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vity changes and crustal deformations before the Menyuan,Qinghai Ms6.4 earthquake of 2016 被引量:1
1
作者 Shusong Guo Guoqing Zhang Yiqing Zhu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9年第4期315-320,共6页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ve gravity data(2012 e2015), GPS data-derived horizontal deformation(2011 e2014) and the background vertical deformation from the leveling measurements(1970 e2011)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ve gravity data(2012 e2015), GPS data-derived horizontal deformation(2011 e2014) and the background vertical deformation from the leveling measurements(1970 e2011)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were processe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sis the mechanism of temporalespatial pattern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It can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1) The regional gravity changes, the GPS and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al showed an intense spatial relationship: the gravit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direction of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decreased with the crustal uplift and vice versa, which reflected the inherited characteristics of geotectonic activities. 2) The crustal deformation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e faults. The contour lines of gravity changes and vertical deformation were generally along with the Qilian-Haiyuan fault(strike is NWW), and the crustal horizontal deformation showed left-lateral strike slip motion near the Qilian-Haiyuan fault. 3)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high negative gravity variation area and a high gradient formed in regio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riation of gravity amount to 110 m Gal.Specifically, a borderlin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avity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epicenter along the north edge of Qilianshan fault and Lenglongling fault, as well as the vertical and/or horizontal deformation is intensely. The extrusion deformation, surface compression rate and gravity changes were obvious near the epicenter of 2016 Menyuan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Gravity change CRUSTAL deformations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tectonic activity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构造变动与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双绪 张希 +2 位作者 张四新 张晓亮 薛富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9-216,共8页
笔者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精密水准网和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资料和近10a来高精度GPS观测结果,结合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研究和探讨了该区现今构造变动和强震活动的一些特征和初步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现今构造变动... 笔者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精密水准网和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资料和近10a来高精度GPS观测结果,结合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研究和探讨了该区现今构造变动和强震活动的一些特征和初步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现今构造变动具有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和随时间演化的非平稳性,其总体趋势呈现为新构造时期以来的继承性;②构造变动过程中的快速隆升异常区和与之相伴生的高梯度变形带、以及显著地断层活动异常,是较强地震孕育的标志,地震往往发生在具有较高应变积累的区域附近;③印度板块对青藏高原的强烈挤压是该区构造变动与地震活动的主动力环境;构造变动和地震与块体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构造变动 地震活动特征 20世纪70年代 高精度GPS 应力场变化 观测结果 监测资料 地质构造 强震活动 非平稳性 时间演化 不均一性 空间分布 快速隆升 活动异常 地震孕育 应变积累 动力环境 印度板块 区域构造
下载PDF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前重力变化 被引量:46
3
作者 祝意青 李铁明 +4 位作者 郝明 梁伟锋 赵云峰 徐云马 郝庆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744-3752,共9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11—2015年期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S6.4地震发生的关系,结合GNSS、水准观测成果和区域地质构造动力环境,进一步研究了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11—2015年期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S6.4地震发生的关系,结合GNSS、水准观测成果和区域地质构造动力环境,进一步研究了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测区内重力场异常变化与祁连山断裂带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反映沿祁连山断裂带(段)在2011—2015年期间发生了引起地表重力变化效应的构造活动或变形.(2)门源MS6.4地震前,测区内先出现了较大空间范围的区域性重力异常,到临近发震前显示出相对闭锁的现象,且围绕震中区周围出现四象限分布特征的局部重力变化,地震发生在重力反向变化过程中,并出现显著的四象限分布特征的重力异常变化,其中,青海门源与甘肃天祝一带重力差异变化达100×10-8 m·s-2以上.(3)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大体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物质北东流的动态效应,门源震中附近区域地壳受挤压变形显著、面压缩率和重力剧烈变化的特征最为显著.(4)重力场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与地壳垂直与水平运动及地质构造活动等观测结果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强震易发生在重力变化四象限分布中心地带或正、负异常区过渡的高梯度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门源地震 重力场变化 构造活动 中期前兆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新生代构造活动——兼论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形成过程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54
