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sic-ultrabasic and volcanic rocks in Chagbu-Shuanghu area of northern Xizang (Tibet),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邓万明 尹集祥 呙中平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6年第4期359-368,共10页
The widespread Early Permian and Triassic sequences outcropping in the Chagbu-Shuanghu area of northern Xizang, China,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volcanic rocks belonging to tholeiite with subordinate veins of dialla... The widespread Early Permian and Triassic sequences outcropping in the Chagbu-Shuanghu area of northern Xizang, China,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volcanic rocks belonging to tholeiite with subordinate veins of diallagite. wehrlite and limburgites schlierens. These ultrabasic rocks do not carry plastic deformational fabrics from upper mantle and may result from the crystallization of fused mass derived from mantle under condition of deeper crust or earlier segregation of tholeiitic magma. These volcanic rocks, as interlayers or lens, are generally involved in slates, limestones and pebbly slates or breccia and geochemically different from MORB. It is reasonable to conclude from research results that the volcan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Early Permian and Late Triassic would be able to occur in an intraplale environment suffering initial extens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or an aulacogen. Therefore, these basic-ultrabasic and volcanic rocks did not constitute an ophiolitic association with an occurrence 6f the 'plate suture zone' represented by the abov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xizang OPHIOLITE SUTURE aulacogen.
原文传递
An Outline of Mesozoic to Paleogene Sequence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in Northern Himalayas,Southern Xizang 被引量:1
2
作者 Shi Xiaoying Yin Jiarun(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6-40,共20页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n region of Southern Xizang (Tibet),from the Lower Triassic to Upper Eocene 73 Sequences have been identified, with an average duration of 2.9 Ma;these can in turn be grouped into 24 super-Sequ...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n region of Southern Xizang (Tibet),from the Lower Triassic to Upper Eocene 73 Sequences have been identified, with an average duration of 2.9 Ma;these can in turn be grouped into 24 super-Sequences and 6 super-sequence sets. During Mesozoic and Paleogene, several large sea - level falls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Neo-Tethys. Among the recognized sea- level falls, the important ones include those at the ages of 255 Ma, 215 Ma,177 Ma, 138 Ma, 103 Ma and 68 Ma .Those at 239 Ma, 215 Ma, 157 Ma,80 Ma, 50Ma and 36 Ma are also significant.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sea-level cycles Probably reflect mainly global sea - level fluctuations, while the higher rank cycles seem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sin evolution of the Neo-Tethys. Based on the study, six major periods have been suggested for ths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Neo-Tethys and the plates, i. e. the Pangea Period (Pre-Triassic), continental rifting Period (Triassic to Early Jurassic ), inter-continental sea Period (Middle Jurassic ), continental divergence period (late Middl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 continental convergence period (Late Cretaceous ) and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Period (Paleogene ). These major Periods can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eight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basin evolution. In each of the periods and Stages, Sequences and their boundaries show clear characters related to the tectonic background. The study indicater that the initial breakup of the Pangea along the Indus- Yarlung may have taken Place around 239 Ma. The Late Bathonian to Early Callovian seems to have been a critical tim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Neo-Tethys, with the turning Point around 158 Ma. The blocks split from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Gondwana continual did not obviously drift away from the Indian Plate until Callovian .The oceanic crust subduction in the Neo- Tethys may have Started at 113Ma, while the contraction of the ocean probably began at 107- 103 Ma. The initial contact of the Indian Plate with the Eurasian plate may have taken Place around 80 Ma, with strong uplifting and thrushng in Late Pale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a-level change MESOZOIC Cenozoic northern Himalayas southern xizang.
