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ing and estimating rice brown spot disease severity using stepwise regression,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d partial least-square regression 被引量:13
1
作者 LIU Zhan-yu1, HUANG Jing-feng1, SHI Jing-jing1, TAO Rong-xiang2, ZHOU Wan3, ZHANG Li-li3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Remote Sens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Microbiolog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 China) (3Plant Inspection Station of Hangzhou City, Hangzhou 310020, Chin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38-744,共7页
Detecting plant health conditions plays a key role in farm pest management and crop protection. In this study, measurement of hyperspectral leaf reflectance in rice crop (Oryzasativa L.) was conducted on groups of hea... Detecting plant health conditions plays a key role in farm pest management and crop protection. In this study, measurement of hyperspectral leaf reflectance in rice crop (Oryzasativa L.) was conducted on groups of healthy and infected leaves by the fungus Bipolaris oryzae (Helminthosporium oryzae Breda. de Hann) through the wavelength range from 350 to 2 500 nm. The percentage of leaf surface lesions was estimated and defined as the disease severity. Statistical methods like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partial least-square regression were utilized to calculate and estimate the disease severity of rice brown spot at the leaf level.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multiple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s could efficiently estimate disease severity with three wavebands in seven steps.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RMSEs) for training (n=210) and testing (n=53) dataset were 6.5% and 5.8%, respective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could explain approximately 80% of the variance of the original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The regression model with the first two principal components predicted a disease severity with RMSEs of 16.3% and 13.9% for the training and testing dataset, respec-tively. Partial least-square regression with seven extracted factors could most effectively predict disease severity compared with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with RMSEs of 4.1% and 2.0% for the training and testing dataset, respectively. Our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estimate the disease severity of rice brown spot using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data at the leaf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Rice BROWN SPOT PARTIAL least-square (PLS) regression stepwise regression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
下载PDF
Analysis of York Pigs Feeding Behavior Using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被引量:1
2
作者 Xuelin FU Yajing CHEN +2 位作者 Manting WU Junyong HU Wanghong LI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1年第2期78-83,共6页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106 York breeding pigs.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equation methods were appli...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106 York breeding pigs.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equa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establish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the York breeding pigs total feed intake per time and average feed intake per time with corrected fat thickness,feed conversion rate,and corrected daily g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there were three peak feed intake periods for the pigs,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feed intake and the corrected fat thickness of the pigs in the 24 h period was positive or negative,that is,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feeding times and the feed intake was not necessarily conducive to the fat thickness accumulation,but the breeding goal of fat thickness could be achieved by controlling the feeding times and feed intake;②the