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Bacillus velezensis DY-6 on growth performance,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and gut microbiota of Apostichopus japonicus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Jinyan LI Bin +3 位作者 WANG Yingeng LIAO Meijie RONG Xiaojun ZHANG Zhe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449-1459,共11页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acillus velezensis DY-6 on the body weight gain rate and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coelom fluid of sea cucumber (Ap...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acillus velezensis DY-6 on the body weight gain rate and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coelom fluid of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um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The gut microbiota change in A. japonicus was then analyzed throug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uring the immersion bathing in B. velezensis DY-6 at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for 49 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body weight growth rate of all bathing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The highest growth rate (25.3%) was achieved when th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was 1×10^3 CFU/mL. The activities of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s (ACP, AKP, SOD and LZM) of all bathing groups increased, 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zymes of groups bathed with the bacterium at 1×10^3 and 1×10^4 CFU/mL reached the highest on day 21 and day 28. Taking the growth rate and economic cost into consideration,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B. velezensis DY-6 was 1×10^3 CFU/mL. The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B. velezensis DY-6 at 1×10^3 CFU/mL on the gut microbiota of A. japonicus were then evaluated through 16S rDNA sequencing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ut microbiota changed with the addition of B. velezensis DY-6, and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gut microbiota peaked twice on day 14 and day 21, respectively.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and if day 28 was selected as the dividing point,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gut microbiota could be obvious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were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some gut bacteria (in the phyla Firmicutes, Proteobacteria, and Bacteroidetes) after immersion bathing in B. velezensis DY-6. Our findings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probiotic application in sea cucumber f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stichopus JAPONICUS BACILLUS velezensis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gut microbiota correlation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红螯光壳螯虾不同组织免疫相关酶活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吕晓燕 李嘉尧 +3 位作者 方燕 郭占林 赵云龙 李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2-1820,共9页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结合生物酶测定,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浓度亚硝酸盐胁迫下红螯光壳螯虾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对肝胰腺和鳃的形态学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亚硝酸盐胁迫下,3种组织的ACP、AKP、SOD以及GSH...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结合生物酶测定,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浓度亚硝酸盐胁迫下红螯光壳螯虾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对肝胰腺和鳃的形态学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亚硝酸盐胁迫下,3种组织的ACP、AKP、SOD以及GSH-PX的活性都显著降低(P<0.05);随着亚硝酸盐浓度增加,酶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鳃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也显示出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超微结构显示,随着亚硝酸盐浓度增加,鳃角质层受损、断裂;上皮细胞排列疏松、空泡化;细胞器变形;鳃腔内也出现空泡化现象,血细胞变形。肝胰腺上皮细胞排列杂乱无章,细胞裂解,空泡化;微绒毛受损、断裂,肝小管间距扩大、结缔组织变得稀薄,血细胞变形;高浓度组R细胞的脂滴减少,核膜解体,细胞膜破裂,空泡化加剧;F细胞的核糖体减少,空泡化加剧,内质网水肿。研究说明亚硝酸盐对红螯光壳螯虾3种组织的免疫相关酶活产生影响,并损伤肝胰腺和鳃的形态学结构,影响其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光壳螯虾 亚硝酸盐 免疫相关酶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高盐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消化及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娜 赵玉超 +2 位作者 王仁杰 沈敏 李玉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1-1417,共7页
