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与衣冠南渡的关系
1
作者 马良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9-164,共6页
秀丽的江南山水,也曾有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其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先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山水自然主要是依赖与索取,很少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打量。所以,对于山水之美的发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永... 秀丽的江南山水,也曾有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其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先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山水自然主要是依赖与索取,很少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打量。所以,对于山水之美的发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来自于北方的一群深受玄学思想浸润、陶冶的文化人以一种超然、艺术的心境与江南的山水相遇,于是,寂寞千古的江南山水便有了情趣、诗意和生命,江南山水的美丽也就逐渐地被发现、被捕捉。而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则带来山水诗、山水画等文学艺术的勃发,对文人精神世界的进一步拓展产生出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文人的生存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山水 文人 衣冠南渡 艺术心境
下载PDF
“北人”身份与“落南”心结——论郑文焯词的身份体验、空间意识及历史人格
2
作者 杨柏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6,192,共11页
奉天铁岭人郑文焯自光绪六年客苏抚幕,寄家吴门,近四十年。在浓郁的"落南"心结中,历经以贵介身份被誉为"国士"、自命"江南退士"以及"满清遗老"等阶段。其词对江南的认知,有一个由外而内,渐次... 奉天铁岭人郑文焯自光绪六年客苏抚幕,寄家吴门,近四十年。在浓郁的"落南"心结中,历经以贵介身份被誉为"国士"、自命"江南退士"以及"满清遗老"等阶段。其词对江南的认知,有一个由外而内,渐次深入的过程,滋养一种显豁的空间意识,贯穿于用词用语、章法构思及词境营造之中。因时势变迁,他对晋宋人物和文化有着深度的认同感,其词学宗尚由白石词学上溯至晋宋诗学,"北人南下"的经历最终归结到对"过江名士"历史人格的体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文焯 词学 北人南下 江南 晋人风致 过江名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