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多沙班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许溪麟 李小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51-456,共6页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艾多沙班作为直接Xa因子抑制剂,具有口服吸收快、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及依从性等优势。尽管上市时间较晚,但其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艾多沙班在心...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艾多沙班作为直接Xa因子抑制剂,具有口服吸收快、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及依从性等优势。尽管上市时间较晚,但其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艾多沙班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多沙班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相关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陶荣 杨淑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明确女性雄激素性脱发(fe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FAGA)发病及加重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毛发门诊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有较完整资料、非妊娠期、非哺乳期确诊雄激素性脱发女性患者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临... 目的:明确女性雄激素性脱发(fe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FAGA)发病及加重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毛发门诊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有较完整资料、非妊娠期、非哺乳期确诊雄激素性脱发女性患者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伴随疾病、生活习惯及实验室指标。结果:73.78%的FAGA患者青年期发病,其中额、顶、枕、颞部测量的发缝宽度均与Sinclair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维生素D3缺乏在该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而维生素B12缺乏(P=0.003)及甘油三酯升高(P=0.016)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伴随疾病中仅脂肪肝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发缝宽度和整体脱发程度成正相关。脂肪肝、维生素B12降低及甘油三酯升高可能是FAGA加重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 颞部脱发 脂肪肝 维生素D缺乏
下载PDF
低剂量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张波 刘煜清 +1 位作者 胡晓芹 李承宗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86-90,共5页
目的通过考察真实世界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使用低剂量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临床结果,为NVAF患者应用NOACs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促... 目的通过考察真实世界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使用低剂量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临床结果,为NVAF患者应用NOACs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促进其临床合理使用。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使用NOACs抗凝治疗的NVAF患者,比较使用低剂量NOACs治疗的患者和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治疗的患者12个月内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ischemic stroke/systemic embolism,IS/S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结果在419例NVAF患者中,286例患者使用低剂量NOACs(68.3%),其中利伐沙班为201例(48.0%),达比加群为85例(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推荐剂量治疗相比,使用低剂量NOACs患者发生IS/SE风险显著增加(OR:7.42;95%CI:1.50~36.70)、但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NOACs可能会增加NVAF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且未降低预期的出血风险,为保证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谨慎超说明书使用低剂量NO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抗凝 出血 栓塞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_(12)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玉滢 马璐瑶 +1 位作者 柳思琪 金珍婧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肝病,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代谢异常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NAFLD通常因无症状而易被忽视,因此,寻找早期有效的诊断指标对遏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肝病,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代谢异常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NAFLD通常因无症状而易被忽视,因此,寻找早期有效的诊断指标对遏制疾病的发展十分必要。同型半胱氨酸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NAFLD等,叶酸、维生素B_(12)又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本文就三者与NAFLD的关系作一综述,为NAFLD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_(12)
下载PDF
TG在血清视黄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线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黄玉 乐奕全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4-28,36,共6页
目的探讨TG在血清视黄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线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纳入2005至2006年、2017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岁的8394名参与者的横断面研究数据,按照血清视黄醇水平四分位数分为4组,即Q1组(... 目的探讨TG在血清视黄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线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纳入2005至2006年、2017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岁的8394名参与者的横断面研究数据,按照血清视黄醇水平四分位数分为4组,即Q1组(0.024~1.498μmol/L)2448人,Q2组(>1.498~1.829μmol/L)2113人、Q3组(>1.829~2.220μmol/L)1934人、Q4组(>2.220~8.762μmol/L)1899人,比较不同血清视黄醇水平者基线资料。以肝脂肪变性指数(HSI)作为NAFLD风险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AFLD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血清视黄醇与NAFLD的非线性关系。