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INE FOULING IN OFFSHORE AREAS EAST OF HAINAN ISLAND,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
1
作者 严涛 严文侠 +3 位作者 董钰 王华接 严岩 粱冠和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3-239,共7页
This paper reports on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marine biofouling on offshore structures east of Hainan Islan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wo buoy investigation stations were deployed in Qiongdong (W1, 68 ... This paper reports on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marine biofouling on offshore structures east of Hainan Islan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wo buoy investigation stations were deployed in Qiongdong (W1, 68 n miles offshore) and southern Qiongdong (J2, 23 n miles offshore) waters, respectively. At both sites, water depths were more than 100 meters. Test panels on iron frames were placed at 1, 10, 25, 50 and 100 m below the seawater surface, and exposed for 8 months from October 1989 to June 1990.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ydroids, gooseneck barnacles and oyster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ouling species in these offshore areas. Acorn barnacles were mainly found at Station J2. The maximum fouling accumulations were observed in near surface waters.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biomas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ccurred with increasing depth and distance from shore. Sources of fouling organisms and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hainan ISLAND offshore BIOFOULING
下载PDF
琼北东寨港桥头村大桥沉没于海时间考与1605年琼州大震后东寨港缓慢下沉速率及机理
2
作者 徐起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5-752,共28页
琼北东寨港桥头村大桥和大桥前面条石路面废墟,现今位于退潮后水面下并被淤泥覆盖,仅小部分出露。据家谱、墓碑考证和实地调查,该大桥在1605年琼州大震后45年、即公元1650年尚在使用,是琼州大震后,又经近百年才沉没于海的。1650年后至今... 琼北东寨港桥头村大桥和大桥前面条石路面废墟,现今位于退潮后水面下并被淤泥覆盖,仅小部分出露。据家谱、墓碑考证和实地调查,该大桥在1605年琼州大震后45年、即公元1650年尚在使用,是琼州大震后,又经近百年才沉没于海的。1650年后至今(截至调查年1984年),东寨港桥头村地区地面以不低于1.5 cm/a的速率下沉;近30~40年来东寨港中段和北段以不低于1 cm/a速率缓慢下沉,南端下沉速率小些。琼州大地震后的早期,东寨港的下沉速率可能更大些。本研究粗略估算了这次地震同震下沉幅度东寨港中部和北部可能达2~3 m。南部下沉幅度小些。对震后缓慢下沉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琼州大震是在新生代以来至震前各地质时期,琼北地幔柱隆起、地壳隆起拉张破裂、火山多次活动或喷发、地壳减薄表部下沉、壳下持续性强烈活动的背景下发生的。震前琼北特别是琼北东部地壳经历了数千年的隆起,积聚巨大能量形成壳下热点。震前因地下水向拉张断裂的贯入,降低断裂面摩擦力,震前陆地开始下沉,并终于全面突破断裂面摩擦阻力发生陆陷成海大地震。震时释放部分能量,震后剩余能量对断裂持续拉张,东寨港持续地堑型沉陷。地震时及震后相当长时间内海水对断裂快速和持续贯入降低了断裂面上的摩擦力,使震后断裂呈相对稳定滑动,这些可能是震后东寨港数百年来大速率缓慢下沉的主要原因。连接琼州大地震,晚更新世及可能迟至全新世早期以来,东寨港经历过由陆变海、由海变陆、又由陆变海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北 地震事件 震后下沉速率 断裂拉张 海水沿断裂贯入 稳定滑动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3