下载PDF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GEODYNAMICS OF KEKEXILI BASIN IN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3
作者 Liu Shu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du 610059,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09-209,共1页
Kekexili basin, located in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has an area of over 4000km\+2 and is the largest Paleogene land facies basin in the plateau. With NWW\|SEE trend, Kekexili basin extends along the north sid... Kekexili basin, located in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has an area of over 4000km\+2 and is the largest Paleogene land facies basin in the plateau. With NWW\|SEE trend, Kekexili basin extends along the north side of the Jinshajiang suture. Its sediments, Fenghuoshan group, formed in E 1—E 3, show a shape of wedge with big thickness in south and small thickness in north. There are four sedimentary facies; fan\|delta and alluvial facies that occur in south, lake and lake\|delta facies, which do in north, in this basin. The north\|dipping Jinshajiang normal faults on the south margin of the basin have 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basin. The S—N compression at the end of E3 strongly folded the basin strata and transformed Jinshajiang normal faults into thrusts. In N1, widespread denudation occurred in the whole plateau. During N 2—Q, Kekexili area uplifted along with the whole plateau, besides, the thrusts in the basin showed coherent activity. We propose a geodynamical model for explaining the basin development. In early E,India plate, due to its colliding Eurasia plate, stopped its ocean crust subduction northward, then the subducted ocean lithosphere breaking away made the south margin area, most possibly to the south of Jinshajiang suture, of Eurasia plate isostatically uplift, so the north\|dipping Jinshajiang suture acted as normal faults and controled the north basin development. In late E, the isostatic uplift finished, the basin also gradually terminated its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E, Jinshajiang normal faults became thrusts and the basin strata were folded under the northward compression of India plate. In the N1, India plate started incontinental subduction, the lower crust and lower mantle lithosphere of Qinghai—Xizang area underwent more intensive compression and deformation than its upper crust, and the induced transversal expansion in the lower lithosphere uplifted the upper crust and decreased its horizontal stress, which conduced the upper crust undergo denudation. During N 2—Q, convective removal of the lower mantle lithosphere of Qinghai\|Xizang area led to rapid uplift of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 sedimentary FACIES Keexili BASIN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 u
下载PDF
西藏牦牛绒原绒细度和伸直长度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4
作者 孙建平 阿旺 +4 位作者 吕汪汪 刘云霞 贾跃凤 斯确多吉 汪诗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2,共5页
为了解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明晰该区域牦牛绒品质及市场开发前景,采集藏北高原12个县1107头牦牛的牦牛绒样品,采用光学投影显微镜和钢尺分别测量牦牛绒的细度和伸直长度,并分析其与牦牛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藏北高... 为了解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明晰该区域牦牛绒品质及市场开发前景,采集藏北高原12个县1107头牦牛的牦牛绒样品,采用光学投影显微镜和钢尺分别测量牦牛绒的细度和伸直长度,并分析其与牦牛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平均细度和伸直长度分别为17.88μm和47.2 mm,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随着牦牛年龄的增长,牦牛绒的细度显著增加,而伸直长度变化不显著;牦牛性别并不影响牦牛绒细度和伸直长度的变化,为藏北高原乃至我国牦牛绒等级评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牦牛绒 细度 伸直长度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西藏横断山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绪言 刘星雨 +3 位作者 蒋志敏 黄玫 丁山 高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横断山脉北部生物多样性丰富,最近10多年,有许多关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考察报道。