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后”女性的东北记忆与文学观照——以黑龙江籍青年女作家杨知寒为例
1
作者 桑东辉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杨知寒被称为继“铁西三剑客”之后的“东北文艺复兴”的接力书写者和“新东北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作为生长于齐齐哈尔市的“90后”女作家,杨知寒用精到的笔触、冷峻的叙事,以“子一代”的视角和女性的细腻观察,再现了世纪之交以来... 杨知寒被称为继“铁西三剑客”之后的“东北文艺复兴”的接力书写者和“新东北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作为生长于齐齐哈尔市的“90后”女作家,杨知寒用精到的笔触、冷峻的叙事,以“子一代”的视角和女性的细腻观察,再现了世纪之交以来东北经济的衰退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阵痛及道德困境,揭示了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光怪陆离的情感变化。杨知寒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从少女到青年乃至中老年的女性形象,着眼于时代变迁中的女性命运,深刻揭示了在时代大潮冲击下的女性命运的悲与喜,以及隐藏于人性深处的善与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知寒 新东北作家群 女性视域
下载PDF
新东北作家群与东北文学——兼论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可能路径
2
作者 林颖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4,共9页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东北文学崛起的写作主力军,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作家密切关注国企改革下东北两代人的命运沉浮,结合自身成长经验书写新一代东北人的生存困境,触及社会历史等深层问题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新东北作家群在近年丰富且连...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东北文学崛起的写作主力军,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作家密切关注国企改革下东北两代人的命运沉浮,结合自身成长经验书写新一代东北人的生存困境,触及社会历史等深层问题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新东北作家群在近年丰富且连续的创作中也逐渐开拓丰富了东北文学创作,进一步探索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可能路径。新东北作家群将立体新颖的小说叙事和独特的东北意象结合在一起,使新现实主义创作路径更为多元,在具有了“人”的维度同时更有叙事的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东北文学 新现实主义 人的尊严
下载PDF
变动时代的创痛与“工人之子”的歌哭论班宇《冬泳》的城市书写
3
作者 任贵菊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0-43,88,共5页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来文坛对一批东北籍青年作家的指称,该指称特别注意他们在创作上表现出的某些共同倾向。班宇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较为鲜明地展示了该群体创作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城市即故乡”的经验表达。他以改革开放...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来文坛对一批东北籍青年作家的指称,该指称特别注意他们在创作上表现出的某些共同倾向。班宇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较为鲜明地展示了该群体创作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城市即故乡”的经验表达。他以改革开放“同龄人”的眼光,关注在不断循环解构、建构的城市时空转换中,“新工人”阶层及其下一代的空间位移与生存命运,揭橥东北老工业城市的衰落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将社会转型中的城市生活描绘成一种“亦城亦乡”的情感景观,表现了时代变动中工人身份失落的创痛与“工人之子”的歌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宇 《冬泳》 “新东北作家群” 城市书写 “亦城亦乡” 身份失落
下载PDF
论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的赓续与新变——以双雪涛为典型案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纪秀明 郑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3,共9页
当代新东北作家群赓续现代东北文学叙事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下试图重构文学与东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本文从现实主义手法、流散主题、人物设置等角度解密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风格的拆解和还原,探讨新东北作家... 当代新东北作家群赓续现代东北文学叙事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下试图重构文学与东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本文从现实主义手法、流散主题、人物设置等角度解密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风格的拆解和还原,探讨新东北作家群与现代东北叙事的因缘性和风格赓续,以及东北“新”“旧”创作代际群体的变异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凭借这种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下的东北叙事观照与重构,双雪涛等作家提供了一种进入东北叙事、致敬东北现代叙事传统的当代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双雪涛 东北叙事 赓续 新变
下载PDF
当代“东北形象”的文学呈现--从“东北文艺复兴”“铁西三剑客”谈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金茹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
“东北文艺复兴”一词裹挟着作家、评论家、文艺工作者及广大受众共同的“东北情怀”,将娱乐话语转入学术话语体系,并与“新东北作家群”一起构建“东北作家”和“东北形象”,形成微妙的语汇互文互生,“东北作家”“东北形象”和“东北... “东北文艺复兴”一词裹挟着作家、评论家、文艺工作者及广大受众共同的“东北情怀”,将娱乐话语转入学术话语体系,并与“新东北作家群”一起构建“东北作家”和“东北形象”,形成微妙的语汇互文互生,“东北作家”“东北形象”和“东北文艺复兴”随之产生的内涵共振将建构起“东北文化精神”共同体。文章旨在探析这一系列讨论和赋名背后所呈现出的表层景观及其内在发生逻辑,进而揭示作为叙事传播的一次集体共情如何对当代“东北形象”进行文学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艺复兴 新东北作家群 铁西三剑客 集体共情 叙事传播
下载PDF
景观化的东北和东北写作——“新东北作家群”文学现象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特尼格尔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33,57,共7页