为探讨高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及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置了30、40、50、60共4个盐度梯度。对虾体长(7.84±0.68)cm,养殖密度333尾/m^3,每个梯度设3个平行,实验周期30d。取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等组织,... 为探讨高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及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置了30、40、50、60共4个盐度梯度。对虾体长(7.84±0.68)cm,养殖密度333尾/m^3,每个梯度设3个平行,实验周期30d。取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等组织,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及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结果表明,盐度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力(P<0.05);随着盐度增加,消化相关酶活力均不断下降,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盐度对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的免疫指标产生影响,表现为随着盐度升高,血淋巴中,AKP活力逐渐升高,ACP、CAT和SOD活力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肌肉中,AKP、ACP和SOD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肝胰脏中,AKP活力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ACP活力高盐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CAT活力先降低后升高,SOD活力盐度40后逐渐降低。实验结果初步说明,高盐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消化及免疫相关酶活力,且盐度对不同组织中免疫酶活力影响存在一定的组织特异性,50以上的高盐胁迫对对虾消化和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盐 消化酶 免疫相关酶
下载PDF
植物免疫蛋白制剂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增产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0
4
作者 盛世英 周强 +1 位作者 邱德文 杨秀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阿泰灵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植物免疫蛋白制剂,能诱导多种植物的广谱抗性,并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但在小麦生产中尚未开展相关研究。2016年作者分别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了阿泰灵对小麦抗病和促生长的田间试验,并初步研究了阿泰灵诱导... 阿泰灵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植物免疫蛋白制剂,能诱导多种植物的广谱抗性,并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但在小麦生产中尚未开展相关研究。2016年作者分别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了阿泰灵对小麦抗病和促生长的田间试验,并初步研究了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400倍阿泰灵稀释液拌种,并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和扬花期进行1000倍喷雾使用,能显著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须根数和根系活力;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叶锈病3种病害的诱抗效果达到29.3%~64.9%;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显著提高,产量增加15%以上。阿泰灵喷雾处理小麦6叶期幼苗后12~24 h,POD、SOD和CAT防御酶活性提高45%,抗病相关基因PR-1、PR-2和PR-5也比未处理小麦转录表达提高10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阿泰灵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并提高小麦抗病性;防御酶活性提高和抗病基因上调表达是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增产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蛋白制剂阿泰灵 诱导抗病性 防御酶 抗病相关基因
下载PDF
盐度对日本蟳免疫生理指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许星鸿 阎斌伦 +5 位作者 徐加涛 鲁健萍 周黎 刘艳晴 董艳秋 张雁秋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73-379,共7页
15℃下测定了不同盐度(15、20、25、30、35)对体质量(87.22±20.71)g的日本蟳免疫相关指标(血细胞密度、血蓝蛋白含量、酚氧化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和中肠腺消化酶(酸性蛋白酶、... 15℃下测定了不同盐度(15、20、25、30、35)对体质量(87.22±20.71)g的日本蟳免疫相关指标(血细胞密度、血蓝蛋白含量、酚氧化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和中肠腺消化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血细胞密度与盐度呈正相关,盐度对血蓝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盐度30组的酚氧化酶活力、盐度20和30组的溶菌酶活力先升后降,而盐度15、20和35组的酚氧化酶活力、盐度15和35组的溶菌酶活力先降后升再降。至处理第5d,各试验组的酚氧化酶与溶菌酶的活力为:盐度25>20>30>15>35。盐度变化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而丙二醛含量先降后升,至处理第5d,以盐度15和35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较低,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盐度20组的淀粉酶与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盐度25组的酸性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最高,盐度30组的碱性蛋白酶活力最高,而盐度15组的5种消化酶活力均为最低。盐度20~30为日本蟳较适宜的环境条件,而盐度15与35条件下会引起其免疫能力和消化酶活力的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长期变化情况可作为衡量日本蟳在盐度变化下免疫状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日本蟳 免疫指标 消化酶
