提出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居住 青老共居 代际住宅 居住模式
下载PDF
非婚同居适用家务劳动补偿金制度的路径探究
16
作者 谢丹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在社会大环境趋向复杂化的驱动下由婚姻中分别财产制婚姻关系扩张到分别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婚姻关系。非婚同居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务劳动价值的认可与救济问题在非婚同居关系普遍化出现的社会现实下不能...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在社会大环境趋向复杂化的驱动下由婚姻中分别财产制婚姻关系扩张到分别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婚姻关系。非婚同居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务劳动价值的认可与救济问题在非婚同居关系普遍化出现的社会现实下不能被忽视。将非婚同居生活中家务劳动价值的经济救济纳入到家务劳动补偿金制度的适用范围内,是对法律制度为实现真正权利保护的制度更新。不论是在非婚同居关系中还是婚姻关系中,承担较多家务劳动的一方有权利得到相应的家务劳动补偿,有权利在婚姻关系解除时或非婚同居关系解除时行使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婚同居 家庭劳务补偿请求权 家务劳动补偿金 家庭结构基础 权利保护
下载PDF
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成矿(藏)体系与协同勘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54
17
作者 王毅 杨伟利 +3 位作者 邓军 吴柏林 李子颖 王明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5-824,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在盆地构造演化、各种能源矿产的时空分布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演化进程中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的成藏(矿)体系及其分布规律,试图建立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模式。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砂... 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在盆地构造演化、各种能源矿产的时空分布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演化进程中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的成藏(矿)体系及其分布规律,试图建立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模式。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与油、气、煤具有成生关系,典型矿床为东胜铀矿床。可以把同盆共存富集的各种能源矿产概括为无机矿产(铀矿)和有机矿产(油、天然气、煤及煤层气)两类,在整个盆地演化过程中,共存系统中有机和无机矿产的形成过程相互关联,就位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通常流体有机矿产分布于盆地内部,无机矿产则分布于盆地边缘或盆-山转换部位,但它们同属一个盆地的自然成矿(藏)系统。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作用和后期改造,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共存成矿(藏)体系的形成及定位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成藏(矿)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成矿(藏)准备、主要成矿(藏)和后期保存等三个演化阶段。根据盆地油、气、煤、铀多种能源矿产的配置组合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划分为七个协同勘探区,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协同综合勘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矿产 成矿体系 共存富集 鄂尔多斯盆地 协同勘探
下载PDF
性关系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实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楠 潘绥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61,325-326,共10页
近些年,非婚同居现象作为中国性关系的一种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非婚同居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思辨、定性分析和局部调查,没有代表全国总人口的统计分析。"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于2000年、2006年、2010... 近些年,非婚同居现象作为中国性关系的一种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非婚同居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思辨、定性分析和局部调查,没有代表全国总人口的统计分析。"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于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5年开展了四次全国抽样调查。本文将非婚同居分为"未婚同居""不婚同居""失婚同居""婚外同居"四种,一一指出其特征与人群分布。同时,对比分析了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差异,包括社会特征、双方关系和情感程度、性生活质量、非主流性行为等主要指标。以初级生活圈理论解释非婚同居这种性关系在社会中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关系 非婚同居 婚姻
下载PDF
熟悉性对棕色田鼠和根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亚军 邰发道 +2 位作者 王廷正 赵新全 李保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以两性配对共居至交配或生仔作不同熟悉处理 ,在Y字型选择箱中分别观察棕色田鼠、根田鼠的择偶行为和配偶识别。结果如下 :(1)棕色田鼠雌雄两性均表现出对熟悉异性或配偶的喜好倾向 ;(2 )在根田鼠中 ,只有雌性表现出对熟悉雄鼠或配偶的... 以两性配对共居至交配或生仔作不同熟悉处理 ,在Y字型选择箱中分别观察棕色田鼠、根田鼠的择偶行为和配偶识别。结果如下 :(1)棕色田鼠雌雄两性均表现出对熟悉异性或配偶的喜好倾向 ;(2 )在根田鼠中 ,只有雌性表现出对熟悉雄鼠或配偶的选择倾向 ,雄鼠无明确的选择取向 ;(3)每种雌性田鼠对 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雄性的嗅舔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 ,而每种雄性田鼠对 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雌性的嗅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性。这些结果表明 :(1)熟悉性对棕色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 ;(2 )嗅舔时间差异可反映不同田鼠的配偶识别能力 ,熟悉性对棕色田鼠配偶识别能力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 ;(3) 2种田鼠配偶识别的性别差异的一致性 ,提示这 2种田鼠的雌性配偶识别能力均强于雄性田鼠 ,而雌鼠的配偶识别能力可能取决于雌鼠受交配或分娩刺激的生理状态 ;(4 )棕色田鼠室内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两性熟悉性特征与其单配制有关 ,根田鼠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雌性熟悉性特征与其一雄多雌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根田鼠 共居 熟悉性 择偶行为 配偶识别 单配制 一雄多雌制
下载PDF
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群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8,共6页
我国对“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狭义的“事实婚姻”的保护。对事实婚姻的法律保护,我国经历了一个由承认到逐步限制承认,到完全不承认再到妥协的有条件承认,到现在根本不提的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同... 我国对“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狭义的“事实婚姻”的保护。对事实婚姻的法律保护,我国经历了一个由承认到逐步限制承认,到完全不承认再到妥协的有条件承认,到现在根本不提的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同居关系作为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应予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居关系 未婚同居关系 法律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