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decadal changes in the frequency of winter extreme cold events in North China during 1989–2021
1
作者 Yali Zhu Fangwu Song Dong Guo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受到关注.本文研究发现, 1989-2021年期间,华北地区极端冷日数在2003和2013年发生了年代际变化.极端冷日数先增加后减少. 2003-2012年,西伯利亚-乌拉尔高压偏强,极地西风急流偏弱,有利于冷空气南...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受到关注.本文研究发现, 1989-2021年期间,华北地区极端冷日数在2003和2013年发生了年代际变化.极端冷日数先增加后减少. 2003-2012年,西伯利亚-乌拉尔高压偏强,极地西风急流偏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入侵华北地区,华北极端冷日数偏多.而在1989-2002年和2013-2021年,情况相反.虽然三个时段华北极端冷日的强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其相联系的冷空气强度变得更强, 2013-2021年冷空气中心区域往西北扩张到了贝加尔湖以西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极端冷事件 西伯利亚–乌拉尔高压 北大西洋涛动 极地急流 东亚西风急流
下载PDF
Responses of the East Asian Jet Stream to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Front in Spring 被引量:2
2
作者 Leying ZHANG Haiming XU +1 位作者 Ning SHI Jiechun DE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4-156,共13页
This study concerns atmospheric responses to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front (NPSTF) in boreal spring over the period 1982-2014.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a strong NPSTF in spring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 This study concerns atmospheric responses to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front (NPSTF) in boreal spring over the period 1982-2014.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a strong NPSTF in spring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ast Asian jet stream (EAJS). Both transient eddy activity and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is process. The enhanced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gradient due to a strong NPSTF increases atmospheric baroclinicity, resulting in an intensification of transient eddy and convection activities. On the one hand, the enhanced transient eddy activities can excite an anomalous cyclonic circulation with a quasi-baraotropical structure in the troposphere to the north of the NPSTF. Accordingly, the related westerly wind anomalies around 30°N can intensify the component of the EAJS over the Northeast Pacific. On the other hand, an enhanced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NPSTF, which is related to increased rainfall, acts to excite an anomalous cyclonic circulation system in the troposphere to the northwest of the NPSTF, which can explain the enhanced component of the EAJ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The two mechanisms may combine to enhance the EAJ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front East Asian jet stream transient eddy activity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下载PDF
Impacts of Two Types of Northward Jumps of the East Asian Upper-tropospheric Jet Stream in Midsummer on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中达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224-1234,共11页
The East Asian upper-tropospheric jet stream (EAJS) typically jumps north of 45~N in midsummer. These annual northward jumps are mostly classified into two dominant types: the first type corresponds to the enhanced... The East Asian upper-tropospheric jet stream (EAJS) typically jumps north of 45~N in midsummer. These annual northward jumps are mostly classified into two dominant types: the first type corresponds to the enhanced westerly to the north of the EAJS's axis (type A), while the second type is related to the weakened westerly within the EAJS's axis (type B).