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oluntary Thigh Muscle Strength with Resection Stump-Dependent Blood Flow and Vasodilation in an Amputated Lower Leg with Total Surface Bearing Prosthesis during Dynamic Knee Extensor: A Case Trial 被引量:1
1
作者 Takuya Osada Masahiro Ishiyama Ryuichi Ueno 《Open Journal of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2019年第4期151-169,共19页
Background: The magnitude of the hyperemic response due to repeated thigh stump exercise on incremental contraction intensity might be useful information in localized exercise tolerance for devising cardiovascular phy... Background: The magnitude of the hyperemic response due to repeated thigh stump exercise on incremental contraction intensity might be useful information in localized exercise tolerance for devising cardiovascular physical therapy for amputees.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amputated leg blood flow (LBF) may potentially be altered due to voluntary muscle contractions after loss of the lower leg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leg. Case Presentation: A 57-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Burger disease attempted 3 min unilateral repeat/dynamic knee extensor exercise at a target muscle contraction frequency (1 s thigh muscle contraction and 1 s relaxation, 90 repetitions) with each leg <right transtibial amputated leg (AL) using a total surface-bearing prosthesis (TSB) and left non-AL> at six different contraction intensities (rubber resistance belt).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blood velocity/flow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femoral artery, blood pressure, leg vascular conductance (LVC), and peak muscle strength (PMS) were performed during the 3 min exercise period. The 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by one-legged isometric knee muscle contraction was 14.7 kg in non-AL and 7.9 kg in the AL with prosthesis. The relative PMS was defined as “PMS/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 100 (%)”. Pre-exercise LBF was lower in the AL (200 ± 25 ml/min) than the non-AL (275 ± 74 ml/min). Both the non-AL and AL showed good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solute-/relative-PMS and LBF or LVC during 30 s at steady-state before the end of the exercise period. Furthermore, there was also similarity seen in the increase rate in LBF and/or LVC for the incremental relative PMS compared with the absolute PMS. Conclusion: In this case, the muscle strength depended on blood flow increase/vasodilation was seen in this “AL” using a TSB prosthesis for repeated dynamic knee extensor exercise. The present amputee’s limb muscle strengthening with the resection stump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hyperemia in the amputated li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ercising Leg Blood Flow VASODILATION TRANSTIBIAL Amputation TOTAL SURFACE bearing PROSTHESIS Doppler Ultrasound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在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环环 唐莉莉 +1 位作者 刘倩倩 朱蓓蓓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在糖尿病足溃疡(DFU)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28例DFU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下...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在糖尿病足溃疡(DFU)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28例DFU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观察组实施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溃疡面积、溃疡深度、踝肱指数、下肢动脉血流量(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溃疡面积及溃疡深度均低于干预前,踝肱指数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溃疡面积及深度低于对照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两组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可促进DFU病情恢复,维持下肢动脉血流,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中医综合护理 下肢非负重运动 溃疡面积 下肢动脉血流量 护理
下载PDF
非负重运动锻炼对糖尿病足溃疡病人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陶静 刘清华 +3 位作者 胡鹏 张静 龚亚 刘晓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0期1745-175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负重运动锻炼在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中应用效果,为糖尿病足运动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关于非负重运动锻炼在糖尿病足溃疡... 目的:系统评价非负重运动锻炼在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中应用效果,为糖尿病足运动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关于非负重运动锻炼在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22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296例糖尿病足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负重运动锻炼可以改善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的伤口愈合率[RR=2.76,95%CI(2.00,3.80),P<0.00001],改善病人的踝肱指数(ABI)[RR=0.07,95%CI(0.04,0.10),P<0.0001];两组运动时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CI(0.54,1.09),P=0.14];非负重运动锻炼对血糖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尚不明确。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非负重运动锻炼对糖尿病足溃疡病人有较好的临床结局,可以提高病人的伤口愈合率,改善病人的ABI。但纳入的研究在质量和数量上有所限制,需要更多高质量和大样本的研究对此结论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非负重运动锻炼 伤口愈合率 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早期负重锻炼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作用