4
作者 王志才 张培震 +3 位作者 张广良 李传友 郑德文 袁道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35,共17页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北西西向构造带,它由一组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中部发育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两侧发育向外扩展的多条逆冲断裂,剖面上呈向北偏心的花状构造。自古近纪中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成为青藏高原...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北西西向构造带,它由一组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中部发育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两侧发育向外扩展的多条逆冲断裂,剖面上呈向北偏心的花状构造。自古近纪中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成为青藏高原早期的北东边界,其新生代构造活动控制了两侧的新生代盆地沉积演化和构造变形。在构造带南侧滩歌盆地自古近纪中晚期堆积了一套厚度较大的砾岩和砂岩地层,但未见新近纪地层;沿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中部在中新世形成具有剪切拉张性质的武山—漳县盆地,沉积了厚度超过千米的砾岩、砂岩和泥岩序列;在构造带北侧陇西盆地从古近纪中晚期至中新世晚期一直处于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沉积了连续的新生代地层序列。在中新世晚期以后,整个构造带遭受挤压变形,逆冲活动强烈,中部的武山—漳县盆地和北侧的陇西盆地相继消亡,新生代地层发生强烈构造变形,位于构造带南侧的滩歌盆地也同时发生轻微缩短变形。第四纪晚期以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断裂活动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方式,而逆冲断裂活动则迁移到了北东方向的海原断裂和香山—天景山断裂(又称中卫—同心断裂)等构造带之上,实现了大区域范围内的应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 青藏高原东北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被引量:46
5
作者 王伟涛 张培震 +1 位作者 郑德文 庞建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6-274,共9页
海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边界断裂带,其新生代以来丰富的构造变形样式是研究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天然实验室。采自断裂带上盘南华山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横跨海原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面分析揭示了海原断裂带晚新生代以... 海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边界断裂带,其新生代以来丰富的构造变形样式是研究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天然实验室。采自断裂带上盘南华山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横跨海原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面分析揭示了海原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先逆冲、后走滑的两阶段变形过程。海原断裂第一阶段强烈的北东方向逆冲推覆变形始于(12±3)Ma,造成了断裂上盘山体的快速隆升与断裂下盘的挠曲变形,同时,破坏了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巨型沉积盆地。海原断裂这种挤压变形代表了青藏高原在约12Ma扩展至现今高原东北部,使其成为高原东北缘的最新组成部分。约5.4Ma,海原断裂第二阶段变形以不断增加的左旋走滑分量为特征,沿断裂带所产生的左旋走滑位移被其尾端的六盘山、马东山以东西向的地壳缩短调节吸收。海原断裂上新世左旋走滑运动,可能主要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北东向挤压变形作用后期高原东北部物质沿其主要边界断裂向东有限挤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断裂带 构造变形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至鄂尔多斯地块壳幔电性结构及构造变形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韩松 韩江涛 +2 位作者 刘国兴 王海燕 梁宏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26-4138,共13页
为了获取青藏高原东北缘至鄂尔多斯地块的壳幔电性结构,研究祁连造山带、鄂尔多斯地块及六盘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布设一条甘肃陇西至陕西黄陵的近东西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获取了9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响应.经过对全剖面观测资料的数据处... 为了获取青藏高原东北缘至鄂尔多斯地块的壳幔电性结构,研究祁连造山带、鄂尔多斯地块及六盘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布设一条甘肃陇西至陕西黄陵的近东西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获取了9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响应.经过对全剖面观测资料的数据处理、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了剖面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剖面横向可划分为三个区块,分别对应祁连造山带、六盘山构造带与鄂尔多斯地块;祁连造山带东段可能残存沟弧盆体系的构造格架,青藏高原北东向生长可能是在这一先存格架上的叠加与改造;六盘山构造带壳幔结构复杂,以中地壳拆离断层为界,上地壳发育拆离断层系统而下地壳挤压缩短增厚;鄂尔多斯地块成层性较好,地块总体较为稳定,但局部经历了与地幔上涌相关的物质与结构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鄂尔多斯地块 六盘山构造带 大地电磁测深 壳幔电性结构 构造变形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古地震记录与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苏德辰 孙爱萍 +1 位作者 郭宪璞 王思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3-2232,共10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基本构造格架受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东昆仑左行走滑断裂和海源左行走滑断裂控制,在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过程中地震作用贯穿始终。2011至2012年,作者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起靖远(海原断裂东段)西至昌马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基本构造格架受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东昆仑左行走滑断裂和海源左行走滑断裂控制,在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过程中地震作用贯穿始终。2011至2012年,作者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起靖远(海原断裂东段)西至昌马盆地(阿尔金断裂东南)的软沉积物变形(震积岩)进行的系统调研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从三叠纪至第四纪各时代(侏罗纪以外)的地层中,均发现丰富的古地震纪录(震积岩)。代表性震积岩发现点和层位有:靖远宝积山上三叠统、靖远糜滩乡下白垩统、昌马盆地下白垩统以及赤金堡和酒泉磁窑口附近的第四系。主要的震积岩类型有:液化脉、负载、球-枕构造、液化卷曲、层间微断裂等。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这些震积岩均分布于区域性大断裂附近。本文简单讨论了主要震积岩发现点与其相邻的区域构造(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根据靖远附近上三叠统普遍发育震积岩,提出海原断裂带的初始活动时间很可能就在晚三叠世,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印支期的造山地震同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古地震 软沉积物变形 震积岩 海原断裂