将“新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文学现象进行考察,对“新东北作家群”创作中的短句使用、叙事时间选择与视角选择进行分析,总结作品中共有的下岗背景、悬疑情节及同质化的人物,发现三个作家的作品客观上造成的对于东北的景观化。最后以围... 将“新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文学现象进行考察,对“新东北作家群”创作中的短句使用、叙事时间选择与视角选择进行分析,总结作品中共有的下岗背景、悬疑情节及同质化的人物,发现三个作家的作品客观上造成的对于东北的景观化。最后以围绕“东北作家群”出现的现象作为对象,发现这一命名背后对于东北写作景观化的过程,并对这一现象做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景观化 东北写作
下载PDF
东北作家群的家国意识与文化记忆书写
7
作者 佟利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0-45,共6页
以李辉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作为东北文学创作的主力军,以其浓烈的家国意识与革命历史记忆书写,刻画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众生群像,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记叙国家苦难、描绘流亡历程... 以李辉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作为东北文学创作的主力军,以其浓烈的家国意识与革命历史记忆书写,刻画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众生群像,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记叙国家苦难、描绘流亡历程的一支文学劲旅,凸显了“五四”以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主题意蕴。文章从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出发,探寻其在“家国”与“文化”语境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家国意识 文化记忆
下载PDF
对东北作家群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6
8
作者 马伟业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3-176,共4页
在东北作家群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意见:即认为凡是30年代在东北生活过的作家都是该群体成员,认为他们彼此与鲁迅的关系和鲁迅的扶植是联结群体的精神纽带,认为群体存在的时间是从1936年初到抗战爆发,认为群体在艺术上尚未成熟等。... 在东北作家群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意见:即认为凡是30年代在东北生活过的作家都是该群体成员,认为他们彼此与鲁迅的关系和鲁迅的扶植是联结群体的精神纽带,认为群体存在的时间是从1936年初到抗战爆发,认为群体在艺术上尚未成熟等。其实该群体是由10多位在东北沦陷前后从这里走出的小说家组成的,联结他们的精神纽带,是他们生活在相同的地域环境和相同的历史条件所促成的相同心态。该群体在1936年形成后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其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平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成员界限 精神纽带 存在时间 艺术水准
下载PDF
美国汉学界的东北作家群批评的视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胡燕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3-178,共6页
近年来,美国汉学界有关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进而逐渐赢得了中外学界的普遍认同。综观美国本土学者与华人学者有关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其考察视域展现出传记批评视域、历史文化视域与性别政治视域等多重维度与复杂流变,从... 近年来,美国汉学界有关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进而逐渐赢得了中外学界的普遍认同。综观美国本土学者与华人学者有关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其考察视域展现出传记批评视域、历史文化视域与性别政治视域等多重维度与复杂流变,从而体现出西方现代汉学领域在范式转换与发展态势等层面所体现出的诸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汉学 东北作家群 视域转换 当下取向
下载PDF
被遮蔽的文学图景——对1932-1945年东北地区作家群落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晓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5,共6页
强权能约束人的行动,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文学是人类的心灵产物,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的东北地区有自己的心灵史,有自己的文学。本文从被淹没的文学史料入手,梳理出东北伪满洲国时期不同文化身份的作家群落及其创作情况,较清... 强权能约束人的行动,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文学是人类的心灵产物,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的东北地区有自己的心灵史,有自己的文学。本文从被淹没的文学史料入手,梳理出东北伪满洲国时期不同文化身份的作家群落及其创作情况,较清晰地绘出其文学地图的经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5年 东北地区 群落 作家 遮蔽 文学史料 文化身份 伪满洲国 心灵史
下载PDF
清代子弟书兴衰时间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晓婷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子弟书是清代八旗子弟创造的说唱艺术,从雍乾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沈阳、天津传播。根据目前最早的子弟书版本,可以断定子弟书于雍乾时期在北京诞生。从嘉庆到光绪中期,子弟书在八旗子弟之间十分流行。光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子... 子弟书是清代八旗子弟创造的说唱艺术,从雍乾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沈阳、天津传播。根据目前最早的子弟书版本,可以断定子弟书于雍乾时期在北京诞生。从嘉庆到光绪中期,子弟书在八旗子弟之间十分流行。光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子弟书渐渐衰落,湮灭不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乾时期 八旗子弟 东北作家群 瞽目艺人
下载PDF
东北作家群的审美格调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淑玲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9-92,共4页
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由于全民抗日的特殊历史条件和独有的地域风情,在悲壮、粗犷、广阔的生活土壤上,形成了文学风格的悲情之美、野性之美和自然之美,显示了东北作家群的特有审美格调。
关键词 悲情 野性 自然 东北作家群 审美格调
下载PDF
