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产的生态管理 被引量:4
1
作者 闻大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20,共5页
一、引言自5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常规农业转变。随着这一转变的深化,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然而,迅速增长的人口压力,使我国农业一直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众多的人口,使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处于极低的水平... 一、引言自5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常规农业转变。随着这一转变的深化,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然而,迅速增长的人口压力,使我国农业一直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众多的人口,使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处于极低的水平。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短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生态管理
下载PDF
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状况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学东 伍盘龙 +1 位作者 刘云慧 宇振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0-258,共9页
农村居民点破碎化导致中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模效益与服务效率,成为制约中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空间分层取样法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选择了240个10 km×10 km的样点,以高分辨率... 农村居民点破碎化导致中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模效益与服务效率,成为制约中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空间分层取样法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选择了240个10 km×10 km的样点,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景观指数分析、热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中国东部平原不同地区适宜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服务范围。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程度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破碎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破碎化程度最低的区域位于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北部。2)气候、人口密度、耕作半径、土地开发时序、土地开发时期交通状况等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中国东部平原地区每100 km^(2)农村居民点数量不宜低于3~4个,每个村庄的服务范围不宜超过33.6~45.8 km^(2)。4)华北平原为中国东部平原中开展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该区域尽量避免以整村迁并的形式开展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而应以农户为单位,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居民点迁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潜力最大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应与农田布局调整协同推进,并根据不同地区耕作通勤状况合理确定中心村数量与位置,避免因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导致农民耕作不便。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东部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数量与规模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整治 景观破碎化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载PDF
基于土壤异质背景的玉米秸秆覆盖度遥感反演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晋宇 刘忠 +3 位作者 万炜 刘之榆 王佳莹 王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4-482,共9页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是东北平原当前大力推广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区域作物秸秆覆盖度(CRC)的遥感估算可大范围快速获取耕地秸秆覆盖还田信息,对于政府监测和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工作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吉林省梨树县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是东北平原当前大力推广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区域作物秸秆覆盖度(CRC)的遥感估算可大范围快速获取耕地秸秆覆盖还田信息,对于政府监测和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工作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吉林省梨树县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A卫星影像,选取归一化耕作指数(NDTI)、归一化秸秆指数(NDRI)、简单耕作指数(STI)和归一化差值指数(NDI7)4种光谱指数,建立光谱指数与玉米秸秆覆盖度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秸秆覆盖度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背景空间异质性较强,对光谱指数回归模型影响显著,采用土壤质地分类(分区)分别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可提高反演精度。土壤背景空间异质性会增大模型估算误差;4种光谱指数与玉米秸秆覆盖度均有较强相关性,其中,NDTI和STI模型表现更好;基于NDTI和STI的分区线性回归模型验证R^2为0.84、RMSE为13.3%,优于不分区的模型(R^2为0.75,RMSE为16.5%),有效提升了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覆盖度 遥感 土壤 归一化耕作指数(NDTI) 玉米 东北平原
原文传递
华北平原东北部小冰期干湿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范保硕 李月丛 +7 位作者 吕厚远 许清海 谢红丽 张芸 佘梓靖 葛亚汶 张振 赵永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86-1600,共15页
小冰期作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冷期,是研究寒冷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期,其气候总体偏冷已达成共识,但干湿变化存在明显的时间和区域差异。华北平原作为东亚季风系统控制的核心区,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由于受到研究材... 小冰期作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冷期,是研究寒冷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期,其气候总体偏冷已达成共识,但干湿变化存在明显的时间和区域差异。华北平原作为东亚季风系统控制的核心区,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由于受到研究材料、技术方法等因素限制,致使华北平原小冰期次一级干湿变化过程研究较少,且缺乏高分辨率的定量研究。本研究在6个AMSC定年的基础上,通过对秦皇岛七里海湖泊深度为245~62 cm的钻孔沉积物92个样品的孢粉分析,利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WA-PLS),高分辨率地定量重建了华北平原东北部1250~1610 A.D.的降水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小冰期早期(1310~1450 A.D.)年降水量平均为565 mm,较中世纪温暖期降水减少约25 mm,气候变干,但程度较轻;小冰期中期(1450~1610 A.D.)降水量进一步降低,降至525 mm左右,最低可达410 mm,气候达到研究段最为干旱时期。分析认为,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区小冰期冷干变化过程可能受太阳辐射量、火山活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共同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东北部 七里海 小冰期 降水定量重建 孢粉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