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s of these two types of northward jumps on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are investigated. Our results show that rainfa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in northern Northeast China and decreases in the Yellow River-Huaihe River valleys, as well as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type A jump. As a result of the type B jump, rainfall is enhanced in North China and suppressed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changes in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se two types of northward jumps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northward shifts of the ascending air flow tha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AJS. Concurrent with the type A (B) jump, the EAJS-related ascending branch moves from the Yangtze-Huai River valley to northern Northeast (North) China when the EAJS's axis jumps from 40~N to 55~N (50~N). Meanwhile, the type A jump also strengthens the Northeast Asian low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leading to more moisture transport to northern Northeast China. The type B jump, however, induces a northwestward extension of the lower-tropospheric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more moisture transport to Nor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ward jump East Asian upper-tropospheric jet stream eastern China rainfall northeast Asian low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下载PDF
“23·7”华北极端暴雨精细特征和天气学成因分析
4
作者 陈涛 谌芸 +9 位作者 方翀 董林 符娇兰 李晓兰 陈双 石岩 沈艳 许先煌 孔铃涵 权婉晴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0-614,共15页
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华北京津冀地区遭受极端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区域性洪涝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探明此次“23·7”华北极端降水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基于地面自动气象站分钟级降水资料、风廓线雷达和雨滴谱... 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华北京津冀地区遭受极端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区域性洪涝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探明此次“23·7”华北极端降水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基于地面自动气象站分钟级降水资料、风廓线雷达和雨滴谱仪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数据,揭示了“23·7”华北极端暴雨的精细特征和天气学成因。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极大,特大暴雨落区、突破降水量历史极值的国家级观测站站点密集分布在京津冀太行山近山地区,降水呈现显著极端性、区域性差异和阶段性变化。河北和北京太行山东侧迎风坡地区出现持续性、强度相对稳定的强降水过程,雨滴谱分布偏向于高雨滴数密度、小雨滴直径的海洋型对流降水;京津冀平原地区过程雨量明显小于山区,但中尺度对流雨带活跃,降水阵性、对流性特征明显。(2)在“杜苏芮”台风残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等天气系统协同作用下,中层位势高度场出现罕见的“北高南低”+“西低东高”的稳定天气形势。北上台风“杜苏芮”残涡在高压坝以及太行山、燕山地形影响下移动缓慢,残涡中心北侧的地形障碍流与低空东南风之间形成稳定倒槽,京津冀地区出现持续性低层辐合,同时配合来自南海季风和东部洋面台风“卡努”的双路水汽输送,导致京津冀地区出现长历时、区域性极端暴雨过程。(3)在阶段性降水发展过程中,与台风残涡相关的倒槽、暖切变线、低空急流等精细结构调控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和发展特征,7月31日早晨至上午京津冀地区出现超过22 m/s的超低空东南风急流,配合对流和地形抬升等因素影响,降水强度明显增强,北京西部山前出现超100 mm/h的极端雨强。此次极端降水事件中的地形影响、中小尺度特征以及极端暴雨可预报性等问题尚待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华北 地形 低空急流 台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近20年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温与江南5月降水关系增强的可能原因
5
作者 郭浩康 李春 石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0,共11页
本文以1980—2021年江南5月降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CPC)降水资料、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 NCEP)大气环流和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 本文以1980—2021年江南5月降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CPC)降水资料、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 NCEP)大气环流和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江南5月降水极端性的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结果表明,自2004年江南5月降水年际差异显著增大以来,200 hPa上的Rossby波能量从北大西洋向下游传播,一部分能量沿副热带西风急流传播,形成南支波列;另一部分沿不列颠群岛向西伯利亚地区传播,上述两支波列在旱涝年的不同配置一方面可以通过影响江南地区高空200 hPa附近的辐合辐散影响江南地区的垂直运动;另一方面波列下游的中国东南沿海200 hPa的异常气旋或反气旋具有准正压结构,对应于对流层中下层西北太平洋异常气旋或反气旋在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南海上空位置和强弱变化,影响水汽向江南地区的输送。在偏涝年形成正位相的欧亚遥相关波列,利于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积累并向江南地区输送,它和低纬暖湿气流在江南地区附近相遇,形成降水。2004年以来,欧亚大陆上空与5月不列颠群岛附近海温异常有关的波列分布发生了改变,影响了江南地区高空200 hPa的辐合辐散。上述遥相关波列增强了和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关系,进一步与江南5月降水建立起紧密联系。2004年以来自江南5月偏涝年前的冬季开始,北大西洋中纬度通常出现冷海温异常并随时间东移,于5月降水同期东移到不列颠群岛附近,偏旱年反之,这对江南5月降水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5月降水 欧亚遥相关 西风急流波导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 北大西洋海温