作者 曾维特 张东强 +4 位作者 刘兵 杨永鹏 张航飞 吴多誉 王晓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砾、砂质砾、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其中,砂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由南往北依次呈“细—粗”旋回式变化,近岸和口门外砂体分选性较好,东寨港内湾和琼州海峡中部沉积物分选性差。研究区整体以偏高能环境为主,物质输运方式包括河流输沙、海岸侵蚀、沿岸输沙和底床剥蚀,其中,北部海峡潮余流作用强劲,表层沉积物存在EW向输运趋势;海湾中部受波浪和潮流的共同影响,于白沙浅滩处(如意人工岛)形成一个沉积汇聚中心;河口区受波浪、径流和潮流季节交替性作用控制,洪季时口门形成的堆积沙体,在NE向浪和W向沿岸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下,向西输运至海口湾;近岸区主要受波浪改造作用影响,其中,铺前湾和木兰湾海域沉积物由海向岸搬运,趋势与波浪和涨潮流作用方向一致;东寨港水动力条件较弱,沉积物无明显输运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本区海湾现代沉积特征及陆海交互作用,可为海岸侵蚀防护、航道安全保障和海洋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北部海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海湾表层海水重金属分布特征、主控因素及污染评价
4
作者 曾维特 张东强 +4 位作者 刘兵 杨永鹏 张航飞 吴多誉 王晓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67,共12页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研究区表层海水进行调查取样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查明表层海水中重金属(溶解态)As、Cd、Cr、Cu、Hg、Pb和Zn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明确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来源并研究控制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基于单...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研究区表层海水进行调查取样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查明表层海水中重金属(溶解态)As、Cd、Cr、Cu、Hg、Pb和Zn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明确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来源并研究控制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和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研究区海域海水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As、Cd、Cu、Hg、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0.58、0.14、8.68、0.057、2.07和26.24μg·L^(-1),Cr含量低于检测限。重金属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寨港、铺前湾湾顶及东侧沿岸、迈雅河与道孟河河口处。南渡江入海口、如意岛周边海域和海口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清洁度高,评价为无污染。海口港外围、迈雅河与道孟河入海口、铺前湾湾顶及东侧沿岸、木兰湾西侧,污染程度低—中等。东寨港内部污染程度中等—严重,其中演丰河入海口污染程度最为严重。重金属污染严重程度从大到小为Pb、Cu、Zn、Hg、Cd、As,应将Pb、Cu和Zn同时作为今后该海域环境重点监测对象。近岸海水中重金属主要来自陆源输入,其次为船舶污染,同时还包括大气输入、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等污染源。高盐度低p H可促使重金属从水体悬浮颗粒中解吸释放,此外水动力条件也是重金属分布差异性主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北部 表层海水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环境评价
下载PDF
琼北地区铺前−清澜断裂北段的全新世活动新证据
5
作者 刘华国 李峰 +8 位作者 贾启超 王志成 张攀 林镇 张杰汉 施春花 张彦博 贾伟 李昌隆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46,共9页
琼北地区铺前−清澜断裂是一条关系到1605年琼山7½级大地震发震构造判断的重要断裂。为准确厘定该断裂的最新活动特征,针对琼北地区第四纪玄武岩盖层和巨厚海相砂沉积等地质条件,采用大吨位震源的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小间距钻孔联合... 琼北地区铺前−清澜断裂是一条关系到1605年琼山7½级大地震发震构造判断的重要断裂。为准确厘定该断裂的最新活动特征,针对琼北地区第四纪玄武岩盖层和巨厚海相砂沉积等地质条件,采用大吨位震源的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海口江东三江镇岐山头村和东寨村展开探测。结果表明:(1)铺前−清澜断裂断错了多个标志地层,最浅断错至全新统烟墩组淤泥层,上断点埋深10 m左右,钻探所揭示的断层面明显具有走滑兼具逆冲性质,是一条具有一定宽度、多分支、多期次活动的大规模断裂带;(2)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所揭示的地层深度范围内,被断错地层的位移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加大,铺前−清澜断裂自8346~7153 a cal BP以来有过活动,全新世累计垂直位移量4~5 m,垂直位移速率为0.53~0.63 mm/a,推断其为1605年琼山大地震的发震断裂。本研究取得的铺前−清澜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证据,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前−清澜断裂 断裂活动证据 全新世 人工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海南省北部
