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article density on depositing properties of WC-17Co by HVOF process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坤英 王立君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4年第4期44-50,共7页
The in-flight and deposition properties of three types of WC-17 Co powder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densities during a high-velocity oxygen fuel (HVOF) thermal spray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ree types of powder ex... The in-flight and deposition properties of three types of WC-17 Co powder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densities during a high-velocity oxygen fuel (HVOF) thermal spray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ree types of powder exhibited similar velocity upon impact on the substrate surface. The powder with the lower particle density exhibited a higher temperature upon impingement process, resul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a higher flattening ratio. Thus, the coating derived from the powder with the lower particle density possessed superior micro-hardness, porosity and surface roughness. However, the coating with the lowest particle density showed the poorest fracture toughness because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largest amount of amorphous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density WC-17Co depositION FLATTENING HVOF
下载PDF
Boosting Pseudocapacitive Behavior of Supercapattery Electrodes by Incorporating a Schottky Junction for 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被引量:2
2
作者 Selvaraj Seenivasan Kyu In Shim +4 位作者 Chaesung Lim Thangavel Kavinkumar Amarnath T.Sivagurunathan Jeong Woo Han Do-Heyoung Kim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5-35,共21页
Pseudo-capacitive negative electrodes remain a major bottleneck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capacitor device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because the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ance of the negative electrodes does not m... Pseudo-capacitive negative electrodes remain a major bottleneck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capacitor device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because the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ance of the negative electrodes does not match the pseudocapacitance of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ve electrodes.In the present study,a strategically improved Ni-Co-Mo sulfide is demonstrated to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high energy density supercapattery devices due to its sustained pseudocapacitive charge storage mechanism.The pseudocapacitive behavior is enhanced when operating under a high current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a classical Schottky junction next to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using atomic layer deposition.The Schottky junction accelerates and decelerates the diffusion of OH-/K+ions during th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ocesses,respectively,to improve the pseudocapacitive behavior.The resulting pseudocapacitive negative electrodes exhibits a specific capacity of 2,114 C g^(-1)at 2 A g^(-1)matches almost that of the positive electrode’s 2,795 C g^(-1)at 3 A g^(-1).As a result,with the equivalent contribution from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an energy density of 236.1 Wh kg^(-1)is achieved at a power density of 921.9 W kg^(-1)with a total active mass of 15 mg cm-2.This strategy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producing supercapacitors that adapt well to the supercapattery zone of a Ragone plot and that are equal to batteries in terms of energy density,thus,offering a route for further advances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CAPACITANCE Negative electrode Supercapatter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Energy density
下载PDF
基于地质大数据的中国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研究