考察队于2023年6-8月在横断山北部开展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结构调查,获得了不少新的考察成果。[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对植物进行采集和拍照,制作标本,并... [目的]横断山脉北部生物多样性丰富,最近10多年,有许多关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考察报道。考察队于2023年6-8月在横断山北部开展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结构调查,获得了不少新的考察成果。[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对植物进行采集和拍照,制作标本,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报道采自西藏横断山北缘昌都察雅地区的8个西藏新记录种。分别为矮麻黄(EphedraminutaFlorin)、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Kom.)、炉霍杜鹃(Rho-dodendronluhuoenseH.P.Yang)、长柱直枝杜鹃(R.orthocladumvar.longistylumPhilipsonetM.N.Philip-son)、千里香杜鹃(R.thymifoliumMaxim.)、南方雪层杜鹃(R.nivaleHook.f.subsp.australePhilipsonetM.N.Philipson)、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细穗藜[Chenopodiastrumgracilispicum(H.W.Kung)Uo-tila]。[结论]新分布植物的发现对于补充西藏横断山区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凭证标本保存于宜宾学院植物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北缘 西藏新记录 种子植物
下载PDF
围栏封育下藏北高寒湿地和高寒草原水热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壮壮 吕雅琼 +2 位作者 魏达 祁亚辉 王小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6-1428,共13页
围栏封育作为直接有效的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模式,广泛应用于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围栏封育显著提升植被覆盖并改变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然而当前对其如何影响高寒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定量研究不足,缺乏对影响机制的认识。本研究以... 围栏封育作为直接有效的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模式,广泛应用于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围栏封育显著提升植被覆盖并改变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然而当前对其如何影响高寒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定量研究不足,缺乏对影响机制的认识。本研究以藏北腹地典型高寒湿地和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禁牧-放牧配对观测,并基于围栏内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连续两年的观测数据,探究围栏封育后的地表水热平衡变化,以提升对围栏封育改变地表水热通量机制的认知。结果显示: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且分别以感热作用(波文比为1.60)、潜热作用(波文比为0.31)为主导向大气传输能量。围栏封育降低了高寒草原地表通量值,感热通量减小5.99 W·m^(-2),潜热通量减小4.84 W·m^(-2);围栏封育提升了高寒湿地的地表通量值,感热通量增加3.04 W·m^(-2),潜热通量增加30.95 W·m^(-2),围栏封育后高寒草原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日均值均下降,高寒湿地则增加。围栏封育对地表能量通量影响强度集中于白天,夜间较弱。高寒生态系统的31组禁牧-放牧配对数据显示,围栏封育降低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温度,提升土壤持水能力。基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视角,围栏封育对高寒生态系统存在降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围栏封育 水热通量 高寒湿地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下载PDF
藏北地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过渡带与干湿变化关系研究
7
作者 陆晴 樊欢欢 +2 位作者 闫冰 赵东升 危小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9-1128,共10页
基于藏北地区植被类型图、1990-2019年叶面积指数(LAI)、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藏北地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过渡带与干湿界线(以干湿指数1.5等值线作为划分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400 mm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植被分布对... 基于藏北地区植被类型图、1990-2019年叶面积指数(LAI)、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藏北地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过渡带与干湿界线(以干湿指数1.5等值线作为划分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400 mm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植被分布对不同干湿界线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藏北地区从东南往西北降水量减小,干湿指数增大,地表由湿到干演变,1990-2019年降水量以增多为主,干湿指数则以减小为主,呈湿润化趋势;植被年LAI值显著增加,表明30年间植被生长环境得到改善,且高寒草甸的改善程度高于高寒草原;干湿界线与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过渡带的一致性较高,表明干湿指数能更好地表征藏北地区植被分布状况,而400 mm等降水量线整体偏西;干湿界线以东LAI多大于0.6,400 mm等降水量线以西LAI多小于0.1;从年LAI值、年降水量、年干湿指数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增加,地表状况偏湿均有利于植被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界线 400 mm等降水量线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过渡带 藏北地区
下载PDF
冬半年青藏高原绕流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
8
作者 张永莉 左洪超 +4 位作者 高晓清 吕世华 陈伯龙 董龙翔 李立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9-542,共14页