下载PDF
北宋海南农业社会探析--以苏轼诗文为视角
6
作者 苏启雅 刘凡 贾世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151,共6页
苏轼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至元符三年(1100)期间谪居海南岛,在琼岛期间,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对海南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记叙和描绘。本文以苏轼相关诗文与古籍文献资料为切入点,对海南岛的农业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生产力情况、农业技术与... 苏轼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至元符三年(1100)期间谪居海南岛,在琼岛期间,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对海南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记叙和描绘。本文以苏轼相关诗文与古籍文献资料为切入点,对海南岛的农业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生产力情况、农业技术与文化的输入以及当地农业贸易进行了简要描述,对当时的海南农业社会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海南 农业 北宋
下载PDF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火山系统的划分与锥体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魏海泉 白志达 +5 位作者 胡久常 史兰斌 张秉良 徐德斌 孙谦 樊祺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21-32,共12页
根据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内火山作用产物的成因类型与喷发物理过程的野外考察结果 ,结合航片解译资料 ,确定了该区火山作用的发育特征、形成期次与规模 ,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火山灾害的基础 ;根据锥体形成后物理降解作用与时间的关系 ,讨... 根据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内火山作用产物的成因类型与喷发物理过程的野外考察结果 ,结合航片解译资料 ,确定了该区火山作用的发育特征、形成期次与规模 ,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火山灾害的基础 ;根据锥体形成后物理降解作用与时间的关系 ,讨论了琼北全新世火山区众多锥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分为 4个火山系统 ,即西北部的马鞍岭台地火山系统、东南部的雷虎岭盾片状火山系统、夹于二者之间的浩昌单成因火山系统和NW向裂隙式喷发系统。工作区内琼北新生代火山共计 5 9个 ,火山结构类型可分为火山锥、熔岩穹、熔岩湖与低平火山口等。在火山锥中 ,依据锥体组成与结构的差异又可进一步分为岩渣锥、溅落锥和混合锥等碎屑锥。琼北近代火山锥体高度多 <4 0m ,绝大多数锥体的底部直径 <5 0 0m。锥体底部直径和火口坑深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火山系统 划分 锥体结构参数 琼北
下载PDF
琼北地区晚更新世射气岩浆喷发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谦 樊祺诚 +6 位作者 魏海泉 隋建立 白志达 徐德斌 史兰斌 张秉良 洪汉净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9-297,共9页
琼北地区晚更新世射气岩浆喷发形成众多的低平火山口 ,出露典型的基浪堆积物 ,在火口垣露头上可清晰地观察到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板状层理和波状层理以及远源相的球粒状增生火山砾。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遇水爆炸形成低平火山口及基... 琼北地区晚更新世射气岩浆喷发形成众多的低平火山口 ,出露典型的基浪堆积物 ,在火口垣露头上可清晰地观察到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板状层理和波状层理以及远源相的球粒状增生火山砾。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遇水爆炸形成低平火山口及基浪堆积 ,为认识琼北地区新生代以来的火山活动规律和琼北 -雷南地区的构造环境 ,以及未来火山灾害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北地区 晚更新世 射气岩浆喷发 火山灾害预测 火山活动规律 基浪堆积物
下载PDF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期次划分 被引量:20
9
作者 白志达 徐德斌 +1 位作者 魏海泉 胡久常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12-20,共9页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更新世 ,道堂和杨花期为晚更新世 ,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期属全新世。不同期次具有不同的火山活动方式、喷发强度及火山结构类型。德义岭期火山活动以溢流为主 ,火山锥为低缓的熔岩穹丘。杨花期为射气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低平火山。雷虎岭与马鞍岭期主要形成由碎屑锥和熔岩流组成的夏威夷式火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活动期次 第四纪 活动方式 琼北马鞍岭
