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id Climatic Change during Past 60 ka Recorded in NE Indian Ocean and Its Correspondence from South China Land 被引量:2
1
作者 Fang Nianqiao Chen Xuefang Hu Chaoyong Yin Yong Ding Xuan Zhang Shihong Nie Haogang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8-64,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marine records from the Bay of Bengal, northeastern Indian Ocean, and the continental records from the South China, the authors make a detailed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ab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 According to the marine records from the Bay of Bengal, northeastern Indian Ocean, and the continental records from the South China, the authors make a detailed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ab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ir implication of rapid climatic change. The marine records show its good response to the high latitudes both for cold events and for warm ones while the continental records mainly mirror those cold Heinrich ev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North Atlantic but bear strongly a local color in reflecting warm events. The authors assume that the heat transmission style may cause the unbalanced coupling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 climatic change northeastern indian ocean South China Land tele connection.
下载PDF
东北印度洋两类主要的深水沉积序列及其对喜马拉雅隆升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念乔 丁旋 +2 位作者 张振国 刘豪 魏华玲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1198,共18页
东北印度洋存在两种典型的深水沉积序列,它们分别分布在盂加拉深海扇与东经90°海岭。深海扇以浊流沉积和半远洋沉积作用为主,沉积组份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系直接剥蚀的物质材料;海岭以远洋沉积作用为主,沉积组份主要来自海洋环境下... 东北印度洋存在两种典型的深水沉积序列,它们分别分布在盂加拉深海扇与东经90°海岭。深海扇以浊流沉积和半远洋沉积作用为主,沉积组份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系直接剥蚀的物质材料;海岭以远洋沉积作用为主,沉积组份主要来自海洋环境下生成的钙质浮游生物壳体。两类沉积序列在物质组成和形成机理上存在着根本差别,但在聚积过程中都受到以喜马拉雅隆升为代表的构造运动的显著影响。本文应用DSDP218、ODP717、ODP758及其它来自东北印度洋的资料和样品,通过沉积学、微古生物学与古海洋学的综合研究,实现了9 Ma以来扇区近源相、远源相和岭区沉积记录中的事件对比。我们的工作表明,在东北印度洋所记录的众多与喜马拉雅山系隆升有关的地质事件中,3.5 Ma和0.8 Ma代表了最具规模和影响的两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印度洋 深水沉积 喜马拉雅隆升 响应
下载PDF
东北印度洋85°E海脊的性质和起源:综述和新认识 被引量:3
3
作者 尚鲁宁 胡刚 +2 位作者 袁忠鹏 祁江豪 潘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共16页
85°E海脊是东北印度洋一条重要的线性基底隆起,形成于中生代印度板块北漂过程中的构造和岩浆活动.海脊的结构、性质和起源蕴含了东印度洋扩张和印度板块北漂过程的关键信息,然而目前对其构造属性和形成演化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分析... 85°E海脊是东北印度洋一条重要的线性基底隆起,形成于中生代印度板块北漂过程中的构造和岩浆活动.海脊的结构、性质和起源蕴含了东印度洋扩张和印度板块北漂过程的关键信息,然而目前对其构造属性和形成演化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分析了85°E海脊及邻区的重磁异常特征,结合前人对海脊外部形貌、内部结构、深部构造以及东印度洋板块重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海脊的性质和起源.