冬半年中纬度西风带在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南北两支绕流,即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这样的绕流对其周边及下游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本文先分别用600 hPa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各自所在的关键区域的平均涡度与多年平均涡度的差异,表示南支... 冬半年中纬度西风带在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南北两支绕流,即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这样的绕流对其周边及下游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本文先分别用600 hPa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各自所在的关键区域的平均涡度与多年平均涡度的差异,表示南支槽和北支脊的强度,然后直观地将南支槽和北支脊强度之差定义为高原绕流强度指数,利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讨论高原绕流在冬半年平均(10月至次年4月)、秋季、冬季和春季的演变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绕流在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期间定常的存在,年际变化明显,冬季最强。全球变暖背景下,各时间段绕流强度的变化与中国西北、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的降水和气温的关系明显,特别是在冬季。降水关联性最好的是中国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与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关系明显。探讨各时间段各层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和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异常场,亚洲大部分地区自下而上的正压性特征显著,可以很好地解释各时间段高原绕流的异常与中国降水和气温关系。绕流的异常也可能是引发中国冬半年期间高影响天气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绕流 北支脊 南支槽 中国降水和气温 大气环流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 被引量:52
9
作者 谭富文 王剑 +1 位作者 王小龙 杜佰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研究表明羌塘盆地在油气资源的许多方面可与中东特提斯油气集聚区相类比,因而成为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之一。羌塘盆地的构造部位相当于中东特提斯构造域的北亚带和中亚带,羌塘盆地晚古生代是一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是... 研究表明羌塘盆地在油气资源的许多方面可与中东特提斯油气集聚区相类比,因而成为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之一。羌塘盆地的构造部位相当于中东特提斯构造域的北亚带和中亚带,羌塘盆地晚古生代是一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是一个复合式前陆盆地,新生代叠置成为第三纪走滑断陷盆地;羌塘盆地内发育有极为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生油岩主要为三叠系—侏罗系的泥岩、灰岩和油页岩,烃源层处于成熟 过成熟阶段,生油高峰期为晚侏罗世—古近纪,局部发现厚达70余米的油页岩,初步估计油气资源总量为50亿吨左右;盆地内发育有孔渗极佳的碎屑岩、白云岩以及生物礁(滩)岩等储集层,其次生孔隙的形成期与烃岩的生油高峰期一致;盆地内发育泥岩、泥灰岩和石膏等多套盖层,累计厚度可达3000多米,尤其是发育中东油田最好的石膏储层,累计厚度达177m,其中,仅中侏罗统布曲组最大单层厚度达93m;盆地内发育数十个形态好、保存完整的大中型背斜和穹隆圈闭构造,它们均定型于侏罗纪末期,为油气运移和圈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盆地内共发现油气显示190余处,其中包括5处液态油苗,数处见厚达数厘米的板状沥青,并发现面积约10km2的古油气藏一个;藏北高原的抬升属整体的均一抬升,剥蚀强度不大,岩浆活动广泛,但除盆地东南部外,规模小,对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选区 特提斯 羌塘盆地 储集层 大地构造 保存条件 西藏 中国 油气资源
下载PDF
藏北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含礁层系岩相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7
10
作者 龚文平 肖传桃 +2 位作者 胡明毅 李艺斌 柳书兵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9-488,共10页
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本文将西藏北部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含礁地层划分为流水成因的颗粒岩岩相、流水成因的碎屑岩岩相、复成因的泥晶—泥质灰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障积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粘结—障积岩岩相和生物... 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本文将西藏北部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含礁地层划分为流水成因的颗粒岩岩相、流水成因的碎屑岩岩相、复成因的泥晶—泥质灰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障积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粘结—障积岩岩相和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骨架岩岩相等6大类型,计16种岩相。它们构成了潮坪相组合、台地浅滩相组合、开阔台地相组合和台地生物礁相组合共4种岩相组合,并由下而上有规律地形成2种岩相序列,即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台地相序列和碳酸盐台地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岩相 岩相组合 沉积环境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西藏北部拉竹龙地区泥盆纪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与时代讨论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权 董挨管 +5 位作者 段春森 杨五宝 魏荣珠 柴金钟 武俊高 张永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37,共8页
在详细描述西藏北部拉竹龙地区泥盆纪地层剖面的基础上,根据在前人所划的奥陶系兽形湖组中采集到的大量属于泥盆纪的腕足类化石,修订了兽形湖组的定义,从而将区内泥盆纪地层划分为兽形湖组、拉竹龙组,并根据生物化石资料讨论了各组的时代。
关键词 拉竹龙 泥盆纪 岩石地层 时代 藏北
下载PDF