3
作者 王岩 王登红 +7 位作者 王成辉 黎华 刘金宇 孙赫 高新宇 金雅楠 秦燕 黄凡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55,共18页
在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学范式的背景下,基于地质大数据理念,将传统的定性地质研究方法推向定量研究的高度。文章通过对5300余处金矿产地资料的系统梳理,定量分析了中国省(自治区)、市、县级及Ⅲ级成矿区带金矿成矿密度、成矿强度和各... 在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学范式的背景下,基于地质大数据理念,将传统的定性地质研究方法推向定量研究的高度。文章通过对5300余处金矿产地资料的系统梳理,定量分析了中国省(自治区)、市、县级及Ⅲ级成矿区带金矿成矿密度、成矿强度和各成矿时代金矿的成矿强度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金矿具有明显的时空集中分布趋势。中国金矿空间分布具有区域性集中的明显趋势,以胶东、小秦岭等区域为金矿高密度、高强度成矿区;新疆矿床数量最多;山东省金矿成矿密度最大,成矿强度最强;在地级市统计中,山东烟台市和河北承德市是全国仅有的两处矿产地数量过百的地级市,山东烟台市的金矿无论是矿产地数量、成矿密度,还是成矿强度均居全国首位;在县级行政区统计中,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金矿矿产地数量最多(52处),安徽铜陵市区金矿成矿密度最大,山东烟台市莱州市的金资源储量最大(2341 t),成矿强度最强(1.35 t/km^(2));在成矿区带统计中,华北陆块北缘东段成矿带(Ⅲ-57)金矿矿产地数量最多(345处),胶东成矿带(Ⅲ-65)金矿成矿密度最大,成矿强度最强。中国金矿时间分布不平衡,具有成矿强度老弱新强、东西南北成矿有别、叠加成矿时间跨度大和新生代金矿资源潜力大的特点;燕山期是中国金矿最重要的成矿时期,成矿强度大,达到10.5个矿区/Ma,金资源储量93 t/Ma。今后中国金矿地质工作的核心依然是加强金矿找矿工作、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质大数据 成矿规律 成矿密度 成矿强度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燃料包壳表面沉积层对汽化核心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蔡杰进 胡致平 邓日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0-800,共11页
燃料包壳表面沉积层在压水堆常规运行中形成,其对包壳沸腾传热的影响尚不清楚。为了探索包壳表面沉积层对汽化核心密度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常压下的流动沸腾可视化实验台架,以锆-4合金为基板,采用逐层沉积的方法形成不同厚度的SiO_(2)... 燃料包壳表面沉积层在压水堆常规运行中形成,其对包壳沸腾传热的影响尚不清楚。为了探索包壳表面沉积层对汽化核心密度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常压下的流动沸腾可视化实验台架,以锆-4合金为基板,采用逐层沉积的方法形成不同厚度的SiO_(2)沉积层,通过开展流动沸腾实验对比不同沉积层厚度下的汽化核心密度差异。研究发现,SiO_(2)沉积表面与未沉积表面相比汽化核心密度增大,Koncar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本实验工况条件下的汽化核心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沸腾实验 表面沉积层 汽化核心密度
下载PDF
磁共振IDEAL-IQ序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及铁沉积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刘潇 张悦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IDEAL-IQ序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定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诊断为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年龄、性别、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能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磁共振IDEAL-IQ序列... 目的探讨磁共振IDEAL-IQ序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定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诊断为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年龄、性别、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能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磁共振IDEAL-IQ序列扫描并通过测量获得肝脏脂肪分数(PDFF)及铁沉积(R2^(*))值,其中22例患者行肝脏活检并获得肝脏脂肪变性的病理学分级(S0~3级)。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价PDFF及R2^(*)值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PDFF值对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诊断效能,采用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PDFF值与UA、AST、ALT、HDL-C相关(r=0.425,P<0.01;r=0.584,P<0.01;r=0.505,P<0.01;r=-0.296,P<0.05);R2^(*)值与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PDFF评估轻度(S1)、中度(S2)及重度(S3)脂肪肝的AUC值0.972(95%CI:0.905~1.000)、0.902(95%CI:0.765~1.000)、0.825(95%CI:0.528~1.000),P<0.05。结论PDFF值与多项生化指标相关,可作为补充指标定量评价NAFLD;与金标准比较,PDFF值对不同程度脂肪肝展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铁沉积
下载PDF
红石岩堰塞坝新堆积体动三轴试验研究
6
作者 贾宇峰 许米格 相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牛栏江上的红石岩堰塞坝新堆积体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级配和密度离散性较大。同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红石岩新堆积体具有黏性粗粒土性质,静力参数具有明显的离散性,需开展其岩土料的动力参数研究,以为将其利用改建为水利枢纽提供基础... 牛栏江上的红石岩堰塞坝新堆积体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级配和密度离散性较大。同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红石岩新堆积体具有黏性粗粒土性质,静力参数具有明显的离散性,需开展其岩土料的动力参数研究,以为将其利用改建为水利枢纽提供基础材料数据。采用GDS动三轴仪,对红石岩新堆积体进行了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试验,研究新堆积体动应力应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剪应变的不断增大,新堆积体动剪切模量比不断减小,阻尼比随之增大。新堆积体动力特性受围压影响较为明显,最大动剪切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剪应变条件下,随着围压、干密度、粗颗粒含量的增大,动剪切模量比逐渐增大,阻尼比逐渐减小。