下载PDF
不同病原菌刺激后仿刺参幼参体腔细胞中免疫相关酶的应答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陈仲 蒋经伟 +3 位作者 高杉 孙红娟 董颖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给体质量(6.4±1.1)g的仿刺参体腔注射10~0μL灿烂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希瓦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细菌终密度为10~7~10~8 cfu/mL),以体腔注射10~0μL无菌海水的仿刺参作对照组,注射后0、4、12、24、48、72h和96h取样测定了体腔细胞... 给体质量(6.4±1.1)g的仿刺参体腔注射10~0μL灿烂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希瓦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细菌终密度为10~7~10~8 cfu/mL),以体腔注射10~0μL无菌海水的仿刺参作对照组,注射后0、4、12、24、48、72h和96h取样测定了体腔细胞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酚氧化酶的活力。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刺激12h后仿刺参体腔细胞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余3种病原菌刺激后的12h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菌株刺激后的各个时间点体腔细胞中酚氧化酶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在4种病原菌刺激后4h和12h体腔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希瓦氏菌刺激后体腔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始终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细胞对病原菌的刺激在短时间内有较强的应激防御反应;仿刺参体腔细胞中的酸性磷酸酶可能在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入侵中发挥重要免疫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受到希瓦氏菌的抑制,酚氧化酶对4种病原菌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这可能是4种病原菌导致仿刺参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免疫相关酶 体腔细胞 病原菌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方斑东风螺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谭春明 赵旺 +4 位作者 吴开畅 温为庚 杨蕊 陈旭 于刚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684,共8页
在水温(26.0±1.0)℃下,将体质量(0.386±0.080)g的方斑东风螺幼螺置于盐度18、23、28、33(对照组)、38的海水中,6、12、24、36、48、72、96 h后观察幼螺行为,测定其体内6种免疫酶的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方斑东风螺保持良好状态... 在水温(26.0±1.0)℃下,将体质量(0.386±0.080)g的方斑东风螺幼螺置于盐度18、23、28、33(对照组)、38的海水中,6、12、24、36、48、72、96 h后观察幼螺行为,测定其体内6种免疫酶的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方斑东风螺保持良好状态的盐度为20~35,盐度和处理时间显著影响方斑东风螺免疫酶活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盐度18和23处理组幼螺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抑制—诱导”的趋势,而盐度28和38处理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诱导—抑制—诱导”的变化;各盐度处理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具有相一致的变化规律,均为“诱导—抑制”;盐度38处理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同盐度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一致,而盐度18、23、28处理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诱导—抑制”的趋势;各盐度处理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盐度18、38处理组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抑制—诱导—抑制”的趋势,盐度23和28处理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同盐度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盐度胁迫 免疫酶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明明 徐晨 +4 位作者 赵志刚 王资生 仇明 李强 乔帼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3-542,共10页
为研究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在沿海滩涂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本实验以滩涂主要养殖种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研究对象,按照BFT养殖模式(BFT组,不换水,只补存蒸发掉或取样部分的水分)和一般养殖模... 为研究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在沿海滩涂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本实验以滩涂主要养殖种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研究对象,按照BFT养殖模式(BFT组,不换水,只补存蒸发掉或取样部分的水分)和一般养殖模式(对照组,每日换水1次,每次换水1/4~1/3)分别饲养,测定各处理组异育银鲫的生长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相关酶活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分析热休克蛋白HSP70的相对表达,人工感染试验对比分析BFT养殖模式组和一般养殖模式组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抗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BFT组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BFT组异育银鲫肠道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53.10%、28.10%和17.99%;(3)BFT组异育银鲫体表黏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4)BFT组脾、肾、肝和鳃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量分别上调了1.29倍、1.34倍、1.87倍和1.68倍;(5)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人工感染试验证实,BFT组异育银鲫抗细菌感染能力显著增强。