下载PDF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熔岩流流动速度的恢复与火山灾害性讨论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海泉 白志达 +8 位作者 李战勇 孙谦 樊祺诚 史兰斌 张秉良 徐德斌 胡久常 肖劲平 卢永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5,共9页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分为 4个火山系统 ,熔岩流流动距离集中在 4~ 8km之间 ,而熔岩流宽度则以 1.5km左右为常见。根据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内熔岩流不同流动单元表面坡度、岩流厚度的调查 ,结合熔岩流温度与密度等物理参数计算恢复的琼北全新...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分为 4个火山系统 ,熔岩流流动距离集中在 4~ 8km之间 ,而熔岩流宽度则以 1.5km左右为常见。根据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内熔岩流不同流动单元表面坡度、岩流厚度的调查 ,结合熔岩流温度与密度等物理参数计算恢复的琼北全新世火山区熔岩流流动速度众值在 0 .5 m/ s左右 ,底部剪切力约为 5 0 0 0 Pa。对于厚度巨大的熔岩流 (流动单元厚度 >15 m)流动速度可加快至 5 m/ s,而底部剪切力则可加大至 5 0 0 0 0 Pa。对于一条 8m厚的熔岩流 ,其地表流动时间均在 10 0 h以内 ,而以流动时间在 1d以内为常见。根据熔岩流长度与体积恢复的喷发持续时间对于不同火山系统短至 2个月 ,长达 2年。8km预期熔岩流长度可以作为未来火山喷发时熔岩流火山灾害影响范围的重要参照系数 ,制定的相应减灾措施应该以此作为重要依据之一。琼北近代火山区火山灾害主要表现为熔岩流对农田、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速度 熔岩流 火山区 全新世 琼北 恢复 灾害性 流动单元 火山灾害 参数计算 流动时间 持续时间 影响范围 火山喷发 减灾措施 剪切力 厚度 参照系 系统 底部 长度
下载PDF
琼北地区第四纪火山地质遗迹类型与地学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段政 张翔 +3 位作者 周翠 余明刚 褚平利 洪文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琼北火山群是雷琼火山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我国东南沿海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以及玄武质岩浆活动过程的重要窗口。该区第四纪火山主要沿NW向的长流—仙沟断裂集中分布。研究区内火山地质遗迹类型丰富且典型,火山机构完整、保存程度... 琼北火山群是雷琼火山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我国东南沿海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以及玄武质岩浆活动过程的重要窗口。该区第四纪火山主要沿NW向的长流—仙沟断裂集中分布。研究区内火山地质遗迹类型丰富且典型,火山机构完整、保存程度高,火山喷发方式多样。本文在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基础上,将该区火山地质遗迹及相关资源分为6个大类、4个类、14个亚类及39个小类,并将之与我国典型的新生代火山地质遗迹进行对比分析,突出其火山地质及相关资源方面的优势,重点指出琼北地区第四纪火山的地学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地质遗迹 分类 对比分析 第四纪 琼北火山群
下载PDF
琼北第四纪玄武岩中微型地幔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史兰斌 林传勇 +1 位作者 陈孝德 张秉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33-42,共10页
琼北新近纪碱性橄榄玄武岩中广泛出露大型地幔岩捕虏体 (最大尺度 2 0cm) ,但前人尚未在第四纪玄武岩中发现过此类捕虏体。经过对采自第四纪玄武岩中 14 0余个样品的微观结构观测 ,发现天然氧化作用揭示出样品中部分粗粒橄榄石晶体发育... 琼北新近纪碱性橄榄玄武岩中广泛出露大型地幔岩捕虏体 (最大尺度 2 0cm) ,但前人尚未在第四纪玄武岩中发现过此类捕虏体。经过对采自第四纪玄武岩中 14 0余个样品的微观结构观测 ,发现天然氧化作用揭示出样品中部分粗粒橄榄石晶体发育位错构造 ;同时由橄榄石和辉石晶粒组成的某些集合体型斑晶的结构 ,与新近纪玄武岩中大型地幔岩捕虏体的结构相同 ,从而确定第四纪玄武岩中存在橄榄石捕虏晶和微型地幔岩捕虏体 (最大尺度为 4mm)。捕虏晶和微型捕虏体的存在表明第四纪玄武岩岩浆与新近纪一样都来源于上地幔 ;同时 ,地幔岩捕虏体由大型演变为微型反映了岩浆上升速度的逐步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玄武岩 地幔 岩捕虏体琼北
下载PDF
琼北火山区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近期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上官志冠 高清武 +1 位作者 刘伟 胡久常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43-50,共8页
