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1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Employee Engagement on Job Satisfaction:Mediating Effect of Labor Relations Climate
1
作者 Zhao Weihong Yang Xiaoyi +1 位作者 Ma Xiaomeng Zhao Yif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1期63-74,共12页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model on a global scale,enterpris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more diversified demands from ...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model on a global scale,enterpris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more diversified demands from employees.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for enterprises to bolster employee engagement by enhancing employees’job satisfaction,building a stable and harmonious internal climate,and adapting to the dynamic,complex external environmen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employee engagement on job satisfaction,explor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labor relations climat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loyee engagement job satisfaction labor relations climate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Prosperity Index System of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
2
作者 Wang Hong(汪泓)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1年第4期103-106,共4页
The quantitative model for evaluating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 consists of two index systems. One system,which consists of 6 second level indices and 26 third level indices, deals with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 The quantitative model for evaluating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 consists of two index systems. One system,which consists of 6 second level indices and 26 third level indices, deals with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 And the other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5 indices, deals with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trend of future labor relation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 labor relationS EVALUATION index labor relationS PROSPERITY INDEX
下载PD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within Labor Relation and Its Management Strategy
3
作者 Chenhui Zhao Xiangrong He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6年第2期16-22,共7页
The paper argues that labor contracts between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 includes two facets, i.e. economic contracts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along with enterprise competition becoming fierce increasingly and... The paper argues that labor contracts between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 includes two facets, i.e. economic contracts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along with enterprise competition becoming fierce increasingly and labor force becoming diversified all the more,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have crucial effects on employees'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performances. We also argue that, under the challenging organization context, if managers want to make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employees, they must link employees with hearts,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signing labor contracts, and keep dynamic equilibrium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relatio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conomic exchange social exchange
下载PDF
HIV/AIDS Related Stigma among Male Labor Migrants in Nepal
4
作者 Sushma Dahal Paras Kumar Pokharel Birendra Kumar Yadav 《World Journal of AIDS》 2013年第4期305-312,共8页
Labor migrants are those of the at-risk groups for HIV.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has tried to examine HIV/AIDS-related stigma among Nepalese returnee male labor migrants. Migrant workers who have worked at least six... Labor migrants are those of the at-risk groups for HIV.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has tried to examine HIV/AIDS-related stigma among Nepalese returnee male labor migrants. Migrant workers who have worked at least six months abroad were asked different questions related to sexual behavior, knowledge on HIV/AIDS & condom and HIV/AIDS-related stigma. Stigma was measured on a three-point rating scale as high, average and low stigma. About 58% of migrants had the view “I would rather not know if I have HIV” followed by “I don’t want to be friends with people living with HIV” (53.6% migrants) and “people with HIV are cursed” (35.5% migrants). High stigma was present among 15.5% of the total respondents with high proportion among those with higher age, lower education, rural residence, and no knowledge on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 service. About a quarter of respondents were of the view that migrants infected with HIV while abroad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return Nepal. Some level of stigma on HIV/AIDS exists among male labor migrants in Nepal. Interventions aiming at reducing stigma should consider the factors like migrants’ age, education, place of residence and knowledge on VCT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related STIGMA AMONG MALE labor MIGRANTS in Nepal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Relationships and Al oc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Taking the Adjudication of Household Service Contract Disputes as an Example