研究表明,BFT养殖模式适于异育银鲫养殖,可促进鱼体生长,增强其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异育银鲫 生长 消化酶 免疫相关酶 HSP70 嗜水气单胞菌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对方斑东风螺稚螺生长性能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军涛 邱承浩 +5 位作者 冼健安 陈惠琴 张秀霞 鲁耀鹏 郑佩华 王冬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14,共5页
研究旨在观察探究梯度添加壳聚糖(chitosan)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稚螺生长性能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选用体重0.9 g左右的方斑东风螺稚螺480颗,随机分到12个养殖试验箱,每个箱中放入螺苗40颗,分别饲喂添加0、0.2%、0... 研究旨在观察探究梯度添加壳聚糖(chitosan)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稚螺生长性能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选用体重0.9 g左右的方斑东风螺稚螺480颗,随机分到12个养殖试验箱,每个箱中放入螺苗40颗,分别饲喂添加0、0.2%、0.6%、1%含量壳聚糖的饲料,日饲喂量约为螺总重的5%左右,饲养试验时间为90 d。结果表明,1%和0.6%壳聚糖添加组方斑东风螺稚螺的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4.17%和9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壳聚糖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增重率、肥满度、肉壳比、脏体比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0.6%壳聚糖添加组方斑东风螺肝胰脏中的AKP、AC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1%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0.2%壳聚糖添加组的方斑东风螺肝胰脏中溶菌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0.6%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可以通过提高方斑东风螺稚螺肝脏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提高饲养成活率,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方斑东风螺 生长性能 免疫相关酶 饲料
下载PDF
添加杜仲提取物及胆汁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军涛 冼健安 +4 位作者 陈惠琴 张秀霞 郑佩华 鲁耀鹏 王冬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5,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杜仲提取物及胆汁酸后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规格一致,初始体重为(0.193±0.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分别饲喂添加0.3 g/kg的杜仲提取物(...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杜仲提取物及胆汁酸后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规格一致,初始体重为(0.193±0.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分别饲喂添加0.3 g/kg的杜仲提取物(对照组)、杜仲提取物+胆汗酸(0.3+0.08)、(0.3+0.12)、(0.3+0.16)g/kg的日粮,饲养周期为6周。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肥满度、饵料系数与其他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体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0.12)、(0.3+0.16)g/kg试验组的增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对照组明显低于各试验组,肝脏中对照组显著低于(0.3+0.12)、(0.3+0.16)g/kg组(P<0.05);血清中(0.3+0.12)、(0.3+0.08)g/kg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脏中(0.3+0.12)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T的活性在血清和肝脏中对照组与试验组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PO在血清中变化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GOT活性明显低于试验组,对照组的GPT活性明显低于(0.3+0.08)、(0.3+0.16)g/kg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以上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各指标,(0.3+0.12)g/kg杜仲提取物与胆汁酸为最优添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免疫相关酶活性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对中华鲟生长、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莎 管敏 +1 位作者 郭文韬 曲焕韬 《水产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水温15.8~18.6℃下,研究了EM菌液对体质量(13.85±1.44)g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养在室内直径1m、高0.7m... 在水温15.8~18.6℃下,研究了EM菌液对体质量(13.85±1.44)g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养在室内直径1m、高0.7m的圆形玻纤缸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含EM菌(5.0×10^9 CFU·kg-1饲料)的试验饲料。90d的饲养表明,试验组中华鲟的生长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增重率及特定增重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鱼淀粉酶、脂肪酶及胃蛋白酶活性均大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肝、胃中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高46%和79%、脂肪酶活性高52%和246%,肠、胃中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高54%和48%,均呈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鱼肝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29%、33%和34%,脾中除POD外,其他酶活性与肝中相同,但试验组鱼肝、脾中MDA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小了47%和44%,呈显著性差异(P〈0.05),溶菌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得出,在饲料中添加EM菌液可提高子中华鲟的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生长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酶