下载PDF
Interannual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East Asian Upper-tropospheric Jet Stream in Summer 被引量:83
6
作者 林中达 陆日宇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O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the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East Asian upper-tropospheric jet stream (EAJS)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rainfall anomalies in East Asia in summer. In this study, using the... O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the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East Asian upper-tropospheric jet stream (EAJS)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rainfall anomalies in East Asia in summer. In this study,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Department of Energy (NCEP/DOE) reanalysis-2 from 1979 to 2002,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EAJS's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in summer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the variations of the South Asian high (SAH)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NPSH), which are dominant circulation feature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troposher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from an EOF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is the most remarkable feature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EAJS in each month of summer and in summer as a whole. A composit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summer (June-July-August, JJA) EAJS index, which is intended to depict the interannual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EAJS, is not appropriate because the anomalies of the zonal wind at 200 hPa (U200) in July and August only, rather than in Jun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summer EAJS index. Thus, the index for each month in summer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 EAJS core in each month. Composite analyses based on the monthly indexes show that corresponding to the monthly equator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EAJS, the South Asian high (SAH) extends southeastward clearly in July and August,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NPSH) withdraws southward in June and Aug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sian jet stream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outh Asian high interannual variations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下载PDF
旋喷桩在顶管工程软弱土体加固中的应用
7
作者 韩月波 苗晶露 《海河水利》 2024年第3期103-105,128,共4页
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滨海新区供水一期工程是天津市内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任务是向天津市滨海新区输送引江原水,输水管材采用2根直径2 600 mmPCCP管道,局部辅以钢管。输水管道所经紫阳道泥浆池占地面积大,泥浆较深,成为管道施... 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滨海新区供水一期工程是天津市内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任务是向天津市滨海新区输送引江原水,输水管材采用2根直径2 600 mmPCCP管道,局部辅以钢管。输水管道所经紫阳道泥浆池占地面积大,泥浆较深,成为管道施工难点。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经比较分析,采用顶管穿越方案,其中泥浆加固是方案的重难点。加固方案的选择不仅要安全可靠,还要经济,便于实施。经分析论证,采用旋喷桩加固方案,并确定加固范围、桩径、桩长、水泥掺量等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滨海新区 泥浆池 顶管 旋喷桩 水泥掺量
下载PDF
21世纪第2个10年初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加及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嘉诚 李清泉 +4 位作者 丁一汇 刘芸芸 谭桂容 沈新勇 吴清源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4-775,共12页