5
作者 He Ling Li Hu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2年第4期137-155,共19页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urban families to raise children and provide for the aged and the employment demand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market dema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urban families to raise children and provide for the aged and the employment demand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market demand for household care services.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ipartit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hold workers,household service agencies,and families(individuals)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norm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household service industry.In specific judicial practice,local courts perform differentl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household workers and household service agencies.”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relevant cases also often swings between the civil law and the labor law.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ereinafter“the Civil Code”)does not retain the concept of“employment relationship”used in the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Trial of Personal Injury Compensation Cases.Then,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hold workers,household service agencies,and families(individuals)after the Civil Code came into force?This article shows the judicial dilemma currently faced by the household workers in the protection of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victim liability disputes of household worker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occupational injury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household workers in China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occupational injury risk sharing mechanism of household worker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local exploration of the occupational injury protection system of flexible employe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loyee-based household service intermediary contract relationship labor relations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下载PDF
家族企业更重视员工利益吗?——基于劳动力成本粘性的考察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权小锋 朱宇翔 张华玉 《管理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9,共15页
家族企业追求“基业长青”,其在对待员工这一重要利益相关者时,是否会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偏好和特征?本文切入劳动力成本粘性的研究视角,以2003年—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家族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决策行为表现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 家族企业追求“基业长青”,其在对待员工这一重要利益相关者时,是否会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偏好和特征?本文切入劳动力成本粘性的研究视角,以2003年—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家族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决策行为表现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进行劳动力成本调整时会表现出更强的粘性特征,且随着家族持股水平提升、进入代际传承阶段以及董事会中家族成员占比提高,劳动力成本粘性现象会更加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维护员工关系和保持良好声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家族企业中的劳动力成本粘性具体表现为用工粘性,而非薪酬粘性;行业竞争程度和非劳动密集性都会加剧家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粘性;家族企业承担适当的劳动力成本粘性还有助于促进生产效率,实现劳资“互惠”.本文既丰富了家族企业行为特征和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为处理劳资关系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员工关系 劳动力成本 成本粘性
下载PDF
国内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脉络与热点追踪--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爱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75,共1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围绕这一主题,借助CiteSpace等文献分析工具,聚焦发文量、文献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核心作者群、关键词聚类等指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围绕这一主题,借助CiteSpace等文献分析工具,聚焦发文量、文献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核心作者群、关键词聚类等指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系统梳理其研究脉络,得出了如下结论和研究展望:近十年来,国内外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研究逐步深入,但文献总量较少,核心作者群相对分散,业内学术影响力不高,未来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型雇佣关系认定和劳动权益保障两个方面,并致力于在工会职能创新、立法创新、社会保险政策实践创新3个方面作出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平台从业者 劳动关系 劳动权益
下载PDF
劳动关系微分化视角下网约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强 廖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8,共15页
在算法技术与平台经济相得益彰共同推进数字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关系日益呈现出微分化的演化趋势,使得以网约工为代表的新业态从业人员陷入了“身份不明确”的主体性危机与“权益保障难”的双重困境,不仅对传统的劳动从属... 在算法技术与平台经济相得益彰共同推进数字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关系日益呈现出微分化的演化趋势,使得以网约工为代表的新业态从业人员陷入了“身份不明确”的主体性危机与“权益保障难”的双重困境,不仅对传统的劳动从属基础性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也日益凸显现行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的现状。基于网约工群体经济从属性、人格从属性与组织从属性微分化趋势之系统理论分析,科学审视与证成微分化视阈下具有劳动从属性的网约工“第三类劳动者”之身份,并将“内在经济与人格从属程度的差距均以外在劳动量的差别为表现形式”这一从属性微分化之核心作为识别与判定标准,对具有不同强度从属性的“第三类劳动者”给予不同程度的劳动法倾斜保护,希冀能平衡平台经济有序发展与网约工劳动权益合法保障之间的关系,为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体系提供符合数字经济内在运行规律的科学立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网约工 劳动关系 微分化 第三类劳动者 劳动权益