以BMI 30 kg/m2为界值分为非肥胖人群和肥胖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BMI人群NAFLD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中介效应分析不同BMI人群TG与血清视黄醇、NAFLD的关系。结果不同血清视黄醇水平者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BMI、腰围、高血压、糖尿病、每周中等强度活动时间、每日久坐时间、吸烟情况、每日饮酒量、每日饮食热量、TBil、TG、TC、AST、ALT、ALP、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年龄、性别、种族、吸烟情况、饮酒量、受教育程度、糖尿病、高血压、每日饮食热量、维生素A摄入量、BMI等因素后,与Q1组比较,Q2组、Q3组、Q4组发生NAFLD的风险更高(OR=1.37、1.58、1.52,均P<0.05)。血清视黄醇与NAFLD呈非线性关系:当血清视黄醇≤1.85μmol/L时,随着血清视黄醇水平升高,NAFLD风险降低(P<0.05);当血清视黄醇>1.85μmol/L时,随着血清视黄醇水平升高,NAFLD风险升高(P<0.05)。在非肥胖人群中,血清视黄醇是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1,P<0.05);TG在血清视黄醇与NAFLD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43.6%。在肥胖人群中,血清视黄醇并非NAFLD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TG在血清视黄醇与NAFLD的关系中不起中介效应。结论血清视黄醇水平与NAFLD进展相关,特别是在非肥胖人群中,可能是由TG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甘油三酯 视黄醇 维生素A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最佳抗凝质量联动管理的全程化心房颤动抗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6
作者 潘忙忙 张弛 +7 位作者 沈珑 孔令璁 双田 王新华 沈慧 沙婧婧 林厚文 顾智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9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抗凝团队提供基于最佳抗凝质量联动管理(BAQLS)的全程化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的工作模式和应用实践。方法:创新探索循证背景下的BAQLS全程化抗凝管理新模式;通过构建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开展新模式下同质化的三级医院-社区-患者... 目的:探讨抗凝团队提供基于最佳抗凝质量联动管理(BAQLS)的全程化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的工作模式和应用实践。方法:创新探索循证背景下的BAQLS全程化抗凝管理新模式;通过构建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开展新模式下同质化的三级医院-社区-患者联动的抗凝药学服务。收集2019—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及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对符合入组标准的679例患者开展BAQLS全程化抗凝管理,考察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抗凝满意度,评价药学服务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心房颤动患者开展BAQLS全程化抗凝管理,构建了制定最佳策略→优化依从性工具→标化质量控制→实现自我管理→建立联动方式的全程化抗凝管理模式,并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679例心房颤动患者中,使用华法林的患者185例,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血药(NOAC)的患者494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72±173)d;血栓发生率为0.74%(5/679),出血发生率为15.02%(102/679)。使用华法林患者的抗凝治疗窗内时间百分比为(70.5±16.5)%。使用华法林和使用NOAC患者的平均用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24.69±0.79)和(24.89±0.46)分;从基线到3个月,使用华法林和使用NOAC的患者对负担和获益的满意度均有所改善。结论:基于BAQLS的全程化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模式的建立,通过三级医院-社区-患者联动的科学性、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升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管理 华法林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血药 抗凝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实验室监测及特殊人群使用
7
作者 应华波 黄晓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8-734,共7页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肝素和华法林是用于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抗凝药物。然而,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的出现,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NOACs在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以及非瓣膜心房颤动方面具有相似或更好的疗效和安全...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肝素和华法林是用于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抗凝药物。然而,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的出现,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NOACs在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以及非瓣膜心房颤动方面具有相似或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NOACs在固定剂量使用时不需要常规凝血监测,但在特殊人群或特定场景(急诊手术等)中,相对超剂量或剂量不足的药物使用及异常的药物代谢能力可能会降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监测和评估NOACs的抗凝血作用更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本文将从NOACs的常用实验室监测方法及特殊人群使用等两个方面做简要综述,旨在说明适合不同NOACs药物的监测方法及NOACs在相对特殊人群里的适用性,希望可以为临床规范监测及使用NOACs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实验室监测 血栓栓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左心耳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龙松兵 杨健 +3 位作者 贺琳 罗进 徐望 刘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89-79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LAA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6年10月至2020年9于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行介入治疗或电复律的非瓣膜性房颤患术前经食道...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LAA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6年10月至2020年9于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行介入治疗或电复律的非瓣膜性房颤患术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提示LAAT并接受NOACs治疗的27例患者,根据药物剂量分为标准剂量组(达比加群150 mg,2/d;利伐沙班20 mg,1/d)和低剂量组(达比加群110 mg,2/d;利伐沙班15 mg,1/d),低剂量NOACs使用人群包括高龄(年龄≥75岁)、低体重(<50 kg)及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0 ml/min),至少治疗3周。治疗后1月、2月及3月复查TEE,比较LAAT消退情况,并观察治疗过程中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共入选27例患者,其中标准剂量组15例(利伐沙班8例,达比加群7例),低剂量组12例(利伐沙班9例,达比加群3例)治疗3月后,标准剂量组13例(86.7%)LAAT完全消退,1例较前缩小,1例无变化;低剂量组9例LAAT完全消退(75%),2例较前缩小,1例无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LAAT完全消退比例接近(P>0.05),且治疗过程中均无血栓栓塞及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结论低剂量和标准剂量NOACs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合并LAAT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提示在特殊人群中使用低剂量NOACs治疗LAAT是可行的,但上述结果仍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左心耳血栓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维生素D调控Kupffer细胞极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作用