华北是中国人口聚集区及主要的农业和工业区,旱涝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基于近61年(1961—2021年)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第2个10年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11/2012年前后经历了... 华北是中国人口聚集区及主要的农业和工业区,旱涝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基于近61年(1961—2021年)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第2个10年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11/2012年前后经历了从干到湿的变化。选择1999—2011年作为干旱期,2012—2021年作为湿润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华北地区在干旱期和湿润期相关大气环流系统的差异。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此次从干到湿的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关系不大,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末发生的年代际变化有所不同。在2011—2021年湿润期,对流层中低层环流场上在蒙古高原—中国东北地区上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气旋西侧的偏北风将高纬度的冷空气输送到华北,有利于冷、暖空气在华北地区的交汇;对流层高层则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地区上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利于东亚西风急流的东伸北抬,由涡度方程诊断可知相对涡度的水平平流项对急流位置偏北东伸有重要贡献;上述环流形势有利于华北地区上升运动的增强。与此同时,湿润期华北地区上空假相当位温升高,且假相当位温垂直变化增强,说明华北上空大气更加暖湿,且大气层结更不稳定,也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动力和热力条件异常变化共同导致华北地区在2012—2021年降水较前期降水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东亚西风急流
下载PDF
北祁连石照子锰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9
作者 赵丙刚 郭志伟 +2 位作者 才智远 王硕 赵浩月 《中国锰业》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与柴达木板块的碰撞带上,而华北板块南缘地壳在经历“开裂”和“俯冲”的构造活动中,为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矿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通过对石照子锰矿的成矿规律研究,认为该锰矿主要是白银厂铜多金属硫...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与柴达木板块的碰撞带上,而华北板块南缘地壳在经历“开裂”和“俯冲”的构造活动中,为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矿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通过对石照子锰矿的成矿规律研究,认为该锰矿主要是白银厂铜多金属硫化物热泉成矿作用的延续产物,成矿空间主要分布于古火山机构块状隆起的边缘,而白银矿田矿床的分布则在古火山机构块状隆起的中心部位,矿床垂向分布特征是:顶部为铁锰,中部为铅锌,铜则产于下部。古火山穹隆构造外围、含矿地层、热水沉积岩等可作为主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石照子锰矿 热水喷流沉积 穹窿构造 成矿规律演化
下载PDF
“8.19”华北区域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严枝 赵桂香 +2 位作者 郝婧宇 闫慧 张磊 《干旱气象》 2016年第3期511-521,共11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3.2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着重分析产生此次暴雨的动力、热力条件以及中尺度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3.2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着重分析产生此次暴雨的动力、热力条件以及中尺度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高、中、低层系统配置下,由高空冷涡带动干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在华北地区上空交汇而形成;高低空急流的适宜配置,产生了动力场的耦合作用,形成深厚、强烈的上升运动,是大暴雨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条件;低空急流是主要的水汽输送通道,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暴雨强盛时期,650h Pa以下大气表现为对流不稳定,此时华北地区上空的K指数>35℃,强降水时段出现在K指数梯度明显增大的过程中;对流层高层的干冷空气不断侵入触发对流层低层不稳定能量释放,强降水发生在低层暖平流向上抬升、高空冷平流向下侵入的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暴雨 数值模拟 急流 干侵入 动力场耦合
下载PDF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中国春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邵太华 张耀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5-1233,共9页
利用中国397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春季降水与前期冬季NAO关系密切,冬季NAO偏强(弱)时,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 利用中国397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春季降水与前期冬季NAO关系密切,冬季NAO偏强(弱)时,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少),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少(多)。冬季NAO信号通过波列形式传播至东亚地区,使得春季东亚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发生变化,冬季NAO偏强(弱)时,春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减弱),温带急流减弱(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NAO异常会引起春季乌拉尔山高压脊和东亚大槽的变化,导致东亚对流层上层的温度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经向温度梯度异常,这可能是NAO影响东亚高空急流的原因之一。春季东亚对流层上层的气温变冷(暖),使得东亚地区30°-40°N区域产生下沉(上升)运动,20°-30°N区域产生上升(下沉)运动,最终导致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少)、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涛动 高空急流 中国春季降水异常
下载PDF
高压喷射注浆固结体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晓鄂 王树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68-70,共3页