average feed intake of pigs in the 60-90 kg body weight stage was 30%-5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30-60 kg body weight stage,but the number of feeding times decreased,the peak feeding time was more concentrated,and the feeding duration per time was 3.0 min longer,indicating that as the weight of pigs increased,the feed intak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③the stepwise regression equations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equations showed that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York pigs in the 30-90 kg growth stage wa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feeding time within 24 h,but also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The feeding behavior of York pigs is a complex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animal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d intake Corrected daily weight gain Feed conversion ratio Corrected fat thickness stepwise regression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下载PDF
武都地区初榨橄榄油酚类和脂肪酸组成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凤霞 李川 +3 位作者 周昊 陈虹霞 张昌伟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对武都地区的白橄榄(U)、恩帕特雷(E)、奇迹(K)、阿斯(As)、中山24(Z)、云台14(Y)、皮瓜尔(P)、豆果(Arbe)、小苹果(M)、鄂植8(Ez)、阿尔伯萨拉(Arbo)、科拉蒂(C)、莱星(L)、佛奥(F)这1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酚类成分及油脂氧化... 对武都地区的白橄榄(U)、恩帕特雷(E)、奇迹(K)、阿斯(As)、中山24(Z)、云台14(Y)、皮瓜尔(P)、豆果(Arbe)、小苹果(M)、鄂植8(Ez)、阿尔伯萨拉(Arbo)、科拉蒂(C)、莱星(L)、佛奥(F)这1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酚类成分及油脂氧化稳定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多酚和脂肪酸含量及油脂氧化稳定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分析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均符合欧盟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初榨橄榄油中油酸质量分数在(56.12±0.24)%(豆果)和(71.45±0.42)%(科拉蒂)之间,亚油酸质量分数在(5.73±0.06)%(皮瓜尔)和(15.80±0.05)%(阿斯)之间,棕榈酸质量分数在(12.67±0.12)%(科拉蒂)和(18.76±0.04)%(豆果)之间。裂环烯醚萜类是主要的酚类成分,总酚质量分数最高为奇迹,为(471.35±29.34)mg/kg,最低为豆果,仅(165.65±8.08)mg/kg。主成分分析表明:富含橄榄苦苷苷元、女贞子苷元、橄榄裂环烯醚萜、油酸、芹菜素的品种氧化稳定性越高,而富含棕榈酸、亚油酸、酪醇、羟基酪醇、刺激醛的品种氧化稳定性越低。基于芹菜素、橄榄裂环烯醚萜、木犀草素和亚油酸建立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可以预测90.70%的油脂氧化稳定性变化(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裂环烯醚萜类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春妹 廖道龙 +2 位作者 刘子凡 符厚隆 陈贻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5,共8页
本研究以27个苦瓜自交系4叶1心的幼苗为材料,预培养1 d后,置于39℃高温培养,观察其高温胁迫72 h后的热害情况,通过计算热害指数(TDG)筛选评价出高、中、低耐热性的苦瓜种质;从中选取6个不同耐热性的自交系,测定39℃胁迫0 h和48 h的株高(... 本研究以27个苦瓜自交系4叶1心的幼苗为材料,预培养1 d后,置于39℃高温培养,观察其高温胁迫72 h后的热害情况,通过计算热害指数(TDG)筛选评价出高、中、低耐热性的苦瓜种质;从中选取6个不同耐热性的自交系,测定39℃胁迫0 h和48 h的株高(PH)、茎粗(SD)、鲜物质量(SFW)和干物质量(SDW)等形态学指标以及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电导率(REL)、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Pro)和可溶性糖含量(SS)等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上述12个指标的耐热系数(α),综合评价6个自交系材料的耐热性;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获得苦瓜耐热性鉴定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以TDG为依据,27个苦瓜自交系中有耐热型3个,中等耐热型18个,热敏型6个;6个不同耐热性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与热害指数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耐热性的评价数学模型为:Y=-0.426+0.049X1-0.011X2-0.009X3-0.018X4,利用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预测供试材料的耐热性,预测值与Y值基本一致。说明SFW(X1)、POD活性(X2)、CAT活性(X3)和SS含量(X4)这4个指标的耐热系数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苦瓜耐热性差异,可用作苦瓜耐热性鉴定指标。本研究筛选出苦瓜耐热种质并构建苦瓜耐热性评价体系,为海南夏季耐热苦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耐热性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法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合肥市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闯 张琦锦 +2 位作者 郭映映 牟福生 李素文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79-488,共10页