结果表明,85°E海脊的形成是热点活动、洋脊扩张、转换断层、扩张中心跃迁以及板块汇聚远程效应等多种地质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海脊呈现明显的构造分段性,不同分段的结构、性质和成因机制不同.12°N以北的海脊形成于板内热点型岩浆作用;2°~12°N的海脊与NW-SE向和N-S向两期海底扩张的边界高度吻合,是白垩纪东印度洋扩张中心调整和板块重组的产物;2°N以南的阿法纳西-尼基廷海山是随着海底扩张逐渐侵位的热点型海脊,可能与2°N以北的海脊不存在成因上的关联.分析认为,2°~12°N的海脊中段是未来部署地球物理测量、进一步确认海脊性质和成因的关键区域.通过深海钻探揭示海脊不同分段的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是破解85°E海脊的性质和起源、白垩纪印度洋板块重建事件以及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机制等重大地质问题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5°E海脊 东北印度洋 重磁异常 构造分段 热点活动 板块调整
下载PDF
东北印度洋区BAR9427岩心末次冰期以来的古季风活动记录 被引量:5
4
作者 丁旋 方念乔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5-772,共8页
末次冰期旋回尤其是氧同位素3期气候明显不稳定,南亚季风活动并不遵循冰期间冰期的规律.通过东北印度洋区位于安达曼海南部、苏门答腊岛西北端格雷特海峡的BAR9427岩心的古海洋学研究,并与相邻孟加拉湾地区的MD77181和MD81349二支岩心... 末次冰期旋回尤其是氧同位素3期气候明显不稳定,南亚季风活动并不遵循冰期间冰期的规律.通过东北印度洋区位于安达曼海南部、苏门答腊岛西北端格雷特海峡的BAR9427岩心的古海洋学研究,并与相邻孟加拉湾地区的MD77181和MD81349二支岩心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到末次冰期氧同位素2期时,研究区东北冬季风增强,上升流活跃,古生产力较高,同时近岸地区蒸发作用强烈,海水盐度升高.末次冰期大间冰阶氧同位素3期的早、晚期,研究区西南夏季风活动强烈,向东的西南季风流,使得孟加拉湾中部盐度升高,而北部由于季风降雨,大量的淡水输入使得盐度大幅度下降,且八月盐度远低于二月.西南夏季风变化遵循23ka的岁差周期,在我国青藏高原、黄土与沙漠以及阿拉伯海等区都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印度洋区 末次冰期 盐度 季风活动 岁差周期
下载PDF
基于生物硅记录的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生产力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兰兰 邱卓雅 +2 位作者 向荣 杨艺萍 陈木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6-143,共8页
基于生物硅含量变化,结合碳酸钙和硅质生物放射虫数据,本文揭示了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生产力演变规律及其气候响应。研究区域的古生产力演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生产力相对低的末次冰期(56~18 ka)、生产力呈阶段性增加的末次冰... 基于生物硅含量变化,结合碳酸钙和硅质生物放射虫数据,本文揭示了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生产力演变规律及其气候响应。研究区域的古生产力演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生产力相对低的末次冰期(56~18 ka)、生产力呈阶段性增加的末次冰消期(18~10 ka)以及高生产力的全新世。进一步地,研究发现末次冰期沉积物中放射虫物种主要是具有硅化程度较高的矢状环形结构的轭环虫/双篮虫属占据绝对优势(约60%)、少见硅化程度轻的纤细结构,推测末次冰期沉积物中硅质生物壳体受到明显溶解作用影响,尽管如此,末次冰期碳酸钙含量约20%、生物硅含量3.5%~4.4%、放射虫丰度1000~6000枚·g^(-1),表明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生产力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营养盐物质丰富、生物量较高。该结论得到放射虫群落结构中罩笼虫目高相对丰度(>50%)的数据支持,其被认为是营养盐丰富的指标。此外,末次冰消期生物硅含量的阶段性波动变化现象,可能是受千年尺度气候事件的调控引起的,即Heinrich1(HS1)和新仙女木(YD)时期生产力增高、生物量增加,推测与陆源有机物质的输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进入上层水体、南极中层水入侵带来中层水通风增强促进硅质生物生产力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硅 古生产力 末次冰期 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印度洋东北部
下载PDF
Natural thermoluminescence of fossil foraminiferals as a potential proxy for deep-sea temperature changes 被引量:2
6
作者 LIU Haisheng FANG Nianqiao +1 位作者 HOU Shengli CHEN Yex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0-34,共5页