下载PDF
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脊椎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华雪铭 王世忠 +2 位作者 陈瑶琴 钟国防 周洪琪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在全植物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研究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脊椎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设6个等氮(37.50%粗蛋白)等能(17.00kJ/g总能)的实验组,分别是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无机磷(CaHPO4);... 在全植物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研究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脊椎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设6个等氮(37.50%粗蛋白)等能(17.00kJ/g总能)的实验组,分别是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无机磷(CaHPO4);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PC)组:NC组再添加1%无机磷(CaHPO4);4个植酸酶组:NC组中添加4种不同水平的植酸酶(250,500,1 000,2 000U/kg).每组设5个平行,对斑点叉尾鮰[(5.78±0.07)g/尾]进行为期60d的饲喂实验.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添加植酸酶组增质量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U/kg时,增质量率显著高于PC组(P<0.05)并达到最大值117.42%;植酸酶组鱼体蛋白保留率显著高于NC组(P<0.05),而与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植酸酶添加水平的提高,鱼体磷保留率显著提高(P<0.05);在NC组中,明显发现鱼体脊椎中部出现弯曲和侧凸现象;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500U/kg时,肝溶菌酶(lysozyme,LSZ)活力显著高于NC组(P<0.05),而2 000U/kg植酸酶组头肾LSZ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000U/kg时,头肾LSZ活力显著高于PC组(P<0.05);PC组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500 U/kg时,肝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力与P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植酸酶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 000U/kg,在全植物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能促进斑点叉尾鮰的生长和鱼体蛋白保留,并能预防脊椎畸形和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斑点叉尾鮰 生长反应 蛋白保留率 磷保留率 脊椎形态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镉胁迫下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稷 李晔 +3 位作者 瞿洋 沈灵灵 孙静 全晶晶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8-1063,共6页
本文研究一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提高泥蚶耐受镉(Cd2+)胁迫的作用,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地衣芽孢杆菌对Cd2+胁迫下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存活率及组织中Cd残留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地衣芽孢杆菌作用前后,泥蚶体... 本文研究一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提高泥蚶耐受镉(Cd2+)胁迫的作用,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地衣芽孢杆菌对Cd2+胁迫下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存活率及组织中Cd残留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地衣芽孢杆菌作用前后,泥蚶体内两类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进一步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了三类免疫相关基因金属硫蛋白(MT)、小热休克蛋白分子(sHSP)和铁蛋白(ferritin)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地衣芽孢杆菌能降低泥蚶组织中Cd残留量,提高其存活率。并能有效促进泥蚶体内SOD和GSH-Px酶活性的增加,同时降低MT、sHSP和ferritin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数据表明该地衣芽胞杆菌可通过调节泥蚶的免疫系统,起到降低Cd2+对泥蚶毒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泥蚶 镉残留量 存活率 抗氧化酶 免疫基因
下载PDF
氟在中华圆田螺体内富集及其对肝胰脏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潇 靳文博 +3 位作者 李若静 祝欢欢 赵晓晓 曹谨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124-128,共5页