另一方面,新堆积体细粒含量较多,颗粒岩性复杂,风化程度差异明显,导致其动力特性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与人工筑坝堆石料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堆积体 颗粒级配 密度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动三轴试验 红石岩堰塞坝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烟草大田施药作业参数优选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天富 赵海燕 +7 位作者 刘健锋 谢康 孙红权 李光雷 郑华 陈丽萍 桑维钧 孙光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为探究当前主流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对烟草大田不同时期雾滴沉积分布规律的影响,获得雾滴最佳分布效果,以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为对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施药量3个作业参数优化组合,同时对植... 为探究当前主流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对烟草大田不同时期雾滴沉积分布规律的影响,获得雾滴最佳分布效果,以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为对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施药量3个作业参数优化组合,同时对植保无人机的田间有效喷幅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在烟草伸根期最佳作业参数为飞行高度3 m、飞行速度4 m/s、施药量15 L/hm^(2);(2)在烟草旺长期最佳作业参数为飞行高度3 m、飞行速度5 m/s、施药量15 L/hm^(2);(3)在烟草成熟期最佳作业参数为飞行高度5 m、飞行速度4 m/s、施药量30 L/hm^(2);(4)植保无人机在烟草上的作业喷幅宜设为3~4 m。该试验结果可为后续植保无人机在烟草不同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烟草 作业参数 雾滴覆盖率 雾滴密度 沉积量
下载PDF
分叉血管边支斑块及继生斑块发生发展趋势的动态模拟
8
作者 刘昭 孙浩 +5 位作者 陶克怡 杜田明 张艳萍 刘圣文 冯继玲 乔爱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845,共8页
目的考虑血管重构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沉积,探讨分叉血管边支斑块的生长发展趋势,以及因斑块存在而可能引发继生斑块的生长位置。方法建立分叉血管理想化模型,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获取边支斑块生长前后壁面切... 目的考虑血管重构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沉积,探讨分叉血管边支斑块的生长发展趋势,以及因斑块存在而可能引发继生斑块的生长位置。方法建立分叉血管理想化模型,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获取边支斑块生长前后壁面切应力分布。在低切应力区域截取7个截面:截面1~3为斑块生成前边支的低切应力区域;截面4、5为斑块上、下游边缘;截面6、7为斑块下游低切应力区域。模拟截面内血管重构和LDL沉积,讨论斑块的生长和发展趋势。结果截面1~3中,截面2产生了明显的负性重构和最高浓度LDL沉积(102.266 mmol/L),说明此处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起始位置。当斑块产生后,相比于截面4,截面5产生了更明显的血管重构,并造成管腔的狭窄和最高的沉积浓度(110.17 mmol/L),说明斑块有向下游偏心生长的趋势。相比于截面6,截面7(血液流动分离再附着点)产生了更明显的负性重构和最高的沉积浓度(93.851 mmol/L),说明血液流动分离再附着点附近有生成新斑块的可能。结论边支低切应力处产生明显血管重构导致管腔狭窄,并引发LDL的高浓度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分叉血管的外侧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长的起始位置。在斑块生长后斑块有向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流动分离再附着点有形成继生斑块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重构 低密度脂蛋白沉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BDD电极对苯酚降解氧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刘云 邹西壮 +1 位作者 张韬 薛喆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基于掺硼金刚石(BDD)电极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是解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ot Filament CVD,HFCVD)结合动态掺硼工艺,在WC-Co衬底上成功合成了BDD薄膜。在此基础上,利用已制备的WC-Co/BDD电极,以... 基于掺硼金刚石(BDD)电极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是解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ot Filament CVD,HFCVD)结合动态掺硼工艺,在WC-Co衬底上成功合成了BDD薄膜。在此基础上,利用已制备的WC-Co/BDD电极,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不同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pH值、苯酚初始浓度对其降解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电流密度为0.03 A/cm^(2),电解质为1.5 g/L Na_(2)SO_(4)的条件下,无论是在酸性还是碱性环境中,对于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苯酚溶液,3 h内COD的去除率均达到95%;对于质量浓度低于500 mg/L的苯酚溶液,其COD去除率在相同时间内均接近100%。基于WC-Co/BDD电极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对苯酚的矿化效果极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BDD电极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 苯酚 电流效率 电流密度 电解质浓度 pH值
下载PDF
清净分散剂对高密度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10
作者 舒玉美 安佳毅 +5 位作者 薛康 贾挺豪 史成香 张香文 邹吉军 潘伦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4,共10页