根据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的高压喷射注浆材料及固结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泥系注浆材料所形成的固结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渗性能除与水灰比有关外,还与土质有很大关系。在水泥含量和水灰比一定时,中砂抗压强度高,弹模... 根据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的高压喷射注浆材料及固结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泥系注浆材料所形成的固结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渗性能除与水灰比有关外,还与土质有很大关系。在水泥含量和水灰比一定时,中砂抗压强度高,弹模大,粉细砂次之,粘性土最小;而抗渗性能则粘性土最好,粉细砂次之,中砂最差。经过室内试验研究,可估计成桩强度,有利于设计施工试验参数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高压喷射注浆 浆材 固结体 地基加固
下载PDF
冬季东北冷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洁 朱伟军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由吉林省气象局科研所提供的东北冷涡日历表,以1951/1952—2008/2009年58 a冬季为代表,分析了东北冷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冬季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强...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由吉林省气象局科研所提供的东北冷涡日历表,以1951/1952—2008/2009年58 a冬季为代表,分析了东北冷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冬季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弱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当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偏多(偏少)时,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度减弱(增强)。2)通过Morlet小波交叉谱分析发现,冬季东北冷涡发生天数的年际变化与北太平风暴轴强度变化存在准3 a尺度上的相关关系。3)在冬季,当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偏多时,从东亚到西北太平洋沿岸低层温度降低,低层冷空气位于副热带急流和北太平洋风暴轴上游,且经向上处于两者之间,加之冷平流的作用,给副热带急流与北太平洋风暴轴活动区域带来了正好相反的局地斜压性的改变:副热带急流区域斜压性增加,变得强而窄,位置南压;而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斜压性减小,同时由于西北太平洋区域低层温度降低,使得有利于涡动形成的波源效应减弱,风暴轴强度减弱。当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偏少时,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风暴轴 东北冷涡 副热带急流
下载PDF
北大西洋涛动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杨莲梅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7-1196,共10页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夏季降水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Rossby波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西亚和中亚的准静止波传播是联系NAO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夏季降水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Rossby波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西亚和中亚的准静止波传播是联系NAO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波活动和新疆夏季降水变化的纽带。通过波作用量的动力学诊断分析,讨论了夏季NAO正、负位相异常年准静止波传播特征和差异,夏季NAO强弱活动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EP通量散度强度和位置异常,该区EP通量散度强度和位置异常导致强辐散中心在中高纬向东传播的准静止波和沿副热带西风急流准静止波活动变化,从而影响新疆夏季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夏季降水 西亚西风急流 准静止波 北大西洋涛动
下载PDF
太平洋—印度洋海温与我国东部旱涝型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顾薇 李崇银 潘静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对我国东部各区域的夏季降水的正交小波分解表明,其大于28年的分量可以很好地表示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旱涝相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合成分析表明,北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温和东亚高空急流与我国东部夏季旱涝型的年代... 对我国东部各区域的夏季降水的正交小波分解表明,其大于28年的分量可以很好地表示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旱涝相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合成分析表明,北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温和东亚高空急流与我国东部夏季旱涝型的年代际变化密切相关。东亚高空急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70年代前后的年代际差异对旱涝型发生年代际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北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近百年来是协同一致的,二者有可能共同对旱涝型的变化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指出,北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变化与急流和副高的南北位置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都密切相关。可见,北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对于我国东部旱型涝的年代际变化确实具有重要的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旱涝型 东亚高空急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影响中东急流的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忠贤 孙照渤 +2 位作者 倪东鸿 曾刚 邓伟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2,共10页