基于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地面国控站点的重要污染物日均浓度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肥市城市空气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其中污染物数据包括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氮(NO_(2))、二... 基于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地面国控站点的重要污染物日均浓度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肥市城市空气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其中污染物数据包括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_(3))等重要大气污染物的日值数据;气象数据包括平均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20-20时累计降水量、平均本站气压和平均相对湿度。首先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与空气质量指数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显著指标进行数据降维。根据主成分分析理论,从5个显著影响指标中提取出2个主成分,所提取的两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2.9%。评估合肥市城区空气质量的第一主成分为PM_(2.5)、CO和PM_(10)组成的综合指标,表明合肥市空气质量受PM_(2.5)、CO和PM_(10)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第二主成分为日照时数和O_(3)组成的综合指标,表明日照时数和O_(3)浓度的变化是影响空气质量的第二重要因素。主成分综合得分与空气质量指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2)=0.78),对比分析发现,主成分分析法对于优良空气质量及冬季的评估效果最好。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主成分结合综合得分可对城区空气质量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评估 合肥市
下载PDF
苏北地区适宜玉米-大豆间作的耐荫大豆品种(系)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6
作者 刘书华 张黎杰 +7 位作者 周玲玲 余翔 田福发 孟佳丽 吴绍军 沈虹 杨年福 章燕柳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目的】筛选适宜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的耐荫大豆品种(系),构建准确合理的大豆耐荫评价体系。【方法】以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所创造的田间自然荫蔽环境为处理,清种为对照,于成熟期测定24个大豆品种(系)的株高、结荚高度、... 【目的】筛选适宜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的耐荫大豆品种(系),构建准确合理的大豆耐荫评价体系。【方法】以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所创造的田间自然荫蔽环境为处理,清种为对照,于成熟期测定24个大豆品种(系)的株高、结荚高度、分枝数等12个农艺性状,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耐荫系数,评价各大豆品种(系)在间作模式下的综合耐荫能力。【结果】12个农艺性状耐荫系数指标转化为4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74.77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综合耐荫性评价值(D)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个大豆品种(系)根据荫蔽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其中,强耐荫品种(系)6个、中度耐荫品种(系)9个、弱耐荫品种(系)9个。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耐荫回归方程:D=-1.158+0.062X_(2)+0.249X5+0.201X_(7)+1.002X_(10)+0.665X_(11)(R^(2)=0.9722),检验其拟合精度在89.14%以上,筛选出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产量5个耐荫鉴定指标。【结论】参试的24个大豆品种(系)按照耐荫能力划分为强耐荫、中度耐荫、弱耐荫3类;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可选择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产量5个性状进行大豆耐荫能力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大豆品种(系) 耐荫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逐步回归
下载PDF
成年塔里木马鹿体尺体重主成分分析
7
作者 薛鹏飞 王亚茹 +4 位作者 黄建智 于东辉 郝鑫龙 赵岳 钱文熙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0,共7页
为探究成年塔里木马鹿体重与体尺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30头成年塔里木马鹿(公、母各半)的体重(Y)、体斜长(X_(1))、体高(X_(2))、头长(X_(3))、胸围(X_(4))、胸深(X_(5))、额宽(X_(6))、管围(X_(7))和尾长(X_(8))等指标,并对其进行了... 为探究成年塔里木马鹿体重与体尺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30头成年塔里木马鹿(公、母各半)的体重(Y)、体斜长(X_(1))、体高(X_(2))、头长(X_(3))、胸围(X_(4))、胸深(X_(5))、额宽(X_(6))、管围(X_(7))和尾长(X_(8))等指标,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鹿的体重与体斜长、胸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鹿的体重与体斜长、头长、胸围、管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体尺性状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与公鹿体重相关性较大的为体高、胸围,与母鹿体重相关性较大的为胸围、体斜长,与公鹿、母鹿体重相关性最小的均为胸深;塔里木马鹿公鹿体重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1.896X_(1)-0.871X_(3)+1.041X_(5)+6.040X_(7)-170.318(R^(2)=0.962,P<0.01),母鹿体重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2.078X_(3)+1.846X_(5)+5.413X_(7)+12.053X_(8)-249.647(R^(2)=0.909,P<0.01)。综上所述,在塔里木马鹿育种工作中,公鹿应注重对体斜长、体高、胸围性状的选择,母鹿应加强对体斜长、胸围、管围性状的选择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体重 体尺指标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绿洲土壤盐分含量高光谱反演建模
8
作者 黄帅 谭宏婧 +4 位作者 付尚可 李晓慧 王志新 邢健 吕囿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96-203,共8页