4
作者 丁健 汪珊 +3 位作者 罗仕清 简蔚宏 郭宇宏 黎腾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负重锻炼对骨质疏松进展的影响。方法63例行手术治疗的单侧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术后开始负重锻炼时间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29)。观察组术后1周内开始每日定量的负重行走锻炼及单腿站立训练,对照组术后...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负重锻炼对骨质疏松进展的影响。方法63例行手术治疗的单侧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术后开始负重锻炼时间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29)。观察组术后1周内开始每日定量的负重行走锻炼及单腿站立训练,对照组术后第3周开始逐步负重锻炼。运用双能X线检查仪检测患者健侧髋关节骨密度。对2组术前、术后(6周、3个月、6个月)的健侧髋关节股骨颈、转子间、Ward’s三角以及髋关节总和的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观察组健侧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3、6个月观察组健侧转子间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健侧Ward’s三角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6个月观察组健侧髋关节骨密度总和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6个月健侧髋部骨密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负重锻炼能延缓健侧髋部骨密度的降低,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有利于二次骨折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髋关节 骨质疏松 术后 负重锻炼 骨密度 老年人
下载PDF
比较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与常规康复锻炼对促进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张宁 张杨 +2 位作者 陈冠伸 何祉逸 张瑞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2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与常规康复锻炼对促进SandersIV型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1年1月一2021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SandersIV型跟骨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 目的:研究比较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与常规康复锻炼对促进SandersIV型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1年1月一2021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SandersIV型跟骨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跟骨复位率、关节活动度、相关功能评分、足部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跟骨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8周、12周及24周时踝关节背伸、踝关节趾屈、足部内翻及外翻的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Maryland评分以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ohler角大于对照组,Gissane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andersIV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应用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骨折愈合速度以及功能恢复速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Ⅳ型 跟骨骨折 手术 负重 康复锻炼
下载PDF
术后早期主动踝关节屈伸锻炼及早期负重康复训练对急性跟腱断裂病人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
6
作者 孙洁 李春梅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5期3537-3540,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主动踝关节屈伸锻炼及早期负重康复训练对急性跟腱断裂病人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115例急性跟腱断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8例。对...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主动踝关节屈伸锻炼及早期负重康复训练对急性跟腱断裂病人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115例急性跟腱断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术后1周开始)及早期负重康复训练,观察组病人于术后3 d即开始主动踝关节屈伸锻炼及负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跟腱断裂评分(ATR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跖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跟腱相对静息角(R-ATRA)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跟腱断裂术后病人实施早期主动踝关节屈伸锻炼及早期负重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踝关节功能,提高踝关节活动度,且干预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屈伸锻炼 早期负重康复训练 急性跟腱断裂 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负重爬梯与有氧跑台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量 亢依婷 +2 位作者 尹博 孙丽君 樊岫珊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研究负重爬梯与有氧跑台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效果并探索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糖尿病负重爬梯组(DL)和糖尿病有氧跑台组(DA),以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 目的:研究负重爬梯与有氧跑台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效果并探索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糖尿病负重爬梯组(DL)和糖尿病有氧跑台组(DA),以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DL组在晚上进行负重爬梯训练,10次/组×3组/天,每次间歇2 min,6天/周×6周;DA组在同一时间进行20 m/min的跑台训练,30 min/d。于造模成功和运动干预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第2次水迷宫测试结束后断颈处死大鼠,采用RT-QPCR法检测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RKB、CREB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DC组大鼠海马BDNF、CREB基因表达显著下降,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与DC组相比,DL和DA组大鼠海马BDNF、CREB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学习能力显著提高;DL大鼠海马TrkB基因显著上调,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显著改善,而DA组大鼠海马TrkB基因无显著变化,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无改善,与DA组相比,DL组大鼠海马TRKB、CREB基因显著上调。