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蜕皮抑制激素1(MIH1)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和Northern印迹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霞 周开亚 马长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3-358,共6页
根据其他蟹类蜕皮抑制激素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了简并引物,运用RT PCR和RACE技术,从中华绒螯蟹(E riocheirjaponicasinensis)成体的蜕皮间期眼柄中,克隆了1条长1145bp的cDNA。该cDNA编码60个氨基酸,包括942bp的3′端非翻译区。同源性分析... 根据其他蟹类蜕皮抑制激素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了简并引物,运用RT PCR和RACE技术,从中华绒螯蟹(E riocheirjaponicasinensis)成体的蜕皮间期眼柄中,克隆了1条长1145bp的cDNA。该cDNA编码60个氨基酸,包括942bp的3′端非翻译区。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蟹类蜕皮抑制激素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高的一致性为64%,将获得的序列命名为中华绒螯蟹蜕皮抑制激素1基因(GenBank检索号:AY309062)。用Northern印迹分析的方法对处于各个发育阶段的胚胎及状幼体期该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胚胎发育早期的卵裂期几乎没有检测到杂交信号,而胚胎发育的其他时期和状幼体期都检测到蜕皮抑制激素1基因的mRNA。中华绒螯蟹蜕皮抑制激素1基因部分cDNA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研究其功能及阐明中华螯蟹蜕皮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蜕皮抑制激素1 MIH1 基因 CDNA片段 northern印迹分析 克隆 蜕皮 测序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气吸滚筒式自动清堵粳稻排种器的改进设计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17
2
作者 韩豹 杨亚楠 +2 位作者 孟繁超 梁丽娜 葛玉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8-25,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北方优质粳稻营养钵育苗播种精度,针对原设计的气吸滚筒式自动清堵排种器在播种过程中存在种箱内芽种的流动性差、伤种芽和每钵粒数不均等问题,改进了种箱结构设计,增加了二次清种部件和补种区。改进后排种器依靠窝眼自动... 为进一步提高北方优质粳稻营养钵育苗播种精度,针对原设计的气吸滚筒式自动清堵排种器在播种过程中存在种箱内芽种的流动性差、伤种芽和每钵粒数不均等问题,改进了种箱结构设计,增加了二次清种部件和补种区。改进后排种器依靠窝眼自动充种、气力辅助吸种,通过2次清种、1次补种以及自动清除吸孔堵塞物等措施,提高了每钵2-3粒芽种的播种概率。以空育131催芽种子为试验对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喂入口开度、清种间隙、辊刷转速和吸室真空度对空穴率、损伤率和每钵2-3粒率等排种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改进后排种器排种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清种间隙、喂入口开度、吸室真空度和辊刷转速。在喂入口开度为40 mm、吸室真空度为5 k Pa、辊刷转速为55 r/min、清种间隙为6 mm较优参数组合下,改进前、后排种器对外形尺寸相近的空育131和龙粳26以及有一定差异的龙洋16粳稻芽种进行了播种适应性试验与性能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尺寸相近的空育131和龙粳26粳稻,改进后排种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并且每钵2-3粒率的概率分别达到83.23%和85.01%,较改进前分别提高了3.77和6.14个百分点,损伤率分别降低了5.73和6.44个百分点,空穴率分别降低了0.51和0.57个百分点;该研究表明,改善充种室芽种的流动性,能够有效降低芽种损伤率,提高排种器每穴2-3粒的充种性能。该研究为粳稻气吸滚筒式排种器结构优化与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种子 气吸式设备 排种器 北方粳稻 催芽种子 试验
下载PDF
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形态育种初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郝宪彬 华泽田 +5 位作者 苏玉安 王岩 张忠旭 王彦荣 李全英 沈枫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针对辽宁省及北方粳稻产量现状 ,提出培育在较低群体下的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灌浆速率的大穗型超级杂交经稻的育种思路 。
关键词 大穗型 超极杂交粳稻 形态育种 形态指标 北方地区
下载PDF
北缘地区枇杷春季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曹雪丹 李文华 +2 位作者 鲁周民 张忠良 吴万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探索北缘地区枇杷在春季的光合特性,以引自日本的枇杷品种二号和当地品种"麦后黄"为研究对象,分别于3月初和4月中旬采用Li-6400型光合系统进行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枇杷光合速率日变化以双峰型为主,且光合速... 为探索北缘地区枇杷在春季的光合特性,以引自日本的枇杷品种二号和当地品种"麦后黄"为研究对象,分别于3月初和4月中旬采用Li-6400型光合系统进行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枇杷光合速率日变化以双峰型为主,且光合速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趋势均与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春季,北缘地区枇杷具有弱光照植物的特性,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小,且在3月份对弱光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4月份,二号品种对弱光的利用率和光合潜力均高于麦后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北缘地区 光合日变化 光响应曲线