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以实测土壤高光谱数据和土壤盐分作为基础数据,分析多种光谱指数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筛选特征波段,使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单变量回归和主成分回归3种方法构建土壤盐度高光谱监测模型。研究表明... 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以实测土壤高光谱数据和土壤盐分作为基础数据,分析多种光谱指数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筛选特征波段,使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单变量回归和主成分回归3种方法构建土壤盐度高光谱监测模型。研究表明,基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对数二阶微分光谱特征波段所构建的盐渍化遥感监测模型最优,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最高,可有效估测土壤含盐量。此项研究成果满足了对干旱区盐渍化监测的需求,为干旱区土壤盐分定量反演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高光谱 单变量回归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多元统计分析在西安星巴克门店经济效益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婷婷 陈雨宁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24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发展状况的最直观展现,本文基于西安市华清广场门店2019年的门店销售数据,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西安星巴克门店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客观评价.首先构建门店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同时根据逐步回归法和... 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发展状况的最直观展现,本文基于西安市华清广场门店2019年的门店销售数据,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西安星巴克门店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客观评价.首先构建门店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同时根据逐步回归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从而获得门店日常销售情况.再依据西安市和宝鸡市19家门店个别月度数据和大众点评平台数据更新指标体系,之后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对19家门店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并排名.本文明确了华清广场店的经济效益在西安地区门店中的地位,得到地理位置越繁华门店经济效益越高等结论,以期借助所得结论对星巴克门店日后销售方向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 聚类分析 熵权法
下载PDF
广东梅州烟区土壤与烟叶化学成分特征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晓园 黄瑞寅 +6 位作者 谢旭明 曾海亮 陈钦 安玉兴 罗莎莎 武春屹 李宙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62-72,共11页
【目的】研究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探究影响烟叶化学品质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选取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48个植烟土壤及相应的烤后中上部烟叶,分析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并对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探究影响烟叶化学品质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选取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48个植烟土壤及相应的烤后中上部烟叶,分析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并对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广东梅州烟区土壤偏酸比例占64.58%,有机质(SOM)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丰富,全氮(TN)含量适宜比例占68.75%,全磷(TP)丰及很丰比例占70.83%,全钾(TK)缺和极缺比例占68.75%,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丰富,其中丰及很丰比例分别占97.92%、91.76%和79.17%。中部烟叶总糖和淀粉含量及糖碱比偏高,比例分别占91.67%、100%及66.67%,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及糖碱比偏高比例分别占87.50%、75.00%、100%及56.25%,烟碱含量偏低,比例占47.9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糖碱比、总氮、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是评价广东梅州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还原糖含量、糖碱比、总糖和烟碱含量是评价梅州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中部烟叶化学综合质量与土壤AK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中部烟叶烟碱含量与土壤AK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及上部烟叶淀粉含量与土壤WSO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上部烟叶还原糖含量与土壤AP呈正相关关系;上部烟叶化学综合质量与土壤A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AK含量和pH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提高广东梅州烟区土壤pH值、AK和WSOC含量,降低土壤AP含量,有利于梅州烟区烟叶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梅州 土壤特征 烟叶化学成分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逐步—主成分回归的设施番茄果期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渊龙 张艳 柳平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71,共6页
为研究日光温室内环境要素对番茄果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环境要素与番茄果实生长发育的量化关系。基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糜镇智慧农业产业园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果期生长数据和环境数据,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 为研究日光温室内环境要素对番茄果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环境要素与番茄果实生长发育的量化关系。基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糜镇智慧农业产业园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果期生长数据和环境数据,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回归组合方法,构建设施番茄果期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果实横径与各环境因子累计量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果实横径与各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CO_(2)浓度、土壤温度)累计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5、0.95、0.94、0.94。温室内环境因子间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出3个显著环境因子:空气温度、光照强度和CO_(2)浓度。通过主成分回归建立的设施番茄果期生长模型确定系数为0.93,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番茄果期 逐步回归 主成分回归