结论:有氧跑台运动与负重爬梯运动介导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能力均有促进作用,而负重爬梯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记忆能力的改善优于有氧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爬梯 有氧跑台 糖尿病 学习记忆 BDNF 大鼠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辉 李春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5-297,共3页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设计5组实验,每个实验均取40只小鼠随机分成DMY高(300mg/(kg.d))、中(200mg/(kg.d))、低(100mg/(kg.d))剂量组及对照组(蒸馏水),每天给药一次。处理一周后分别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耐缺...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设计5组实验,每个实验均取40只小鼠随机分成DMY高(300mg/(kg.d))、中(200mg/(kg.d))、低(100mg/(kg.d))剂量组及对照组(蒸馏水),每天给药一次。处理一周后分别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耐缺氧实验,并检测相应指标,检测运动后乳酸变化、尿素氮变化及肝糖原、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结果:DMY处理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高、中剂量组小鼠缺氧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肝糖原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乳酸、尿素氮含量则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肝组织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但各组间SOD活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MY具有抗疲劳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组织的过氧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运动性疲劳 负重游泳 耐缺氧 抗氧化
下载PDF
运动锻炼对30d-6°头低位卧床所致承重骨丢失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玉盛 吴斌 +10 位作者 费军 谈诚 赵东明 孙洪义 谷志明 吴萍 刘兴华 王俊 仲崇发 耿捷 孙喜庆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肌力锻炼和功率车锻炼对30 d-6°头低位卧床引起骨丢失的防护效果,为筛选航天员暴露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运动锻炼方法提供参考。方法15名男性青年受试者分为卧床对照组、下肢肌力锻炼组和功率车锻炼组,每组5人,在30 d-6&... 目的观察下肢肌力锻炼和功率车锻炼对30 d-6°头低位卧床引起骨丢失的防护效果,为筛选航天员暴露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运动锻炼方法提供参考。方法15名男性青年受试者分为卧床对照组、下肢肌力锻炼组和功率车锻炼组,每组5人,在30 d-6°头低位卧床期间,两个运动锻炼组共进行了25 d(次)的运动锻炼,下肢肌力组每天锻炼1618 min,功率车组每天锻炼30 min。分别于卧床前和起床后测量了全身骨密度(BMD QDR-4500/W Hologic)和腰椎骨小梁比值(CTPhilips-Mx-8000)。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以后全身骨矿含量显著下降(P〈0.05)、左髋总骨密度和右髋大转子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第24腰椎骨小梁比值显著下降(P〈0.05),功率车锻炼组虽然全身骨密度显著增加,但是第34腰椎骨密度却显著下降(P〈0.05),下肢肌力锻炼组全身和腰椎及髋部等承重部位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均无明显下降。结论30 d-6°头低位卧床可引起腰椎和髋骨等承重部位明显的骨丢失,功率车锻炼方法不能改善腰椎部位的骨丢失,下肢肌力锻炼方法对于维持全身和承重部位的骨密度具有明显的防护效果,该结果将对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失重对抗措施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位卧床 运动锻炼 承重骨 骨丢失
下载PDF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完全负重练习开始时间与足部功能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付尧 王金成 +5 位作者 贾云龙 张汉阳 钟专 陈高扬 刘贺 常非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背景: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肢完全负重功能练习的开始时间尚存争议。目的:探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肢完全负重功能练习的开始时间与足部功能的关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 背景: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肢完全负重功能练习的开始时间尚存争议。目的:探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肢完全负重功能练习的开始时间与足部功能的关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29例36足,按完全负重练习的开始时间分为:A组16例17足,术后6-8周开始部分负重功能锻炼,3个月内开始完全负重锻炼,平均完全负重时间2.8个月;B组13例19足,因个人因素(复合伤、工伤、心理因素等),术后开始完全负重时间大于3个月,平均完全负重时间5.5个月。结果结果: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A组平均为(91.4±3.4)分,B组平均为(86.3±4.5)分,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切口愈合不良3足,经换药2周愈合;B组切口愈合不良1足,经换药2周愈合,骨髓炎1足,经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治疗后治愈,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A组平均Bhler角29.5°±3.3°,平均Gissan角130.1°±5.4°,骨折均已愈合;B组平均Bhler角31.1°±2.1°,平均Gissan角131.5°±3.9°,骨折均已愈合。两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3个月内开始完全负重锻炼患者的足部功能明显优于开始完全负重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完全负重 锻炼
下载PDF
办公室工间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金泽 郑华玲 +1 位作者 王梨 黄国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6-101,共6页
突破传统工间操单一的编排模式,创编了办公室工间操成套动作,同时通过"抗阻"和"有氧"相结合的有氧性负重方式在60名办公室工作人员中进行练习与实验。结果表明:该套操科学时尚、简单易学、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比... 突破传统工间操单一的编排模式,创编了办公室工间操成套动作,同时通过"抗阻"和"有氧"相结合的有氧性负重方式在60名办公室工作人员中进行练习与实验。结果表明:该套操科学时尚、简单易学、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比传统的工间操更能达到强身健体、改善心境、促进交往、矫正不良体态、塑造形体、预防与缓解职业病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得到广大锻炼者的认同,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室工间操 有氧性负重方式
下载PDF
熊胆粉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春艳 周微 +4 位作者 刘金丽 佟雷 王妍 邵丽丽 史嘉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1期29-33,共5页