下载PDF
苏打盐碱胁迫下粳稻子粒灌浆动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景鹏 周继全 +1 位作者 王晓丽 杨福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选用粳稻品种"东稻4号"(DD4)、粳稻品系"G19"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在pH值为8.01和9.03的苏打盐碱地中。在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析2个供试材料在不同苏打盐碱胁迫下水稻灌浆期干物质积累、子粒灌浆速率和含水量... 选用粳稻品种"东稻4号"(DD4)、粳稻品系"G19"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在pH值为8.01和9.03的苏打盐碱地中。在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析2个供试材料在不同苏打盐碱胁迫下水稻灌浆期干物质积累、子粒灌浆速率和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重度苏打盐碱胁迫下水稻起始灌浆期都延迟5d;强势粒干物质积累都明显高于弱势粒,强势粒前期的灌浆速率高于弱势粒,后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DD4"先于"G19"达到干物质积累的高峰,"G19"强势粒灌浆高峰次数多于"DD4";灌浆期"DD4"无论强势粒还是弱势粒均失水较快,而"G19"强势粒失水快,弱势粒相对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粳稻 苏打盐碱胁迫 干物质积累 灌浆速率 子粒含水量
下载PDF
北方粳稻南繁生育表现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林 李金泉 +2 位作者 张海波 徐伟 孟庆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3-86,共4页
对1999年冬至2000年春北方粳稻南繁育种情况进行了报道。分析发现 ,多施并分段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分蘖量 ,但使生育进程延迟。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 ,早施且适当少施氮肥不会对分蘖产生明显影响 ,并可以促使花期、熟期提前。加大插植密度可... 对1999年冬至2000年春北方粳稻南繁育种情况进行了报道。分析发现 ,多施并分段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分蘖量 ,但使生育进程延迟。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 ,早施且适当少施氮肥不会对分蘖产生明显影响 ,并可以促使花期、熟期提前。加大插植密度可以弥补因施肥不足造成的穗数少、繁种产量低的不足 ,并有促进成熟的作用。播种期对结实率有巨大影响 ,主要是播种期不同 ,生育进程不同 ,受低温影响的物候期不同 ,从而受低温伤害的程度不同所致。认为适当晚播(11月10日左右) ,并采取施足磷肥、早施且适当少施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粳稻 南繁育种 生育进程 结实率 播种期 密植 化控调节
下载PDF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北方杂交粳稻颖花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全英 李海波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以北方杂交粳稻辽优5218为试材,常规粳稻辽星1号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在孕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对花药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低温逆境下杂交粳稻颖花结实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花药变小,花药长度对低温更敏感,辽优5218花药... 以北方杂交粳稻辽优5218为试材,常规粳稻辽星1号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在孕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对花药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低温逆境下杂交粳稻颖花结实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花药变小,花药长度对低温更敏感,辽优5218花药长度下降率为16.2%,花药体积的下降率为38.9%,明显大于对照品种。12℃极端低温5d胁迫下,辽优5218产量构成因素受低温影响程度均大于对照品种;而在极端低温(12℃)1d和3d胁迫及17℃胁迫下,表现优于辽星1号的耐低温能力。鉴于花药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密切相关性,在北方杂交粳稻的栽培过程中要加强预防孕穗期低温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孕穗期 低温胁迫 颖花结实
下载PDF
黄海北部日本鲭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胡芬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7-573,共7页