下载PDF
不同品种春小麦耐旱性分析及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佳 王重 +7 位作者 高新 张宏芝 王立红 王春生 夏建强 李剑峰 樊哲儒 张跃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6,63,共10页
为鉴定新疆不同品种春小麦的耐旱性,筛选耐旱关键性指标并建立可靠的耐旱性数学评价模型,以16个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干旱胁迫和充分灌溉两个条件下,测定全生育期15个相关指标,利用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 为鉴定新疆不同品种春小麦的耐旱性,筛选耐旱关键性指标并建立可靠的耐旱性数学评价模型,以16个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干旱胁迫和充分灌溉两个条件下,测定全生育期15个相关指标,利用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新疆春小麦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灌浆初期叶绿素含量(SPAD1)和灌浆中期冠层温度(CT)显著升高,其他指标不同程度降低。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水分和品种对春小麦的各项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等单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得到6个主成分,可反映原耐旱指标信息的82.292%;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到不同品种小麦耐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6个品种聚类为4种耐旱类型,其中强耐旱型3个、中耐旱型10个、弱耐旱型2个、旱敏感型1个。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SPAD_(1)、成熟期干物质量(DM_(3))、千粒重(TKW)的回归方程D=-2.258+1.299DM_(3)+1.148SPAD_(1)+0.475TKW,方程决定系数R^(2)=0.962,P=0.0001,表明DM_(3)、SPAD_(1)和TKW可作为耐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利用回归方程可以进行春小麦品种耐旱性的快速鉴定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耐旱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逐步回归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昝凯 王凤菊 +2 位作者 陈亚光 杨雨阳 牛永锋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18-24,共7页
为研究单项农艺性状对综合性状的影响,以2018—2022年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区域试验中完成2年试验的59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变异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9个农艺... 为研究单项农艺性状对综合性状的影响,以2018—2022年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区域试验中完成2年试验的59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变异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9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有效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32.79%),生育期的变异系数(2.77%)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小(1.8976),底荚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2.0791);主成分分析将9个农艺性状指标转换为5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2.262%;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值(D),综合评价值D与产量及9个农艺性状指标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模型D=0.539+0.042X_(2)+0.048X_(8)+0.020X_(6)+0.038X_(3)+0.023X_(5)+0.029X_(4)(R^(2)=0.9890,F=761.723,P<0.0001);通径分析表明,多数性状都是通过影响单株粒质量和株高而影响综合性状的。综上,本研究可为黄淮海南片地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系)提供快速、准确的评价方法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逐步回归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叶菜型甘薯资源耐寒性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亚林 李瑶 +3 位作者 潘攀 唐道彬 罗启燕 王季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2-540,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的耐寒性,找出能科学评价品种耐寒性的指标,建立可靠的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筛选耐寒性强的叶菜型甘薯品种,为耐寒资源鉴定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为材料,设置25℃为对... 【目的】比较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的耐寒性,找出能科学评价品种耐寒性的指标,建立可靠的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筛选耐寒性强的叶菜型甘薯品种,为耐寒资源鉴定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为材料,设置25℃为对照温度,10℃为低温胁迫温度,研究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组织含水率(TMC)、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及叶绿素a/b(Chl a/b)10个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为衡量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耐寒性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单项生理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按照耐寒性强弱划分为4类,即不耐寒型、轻度耐寒型、中度耐寒型、高度耐寒型;建立叶菜型甘薯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D=0.283+0.0171X_(1)-0.074X_(3)+0.166X_(4)+0.409X_(5)-0.874X_(7)-0.067X_(8)+0.116X_(9)+0.030X_(10),估计精度大于95%;筛选出8个耐寒性鉴定指标,即POD、CAT、SOD、SP、TMC、Chl、Car及Chl a/b。