琼北火山区地下流体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马鞍岭火山附近较大范围内深层地下水仍有一定强度的深源CO2 释放活动 ,火山口附近地下水的Na含量也相对偏高。地球化学异常指示马鞍岭、雷虎岭等火山可能仍属于休眠火山 ,应继续关注。但... 琼北火山区地下流体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马鞍岭火山附近较大范围内深层地下水仍有一定强度的深源CO2 释放活动 ,火山口附近地下水的Na含量也相对偏高。地球化学异常指示马鞍岭、雷虎岭等火山可能仍属于休眠火山 ,应继续关注。但从整体上看 ,琼北火山区深源流体释放活动的强度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区 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琼北新生代火山构造的航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维 舒晴 +1 位作者 谢顺盛 蔡水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5-247,共13页
琼北地区发育大量新生代火山岩,是了解东南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之一。本文利用琼北地区最新航磁资料,采用航磁ΔT原始数据进行化极、垂向一阶导数等频率域转换处理等方法,并结合琼北新生代火山岩研究的其它资料,对琼北新生代火... 琼北地区发育大量新生代火山岩,是了解东南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之一。本文利用琼北地区最新航磁资料,采用航磁ΔT原始数据进行化极、垂向一阶导数等频率域转换处理等方法,并结合琼北新生代火山岩研究的其它资料,对琼北新生代火山岩区域航磁特征以及典型地区航磁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琼北东部与西部区域磁场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其东部具有平缓变化的负磁场特征,而中—西部具有强烈升高正磁场特征,这可能与琼北平缓变化的负背景场上叠加的新生代火山岩磁性强弱以及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有关。琼北新生代火山构造航磁异常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其内环航磁异常表现为不规则椭圆状负磁异常,负异常周围被环形升高的串珠状正磁异常所包围,该类航磁异常可能由塌陷式盾状火山锥群引起;第二类其外环由多个圈闭不规则的串珠状正磁异常组成,环形构造内部总体为负异常,但中心分布两个强度较大的正异常,该类航磁异常可能与早期塌陷式盾状火山锥群并叠加晚期磁性玄武质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北地区 新生代 火山构造 航磁异常
下载PDF
琼北地区重磁场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振福 谢顺胜 +1 位作者 蔡水库 吴小洁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2,共4页
通过对琼北地区1∶20万重磁资料的分析,结合地质、钻探等资料,推断了隐伏或半隐伏断裂20条,圈定了12个新生代凹陷和2个凸起,基本搞清了本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性质,为今后该区地质构造研究、城市规划等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重磁场特征 构造特征 琼北地区
下载PDF
琼北射气岩浆喷发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谦 樊祺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72,共10页
 琼北第四纪火山区分布着为数众多、大小不一的射气岩浆喷发成因的低平火山口。上升的岩浆遇到地下水会发生射气岩浆喷发,形成地表出露的低平火山口,并伴随出现基浪堆积物。根据低平火山口的半径、爆炸发生时上覆地层的厚度、岩浆与地...  琼北第四纪火山区分布着为数众多、大小不一的射气岩浆喷发成因的低平火山口。上升的岩浆遇到地下水会发生射气岩浆喷发,形成地表出露的低平火山口,并伴随出现基浪堆积物。根据低平火山口的半径、爆炸发生时上覆地层的厚度、岩浆与地下水接触面的半径等参数,运用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简单的喷发模型,初步模拟爆破冲击力与上述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计算出上覆地层中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初次探讨了射气岩浆喷发的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气岩浆喷发 琼北 火山口 力学机制 上覆地层 火山区 第四纪 接触面 应力状态 地下水
下载PDF
琼北儋州市洛基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义华 吕昭英 +4 位作者 袁勤敏 官军 袁海军 王超 胡在龙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9年第4期399-409,共11页
琼北儋州市洛基陆相火山盆地发育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系,主要岩性为安山岩-粗安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100.8 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具有SiO2、Al2O3、Na2O、K2O偏高,而CaO、MgO、TiO2等偏低的特点;岩石稀土配分... 琼北儋州市洛基陆相火山盆地发育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系,主要岩性为安山岩-粗安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100.8 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具有SiO2、Al2O3、Na2O、K2O偏高,而CaO、MgO、TiO2等偏低的特点;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均表现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分异较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表明源岩可能受到了俯冲组分的影响。