羌塘盆地膏盐岩及其与油气勘探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建宁 朱忠发 +3 位作者 谢渊 叶和飞 童箴言 沈启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共8页
羌塘盆地有较广泛的膏盐岩层分布,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中,具有亮晶鲕粒灰岩→白云岩(云灰岩)→膏盐岩层、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层和膏质白云岩(或泥岩)→膏盐岩层三... 羌塘盆地有较广泛的膏盐岩层分布,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中,具有亮晶鲕粒灰岩→白云岩(云灰岩)→膏盐岩层、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层和膏质白云岩(或泥岩)→膏盐岩层三种沉积层序,分属湖 海湾型、潮坪和萨布哈型三种成因类型与沉积模式。湖型膏盐层较厚且展布稳定;潮坪型膏盐层较薄、变化快、层数多;萨布哈膏盐层呈薄层、极薄层夹于泥岩、白云岩中,也呈结核状、眼球状等,多发生表生水化变形。膏盐岩层除层状产出外,也呈盐丘产出,已在赤布张错、雁石坪、温泉等地多处发现盐丘构造,直径一般为100~1000m,并见有油气显示。因此,根据盐丘的发育情况,结合沉积相展布,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寻找刺穿油气藏是大有可为的,应作为羌唐盆地油气早期勘探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膏盐岩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优化和检验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愚 胡泽勇 +2 位作者 荀学义 徐丽娇 薛鹏成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653,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冻土模式FSM中原始和优化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分别对青藏高原中部NewD66观测点土壤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中原始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高估了实际的土壤热传导率,因而导致模拟的...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冻土模式FSM中原始和优化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分别对青藏高原中部NewD66观测点土壤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中原始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高估了实际的土壤热传导率,因而导致模拟的土壤温度偏高。优化的参数化方案较原始参数化方案更能真实地模拟出土壤温度的变化,尤其对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效果更加显著。这些表明应用优化参数化方案的FSM模式对土壤温度模拟的准确性比原模式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模式 土壤热传导率 藏北高原
下载PDF
藏北若拉岗日岩群变质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及构造属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远山 朱同兴 +2 位作者 张启跃 金灿海 周帮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7-26,共10页
藏北的若拉岗日岩群,因处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南缘,其成生背景及构造属性历来倍受关注。白头山、岗盖日、狮头山等地的若拉岗日岩群主要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系,不同地段夹杂大理岩、变质砂板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小岩片或块体,... 藏北的若拉岗日岩群,因处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南缘,其成生背景及构造属性历来倍受关注。白头山、岗盖日、狮头山等地的若拉岗日岩群主要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系,不同地段夹杂大理岩、变质砂板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小岩片或块体,分别具有洋岛型、洋脊型及岛弧型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并构成白头山西以岛弧火山岩为主的弧火山岩片,岗盖日以洋脊型变玄武岩为主夹杂硅质岩、超基性岩小岩片而共同组成的蛇绿混杂岩片及白头山、狮头山以洋岛型火山岩为主夹杂碳酸盐岩块体的大洋海山岩片,从而指出该区若拉岗日岩群为一套不同构造属性的火山岩与大理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相伴的构造混杂岩,其中既有某大洋的产物,又有某洋岛及陆缘岛弧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拉岗日岩群 变质火山岩 藏北
下载PDF
藏北申扎一带下奥陶统拉塞组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树岐 曲永贵 郑春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4-48,共5页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sp.,Wutinocerassp.,DiscoactinocerasmultiplexumKobayashi,Adaomsocerassp.,Sactocerassp.,Ordosocerass...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sp.,Wutinocerassp.,DiscoactinocerasmultiplexumKobayashi,Adaomsocerassp.,Sactocerassp.,Ordosocerassp.,Oncoceratida,Ormoceratidae,?Curtocerassp.,Ormocerassp.,Liulinocerassp.,Deirocerascf.globsomZholtetShen及腕足类、牙形剌、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群面貌与区内已知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地质时代也明显早于区内已知的其它古生代地层,故建立下奥陶统拉塞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奥陶统 拉塞组 申扎地区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5
16
作者 季国良 邹基玲 吕兰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五道梁1993年9月~1995年8月的辐射收支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秋季地面加热场强度有明显的急增和骤减过程,正是加热场的这种突变引起了季节的明显转换;冬季地面积雪多的年份,地... 利用五道梁1993年9月~1995年8月的辐射收支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秋季地面加热场强度有明显的急增和骤减过程,正是加热场的这种突变引起了季节的明显转换;冬季地面积雪多的年份,地面加热场强度较弱,第二年夏季加热场强度则较强;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强、冬季弱;冬季地面积雪时间较长时,由于地表反射率增大,地中释放的土壤热通量较无雪时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地面 加热场 季节变化 地面热源