下载PDF
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强 闫慧颖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新业态从业者不同于传统劳动者,其在所处行业、组织方式、用工方式、计酬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独特性的同时,该类人员劳动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现状也对传统劳动关系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护现状进行... 新业态从业者不同于传统劳动者,其在所处行业、组织方式、用工方式、计酬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独特性的同时,该类人员劳动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现状也对传统劳动关系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护现状进行研究,从现行保险制度、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诉讼与仲裁的衔接、劳动者维权力量等方面分析保障不足的内在原因,进而从加强保险制度的建设、更新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增强维权力量、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以规范新型用工关系,促进劳动力市场有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业态从业者 劳动权益 劳动关系 用工模式 保险制度
下载PDF
不完全劳动关系法律属性及制度构建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婴智 罗玉杭 张义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梳理学界及相关政策文件对不完全劳动关系的定义与解释,将劳动从属性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征以及外包用工模式相结合,总结出不完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新就业形态下特有的具备弱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的新型用工关系。当前,... 梳理学界及相关政策文件对不完全劳动关系的定义与解释,将劳动从属性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征以及外包用工模式相结合,总结出不完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新就业形态下特有的具备弱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的新型用工关系。当前,该领域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不完全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及地位不清晰;二是不完全劳动关系的制度构建方案不明确。参考“类雇员”制度及多要素权衡规则,在劳动三分体系基础之上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将不完全劳动关系纳入未来《劳动法典》中专门规制;二是引入考察要素制定不完全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三是将不完全劳动关系劳动者权利划分为基础权利和特有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劳动关系 劳动从属性 新就业形态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及其实践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娜 许评 +1 位作者 潘蓉 吴燕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任务,实施“五育并举”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育,能够积极有效开展是涉农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重要基础。该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任务,实施“五育并举”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育,能够积极有效开展是涉农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重要基础。该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存在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劳动教育开展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涉农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劳动教育 实践策略
下载PDF
涉农高校劳动育人视角下耕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富洋 武宝绘 +2 位作者 张姬 于镇伟 宋月鹏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138-141,共4页
以“亦耕亦读”为核心理念的耕读教育,不仅作为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耕读与传家传承下去,具有全面的育人功能,如修德、长智、强体和塑美等。结合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现状归纳分析问题,... 以“亦耕亦读”为核心理念的耕读教育,不仅作为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耕读与传家传承下去,具有全面的育人功能,如修德、长智、强体和塑美等。结合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现状归纳分析问题,从思想认识、顶层设计、课程建设、师资和机制建设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提出构建“543”耕读教育模式,即抓住劳动养成的“五个环节”,实施“四维一体”动态调整方略,利用“三全育人”服务保障,提升耕读教育实效,厚植涉农学子“三农”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劳动育人 耕读教育 农耕文化 模式创新
下载PDF
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反思--兼论“不完全劳动关系”
13
作者 娄宇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9,共18页
从属性是解读劳动关系的一把钥匙,在各类劳动关系认定理论中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源于启蒙时代个人主义思潮的从属性催生了劳动法,使之从行会规则中独立出来,进入国家干预的领域,同时赋予了劳动法“人法”的属性,从而... 从属性是解读劳动关系的一把钥匙,在各类劳动关系认定理论中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源于启蒙时代个人主义思潮的从属性催生了劳动法,使之从行会规则中独立出来,进入国家干预的领域,同时赋予了劳动法“人法”的属性,从而脱离民法交换给付的维度,形成了一个以关注主体特征和组织特征为视角的全新的法律领域;从现实的角度观察,我国劳动法学界在全面接受了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之后,正在有意识地构建中国自主的劳动法知识体系。在法律规范的层面上,我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从属性的类型、权重和要素等相关内容,但是在法律实践的层面上,已经确定了“从属性+要素”的劳动关系认定思路,并开始反哺劳动法教义学体系的构建。“不完全劳动关系”系我国为应对平台用工进行的一项政策性司法创设,劳动关系从属性提供了充分且必要的理论支撑。从逻辑上推理,不完全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民事劳务关系遵循一致的从属性考量标准,因此能够构成一类独立的法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从属性 劳动法 不完全劳动关系 新就业形态
下载PDF
涉农高职院校劳动精神融入就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俊齐 崔婧怡 +2 位作者 王瑞 李施一 贾子瑜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劳动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和综合育人价值,将劳动精神涵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又顺应新时代劳动就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该文在阐释劳动精神与就业教育本质契合的基础上,探讨劳动精神涵养教育在涉农... 劳动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和综合育人价值,将劳动精神涵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又顺应新时代劳动就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该文在阐释劳动精神与就业教育本质契合的基础上,探讨劳动精神涵养教育在涉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意义,根据涉农高职院校学段特点,构建劳动精神涵养教育融入就业教育具体路径,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以期切实提高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精神 涉农高职院校 就业教育 职业规划 路径研究
下载PDF
价值预期与价值赋予: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匹配博弈模型
15