Foraminiferal shells from two piston cores separately located at the Ninetyeast Ridge and the Bengal Fan of the Indian Ocean were selected and purified for measurements of natural thermoluminescence (NTL) intensity ... Foraminiferal shells from two piston cores separately located at the Ninetyeast Ridge and the Bengal Fan of the Indian Ocean were selected and purified for measurements of natural thermoluminescence (NTL) intensity by a high precision thermoluminescence meter (RGD-3). Variations of the NTL intensity along the two core sequences both spanning the last two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displayed a strong, identical signal of the global ice volume cycles, which matched well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oxygen isotope data. As higher NTL intensity occurred within interglacial periods and changes in an NTL signal were most likely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of ambient seawater in which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shells long existed, the NTL signal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proxy for orbital scal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bottom seawater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thermoluminescence foraminiferal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 northeastern indian ocean
下载PDF
关于“海陆对比”研究的若干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念乔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通过剖析和总结两个重要的研究经历和学术成果:(1)应用东北印度洋的深海钻心研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隆升,(2)应用南海周边陆域的岩浆-沉积记录研究"古南海"的消亡和南海的早期开裂,作者阐释了对于这一特殊的"海陆对比&... 通过剖析和总结两个重要的研究经历和学术成果:(1)应用东北印度洋的深海钻心研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隆升,(2)应用南海周边陆域的岩浆-沉积记录研究"古南海"的消亡和南海的早期开裂,作者阐释了对于这一特殊的"海陆对比"研究的理解、策划与心得体会。在前一项凭海观山的研究中,首先明确在东北印度洋区存在两类组分、成因各不相同的深海沉积序列,它们分别坐落于孟加拉海底扇和东经90°海岭,在响应山脉隆升的方式上各具优势。经过对两个序列的替代性指标的严格筛选与对比,确定3.6~3.2 Ma和1.0~0.6 Ma是晚中新世以来山脉与高原隆升影响最为深刻的关键时段。在第二项由陆识海的研究中,须要处理的则是较第一项更为复杂的包括岩浆、构造、沉积甚至陆上钻井在内的地质记录,而且其保存条件远逊深海沉积系列。此类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单一钻孔记录的局限性,助力研究者在更广阔的区域内综合各种适用的基础材料,构建反映海陆一体化的区域构造演化框架。在华南大陆边缘,存在中生代晚期活动陆缘向新生代被动陆缘的重大构造转换。为建立一个完整的陆缘弧体系,作者于研究区布设了"十字形"考察路线,在东西向追索最初发现于海南的陆缘弧的展布特征,在南北向查明陆缘弧的结构样式,发现在白垩纪中期(110~80 Ma)发生强烈的因板块汇聚而产生的区域隆升,且由南向北隆升强度减弱。经过与同期浙闽陆缘岩浆-沉积记录的综合对比,认为中生代向北俯冲的"古南海"很可能属于业已消亡的特提斯域。中生代末华南陆缘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三水盆地因展现白垩纪—始新世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好的岩浆-沉积过程被选为被动陆缘破裂研究的中心地区。古新世晚期(~57 Ma)以碱性玄武岩-粗面岩-钠闪碱流岩为代表的碱性系列双峰式火山喷发活动在研究区兴起,并一直持续到盆地停止发育(42~38 Ma)。实验数据显示:(1)岩浆源区位于软流圈地幔,即使喷发规模最大的粗面岩和碱流岩,也是来自幔源玄武质岩浆的分阶段结晶分异,(2)计算得到的地幔热异常并不明显。作者综合所得结果判断,研究区不存在主导区域构造运动的深源地幔柱,三水盆地发达的火山岩系产出的真实背景在于,中生代晚期的俯冲-碰撞使得岩石圈缩短加厚,于中新生代之交发生拆沉作用和软流圈上涌。这一区域构造环境不仅导致新生代早期的华南裂谷作用,很可能对其后的南海扩张也产生重要影响。现代地球科学将海和陆这两个最大的地理单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海洋采集相关的地质信号研究大陆构造,抑或反之,都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新的有效视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印度洋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升 华南陆缘 南海 海陆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