9
作者 罗雯静 董显文 +3 位作者 赵巧素 郭雯莹 柳惠未 叶桦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916-921,I0004,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防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补充组[高脂饮食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每组10只。喂饲相...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防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补充组[高脂饮食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每组10只。喂饲相应食物16周后每组取5只小鼠处死后取肝组织,另5只小鼠行胶原酶原位灌注获取Kupffer细胞。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Kupffer细胞M1/M2极化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维生素D补充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减轻,肝组织脂质合成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N)和脂质分解基因脂酰辅酶A氧化酶l(ACOX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质合成蛋白SREBP1C、FASN和脂质分解蛋白ACOX1、CPT1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Kupffer细胞M1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iNOS2)、TNF-α和IL-6及M2极化基因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upffer细胞M1型极化进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KUPFFER细胞 极化
下载PDF
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对肝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10
作者 杨禹 杨承志 徐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67-107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NOAC治疗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NOAC治疗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排除标准提取数据,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语言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RCT研究,64063例患者接受NOAC治疗,相较对照组,NOAC并未增加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3 ULN]发生风险(RR=0.72,95%CI:0.61~0.84,I2=59%,P<0.01),也并未增加严重肝损伤[ALT>3 ULN合并总胆红素(TBIL)>2 ULN)]发生风险(RR=0.98,95%CI:0.80~1.19,I2=0%,P=0.01)。NOAC应用于预防下肢术后静脉血栓时,相较于对照组,降低了肝功能异常发生风险(RR=0.69,95%CI:0.61~0.79,I2=0%,P<0.01)。[结论]NOAC具有较高肝脏安全性。NOAC相关肝损伤的发生可能具有剂量依赖性。NOAC临床应用于具有肝病史患者时宜定期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 肝损伤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维生素D与细胞焦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景洁 刘菊香 权金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84-89,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其患病率的持续增高已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维生素D是一种抗纤维化、抗炎和胰岛素增敏分子,参与肠道-脂肪组织-肝轴内的免疫代谢途径。流行病学研究支持维生素D缺乏症与N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其患病率的持续增高已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维生素D是一种抗纤维化、抗炎和胰岛素增敏分子,参与肠道-脂肪组织-肝轴内的免疫代谢途径。流行病学研究支持维生素D缺乏症与NAFLD有关,在动物实验及体外研究中发现,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和焦亡的激活可以延缓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本研究综述细胞焦亡和维生素D在NAFLD发病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三者的相互关联,为维生素D基于焦亡为靶点治疗NAFLD的可能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纤维化
下载PDF
高危栓塞風險的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抗凝治療分析
12
作者 柯于梵 陳劍 +3 位作者 蕭湛潮 李惠潔 羅卓恩 鍾桃娟 《镜湖医学》 2023年第1期39-42,35,共5页
目的分析2014年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診療管理指南更新對高危栓塞風險的非瓣膜病心房顫動(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抗凝治療率和治療方案的影響,為臨床抗凝管理提供依據。方法選取本院2010年1月1日~2018... 目的分析2014年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診療管理指南更新對高危栓塞風險的非瓣膜病心房顫動(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抗凝治療率和治療方案的影響,為臨床抗凝管理提供依據。方法選取本院201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間高危栓塞風險NVAF患者納入研究,收集臨床資料和抗凝治療情況,以2014年AF診療管理指南頒佈為界點分為:研究組(指南頒佈後)和對照組(指南頒佈前),比較兩組抗凝治療率和治療藥物的變化。結果研究人群的平均抗凝治療率為26.69±11.27%,研究觀察期間按年上升趨勢,2018年抗凝治療率比2010年增長超過3倍(43.62%vs.12.73%)。研究組抗凝治療率較對照組明顯上升(37.37%vs.18.05%,P=0.023)。抗凝藥物方面,研究組使用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藥(non-vitamin K antagonist anticoagulants,NOACs)治療的比例比對照組增加了近10倍(20.72%vs.2.27%,P=0.014),而兩組華法林治療比例無明顯變化(16.65%vs.15.78%,P=0.624)。結論AF診療管理指南的更新和頒佈顯著提高了高危栓塞風險的NVAF抗凝治療率,有助於臨床醫生對該類患者進行規範化抗凝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療 非瓣膜病心房顫動 華法林 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藥
下载PDF