根据1986年和2010年在黄海北部取样测定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数据以及怀卵量计数结果,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鲭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特征方面,1986年的叉长、体质量、纯... 根据1986年和2010年在黄海北部取样测定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数据以及怀卵量计数结果,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鲭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特征方面,1986年的叉长、体质量、纯体质量和性腺重这4项基本生物学指标的范围和平均值均明显大于2010年,年龄结构从1986年由1+~7+龄组成,2+龄和3+龄为优势组,改变为2010年由1+~3+龄组成,2+龄为优势组。在性腺成熟度组成和性腺指数(GSI)方面,2次采样均发现日本鲭雌鱼性腺成熟度以Ⅳ期和Ⅴ期为主;开始排卵前, GSI随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叉长组而言,2010年平均GSI较1986年呈现增加趋势。相同叉长组的繁殖力分析表明,相对于1986年,2010年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升高了11.93%,而绝对繁殖力则下降了18.45%。这些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日本鲭群体年龄结构简单化、个体小型化、生长速度加快等原因造成的。为了今后更好地保护并可持续利用日本鲭资源,在现有的围网休渔制度的基础上,建议在东黄海日本鲭各主要产卵场及其产卵期制定其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限制其他捕捞网具对该物种产卵群体的过度捕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鲭 黄海北部 性腺成熟度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陕北淡水涡虫组织形态学初步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长海 白重炎 +3 位作者 陈宗礼 廉振民 高晓燕 黄焕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4-886,F0003,共4页
对陕北常见淡水涡虫的外部形态和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经过绘图、照相、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陕北淡水涡虫的常见种主要为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
关键词 淡水 涡虫 组织形态 日本三角涡虫 陕北
下载PDF
从C418的育成再论北方杂交粳稻的发展形势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迎春 杨振玉 +1 位作者 魏耀林 张忠旭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共2页
以 1 999年北方杂交粳稻有关C41 8系列组合的区试结果为依据 ,论述了北方杂交粳稻的发展形势 ;分析了C41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恢复系C418 高配合力 北方地区
下载PDF
北方粳稻穗重指数及其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红宇 郑桂萍 +6 位作者 刘梦红 潘世驹 吕艳东 殷大伟 刘丽华 姜玉伟 周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5-181,共7页
为研究北方粳稻穗重指数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以东北地区近年来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分别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进行比较试验,提出用穗重指数(PWI,单穗重与每穴穗数之比)反映穗数与穗(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试材平... 为研究北方粳稻穗重指数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以东北地区近年来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分别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进行比较试验,提出用穗重指数(PWI,单穗重与每穴穗数之比)反映穗数与穗(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试材平均穗重指数0.155 g/穗,99%置信区间为[0.109,0.200],据此将参试材料划分为穗重型、中间型和穗数型。穗重指数与产量、穗粒数及决定穗粒数的穗部性状(一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率)、穗颈及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株高、叶面积指数、上部三叶长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和剑叶基角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穗重型品种产量显著高于穗数型品种。穗重指数与加工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及相关指标显著负相关,与外观品质无明显关系,穗数型品种品质明显优于穗重型品种。穗重指数是综合反映穗数与穗大的明显指标。在稳定单穗重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穗重指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粳稻 穗重指数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从C418的育成看北方杂交粳稻“水涨船高”形势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忠旭 杨振玉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共2页
北方杂交粳稻在80 年代以来的发展中,呈现与常规稻相互竞争、相互取代、相互促进的发展形势。以1997~1998 年2 a 区试结果为依据,分析了C418 恢复系育成对形成北方杂交粳稻“水涨船高”形势的影响。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C418 粳稻
下载PDF