论抗日东北作家群及其作品的人格倾向和美学品格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勤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抗日烽火中以东北作家为主体所形成的流亡东北作家群,在生活经历和人生道路中有着极其相似的共性。其群体意识又使他们的创作中流露出共同的人格倾向和美学品格:继承了建安文学风骨的慷慨悲情和敢于直面黑暗的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忧患... 在抗日烽火中以东北作家为主体所形成的流亡东北作家群,在生活经历和人生道路中有着极其相似的共性。其群体意识又使他们的创作中流露出共同的人格倾向和美学品格:继承了建安文学风骨的慷慨悲情和敢于直面黑暗的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忧患意识;伴随刀光剑影、记载抗日经历具有强烈怀乡情结的"回忆文学";以超常性格与传奇人物为主体的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形象系列;反帝反封建主题双向制约下的东北乡村风俗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 东北作家群 人格倾向 美学品格
下载PDF
“五四”文化精神对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长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5-68,共4页
"五四"新文学一开始就将其审美视点置于张扬个性、反思传统的整体文化抉择中。东北作家群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作家是"五四"文化精神的承传实践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民族的劣根性、文化重负等... "五四"新文学一开始就将其审美视点置于张扬个性、反思传统的整体文化抉择中。东北作家群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作家是"五四"文化精神的承传实践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民族的劣根性、文化重负等社会意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挖掘与思考,这是对"五四"时期人的解放的文学主题的主动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化精神 东北作家群 小说创作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作家群”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长青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4-69,共6页
"东北作家群"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在文坛上崛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的出现,掀开了中国抗战文学的新篇章。文章比较全面地概述了"东北作家群"的发展过程,以及它的主要作家及作品,分析了它的艺术特色及文学成就,... "东北作家群"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在文坛上崛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的出现,掀开了中国抗战文学的新篇章。文章比较全面地概述了"东北作家群"的发展过程,以及它的主要作家及作品,分析了它的艺术特色及文学成就,指出它展示出中国人民在抗战到来时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人生价值观,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时代审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抗战文学 民族精神 艺术价值
下载PDF
从骆宾基的《幼年》看其对抗战题材的超越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丽坤 肖莉杰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8-80,共3页
骆宾基作为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对抗日战争的正面描写并没有永远充斥着作家的创作主题,相反,他接受了鲁迅先生"不必趋时"的教诲,常常避开政治话语,让自己"宁静"下来,深入生活的底部、生活的深层。对怀乡主题的描写... 骆宾基作为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对抗日战争的正面描写并没有永远充斥着作家的创作主题,相反,他接受了鲁迅先生"不必趋时"的教诲,常常避开政治话语,让自己"宁静"下来,深入生活的底部、生活的深层。对怀乡主题的描写、日常生活的一一展现、对个人生命体验的关注和民族精神的张扬,对抗战题材的超越,成为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骆宾基 《幼年》
下载PDF
论移民文化与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17
作者 李长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东北居民除少数为原土著民族外,百分之八十是由关内移居而来的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关内的先进文化,他们祖先身上的择木而栖的冒险、漂泊与自由的文化精神,在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再现。
关键词 移民 移民文化 东北作家群 关东文化
下载PDF
历史的回眸与当下的思索——沈卫威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成就
18
作者 李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87-92,共6页
沈卫威的学术领域可分为四个板块:东北作家群研究,茅盾研究,胡适研究,吴宓和“学衡派”研究。他的学术研究特色是,将学术成果用传记文学形式表述出来。对人物的叙述不局限细节的考辩和事件的铺陈,而是把握其思想实质,融入大量的学术思... 沈卫威的学术领域可分为四个板块:东北作家群研究,茅盾研究,胡适研究,吴宓和“学衡派”研究。他的学术研究特色是,将学术成果用传记文学形式表述出来。对人物的叙述不局限细节的考辩和事件的铺陈,而是把握其思想实质,融入大量的学术思考。贯穿其研究的主线是对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深沉思考,意在唤起人们一点历史的记忆和回味,从而更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卫威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作家群 知识分子文化精神 茅盾 胡适 吴宓 学衡派
下载PDF
民俗生活场域中东北作家群创作的喜剧性
19
作者 阎丽杰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89-92,共4页
深入研究了特定的抗日民俗生活场域中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指出: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社会畸形而扭曲,有许多荒谬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悖理逻辑;荒谬否定了理性,否定了客观规律;许多不协调和失衡现象往往令人产生滑稽感;东北人往往异化为非人... 深入研究了特定的抗日民俗生活场域中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指出: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社会畸形而扭曲,有许多荒谬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悖理逻辑;荒谬否定了理性,否定了客观规律;许多不协调和失衡现象往往令人产生滑稽感;东北人往往异化为非人,异化为动物,或者说人沦落为动物,人物形象具有了变形性,这些因素导致了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具有了喜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生活场域 东北作家群 创作 喜剧性
下载PDF
以文字为失去的土地招魂——萧红之于东北作家群的意义
20
作者 管晓莉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萧红作为东北作家群当中的女性创作主体,对她的批评往往被湮没在群体当中,忽视其个案的倾向。其实,萧红的创作更多的是以文字的方式,从文化层面,民间层面,女性视角层面为失去的土地招魂,以留存深刻、鲜活、完整的东北。
关键词 萧红 东北作家群 文化 个体 女性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