采用1968—2009年的NOAA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ERSST)资料、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改进的NCAR CAM3模式,分析了前期12月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对1月中东急流的影响。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前期12月... 采用1968—2009年的NOAA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ERSST)资料、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改进的NCAR CAM3模式,分析了前期12月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对1月中东急流的影响。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前期12月北大西洋关键区海温异常对1月中东急流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期12月北大西洋关键区海温为正(负)异常时,1月中东急流减弱(加强);前期12月北大西洋关键区海温异常通过激发下游地区的异常大气波列来影响1月中东急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中东急流 北大西洋海温异常 年际变化 观测分析 数值试验
下载PDF
穿黄工程深厚覆盖地层下高压旋喷土体加固施工工艺比选 被引量:4
17
作者 郝继锋 梁单禹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隧洞盾构始发端头高喷加固主要保证破除洞门处竖井地下连续墙时的安全和在盾构机进入掘削面之前能使地层自稳及防止地下水流入,存在加固效果、成桩直径等难点,为确保盾构机始发施工的安全,通过多种高喷工艺试验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隧洞盾构始发端头高喷加固主要保证破除洞门处竖井地下连续墙时的安全和在盾构机进入掘削面之前能使地层自稳及防止地下水流入,存在加固效果、成桩直径等难点,为确保盾构机始发施工的安全,通过多种高喷工艺试验进行高压旋喷土体加固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的比选。经试验分析,最终选定双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技术并对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穿黄工程 高喷加固 旋喷桩 试验参数
下载PDF
国外致密油增产技术发展及中国致密油开发建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杰青 邓南涛 +5 位作者 张文哲 梁卫卫 朱亮 吴子现 张文婷 马龙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2期335-337,共3页
北美致密油延续页岩气革命,产量出现大幅度增长,有效带动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压裂技术和配套工具的发展,前景良好。致密油与常规油藏差异较大,但与页岩气在储层特征、产能特点和开发方式方面有很多相似性。通过充分调研国外,尤其是北美... 北美致密油延续页岩气革命,产量出现大幅度增长,有效带动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压裂技术和配套工具的发展,前景良好。致密油与常规油藏差异较大,但与页岩气在储层特征、产能特点和开发方式方面有很多相似性。通过充分调研国外,尤其是北美地区致密油增产技术进展,对直井特别是水平井致密油钻井技术、分段压裂技术及多井同步压裂等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给出了国外致密油增产技术发展的潜力和优势,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致密油开发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水平井 压裂 水力喷射 北美
下载PDF
亚非副热带西风急流入口区位置及动能异常对中国华北盛夏年代际干旱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建宁 张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1-291,共11页
研究使用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全球再分析数据,通过局地多尺度能量涡度分析法(MS-EVA)研究7-8月亚非急流入口区域的位置及能量变化对华北地区干旱的影响。结果发现:7月亚非急流入口区域在1997年之后有明显的北抬趋势,使... 研究使用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全球再分析数据,通过局地多尺度能量涡度分析法(MS-EVA)研究7-8月亚非急流入口区域的位置及能量变化对华北地区干旱的影响。结果发现:7月亚非急流入口区域在1997年之后有明显的北抬趋势,使得北大西洋及欧洲辐射的能量更易进入急流;8月亚非急流入口区域在1997年后有东缩,但急流入口区域的能量充沛,易于进入急流。能量在波导作用下向下游频散,经过华北地区上空,在平均槽的西侧辐合加强,不利于气流的上升运动;在平均槽的东侧辐散加强,使得槽向东移,华北由槽前变为槽后。急流上能量频散到我国沿海地区,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向华北地区水汽输送减弱,不利于华北地区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干旱 亚非急流 动能
下载PDF
ENSO循环与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丹宁 罗德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9,共12页
利用1950~2009年的Nifio3.4指数和冬季5个月逐日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PNA)指数,对ENSO冷、暖位相及中性年份冬季发生的PNA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PNA事件个数有显著的差异。ENSO暖位相年份冬季的 PNA+事件个数是 PNA-事件个... 利用1950~2009年的Nifio3.4指数和冬季5个月逐日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PNA)指数,对ENSO冷、暖位相及中性年份冬季发生的PNA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PNA事件个数有显著的差异。ENSO暖位相年份冬季的 PNA+事件个数是 PNA-事件个数的4.13倍,而冷位相年份的 PNA-事件个数是 PNA+事件个数的2.73倍。PNA 事件指数和 PNA 事件对应的300 hPa 流函数场合成分析结果显示 ENSO 暖(冷)位相年份的PNA+(PNA-)事件的强度较小,生命史较长,PNA-(PNA+)事件的强度较大生命史较短,位于北太平洋上空的南北向偶极子结构仅出现在 PNA+事件过程的成熟阶段。同时,聚类分析也发现,ENSO 暖(冷)位相年份的PNA+(PNA-)型的比例大于PNA-(PNA+)型,PNA+型波列结构中有太平洋区域的南北向偶极子结构,而PNA-波列结构中没有,与合成分析结果一致。通过计算北太平洋的300 hPa基本流发现,ENSO循环暖位相年份的副热带急流位置比ENSO循环冷位相年份的偏北,这解释了ENSO循环冷暖位相年份PNA+事件和PNA-事件发生频率的差异。由于中性年份也存在PNA事件,ENSO循环对PNA事件的强度与发生频率有一定的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PNA)事件 ENSO 合成分 析副热带急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