异种肾移植:生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佳华 余一凡 +5 位作者 邓文艺 宋相钦 靳帅 李涛 钱坤 王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8-904,共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类终末期器官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为了解决器官移植中供者短缺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究异种移植。目前人们普遍关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相关的问题,在异种肾移植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较少。肾脏通过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类终末期器官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为了解决器官移植中供者短缺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究异种移植。目前人们普遍关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相关的问题,在异种肾移植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较少。肾脏通过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素,激活维生素D来执行内分泌功能。虽然这些途径在同种移植中通常保存良好,但物种特有的差异,特别是猪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差异,仍然可能会影响移植器官的生理机能。本文尝试从猪与人的EPO、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有活性的维生素D3等在异种移植后的作用变化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异种移植亚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肾移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1 25-二羟维生素D_(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非人灵长类动物 亚临床研究 生理学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疾病进展中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史明月 郇昌翔 +1 位作者 先丹丹 卢发强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991-1997,共7页
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FH)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然而叶酸和维生素B12(vitamin B12,B12)作为Hcy代谢的重要辅助因子,与NONFH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FH)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然而叶酸和维生素B12(vitamin B12,B12)作为Hcy代谢的重要辅助因子,与NONFH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Hcy、叶酸及B12水平在NONFH疾病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3例NONFH患者(NONFH组)和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2组血清中Hcy、叶酸及B12水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及其与国际骨循环研究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esearchon the Bone Circulation,ARCO)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股骨头塌陷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ONFH组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叶酸和B1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Hcy水平与NONFH患者ARCO分期呈正相关(r=0.532,P<0.05),血清叶酸、B12水平与ARCO分期呈负相关(r=-0.432、r=-0.483,均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Hcy、叶酸和B12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NONFH股骨头塌陷的预测价值分别为0.800、0.731、0.741、0.869。结论:血清Hcy、叶酸及B12水平与NONFH患者疾病进展之间有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NONFH股骨头塌陷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颜海强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化疗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sodium cantharidinate/vitamin B6,SC/VB6)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化疗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sodium cantharidinate/vitamin B6,SC/VB6)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8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采用SC/VB6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54.5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SC/VB6注射液治疗可改善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保障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益生菌对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效果
16
作者 刘希 舒畅 《肝脏》 2023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益生菌对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5例NAFLD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营养及生活方式干预,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益生菌对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5例NAFLD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营养及生活方式干预,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和益生菌。对比3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肝功能指标、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炎性因子水平等变化。结果3组干预后的BMI、AST及ALT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的BMI值接近(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AST和ALT水平表现为B组<A组<对照组,且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3组患儿干预后的HOMA-IR、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HOMA-IR、TC、TG水平表现为B组<A组<对照组,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B组干预后的25(OH)D3水平显著升高,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A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25(OH)D3、TNF-α及IL-6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和B组干预后的肠道菌群失调率分别为45.71%、37.14%,均较干预前的85.71%和80.00%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失调率(74.29%比71.43%)无明显变化(P>0.05)。A组与B组干预后的肠道菌群失调率(45.71%比37.14%)接近(P>0.05)。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B组(94.29%)>A组(80.00%)>对照组(60.00%),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AFLD肥胖儿童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和维生素D,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肥胖 儿童 维生素D 益生菌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还原型谷胱甘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沉积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热依汗尼沙·亚克亚 祖力皮亚·努尔买买提 依丽米热·努尔麦麦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9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效果及对肝脏脂肪沉积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68例T2DM合并NA...