作者 李志峰 张柯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在市场化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深层逻辑是不同价值间的博弈。价值预期体现为劳动主体在意识层面对价值回报的判断与预估;价值赋予表现为制度对劳动过程的支持程度。基于劳动价值论与制度价值论,对人、劳动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化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深层逻辑是不同价值间的博弈。价值预期体现为劳动主体在意识层面对价值回报的判断与预估;价值赋予表现为制度对劳动过程的支持程度。基于劳动价值论与制度价值论,对人、劳动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以价值赋予与价值预期为横纵坐标,构建基于价值博弈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博弈模型。从模型中发现,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有4种基本类型关系:高价值预期与高价值赋予;高价值预期与低价值赋予;低价值预期与高价值赋予;低价值预期与低价值赋予。通过质性访谈检验发现:当人、劳动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时,以高价值预期与高价值赋予为代表的“双高”类型是劳动关系中的最优博弈类型;反之,则可能出现劳动关系的稳定性缺陷。这由此反映出“人与制度”的伴生性问题。因此,建立高校教师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强化人、劳动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内在共生逻辑,以及扭转价值失序局面,从而回归价值理性,提升价值赋予与价值预期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劳动关系 价值预期 价值赋予 稀缺性资源 博弈困境
下载PDF
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基于一个简约的生产函数
16
作者 张宇燕 夏广涛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0,共6页
文章尝试将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因素有机整合入一个统一的简约生产函数,重点从全要素生产率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概言之,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良好的国际关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长期增... 文章尝试将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因素有机整合入一个统一的简约生产函数,重点从全要素生产率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概言之,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良好的国际关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制度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生产要素效能产生系统性的促进作用。出于清晰表达的目的,模型对主要变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化的独立分析,但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等因素之间往往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分工专业化 国际关系 制度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管理者对员工申诉的处理策略及其效应研究
17
作者 谢玉华 谢华青 王昕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员工申诉机制是劳动关系源头治理的关键,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中日趋紧张的劳资关系。管理者作为基层员工申诉处理的关键参与者,其处理策略对劳资关系的走向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索管理者对员工申诉的处理策略,构建中国情境下申诉处... 员工申诉机制是劳动关系源头治理的关键,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中日趋紧张的劳资关系。管理者作为基层员工申诉处理的关键参与者,其处理策略对劳资关系的走向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索管理者对员工申诉的处理策略,构建中国情境下申诉处理模型。本研究通过对328位员工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情境下的申诉处理策略呈现3种导向、7种策略。其中,报复、强制、说服和回避为维护组织利益导向型策略,折中和合作为利益平衡导向型策略,让步为员工利益导向型策略。使用利益平衡导向型策略和员工利益导向型策略可以有效解决申诉,而使用组织利益导向型策略不利于申诉解决,会导致员工隐忍、员工离职,甚至是申诉外溢。此外,本研究还探索了员工申诉处理的动态过程,分析了不同阶段管理者使用不同处理策略的情境及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中国情境下的员工申诉处理策略模型,从劳资互动视角探索了申诉处理的演变过程,拓展了员工申诉理论和管理者行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申诉 申诉处理策略 劳动关系治理 扎根理论
下载PDF
雇主组织参与三方机制的中国法治路径
18
作者 吴文芳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6,共16页
雇主组织通过三方机制在国家劳动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协调劳动关系中表达企业诉求、维护企业利益。我国的雇主组织以二元化/多元化为特征,各种团体的法律地位差异较大,参与三方机制的途径和发挥的作用迥然不同。因此,我国雇主组织参与... 雇主组织通过三方机制在国家劳动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协调劳动关系中表达企业诉求、维护企业利益。我国的雇主组织以二元化/多元化为特征,各种团体的法律地位差异较大,参与三方机制的途径和发挥的作用迥然不同。因此,我国雇主组织参与三方机制的法治保障应当以功能性为导向,根据雇主组织的不同属性以及作用领域,有重点、有区别地推进。雇主组织对劳动立法的参与,要通过法律明确雇主组织的参与权利、增强雇主组织的代表性、完善相关的程序保障,并积极拓宽雇主组织的参与渠道;雇主组织在三方协调机制中的参与,需以法律明确三方机制中的二元化雇主组织、提升三方机制的法律地位、完善决策程序和协调内容,确保雇主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主组织 三方机制 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治理
下载PDF
量化积分绩效分配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杨晓丽 刘玲 卢凯旋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量化积分在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绩效分配中的应用效果,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一种有效的绩效分配方法。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模式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 目的探讨量化积分在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绩效分配中的应用效果,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一种有效的绩效分配方法。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模式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模式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按工勤人员工龄绩效分配模式,试验组采用量化积分绩效分配模式,即从技术层级、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量方面实施量化绩效分配模式。比较改进前后两组工勤人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缺陷发生率(包装器械缺失、器械种类错误、包装标识错误、收送物品错误、信息系统操作错误)、临床科室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量化积分绩效分配模式后,试验组工勤人员工作效率和临床科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工作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量化积分绩效分配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工勤人员的工作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工勤人员 量化积分 绩效分配 前-后对照研究方法
下载PDF
关联企业混同用工的法律规制研究
20
作者 何小勇 《工会理论研究》 2024年第2期30-45,共16页
在劳动法中引入关联企业概念,目的是赋予裁判机构审查认定关联企业混同用工行为是否存在规避劳动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适用法人格否认规则,目的是在个案裁判中将关联企业视为联合雇主,要求其共同向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法律义务。劳... 在劳动法中引入关联企业概念,目的是赋予裁判机构审查认定关联企业混同用工行为是否存在规避劳动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适用法人格否认规则,目的是在个案裁判中将关联企业视为联合雇主,要求其共同向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法律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被安排至关联企业工作的,劳动关系的归属以合同为判断标准;关联企业采取轮流订立劳动合同的方式交替用工的,应当认定劳动者与后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则应以实际用工为考察依据判定劳动关系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企业 法人格否认规则 劳动合同变更 连带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