高密度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对其换热安全性乃至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在燃料中加入清净分散剂可减少热氧化沉积前驱体及沉积物的生成,有助于提高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采用快速小型热氧化安定仪研究了不同清净分散剂结构对... 高密度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对其换热安全性乃至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在燃料中加入清净分散剂可减少热氧化沉积前驱体及沉积物的生成,有助于提高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采用快速小型热氧化安定仪研究了不同清净分散剂结构对高密度燃料JP-10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40℃,700 kPa氧气压力下氧化5 h后,当高分子量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T161(分子量>1000)在JP-10(5 mL)中添加量为100 mg/L时,氧化沉积物的质量减少了56%(94.5 mg),且适当增加分散剂中非极性基团的链长和极性基团的体积,有利于提高JP-10的热氧化安定性;此外,当清净分散剂中极性基团位于分子中部时,对沉积物的抑制效果则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净分散剂 高密度燃料 热氧化安定性 快速小型热氧化安定仪 沉积物
下载PDF
基于泥沙异重流稳定性与衰减过程的床面淤积特性研究
11
作者 温志超 石林平 +1 位作者 黄哲 白玉川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32,共9页
泥沙异重流在稳定分层和不断衰减的过程中,伴随着床面淤积特征的变化。通过水槽试验观测异重流“稳定-衰减”过程,结合异重分层流运动理论模型,探究该过程对床面淤积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异重流层密度或厚度,形成稳定分层形态... 泥沙异重流在稳定分层和不断衰减的过程中,伴随着床面淤积特征的变化。通过水槽试验观测异重流“稳定-衰减”过程,结合异重分层流运动理论模型,探究该过程对床面淤积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异重流层密度或厚度,形成稳定分层形态的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延长了分层形态的维持时间;计算得到的临界雷诺数与扰动波数虚部相应增加,分层形态稳定性得以增强。异重流的稳定行进对于减小床面淤积具有重要作用,试验中临界雷诺数增加568~820,平均淤积厚度降低了42%~46%。因此,提高异重流稳定性并延缓衰减速率,有助于提高输沙率,可以达到减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异重流 分层流稳定性 扰动增长率 衰减过程 淤积
下载PDF
激光线能量密度对75W-FeCoNiCr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赵伟 韩勇 +2 位作者 袁媛 黄丽婷 刘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22-3031,共10页
利用FeCoNiCr高熵合金为黏结相,并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方法制备新型75W-FeCoNiCr合金,研究激光线能量密度对合金相组成、相对密度、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能量密度为157.14~325.00 J/mm时,不同线能量密... 利用FeCoNiCr高熵合金为黏结相,并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方法制备新型75W-FeCoNiCr合金,研究激光线能量密度对合金相组成、相对密度、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能量密度为157.14~325.00 J/mm时,不同线能量密度下的合金相组成没有明显变化,均由BCC-W相、TCP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相Co_(7)W_(6)相和FCC-FeCoNiCr黏结相组成。随着线能量密度的增大,成分过冷度增加,析出相长大速率加快,其形态由板状/胞状向树枝晶状转变,并且粒径从1μm增加到8μm左右。随着线能量密度的升高,合金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和压缩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线能量密度为166.67 J/mm时,析出相主要为均匀胞状结构,此时,合金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和压缩强度均达最高值,分别为98.4%、656 MPa和226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高熵粘接相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线能量密度 熔池形貌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PVA/GO/h-BN Janus Film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Excellent Flexibility via a Density Deposition Self-assembly Method
13
作者 Fang-Hua Luo Zhi-Tao Dong +2 位作者 Guo-Hua Chen Chen Ma Huai-Yua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217-1226,共10页
Janus films with asymmetric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have attracted con 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electronic skin s,sensors,actuators,etc.However,tradit... Janus films with asymmetric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have attracted con 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electronic skin s,sensors,actuators,etc.However,traditional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Janus films conventionally need the assistance of an interface or auxiliary equipment,which are usually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Herein,flexible poly(vinyl alcohol)(PVA)/graphene oxide(GO)/h-BN(recorded as PVA/GO/h-BN)Janus films with thermally,optically,and electrically anisotropic properties are fabricated by a simple density deposition self-assem bly method,which just utilizes the d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GO and h-BN during water evapor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ides of the acquired Janus films have obvious asymmetric characteristics.In the original state of the PVA/GO/h-BN Janus films,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GO side(10.06 W·m^(-1)·K^(-1))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h-BN side(10.48W·m^(-1)·K^(-1)).But after GO is reduced,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rGO side reaches 12.17 W·m^(-1)·K^(-1),surpassing that of the h-BN side.In addition,the relative