目的:分析熊胆粉用于运动性疲劳大鼠抗疲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开发缓解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系列天然产品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未给药未运动)、疲... 目的:分析熊胆粉用于运动性疲劳大鼠抗疲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开发缓解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系列天然产品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未给药未运动)、疲劳模型组(未给药的运动大鼠)、高剂量给药组[2.8 g/(kg·d)熊胆粉]、中剂量给药组[1.4 g/(kg·d)熊胆粉]、低剂量给药组[0.7 g/(kg·d)熊胆粉]。空白对照组和疲劳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相应剂量的蒸馏水。末次灌胃给予熊胆粉溶液后,将各组大鼠分别置于段氏实验跑台,观察其初始时刻状态,记录并对比各组大鼠跑台运动时间;取血,检测并对比各组大鼠血清血乳酸(BLA)、尿素氮(BUN)表达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取血后将大鼠处死,取大鼠肝脏,精密称取100 mg,另取各实验组大鼠后肢大腿内侧肌肉组织100 mg,检测并对比其肝糖原(LG)、肌糖原(MG)含量。结果:五组运动大鼠中,高剂量给药组运动时间>中剂量给药组>低剂量给药组>疲劳模型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大鼠中,空白对照组血清BLA、BUN表达、LDH活力最低,后依次为高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低剂量给药组,疲劳模型组最高。血清BLA、BUN表达五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给药组与高剂量给药组LDH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大鼠中,高剂量给药组大鼠LG、MG表达均最高,后依次为中剂量给药组、低剂量给药组,疲劳模型组表达均最低;各组MG含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给药组与低剂量给药组L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胆粉能够提高运动性疲劳大鼠LDH活力,增加其LG与MG含量,使大鼠BLA含量降低,运动耐力大大增强,药物抗运动性疲劳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熊胆粉 抗疲劳作用
下载PDF
负重监测下扶拐减重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秦伟凯 陈彦飞 +1 位作者 张宽 赵勇 《中医正骨》 2018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负重监测下扶拐减重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负重监测仪监测下扶拐减重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股四头... 目的:观察负重监测下扶拐减重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负重监测仪监测下扶拐减重联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股四头肌锻炼组单纯采用股四头肌锻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评定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并于治疗2周后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KOA的疾病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总体疗效。结果:至观察结束时,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股四头肌锻炼组2例脱落。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631,P=0. 531);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4. 97±1. 02)分,(1. 90±0. 77)分,t=12. 943,P=0. 000;(4. 79±1. 13)分,(2. 75±1. 53)分,t=5. 655,P=0. 000],联合治疗组的评分低于股四头肌锻炼组(t=-2. 644,P=0. 012)。治疗前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 817,P=0. 077);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59. 45±14. 06)分,(77. 86±13. 27)分,t=-5. 129,P=0. 000;(69. 14±11. 77)分,(80. 64±12. 73)分,t=-3. 059,P=0. 001]; 2组治疗2周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807,P=0. 423)。治疗前2组患者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558,P=0. 12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78. 76±7. 68)分,(86. 65±8. 61)分,t=-3. 685,P=0. 001;(82. 04±8. 19)分,(86. 89±9. 24)分,t=-2. 081,P=0. 042]; 2组治疗2周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100,P=0. 920)。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 592,P=0. 328)。结论:负重监测下扶拐减重联合股四头肌锻炼可有效缓解轻中度KOA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在缓解疼痛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股四头肌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负重 股四头肌 运动疗法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间歇负重跑台联合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量 赵新娟 +4 位作者 高小航 张静 李楠 简文琪 孙丽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将24只雄性胰岛素抵抗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有氧运动组(AE)、有氧联合间歇负重运动组(AE-WR)和对照组(CON),研究有氧运动和间歇负重联合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AE组进行有氧跑台运动,坡度为0°,速度为1... 将24只雄性胰岛素抵抗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有氧运动组(AE)、有氧联合间歇负重运动组(AE-WR)和对照组(CON),研究有氧运动和间歇负重联合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AE组进行有氧跑台运动,坡度为0°,速度为15m/min,每次持续运动40min,每周6次,持续运动8周,周日休息。AE-WR组周一、周三、周五进行间歇负重跑台运动,坡度为0°,速度为15m/min,每组运动2min,休息2min,每天运动10组;周二、周四、周六运动方案与AE组相同,持续运动8周,周日休息。CON组不施加干预。8周训练结束后,将SD大鼠断头处死,即刻将下肢解剖,取出左右股骨分别用来进行股骨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的检测分析。Micro-CT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E组与AE-WR组股骨的骨小梁数量(Tb.N)、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密度(BMD)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低于CON组(P<0.05)。三点弯曲实验结果显示,AE-WR组股骨的最大载荷(ML)显著高于CON组(P<0.05);与CON组对比,AE组与AE-WR组股骨的能量吸收(EAC)和刚度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持续8周的有氧运动和间歇负重联合有氧运动均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的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产生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且两种运动方式相比较而言,间歇负重联合有氧运动组的效果稍优于有氧运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间歇负重 胰岛素抵抗 骨微结构 生物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医用下肢康复支具的研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斌 赵忠胜 +4 位作者 林坤山 庄泽民 蔡弢艺 陈志宏 韩毅辉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医用下肢康复支具的研制过程。该装置主要由承重装置、负重装置、负重调节装置以及压力检测装置等结构组成,具有调节、设定以及控制负重载荷等功能,可使行内固定术后的下肢骨折患者早期进行负重、行走功能锻炼,促进...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医用下肢康复支具的研制过程。该装置主要由承重装置、负重装置、负重调节装置以及压力检测装置等结构组成,具有调节、设定以及控制负重载荷等功能,可使行内固定术后的下肢骨折患者早期进行负重、行走功能锻炼,促进其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支具 下肢骨折 负重锻炼 早期康复