下载PDF
藏北高原D110点不同季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3 位作者 丁永建 王绍令 陈贤章 小池俊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0-574,共5页
利用1998 年GAMETibet 加强观测期间取得的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对藏北高原D110 点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半年(5 ~9 月) 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可达40cm 深... 利用1998 年GAMETibet 加强观测期间取得的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对藏北高原D110 点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半年(5 ~9 月) 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可达40cm 深处) ,且基本上按正弦曲线变化,但相位随深度的增加而滞后;冬半年(10 ~4 月) 土壤温度尽管也存在日变化,但变幅较小。就所研究的时段而言,6 月地表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最大。一年中最低温度的变化较小且平稳;而最高温度的变化较大,尤其是9 月到10 月的降温过程和4 月到5 月的升温过程都相当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土壤温度 日变化 季节性变化
下载PDF
藏北高原气温资料插补及其变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蓉 胡泽勇 +3 位作者 关婷 孙根厚 杨耀先 刘火霖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7-646,共10页
通过定义最优配对分段插补法,以NewD66/D66、D105、Amdo和BJ为主站,D66/五道梁气象站(WDL)、D110、MS3478和MS3608为辅站,对主站缺失的地面气温资料进行插补,以获得完整的气温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主站近期气温变化。主站和辅站气温一... 通过定义最优配对分段插补法,以NewD66/D66、D105、Amdo和BJ为主站,D66/五道梁气象站(WDL)、D110、MS3478和MS3608为辅站,对主站缺失的地面气温资料进行插补,以获得完整的气温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主站近期气温变化。主站和辅站气温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中每两个配对站的气温变化均有很好的一致性;温差表现为冬半年大、夏半年小。插补效果分析表明,插补效果夏季比冬季好;插补效果D66站最好,D105站相对较差;插补误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时间尺度越大插补结果的可用性越强;大幅降温、降水、较大风速以及较大风向转变是影响插补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主站完整气温序列分析表明,NewD66站的气温年较差最大(26℃),Amdo站最小(19℃);BJ站多年平均气温最高(-0.3℃),D105站最低(-5℃);BJ站处于季节冻土区,其余三站处于多年冻土区;近十几年主站年平均气温均呈波动上升趋势,BJ站和NewD66站升温明显,D105站和Amdo站升温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最优配对分段插补法 野外站点 气温
下载PDF
根据孢粉分析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全新世环境变化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赐璇 冯.康波.艾利斯 李拴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3-432,共10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钻孔和北部中昆仑山3个湖相剖面的孢粉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地区全新世1万年期间植被的演替和气候变化,西部在全新世早期9900-7800yr.B.P.植被由荒漠转为草原,气候好转;中期78...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钻孔和北部中昆仑山3个湖相剖面的孢粉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地区全新世1万年期间植被的演替和气候变化,西部在全新世早期9900-7800yr.B.P.植被由荒漠转为草原,气候好转;中期7800-3500yr.B.P.,草原发展,气候较适宜,以7200-6300yr.B.P.为高温湿期,5500yr.B.P.和3500yr.B.P.出现干旱,晚期从3500yr.B.P.至今植被为荒漠,气候干旱,其中700yr.B.P.气候恶化。北部地区全新世时期为荒漠植被,当气候温湿时,蒿和禾本科,莎草科成份增加,藜科减少,气候干旱时则相反,北部全新世的气候分期和干湿波动与西部相近,两地在晚期气候朝干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全新世 环境 青藏高原 微体古植物学
下载PDF
藏北高原高寒草甸地表粗糙度对地气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耀先 李茂善 +5 位作者 胡泽勇 仁青普赤 贡觉顿珠 王愚 黄蓉 孙根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636,共11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的BJ观测站2012年1 12月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一种独立的确定地表动力学粗糙度Z0m的方法及两种热力学粗糙度Z0h的参数化方案(Z98和Y07),得出... 利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的BJ观测站2012年1 12月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一种独立的确定地表动力学粗糙度Z0m的方法及两种热力学粗糙度Z0h的参数化方案(Z98和Y07),得出了Z0m和Z0h以及附加阻尼kB-1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Z0m在一定时间尺度(月、季)上存在着波动,Z0h在高原季风前、盛行期、衰退期有不同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合陆面模式CoLM将地表特征参数代入该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初步探讨了地表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地表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0m的动态变化和Z0h参数化方案的改进提高了CoLM模式的模拟性能,模拟的地表通量更接近观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地表动力学粗糙度 地表热力学粗糙度 附加阻尼 地气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