以中华圆田螺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环境中不同浓度(0、40、80、160 mg/L)氟暴露条件下,氟在其体内的富集及对肝胰脏免疫相关酶,如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氟化钠连续暴露30、60 ... 以中华圆田螺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环境中不同浓度(0、40、80、160 mg/L)氟暴露条件下,氟在其体内的富集及对肝胰脏免疫相关酶,如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氟化钠连续暴露30、60 d后,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氟暴露组中华圆田螺不同组织中的氟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氟暴露剂量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表明氟在中华圆田螺不同组织中的浓度已经达到平衡;在整个染毒过程中,染毒组ACP和AK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氟暴露30 d,高浓度组ACP和AKP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氟暴露60 d,所有染毒组ACP和AKP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染毒组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且80 mg/L组和160 mg/L组CAT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圆田螺 生物富集 免疫相关酶
下载PDF
五种免疫相关酶在不同年龄组中国大鲵组织内的分布及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原居林 辛建美 +3 位作者 练青平 杨元杰 刘金殿 张爱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1-835,共5页
为更好地了解大鲵各组织内免疫相关酶的分布,分别对3个年龄组大鲵表皮、肝脏、肌肉、肠道和胃5个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TP)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5... 为更好地了解大鲵各组织内免疫相关酶的分布,分别对3个年龄组大鲵表皮、肝脏、肌肉、肠道和胃5个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TP)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5种免疫相关酶在各组织中均有一定分布,但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组织中表现出的活性有所差异。SOD活性水平大小依次表现为肝脏、表皮、胃、肠道、肌肉,CAT活性水平大小依次表现为表皮、肝脏、胃、肠道、肌肉,GPx水平大小依次表现为肝脏、表皮、肠道、胃、肌肉,AKP活性水平大小依次表现为表皮、肝脏、肌肉、肠道、胃,ATP活性水平大小依次表现为肝脏、肠道、肌肉、胃、表皮。由此可认为,大鲵肝脏组织为免疫相关酶的主要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免疫相关酶 活性 分布
下载PDF
寄生线虫对柞蚕幼虫保护酶活性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姝 赫英姿 +3 位作者 于庭洪 赵翀 左玲玲 宋策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6-342,共7页
研究线虫寄生对柞蚕幼虫保护酶活性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可以从免疫学角度揭示柞蚕寄生线虫的致病机制。测定柞蚕5龄幼虫被线虫寄生后其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 研究线虫寄生对柞蚕幼虫保护酶活性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可以从免疫学角度揭示柞蚕寄生线虫的致病机制。测定柞蚕5龄幼虫被线虫寄生后其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酚氧化酶原(PPO)、凝集素(lectin)和溶菌酶(lysozyme)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柞蚕幼虫被线虫寄生后,其血淋巴SOD活性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OD活性逐渐升高,于第14天达到最高值45.78 U/mL,随后逐渐下降,被寄生第6天CAT活性略高于对照组,随后寄生组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GST和溶菌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凝集素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呈往复波动趋势,PPO编码基因表达被抑制,并且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柞蚕的免疫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线虫 保护酶 免疫相关基因
下载PDF
Cu(Ⅱ)对海胆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在壳中蓄积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文君 丁君 孟凌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研究环境中Cu(Ⅱ)对经济棘皮动物的生理影响,以5月龄和15月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dius为试验材料,根据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对Cu(Ⅱ)浓度的限定值设置试验浓度,测定中间球海胆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 为研究环境中Cu(Ⅱ)对经济棘皮动物的生理影响,以5月龄和15月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dius为试验材料,根据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对Cu(Ⅱ)浓度的限定值设置试验浓度,测定中间球海胆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体腔液中免疫相关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壳中Cu(Ⅱ)蓄积量。结果表明:随着Cu(Ⅱ)浓度的升高海胆死亡率明显增加,Cu(Ⅱ)对中间球海胆的24 h LC50为0.247 mg/L;0.012 mg/L浓度组Cu(Ⅱ)对海胆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诱导—抑制效应,其他浓度组Cu(Ⅱ)对SOD活性均表现为抑制效应,随着Cu(Ⅱ)浓度的升高SOD活性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Cu(Ⅱ)对各浓度组内CAT活性表现为诱导—抑制效应,30 d时各浓度组CAT活性均降到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Cu(Ⅱ)浓度的升高海胆体腔液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升高趋势,30 d时各浓度组POD活性均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2 mg/L浓度组Cu(Ⅱ)对海胆体腔液中溶菌酶(LZM)活性表现为诱导—抑制效应,其他浓度组内Cu(Ⅱ)对LZM活性表现为诱导效应;各浓度组内Cu(Ⅱ)对海胆体腔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均表现为诱导—抑制效应;中间球海胆壳对Cu(Ⅱ)的蓄积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本研究结果可为环境中Cu(Ⅱ)对海胆的生理影响研究及利用海洋生物方法检测海洋中Cu(Ⅱ)污染的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 Cu(Ⅱ) 免疫相关酶 半致死浓度 丙二醛 蓄积量