下载PDF
贺兰山西麓断裂右旋走滑的地质地貌证据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雷启云 张培震 +4 位作者 郑文俊 杜鹏 王伟涛 俞晶星 谢晓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7-1315,共19页
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水平运动性质对厘定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现今界线,探讨青藏高原向NE扩展的影响范围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贺兰山西麓断裂切割了新近系背斜的西翼,干河沟组和清水营组之间的地质界线被右旋错动,... 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水平运动性质对厘定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现今界线,探讨青藏高原向NE扩展的影响范围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贺兰山西麓断裂切割了新近系背斜的西翼,干河沟组和清水营组之间的地质界线被右旋错动,位移>800m;在断裂附近的第四纪洪积高台地上,多处发育了与主断裂相交的次级张性节理(裂隙),其锐角指示主断裂具有右旋走滑性质;贺兰山西麓断裂南端发育的与主断裂斜交的正断层,表明断裂西盘向N运动并在端部形成拉张调整区,反映了主断裂水平运动为右旋走滑;形成于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冲沟跨断裂发生了明显的右旋扭动。因此,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水平运动是右旋走滑,而非前人认为的左旋走滑。从断裂活动和新生代地层变形的相互关系分析,认为晚新生代以来,在贺兰山西麓断裂附近存在2个阶段的构造变形:即早期褶皱变形,后期断裂活动。这2次构造变形是青藏高原对阿拉善地块的持续推挤,导致其向NE侧向挤出的结果。青藏高原扩展的影响范围在上新世末已抵达贺兰山西麓地区,并导致贺兰山西麓断裂的右旋走滑运动,形成了阿拉善地块和华北地块的现今边界,也是青藏高原扩展的最新前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西麓断裂 右旋走滑 青藏高原东北缘 构造变形
下载PDF
汶川地震震后短期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变形特征成因讨论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强 江在森 +3 位作者 武艳强 赵静 魏文薪 刘晓霞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4-132,共9页
2007—2009年时段GPS数据资料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运动较前期(1999—2007年时段)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分别对汶川地震同震影响、震后粘弹性松弛影响和震后余滑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震对该区域地壳变形特征的形成存在一定影... 2007—2009年时段GPS数据资料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运动较前期(1999—2007年时段)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分别对汶川地震同震影响、震后粘弹性松弛影响和震后余滑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震对该区域地壳变形特征的形成存在一定影响,而震后粘弹性松弛和余滑产生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分析认为,对于中国大陆这种多块体系统而言,现有的震后变形机制并不能充分解释震后短期某些区域地壳运动变形特征的形成,汶川地震震后短期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变形特征的形成可能主要与震后块体运动调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影响 块体运动调整 地壳变形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_S6.4地震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祥 万永革 +3 位作者 崔华伟 高熹微 黄骥超 张珊珊 《华北地震科学》 2016年第2期36-41,共6页
收集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_S6.4地震周围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震中周围应力场。结果显示: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轴方位由NE向顺时针偏转至NEE向,倾伏角较小,最小主应力轴方位非均匀性特征明显,整体处于近垂直状态;... 收集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_S6.4地震周围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震中周围应力场。结果显示: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轴方位由NE向顺时针偏转至NEE向,倾伏角较小,最小主应力轴方位非均匀性特征明显,整体处于近垂直状态;最大主应力轴方位顺时针偏转,主要受青藏块体NE向运动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青藏块体北侧受到稳定的阿拉善块体阻挡,被迫向ES方向挤出,形成以逆冲和左旋走滑为主的构造体系;地震震源机制P和T轴与其所处应力区应力方向基本一致,表明此次地震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下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门源地震 青藏高原东北缘 构造应力场 MSATSI软件
下载PDF
南北构造带北段S波分裂研究及其动力学意义
11
作者 陈天仕 程斌 +1 位作者 董云鹏 王兆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0-875,共16页
南北构造带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区域,其岩石圈变形特征对于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机制及其扩展范围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地震波各向异性能很好地反映上地幔的变形特征。因此,本文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北段的流... 南北构造带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区域,其岩石圈变形特征对于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机制及其扩展范围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地震波各向异性能很好地反映上地幔的变形特征。因此,本文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北段的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进行s波分裂研究,获得了研究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以及该区岩石圈地幔的变形特征信息。s波分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波各向异性来自于上地幔,区内不同构造单元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不尽相同。快波方向分布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西缘以及贺兰构造带北段的快波方向主要表现为NW—SE向,与前人在银川地堑和贺兰构造带中、北部得到的NW—SE向的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一致,显示这些地区岩石圈地幔变形一致,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影响范围已到达贺兰构造带北段。阿拉善地块内部快波方向显示为NE—SW向,与阿拉善地块北部存在的北东向展布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方向一致,表明该NE-SW向的快波方向可能代表地是“化石”各向异性,是晚古生代阿拉善地块受到古亚洲洋闭合作用的结果。此外,鄂尔多斯地块内也存在NE—SW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与区内中一晚侏罗世存在的NE—SW向逆冲推覆构造方向一致,因此该各向异性方向也代表了“化石”各向异性,是鄂尔多斯地块受到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块体碰撞、古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以及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构造带 青藏高原东北缘 S波分裂 地震波各向异性 岩石圈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