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Pb同位素初始比值为206Pb/204Pb=18.4715~18.5193、207Pb/204Pb=15.6124~15.6484、208Pb/204Pb=38.4444~38.6097,初始Sr比值为0.7071~0.7086,Nd初始比值为0.5122~0.5125,εNd (t)值为-4.3^-0.9,T2DM为980~1259 Ma。综合研究认为,中基性火山岩源自经俯冲流体交代作用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并经历了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作用,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体系引发的拉张伸展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基安山岩 早白垩世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琼北
下载PDF
琼北翁田铝质A型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昭英 陈沐龙 +5 位作者 胡在龙 傅杨荣 魏昌欣 袁勤敏 常振宇 黄武轩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9年第3期306-316,共11页
琼北地区花岗岩出露较少,多零星分布在翁田镇至大致坡镇一带。本次研究选取该区域的翁田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限定该岩体形成时代为245.1±2.4Ma,属于中三叠世。翁田岩体主要岩性为中粒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 琼北地区花岗岩出露较少,多零星分布在翁田镇至大致坡镇一带。本次研究选取该区域的翁田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限定该岩体形成时代为245.1±2.4Ma,属于中三叠世。翁田岩体主要岩性为中粒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2(74.57~76.15wt%)、高碱(Na2O+K2O=7.15~8.48wt%)、低MgO(0.19~0.31wt%)的特征,属于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强的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U、K等,明显亏损Nb、Ta,强烈亏损Ba、Ti、Sr、P,具高10^4Ga/Al、FeOt/MgO、K2O/Na2O比值和高(Zr+Nb+Ce+Y)含量,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资料,翁田铝质A型花岗岩的出现,表明海南岛在中三叠世处于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北 翁田岩体 中三叠世 铝质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台风灾害对琼北地区城市建设的影响——以海口某不规则超高层建筑的数值模拟分析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晓峰 曾坚 +1 位作者 周传璐 黄晓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0-846,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海口2栋超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压分布和空间风致响应.对比发现,不规则形体超高层建筑将会产生更大位移,在琼北地区应尽量避免建造超高层建筑.基于此,归纳总结琼北地区城市规划中的防风策略与手段,提出对防风规划的建议,以...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海口2栋超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压分布和空间风致响应.对比发现,不规则形体超高层建筑将会产生更大位移,在琼北地区应尽量避免建造超高层建筑.基于此,归纳总结琼北地区城市规划中的防风策略与手段,提出对防风规划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热带台风高发城市的规划方向有所预测.为琼北地区城市布局与新建筑在形体特征和高度上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北地区 城市建设 台风灾害 减灾防灾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海南琼北传统村落营建思想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定海 范冬英 《华中建筑》 2017年第8期114-118,共5页
琼北传统村落主要居住着来自于闽、粤等地的移民后裔,这些村落在建村之始就受到闽、粤聚居文化的影响,传统村落形态表现出闽、粤形态的印记。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状况等始终影响着琼北传统村落的嬗变,并最终使琼... 琼北传统村落主要居住着来自于闽、粤等地的移民后裔,这些村落在建村之始就受到闽、粤聚居文化的影响,传统村落形态表现出闽、粤形态的印记。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状况等始终影响着琼北传统村落的嬗变,并最终使琼北传统村落呈现出本地域的特点。该文从琼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入手,探析其营建模型的特征,分析了其物理、社会环境调适的策略和技术,从而总结其村落营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营建思想 琼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