下载PDF
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思成 房文红 +1 位作者 汪开毓 贾娴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将360尾体重为50 g左右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立3个平行,每个平行40尾鱼。将蛭弧菌Bdh5221菌液以0、104、107CFU/g(饲料)的浓度喷洒于基础饲料上投喂银鲫,于第7、14、21、28天时检测银鲫肠道蛭弧菌Bdel... 将360尾体重为50 g左右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立3个平行,每个平行40尾鱼。将蛭弧菌Bdh5221菌液以0、104、107CFU/g(饲料)的浓度喷洒于基础饲料上投喂银鲫,于第7、14、21、28天时检测银鲫肠道蛭弧菌Bdellovibriosp.数量的变化。在两个试验组蛭弧菌数量基本达到稳定(即第28天)时,测定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杆菌数量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数量有上升的趋势,拟杆菌变化不明显;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酶及107CFU/g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蛭弧菌具有改善银鲫肠道菌群和提高免疫相关酶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蛭弧菌Bdh5221 肠道菌群 非特异性免疫酶
下载PDF
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呼吸排泄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保军 邹雄 尹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为了探讨急性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生理代谢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盐度自31骤升至37后2、12、24、48和72 h黄边糙鸟蛤耗氧率、排氨率和不同组织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 为了探讨急性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生理代谢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盐度自31骤升至37后2、12、24、48和72 h黄边糙鸟蛤耗氧率、排氨率和不同组织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显示,处理后2 h耗氧率先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在24和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排氨率在2 h极显著降低(P<0.01),且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外套膜、肝胰腺中Na^+/K^+-ATP酶活力在12 h显著降低(P<0.05),肌肉和鳃中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套膜、肝胰腺和鳃中SOD活力在24 h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后逐渐降低;肌肉中SOD活力在48 h达到最高值后降低。外套膜和鳃中ACP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肝胰腺中ACP活力显著降低(P<0.05)后逐渐升高,肌肉中ACP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胰腺和鳃中ALP活力先降低后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外套膜和肌肉中ALP活力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急性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的代谢水平和免疫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时间效应性,高盐胁迫对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具有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边糙乌蛤 高盐胁迫 耗氧率 排氨率 Na^+/K^+-ATP酶 免疫酶活性
下载PDF
升温对不同管足颜色中间球海胆家系免疫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文君 丁君 +2 位作者 张伟杰 丁玉龙 何鹏 《农学学报》 2015年第9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升温对不同管足颜色中间球海胆家系免疫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温度梯度(15、20、22、24、26℃),分别对不同管足颜色海胆家系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ZM... 为研究升温对不同管足颜色中间球海胆家系免疫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温度梯度(15、20、22、24、26℃),分别对不同管足颜色海胆家系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ZM)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水温升高,RR、RW、WR、WW家系中间球海胆SOD、CAT、POD、LZM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RR、RW、WR、WW家系SOD活性范围分别为2.39~4.36、2.79~5.17、2.71~4.97、3.66~5.69 U/m L;CAT活性范围为63.02~112.76、62.47~169.37、66.40~140.77、72.29~149.20 U/m L;POD活性范围为1.65~14.59、0.89~13.88、2.08~14.68、2.49~15.62 U/m L;LZM活性范围为9.82~109.23、12.10~110.37、7.82~112.16、11.18~107.83 U/m L。RR、RW、WR家系中间球海胆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含量范围分别为0.97~2.34、0.82~2.40、0.96~2.23 nmol/m L,WW家系中间球海胆MDA含量呈缓慢升高的趋势,含量范围为1.55~2.60 nmol/m L。红、白管足中间球海胆SOD、CAT、POD、LZM活性也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红管足海胆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白管足海胆MDA含量则呈升高的趋势。随着水温升高,RR家系海胆SOD活性对升温胁迫响应早于WW家系海胆,RR家系海胆MDA含量低于WW家系海胆MDA含量;RW家系海胆CAT活性高于WW家系海胆;红管足海胆SOD、POD活性均高于白管足海胆,其中P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P〈0.05);26℃时,红管足海胆MDA含量显著低于白管足海胆MDA含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以红管足海胆为亲本培育的海胆家系对升温响应更灵敏、更耐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 升温 免疫相关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