reflectance of the h-BN side of Janus film i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GO side,and the su rface resistan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about 4 orders of magnitude.The prepared PVA/GO/h-BN Janus films show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human thermal management,light conversion switches,and electronic skins.This study provides a simple and versatile strategy for fabricating Janus films with multifunctional(such as thermal,optical,and electrical)anisotro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 films PVA/GO/h-BN density deposition self-assembly method
原文传递
热塑性聚酰亚胺/氧化铝三明治结构柔性电介质薄膜的设计制备及其高温介电储能性能
14
作者 卓俊添 林铭浩 +1 位作者 张齐艳 黄双武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6-276,共11页
介电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损耗低及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先进电子和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聚合物电介质凭借其高击穿强度、柔性和易加工等优点,成为高电压电容器的首选材料.然而,其较低的温度稳定性难以满足新... 介电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损耗低及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先进电子和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聚合物电介质凭借其高击穿强度、柔性和易加工等优点,成为高电压电容器的首选材料.然而,其较低的温度稳定性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发电等新兴领域对高工作温度的需求.本文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热塑性聚酰亚胺(TPI)薄膜表面沉积氧化铝(Al_(2)O_(3))镀层,制备了有机/无机三明治结构的Al_(2)O_(3)/TPI/Al_(2)O_(3)电介质薄膜.研究结果显示,氧化铝镀层不仅与TPI之间具有优异的界面结合性,还提高了肖特基势垒,抑制了电极电荷的注入,从而降低了高温下的漏电流,并提高了击穿强度.制备的Al_(2)O_(3)/TPI/Al_(2)O_(3)三明治结构薄膜在高温下获得了优异的放电能量密度(Ud)和充放电效率(η).例如,在150和200℃高温下,η>90%时的Ud分别达到4.06和2.72 J/cm^(3),相比纯TPI薄膜提升了98.0%和3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电容器 能量密度 三明治结构 物理气相沉积
下载PDF
USP37稳定SREBP1a促进胆固醇摄取和脂质沉积
15
作者 王曼 丁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筛选影响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chole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1a)蛋白稳定性的去泛素化酶,并探索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去泛素化酶库筛选显著影响SREBP1a表达的去泛素化酶,免疫蛋白印记实验和实时荧光定... 目的筛选影响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chole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1a)蛋白稳定性的去泛素化酶,并探索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去泛素化酶库筛选显著影响SREBP1a表达的去泛素化酶,免疫蛋白印记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评估去泛素化酶对SREBP1a以及升脂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红色荧光蛋白标记人源低密度脂蛋白(human Dil-low density lipoprotein,Human Dil-LDL)摄取和油红O染色等实验技术检测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脂质沉积情况。结果去泛素化酶库筛选发现泛素特异肽酶37(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37,USP37)可显著增加肝细胞SREBP1a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胆固醇摄取及脂质沉积。USP37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SREBP1a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升脂基因表达及脂质沉积。结论去泛素化酶USP37通过稳定SREBP1a蛋白表达,促进胆固醇摄取及脂质沉积,揭示了SREBP1a翻译后调控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 脂质沉积 低密度脂蛋白摄取 USP37 SREBP1a
下载PDF
MOCVD生长ZnO薄膜的气相寄生反应路径研究
16
作者 吴蕊 胡洋 +5 位作者 唐荣芬 阳倩 王序 吴怡逸 聂登攀 王环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8-1619,共12页
本文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ZnO薄膜过程中二乙基锌(DEZn)与叔丁醇(t-BuOH)体系的气相寄生反应机理。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反应路径的Gibbs自由能变化,从热力学角度详细分析关键中间产物(... 本文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ZnO薄膜过程中二乙基锌(DEZn)与叔丁醇(t-BuOH)体系的气相寄生反应机理。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反应路径的Gibbs自由能变化,从热力学角度详细分析关键中间产物(HOZnOBut、H(ZnO)_(2)But、HZnOH)的水解及二聚物(Zn_(2)O_(2)H_(4)、Zn_(2)O_(4)H_(4)、Zn_(4)O_(4)H_(4))、三聚物(Zn_(3)O_(6)H_(6))的形成,揭示不利于ZnO薄膜生长的纳米颗粒可能的形成路径和产物。研究发现在高温沉积条件下(673.15 K<T<713.15 K),DEZn热解后的中间产物H(ZnO)_(2)But容易与H_(2)O发生双分子碰撞直接生成有利于ZnO薄膜生长的(ZnOH)_(2)。但是这类中间产物同时会通过聚合消去反应形成二聚物和三聚物,这些聚合物是形成纳米颗粒的重要前体,其中由HOZnOBut聚合产生的聚合物(HOZnOBut)2连续脱去C4 H8,并最终形成Zn_(2)O_(4)H_(4)的反应最容易发生。因此,二聚物Zn_(2)O_(4)H_(4)是最有可能提供纳米颗粒的重要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密度泛函理论 寄生反应 薄膜 二聚物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物探工作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杨万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28-131,共4页