北方杂交粳稻株型与食味品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英杰 孙滨 +3 位作者 夏明 阙补超 于亚辉 王莹 《北方水稻》 CAS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稻米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今后育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以6个北方粳型两用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组30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植... 稻米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今后育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以6个北方粳型两用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组30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植株农艺性状与食味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探讨通过株型选择提高和改善水稻食味品质的途径。结果表明:剑叶形态、株高和穗颈粗度对食味值的直接作用较大,其中水稻上三叶特别是剑叶对食味值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北方杂交粳稻优质育种过程中应选择株高中等、穗颈较细、叶片较窄、穗数较多、株型较紧凑且剑叶叶片角度较小的材料有利于食味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杂交粳稻 株型性状 食味品质
下载PDF
北方枇杷播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兰禹 王焕进 +1 位作者 孟凡志 朱英群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52-53,共2页
采用不同播种期和不同储藏方式对枇杷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采随播是枇杷播种最好方法;(2)北方与南方相比枇杷种子发芽晚,发芽时间跨度长,发芽率低;(3)冰箱冷藏可有效延长枇杷种子的播种时间。
关键词 北方 枇杷 播种试验 播种期 储藏方法 发芽率
下载PDF
苏北地区稻虾共作模式粳稻适栽品种(系)的筛选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夏雯 王飞飞 +3 位作者 金倩 陈卫军 陈春 于成功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
【目的】筛选适宜苏北地区稻虾共作模式种植的粳稻品种,促进该地区稻虾共作模式绿色稻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以16个粳型常规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稻虾共作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本田期全... 【目的】筛选适宜苏北地区稻虾共作模式种植的粳稻品种,促进该地区稻虾共作模式绿色稻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以16个粳型常规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稻虾共作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本田期全程深水管理,比较各品种(系)的生育期、抗倒伏性、产量、品质等。【结果】南粳5718、徐稻9号和泗稻16号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米质较好;淮稻20号和泗稻17号分蘖力强、灌浆快,产量分别为9985.39、9805.43 kg/hm^(2),显著高于绝大多数品种,米质一般;泗稻301产量较高,达到9614.49 kg/hm^(2),米粒大、有光泽、米质优,生育期较长。【结论】南粳5718、徐稻9号和泗稻16号在苏北地区稻虾共作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作为适栽优质型粳稻品种生产;淮稻20号和泗稻17号可作为高产型品种推广;泗稻301适当提前移栽,可作为优质稻订单品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粳稻 品种 比较试验 苏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及食味感官评分值的特征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大伟 章林平 +4 位作者 陈铭学 方长云 于永红 郑小龙 邵雅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71-1283,I0001,I0002,共15页
【目的】研究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和食味感官评分值的差异性,阐明中国北方优质粳稻、南方优质粳稻和优质籼稻品种品质特征,挖掘与食味感官评分值(食味值)相关的理化指标,为中国稻米品质评价和优质稻品种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研究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和食味感官评分值的差异性,阐明中国北方优质粳稻、南方优质粳稻和优质籼稻品种品质特征,挖掘与食味感官评分值(食味值)相关的理化指标,为中国稻米品质评价和优质稻品种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中来自30个省(市)的122份优质稻米样品为试验材料,按种植区域分为北方粳稻(38份)、南方粳稻(15份)和籼稻(69份)3个品种类型。通过测定稻米外观品质、米粉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和食味感官评分值等指标,阐明稻米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同时,按食味值大小分别将三大类稻米分成高(≥90)、中(80-90)和低(<80)3种食味类型,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别不同食味类型稻米品质的差异性。【结果】北方粳稻可分为高和中2种食味类型。与中食味类型相比(P<0.05),高食味类型稻米的长宽比较小(低0.2),蛋白质含量较低(低0.32 g/100g),峰值黏度较高(高145 cP),消减值较低(低134 cP),米饭硬度较低(低16 g),黏度较高(高70 g),弹性较大(高0.04%)。南方粳稻可分为高、中和低3种食味类型。与低食味类型相比(P<0.05),高食味类型稻米的垩白度稍高(高0.65%),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低(分别约低4.0和0.92 g/100 g),峰值黏度较高(高314 cP),崩解值较高(高259 cP),最终黏度低(低260 cP),消减值较低(低574 cP),米饭黏度较高(高261 g)。籼稻可分为高、中和低3种食味类型。与低食味类型相比(P<0.05),高食味类型籼稻粒形细长,外观更优,蛋白质含量较低(低0.45 g/100 g),崩解值较高(高115cP),消减值较低(低157 cP),米饭硬度较低(低46 g),黏度较高(高107 g)。【结论】中国优质稻品种中,北方粳稻高食味类型品种外观晶莹剔透(垩白度小于1%),蛋白质含量低(6 g/100 g左右),米饭软硬适中,弹性高(0.6%左右);南方粳稻高食味类型品种外观较好,直链淀粉含量低(13 g/100 g左右),消减值小(-250 cP左右),米饭黏度高(-1 200 g左右);籼稻高食味类型品种米粒细长(长宽比4.0左右),外观晶莹剔透,米饭硬度/黏度比值小(0.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品质评价 食味感官评分值 北方粳稻 南方粳稻 籼稻