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效果及对肝脏脂肪沉积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68例T2DM合并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维生素D辅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NAFLD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肝脏脂肪沉积、肠道菌群和血糖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4例。观察组NAFLD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控制衰竭参数(CAP)、肝脏硬度测定值(LSM)、肝脏脂肪含量及大肠埃希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GPT、GOT、GGT、CAP、LSM、肝脏脂肪含量及大肠埃希菌、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辅助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T2DM合并NAFLD患者效果良好,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肝功能,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和调节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还原型谷胱甘肽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脏脂肪沉积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强强 惠伯棣 +1 位作者 宫平 林孔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9-295,共7页
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具有生物学活性。但是,类胡萝卜素分子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最终会分解成片断,形成代谢物。这些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代谢途径和化学变化应当被予以关注。在过去20年中,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物在体内也具有生... 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具有生物学活性。但是,类胡萝卜素分子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最终会分解成片断,形成代谢物。这些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代谢途径和化学变化应当被予以关注。在过去20年中,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物在体内也具有生物学活性,对健康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些结果对于探索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的生物学活性非常重要,这方面的探索在今天和未来都将会继续下去。本文综述包括VA源(如β-胡萝卜素)和非VA源(如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并做出总结,对营养学及食品科学的研究都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分解片段 代谢物 对称分解 非对称分解 维生素A源类胡萝卜素 非维生素A源类胡萝卜素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elderly 被引量:9
19
作者 Pablo Díez-Villanueva Fernando Alfonso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Atrial fibrillation(AF)is the most common arrhythmia in elderly population,with age be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volved in its pathogenesis.Conduction disturbances may be present on the surface electrocar... Atrial fibrillation(AF)is the most common arrhythmia in elderly population,with age be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volved in its pathogenesis.Conduction disturbances may be present on the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before AF onset in some patients.Once this arrhythmia is diagnosed,antithrombotic therapy is mandatory in most cases,as this is the only treatment that has demonstrated to improve survival.Age increases both the risk of thromboembolic and bleeding complications,while benefits from anticoagulant therapy outweigh that from bleeding in most scenarios,also in very elderly patients.However,elderly patients with AF are often undertreated.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have emerged as an alternative to vitamin K antagonists,with significant less adverse events and better profile in terms of efficacy and safety.Other conditions related to age should be carefully evaluated in these patients(including frailty,comorbidity and polypharmacy)to ensure an individualized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RAILTY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The elderly
下载PDF
高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乔军 白永怡 +2 位作者 马锦玲 王建国 李乐燕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临床中心诊断为非瓣膜病房颤,并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的高龄老年(年龄≥80岁)728例患者病例资料...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临床中心诊断为非瓣膜病房颤,并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的高龄老年(年龄≥80岁)728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73例,女性355例,年龄80~98岁;治疗1年后随访,参考Mofisky-Green(MG)测评表进行依从性评判,分为依从性好(476例)和依从性差(252例)2组。结果高龄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依从性在冠心病史、房颤类型、心力衰竭(NYHA≥Ⅲ级)、恶性肿瘤、CHA2DS2-VASc≥5分、药物≥5种、脑卒中、出血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冠心病(OR=405.98,95%CI:64.797~2526.332)、出血(OR=0.07,95%CI:0.021~0.27)、阵发性房颤(OR=0.11,95%CI:0.033~0.389)、脑卒中(OR=19.38,95%CI:3.705~101.393)、CHA2DS2-VASc≥5分(OR=0.05,95%CI:0.016~0.138)、恶性肿瘤(OR<0.01,95%CI:0.000~0.004)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依从性差者影响因素较多,需针对相关因素实施干预,改善抗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依从性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