为探索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岩溶探测中应用的技术要点,以某饰面用石灰石矿为例,在概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过程、数据处理等展开分析,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形态及高低阻等的反演分析,进行矿区岩溶分布范围、埋深... 为探索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岩溶探测中应用的技术要点,以某饰面用石灰石矿为例,在概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过程、数据处理等展开分析,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形态及高低阻等的反演分析,进行矿区岩溶分布范围、埋深、大小等解释,并对异常结果进行述评。结果表明,资料解释与钻探结果基本吻合,物探结果可用于矿区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物探 岩溶 勘察 石灰石矿
下载PDF
高浓度掺杂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的态密度模型研究
18
作者 蔡坤林 谢应涛 +2 位作者 蹇欢 黄雁琳 翁嘉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1600,共10页
针对背沟道刻蚀(Back Channel Etch,BCE)技术的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s),建立了一种高浓度掺杂态密度模型(High Concentration Doping Density Of States model,HCD-DOS model),并通过数值模拟... 针对背沟道刻蚀(Back Channel Etch,BCE)技术的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s),建立了一种高浓度掺杂态密度模型(High Concentration Doping Density Of States model,HCD-DOS model),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态密度关键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以此揭示a-IGZO TFTs中制备工艺对导电沟道修复的物理机理.首先,采用结合强度较高的钼/铜双层结构作为栅/源/漏电极,引入BCE方法制备了底栅顶接触(BottomGate Top-Contact,BG-TC)TFTs.其次,建立了适用于BCE技术的a-IGZO TFTs的HCD-DOS模型.随后,基于TCAD(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仿真器对态密度关键参数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态密度参数对a-IGZO TFTs器件转移特性曲线、电学特性以及沟道内部电子浓度分布的影响有所差异.最后,基于HCD-DOS模型探索SiO_(x)钝化层沉积和N_(2)O等离子体处理对器件内部机理的影响.研究发现,N2O等离子体处理对态密度分布和沟道载流子浓度有显著影响,进而导致阈值电压正向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态密度模型 钝化层沉积 等离子体处理 背沟道刻蚀
下载PDF
电解沉积法碲提纯技术的研究
19
作者 许顺磊 张辛潔 +2 位作者 彭戴 游立 常意川 《船电技术》 2024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以粗二氧化碲为原料,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在60~80℃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反应完后将溶液进行过滤除杂,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得滤液中加入助剂配制成含Te 200~230(g/L),NaOH 90~100(g/L),Se<0.3(g/L),Pb<0.003(g/L)的电解液。... 本文以粗二氧化碲为原料,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在60~80℃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反应完后将溶液进行过滤除杂,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得滤液中加入助剂配制成含Te 200~230(g/L),NaOH 90~100(g/L),Se<0.3(g/L),Pb<0.003(g/L)的电解液。然后将配制好的电解液放入电解槽中,设置电解槽电流密度为50A/m^(2),电解沉积时间120~144 h。将在阴极板上析出的碲刮下并用纯水洗涤至中性,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好的电解碲进行熔融、扒渣、真空铸型等工序制得碲锭,得到的碲锭经检测分析其品级可达到4 N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碲 氢氧化钠 电流密度 电解沉积
下载PDF
广东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特征及找矿预测
20
作者 王军 汪礼明 +4 位作者 刘建军 王平 吴晓东 张敏 汪汝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9,共9页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矿种,尤以华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最为突出,广东省内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韶关、河源、梅州、清远、潮州、揭阳、肇庆和茂名等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是圈定矿床找矿远景区最有效且快速的...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矿种,尤以华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最为突出,广东省内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韶关、河源、梅州、清远、潮州、揭阳、肇庆和茂名等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是圈定矿床找矿远景区最有效且快速的一种手段,本次研究以广东省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将镧(La)和钇(Y)分别作为轻稀土(LREE)和重稀土(HREE)的特征元素,选取了34处稀土异常调查区(其中LREE异常区15处,HREE异常区19处),通过对人工剥土和人工冲击钻采样分析,初步评估了相应的稀土成矿潜力。139件样品分析结果显示,114个样品达到边界品位(≥0.02%),占送样总数的82.0%;71个样品达到工业品位(≥0.04%,最高可达0.27%),占送样总数的51.1%,新发现韶关乳源、潮州钱东、汕尾碣石、河源东源和河源龙川5个找矿远景区。为了更有效地圈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结合稀土矿床找矿预测的标志,建议在1∶20万水系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基础上,开展低密度不规则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一步浓缩异常范围并圈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找矿远景区,系统建立稀土资源潜力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 低密度不规则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远景区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