【结论】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变化。通过回归方程筛选获得的8个关键指标可用于叶菜型甘薯品种的耐寒性鉴定和预测。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供试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中耐寒性最强的前3名为:福菜薯18、渝菜薯3号、广菜薯6号,可在早春推广种植耐寒能力强的品种,结合现代保温设施,使其提早上市从而抢占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型甘薯 耐寒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隶属函数法 逐步回归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控制的精密机床热误差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飞虎 王梦柯 +1 位作者 尹静 吕长飞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1-398,共8页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床的热误差约占其总加工误差的40%~70%,且机床越精密,其热误差所占比例就越大,因此,通过控制热误差以提升机床的加工精度很有必要。针对机床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不高和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主轴转速...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床的热误差约占其总加工误差的40%~70%,且机床越精密,其热误差所占比例就越大,因此,通过控制热误差以提升机床的加工精度很有必要。针对机床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不高和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主轴转速,并可嵌入数字孪生控制系统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首先,对模糊聚类分析(FCA)、灰色关联分析(GCA)及主成分回归(PCR)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某立式加工中心为对象,通过热特性实验,获得了转速图谱下的温度数据和热误差数据,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选取了其温度敏感点;最后,以主轴转速和温度敏感点的温升值为输入变量,采用PCR方法建立了机床热误差模型,并将其与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进行了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MLR模型,所建立的PCR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升9.5%,证明该模型拥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可将模型嵌入到数字孪生控制系统中,对机床进行实时热误差预测和热误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加工误差 热误差控制 主成分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主轴转速 温度敏感点 热特性实验
下载PDF
基于UAV-LiDAR的人工林林分郁闭度估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晓慧 吴金卓 +2 位作者 刘浩然 钟浩 林文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1,共10页
【目的】提取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iDAR)点云数据特征变量,结合样地实测数据构建林分郁闭度估测模型,为快速准确估测人工林林分郁闭度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为研究区,基于多旋翼无人机激光雷... 【目的】提取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iDAR)点云数据特征变量,结合样地实测数据构建林分郁闭度估测模型,为快速准确估测人工林林分郁闭度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为研究区,基于多旋翼无人机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人工针叶林和阔叶林林分郁闭度反演,根据点云的三维坐标和能量值计算高度、强度、冠层特征变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处理后的变量与利用植物冠层分析仪获取的郁闭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人工针叶林和阔叶林林分郁闭度估测模型,在ArcGIS平台上应用估测模型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进行林分郁闭度反演制图。【结果】冠层特征变量对针叶林郁闭度的估测精度影响最显著,强度特征变量对阔叶林郁闭度的估测精度影响最显著。人工阔叶林郁闭度的估测精度(Adj R2=0.725,RMSE=0.005)优于人工针叶林(Adj R2=0.722,RMSE=0.007)。应用估测模型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估测整个样地的郁闭度范围在0.81~0.87之间,筛选10个检验点的郁闭度与实测郁闭度显示出较高相关性(r=0.859)。【结论】结合多组LiDAR特征变量估测林分郁闭度能够充分挖掘LiDAR数据包含的冠层结构特性,提升估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雷达 林分郁闭度 特征变量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B的油松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鸿升 欧阳文欣 +2 位作者 魏英杰 谢亦秋 李建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9,共9页
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的大小有着密切联系。利用高精度、大尺度、高效率的遥感影像反演获取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对于有效防治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油松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树种之一,以张家口... 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的大小有着密切联系。利用高精度、大尺度、高效率的遥感影像反演获取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对于有效防治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油松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树种之一,以张家口崇礼区的油松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B遥感影像和油松含水率实测数据,建立了多个油松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决定系数(R 2)和均方根误差(RMSE)进行模型精度评价。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总体上要优于线性模型;通过多个自变量因子建立的多元非线性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油松冠层可燃物含水率情况,模型反演精度更高,可以为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反演模型方法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B 油松 冠层可燃物含水率 线性回归 多元非线性回归