下载PDF
生育权若干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继承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生育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一种人格权,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应是生育权的主体,未婚或独身者乃至死囚都应当享有生育权,至于其是否能够行使和实现生育权,则是国家立法政策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自然人 生育权 人格权 身份权
下载PDF
负重爬梯与负重跑台运动对大鼠股骨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量 高小航 +2 位作者 赵新娟 张静 孙丽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105,共6页
观察负重爬梯运动与负重跑台运动对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分别评价两种运动对股骨的作用效果。将28只16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负重跑台运动组(WR),负重爬梯运动组(LC)以及对照组(CON)。WR组在晚上进行每周6次持续8周无坡... 观察负重爬梯运动与负重跑台运动对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分别评价两种运动对股骨的作用效果。将28只16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负重跑台运动组(WR),负重爬梯运动组(LC)以及对照组(CON)。WR组在晚上进行每周6次持续8周无坡度15m/min的负重跑台运动,每组运动2min,间歇2min,共10组,周日休息;LC组在晚上同期进行负重爬梯训练3组,每组10次,每次间歇2min;CON组不施加干预。实验8周后,戊巴比妥钠麻醉处死,并按解剖位置截取大鼠左右股骨分别用来进行Micro-CT扫描和三点弯曲实验,对其微结构及生物力学参数进行分析。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与CON组对比,WR组与CL组的骨小梁数量(Tb.N)和骨体积分数(BV/TV)均出现显著性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结构模型指数(SMI)均呈现显著性降低;三点实验显示,与WR组和CON组对比,CL组的弹性模量(MOE)呈现出显著性增加;与CON组对比,WR组与CL组的最大载荷(ML)均出现显著性增加,WR组的刚度出现显著性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负重训练,两种训练方式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骨的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负重爬梯训练的效果优于负重跑台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跑台 负重爬梯 骨微结构 力学特性 大鼠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改良型熊戏操对轻度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颖丽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1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改良型熊戏操对老年轻度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12月功能性便秘轻度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3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敷贴方式治疗轻度功能性...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改良型熊戏操对老年轻度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12月功能性便秘轻度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3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敷贴方式治疗轻度功能性便秘,实验组患者采用穴位敷贴联合改良型熊戏操治疗轻度功能性便秘。分别在干预后4周对患者进行PAC-QOL和CCS的量表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改良型熊戏操对治疗老年轻度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改良型熊戏操 功能性便秘
下载PDF
罗伊适应模式结合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康复锻炼积极性及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翠云 王喜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5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结合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结合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伊适应模式结合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的坚韧、乐观、自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的积极举动、康复护理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放弃举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屈曲度、肌力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结合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可提高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康复锻炼积极性,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模式 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 下肢骨折
下载PDF
开始部分负重与完全负重功能锻炼对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足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胡晶 周君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研究开始部分与完全负重功能锻炼时间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足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32)。对照组术后开始进行完全负重时间>5个月,... 目的研究开始部分与完全负重功能锻炼时间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足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32)。对照组术后开始进行完全负重时间>5个月,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5.34±1.43)个月;研究组术后1~2个月开始进行部分负重功能锻炼,于5个月内开始进行完全负重,平均时间为(3.14±1.05)个月。对比两组Maryland足部评分、B9hler角、Gissane角,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13.53,P=0.01)。两组患者B9hler角、Gissane角对比均无显著差异(t=2.06,1.68,P>0.05)。对照组出现2例骨髓炎,通过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治疗后改善,2例患者切口愈合推迟,通过换药3周后明显改善;研究组出现4例患者切口愈合推迟,通过换药3周后明显改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2.76,P=0.21)。结论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5个月内开始完全负重功能锻炼对其足部功能的改善较好于开始完全负重时间超过5个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功能锻炼 部分负重 完全负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