下载PDF
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南繁的注意事项
17
作者 郑英杰 孙滨 +3 位作者 张伟 于亚辉 阙补超 夏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67-68,73,共3页
海南省是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冬季繁殖的理想基地。海南省的自然地理情况复杂,要选择适合的繁殖地点。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对温光条件有特殊需求,应通过合理安排,使不育系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处于适宜的温光条件下。种子纯度是南繁工作... 海南省是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冬季繁殖的理想基地。海南省的自然地理情况复杂,要选择适合的繁殖地点。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对温光条件有特殊需求,应通过合理安排,使不育系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处于适宜的温光条件下。种子纯度是南繁工作的重点,在繁殖过程中要耐心细致,严格除杂保纯。在确保纯度的同时,通过强化田间栽培管理措施,保证繁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南繁 除杂保纯 栽培措施
下载PDF
苏北地区粳稻生产中化学品投入普遍过量的原因及减投方案
18
作者 石广跃 漆光荣 刘乃森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22,共4页
通过调查发现,苏北地区粳稻生产中普遍存在化学品过量施用的现象,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减肥减药技术方案。方案主要包括:⑴选用适宜品种;⑵培育长秧龄壮秧、普施"出嫁药肥";⑶麦秸全量还田;⑷浅耕地且防基肥渗漏;⑸抢... 通过调查发现,苏北地区粳稻生产中普遍存在化学品过量施用的现象,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减肥减药技术方案。方案主要包括:⑴选用适宜品种;⑵培育长秧龄壮秧、普施"出嫁药肥";⑶麦秸全量还田;⑷浅耕地且防基肥渗漏;⑸抢早扩行移栽;⑹通气式灌溉、高质量搁田;⑺分蘖肥减量增效、施足穗肥;⑻综合防控。采用此减投技术,在化学品投入下降28%~42%的情况下,还能保障苏北地区粳稻成穗量充足、群体质量优良、病虫草害得到有效防控,进而实现"化投大降、产量不减、防效不降、安全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化学品投入 减投方案 苏北地区
下载PDF
北方粳稻南繁不同收获期种子粒重及发芽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昌华 迟铭 +8 位作者 李如海 郑文静 李政君 唐志强 马作斌 张丽颖 付亮 何娜 王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48,共4页
在水稻南繁北育过程中,适时早收能有效衔接水稻各世代生育进程。本试验选用2个水稻品种,分别种植于沈阳春季和海南夏季、海南冬季,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籽粒的发芽率和千粒重等。结果表明,千粒重直接影响种子发芽率,水稻自颖花开花授粉日起... 在水稻南繁北育过程中,适时早收能有效衔接水稻各世代生育进程。本试验选用2个水稻品种,分别种植于沈阳春季和海南夏季、海南冬季,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籽粒的发芽率和千粒重等。结果表明,千粒重直接影响种子发芽率,水稻自颖花开花授粉日起,灌浆20d,籽粒发芽率已经基本达到正常种子水平,灌浆25d,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均已达到正常种子水平。因此,开花后20~25d可作为多数材料适当早收时间指标。同时发现,同等条件下杂交粳稻恢复系C 418比常规粳稻品种辽粳9号粒重及发芽率趋于稳定的日期早,且同一品种,在温度偏高的海南夏季种植时也可较在海南冬季种植时提早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粳稻 南繁 灌浆日数 千粒重 发芽率
下载PDF
北方粳稻区域试验产量与品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鸣晓 吕英娜 +1 位作者 苗微 徐正进 《北方水稻》 CAS 2017年第5期7-11,共5页
以2015年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为例,分析了黄淮粳稻、京津唐粳稻、中早粳晚熟、中早粳中熟、中早粳早熟5种类型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早粳晚熟产量最高,显著高于黄淮粳稻和中早粳早熟,5种类... 以2015年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为例,分析了黄淮粳稻、京津唐粳稻、中早粳晚熟、中早粳中熟、中早粳早熟5种类型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早粳晚熟产量最高,显著高于黄淮粳稻和中早粳早熟,5种类型产量平均值达到了10.15 t/hm^2;产量与每穗粒数均表现为正相关,总体和中早粳晚熟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与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5种类型糙米率平均值为83.59%、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4.81%,直链淀粉含量基本在15%~16%,垩白度的平均值为4.44%、垩白粒率平均值为22.55%,主要品质指标都超过国标三级优质粳稻标准;籽粒长宽比与加工和外观品质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外观品质与加工品质大多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产量本身与主要品质性状关系并不密切,增加穗数、降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利于改善加工和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北方稻区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