下载PDF
基于PCA-RBF神经网络模型的煤层厚度预测
18
作者 章聚翰 《陕西煤炭》 2023年第4期136-139,147,共5页
基于淮北某矿区的地震属性参数和钻井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优选出与煤层厚度有着显著相关性的参数,通过构建主成分分析算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并将井旁道的煤层厚度预测值保留,作为下一个未知区域... 基于淮北某矿区的地震属性参数和钻井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优选出与煤层厚度有着显著相关性的参数,通过构建主成分分析算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并将井旁道的煤层厚度预测值保留,作为下一个未知区域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煤层厚度预测值。通过不断扩展预测范围,并对其进行持续分析,从而实现整个研究区域煤层厚度的准确预测。分别对比RBF和PCA-RBF 2种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煤层厚度与真实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相关系数,其中PCA-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误差为0~0.08 m,相对误差为0%~4%,相关系数为0.999 9。结果表明,PCA-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的煤层厚度变化趋势更接近于真实值,预测结果的精度更高,能够为煤矿安全生产、减少成本、提高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预测 逐步回归法 主成分分析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大豆耐荫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69
19
作者 李春红 姚兴东 +7 位作者 鞠宝韬 朱明月 王海英 张惠君 敖雪 于翠梅 谢甫绨 宋书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927-2939,共13页
【目的】探讨作物耐荫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不同大豆基因型耐荫特性,筛选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荫性评价模型。【方法】以30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遮光和自然光照2个处理。遮光处理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田间... 【目的】探讨作物耐荫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不同大豆基因型耐荫特性,筛选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荫性评价模型。【方法】以30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遮光和自然光照2个处理。遮光处理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田间创设荫蔽条件,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在玉米植株长成以后,遮光率为70%;大豆清种作为对照。在成熟期调查主茎高(X1)、茎粗(X2)、主茎节数(X3)、分枝数(X4)、底荚高度(X5)、节间长度(X6)、植株重量平衡点(X7)、倒伏性(X8)、单株荚数(X9)、单株粒数(X10)、每荚粒数(X11)、百粒重(X12)、粒茎比(X13)和单株产量(X14)。根据遮光处理和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各项指标的耐荫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豆的耐荫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4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了全部数据87.685%的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耐荫评价值(D),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0个大豆品种(系)按照耐荫性的强弱划分为3类。第Ⅰ类属于强耐荫类型,第Ⅱ类属于中度耐荫类型,第Ⅲ类属于不耐荫类型。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大豆耐荫性评价数学模型,D=-0.5495+0.2932X3+0.0592X4+0.1628X6-0.0244X8+0.5943X9+0.1345X12+0.8210X14(R2=0.9908),估计精度在93.67%以上,并筛选出7个鉴定指标,分别是主茎节数、分枝数、节间长度、抗倒性、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结论】30个大豆品种(系)被分成强耐荫型、中等耐荫型和不耐荫型3类,且主茎节数、分枝数、节间长度、抗倒性、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可以作为大豆耐荫性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荫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逐步回归
下载PDF
不同马铃薯品种用于加工油炸薯片的适宜性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小燕 赵凤敏 +3 位作者 兴丽 刘威 杨延辰 杨炳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6-283,共8页
中国马铃薯品种数量繁多,品质指标差异性大,这些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炸薯片制品的品质,为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加工油炸薯片的适宜性,试验以国内外广泛种植的74个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材料,分别测定原料的8个加工指标(水分、淀粉、还原糖... 中国马铃薯品种数量繁多,品质指标差异性大,这些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炸薯片制品的品质,为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加工油炸薯片的适宜性,试验以国内外广泛种植的74个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材料,分别测定原料的8个加工指标(水分、淀粉、还原糖、总糖、灰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蛋白质)及油炸薯片的4个品质指标(蛋白质、感官得分、脆性、白度),随机选取56个样品为校正集,其余18个样品为验证集,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薯片综合评价指标与马铃薯原料加工指标X1~X8之间的回归模型,模型决定系数R2=0.607,调整后R2=0.585,F=26.815,sig.=0.000,拟合度较高,回归模型显著。同时利用验证集样品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论表明薯片综合评价指标预测值与真值相关系数为0.502,显著性为0.034,相关关系显著,该模型可用于实际油炸薯片综合品质评价。通过K-means聚类法对74个马铃薯品种加工适宜性进行初步划分,筛选出适宜加工薯片的品种15个,评价结果与实际应用现状相符。所建模型可应用于实际马铃薯油炸薯片加工适宜性评价,为中国马铃薯产业选择特定薯片加工品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主成分分析 品质管理 油炸薯片 相关性分析 逐步回归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